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五朵金花》是彩色的嗎
開拍的時候是黑白的吧,我記得小時候看是黑白的,彩色是不是後來電影製片廠加上的
❷ 電影《五朵金花》女主角楊麗坤現狀
楊麗坤
楊麗坤,彝族,原為雲南省歌舞團的一名舞蹈演員,後成為電影演員,1959年主演《五朵金花》而聞名全國,文革中因《阿詩瑪》一片遭到批判,從此一蹶不振,精神恍惚。2000年7月21日,楊麗坤因腦梗塞引起並發症在上海家中去世,享年58歲。
基本信息
個人概況
姓名:
楊麗坤
別名:
小九
國籍:
中國
民族:
彝族
出生地:
雲南
出生日期:
1942年4月27日
逝世日期:
2000年7月21日18時30分
個人背景
舞蹈演員,電影演員
其他信息
其他成就:
亞非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其他作品:
舞蹈《春江花月夜》,電影《五朵金花》、《阿詩瑪》
目錄
展開
1 人物簡介
1.1 出演《五朵金花》
1.2 出演《阿詩瑪》
1.3 風波
1.4 平反
1.5 去世
2 人物年譜
3 經典電影
3.1 基本信息
3.2 故事背景
3.3 所獲榮譽
4 代表作品
5 晚年生涯
人物簡介編輯本段
1942年4月27日,楊麗坤出生在雲南普洱縣(今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磨黑鎮的一個彝族家庭,由於她排行第九,身邊的人親昵地稱呼她「小九」。楊麗坤四五歲時,她的母親因操勞過度去世,這個打擊給天真活潑、愛唱愛跳的楊麗坤的心靈上留下了無法癒合的創傷。母親去世後,家境就更困難了,剛上小學的楊麗坤不得不輟學。幾年後的1952年,楊麗坤遠在昆明的大姐把她帶到昆明寄養在二姐家,因為二姐的家境稍好些,楊麗坤才繼續進學校讀書。
1954年,12歲的楊麗坤和二姐在去看演出時被雲南省歌舞團的胡宗林團長發現,認為她有舞蹈天分,被召入省歌舞團當學員。楊麗坤非常珍惜這個機會,訓練相當刻苦,經常在星期天還在排練廳練舞。由於她年齡最小,團里還給她一些「特別」照顧,比如說,讓她比別人多睡兩個小時,還請大姐姐照管她的生活。她刻苦練功,業務提高很快。第二年,她就正式參加團里的演出。在很短時間里,她不論在政治上、藝術上發展都順利,迅速地成長起來了。她先後參加了《十大姐》、《白鷳鳥》、《萬盞紅燈》、《採茶》、《小卜少》、《趕擺》等集體舞的表演。不久,她便成為獨舞演員。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贊賞。她在強烈的聚光下,單憑一人身影,控制了空曠的舞台,舉止鬆弛自若,舞姿優美舒展,以穩健而含蓄的表演,十分細膩地描繪出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這是她心靈的美,化作舞姿的美。這正是她藝術魅力的所在。人們贊她:「好像一枝冰清玉潔,素心芳菲的芭蘭。」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至今仍在同行里留下難忘的印象。逐漸地,她在團里嶄露頭角,常在大型舞蹈中擔任領舞。據楊麗坤的姐姐回憶,剛進歌舞團的楊麗坤十分羞澀,甚至第一次上台跳舞時竟害羞地跑了下來。
後來,她的父親被誣為反革命分子,二姐、二姐夫等親屬被打成右派,沉重的陰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生性天真活潑、愛說愛笑的她變得沉默寡言,性格非常內向。
出演《五朵金花》
1960年,彩色故事片《五朵金花》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的18部獻禮片的壓軸之作,在全國隆重放映,引起了巨大轟動。同年,在埃及開羅舉辦的第二屆亞非國際電影節上,王家乙憑借《五朵金花》獲得了「最佳導演銀鷹獎」,楊麗坤榮獲了「最佳女演員銀鷹獎」,埃及總統納塞爾點名請楊麗坤前往埃及領取大獎。自此,《五朵金花》先後輸往46個國家和地區放映,創下了當世中國電影在國外發行的最高紀錄。
出演《阿詩瑪》
