A. 一部反映秋收起義史實的經典影片
1.《怒潮》1963版
導 演:史文熾
編 劇:吳自立 未央 鄭洪
主 演:張平 周鳳山 關淑貞 劉秉章 翟春華
出 品:八一電影製片廠
故事梗概:
1927年湖南某縣。繼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叛變革命之後,湖南於5月21日也爆發了馬日事變」,大批的共產黨員、工農群眾和愛國志士被殺害,革命由高潮轉入低潮。邱金是南鄉農民協會主席,起初誤認敵為友,不幸被捕,在屠殺時僥幸逃脫。復仇的怒火在胸中燃燒,他手執一把柴刀,要和敵人拼個死活,但因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幸被縣特派員羅大成救出。羅大成在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過,他遵照毛澤東同志的教導,重新發動農民,組織農民,和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節節的勝利,鼓舞了群眾。右傾機會主義者王懷志(中央特派員),大喊農民運動過火了,撤了羅大成的職,還要解散工農武裝。羅大成後來壯烈犧牲,王懷志也遭到了敵人的毒手。值此革命的緊急關頭,黨中央召開了「八七會議」,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投降主義,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號召黨和人民群眾繼續革命的斗爭。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前敵委員會在湖南成立,領導了舉世聞名的秋收暴動。在復雜的階級斗爭中,在黨的幫助下,邱金從一個復仇主義者,成長為一個紅色的指揮員,他響應毛委員的號召,領導工農自衛隊,舉行了暴動,最後,他帶著暴動的部隊,跟隨毛澤東同志進入了井岡山地區。
這是一部較早運用電影藝術表現和反思黨內不同思想和路線斗爭的影片。它以1927年湖南農民革命運動為背景,描寫了在血與火斗爭中站立起來並匯人革命洪流的農民武裝的成長過程。
對於右傾機會主義者的投降主義路線及其給中國革命帶來的重大損失,影片以形象的力量予以批判和總結。它還以宏偉斗爭場面的表現和細膩的心理刻劃,從不同的側面,多角度地表現了幾位在復雜的斗爭中經受洗禮的農民革命者的形象。該片音樂在烘托主題、創造氣氛表現主人公內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其中的插曲頗具特色。
2.《怒潮》2004版
導 演:史文幟
主 演:周鳳山
出 品:北京北影錄音錄像出版社
故事梗概: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中國共產黨聯合國民黨左派,組織國民革命舉行北伐,向統冶和分割中國的軍伐發動進攻。在工農武裝的支持下,北伐節節取勝。但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右派,卻叛變革命,無數革命戰士慘遭殺害。事實教育了黃維國。激於正義,他自願投向共產黨,參加了邱金率領的隊伍。邱金高舉戰刀帶領 農民隊伍沖向國民黨團部。
B. 求幾部關於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電影
土地革命時期: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百色起義、井岡山、這些是描寫大人物的
萬水千山、大渡河、金沙江畔、洪湖赤衛隊、這些是描寫小人物的。
抗日戰爭時期:地道戰、地雷戰、百團大戰、兩個小八路、(這些都是老電影,因為近期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太多了,電影就少了,有一些是電影頻道製作的在電影頻道播,沒上過電影院,如許世友、楊得志等等)
解放戰爭時期: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大轉折(兩集)、大進軍(四集)、這些是描寫大人物的
濟南戰役、解放石家莊、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這些都是老電影)
C. 最好看的戰爭 \諜戰電視連續劇,要中國的
我覺得這個應該非《地營十八年》莫屬了,到目前為止,該劇分為兩部,第一部《地營十八年》第二部《虎膽雄心》,可以說該劇是諜戰片中的經典,樓主不妨看一看!
