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巴黎聖母院是美國版好看還是法國版好看
前者是黑白的,後者是彩色的;前者短,後者長;兩者同樣不忠實於原著,屬於同一水準。
⑵ 巴黎聖母院兩個電影版本除了1956年那一版本,還有一個是哪個
除了1956年的版本以外,還有1996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鍾樓怪人》和1939年的黑白電影《鍾樓怪人》。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sirArGU8gA/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U2MzAyMzI=.html
⑶ 電影巴黎聖母院美國版好看還是法國版好看求高清下載地址。
應該是法國那個版本比較經典,我看的是法國的,是彩色的。。。
⑷ 巴黎聖母院電影哪個版本最好
如果有電影的話常理來講是越是老片越好,翻拍的通常很差勁,但我木有找到關於巴黎聖母院的資源咧。。
⑸ 巴黎聖母院音樂劇哪一個版本最好看
我覺得法語版的最好看了
當代罕見的曠世巨作,法語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一出改編自法文學巨擘雨果的不朽名著,由歐美樂界頂尖才子Luc Plamondon譜詞,Richard Cocciante作曲,本劇率先於1998年1月的法國嘎納唱片大展中綻放異彩,同年9月16號正式在巴黎國會大廳推出首演,撼動人心佳評如潮。首演未及兩年,其魅力風潮迅速襲卷歐陸,此劇在法語系國家連演130場,盛況空前,同時榮獲加拿大FELIX藝術獎項「年度劇作」、「年度最佳歌曲」與「年度最暢銷專輯」多項殊榮。
⑹ 電影巴黎聖母院有幾個版本
版本一
美麗善良的吉普賽姑娘埃斯米拉達白天靠跳舞賣藝為生,晚上則和一群自稱「乞丐王國」的窮苦人居住在一起。埃斯特拉達的美貌傾國傾城,卻給她引來了殺身之禍。
國王衛隊的隊長菲比斯原本已有未婚妻,卻垂涎於埃斯米拉達的美色,騙取了她的芳心。就在菲比斯和埃斯米拉達在旅館幽會時,突然菲比斯被一個神秘的黑衣人刺傷。由於黑衣人沒有被找到,旅館老闆的供詞又對埃斯米拉達非常不利,在法庭上,埃斯米拉達受刑後被迫招供,承認是她想殺害菲比斯。埃斯米拉達因此被判絞刑。
其實那個隱藏在黑暗角落裡的黑衣人是巴黎聖母院的神父弗羅拉。他孤僻刻薄,表面上是個對女人厭惡的忠誠的教徒,內心卻一直燃燒著熊熊烈火,渴望得到美麗的埃斯米拉達,是他在看到埃斯米拉達和菲比斯約會時無法控制自己的嫉妒,刺傷了菲比斯。
在埃斯米拉達被送往絞刑架的路上,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卡西莫多將她救下帶入聖母院避難。卡西莫多外表醜陋無比,從小被弗羅拉神父收養。但他心地善良,並真心地愛著埃斯米拉達。在聖母院中,卡西莫多就是埃斯米拉達的守護神。
國王的衛隊開始進攻聖母院捉拿埃斯米拉達,卡斯莫多誓死保護。但他一個人的力量必定有限,埃斯米拉達被亂箭射死。卡西莫多看到她的屍體被拉走,悲痛欲絕,他把真正的兇手——弗羅拉神父從聖母院的頂層扔了下去。
卡西莫多找到放置埃斯米拉達屍體的地方,緊緊地抱著自己心愛的姑娘。多年後,人們發現了兩具纏繞在一起屍骨,當人們想要將他們分離時,這兩具屍骨頓時化作了灰塵消失得無影無蹤。
版本二
本片根據法國大文豪維克多爾果名著《巴黎聖母院》改編。丑聾人卡利摩多被巴黎聖母院的神父羅德收養,做撞鍾人,外貌正經的克羅德神父自從遇見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後,被其美色所誘而神魂顛倒,指使卡利摩多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非必斯騎兵上尉隊長所救,愛斯梅拉達因而愛上了非必斯。但非必斯生性風流,被懷恨在心的克羅德刺殺。並嫁禍於愛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卡利摩多將愛斯梅拉達救走並藏身於聖母院中,乞丐群眾為救愛斯梅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卡利摩多大戰,愛斯梅拉達被由克羅德帶領的軍隊沖入聖母院所殺,最後卡利摩多憤然將克羅德從教堂頂樓摔落地下,最後卡利摩多撫著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殉情。
版本三
這部雨果名著曾被多次搬上銀幕,其中1939年的美國版被廣泛認為是最佳版本,其中的德國表現主義布景尤其值得稱道。純潔美麗的吉普賽女郎艾斯美拉達,和「乞丐王國」的人一起,到處賣藝行乞。一次,為了救流浪詩人甘果瓦,她被迫嫁給了他。國王的衛隊長菲比斯是個花花公子,他騙取了艾斯美拉達的愛情。就在他們約會時,一個黑衣人將菲比斯刺傷。艾斯美拉達作為嫌疑犯被送上法庭,並判處絞刑。奇醜無比的巴黎聖母院的撞鍾老人卡西莫多將她救了出來,並帶進教堂避難,卡西莫多一直深愛著她。在一次混亂中,艾斯美拉達被國王衛隊 的亂箭射死,悲痛欲絕的卡西莫多轉身將真正的殺人兇手也就是弗洛洛神父,從聖母院的頂樓扔了下去。之後與艾斯美拉達的屍體緊緊地抱在一起,一起化為了塵土。
⑺ 電影《巴黎聖母院》有幾個版本
連無聲片在內有幾十個版本,你所說的是這一部:The Hunchback (1997)
⑻ 《巴黎聖母院》哪個翻譯版本比較好
譯林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等。這些出版社不僅能在名著自身上把第一道關,還有專業的外文編輯,能盡量保證作品的准確性。
⑼ 巴黎聖母院那個譯本比較好
巴黎聖母院 人文版的陳敬容 譯文比較好。
陳敬容(1917.9.2-1989.11.8),女,漢族,原籍四川樂山。1932年春讀初中時開始學習寫詩。1934年底隻身離家前往北京,自學中外文學,並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中文系旁聽。這時期開始發表詩歌和散文。第一首詩《十月》作於1935年春,1946年在上海《聯合日報晚刊》上發表。1938年在成都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1945年在重慶當過小學教師,1946年當過雜志社和書局的編輯。同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星雨集》,並到上海,專門從事創作和翻譯。1948年參與創辦《中國新詩》月刊,任編委。她是《九葉集》詩友成員。1949年在華北大學學習,同年底開始從事政法工作。1956年任《世界文學》編輯,1973年退休。
1978年起,重新執筆創作,10年來發表詩作近200首,散文和散文詩數十篇,並有新的譯著問世。1981年至1984年曾為《詩刊》編外國詩專欄。詩集《老去的是時間》獲1986年全國優秀新詩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