1964年,楊麗坤又主演了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彩色寬銀幕電影故事片《阿詩瑪》,這部「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從一開始拍攝就屢遭磨難,楊麗坤被指責是「資產階級小姐作風」,宣揚「資產階級戀愛觀」,她不得不一邊在鏡頭前演著阿詩瑪,一邊受到所謂「工作組」的「幫助」。更可憐的是,楊麗坤在心智健全的情況下竟然沒有看到過自己主演的這部電影,在《阿詩瑪》劇組拍完最後一個鏡頭時,楊麗坤接到通知馬上趕回單位,從此她就陷入一連串的批鬥中。幾年前她曾因愛情受人阻撓一度精神失常,但經過住院治療已經基本痊癒。這次,驚濤駭浪般的政治斗爭使她的精神再次受到嚴重刺激,那段時間她每晚都噩夢纏身。
楊麗坤一生只演過《阿詩瑪》和《五朵金花》兩部電影,然而卻在中國億萬觀眾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兩部電影獲獎無數,給她帶來莫大的榮譽,也造成她一生的悲劇。
風波
文革中,這部片子被當時的文革組長康生宣布為「宣揚愛情至上」的「毒草」遭批判。楊麗坤被說成是修正主義文藝的「黑苗子」,反對毛主席文藝路線的「黑線人物」而受到殘酷的迫害,進而被定性為「現行反革命」,導致楊麗坤精神失常。在恣意摧殘下,她出現幻覺幻聽,因得不到治療,楊麗坤的病越來越重。後來周總理辦公室打來電話查問後,楊麗坤才被允許送醫院治療,經確診為「心因性精神憂鬱症」。因病情嚴重,楊麗坤才被解除管制,轉送到昆明長坡精神病醫院。
1970年,楊麗坤因為受到迫害導致精神分裂症(抑鬱型)加重,經常出現嚴重的幻聽症狀,繼續在長坡醫院住院治療,這一年她28歲。此時的楊麗坤已經擁有巨大的聲譽,但是,在以後的三十年,她再也沒能走出那個噩夢,也沒能再演電影。
1970年底,在廣東凡口鉛鋅礦場工作的唐鳳樓,結識了與楊家私交甚好的陳澤濤。經陳澤濤介紹,1971年唐鳳樓第一次見到楊麗坤,初次相見,唐鳳樓感到十分詫異,往昔人們描繪她的美好詞句沒有一個能同眼前的她對得上號。她的臉色灰黃,目光呆滯。然而,是她的誠摯和善良的目光深深吸引住了唐鳳樓。
1973年5月22日,經過一年多的書信往來,這對相識於患難年代的年輕人終於締結良緣。在上海徐家匯路345號的唐家,舉行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婚禮。既沒有擺酒,也沒有請客,僅是家人圍坐吃了頓晚飯。身著一套的卡衣褲,腳穿豬皮丁字皮鞋的楊麗坤,找到了那個託付終生的人。婚後,唐鳳樓對楊麗坤關懷備至。但楊麗坤的病仍時常發作,「幻聽」發作時,什麼人也不認得,行動完全由「幻聽」支配。唐鳳樓翻閱大量精神病方面的書籍,甚至自己假裝「幻聽」來與她交流,盡心地幫助她治療。
1974年5月25日下午,楊麗坤在區中心醫院婦產科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唐琰、唐韜。
平反
1978年,《人民日報》刊登陳荒煤的文章《阿詩瑪,你在哪裡?》。之後《解放日報》《文匯報》又登載了張曙,汪習麟的文章《阿詩瑪就在我們身邊》,楊麗坤再次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楊麗坤這個名字,緊緊地與優秀影片《五朵金花》、《阿詩瑪》聯系在一起。她的不幸遭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特別是陳荒煤的《阿詩瑪,你在哪裡?》在人民日報發表後,引起了全國輿論的關注。楊麗坤的冤案,一時成為上海人民乃至全國輿論的熱點。
1978年的秋天,雲南省歌舞團領導嚴學恆演員殷培嫻(殷是楊麗坤在雲南住院中的陪護,感情很深)、雲南日報記者王左生一行四人,受雲南省委與文化局黨組的委託,攜帶著國務院文化部部長黃鎮關於落實楊麗坤政策的批文及省委書記安平生的親筆信,10月20日乘80次特快直驅上海。10月25日,在上海一個精神病院里,找到了楊麗坤。昔日身材苗條,神態嫻靜、可愛的姑娘,已被摧殘得判若兩人了。由於治療吃激素葯類過多,體形特胖,表情變得滯呆、無神,充滿了憂傷和恐懼,說話中手腳不斷顫抖著。誰能相信這個舉世聞名的優秀演員,被文革折磨成這個樣子。當殷培嫻告訴她,江青等四人幫已被打倒了,她默默不作聲,搖搖頭,她更是不相信這些話是真的。嚴學恆、殷培嫻鄭重的向她宣讀了雲南省文化局給她的平反決定,並代表省委向她表示深切的問候!這一刻楊麗坤期待得太久啦,此時此刻她聽懂了,十幾年的噩夢結束了,歷史終於還給她一個公道。撥亂反正的春風吹散了烏雲,楊麗坤終於恢復了往昔純潔美麗笑容。楊麗坤被平反後,工作關系由雲南省歌舞團調往上海電影製片廠。從此,一直到她去世前,她再也沒有回過生她養她成就她又讓她痛苦萬分的家鄉。
