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德伯家的苔絲的電視劇和電影
不算無聲片,有三個電影和電視電影版本.最著名的是1979年的版本,也就是波蘭斯基導演的版本.
❷ 《苔絲》電影的版本有兩個!誰知道新版的名字
德伯家的苔絲
英國作家狄更斯和哈代。狄更斯是英國19世紀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家,代表作有《奧列佛·特維斯特》、《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等。《奧列佛·特維斯特》(又譯為《霧都孤兒》,寫於1838年)通過主人公奧列佛·特維斯特的苦難生活旅程以及那些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壓扁了的流浪兒的形象,深刻地揭露出倫敦貧民窟的悲慘情景和資本主義的罪惡。《大衛·科波菲爾》是一部半自傳式的長篇小說,它以科波菲爾的經歷為主線,融進了多種類型的人物和生活際遇,反映了工業革命以後英國的社會狀況。哈代是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英國最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生於英國西南部多塞郡的一個村莊里。哈代最有成就的作品是總名為「威塞克斯小說」(威塞克斯是多塞郡及其附近地區的古稱)的14部長篇小說,都以其故鄉威塞克斯廣大農村地區為背景。其中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是《德伯家的苔絲》(也譯為《苔絲》)。小說通過農村姑娘苔絲一家的遭遇,具體生動地描寫了19世紀末資本主義經濟侵入英國農村後小農破產的痛苦過程。小說的中心人物苔絲是英國文學史上一個在不幸命運中堅持反抗的光輝的女性形象,哈代通過她屢遭迫害以至於毀滅的悲劇,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強烈的控訴,但也流露出他的一種信念:人類是無情命運的玩物。哈代的優秀作品還有《卡斯特橋市長》(1896年)、《無名的裘德》(1896年)等
絕對不推舉美國版的。前半部還比較符合原著,後面就別看了。
法國比較早的版本也不符和原著,唐格拉爾沒有了,但是比起美國版好一點。
1904年的版本我找不到。
後來法國出了一個電視劇電影版的是那個大鼻子情聖主演的,沒看過,但貌似又給伯爵加了個女人。伯爵的鼻子------太大了!
所以我也找不到心目中的電影版=。=!倒是有個日本的動畫《岩窟王》,根據基督山伯爵改編,和原著出入很大,但是我很喜歡看。有點BL向,是科幻復古劇,故事設定在未來的幻想巴黎,是直接從復仇講起,陷害是倒敘的。如果是原著的死衷,接受不了改編的,就建議不要看了。
❹ 哪個版本電影悲慘世界最好看
我想應該是以下這出: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58)
導演:
讓-保羅·李塞諾
編劇:
讓-保羅·李塞諾
/
michel
audiard
/
rené
barjavel
主演:
讓·迦本
/
布爾維爾
/
費爾南·勒杜
/
西爾維亞·蒙佛特
/
danièle
delorme
/
bernard
blier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east
germany
/
義大利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58-03-12
片長:
france:
210
分鍾
/
spain:
217
分鍾
/
france:
179
分鍾(dvd
edition)
/
soviet
union:
195
分鍾
/
west
germany:
101
分鍾(cut
version)
imdb鏈接:
tt0050709
悲慘世界的劇情簡介
·
·
·
·
·
·
十九世紀的巴黎,貧困的冉•阿讓(jean
gabin)因為偷一塊麵包被判處十九年的苦役。出獄後,走投無路的他被好心的主教(rené
fleur)收留過夜,可是他卻偷走了主教的銀器。警察將他抓獲,准備再次將他投入監獄,臨危之際,主教的謊言將他拯救,他也得到感化,化名開始了洗心革面的生活。
十年過去,冉•阿讓通過努力成為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得知妓女芳汀的悲慘遭遇後,他擔負起照顧其私生女兒柯賽特的責任。他沒想到的是,多年後會重遇以前緝拿過他的警長沙威(bernard
blier),對方不信他已改邪歸正,一心要找他的麻煩,只因證據不足遲遲沒能得手,然而,他的好運沒能持續到八年之後。
©
豆瓣
另:如果你覺得是就留郵箱,我給你發觀看或者下載的鏈接
❺ 《簡·愛》的電影有很多版本,請問哪一部比較好看呢
我比較喜歡的是
1983年電視劇版《簡·愛》
導演:朱里安·埃米亞斯 Julian Amyes
主演:澤拉· 克拉克 Zelah Clarke
提摩西·道爾頓 Timothy Dalton
Sian Pattenden ...
