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懸疑電影有:《非常嫌疑犯》,《七宗罪》,《控方證人》,《沉默的羔羊》,《妖夜慌蹤》,《睜開你的雙眼》等。
1、《非常嫌疑犯》
劇情簡介:美國加州的聖佩雷羅港一艘貨輪爆炸,死亡27人,9000萬美元失蹤。事故發生以後,聯邦調查局探員白基奇在醫院等待昏迷不醒的倖存者;海關特派員大衛(查茲•帕明特里 飾)則對另外一名拿到特赦令的倖存者金特(凱文•史派西 飾)進行了審問。
他們去圖書館研讀但丁的《神曲》,企圖從人間地獄的描繪中找到線索,最後從宗教文學哲學的世界中找到了兇手作案計劃和手段的蛛絲馬跡。兇手前來投案自首,這令眾人都鬆了一口氣,以為案件就此結束,怎料還是逃不出七宗罪的殺人邏輯,這次兇手瞄準的目標,是那個犯了「憤怒」罪的人。
B. 推薦一部好看的懸疑電影
三、那sammy到底存在嗎?主角反復講sammy的故事是真的還是想像的?
sammy是存在的,sammy的故事也是真的,但這故事並不是發生在sammy身上的,而是Leonard自己!證據同上問。
teddy在後來也說過,sammy只是主角在受傷前接觸過的一個企圖騙保的客戶,在當時被Leonard揭穿了。sammy沒有妻子,sammy一切的故事都是Leonard自己的故事,他通過慣性刺激,把整個故事轉移到了sammy身上。
另一方面,我們跳出影片理性的看,患這種失憶症的概率極低。那麼,sammy車禍後患了這種病,Leonard是sammy的保險調查員,Leonard事故後也患了這種病,這情況的概率更是低的沒邊了。所以,合理的推斷是,患病的只有一人,就是Leonard,sammy只是Leonard之前一個騙保的客戶,Leonard在失憶後,把自己的故事嫁接到了sammy身上,並通過刺在手上的「remember sammy」不斷刺激,最終形成慣性的認識。
四、teddy是第二個蒙面人嗎?teddy是好人還是壞人?
teddy不是第二個蒙面人。teddy是好是壞不好說,但他確實是警察,他當初給Leonard的關於兇手的資料是完全的,後來Leonard為了欺騙自己妻子是死於蒙面人而非胰島素過量,而撕去了幾頁,並塗掉了一些關鍵地方(如Teddy在結尾部分所說)。teddy的錯在於他利用Leonard的弱點殺人,最後玩火燒身,把自己搭進去了。
干擾觀眾的另一個因素是,teddy有時會說謊,觀眾分不清他的話的真假。Leonard雖然失憶,但他比teddy聰明的多,比如他剛把Jimmy拖到地下室後,發現teddy到來,他翻開口袋看到teddy的照片,但他先假裝不認識teddy而觀察其反應,而teddy果然上當,為避免涉及自己而假裝不認識Leonard,於是Leonard開始拷打teddy。注意,在拷打過程中,我認為teddy所說的話基本都是真的,因為teddy膽小而笨拙,在Leonard的逼問下,他把實情都說了,而且,他也不怕說真話,反正Leonard也記不住。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段對話,teddy透露出了非常多的關鍵信息,例如:sammy的故事是Leonard的,妻子在事故中存活,John G在一年前已經被殺了等等。我的推測是,teddy一年前幫助Leonard殺了蒙面人二號,並拍照留念,但事後Leonard並不記得這些事,而是繼續偵查。teddy發現了Leonard的這個特點,於是想到利用Leonard殺人並從中牟利。
五、Leonard是不是為了能夠繼續生活下去,而不斷的自欺,不停的偵查,永無止境?