❸ ,五朵金花,電影 講的是什麼
《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9年製作的一部愛情電影。講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時一見鍾情,次年阿鵬走遍蒼山洱海淘金花,顛末一次次的誤會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❹ 五朵金花的影片評價
該片以阿鵬找金花為線索,連接了一個個富有喜劇色彩的故事,使活躍在不同崗位的五位金花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阿鵬和金花純真的愛情也相當感人。本片以精巧的藝術構思,構成了獨特的喜劇風格,全片格調清新優雅、妙趣橫生,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抒情色彩和濃烈的時代氣息,片中對蒼山洱海、三月街、蝴蝶泉等奇山麗水、民族風情的描繪,富有詩情和畫意,是一部輕松愉快、賞心悅目的集人美、歌美、人情美,山水美為一體的生活喜劇影片。
影片描繪了一幅積極、上進的生活畫卷,展現了人與人之間最純真、最質朴的情感,並通過這個曲折溫馨的喜劇故事,展示了活躍在不同崗位的五位金花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片中人物情感真摯、自然流露,還穿插了悅耳的音樂和雲南大理的秀麗山水,帶給觀眾賞心悅目的精神享受,使本片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❺ 電影《五朵金花》劇情講的是個什麼
《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9年製作的一部愛情電影。講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時一見鍾情,次年阿鵬走遍蒼山洱海淘金花,顛末一次次的誤會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動人故事。
劇情介紹
簡要版
在中國雲南省,有一個大理自治州。那裡風景優美,蒼山、洱海、蝴蝶泉享譽天下;那裡盛產山茶花,素有「大理茶花甲天下」的美名。因此,那裡的白族姑娘往往以金花為名。每年舊歷三月,蒼山腳下要舉行「三月街」的盛會,四面八方的鄉親們都要來這里參加傳統的賽馬會和文娛活動,而青年男女往往在這里結交朋友或播撒愛情的種子。人民公社的副社長金花帶領著姐妹們驅車去趕街,不料車輪在路上壞了,正在為難之際,來參加賽馬會的劍川鐵匠阿鵬熱心地幫她們將車修好。金花正要表示感謝,賽馬會開始了,阿鵬來不及收拾工具,翻身上馬沖進賽場,勇奪冠軍。副社長金花對這個勇敢善良的小夥子產生了愛情,兩人在鮮花似錦的蝴蝶泉邊,互贈信物,表示愛情,相約明年山茶花盛開的時候,再來這里相會。
第二年,阿鵬如約前往,到處尋找金花,他在洱海邊與長春電影製片廠來體驗生活的兩位畫家和音樂家相識結為朋友,向他們傾訴了自己傳奇的愛情經歷,表示要走遍天涯海角找金花。阿鵬經過了千辛萬苦,走遍了蒼山洱海,先後找到了積肥模範金花、畜牧場金花、煉鋼廠金花和正在舉行婚禮的金花,最終才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他與金花在蝴蝶泉邊再次相會,兩人解除了誤會。另外四個金花和男友也來到這里,翩翩起舞,為他們真摯的愛情唱起了贊歌。
❻ 五朵金花電影觀後感
影片描繪了一幅積極、上進的生活畫卷,展現了人與人之間最純真、最質朴的情感,並通過這個曲折溫馨的喜劇故事,展示了活躍在不同崗位的五位金花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片中人物情感真摯、自然流露,還穿插了悅耳的音樂和雲南大理的秀麗山水,帶給觀眾賞心悅目的精神享受,使本片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❼ 電影《五朵金花》好不好