國家/地區:英國
對白語言:英語
男主還演過007
❻ 電影《苔絲》 最早出現的是哪個版本
最早是79版的
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導演的
主要演員:
娜塔莎·金斯基 Nastassja Kinski .....Tess Durbeyfield
彼得·弗斯 Peter Firth .....Angel Clare
利·勞森 Leigh Lawson .....Alec d'Urberville
蘇珊娜·漢密爾頓 Suzanna Hamilton .....Izz
約翰·科林 John Collin .....John Durbeyfield
❼ 電影版堂吉訶德與原著有什麼不同
古代部分:希臘、羅馬、希伯來:
1、根據荷馬史詩拍攝的《奧德賽》,場景宏大,並包括了《伊利亞特》的一部分。自然老的《木馬屠城記》是《伊利亞特》的完全本。最新版本要數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大片《特洛伊》,《指環王》中的精靈弓箭手飾演其中"天下第一美男子"帕里斯,應該很好看。
2、 希臘悲劇在六七十年代曾經批量搬上銀幕,《美狄亞》是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主演的,還有風格怪異的《俄底浦斯王》。
3、關於羅馬的電影不少。老片《賓虛傳》,表現羅馬賽車場面,至今仍然是經典之作。而反映羅馬後期文化歷史的《角鬥士》也一定要看,裡面的反面人物是根據歷史人物康茂德塑造的,電腦特技復原了羅馬城原貌。可以參照較早的大片《羅馬帝國淪亡史》。另外一部風格獨具的電影是《提圖斯:聖詩復仇》,霍普金斯主演。至於根據安東尼奧尼小說改編的《斯巴達克思》也還不錯。
4、 希臘化托勒密王朝及羅馬的復雜糾葛:《埃及艷後》,有莎士比亞《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的影子。
5、 終於有人為赫赫有名的亞歷山大大帝拍部電影了:《亞歷山大》。
6、 勿忘東方,匈奴英雄、西方的"上帝之鞭",《阿提拉》。
7、聖經中的舊約部分有一些可以看到音像製品:大洪水的故事搬上銀幕,名字自然是《諾亞方舟》;《出埃及記》有兩個版本:史詩巨片《十誡》和卡通片《埃及王子》。以宏大場面震撼人的《所羅門》(上、下),其實"上"是所羅門的故事,(下)是耶利米的故事。
8、 著名導演奇斯洛斯基的精心之作:《十誡》,對《舊約》十誡的現代闡釋,非常好。
9、聖經中的新約部分焦點集中在耶穌身上。根據希臘存在主義作家卡贊扎基斯同名作品改編的《基督的最後誘惑》,對救世主進行了全新闡釋,80年代引起軒然大波,至今仍在天主教國家遭禁,一定要看。而根據福音書改編的耶穌生平《神之子:耶穌傳》,是《新約》的入門。不過現在有了兩部更值得一看的耶穌傳記,一是梅里爾·吉布森導演的大片《受難》
,一是2003最新版本的《約翰福音》,都很壯觀。
中世紀部分:
10 中世紀最著名的自然是亞瑟王傳奇,有電視連續劇,也有電影《阿法隆傳奇》。而亞瑟王故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第一騎士蘭斯洛德與王後圭尼維爾的故事,電影《風流劍俠》很好看。
11 同樣的騎士風俗和文化,可以看比較後現代的《聖戰騎士》。還有一部史詩性的《十字軍騎士》。
12 不過,最能體現中世紀夢幻與野蠻特色的,當屬神話傳說大聯合的《指環王》。
13 看看但丁想像中的天堂與地獄:《美夢成真》,電腦處理非常細膩而唯美。
14 中世紀最著名的英雄故事:《聖女貞德》,讓-呂克·貝松的名作,看之前最好多讀點中世紀歷史和神學。
15 班德拉斯主演的《十三勇士》:北方蠻族的世界,北歐獨特的傳說系統,神王奧丁、地下的龍和妖怪,等等,故事未必能自圓其說,但值得一看。
16 中世紀最著名的浪漫愛情:哲學家阿貝拉爾與他的學生愛洛伊絲,《天堂竊情》。
17 英國的民間謠曲,家喻戶曉的《俠盜王子羅賓漢》,科斯特納主演,主題曲《一切為你而做》比電影更有名。還有個老版本是肖恩·康納利和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羅賓漢與瑪麗安》。