這是關於《地營十八年》的簡介,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1981年,中央電視台播出了9集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時隔27年,全新《敵營十八年》由廣東強視影業傳媒有限公司投資拍攝,劇集擴散為120集,由卧心、雄心、丹心三部曲組成,每部40集。全劇以中共秘密地下黨員江波為主線,講述了他憑著堅定信念、過人智慧和超凡膽識,長期潛伏於國民黨軍隊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與各方巧妙周旋為革命輸送大量軍事情報的故事。敵營三部曲運用「諜戰」的電視表現手法,跨越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大歷史時期,以其中「國共合作、分裂、合作及決戰」的一系列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在新的藝術高度深層次、寬領域的展現了我黨革命地下戰線的英雄們崇高且偉大的犧牲奉獻精神。該劇既有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又包含懸疑刺激的諜戰風雲,並穿插了細膩曲折的情感糾葛。情節環環相扣、懸念迭生、引人入勝,堪稱近年來我國紅色諜戰劇的難得的佳作。
第一部
《敵營十八年Ⅰ》是敵營三部曲的第一部40集,於2008年初拍攝完成。本部以大革命 敵營十八年
失敗到抗日戰爭前夕國共對峙十年為歷史背景,講述了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江波如何在國民黨軍中經過漫長的敵營生涯,歷經風險、逐漸成長,為黨獲取了大量重要情報,成為了一名高級紅色特工的故事。展現了江波與國民黨敵工人員何昆緊張的殊死較量,及與三位女主角之間豐富細膩的多層次情感。
第二部
《虎膽雄心》是敵營三部曲的第二部44集,《敵營十八年Ⅰ》的故事延續,於2008年底拍攝完成。本部以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主要歷史背景,講述了抗戰時期以江波為代表的我黨優秀紅色特工為國共合作、共同御敵抗日而鬥智斗勇、捨生忘死的傳奇故事。展現了他們憑著堅強的信念、超人的智慧為八路軍、新四軍取得大量軍事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
第三部到目前為止仍未拍攝,據說將在今年開拍!
D. 紅軍長征電影有哪些
還是有很多的,畢竟那個時代是紅軍歷史上重要的轉型時期。為了紀念那一段歷史,國內拍攝了不少的電影來作為紀念。
《長征》
在渡過了赤水河之後,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金沙江這個天險了。而大渡河又是最為緊要的一環。在這條河上有一座鐵索橋,橋的另一邊就是重機槍把守的要塞。說是橋,不過是十幾根鐵鏈相連接而已,而用於走路的木板早已被清除一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險要的地勢,才有了後面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威名。
E. 講述土地改革歷史的影片
《暴風驟雨》暴風驟雨 (1961年謝鐵驪執導電影)
F.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軍事電影
歐美導演最近很忙 還沒騰出時間給你拍 所以沒有新的只能用以前的搪塞了
拯救大兵瑞恩 珍珠港 狙擊手 愛國者 中途島之戰
第九連 ……
國外經典戰爭電影大全(熱兵器時代)