這是teddy的想法!teddy一開始出於同情幫助Leonard殺了蒙面人二號,他以為Leonard會記得,可是Leonard之後還是到處偵查,要為妻子報仇。teddy發現了Leonard這個特點,於是想到可以利用他來殺人,所以teddy利用Leonard殺了jimmy。第一次在破屋的對話中,teddy說:「你不是殺手,所以你才那麼在行。」潛台詞就是,「你不是故意殺人的職業殺手,但是為了復仇你很擅長殺人,所以我要利用你這個特點殺人。」
對於Leonard,他只是不願意接受妻子死於自己之手的事實,所以他才會撕掉關鍵的12頁報告,因為這12頁中肯定透露出妻子在事件中存活的信息,這樣他日後就不會活在深深的內疚中。但是,當他知道被teddy利用而錯殺了jimmy之後,他決定不能再當killer,證據是,他當時就在車上把槍上的所有六顆子彈都退出來了,而且他決定把teddy作為最後一個John·G,也就是除去teddy,讓他不能再利用自己殺人。於是,他把車牌號作為紋身事實六,希望以後當他查到該車牌的車主已死的情況,那麼他應該知道大仇得報,不會再殺人了。他同時燒了jimmy死的照片和一年前殺死真John G時開心的照片,是為了切斷這兩個線索,而把teddy作為唯一的John G,然後殺死teddy,從而終結這個殺人循環。
//相關證據,摘自正序劇情:Leonard離開廢屋,將Teddy的車鑰匙扔到草堆里。然後自己進了皮卡車,把左輪shouqiang子彈退出來。(旁白:我不是殺手。我只是個想做正確事情的人。)掏出Teddy照片(旁白:我應不應該忘記你告訴我的話?)在Teddy的照片後面寫上了「不要相信他的話」,然後把自己開心的照片和Jimmy死亡照燒掉了。(旁白:我應不應該忘記你使我做出來的事?)掏出紙片(旁白:你以為我只是想再去解另一個謎?再去找另一個John.G?你也是John.G,所以你可以做我的John.G)Leonard在紙片上寫下了 FACT 6:車牌 SG1371U (旁白:我要自欺才能夠快樂么?對於你,Teddy…...是的,我會)//
Leonard在這一瞬間所做的事情,是為了給自己留下線索,殺掉teddy,並以teddy作為最後一個John G,讓自己從killer中解脫出來。
六、既然Leonard決定要殺teddy,那他為什麼不馬上殺掉teddy,而是大費周章的留下線索,之後通過線索才把teddy殺掉?
因為Leonard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的殺掉teddy!而是以殺teddy,作為自己killer的終結,也就是Leonard自己說的,讓teddy成為最後一個John G!Leonard殺死teddy,一方面根除了teddy利用自己殺人,另一方面,他以後當他查到該車牌的車主已死的情況,那麼他應該知道大仇得報,不會再殺人了。
為了達到這個一石二鳥的目的,Leonard就不能倉促殺了teddy!因為如果他倉促殺了teddy,之後又不記得了,又開始偵查下去,又回到killer的死循環中。所以他要留下充足的線索,殺死teddy,同時終結偵查。
簡而言之:
在Leonard拷問teddy的對話後,在那一瞬間,他完全知道了真相:「妻子死於胰島素過量,蒙面人二號其實已被殺,teddy利用他殺死了jimmy,他曾經撕掉12頁報告來欺騙自己」,但他也知道他僅僅在這一瞬間明白了真相,他怕過一會他就忘了,再次成為killer。一方面,他不願意自己成為killer;另一方面,他也不願意自己日後活在殺妻的痛苦中。有沒有方法,同時解決這兩方面?有!就是把teddy作為唯一的John G,殺了他,然後活在大仇得報的滿足中,不會再殺人,也不會內疚。
高智商的Leonard的想了一個簡單的辦法終結這一切!他做了三件事,這三件事就是劇情的關鍵線索:第一件事,他在teddy的照片上寫下了「do not believe his lies」,從此teddy的任何話他都不再相信。第二件事,為了避免日後confused,他燒了自己一年前殺死真凶後開心的照片和jimmy死亡的照片,這樣他切斷了這兩個「John G」,而把teddy作為唯一的John G。第三件事, 為了留下線索追查teddy,他記下了teddy的車牌號碼,並作為FACT 6紋身在腿上。此時,teddy已經註定日後要被殺了。而Leonard殺死teddy後拍照存證,也證明整個偵查的結束。
C. 推薦幾個您用迅雷下載過的好看的歐美電影,最好是懸疑片
七宗罪、 死亡特訓、碟影重重都不錯!眼鏡蛇的崛起只能算是科幻片罷了 你可以上PPS里的懸疑片這一項 在高清影院列表下!
