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戒煙不戒酒的影片評價
《戒煙不戒酒》描述的家庭也是現在眾多家庭的真實寫照,影片中對家庭矛盾的處理方式也是值得觀眾借鑒的。(新浪娛樂評)
「本來以為會是比較沉重的題材,沒有想到如此的輕松和時尚。」(張國立評)
「沒想到他能拍出如此時尚而且不做作的喜劇,真是出乎我的意料。」(陳道明評)
《戒煙不戒酒》改編自經典同名電影,故事以獨特的視角,聚焦中國特有的煙酒文化、應酬文化,通過酒桌上的真情假意、人生百態,解讀社會和人性。(騰訊娛樂評)
《戒煙不戒酒》是一部高品質的電影,語言生活化,內容引人深思,敘事方式有理有條。(騰訊娛樂評)
《戒煙不戒酒》保留著朱陳二人經典的喜劇元素,還與時俱進的加入了大量的時尚新看點。這部電影整體是很接地氣的,但身為喜劇,在情節設置上是無巧不成書,就如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一樣,有些情節極盡誇張之事。導演對電影的把握還是有一定的功力,這種喜劇就怕越鬧越浮,而隨著情節的反復推進,劇情發展並未出現失控的情況,一些溫馨清新的場面讓觀眾在笑之後還有小感動。(騰訊娛樂評)
《戒煙不戒酒》可以有效增進夫妻感情,從而讓更多都市夫妻回到看電影這一經典浪漫時光,想起往昔的恩愛,從而有效改變夫妻感情淡漠現狀,進而擁有甜蜜的夫妻感情生活。(騰訊娛樂評)
2. 微電影《不再抽煙》好看嗎
影片講述了林浩飾演的吳有才和一隻猴子的故事,在故事中抽煙貫穿整個劇情,最終,讓觀眾了解抽煙不僅危害自己的健康也危害他人的健康,呼籲大家戒煙。應該還是可以的,有意義,叫吸煙的朋友一起看!
3. 酒石酸伐尼克蘭片戒煙效果好不好
效果挺好的, 酒石酸伐尼克蘭片(暢沛)會抑制不想抽煙,但是戒煙只靠葯物效果也不行,自己也要有毅力堅持不抽煙啊
4. 請問一部看了就想戒煙的電影
我不是想戒煙,是那部電影我沒看過。。。一直耿耿於懷。
5. 什麼電影是關於戒煙的
《感謝你抽煙》這部電影是說三個頂級職業代言人每周聚會一次,他們分別是美國煙草、酒精、軍火行業的首席代言人。他們稱自己為MOD小組,即死亡商品小組。他們每周聚會都在餐館里一邊吃著垃圾食品,一邊交流著工作中的奇聞趣事,同時也相互出謀劃策、共同商量該如何應對科研工作者、醫生和媒體記者的圍追堵截。有時也PK誰代言的產品最能殺人,結果,尼克代言的香煙以每年殺死四十七萬五千條人命,每天導致美國1200人死亡而勝出。
《這部電影能讓你戒煙》
片中男主角尼克是大煙草人,是煙草研究學院的院長,代表駱駝,萬寶路,555的三家主要煙草公司。他並不製造任何東西,他不會生產任何社會財富,他吃飯傢伙就是一張嘴。把黑的說成白的,把死的說成活的,他的兒子很崇拜他,也稱他為「扭曲事實之王」。
尼克的工作內容就是不停地去說服別人吸煙,就像他所說的,「如果每次成功說服一個人吸煙,那他機票錢就賺回來了,而且是來回的。」作為煙草研究協會的代言人,尼克要替煙草研究學院的真正贊助者——煙草業大亨們說話,去說服那些反對吸煙、試圖阻斷煙草業利潤的各種公益團體、健康團體、政府的組織和個人,幫助煙草巨頭賺取更大的利潤,他所要表達的觀點和堅持的立場就是:「我們要把各種利弊因素擺在人們面前,但最後覺得是否有害和是否吸煙應該是個人的選擇,其他人不應干預……」
《這部電影能讓你戒煙》
抽煙一直都是很奇怪的一種社會現象:
一方面,政府鄭重其事地在各類香煙盒上註明:吸煙有害健康,另一方面,政府又從煙草業上獲得大量的稅收,
一方面大肆宣揚公共場所禁煙、戒煙,另一方面卻在社會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在販賣香煙,
一方面家長千方百計的阻止自己孩子抽煙,另一方面自己卻在孩子面前吞雲吐霧,
吸煙有害健康,白痴都知道,可是為什麼還有人去生產它,有人去吸它呢?