片名 情節指數 影效指數 推薦指數
1,<雷霆救兵>
故事背景:地球人都知道,就不再多講了
2,<雷霆戰將>
故事背景:講述1944年盟軍反攻歐洲大陸時在森林中突破德軍防線的戰斗故事
3,<細細的紅線>
故事背景:講述1942年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群島上與日軍的島嶼爭奪戰
4,<巴頓將軍>
故事背景:講述了巴頓將軍在二戰中的故事
5,<黑鷹計劃>
故事背景:1993年美軍特種部隊與索馬里軍閥的戰斗
6,<火海浴血戰>
故事背景:講述1944年美軍與日軍在硫磺島的戰斗
7,<紅色海岸>
故事背景:1944年美軍與日軍在太平洋某個島嶼的戰斗
8,<太平洋海空戰>
故事背景:反映了美軍海軍航空兵在太平洋與日本空軍的一系列戰斗
9,<最長的一天>
故事背景:全景式展示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對對納粹德國的諾曼第登陸戰役
10,<斯大林格勒戰役>
故事背景: 以德國普通士兵的視角講述二次世界大戰的斯大林格勒戰役
11,<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故事背景:前蘇聯拍攝的斯大林格勒戰役
12,<莫斯科保衛戰>
故事背景:前蘇聯拍攝的二次世界大戰關於1940年的德蘇雙方的莫斯科戰役
13,<勝利>
故事背景:前蘇聯的二戰電影
14,<太陽淚.>
故事背景:美軍特種部隊在非洲的人道主義行動
15,<雙狙人I>
故事背景:美軍狙擊小組在巴拿馬的戰斗故事
16,<D日>
故事背景:諾曼第登陸戰前夕盟軍官兵的故事
17,<登陸安奇奧>
故事背景:盟軍在義大利登陸的戰役
18,<中途島>
故事背景:1942年太平洋戰爭的轉折之戰中途島戰役
19,<獨孤里戰役>
故事背景:美軍海軍艦載機部隊一群飛行員在朝鮮戰爭中的故事
20,<A-6入侵者>
故事背景:美國海軍艦載機部隊一群飛行員在越南戰爭中的故事
21,<全金屬外殼>
故事背景:越戰
22.<現代啟示錄>
故事背景:越戰
23.<野戰排>
故事背景: 越戰
24.<漢堡高地>
故事背景: 越戰
25.<戰爭與回家>
故事背景: 越戰
26.<越戰忠魂>
故事背景: 越戰
27.<正義法庭>
故事背景:美國和中東國家的沖突
28.<拯救女大兵林奇>
故事背景:第二次海灣戰爭
29.<前進巴格達>
故事背景: 第二次:海灣戰爭
30.<鍋蓋頭>
故事背景: :海灣戰爭
31.<生死豪情>
故事背景: :海灣戰爭
32.<大西洋海戰>
故事背景:二戰盟軍的運輸船隊和德國潛艇的斗爭
33.<太平洋潛艇戰>
故事背景: 二戰美軍潛艇與日軍潛艇的殊死戰斗
34.<紅色海岸>
故事背景: 二戰太平洋島嶼爭奪戰
35.<沙漠之狐>
故事背景: 二戰北非戰場和德國元帥隆美爾的故事
36.<沙漠突擊隊>
故事背景: 二戰北非戰場
37.<野鵝敢死隊>
故事背景:西方社會派僱傭軍干涉非洲事務的電影
38.<兄弟連>
故事背景: 二戰中美軍101空降師E連官兵的故事
39.<鐵十字勛章>
故事背景: 二戰
40.<孟菲斯美女號>
故事背景: 二戰美軍對德國的戰略轟炸
41.<坦克大決戰>
故事背景: 二戰阿登戰役
42.<坦克爭霸戰>
故事背景: 二戰
43.<第九縱隊>
故事背景:前蘇聯在阿富汗的戰斗
44.<風暴之門>
故事背景:俄羅斯在車臣的戰斗
45.<雷馬根大橋>
故事背景: 二戰末期盟軍強渡萊茵河的戰役
46.<刺殺邱吉爾>
故事背景: 二戰故事,一支德國小分隊潛入盟軍控制區刺殺英國首相的故事
47.<倫敦上空的鷹>
故事背景: 二戰不列顛空戰中的故事
48.<空戰英豪>
故事背景: 一戰中美國拉斐特志願飛行隊與德國空軍的戰斗故事
49.<兵臨城下>
故事背景: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狙擊手瓦西里的故事