下面是幾個網址 我收藏的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208652_ascending_1_page_1.html
http://so.youku.com/search_video/q_%E6%83%8A%E6%82%9A%20%E6%82%AC%E7%96%91/cateid_96
http://kan.pps.tv/movie_index.html
僅供參考
D. 求懸疑推理電影各20部 還有下載地址 謝了
1致命ID
2致命魔術
3記憶碎片
4十二宮
5死亡幻覺
6生死停留
7七宗罪
8穆赫蘭道
9異次元殺陣
10電鋸驚魂
11玩命記憶
12狙擊電話亭
13八面埋伏
14費馬的房間
15十二怒漢
16孤兒怨
17禁閉島
18靈異第六感
19局內人
20死神來了
E. 推薦幾部近幾年好看的懸疑類電影
近年:《8毫米》《 龍紋身女孩》 一、宗教類:有宗教含義,採用宗教形式
1 七宗罪 1995 宗教式犯罪 布拉德皮特主演 導演:大衛芬奇 特別推薦
2 第九道門 1999 宗教懸疑
3 人骨拼圖 1999 犯罪 有一點宗教內涵
4 異教徒 2005 宗教懸疑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 特別推薦
5萬能鑰匙 2005 宗教懸疑 靈魂交換,比較精彩
6 寂靜嶺 2006 驚悚 源於游戲,有宗教內涵,有點血腥恐怖
7 失真的畫 2007 藝術式犯罪 一點宗教內涵
二、心理類:隨劇情不斷猜想,最後才知道答案
1 心理游戲 1997 心理懸疑 導演:大衛芬奇 情節很精彩,懸疑電影的經典,特別推薦
2 記憶碎片 2000 懸疑 短期失憶症,值得看很多遍,特別推薦
3 穆赫蘭道 2001 懸疑 一個噩夢,尋找記憶 導演:大衛林奇
4 狙擊電話亭 2003 心理 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有點心理的震撼
5 蝴蝶效應1 2004 心理懸疑 四種結局,比較精彩
蝴蝶效應2 2006 穿越時空改變歷史的連鎖反應
蝴蝶效應3 2009生活的各種可能
三、人群類:一群人在一起的心理斗爭
1 致命ID 2003 犯罪 人格分裂,一群人相繼死去,很精彩,特別推薦
2 八面埋伏 2005 心理 一群人相繼死去,情節緊湊
3 九人禁閉室 2005 心理 一群人,爭做最後的贏家
4 哭泣殺狼 2005 心理懸疑 類似我們玩的殺人游戲
5 玩命記憶 2006 懸疑 一群人全部失去記憶
四、犯罪類:刑偵破案,找出兇手,探究犯罪心理
1 沉默的羔羊 1991 犯罪心理 奧斯卡電影,包括姐妹篇紅龍和漢尼拔,特別推薦
2 非常嫌疑犯 1995 犯罪心理
3 一級恐懼 1996 犯罪
4 王牌對王牌 1998 懸疑 真實案件改編,談判專家為自己脫罪,精彩,特別推薦
5 八毫米1999 偵查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八毫米影帶引起,有懸疑色彩
6 神秘河2003 懸疑 三個朋友的故事
7 局內人 2006 犯罪 完美的銀行搶劫,情節很精彩
8 十二宮 2007 犯罪 真實犯罪改編 導演:大衛芬奇
五、人格分裂類:人格分裂引起的犯罪及懸疑事件
1精神病患者 1960 驚悚 導演:希區柯克
2搏擊俱樂部 1999 布拉德皮特主演 人格分裂 導演:大衛芬奇 經典懸疑片
3機械師 2004 類似搏擊俱樂部 人格分裂
4捉迷藏 2005 懸疑驚悚 人格分裂
六、其它:靈異,意外的結局
1 第六感 1999 鬼眼 結局意外
2小島驚魂 2001 驚悚 妮可基德曼主演 結局意外
3靈異拼圖 懸疑 尋找兒子,發現一個陰謀,過程還比較精彩
因為懸疑電影的特性,這里不好把具體情節透露太多,你根據喜好挑選吧,有好電影大家交流哦~~
F. 求驚悚懸疑電影,10部以上加分。要歐美的~老夫以閱片無數了!!!
樓上回答很全面了,加一部:前目的地,感覺拍出了孤獨感的最高級別,只有自己對自己惺惺相惜
G. 求一些好看的懸疑電影!
消失的兇手,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節奏太慢,適合一個人夜裡慢慢靜靜的看
