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紅高粱有那麼好看嗎
張藝謀早期攝影很牛,紅高粱體現了他純熟的功底。可能此片不適合你,雖然你不是唯心主義者,但還是提醒你,不是人家說好看的電影才好看,自己覺得好看才是好看。
❷ 紅高粱的影片評價
1987年,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成都商報》評) 。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歌頌了他們敢生、敢死、敢愛,敢恨的民族精神,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性格、心理、文化以及生存方式作出了思考。該片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令人看得暢快淋離(網易評) 。
相比於《英雄》中分塊式的色彩劃分,《紅高粱》就顯得不那麼繁復。整部電影似乎只由黃色和紅色組成。在黃土高坡上,黃沙漫天,特別是顛轎這個段落,幾個轎夫連唱帶跳,帶起了滾滾塵土。身為西安人的張藝謀用潑墨式的表象風格向它們表達著熱愛之情,那些黃色的土地正是他所要朝拜的對象。而紅色則更加出彩,除了比人高的「紅」高粱,還有「我奶奶」的紅蓋頭、紅轎子、紅鞋子,窗上的紅窗花、碗里的血紅的高粱酒、紅彤彤的爐火,還有最後日食時那徹底變成紅色的世界。這份鮮艷的色彩的出現,更能表達出陝北人的熱情與豪爽,呈現了中國農民向上的精神狀態(鳳凰網評) 。
《紅高粱》並不是十分具有現實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種對民族文化的尋根。相反,在這個聯系三代的以過去時回敘出來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個未來意義的人格,是一種人格理想,超越了具體的社會表層,具有人的本性與本質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終所呼喚的主題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張揚活得不扭曲、無拘無束、坦坦盪盪的生命觀。因此擺在觀眾面前的作品不是一個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對一個世界的生命的理想。《紅高粱》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反映農民的影片,它的視角已從傳統的對土地的禮贊轉向了對生命的禮贊。故事的超常特點決定了敘事的非現實性,故事的地點也被淡化。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會最基本的結構——村落。影片中的所有敘事元素與視聽元素都在為這種自然生命的熱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風格服務。
與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紅高粱》雖然也承載了導演對生命主題的意念,但並不是完全像《黃土地》等探索片那樣淡化情節,靠純粹的電影視像語言的震撼力來直接表達導演的意念。張藝謀在這部影片中是從實處入手,從規定情境下的具體人物性格人手,編織一個完整、美妙動人的故事框架,從而使意念通過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為、動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來。
影片自身有一條完整的故事線,但這條敘事線大部分由畫外音來完成。影片一開始,還是全黑的畫面時,聲帶上就傳來了「我」的敘述;「我給你說說我爺爺我奶奶的這段事,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還有人提起。」這是一個以現在時進行回述的視點,這個「我」在此是一個故事的敘述者。由於他沒有在故事中出現,按理是一個客觀的敘述者,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後代,這又使得他具有某種參與意識,從而又具有被敘述的意義。因此,這個視點是非常奇特而又新穎的,它使導演在處理全劇時有了一種游刃有餘的視點參照,非常自由而又具有全知性。同時,他的敘述的特點把故事拉遠,又具有歷史的間離效果。在此視點基礎上,導演在這開場白中道明了故事的虛構性。「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從而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納入非現實的時空之中。畫外音在影片中出現了12處。而影片中的人物關系、周圍環境、時間轉換等幾個主要情節轉折點,幾乎都是由畫外音交待的。如我奶奶與麻風掌櫃李大頭的關系,高粱地的「鬼氣」,新婚三天新娘回老家的規矩,李大頭被殺,禿三炮綁走我奶奶的過程等。畫外音這部電影中還承擔了一種「預敘」的功能,如抬轎出發時畫外音就告訴觀眾,轎把式將成為我爺爺,這就增設了觀眾的「期待視野」,使畫面故事的進展更富有張力(電影網評) 。
❸ 紅高粱電影版和電視劇版哪個更好看
這兩天各大頻道熱映的電視劇,周迅版紅高粱好看嗎?之前都已經炒的很火熱了,電影版的紅高粱尺度有點大,不知道電視劇版的紅高粱、都是周迅版紅高粱好看嗎?特別是很多看過電影版的紅高粱的人更是期待電視版的紅高粱。我昨天晚上回去連看了幾集,我來分析下周迅版紅高粱好看嗎?