50.<勾魂谷>
故事背景: 一戰西線戰場
51.<從海底出擊>
故事背景: 二戰德國潛艇的故事
52.<633敢死隊>
故事背景: 二戰英國空襲德國佔領區的故事
53.<圍殲碑斯麥號>
故事背景: 二戰大西洋海戰
54.<珍珠港>
故事背景: 二戰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故事
55.<虎虎虎>
故事背景: 二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
57.<愛國者>
故事背景:美國獨立戰爭
58.<滑鐵盧戰役>
故事背景:拿破崙戰爭中1814年具有決定性的滑鐵盧戰役
59.<光榮戰役>
故事背景:美國南北戰爭的故事
60.<風雨者>
故事背景: 1944年二戰太平洋戰場塞班島戰役
61.<撒哈拉戰隊>
故事背景: 二戰北非戰場的故事
62.<血戰阿拉曼>
故事背景: 二戰北非戰場阿拉曼戰役中義大利軍隊的故事
63.<突襲>
故事背景: 二戰美軍在菲律賓登陸後特種部隊營救戰俘的故事
64.<黑色轟炸機>
故事背景: 二戰中美軍黑人飛行員的故事
65.<火炬>
故事背景: 二戰美軍在北非登陸後的戰役
66.<U-571>
故事背景: 二戰美德之間的潛艇戰
67.<戰場>
故事背景: 二戰1944年阿登戰役
68.<巴坦戰役>
故事背景: 二戰反攻菲律賓的一次戰役
69.<麥克阿瑟>
故事背景: 美軍麥克阿瑟上將在二戰中的傳奇經歷
70.<山本五十六>
故事背景: 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在二戰中的故事
71.<太極旗飄飄>
故事背景:朝鮮戰爭中韓國軍隊的故事
72.<大和號>
故事背景: 二戰海戰
73.<203高地>
故事背景:日俄戰爭
74.<父輩的旗幟>
故事背景: 二戰硫黃島戰役
75.<來自硫黃島的信>
故事背景: 二戰硫黃島戰役的故事
76.<遙遠的橋>
故事背景: 二戰盟軍1944年市場—花園行動的慘敗
77.<不列顛大空戰>
故事背景: 二戰不列顛大空戰
78.<桂河大橋>
故事背景: 二戰
79.<橋>
故事背景: 二戰南斯拉夫游擊戰的故事
80.<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故事背景: 二戰南斯拉夫游擊戰
81.<深藍的世界>
故事背景: 二戰
82.<鐵血長空>
故事背景:一戰早期的空戰故事
83, <戰壕>
故事背景:一戰
84, <飛虎群英>
故事背景:二戰中國戰場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飛虎隊的故事
85, <阿富汗坦克戰>
故事背景:前蘇聯在阿富汗的戰斗
86, <蘇捷斯卡戰役>
故事背景:二戰中南斯拉夫和德國軍隊的一次戰役
87,<僱傭軍團>
故事背景:法國外籍軍團在非洲的故事
88,<德累思頓>
故事背景:二戰英國轟炸德國的故事
G. 急急急急急急!跪求土地改革歷史劇劇本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配合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婚姻法等宣傳,縣文化部門組織創作《光榮之家》、《寡婦翻身》、《互助變了樣》等表現生活的劇本40多本和《美帝暴行》、《新舊婚姻對比》等評話書帽(序頭),在各鄉鎮宣傳演出。此期間,由縣組織創作的福建省第一本反映農村生產題材的大型現代閩劇《紅橘記》,在全縣演出獲得成功,後經省文聯作家改編成話劇《種橘的人們》和電影《閩江橘子紅》,推向全國。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陳春生創作《九命沉冤》、《一字千金》、《小小牛司令》、《羅漢錢》、《赤水岩》、《鳳窩巨變》、《鄒金財入社》等現代評話。縣業余作者創作的閩劇小戲《雙輪雙鏵犁》、《手巾換鋼筆》等參加省文藝會演。
