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建黨偉業》,一共多少位明星出演都有誰
《建黨偉業》共有演員127名,主要明星演員:劉燁、馮遠征、張嘉譯、李晨、李沁、周潤發、潘粵明、劉德華、陳坤、聶遠等等。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所敘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1年6、7月間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講述共產黨員們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
它從辛亥革命開始,一向演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十年裡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涌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雲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文字成立,而今仍在我們的腦海里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而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便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雲變幻、令人可歌可泣、中華名族在苦難中抗爭奮斗並逐漸進步的歷史。
Ⅱ 電影 建黨偉業 裡面的歷史事件發生的順序
依次為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
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
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2、袁世凱稱帝
1915年春,袁世凱在英、日帝國主義支持下,積極准備改行帝制。8月由總統府美國顧問出面發表文章宣稱共和憲政不符合中國國情,鼓吹君主制。
之後由袁世凱的黨羽作請願團要求改變國體,10月組成袁記國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國體。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 ,推翻共和,復辟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並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民國五年(1916)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
3、張勛復辟
張勛復辟,是1917年6月,張勛利用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辮子兵」,借「調停」為名,於6月14日進北京。入京後,張勛急電各地清朝遺老進京,『襄贊復辟大業』。
張勛,1895年投靠袁世凱,1911年升為江南提督,率巡防營駐南京。武昌起義後,在南京殘殺民眾數千人,頑抗革命軍,敗後退至徐州一帶。
清帝退位以後,所部改稱武衛前軍,禁剪辮子,以示效忠清王朝,時稱「辮子兵」。1913年奉袁世凱命進攻革命軍,重佔南京,後調徐州任長江巡閱使。袁死後,在徐州成立北洋7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軍,擴充至13省同盟,圖謀為清室復辟。
同月30日,他在清宮召開『御前會議』,並於7月1日攆走黎元洪,把12歲的溥儀抬出來宣布復辟,改稱此年為『宣統九年』,通電全國改掛龍旗,自任首席內閣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康有為被封為『弼德院』副院長。
張勛復辟是指由張勛一手策劃,於1917年(民國六年)7月擁護清朝廢帝溥儀在北京復辟的政變,前後歷時共十二天。因發生在丁巳年,亦稱丁巳復辟。
4、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注意這里的「封建」一詞是泛化的封建觀),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5、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後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和浙江嘉興南湖召開。出席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3人。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鑒於當時黨員人數少、地方組織尚不健全,決定暫不成立中央委員會,先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並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四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丁巳復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袁世凱復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辛亥革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黨偉業
Ⅲ 紅色教育片有哪些
紅色教育片有《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鐵道游擊隊》、《狼牙山五壯士》等。
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紅色電影《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是一部展現新中國建立歷程的影片。該片通過一系列歷史事件和人物,生動地描繪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為建立新中國所付出的努力。影片中的情節和人物表現,使觀眾深入了解到那個特殊時期的歷史背景,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二、《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是一部講述中國共產黨建黨歷史的影片。該片通過一系列歷史事件的再現,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背景、過程及其重大意義。影片中的演員表演生動,情節緊湊,讓觀眾更加直觀地了解到黨的歷史,是一部很好的紅色教育片。
三、經典影片《鐵道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是一部以抗日戰爭時期鐵道游擊隊的活動為背景的影片。該片通過講述鐵道游擊隊的英雄事跡,展現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勇敢和智慧。觀眾在觀看電影的同時,也能了解到那個時期的歷史背景和民族精神。
四、《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一部講述狼牙山抗日英雄事跡的影片。該片通過描繪英雄們的英勇事跡,展現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頑強抗爭和不屈精神。這部電影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教育意義,能夠讓觀眾深入了解那個時期的歷史和民族精神。
以上這些紅色教育片都是具有深刻歷史背景和重要教育意義的影片,能夠讓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了解歷史、認識國情、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Ⅳ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有《地道戰》、《建國大業》、《我和我的祖國》、《鐵道游擊隊》、《洪湖赤衛隊》、《長津湖》、《閃閃的紅星》、《建黨偉業》、《小兵張嘎》、《紅色娘子軍》。
1、《地道戰》
《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截至2012年,該片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Ⅳ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都有哪些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包括:
1.《建國大業》
2.《建黨偉業》
3.《大渡河》
4.《智取威虎山》
5.《董存瑞》
6.《烈火中永生》
7.《東方紅》
描述與分析:
紅色經典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以革命歷史為主題,展現了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的英勇斗爭和偉大創造。上述列出的十大紅色經典電影,每部都有其獨特的主題和情節。比如,《建國大業》展示了新中國建立的艱辛歷程,而《建黨偉業》則描繪了黨的建立時期的情景。這些電影通過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角色,讓觀眾深入了解歷史,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偉大。
《大渡河》以長征中的搶渡大渡河為背景,展現了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智取威虎山》則是以東北抗日聯軍為題材,講述了智勇雙全的戰士如何戰勝敵人的故事。《董存瑞》是一部表現解放戰爭時期的英雄人物的電影,而《烈火中永生》則展現了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這些電影都以不同的角度展現了革命歷史的方方面面,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東方紅》是一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電影,通過對多個歷史時期的音樂舞蹈的展現,反映了中國人民在革命歷程中的艱辛和奮斗。這部電影將音樂、舞蹈和戲劇元素相結合,以其宏大的規模和深刻的內容,成為了紅色經典電影中的傑出代表。
這些紅色經典電影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資源。它們通過影像的方式,讓人們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