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交網路》是一部好電影嗎,為什麼
是以著名社交網站Facebook為原型的。
⑵ 《社交網路》這部電影,大家認為最吸引你看完的原因是什麼說實在的,我覺得這不是一部大眾電影
好吧 和一樓的同學相反 我差點因為追不上男主角的語速而關掉……
其實我覺得這部電影讓人追下去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情節是打亂安排的 而且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結局悲劇了。
老實說我是為了看FACEBOOK的起源來看這部電影的 本來以為是勵志大劇但是結果帶著有點憂傷的感覺。
不過就它能上奧斯卡提名來看應該還是有受歡迎的部分的吧。
⑶ 社交網路電影講的是什麼
劇情簡介 · · · · · ·
2003年秋,哈佛大學。恃才放曠的天才學生馬克·扎克伯格(Jesse Eisenberg 飾)被女友甩掉,憤怒之際,馬克利用黑客手段入侵了學校的系統,盜取了校內所有漂亮女生的資料,並製作名為「Facemash」的網站供同學們對辣妹評分。他的舉動引起了轟動,一度致令哈佛伺服器幾近崩潰,馬克因此遭到校方的懲罰。正所謂因禍得福,馬克的舉動引起了溫克萊沃斯兄弟的注意,他們邀請馬克加入團隊,共同建立一個社交網站。與此同時,馬克和室友愛德華多·薩維林建立了日後名聲大噪的「Facebook」。
經過一番努力,Facebook的名氣越來越大,馬克的財富與日俱增。然而各種麻煩與是非接踵而來,昔日的好友也反目成仇……
.豆瓣網友共4407人評價,給最高5星的占白分之四十四點四,四星的百分之四十三點一
⑷ 有人覺得電影社交網路好看嗎我覺得好累哦
一部悲劇電影
悲劇不在於拍攝,也不在於劇情。而在於這樣一部充滿背叛和競爭的電影竟得到如此好評。我想問,人們好評的,究竟是什麼?電影本身,還是對於慾望的共同追求?
http://user.qzone.qq.com/414068067/blog/1299256695
這是我QQ空間上的關於這部電影的影評、歡迎評論。
⑸ 想問《社交網路》這部電影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也許聽起來有些殘酷,但我認為互聯網的世界,創意是不值錢的。
⑹ 電影《社交網路》給人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我覺得最深的感受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努力不見得能逾越某些鴻溝。
為什麼混蛋可以成功?因為成功是講實力,不是比道德。 這是看完本部電影的第一感受,《社交網路》的內容雖然比較極客,但只要稍微用點心看,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對互聯網感興趣的人,會從中看到自己熟悉的東西,另外一種,因為沒有技術背景而對技術很崇拜的人。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⑺ 《社交網路》這部電影最大的啟示是什麼
我也挺欣賞扎克伯格這傢伙的,所以這部電影從出來到現在我大概看了五遍左右,最大的感受就是-執行力。這個電影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當你想到一個牛B閃閃的idea時,可能全世界至少有一千個以上的人想到過這個創意,但是會有900個人覺得有時間了在做,另外97個人去做了,但遇到困難放棄了,最終只有一到兩個人做成功了。(面壁思過中...我就屬於那900個人)
影片開始扎克伯格被女友拋棄,扎克在8:13回到宿舍,10:17動手做FaceMash,凌晨2:08愛德華回來提供了公式,隨後上線,瘋狂流傳,凌晨4點,因為兩萬多次的點擊,造成哈佛網路癱瘓。
在那兩個兄弟提出那個網.站創意之42天後,扎克伯格從莫斯科維茨那裡得到情感關系的啟發,立刻趕回宿舍,增加了這個功能,隨後thefacebook上線,隨後從愛德華那裡得到鳳凰俱樂部的會員郵件列表,給他們發邀請郵件,在上線36個小時之後,那兩個兄弟才知道了此事。
等那兩個兄弟發出律師函等待扎克迴音的時候,thefaceboo k進入了耶魯,哥倫比亞和斯坦福。
當那兩個兄弟去校長那裡告狀時,faceboo k已經覆蓋了29所學校,7.5萬注冊用戶。
當愛德華還在以可以再紐約鍍上投行實習生的光芒時,faceboo k已經搬到矽谷,覆蓋美國和歐洲160所學校,30萬注冊用戶。扎克伯格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執行力。
⑻ 《社交網路》這部電影的導演很有名嗎
《社交網路》導演大衛·芬奇個人榮譽
奧斯卡金像獎
▪ 2011 第83屆 最佳導演 社交網路 (提名)
▪ 2009 第81屆 最佳導演 返老還童 (提名)
金球獎
▪ 2011 最佳導演 社交網路 (獲獎)
▪ 2009 最佳導演 本傑明·巴頓奇事 (提名)
土星獎
▪ 2009 最佳導演 本傑明·巴頓奇事 (提名)
▪ 1996 最佳導演 七宗罪 (提名)
▪ 1993 最佳導演 異形3 (提名)
在線影評人協會獎
▪ 2009 最佳導演 本傑明·巴頓奇事 (提名)
▪ 2008 最佳導演 十二宮 (提名)
▪ 2000 最佳導演 搏擊俱樂部 (提名)
⑼ 電影《社交網路》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社交網路》是由鬼才導演大衛·芬奇所拍攝的一部劇情片,故事原型是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講述一個不受歡迎的理工男,創作出了深受歡迎的一個網站。故事情節中後段講的是一個兄弟反目的故事,由不算是好夥伴的人變成了法庭上的對手,為了爭奪股權而互相撕。實際上,在情節之下,故事講述了兩個問題,一是人處於一個關系網中,誰都逃脫不掉;二是人在關系網中是身不由己的。第二點是故事核心要講述的一個當代社會的問題,這個問題是:這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社會吞噬人性,但我們又無法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