20世紀60年代,劇本、話本創作活躍,收獲頗豐。閩劇小戲《回娘家》、《過年》、《探親路上》、《鋤稻根》、《八面紅旗迎風飄》等均在地區或省會演中獲獎。獨幕話劇《育種人》、《小事不小》、《站在一條道上》,均在地區以上刊物發表或出專集發行,其中《育種人》被收入《華東獨幕話劇選》。由縣閩劇團作者楊基、方予等創作的大型現代閩劇《虎山行》,參加省第三屆戲曲匯演,受到好評,被專家譽為福建的《朝陽溝》。陳春生口述、黃宗沂整理的現代評話《王秀珍》,由省人民出版社出單行本。
20世紀70年代,縣閩劇團創作有影響的2本大型閩劇,一是集體創作,楊基、劉世今、游凱執筆的閩劇現代戲《東海戰歌》,1975年5月赴京參加文化部舉辦的部分省、市、自治區文藝調演;一是楊基、張英惠創作的新編近代史劇《五虎口》,1979年10月參加省文化局在福州舉行的國慶30周年創作劇目調演。黃宗沂、李友清記錄整理的《陳春生評話選》,也由福建省曲藝家協會出版專輯。業余創作中,在省、市有影響的作品小戲有《隊長一家》、《一株稻穗》、《新老隊長》、《新來的嫂子》、《二個隊長》、《豐收新曲》、《瓜園紅哨》,評話有《陣地烈火》等。
20世紀80年代以後,在戲劇創作上較有成就的有:張英惠創作的兒童劇《長鬍子的青蛙》參加全國會演並獲獎;話劇《妻子》,獲福建省第十五屆戲劇會演優秀創作獎;戲曲《午夜夢回》,在「榕城杯」全國戲曲劇本徵文大賽中獲優秀劇本獎;現代戲曲《大小夫人》與人合作改編成同名電影,獲第十五屆卡布洛沃國際諷刺喜劇節榮譽獎;1992年他與楊基合作創作的8集電視劇《馬江之戰》,在中央、省電視台播放後,送美國紐約、舊金山播放。洪可人創作大型方言喜劇《紅白喜事》,獲1984年福建省「演出百場萬元獎」;諷刺喜劇《魚·肉·鄉里》,獲福州市國慶35周年戲劇調演劇本二等獎;閩劇《貽順哥戴高帽》(與人合作)獲福州市第十四屆戲劇會演劇本一等獎;小品《呼喚》、《紅色》,分獲華東地區第四屆戲劇小品大賽特等獎、一等獎。黃宗沂創作現代閩劇《鐵蓮花》(與陳元挺合作)獲省創作獎;小閩劇《鐵公雞請酒》獲省創作二等獎;《人約黃昏後》獲市創作二等獎。周平的小話劇《鎖》參加市會演獲創作一等獎。林高在創作的小閩劇《龍眼樹下》、《單腳蟶》均獲市創作一等獎。楊基的《偷福穗》獲市創作劇目會演劇本二等獎。
評話曲本創作方面,黃宗沂的《考驗》1980年獲全國創作獎;《五縣寨風情》(入選福州現代評話選)1988年獲省最佳創作獎;《白水壯歌》、《鐵公雞放炮》均獲市創作一等獎。洪可人的《撞車記》,獲省首屆民間評話大賽最佳創作獎;《五龍村恩仇記》獲省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曲藝會演創作獎。李友清的《痛說革命家史》參加全國曲藝會演,《金不換》獲市創作一等獎、省創作三等獎。林高的《棄嬰記》在市評話書帽會演中獲一等獎。此時期,全縣發掘、整理、創作的評話書目達135本,參加市級以上會(調)演或比賽15次,有16本獲獎。
表34-11950年以來主要文學作品選目表
<table border="1" width="736" bordercolor="#000000" cellspacing="0" '="" style="font-size: 9pt;">
作者
姓名
代表作品
體裁
發表
年份
發表報刊或
出版單位
附註
王
植
倫
海帥沉浮錄
小說
1986
福州晚報
獲1986年全國報紙連載評比金獎
澳門掠影
散文
1987
福建地圖出版社
薩鎮冰
傳記
1988
福建教育出版社
閩海怒濤
小說
1990
福州晚報
黃性賢傳
傳記
1991
馬來西亞吉隆坡立成所務公司
林白水
傳記
1992
福建教育出版社
魂系青山白水間
散文
1991
福州晚報
左海語絲
雜文