18 義大利後現代作家艾柯以中世紀為背景的名作《玫瑰之名》,80年代末期被拍成電影《薔薇的記號》。
文藝復興部分:
19 《十日談》是西方的經典禁書,拍成電影後也一直是被禁的電影,頗多"自然主義"的表現方式。
20 與《十日談》齊名的,是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也有些少兒不宜。
21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最著名的宗教歷史事件是聖巴托羅繆慘案,以此為背景的《瑪戈王後》頗為精彩,大仲馬寫過的人物,由阿佳妮扮演,出神入化。
22 王室的故事,西班牙女王胡安娜的倒霉命運《狂野之愛》;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女王簡《九日皇後》;自然還有鼎鼎大名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伊麗莎白》,還可以和寫他父親--英王亨利八世生平的電影《亨利八世和他的六個情人》一起參照研究。
23 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24 文藝復興的巔峰人物--莎士比亞,關於他的生平野史有《莎翁情史》,可以從中看到當時劇院的環境和演出的模式。有許多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迪卡普里奧出演的"後現代激情版"頗得原作的青春叛逆神髓。名角匯粹的《仲夏夜之夢》,劇本嚴格按照原作,但把背景換到了近代,一樣好看。描寫命運和性格雙重悲劇的《麥克白》(《馬克白》)有好
幾個版本。《哈姆萊特》也有多個版本,比如馬克·達蒙主演的後現代版本,但以奧利弗爵士主演的老電影《王子復仇記》最為經典。莎翁的其他名作也有電影版本,比如根據《李爾王》改編的《一千英畝》,根據《奧塞羅》改編的《O》。中央電視台還播放過《第十二夜》等。根據舞台劇改編的《理查三世》、《亨利五世》、《無事生非》等等蔚為大觀。
25 文藝復興中的地理大發現非常激動人心,可以看史詩性電影:《哥倫布》。
26 維加的名劇《羊泉村》,電影叫《羊泉鎮》,索菲亞·羅蘭主演的老片。
27 《米開朗基羅》雖然是好萊塢老片,但有羅曼·羅蘭的同名傳記為基礎,充滿激情。
十七世紀部分:
28 譯名《路易十四的情婦》,真實名字應該是《瑪綺絲》,裡面有莫里哀、拉辛;有路易十四的宮廷和民間場景,還有蘇菲·瑪索的精彩表演,絕對值得一看。
29 要了解路易十四時代,還可以看《王者之舞》,有關路易十四與芭蕾舞。想領略當時貴族的盛宴情形,可以看《維特》。
十八世紀部分:
30 有一部不容易找的片子:《痛苦的抉擇》,寫法國大革命的,把人道主義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有一些雨果《九三年》的韻味,也是蘇菲·瑪索主演的。非常非常好。
31 《費加羅的婚禮》膾炙人口,其作家的一生精彩絕倫,同名傳記:《博馬舍》。
32 菲爾丁的同名作品:《湯姆·瓊斯》。
33 007扮演魯賓遜,《魯濱遜漂流記》!央視還放映過根據笛福小說改編的《摩爾·弗蘭德斯》。
34 《格列佛游記》搬上銀幕叫《小人國歷險記》,被改得失去思想。
35 18世紀最另類的作家是薩德侯爵,描寫他的傳記電影叫《鵝毛筆》。至於西方歷史上最著名的花花公子卡薩諾瓦,也有了歐洲電影捧場:《情聖:卡薩諾瓦》。還有著名閹人歌手的故事:《絕代妖姬》。
十九世紀部分:
36 簡·奧斯丁在上個世紀90年代非常時髦,所以能看到多部改編自她的小說的電影,比如《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愛瑪》和《曼斯菲爾德庄園》,最後這部被翻譯成《心鎖》。除了傳統的古裝,也有後現代版,比如《一個單身女人(布里奇特)的日記》。
37 灰姑娘的故事經格林兄弟之手化腐朽為神奇,多次搬上銀幕,很經典的是《水晶鞋與玫瑰花》。