世界各國的政府,都在推行警告人們不要抽煙的健康意識的廣泛宣傳,卻沒有什麼效果。國外一些叫人戒煙的公共宣傳會讓你可以看到很多恐怖畫面:如一個健康美麗的小姐,看著鏡了,忽然間變得老態龍鍾;或者拍攝一些因患喉癌而喉嚨聲帶被切割的人,以吸煙導致爛腳而截肢,因為抽煙是能夠致癌殺人的;有些還拍攝出血淋淋、被抽煙所破壞的肺等等。
這些關於吸煙危害的宣傳,只會提醒本來就不抽煙的人,繼續相信不抽煙的理念。
已經抽煙成習的煙民若不斷的遇到這種宣傳,身邊的朋友又不斷的跟他講抽煙的壞處,他就會開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就叫煙民的選擇性忽略或者叫選擇性過濾。
《這部電影能讓你戒煙》
這些鐵桿煙民認為抽煙的『壞處』不一定完全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也未必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們會說:「你看毛澤東,鄧小平,丘吉爾那些偉人都抽煙,而且還一天到晚不斷的抽,但也都活到七八十歲才死,比那些吃素又不抽煙的和尚更長命。」
你若再灌輸多一點這一類『恐嚇式』的資訊,這個煙民以後將會對這一類的資訊產生更大的免疫力。會把吸煙的理由更加合理化:「我們又不是聖人,做男人的都會有吃、喝、嫖、賭、抽的嗜好,我不嫖不賭,不坑不拐,已經是很不錯了!如果甚麼癖好都沒有的話,活著又有甚麼意義?」
這叫選擇性扭曲,就像影片中的尼克一樣是扭曲事實之王。
《這部電影能讓你戒煙》
到了更高境界的大煙鬼甚至為了香煙以命相許,
但就算是達到以命相許的地步的老煙槍,就真的永遠戒不掉香煙嗎?也不是的!
例如,如果有一天老煙槍咳嗽咳出了黑血,然後醫生告訴他他得了肺癌,他會立刻扔掉手中的香煙。因為他一直選擇性忽略的事情終於發生在自己身上了,這是他一直迴避和不願意承認的事情。盡管後悔已晚矣,但他還是毅然決然的拋棄跟隨他幾十年的香煙,此時的老煙槍才真正發自內心認識香煙的危害,這時候他們說的話大都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感慨,沒有一個人能像當初一樣的豪言壯語。
這就叫做在自己的當初的選擇面前低頭。
《這部電影能讓你戒煙》
實際上你選擇抽煙並不都是你的錯,因為整個社會都是這樣一種風氣,並且煙草公司經常花費大筆資金,匯集一大堆專家和策劃者在吞雲吐霧的會議室里研究消費者心理,在基於人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概念營銷,誘惑營銷,恐嚇營銷,偶像營銷。這對成人來講都是很難招架的,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是難逃香煙的誘惑,有父母做榜樣示範,有電影偶像在銀屏上吞雲吐霧,比如影片中看到導演給煙草公司設計的好萊塢當紅巨星吸煙的鏡頭:布拉德·皮特、凱瑟琳·澤塔·瓊斯,他們剛完成第一次,陶醉在對方的身體中,他們裸躺著,在太中懸浮著,皮特點燃了香煙,他開始向周圍吹煙圈,(吐這個煙圈就要付費兩千五百萬美金)。這樣的偶像例子不勝枚舉,包括周潤發在《上海灘》中吸煙的「酷」的形象現在還是滿天飛,盡管萬寶路的狂野牛仔已經都患癌症陸續離世,但他們「酷」的男人味,男人形象已經在青少年心目中深深紮根,如果這些青少年的父母抽煙,又或者周圍的朋友抽煙,那麼這個少年日後抽煙的可能性就幾乎成定局了。
《這部電影能讓你戒煙》
但他們抽煙的前提是並不知道吸煙的巨大危害,知道一點也只是一些皮毛,因為全社會都間接的提倡吸煙的風氣,所以那些關於吸煙的危害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就像影片最後尼克在最高法院講述的,先生們:有一種東西叫做教育 這不是來自一個香煙盒子上的警告,而是來自我們的老師,更重要的是父母,教育是各位作父母的工作,警告孩子們這個世界上所有有危險的東西,包括香煙。這樣直到有一天他們長大成人的時候,他們會為自己做出選擇。