福州文化生活報社
福州
1982
旅遊出版社
陳
元
麟
雙連杯
歌舞劇
1981
省首屆歌舞劇調演優秀獎,全國少數民族戲劇創作團結獎
草原一號
報告文學
1988
「中國潮」報告文學徵文二等獎
我們看海去
散文集
1991
鷺江出版社
尋找自己
隨筆集
張
英
惠
長鬍子的青蛙
兒童劇
1983
福建戲劇
參加全國兒童劇會演
妻子
話劇
1984
福建戲劇
福建省第十五屆戲劇會演優秀創作獎
大小夫人
諷刺喜劇
1987
與人合作改編成同名電影獲第十一屆小百花優秀故事片獎;第十五屆卡布洛沃國際諷刺喜劇節榮譽獎
馬江之戰
電視劇
1992
(與人合作),在中央台播放並送紐約、舊金山播放
洪
可
人
紅白喜事
方言喜劇
1984
獲福建省演出百場萬元獎
魚肉鄉里
諷刺喜劇
1984
獲福州市現代戲調演劇本二等獎
撞車記
評話
1988
獲福建省首屆民間評話大獎賽最佳創作獎
五龍村恩仇記
小說
1988
福建通俗文藝
貽順哥戴高帽
戲曲
1986
獲福州市第十四屆戲劇會演劇本一等獎(與人合作)
呼喚
戲曲小品
獲華東地區第四屆戲劇小品大賽特等獎
紅包
小品
獲華東地區第四屆戲劇小品大賽一等獎
海局長及其一家
話劇
1983
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
春
生
王秀珍
評話
1965
福建人民出版社
黃宗沂整理
陳春生評話選
評話
1981
福建曲藝分會
黃宗沂李友清整理
瑞雲痛史
評話
1986
中國曲藝出版社
參加全國第一屆曲藝會演
蝦米弟
評話
1986
中國曲藝出版社
楊
基
虎山行
閩劇
1964
參加福建省第三屆現代戲匯演(與人合作)
東海戰歌
閩劇
1975
參加全國戲劇調演(集體創作)
五虎口
閩劇
1979
(與人合作)獲省慶祝建國30周年調演創作三等獎
偷稻穗
閩劇
1982
獲市創作劇目會演創作二等獎
黃
宗
沂
育種人
話劇
1964
華東獨幕話劇選
站在一道上
話劇
1964
參加福建省業余獨幕話劇會演
考驗
評話
1980
福建通俗文藝
獲1986年全國新書目調演創作獎
獵人借宿
閩劇
1986
獲福州市普法宣傳文藝調演創作二等獎
五縣寨風情
評話
1988
福州現代評話選
獲福建省最佳創作獎
鐵蓮花
閩劇
1991
福建戲劇
(與人合作)獲福建省創作獎
林
嵐
再見
小說
1983
福建文學
什麼時候才能成人
小說
1984
文學青年
坡地
小說
1986
福建文學
好好愛我
小說
1987
奔流
茫茫人海你像誰
散文
1988
福建青年
駕起方舟
報告文學
1991
文明建設
真情流淌
報告文學
1992
文明建設
咖啡色的故事
小說
1993
海峽
溫
濟
清
霧茫茫
小說
1982
福建文學
把關
小說
1983
萌芽月刊
兩情若是長久時
小說
1983
春風月刊
小草
小說
1985
福州《榕花》
快樂的女工
小說
1986
福建日報
春蠶
散文
1987
廈門日報
艄公
散文
1985
福州晚報
甜蜜的事業
報告文學
1988
北方文學
林
高
在
龍眼樹下
話劇
1982
福建人民出版社
單腳蟶
話劇
1983
福建通俗文藝
棄嬰記
評話
1984
獲福州市書帽會演一等獎
李
友
清
痛說革命家史
評話
1975
參加全國曲藝會演
追賢記
評話
1989
獲福州第十四屆曲藝會演二等獎
金不換
評話
獲福建省創作二等獎
真情假意
評話
獲福州市創作三等獎
徐木林
雙輪雙鏵犁
閩劇
1953
參加福建省民間小戲會演
劉宜梅
(執筆)
紅橘記
閩劇
1954
(集體創作)後被改編成電影《閩江橘子紅》
蘇俊人
過年
閩劇
1961
福建群眾演唱
林端生
小事不小
話劇
1965
福建人民出版社
周平
鎖
話劇
1985
全國校園劇會演劇本三等獎
H. 幫我推薦幾部好看的電視劇要軍事的。最好是國共時期!
本人力薦:《敵營十八年》(共有兩部,第三部正在准備拍攝)
老年人都愛看,絕對過癮!