38 《紅與黑》有多個電影版本,新版很精緻,但要說忠實於原作,還要看錢拉·菲利普主演的老版本。
39 搬上銀幕的《包法利夫人》,簡直是對原作的糟蹋,不是因為拍得差,而是原作太好了。
40 同時能看到四個《悲慘世界》版本,有老的電視劇版,長、但忠於原作。有將背景搬到二戰時期的版本。有美國拍攝的、由《辛德勒的名單》男主演出演的新版本。還有由法國拍攝的、由德帕迪約主演的版本。
41 《巴黎聖母院》對於80年代的中國觀眾具有轟動的效應。但現在時髦的是看音樂劇版《鍾樓怪人》,非常震撼,強力推薦。
42 《雙城記》的電視劇版最好。狄更斯的《遠大前程》有新舊兩個版本,老版譯名是《孤星血淚》,新拍的後現代版本叫《玫瑰有刺》,德尼羅和帕爾特洛等主演。相比之下,還是老版好看。狄更斯的許多作品都為英國人所喜愛,現在還能看到《新大衛·科波菲爾》、《尼古拉斯.尼克爾貝》(又譯為《少爺還鄉》)和《聖誕鍾聲》。
43 《阿黛爾》表現雨果女兒阿黛爾著名的單戀。同樣由阿佳尼主演的《羅丹的情人》也好看
44 《簡·愛》,當然要看,不過好版本不容易找。可能還是司各特爵士主演的最好。
45 《呼嘯山莊》有多個版本,還是推薦由奧利弗爵士主演的老版。叫《魂歸離恨天》的版本不怎麼樣。倒是朱麗葉·比諾什主演的《新咆哮山莊》還行。
46 大導演波蘭斯基的《苔絲》,是非常成功的"名著電影",要看。而哈代的《無名的裘德》也在90年拍成了電影,女主角是溫斯萊特。
47 《戰爭與和平》版本眾多,有好萊塢的老電影版,數前蘇聯拍的最下功夫,現在有全套6盤面世。
48 由蘇菲·瑪索主演的《愛比戀更冷》十分好看,它其實就是《安娜·卡列尼娜》。
49 大仲馬最近又火了,新拍的《達達尼昂》動作感強烈,班德拉斯主演的《基度山伯爵》也還可以,《王後的項鏈》也被改編成了《項鏈事件》,其譯名是《復興與革命》。
50 老《茶花女》美侖美泱,而《紅磨坊》中也有原作的部分影子。
51 以改編大膽而出名的,是黛咪·摩爾主演的《紅色禁戀》,即《紅字》。
52 劉易斯主演了庫柏的名作:《最後一個莫希幹人》(《最後的摩根戰士》)。
53 王爾德的名劇《理想丈夫》。如果想看他的傳記片,新拍有電影《奧斯卡·王爾德的審判》
54 19世紀末同性戀很時髦,表現蘭波與魏爾倫的同志之愛的電影《月之全蝕》,因為迪卡普里奧的出色表演而值得一看。
55 兩個激情的作家富於激情的愛情,《戀戀紅塵》,喬治·桑與繆塞的故事。
56 《巴爾扎克激情的一生》是成功的傳記片,又是德帕迪約主演,應該看。
57 天才的科幻小說家威爾斯,開創了數個著名母題:隱身人、火星人入侵地球,最新改編的是他的名作《時間機器》。史蒂文森的科幻作品也很有名,可以看看朱莉亞·羅伯茨主演的《致命化身》(即《化身博士》)。
58 《古墓麗影》其實是用來詮釋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四句詩。
59 麗芙·泰勒主演的《遲來的情書》,原名是《葉甫蓋尼·奧涅金》。
二十世紀部分:
60 亨利·詹姆斯是那種特別細膩的作家,最受保守人士的青睞,是貴族品位的典範,他的名作基本都有電影版,如:《驛動的心》(即《鴿翼》)、《金碗》、《貴婦肖像》、《歐洲人》、《華盛頓廣場》(譯名是《華府艷聞》)、《黛絲·密勒》。
61 以19與20世紀之交為背景,很有一批精緻的作品,電影如《心外幽情》(《純真年代》)、《走出非洲》、《屋頂上的輕騎兵》、《告別有情天》等。
62 福斯特的作品一向受人青睞,如:《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霍華德庄園》、《印度之行》。
63 改編自《飄》的《亂世佳人》,不可不看。
64 電影《齊瓦格醫生》(即《日瓦格醫生》)如詩如畫,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在裡面也並不媚俗,但就是無法和原著相比,帕斯捷爾納克在表現個人與時代、知識分子與革命方面非常有深度。
65 君特·格拉斯獲獎是近幾年的事,但他的《鐵皮鼓》早已改成電影了。