不錯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簡要版
在我國雲南省,有一個大理自治州。那裡風景優美,蒼山、洱海、蝴蝶泉享譽天下;那裡盛產山茶花,素有「大理茶花甲天下」的美名。因此,那裡的白族姑娘往往以金花為名。每年舊歷三月,蒼山腳下要舉行「三月街」的盛會,四面八方的鄉親們都要來這里參加傳統的賽馬會和文娛活動,而青年男女往往在這里結交朋友或播撒愛情的種子。人民公社的副社長金花帶領著姐妹們驅車去趕街,不料車輪在路上壞了,正在為難之際,來參加賽馬會的劍川鐵匠阿鵬熱心地幫她們將車修好。金花正要表示感謝,賽馬會開始了,阿鵬來不及收拾工具,翻身上馬沖進賽場,勇奪冠軍。副社長金花對這個勇敢善良的小夥子產生了愛情,兩人在鮮花似錦的蝴蝶泉邊,互贈信物,表示愛情,相約明年山茶花盛開的時候,再來這里相會。
第二年,阿鵬如約前往,到處尋找金花,他在洱海邊與長春電影製片廠來體驗生活的兩位畫家和音樂家相識結為朋友,向他們傾訴了自己傳奇的愛情經歷,表示要走遍天涯海角找金花。阿鵬經過了千辛萬苦,走遍了蒼山洱海,先後找到了積肥模範金花、畜牧場金花、煉鋼廠金花和正在舉行婚禮的金花,最終才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他與金花在蝴蝶泉邊再次相會,兩人解除了誤會。另外四個金花和男友也來到這里,翩翩起舞,為他們真摯的愛情唱起了贊歌。
詳情版
三月的大理, 春光明媚, 百花爭艷, 富有民族民間傳統的『三月街』又在蒼山腳下、洱海之濱拉開了節日的帷幕.白族群眾及前來共同歡度佳節的各民族的男女, 身著五彩繽紛的節日盛裝, 熙熙攘攘地前來參加盛大的集市貿易和民間文娛體育活動.這時, 在通向大理的道路上一匹駿馬飛奔而來, 一輛馬車正在道中修理, 阻攔住騎馬人的去向.『怎麼啦? 』騎馬的白族小夥子勒住馬問.一群姑娘立即求援似的七嘴八舌地說: 『你沒有看見輪子掉啦! 』『小夥子下來幫個忙吧! 』小夥子說: 『我還有急事! 』
『誰沒有急事……』姑娘們吵嚷著, 急盼這個男青年助一臂之力.『好, 』小夥子跳下馬來, 從隨身帶的布口袋裡, 取出釘子、斧錘, 開始修理起來.車輛剛修好, 賽馬場上傳來了比賽發令槍聲, 小夥子顧不得收拾工具, 飛躍上馬, 向賽馬場飛奔.賽馬場上人山人海, 一片歡呼聲.小夥子——阿鵬立即入列追趕.觀眾的叫好聲、喝彩聲, 此起彼伏.阿鵬俯身馬側, 一口氣揀起十幾桿旗子, 他的馬從最後躍進到第四位、第三位、第二位……只有一個藏族青年還在他前頭.眼看阿鵬越追越近, 擠在觀眾中看賽馬的社長金花情不自禁地為阿鵬助威.一場精彩的賽馬結束了, 阿鵬以自己高超的騎術, 奪得了冠軍.他興奮地牽了馬, 從歡樂的人群中向外走去.社長金花驟然在他的馬頸上掛了一個美麗的綉花荷包, 他扭頭望去, 看見送給他綉花荷包的, 原來正是那個途中趕車的姑娘, 他不禁怔住了.她那麼漂亮大方, 身材健美, 頭發烏黑, 又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是多麼迷人呀!
在幽靜、明媚如畫的蝴蝶泉邊, 金花與阿鵬相會, 他們互以意味深長、委婉動聽的白族對歌表達著愛情, 萌發著一對青年對美好生活絢麗的遐想.二人並約定來年的『三月街』仍在這里相會.
次年, 阿鵬攜帶金花定情之物『綉花荷包』如期踐約, 未遇金花.可是, 金花家在哪裡? 阿鵬一無所知, 到哪裡去尋找呢?
真誠的愛心使他相信, 走遍蒼山洱海每一個村寨, 一定會找到她.在尋找中結識了音樂家『胖子』和畫家『瘦子』, 三人結伴同行, 遇到五個同名同姓的姑娘, 從而發生了一些饒有風趣的故事.
阿鵬走到洱海濱, 聽說剛跳入水底撈鐮刀的是金花.樂得他心裡開了花, 隨即躍入水中, 當鐮刀撈上來, 顯出水面的卻不是他要尋找的金花.
阿鵬來到畜牧場, 又聽說金花正在牛產房裡接生牛崽, 他迫不及待地在窗外唱開了二人共識的情歌, 不曾相識的這個金花, 非常生氣, 朝阿鵬迎頭潑來一桶水.
不灰心的阿鵬, 來到蒼山腳下, 聽到人們呼喊金花, 他便急忙奔上山, 加入找人行列, 原來是一名姑娘在山上尋找礦石, 遇見一隻熊, 被嚇得鑽進山洞, 結果, 阿鵬趕跑了老熊, 救出了這位姑娘, 但她也不是阿鵬一心要尋找的金花.
阿鵬來到公社拖拉機站.這里正在熱鬧地舉行婚禮, 音樂家與畫家首先聽見呼喊新娘的名字正是金花, 兩人不得不告訴阿鵬金花已變心.阿鵬不信, 隔窗相望, 果然看到了婚禮上胸帶紅花, 與新郎共飲喜酒的新娘活像他要找的金花.