1981年播出的9集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是新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意義深遠。
時隔27年,全新《敵營十八年》再度登場,劇集擴散為120集,由卧心、雄心、丹心三部曲組成,每部40集。全劇以中共秘密地下黨員江波為主線,講述了他憑著堅定信念、過人智慧和超凡膽識,長期潛伏於國民黨軍隊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與各方巧妙周旋為革命輸送大量軍事情報的故事。
劇情跨越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大歷史時期,
該劇有著懸疑刺激的諜戰風雲和細膩曲折的情感糾葛,懸念迭生、引人入勝,
堪稱近年來我國紅色諜戰劇難得的佳作。
I. 反映土地改革運動的作品有哪些這些作品的簡介是什麼
《暴風驟雨》作者周立波,完成於1948年。 這是一部革命文學的經典作品,反映了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地區的土地革命運動,生動地描寫了廣大農民在黨的領導下,與封建地主階級及反革命武裝進行了極其尖銳復雜的斗爭。這篇作品曾榮獲1951年度斯大林文學獎三等獎。作品主要人物趙玉林、郭全海、老孫頭。 小說描寫了東北地區一個名叫元茂屯的村子從1946年到1947年土地改革的全過程。小說的上、下卷分別講述的是土改初期「三斗韓老六」,土改後期復查和深入「砍挖」(即「砍大樹,挖財寶」運動)的過程。元茂屯土改工作隊進村後召開的第一次貧雇農大會「意外失敗」,「斗爭大肚子」的倡議僅僅得到了少數貧雇農底氣不足的「贊成」和滿腹疑惑的回應,問題就出在未能有效「發動」群眾上。第一次斗爭韓老六,真正「發動」起來上台控訴的只有趙玉林一人,「斗爭」對於元茂屯的男女老少來說,只是感到像奇,或樂意,或發愁,或犯疑,或觀望。斗爭會也就在這種未經充分「發動」的復雜的群體心態的影響下,難以形成理想的。兩個對立的陣營的緊張空氣」,最終以鬧劇式的「情緒緩和」而結束。第二次斗爭會雖然是在經過對郭全海、白玉山、老田頭等人的成功「發動」,並正式成立了「農工聯合會」之後召開的,但韓老六的幾句陳情和檢討,就讓「斗爭的情緒,又往下降」,以致出現了「人家就是地多嘛,叫他獻了地,別的就不用多問了」的議論。好不容易由老田頭的血淚控訴所激起的群情憤慨,也被韓老六的幾滴鼻血所輕而易舉地沖淡了。成功斗垮韓老六的第三次斗爭會,除了工作隊繼續「發動」所見的成效之外,一個關鍵因素卻是「韓老六鞭打小豬倌」而激起了民憤,是被斗爭者弄巧成拙地將本來溫和的斗爭氣氛激化為憤怒的烈火,是惡霸地主的現行犯罪行為將群眾「發動」起來了。 小說下卷主要講述的帶有復查和整頓性質的「煮夾生飯」的過程,也是土改運動中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環節。這里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重新奪回被壞人篡奪了的農會大權。在失去了工作隊這個「發動」的引擎之後,原農會領導人郭全海們立刻露出了「被發動」者的茫然、被動的角色本相,他們實在沒有任何主動意識和能力去守衛土改成果,更不要說開辟新的局面了。其次是進一步發起「砍挖運動」。與前期土改斗爭不同的是,現在的斗爭重點對象已不是惡霸地主韓老六式的「壞根」,而是吃齋念佛、「修來世」不離口的杜善人和捨命不舍財而又膽小的唐抓子之類的「壞須」了。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作者丁玲。