66 前蘇聯以二戰為背景的"衛國戰爭文學"有許多史詩性巨作,但更受中國喜愛的卻是意識流式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想要了解戰爭的慘烈,不妨看看《大敵當前》(也叫《兵臨城下》)。感人的可以看前蘇聯拍的《一個人的遭遇》。
67 反戰主題和人道主義是西方20世紀文學的主流之一,《西線無戰事》是此方面的經典,有空還可以看看《兄弟連》或者《雷霆救兵》(《拯救大兵瑞恩》)。
68 昆德拉在中國盛名不衰,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電影版是《布拉格之戀》。
69 大詩人艾略特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的故事,《湯姆與薇芙》。
70 根據女作家伍爾夫和她的作品改編的《時時刻刻》曾經名噪一時。
71 20世紀最具轟動效應的美國作家是海明威,褒曼主演的《戰地春夢》改編自《喪鍾為誰而鳴》,還算不錯,其他的作品搬上銀幕都不成功,比如兩個版本的《老人與海》。但前幾年拍的、反映他在一戰中的經歷的《海明威青年時代的愛情》還挺好,加入了一些《永別了,武器》的成分。
72 美國戲劇家田納西的名劇《慾望號街車》非常出色,費雯麗的表演出類拔萃,中文名字叫《慾海奇女子》。
73 另一位美國戲劇家阿瑟·米勒的《推銷員之死》,霍夫曼主演,很好。
74 反映越戰的《現代啟示錄》受到康拉德《黑暗的心靈》的影響。
75 《卡夫卡》是一部成功的電影,既有作家生平,又融會了其主要作品。
76 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拍成電影的少,《巧克力情人》不錯。
77 著名的《第22條軍規》有同名電影。
78 美國作家納博科夫寫了一部戲擬式的作品:《洛麗塔》,拍成電影叫《一樹梨花壓海棠》
79 英國作家戈爾丁的諾貝爾獲獎作品、同名電影《蒼蠅王》。
80 法國女作家杜拉的《情人》,是電影改編的成功之作,應該看。
81 有越南情結的電影還有《天與地》和《印度支那》。
82 《阿甘正傳》的電影是勵志型的,感動了很多人,但遠不如原著好看,那本是黑色幽默小說,笑破肚皮。
83 英國作家福爾斯的兩部小說改編的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收藏家》。
84 根據傑出的自白派女詩人普拉斯生平改編的電影《希爾維亞》,剛剛新鮮出爐。
85 、好萊塢 2004 年史詩巨片之《特洛伊》,看布拉德·彼特演繹希臘英雄阿喀琉斯
86 、好萊塢 2004 年史詩巨片之《亞歷山大大帝》,掀開野心勃勃的馬其頓君王脆弱的內心,還有廣袤的阿拉伯沙漠和危險的印度叢林。
87 、好萊塢 2004 年史詩巨片之《亞瑟王》,凱拉·奈特莉的表演是一大看點。
88 、好萊塢 2004 年史詩巨片之《天國王朝》,再現十字軍東征盛況。
東方部分:
1 、新拍的《一千零一夜》,很有後殖民色彩。卡通版《阿拉丁》值得關注。
2 、新拍的《春香傳》,畫面唯美,啟用新秀,引來了青年一代對傳統經典文學的新興趣。
3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聖經女神》,以色列早期多神信仰,「阿瑟拉」曾被稱為「耶和華」的新娘。
4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叛逆的法老》,埃及是諸神庇佑的神聖之地,而阿肯頓法老卻背叛了神祗……
5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一位真正的征服者。
6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木乃伊之謎》,帶你走進金字塔內部。
7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永恆不朽》,拜占廷帝國的興盛,是人類的榮耀;拜占廷帝國的滅亡,是一個文明的結束。
8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築夢帝國》,拜占廷帝國建築藝術薈萃。