阿鵬眼見金花已背叛了自己的誓言, 失戀的痛苦迫使他憤然踏上歸鄉的道路.誰知途中遇上一位好管閑事的大叔.大叔邀阿鵬到家吃飯, 以酒澆愁, 然後, 再用馬車拖著醉酒的阿鵬去拖拉機站找金花『評理』.
當大叔叫著新娘金花來找阿鵬對質時, 阿鵬卻不見了.原來, 在這之前, 阿鵬已被四處找他的畫家和音樂家叫醒, 阿鵬覺得大叔不該來找金花評什麼理, 便獨自溜走了.
阿鵬離開了拖拉機站, 途中又碰上搭救過的煉鐵金花, 她正為煉不出鐵和她的對象鬧別扭.阿鵬是個熱心腸的人, 見他們煉不出鐵, 決心再助一臂之力, 因為他就是一名青年鐵匠.在煉鐵廠, 經過晝夜苦戰, 終於出鐵了.這時, 煉鐵金花對阿鵬的熱情贊揚和關心, 又引起一場風波.她的對象對此產生了嫉恨與誤解, 並把這個矛盾反映到了公社, 請求社長金花來解決.直到此時, 社長金花方知阿鵬的下落.她便急忙來到煉鐵廠找盼望已久的阿鵬, 不巧阿鵬在睡覺.煉鐵金花不僅不準社長會見阿鵬, 言語中又無意傷害了社長金花, 致使她也產生了疑心, 認為阿鵬又愛上了煉鐵金花.深感阿鵬太薄情, 一氣之下, 留下阿鵬頭年相會時送的『寶刀』定情物, 含淚而去.
一覺醒來, 阿鵬發現身邊的『寶刀』, 連忙追問原因.此時, 煉鐵金花才知社長金花早已愛上了阿鵬, 悔悟自己出言不慎, 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同時, 阿鵬從她口中, 了解到金花社長也是一位熱心助人的姑娘, 她雖然工作很忙, 也擠出時間參加婚禮, 當拖拉機手金花的證婚人, 一切誤會, 頓時消融了.
純潔的愛情在幾個波折中得到了考驗升華, 這時, 阿鵬與金花再次相會在蝴蝶泉邊, 親密地依偎在一起.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
該片以阿鵬找金花為線索,連接了一個個富有喜劇色彩的故事,使活躍在不同崗位的五位金花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阿鵬和金花純真的愛情也相當感人。本片以精巧的藝術構思,構成了獨特的喜劇風格,全片格調清新優雅、妙趣橫生,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抒情色彩和濃烈的時代氣息,片中對蒼山洱海、三月街、蝴蝶泉等奇山麗水、民族風情的描繪,富有詩情和畫意,是一部輕松愉快、賞心悅目的集人美、歌美、人情美,山水美為一體的生活喜劇影片。
影片描繪了一幅積極、上進的生活畫卷,展現了人與人之間最純真、最質朴的情感,並通過這個曲折溫馨的喜劇故事,展示了活躍在不同崗位的五位金花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片中人物情感真摯、自然流露,還穿插了悅耳的音樂和雲南大理的秀麗山水,帶給觀眾賞心悅目的精神享受,使本片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❽ 電影《五朵金花》中主要演員的人生經歷是怎麼樣的
1.即2000年7月,《五朵金花》之中最迷人的那朵「金花」楊麗坤已經去世。
1960年,在埃及開羅舉行的第二屆亞非電影節上,楊麗坤獲最佳女主角銀鷹獎。
1964年,楊麗坤主演了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劉瓊導演的電影《阿詩瑪》。這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
( 1982年,該片在西班牙北部城市桑坦德召開的第三屆國際音樂舞蹈節上獲得最佳舞蹈片獎。)
之後,這部影片也給楊麗坤帶來了難以預料的災難。
文革中,這部片子被康生宣布為"宣揚愛情至上"的"毒草"遭批判。楊麗坤被說成是修正主義文藝的"黑苗子",反對毛主席文藝路線的"黑線人物"。受到殘酷的迫害。被打成"現行反革命",精神失常.
1971年,經人介紹,與唐風樓相識.
1973年5月22日,與唐風樓結婚。
。
⊙ 1974年5月25日,楊麗坤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唐琰、唐韜。
⊙ 1978年,平反.
楊麗坤調往上海電影製片廠與分別多年的丈夫、兒子團聚。
⊙ 1997年,楊麗坤患腦溢血.
⊙ 2000年7月21日18時30分,因腦出血去世.