H. 求好看的懸疑電影
好看的懸疑電影有:
1、《罪與罰》(港名《殺人犯》)是一部由周顯揚執導,郭富城、張兆輝、張鈞甯、譚真一主演的罪案片,於2009年11月1號上映。影片講述了總督察凌光在對香港歷史上最詭異的連環兇殺案的偵查中,遭遇失憶、被懷疑成殺人犯的離奇經歷。
2、《維多利亞壹號》是一部以香港樓市為題材的倫常慘劇式恐怖片。由身兼投資者和演員的何超儀構思和主演,彭浩翔擔任導演,並有陳奕迅、周俊偉等人參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被香港樓市逼瘋的女人的殺人實錄。本片於2010年5月13日在香港上映,在西班牙第43屆錫切斯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特效化妝獎。
5、《愛你長久》是菲利浦·克洛代爾執導的劇情電影,由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艾爾莎·澤貝斯坦、塞爾奇·哈賽納維奇聯袂主演。影片講述了因殺死親生兒子而入獄15年的朱莉特,出獄後開始新生活卻被揭發入獄真相的故事。該片於2008年3月19日在法國上映。
I. 關於國外優秀懸疑電影下載
希區柯克
簡介:
希區柯克在生前就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卻從未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雖然曾經獲6次提名。1968年獲特殊奧斯卡獎,同年獲美國導演協會格里菲斯獎。1979年獲美國電影研究院終身成就獎.
希區柯克所貢獻給電影藝術的,絕對不僅僅是純電影的技巧。就像他的電影中的人物往往有多重人格一樣,希區柯克的電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懸念大師,也是心理大師,更是電影中的哲學大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謬和人性的脆弱。在精心設計的技巧之下,我們看到的是一顆在嚴厲的天主教家教之下飽受壓抑的靈魂。希區柯克的電影,是生與死、罪與罰、理性與瘋狂、純真與誘惑、壓制與抗爭的矛盾統一體,是一首首直指陰暗人心的詩.
生平:
中文名: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
英文名:Alfred Hitchcock
出生日期:1899年8月13日
逝世日期:1980年4月29日
出生地:英國倫敦
希區柯克1899年8月13日生於倫敦經營蔬菜批發的普通人家。
1920年,進入電影界。經歷了字幕設計,美術導演,編輯等工作後,1926年,導演了他第一部懸疑電影《寄宿人》(這之前也導演過《快樂之園》等兩部電影),受到好評,建立了他在英國電影界的地位。
1934年的《暗殺者之家》,1935年的《三十九級台階》在各國都很賣座,讓希區柯克享有了國際名聲。
1938年,希的《巴爾干超特急》也成功賣座,引起好萊塢的注目,適逢二戰開始,希區柯克舉家前往美國,開始了他在好萊塢的工作。
1940年,他的第一部好萊塢作品《蝴蝶夢》便勇奪奧斯卡最佳作品獎。緊接著又拍攝了間諜劇的《海外特派員》,心理懸疑片的《斷崖》和精神分析片《愛德華大夫》。1946年,拍攝了這段時期總結性作品《美人計》,也是英格麗褒曼出演的最後一部希區柯克電影。她與羅賽里尼的「私奔」給希區柯克不小的打擊。
1950年代前期,希在攝影技術上不斷試驗。製作了《電話謀殺案》等作品。其中代表作就是《後窗》了。從《後窗》開始,1950年代後期,希在藝術性和娛樂性上同時高要求,拍出了《捉賊記》,《知道太多的人》,《眩暈》,《西北偏北》等一系列優秀作品。
1960年,希區柯克向新的恐怖挑戰,拍出了一部讓全世界驚觫的《精神病患者》。詭異的題材,意外的故事發展,低預算的黑白製作,讓這部電影成為希電影生涯的一個里程碑。
隨後,1963年的《群鳥》和1964年的《瑪爾尼》都是不同的新嘗試,開創了恐怖、懸疑電影的新世界。當時法國新浪潮的導演們都或多或少受到希區柯克的影響。我們看當時的作品都會有所體會,而在特瑞夫和希區柯克的對談錄中更可以清楚看到。