9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尼羅河》,世界第一長河,上天賜予埃及的禮物。
10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埃及艷後》,歷史上最有名的女人之一,引無數羅馬英雄競折腰。
11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帝國末日》,天主立國的拜占廷極盛而衰的過程。
12 、發現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系列之《彼得大帝》,俄羅斯走向現代世界的燈塔。
13 、《阿拉伯的勞倫斯》,現代世界的堂·吉訶德
14 、《蝴蝶夫人》,普契尼的歌劇版引譽世界,電影版同樣出眾。東西文化的心靈碰撞。
15 、《安娜與國王》,周潤發 VS 朱迪·福斯特,演技大比拼,一曲暹羅古典文化的輓歌。
16 、《夏天的滋味》,越南碩果僅存的大導演陳英雄力作,向世界展現越南文化的窗口,絕對比《三輪車夫》要好。
17 、《太陽的季節》,日本大作家石原慎太郎名著。
❽ 電影《哈姆雷特》一共有幾個版本,哪個版本最經典
哈姆雷特 (1948)
(Hamlet)
其他片名:
王子復仇記
導演:
· 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編劇:
· 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
· William Shakespeare
演員:
· John Laurie
· Esmond Knight
· Anthony Quayle
· Niall MacGinnis
· Harcourt Williams
語 言: 英語(English)
播映時間: 155分鍾
類 型: 犯罪(Crime) / 劇情(Drama) / 愛情(Romance) / 驚悚(Thriller) (更多...)
分級級別: ETGO 0 級
總 點 擊: 1115
國家/地區: 英國(United Kingdom) (更多...)
上映日期: 1948年10月13日
製作公司:
發行公司: 環球(Universal Pictures)
1948年由勞倫斯奧立弗主演的黑白版 第一個
這樣說吧, 我認為 1980 年 BBC 版 Derek Jacobi 的 Hamlet 是最傳神的, 雖有人說他的表演太誇張, 但他確實能把 Hamlet 內心的掙扎及個人的魅力演譯得很不錯, 他念獨白時也比較有感情。有人說 he makes Hamlet makes sense, 一點也沒錯。
其次是 1990 年 Mel Gibson 的, 雖然這版電影對原著作了很多改動, 但他把 Hamlet 的優柔寡斷的性格及裝瘋時的狀態演得很到位, 電影的節奏也很明快, 可看性很高。
1948 年版的 Laurence Olivier 雖是演 Hamlet 的始祖, 但他的演技比較一般, 他把 Hamlet 演譯成一個很壓抑很木納的人, 動作有時不大自然, 但基本上還可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剪接十分好, 人物的服裝超美, 比其他所有版本都好。
1996 年 Kenneth Branagh 的版本我目前正在看, 他的版本是4小時的完整版, 對學習很有幫助, 他的表演也很精采, 把 Hamlet 的矛盾及心境的變化詮釋得不錯挺自然, 不過我覺得他演 Hamlet 有點太老了 (雖然上述的多版都有類似的問題, 但他的老態好像比較明顯...個人認為啦...), 值得一提的是 Derek Jacobi 在這版也有演 Claudius 哦, 很有趣不是嗎? 基本上這一版也是值得一看的。
從無聲片到現在,包括中國在內,拍過四十多個版本
❾ 尋98年版本的苔絲電影
這個是電驢上的,只能找到這個http://www.verycd.com/groups/@g204682/213186.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