周迅版紅高粱好看嗎?可以從下面幾點來看:
40歲周迅演19歲九兒毫無違和感
值得一說的是40歲周迅演19歲九兒毫無違和感,雖然少了些青澀但精湛的演技足以彌補。前三集,周迅版的九兒就把潑辣勁兒全部展示了出來,看到母親委屈得上吊,她拿起劈柴就要燒房子;在匪窩里無所畏懼,急中生智和匪首花脖子博弈,而那句「我戴九蓮要是碰到好人,那比好人更好;要是遇到壞人,那比壞人還壞」讓我映像深刻。
朱亞文版余占鰲:野性十足
對於余占鰲這一角色的塑造,網友們也直呼「夠Man」,「看新《紅高粱》被朱亞文震住了,原始的男性氣息,沖出來對周迅說『我!要!睡!你!』連說三遍,簡單粗暴!」而「抬龍王」那場戲,余占鰲身上流露出的血性和陽剛之氣,也得到了網友的推崇。雖然有姜文的余占鰲版本在先,但朱亞文這一版被一些網友認為是「痞痞憨憨放盪不羈中帶著淳樸的可愛」。不過,很多網友對劇版中余占鰲的配音有些微詞,認為朱亞文自己的原聲就很好聽,不明白為什麼要用配音。
周迅版紅高粱好看嗎?總的來說:
離開電視劇熒幕十餘年的周迅,用實力挑戰自己、挑戰鞏俐版「九兒」,滿足觀眾對於周迅版「九兒」的期待。在拍攝過程中,周迅與導演反復探討角色,甚至拍攝受傷時仍在堅持。最終成功塑造了一個毫無違和感的「九兒山東衛視《紅高粱》收視破一,「三巨頭」的努力成為該劇成功的關鍵。他們的堅持與努力為該劇保駕護航,該劇也必將成為今年最受關注的年代大劇。
❹ 如何評價電影《紅高粱》
胡二原本是剝牛皮的,日軍讓他剝人皮。在滅絕人性的日軍眼裡,中國人等於畜生。胡二的小徒弟剝完人皮後坐在荒蕪的高粱地里發出陣陣慘笑的全景不斷向後推移,一片沉寂的高粱地的空鏡頭流露出欲說還休的鏡語。此時無聲勝有聲,卻更擲地有聲。
讓我們在回到開頭媒婆說的四句話:「坐轎不能哭,哭轎吐轎沒好報;蓋頭不能掀,蓋頭一掀必生事端。」這便是影片一開頭導演為九兒的命運埋下伏筆。當高粱酒散落一地,生命啪地一聲隕落在它發生的地方,如煙花般綻放又消散。爺爺說他從此烙下一個病,眼睛看什麼都是紅的。導演大膽地嘗試用一片庄嚴而肅穆的血紅探索人物心理的創痛與悲傷,影像美學探索達到極致。大麻點翻翻眼的嗩吶聲再次響起,不禁想起九兒出嫁時同樣是這支曲子。樂景襯悲情:此去今年,物是人非。
結束字幕時響起的那首高亢的嗩吶曲子和鏗鏘的鼓點,那是爺爺奶奶在高粱地里交歡時的音樂。這是一部讓人喜悅的片子,雖然九兒這個象徵著人類得以繁衍的女性形象最終隕落,但我看到了生命的傳承。當豆兒在九兒倒下去奔跑的一刻,從九兒的紅棉襖到豆兒的紅肚兜,從羅漢爺爺的敬酒歌到豆兒的敬酒歌,從十八里紅中爺爺的尿到豆兒的尿,生命以另一種姿態得以延續。
❺ 紅高粱電影好看嗎紅高粱經典不
經典那是必須的。
但是好看不好看,那就看你喜不喜歡了。
它可以算是中國藝術電影的一個高峰了,具有濃重的中國民族色彩,充分傾注了民族人格和民族精神。在國內外獲獎頗多。
有時間看看吧~
❻ 如何評價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
大家都知道張藝謀的作品風格善於使用誇張的色彩風格,容易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而《紅高粱》正是其作品風格的最好體現。影片中,一片片紅色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紅色的嫁衣,紅色的高粱酒,紅色的高粱以及紅色的大太陽,無一不透說著生命力的頑強和人們對於生命的熱愛。但在謳歌生命的同時,影片背後同樣充斥了時代下沉重的涵容,是一部極具人文關懷的影片。創作者採用了大量的紅色,謳歌了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人們對於生命的追求與熱愛,刻畫了生命之美與頑強,在原有的基礎上,烘託了氣氛,表達了創作者本身對於生命的高度贊揚。文章以紅色為線索,紅色的高粱酒正是人們生命活力的體現,其釀酒時的粗狂以及張揚的音樂,集中地反映了生命的活力。
《紅高粱》這部影片改自莫言的小說,而電影使得人物更加有血有肉,豐富起來,而影片大量使用的紅色,不僅象徵著生命與愛情,更是象徵著血腥與殘酷。影片訴說得感情真摯而又熱烈,難以用語言去表達清楚。《紅高粱》中所刻畫的情感既是喜也是悲。更可以說是一種縱橫古今的歷史感與責任感,同樣是一種希望和信念。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❼ 紅高粱電影好看嗎
你說的是電影還是電視劇
電視劇目測不好看,近這么8年來,幾乎98% 被翻拍的電視劇都不好看
電影的話,很好看,很有地方特色和民俗民風。
哇哦,建議樓主觀看。不要用騰訊坑人的視頻看就ok了。
望採納, 謝謝
❽ 紅高粱好看嗎
《紅高粱》是一個具有神話意味的傳說。整部影片在一種神秘的色彩中歌頌了人性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贊美生命是該片的主題。「是要通過人物個性的塑造來贊美生命,贊美生命的那種噴涌不盡的勃勃生機,贊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張藝謀:《(紅高粱)導演闡述》)正因為這種對生命的禮贊以及影片那精湛的電影語言的運用,使得《紅高粱》獲得了國際榮譽,這也是中國電影迄今為止在國際上獲得的最高榮譽。。。
當然了,不同年代,不同的審美觀。。時代發展的如此迅速,人的精神需求是不同的。所以現在看這部片子覺得沒什麼感覺是正常的。
紅高粱是那個年代的象徵,是屬於那個年代的。
❾ 電影《紅高粱》與電視劇《紅高粱》相比哪個更好
我覺得還是電視劇紅高粱比較好看,因為我實在很喜歡朱亞文的演技行走的荷爾蒙。
❿ 如何評價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
張藝謀是一個資深的導演,他拍的電影從來沒讓人失望過,這個紅高粱也是一樣,劇情很好,內容也很真實,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