1972年,在倫敦首映的《狂凶記》讓觀眾看到希區柯克雄風依在,這部電影流暢圓潤,是希後期的佳作。
1980年4月29日,希區柯克去世,為我們留下了53部電影作品。
主要作品年表
- 1976 - Family Plot - 家庭陰謀
- 1972 - Frenzy - 狂凶記
- 1969 - Topaz - 黃寶石
- 1967 - Torn Curtain - 破幕
- 1964 - Marnie - 瑪爾尼
- 1963 - Birds, The - 群鳥
- 1960 - Psycho - 精神變態者
- 1959 - North by Northwest - 西北偏北
- 1958 - Vertigo - 眩暈
- 1956 - Wrong Man, The - 冤枉的人
- 1956 -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 知道太多的人
- 1955 - Trouble with Harry, The - 哈里的煩惱
- 1955 - To Catch a Thief - 捉賊記
- 1954 - Rear Window - 後窗
- 1954 - Dial M for Murder - 電話謀殺案
- 1953 - I Confess - 我懺悔
- 1951 - Strangers on a Train - 火車怪客
- 1950 - Stage Fright - 怯場
- 1949 - Under Capricorn - 在摩羯星下
- 1948 - Rope - 繩索
- 1947 - Paradine Case, The - 帕拉亭案件
- 1946 - Notorious - 美人計
- 1945 - Spellbound - 愛德華大夫
- 1944 - Aventure malgache - 馬達加斯加歷險記
- 1944 - Bon Voyage - 一路平安
- 1944 - Lifeboat - 救生船
- 1943 - Shadow of a Doubt - 疑影
- 1942 - Saboteur - 破壞分子
- 1941 - Suspicion - 深閨疑雲
- 1941 - Mr. & Mrs. Smith - 史密斯夫婦
- 1940 - Foreign Correspondent - 海外特派員
- 1940 - Rebecca - 蝴蝶夢
- 1939 - Jamaica Inn - 牙買加旅店
- 1938 - Lady Vanishes, The - 失蹤的女人
- 1937 - Young and Innocent - 年輕與無知
- 1936 - Sabotage - 破壞
- 1936 - Secret Agent - 特務
- 1935 - The 39 Steps - 三十九級台階
- 1934 -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 暗殺者之家
- 1933 - Waltzes from Vienna - 維也納的華爾茲
- 1932 - Number Seventeen - 十七號
- 1932 - Rich and Strange - 奇怪富翁
- 1931 - Skin Game, The - 騙局
- 1930 - Elstree Calling - 埃爾斯屈里的職業
- 1930 - Juno and the Paycock - 朱諾與孔雀
- 1930 - Mary -
- 1930 - Murder! - 兇手
- 1929 - Blackmail - 訛詐
- 1929 - Sound Test for Blackmail -
- 1929 - Manxman, The - 孟克斯人
- 1928 - Champagne - 香檳
- 1928 - Farmer's Wife, The - 農夫的妻子
- 1927 - Easy Virtue - 輕浮的德行
- 1927 - Downhill - 下坡
- 1927 - Ring, The - 指環