2.「煉鐵廠金花」王蘇婭
在《五朵金花》中,表演藝術家王蘇婭扮演了「煉鐵廠金花」。王蘇婭演的金花嫵媚中帶些許強悍、潑辣中帶點兒調皮。
王蘇婭原籍河北薊縣,1938年生於北京。滿族。1949年參軍時她剛滿10歲,在部隊文工團任舞蹈、歌劇演員。1956年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肄業。
王蘇婭的表演很真實且符合人物個性。在她拍攝《五朵金花》時,著名導演王炎又把這個「面龐長得好看」,但「很少有那種少女嫵媚味道」小姑娘請去參加拍攝電影《戰火中的青春》,讓她出演女扮男裝的解放軍副排長高山。為了趕在1959年底前封鏡,20歲的王蘇婭和男同志在10月的東北迎著刺骨寒風一起摸爬滾打,日夜趕拍,僅用三個月就拍完全片。公映後好評如潮,王蘇婭也一舉成名,享譽影壇。後來,王蘇婭又在電影《海霞》中演阿洪嫂,將夫妻間的溫情蜜意表現得恰到好處,又是好評如潮……以後,她還參加了《海上生明月》、《鄧小平》等影片的拍攝,同時在話劇和歌舞劇等十多出舞台劇中扮演角色。
去年4月,當記者輾轉將電話直接打到她家與她聯系時,她感到很驚訝。她一再表示自己一直很低調,不愛接受任何媒體采訪,甚至表示央視的一些名牌人物專訪欄目請她去做嘉賓,都被她一一婉謝了。她尤其反感電話采訪,說話直來直去,快人快語。
「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能三言兩語說得清楚嗎?而且在電話里要表達的東西與面對面說出來的根本就不一樣。」有些俠氣,又有些告誡,她的話讓我感到汗顏。也許是我的真誠,她還是告訴了我一些她的近況。現在仍在雲南省文化廳電影處工作,從事文化電影行政管理工作,估計到年底會完全退下來。之前(1984年始)她還擔任過雲南電影製片廠廠長,是雲南省政協八屆常委。由於工作的性質經常要外出辦事,往往就忙得顧不了家……
出演「煉鐵廠金花」,王蘇婭在塑造人物時個性化表演形神俱備,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與此同時,鋼鐵金花的個性也影響了王蘇婭的一生。盡管「文革」中歷經坎坷,但長達40多年的演藝生涯,話語中她仍流露出深情的留戀。當記者希望她談談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和個人經歷時,她緘口不言了。試想,「文革」一開始,周恩來稱贊的《五朵金花》被污衊為「反對三面紅旗、宣傳愛情至上的資產階級影片」,那麼誰又能逃脫得了命運呢?堅強的她欲說還休,「我們的人生比別人更豐富,也比別人更多承受許多突如其來和一波三折吧。」為了采寫完此稿,後來我又給她家裡掛了多次電話,卻未能如願。好在采訪譚堯中大姐時,間接地知道了她的一些家庭情況,蘇婭大姐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愛人老李原系雲南省博物館研究員。兒子已有小家庭……
3.拖拉機手金花」朱一錦
朱一錦扮演的「拖拉機能手金花」,迷人且有些神秘的味道。
在影片《五朵金花》里,朱一錦是最風光的一個,因為有一場「婚禮」的戲,讓她的嫵媚與羞澀的溫柔表演得恰到好處。一張天真燦爛的笑臉顯示出了女性特有的魅力。難怪有人說,她才是真正的金花呢。
中國實驗話劇院老乾處的同志介紹,朱一錦一生不是很順利,非常坎坷,尤其在情感方面。婚後,她一直在雲南話劇院工作。「文革」以後,她被調入中國實驗話劇院。1977年,她參加了峨嵋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十月的風雲》,演女主角高珊。1978年她又參加了北京電影製片廠《巨瀾》的拍攝。她離婚後又結婚。眾所周知的是,在出色的女外交官章含之女兒洪晃的《我的非正常生活》一書里,就多次談到了她的這個「漂亮得跟妖精似的」後媽,還說起兩個人很合不來的原因,是因為後媽說她「你長得真不好,現在出身又成問題,趕快嫁人吧,只要是北京戶口就行了,阿姨是為你好。」其實,後媽與女兒的不和也是常有的事情,但到底是「意難平」,朱一錦最終選擇了痛快離開,去了美國。她在國外一直從事一些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如多次參與了亞特蘭大中國商會的春節晚會的一些策劃活動,為節目的編排付出了心血。
4.「牧畜場金花」譚堯中
在《五朵金花》中,那位有著大家閨秀且心靈手巧的「牧畜場金花」的扮演者,就是表演藝術家譚堯中。從藝47年來,她曾在40多部話劇(如《雷雨》飾演繁漪,《日出》飾演陳白露、《霓虹燈下的哨兵》飾演春妮),二十多部電影(如《代理市長》、《天皇巨星》)、電視劇(如《火浴》、《五朵金花的兒女們》)中擔任主要角色及重要角色,獲若干獎項。現為廣州市戲劇家協會會員。