全書是從一個後來被錯劃成富農的富裕中農顧涌,在附近村子聽到土改斗爭的風聲開始的。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寫了暴風雨到來前暖水屯人們心理上的變化,對斗爭風暴的到來做了有聲有色的描繪。作者以顧涌的出現為全書開頭,並且選擇他作為貫穿全書的一條重要線索,是因為他的身份使他對土改十分敏感;與此同時,他又和農村各階層保有密切復雜的聯系;而對這種人採取什麼態度,也直接關繫到黨在農村中的階級政策,並繫到土改運動能否順利開展(作者原想表現工作組在這一問題上發生的偏差,後因寫作計劃改變而未能在現有的作品中反映出來)。作者讓顧涌最早出現還有一個用意,即通過他替親家轉移膠皮輪車,一開始就烘染出當時的政治氣氛——蔣介石反動派正要向解放區進犯,土改斗爭是在十分復雜十分緊迫的情況下進行的。
但顧涌並不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作者在寫了顧涌回到暖水屯後就沒有以更多的筆墨突出寫這一人物,而是進一步寫了土改斗爭給這個村子帶來的震動,以主要篇幅寫了構成暖水屯基本矛盾的農民和地主兩個方面的代表人物:張裕民、程仁以及錢文貴、李子俊等。他們在作品中被刻劃得生動具體,鮮明突出,一個個有血有肉,達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對於張裕民這個暖水屯的第一個共產黨員,作品突出了他沉著、老練、忠心耿耿的品質,他雖然有過一些缺點,發動群眾鬥地主時有一段時間思想模糊,怕斗不倒錢文貴自己不好辦,但他大公無私,沖鋒在前,一旦思想明確,下了決心,便勇猛頑強,堅決果敢。正因此,他在群眾中有威信,在幹部中有號召力,在村裡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張裕民一樣從小受地主剝削的長工程仁,朴實憨厚,對地主階級有本能的仇恨。因為和錢文忠的侄女黑妮的關系,他在斗爭中也有思想矛盾,總感到有什麼東西「拉著他下垂」。但他在斗爭的暴風雨中還是站穩了自己階級的立場,堅決和廣大群眾一道,向地主階級進行了勇敢的斗爭。他和張裕民都象質地純朴的玉,雖有瑕疵,終掩不住本身的光輝。至於惡霸地主錢文貴,如果作為一個豐富的典型形象來要求,他的個性顯得還不夠突出,然而實之一般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卻自有其獨到之處。從他身上的確可以看到,地主階級是怎樣奸詐狡猾地抗拒土改斗爭的。作者突出了錢文貴的謀略見識:土改之前就讓兒子錢義去參軍,土改時又搞美人計逼迫侄女黑妮去找農會主任程仁;他伙
同白娘娘、任國忠搞迷信,播謠言,利用女婿張正典欺壓貧農,妄圖轉移斗爭目標;就在被押上台斗爭時,開始還故作鎮靜,想用「威嚴」的目光壓制農民的控訴。他無惡不作,一手遮天,的確是幾千年來統治中國農村的封建勢力的代表人物。作者沒有誇大他的能力,也沒有低估他的淫威,分寸掌握得比較適當。除錢文貴外,作者還寫了其他幾個不同特點的地主:膽小絕望的李子俊,凶險厲害的江世榮,對農民恨得咬牙切齒的侯殿魁等;李子俊的老婆更是寫得維妙維肖,入木三分。開始她裝得百依百順,想以此軟化欺騙前來清算她家的貧雇農們;當這一著失靈時,雖然表面上還要強裝笑臉,內心卻惡毒咒罵斗爭她的農民——特別是她在果樹園中的心理活動,把一個地主婆在土改中的陰暗心理揭示得淋漓盡致,寫出了一個具有鮮明階級性和個性的人物。
J. 好看的土地革命電視劇
土地革命的電視劇不多,革命的電視劇就太多了,也會包涵土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