- 1926 - Lodger, The - 寄宿人
- 1926 - Mountain Eagle, The - 山鷹
- 1925 - Pleasure Garden, The - 快樂之園
- 1923 - Always Tell Your Wife - 永遠告訴你的妻子
- 1922 - Number 13 - 十三號
希區柯克電影十個關鍵詞
一、懸念
希區柯克認為,駭人的東西不僅潛伏在陰影里或者潛伏在隻身獨處的時候,有時,當光天化日之下,我們和正常、友好的人在一起時,也會感到十分孤獨、險象環生和孤立無援。在希區柯克內心深處,總有一種莫名的焦慮,一種絕望的感覺。當影片《破壞》初次放映時,希區柯克還特意在海報上加上了「當心背後有人」的副標題,以表現存在於潛意識中的恐懼。這種潛在的恐懼感被希區柯克當作懸念來發揮運用。
希區柯克有個著名的例子:兩個人走進一個屋子,坐下來談話,突然桌子底下的炸彈爆炸了。--這個過程提供給觀眾驚奇。相反,如果在他們走進屋子前,觀眾首先看到一個兇手進屋子將炸彈藏在桌子,接著的兩個人走進屋子卻沒有發現炸彈,仍然坐下來談話。--那麼整個過程叫做懸念。所以,希區柯克一向都預先將答案告訴觀眾,最著名的是《迷魂記》中,朱迪與瑪德琳是同一個人的謎底在情節中間就被揭示--在當時曾引起過許多爭議,因為原著中這個謎底是最後才被揭穿。然而預先告知答案後,觀眾自然而然將焦慮的心情對准了主人公的命運。同樣,《奪命狂凶》、《西北偏北》也都是將真相預先透露,然後將焦點集中在無辜者的命運與選擇上。
希區柯克最擅長的是利用時間的延展與空間的封閉來製造懸念氣氛。在《驚魂記》諾曼沉車一段,故意將車在泥潭中停留片刻;《奪命狂凶》中女秘書上樓發現屍體也特地讓尖叫聲延緩。《鳥》、《沖出鐵幕》、《西北偏北》幾個場景,都是利用分鏡頭逐步加重暗藏殺機的懸念。有時希區柯克懸念的結果超乎常理,比如《破壞》中將男孩炸死與《海角擒凶》里破壞分子成功地將軍艦炸毀--如此打碎觀眾的期待,在銀幕上是非常罕見的。。
二、「麥格芬」
這是希區柯克作品最獨特的詞彙,這個字眼來自於他最愛說的一個故事:一列蘇格蘭火車上有個愛追根問底的人,他見隔壁的乘客帶著一個形狀奔奇特的包裹,就問那是什麼,乘客答:「麥格芬。」「什麼是麥格芬?」「是在蘇格蘭高地捉獅子用的。」「可是蘇格蘭高地沒有獅子啊。」「啊,這么說,也就沒有麥格芬了。」--由此看出,麥格芬是個並不存在或者不太相乾的事物,但它卻是談話、行動甚至整上故事的核心。
《三十九級台階》是「麥格芬」得以流傳的開端,在整部影片里都圍繞著「三十九級台階」這個間諜組織展開,但關於這個間謀組織以及他產竊取的情報卻沒做什麼交待。在後期的力作《西北偏北》中,有一個最為典型的「麥格芬」--那個叫做凱普林的間謀根本就不存在。在所有希區柯克的影片中或多或少都用到這個概念,他總是在影片中利用一個虛化的人物做主線,比如《房客》中的復仇者、《蝴蝶夢》中的麗貝卡、《迷魂記》中的瑪德琳。有時又利用虛化的事件,比如《後窗》中的推銷員謀殺案。
三、金發女郎情結
據說希區柯克七歲時,在他家附近曾發生過一起毒死金發女郎的案件,他對此事一直記憶猶新,但無法確定這對他的電影創作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對女演員有著固定的、獨特的審美趣味,使行「希區柯克女郎」成為一個傳奇色彩很濃的名詞,而且從任何一方面看,都要比現在名氣更響的「邦德女郎」素質要高得多。「希區柯克女郎」有著統一的標准:美艷不可方物、富有幽默感,甚至一樣的體型與心理形象--外表冷漠卻內心火熱、難以捉摸的神秘氣質,甚至垂在耳邊的發式,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都是金發!而且這些金發女郎在貴婦矜持的外表下面都掩飾著隱隱約約的撩人肉慾。
在第一部真正的希區柯克作品默片《房客》中,希區柯克影片中充斥著金發女郎,首先是兇手一連殺死八個金發女郎,男主角的妹妹也是其中之一,於是他對牆壁上掛著的金發女郎的畫像深感恐懼,不過對同樣是金發女郎的女主角卻產生了愛慕之情。此後幾乎每一部影片,希區柯克都會起用金發女子作為女一號。《艷賊》中蒂比·赫德倫的出場堪稱經典,影片開頭始終不見她的容顏,只見她一頭烏發,等她回到酒店住處洗頭時,我們才驚奇地看到水正漸漸變黑,而她--蒂比·赫德倫--希區柯克最後的一位尤物露出她美麗臉蛋的同時,也露出了她金黃色的秀發。