這也反映了一種應該提倡的價值觀念: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危險和陷阱、你必須自己明白你的選擇的後果、政府不可能包辦你的一切、所以如果你落入了陷阱只能怪你自己。
尊重知情權是走向自由選擇的第一步, 一味地攻擊煙草公司並不是最有效的方式(盡管看起來最有效),真正的解決方法是每個父母都負責任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清楚的知道吸煙的危害。
煙草公司並不希望肺癌患者死去,因為這樣他們等於失去了一個消費者,他們都希望這些癮君子能夠活著並繼續吸煙;煙草公司當然希望人們健康,這樣它才能盈利。因此尼克代表煙草公司不惜重金去賄賂曾經為萬寶路香煙做廣告的牛仔,昔日風光無限,充滿野性的男人味的牛仔如今因吸煙已經肺癌晚期,挺身而出大聲呼籲煙草的毒害,這是煙草公司不希望看到的。
《這部電影能讓你戒煙》
尼克選擇做這份「謀財害命」的工作,一方面是因為他擅長辯論,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和其他被困於工作的人一樣,都有「貸款」要還,每天從事或協助販賣死亡的工作,並不是這些人的本意。
但最後尼克拒絕了在煙草公司繼續任職,尼克放棄這個煙草業更高職位目的是在教育自己的兒子,凡是無絕對,你要有自己的選擇,不要做別人替你選擇的奴隸。
「如果你的孩子到了18歲,你會給他煙抽嗎?」州議員問
尼克回答說: 「如果他真的想抽煙,我會給他買第一包煙」
但前提是這個孩子真正的享有知情權,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選擇權。
當然尼克的目的是希望兒子18歲之後選擇「不抽煙」。
《這部電影能讓你戒煙》
煙草,槍支,酒精,性的誘惑無處不在;我們能全部將之趕盡殺絕么。假如一架飛機因為駕駛員失誤而墜毀了,你能怪到波音公司頭上嗎?
如果某個人酒後開車把人給撞了,你會跑去找汽車製造商算賬嗎?
父母負責完成最基本教育,而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煙盒上的香煙警告,未成年人選擇吸煙第一支香煙和已經抽煙的成年人選擇放棄最後一支香煙,這是自由選擇的體現,凡是無絕對,只要知道自己選擇及其後果並能為此後果負責任,那麼這種選擇就是值得尊重的。
6. 一部戒煙的電影,男主角從14歲起一天抽30根煙
我知道你說的這個電影:是《貓眼》史蒂芬金的作品。裡面有三個故事,第二個故事就是那個戒煙的。挺詭異的。史蒂芬金你知道不,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你肯定看過,迷霧 肖申克的救贖 綠里奇跡 等都是他小說改編的。
7. 請問有看過電影戒煙不戒酒的朋友嘛值得看不
別人和你推薦的嗎?看看怕什麼,電影也就一兩個小時而已
8. 《戒煙不戒酒》這部喜劇電影你給幾分
春節檔通常是喜劇扎堆的地方,最常見的組合就是喜劇加愛情,圖的就是一個和和美美過春節。《戒煙不戒酒》作為朱時茂首部導演作品,著力點放在了老茂最熟悉的喜劇和對中年人的生活體悟上。嚴格來說,這是一部比較偏黑色的喜劇,但在節日背景下它勢必要顯得更「陽光」一點,找來圈內好友客串,啟用青春偶像,再雜糅進不少時尚元素,讓本片最終演變為一個「合家歡」式的存在。 這樣一個存在,作為處女作來說它是成功的,作為春節檔的喜劇來說它是「好看」的,其最大的噱頭就是陳佩斯和朱時茂通過大銀幕來再次聯手,彌補往昔遺憾的同時,也不得不讓人感嘆歲月催人老,但這對曾經的黃金搭檔卻絲毫沒有疏離感,當他們再次站在一起,出現在同一個畫面定格時,觀眾唯有感嘆。在2011年春晚以一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優秀笑柄姿態厚顏無恥的落下帷幕的時候,觀眾最期待看到的還是陳佩斯和朱時茂,這才是人心之所向。
9. 求一部比較好看的以戒煙為主題的電影,一個朋友要戒煙想讓她看看
志明與春嬌、戒煙不戒酒、感謝你抽煙,我知道跟戒嚴相關的就這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