現在觀眾常能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她的一些廣告形象。看到電視中她一臉燦爛的笑容,你很難想像到她已是快70歲的老太太了。去年7月,她與多才多藝的丈夫潘偉行同台主演大型舞台劇《十三行商人》,在廣州一時傳為佳話。
當記者說到「堯中」的名字很有特色時,她樂呵呵地笑了,樂觀且充滿童趣。交流中,我分明感到窗外陽光燦爛,溫暖如春。她說自己一生中有四個地方忘不了,一個是祖籍湖南,一個是她的出生地上海,另兩個當然是昆明和廣州了。她說,在昆明生活了20年,在廣州也有20多年了,都算是她的第二故鄉吧……
譚堯中父母都是湖南湘鄉人,父親是一位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化學家,母親是教師。她受母親的影響,從此走上了藝術之路。1955年,她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老了,老了,已經當奶奶了,我孫子12歲快上中學了……一雙兒女是上天恩賜給的我們。」她幽默風趣。她說,從舞台上退下來後除參加各種活動及廣告拍攝外,居家的日子過得充實而不俗。現在每天讀書看報,養花養草,怡然自得。她最愛養狗養貓,家裡的成員可多了,有小鳥、金魚、烏龜……它們啊都是她的開心寶貝。
談到婚姻,甜蜜無遮。譚大姐說在拍攝完《五朵金花》後,就與潘偉行先生喜結良緣了。原來,這中間還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當時,譚大姐作為第一批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學生來到雲南話劇團,同年潘先生也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分到話劇團,潘先生的父母曾是西南聯大教授。「我特別相信一見鍾情,有時候想來你第一眼看到一個人,你可能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是你知道你會和他有某種聯系,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這人一定和我會有某種關系……」「他看上去很儒雅,像阿鵬嗎?」笑聲中的譚大姐讓我感到很親近。
「當時,我和他在同一劇團工作,在前蘇聯的一個戲《一路平安》演出時我倆已很默契了。但當時雙方都不好意思表露自己的感情,且當時似乎也不容許同一個單位的談情說愛。不久,我參加了《五朵金花》的拍攝,無不為劇中金花與阿鵬的愛情所深深打動。劇中所描述的愛情不痛苦,不悱惻,僅僅是充滿美好和信仰。確實,那時的愛情啊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一種甜蜜與浪漫的信仰。四個月的排練當中,我非常刻苦認真,和他根本沒時間見面聊天。但在這種狀況中卻互相有了真誠表達愛意的沖動……」電影拍完了,他們的愛情也瓜熟蒂落了。
譚大姐說,在「文革」中他們夫妻雙雙受過打擊,但精神沒有被折磨垮,更多的是靠家庭的親情支撐過來的。這對藝術伉儷,在生活中相濡以沫,志同道合,在藝術上比翼雙飛,盡顯才華。現在一家人生活得溫馨而又快樂。
1976年,由遠在廣州的堂姐引線,夫妻倆來到廣州市話劇團。當時劇團還剛重組,沒想到,時光匆匆一過就是20年。譚大姐說她一直無法忘懷在雲南的那些歲月。幾乎每年都要回一趟雲南,看望親友,也常與丈夫到曾經演出過的山寨里去走走,尋找滄桑歲月里他們留在那裡的青春痕跡……
在采訪中,譚大姐遺憾的是,在拍《五朵金花》期間,沒能留下一張完整的「五朵金花」合影,更令她感到遺憾的是,假如「九妹」楊麗坤還活在人間,五位老姊妹常在一起聚一聚,回顧逝去的流金歲月,那該多好啊!
5.積肥模範金花」孫靜貞
孫靜貞在影片《五朵金花》里是唯一從北影廠里挑選的「金花」。她扮演的「積肥模範金花」水性好,活潑又開朗。1953年孫靜貞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分配至北影廠演員劇團工作至退休。她多才多藝,主演過數十部影片。後來,她從台前走到了幕後,創作有電影文學劇本《共同富裕》,並撰有《電影演員的多功能技藝訓練》、《塑造聲音、語流的氣質與角色創造》等專業論文,並導演過《小白兔》等兒童劇。現為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在北影集團行政處謝女士的幫助下,記者與孫靜貞老師的兒子龐先生取得了聯系。提起母親,龐先生顯得有些激動,常常欲言又止:只是說,媽媽是個很溫和的人。
當記者表示想去看望這位已是70多歲的老人時,龐先生表示這次恐怕不行。他說他得先回去說服媽媽,只有她同意了才能采訪。但聽了龐先生的介紹,我的心裡頓時感到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疼痛。難道她是第二個活著的楊麗坤?