四、罪孽轉移法
在《房客》中,他首次運用了「罪孽轉移法」,雖然房客最終是無辜的,但整部影片將他完全塑造成一個古怪、詭秘的殺人犯形象,盡管如此,觀眾仍然始終希望他逃脫,而這種情緒完全來自希區柯克對畫面語言把握。像這樣的「案例」還有許多,而且希區柯克對觀眾陰暗心理的控制也越來越自如。在《美人計》的最後,觀眾大多同情起那個即將被同夥謀害的塞巴斯蒂安,盡管是他下毒想致美麗的褒曼於死地。《驚魂記》里,諾曼在將汽車沉入河底時,希區柯克故意讓汽車停頓一會兒,從而令觀眾著實為他揪了一把心。最過分的還是在《奪命狂凶》中,變態殺人狂羅斯克在尋找遺失的罪證那段過程中,觀眾幾乎一致希望他找到。
在「罪孽轉移」的同時,希區柯克也經常故意將反角塑造得風度翩翩、幽默有趣。《海外特派員》中的費希爾起初就是一位我們同情的和平主義者,後來發現他是個惡棍,但我們仍保留著對他的同情。在《間諜末日》里,希區柯克甚至讓那個德國間諜比我們的主人公更可愛些。
五、樓梯與陰影
如何運用畫面來製造懸疑與緊張的氣氛,是希區柯克最擅長的,而「樓梯」與「陰影」是他最常調用的元素。在拍攝《房客》時,希區柯克從德國表現主義那裡學習到了許多東西,包括他們認為的:當人物走上樓梯、逐漸進入黑暗時,觀眾會陷入恐懼。所以《房客》中男主人公在深夜帶著白色手套從樓梯上走下時,顯得陰森恐怖,但希區柯克其實只是將鏡頭對准了樓梯扶手上慢慢滑下的手套而已。像這樣的例子非常之多,比較著名的如在《訛詐》中,愛麗絲隨克勞上樓時,在樓梯間的牆壁上留下的不祥陰影就預示著悲劇的發生。最為著名的三個樓梯鏡頭出現在《迷魂記》、《鳥》與《奪命狂凶》里,《迷魂記》中教堂塔的旋轉樓梯顯得極高、令人目眩;《鳥》中的閣樓樓梯充滿致命的吸引力;《奪命狂凶》裡布蘭尼在深夜到羅斯克家中尋仇時,在上樓梯時,反復切換的特寫,幾乎令人窒息--因為你無法了解將要發生的事情。
六、窺視
有窺視傾向的人或者用窺視者的視角來拍攝,是希區柯克電影常常表現的一個方面。以前,我們可能會把窺視和窺視者當作是精神不正常的表現,就好像在《後窗》中格蕾絲·凱莉講的那樣,窺視者是要被判刑的。在希區柯克的電影當中,往往運用窺視的鏡頭角度來反映事件,從而隨著偷窺者的感覺一道進入他們的世界。
《後窗》是希區柯克電影當中運用「偷窺」主題最為極致的一部作品,他顯然認為每個正常人都有偷窺他人穩私的慾望。在影片的一開始,觀眾就被處於一種窺視者的角度,因為傑弗腿部的受傷,他只能每天坐在家中透過窗口來觀看他家對面的每一戶人家,鏡頭從傑弗瑞家對面的鄰居家窗口一一掃過。由此看來,窺視他人的穩私並不是一些刻板、蝟瑣的人們才會有的娛樂,許多正常人都會產生這樣的一種觀看情感。
在《驚魂記》中,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橫搖過燥熱午後了無生氣的城市全景,然後慢慢推進一扇半掩的窗戶內,我們的眼神偷偷潛入一家旅社,瑪莉安戴著胸罩半裸地躺在床上,看著沒穿上衣的男主角,男主角背對著觀眾,他們旁若無人般地談情說愛,希區柯克毫無保留地把男女之間的情慾放給我們,也讓我們不自覺的成為了窺視者的角色。後來在貝茲汽車旅館里,諾曼·貝茲偷窺更衣的瑪莉安,也是不動聲色就把赤裸裸的慾望表現了出來--甚至這種慾望是觀眾所有的。
七、線索道具
利用情節來製造懸念時,道具必不可少。希區柯克在影片片常用道具來達到令影片中的人物「恍然大悟」或「大吃一驚」,並加重緊張的氣氛。比較虛化的是《蝴蝶夢》中遠我處不在的「R」字圖案,以及《擒凶記》中的那個音符(希區柯克甚至將鏡頭對准五線譜來強化情境)。有時,希區柯克用物體的特寫來提示影片的核心場景,比如《美人計》中的酒瓶,早在片頭的酒會上,希區柯克就已經用畫面為酒窖中那場驚心動魄的戲打下了伏筆。《鳥》中也是這樣,將開場安排在鳥店中。