原來,自從孫靜貞從雲南回到北京後,又參加了好幾部電影的拍攝。孫靜貞是山東人,理當是那種很大氣豪爽的女子,但大難來了誰也逃脫不了。「文革」中因演過「大毒草」,挨過批鬥,從此精神受到刺激,病魔一直纏繞著她。她原本還可以在銀幕上為我們留下更多更美麗的形象,但病魔纏身,身體時好時壞。值得慶幸的是,她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龐先生告訴我,父親當時與母親認識時還是一位「客串」演員,但父母的感情很好,父親一直照料生病的母親。「我是獨子,母親一直把我當手心裡的寶……」但命運捉弄人。10年前,孫大姐的丈夫忽然離世,無疑給了她另一個致命的打擊,雪上加霜,病又復發了……龐先生說母親一直生活得很頑強,病好時對兒子也非常疼愛,兒子的成長幾乎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一大樂趣;後來,兒子長大了,她便把精力投入到了創作劇本之中去,還將自己的演出經驗寫成了許多的論文……
在兒子的眼裡,母親非常勇敢和善良,文弱之軀里有一種巨大的力量一直支撐著讓她活到了70多歲。這兩年多來,在葯物的控制下,母親的病已基本恢復正常,所以,他希望不要去驚擾母親,讓她度過一個美好的晚年……
❾ 電影五朵金花觀後感800字
《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9年製作的一部愛情電影。講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時一見鍾情,次年阿鵬經過了千辛萬苦,走遍了蒼山洱海,先後找到了積肥模範金花、畜牧場金花、煉鋼廠金花和正在舉行婚禮的金花,在一次次的誤會之後,最終阿鵬才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他與金花在蝴蝶泉邊再次相會,兩人解除了誤會。另外四個金花和男友也來到這里,翩翩起舞,為他們真摯的愛情唱起了贊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動人故事。
該片以阿鵬找金花為線索,連接了一個個富有喜劇色彩的故事,使活躍在不同崗位的五位金花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全片格調清新優雅、妙趣橫生,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抒情色彩和濃烈的時代氣息。當中處處反映了中國當時三大改造中的農業改造的情況。農業合作社處處可見,每一朵金花都是社裡的勞動好手,特別是主角金花,還是一位副社長。當時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支持和參與。
「三大改造」中,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一場深刻的農村經濟體制的變革,在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中佔有著特殊的地位,起著特有的作用。而這個在歷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的事件,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的。片子主要反映的是第一和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互助組為主,同時試辦初級形式的農業合作社。在黨中央確定了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後,各級的黨委加強了領導,使得農業的互助合作化運動取得了較大的發
hao123精彩資訊,每日最新最熱隨時 頭條新聞 娛樂八卦 精彩視頻
展。
從1954年至1955年的上半年,就是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第二階段,初級社在全國普遍建立和發展。4月中央農村工作部召開第二次農村工作會議,會議分析了互助合作社運動的形勢,指出農村將相繼出現一個社會主義革命高漲的的局面。為了吸引更多的農民入社,國家也從各方面大力支援農業生產合作社。但是由於發展速度過猛,不少地方又出現了強迫命令、違反自願互利原則的現象。使得實際的情況並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或者是預定的速度來發展。為了改變和糾正這些在實踐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3月上旬,毛澤東提出了「停、縮、發」的三字方針,即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停止發展、實行收縮和適當發展。在這樣的政策思想的指導之下,實際的發展情況稍微得到緩解。
最後的一個階段就是,從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年底,是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第三個階段,也是農業合作化運動的迅猛發展時期。在這期間,農村的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發展迅速,僅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在全國實現了農業合作化,基本上實現了完全的社會主義改造。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一場深刻的農村經濟改造。這樣的史無前例的重大改造,「將眾多的小農個體經濟,改造成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實現了土地公有,避免了農村的兩極分化,同時也解決了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同小農經濟之間的矛盾,在新的基礎上鞏固了工農聯盟和社會主義制度。其次就是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使得農村的
經濟得到快速的增長,由此而帶來的就是農民的收入大大增加,農民的生活就得到了改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勞動積極性。雖然在這期間,「三大改造」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來客觀的看待它的缺點和不足。主要的是出現了要求過快,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過於簡單劃一的偏差。這就是黨的政策,方針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吸取經驗教訓,來改善工作。
在新中國取得了這么偉大的成就後,中國共產黨並沒有驕傲自滿,而是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在接下來的執政過程中,繼續虛心的慢慢的摸索著前進的道路。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可以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