《繩索》是運用道用最為經典的影片,影片中的繩索是殺死大衛的工具,又被殺人犯用用來捆綁書籍贈送給大衛的父母,以達到其尋求刺激的目的。繩索是重要道具,同時也包含著深刻寓意--扭曲的心理束縛著知識與道德。希區柯克用的片頭字幕也呈擰成一團的繩索狀。同樣,《奪命狂凶》的字幕也被設計成條紋領帶狀--那也是影片中用來殺人的工具,變態殺人狂羅斯克利用領帶殺人;而主人公布蘭尼相仿的領帶被利用誤導觀眾;警官奧斯福德的領帶其實也是一樣的,從深層次上將他們無法滿足的慾望等同在一起。當然《奪命犯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線索道具--羅斯克剔牙用的胸針。從一開始,鏡頭就耐心講解了羅斯克的這個習慣,最後這個道具引發了影片的高潮。
其它比較著名的道具有:《訛詐》中愛麗絲的手套、《心聲疑影》中查理舅舅送的戒指、《火車怪客》中海恩斯的打火機,以及《電話謀殺案》里的絲襪與鑰匙--這些都在推動情節上起到了微妙的作用。
八、、婚姻危機
希區柯克本人的婚姻似乎無可爭議的美滿,但他的作品裡的婚姻都籠罩著陰影。在他一九三二年的作品《奇怪的富翁》中,就開始對婚姻進行了全面的反諷;《破壞》裡面維洛克這對夫妻甚至彼此之間既不了解也沒有感情,最後妻子刺向丈夫的那一刀既為她的弟弟報仇,也是向她的婚姻進行反抗。《蝴蝶夢》里德溫特與麗貝卡的夫妻關系被刻劃得無比可怕,愛與恨的表現只在一線之間,而德溫特與第二任妻子的婚姻因此蒙上陰影;《深閨疑雲》中瓊·芳登與加里·格蘭特的婚姻就以欺詐為開端,以後竟然逐漸升級到妻子懷疑丈夫要毒死自己的地步;而在《帕拉亭案件》、《電話謀殺案》、《後窗》以及《迷魂記》中夫妻之間的謀殺則成為現實;《火車怪客》中海恩斯其實也是借布魯諾的手才除去妻子。
希區柯克式的婚姻似乎不是充滿了秘密就是充滿不幸,《美人計》、《懺情記》、《艷賊》中的婚姻狀態無不如此。在《帕拉亭案件》中希區柯克用兩條線索表露出對婚姻不堪一擊的看法。安東尼律師與妻子看似美滿面的婚姻,在帕拉亭夫人出現後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產生裂痕,而後者因為婚姻的不幸福而殺死了丈夫。《哈里的麻煩》中珍妮聽說丈夫的死訊竟然有些興高采烈。《伸冤記》中亨利·方達的婚姻是希區柯克影片中最為堅貞的,在丈夫被懷疑有罪的期間,妻子也始終支持他,呈現出最令人感動的家庭場景--但即使是如此,生活的壓力最終令妻子精神崩潰,自責與埋怨起來。希區柯克以此來證明沒有一對夫妻是幸福的,就像在《農夫的妻子》里說的:婚姻生活就像一個蒸汽壓路機,壓扁了男人的希望和女人的喜悅。
九、黑色幽默
希區柯克的幽默准確地說是一種「殘酷的幽默」,其中最殘酷的一次出現在《磁場命狂凶》中,羅斯克在土豆堆中與死屍搏鬥的情景,起初他被死屍「踹」了一腳步,然後用來撬開死屍手指的刀被折斷--這組鏡頭竟然能讓你在毛骨悚然中,還能發出一絲笑來。
《鳥》中間也有一段讓人無法發笑的可笑場面,發生在小學遇到襲擊之後。可怕的逃亡後,米蘭妮來到小鎮酒吧,可是沒有人相信。大家在災難來臨時,還在大聲說笑。其實早在米蘭妮來到這個海邊小鎮前,她帶著的兩只愛情鳥在車上左搖右擺的模樣就十足的可笑,但誰會預料到不久之後,鳥類竟然發動了一起可怕的攻擊。
十、性虐待
看希區柯克電影的表面,似乎跟「性虐待」這個詞有些不沾邊際,但去看看他的作品裡是如何對付那些自視高貴的金發女郎,你就發現在他和諧平靜的平常心下有著高度壓抑的慾望。《三十九級台階》中的女政治家與《海角擒凶》中的女模特都被「殺人犯」拖來拖去,偏偏她們都打扮得時髦體面。
文字希區柯克作品中的男女主角幾乎列一例外都有施虐與受虐傾向。《艷賊》里馬克與瑪爾尼是最為典型與明顯的一對,瑪爾尼因為誤殺了水手嫖客,而終身背負受虐性罪感;而馬克則對這個女賊有著強烈的征服欲與佔有欲。
《房客》中年輕美貌的黛西被房客所吸引,而他是一個極度恐怖的連環殺人案的疑兇。從此以後,希區柯克的金發女郎們便對危險人物樂此不疲,《愛德華大夫》里英格麗·褒曼對格里高利·派克的愛慕遠不止因為後者英俊的面貌,而是從心理深處對危險(虐待)的渴求,就好像《鳥》中蒂比·赫德倫會地緣無故走上危險的閣樓一樣。
當你仔細去觀看希區柯克作品時,你就會發現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控制、女主角對男主角的屈服是非常明顯的,這是施虐與受虐最基本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