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4部大尺度神片都是豆瓣9分,一口氣憋尿看完爽到尿褲子
文 | 王俊俊
周末好!今天特意為大家推薦四部讓人爽到飛起的電影合集,一口氣看完,保證讓你大呼過癮。
第一部:《荒蠻故事》。來自阿根廷/西班牙的神片,豆瓣評分8。故事從一架飛機上的對話開始,圍繞著一個共同認識的人展開。劇情急轉直下,所有乘客都與這個人有過節,而飛機就是他的復仇舞台。電影由六個酷炫的復仇、暴力小故事組成。每一個故事發展都超乎預料,台詞酷炫,絕對的大尺度。看完只想說:太爽了!
第二部:《精英部隊2》。動作類型片,豆瓣評分8.8。精準的節奏,直擊社會底層陰暗面,揭露腐敗黑暗,震撼觀影體驗。連看第一部和第二部更過癮,雖然第一部只有8分,但整體觀影體驗絕對值得。
第三部:《控方證人》。1957年的電影,根據阿婆原著改編,豆瓣11萬人給出9.6分。經典永流傳,不只因為是鼻祖,更因為它在各種套路中依然能觸動人心。絕對的神作,黑白老電影卻讓人覺得新奇。劇情緊湊,強烈推薦,看之前請勿劇透。
第四部:《斯隆女士》。美國編劇的處女作,卻在韓國當外教時創作,令人驚艷。台詞出色,人物塑造出色,雖然在國外評分不高,但在國內豆瓣近9分。R級大尺度,政治爭議,國外評分不高,但完成度非常高。國內觀眾贊賞有加,雖有水土不服,但不可否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周末找來好友,啤酒花生小沙發,或寢室抱團,一口氣看完這幾部又爽又好看的電影,絕對過癮。別忘了點贊哦!歡迎關注,後台回復列表,還有300多篇優質書籍、精彩電影介紹等你探索。
⑵ 有哪些港劇片段可以稱得上是你的童年陰影
林正英的《僵屍先生》,這部僵屍片里僵屍出來的場面就是我童年陰影的片段,我甚至因為看了這個電影後晚上不敢出門,腦子里總害怕上街會遇到僵屍。現在成熟了也大了自然童年陰影就不攻自破了,自己也知道是沒有鬼怪的,而且膽子也大了起來。
《山村老屍》這部香港恐怖片簡直算得上我的童年陰影的擴大版,說是童年噩夢也不為過。那段時間晚上關燈會害怕的睡不著,必須開燈睡覺,而且不敢上廁所,自己憋尿能夠憋一宿,就是因為這部劇帶給我的恐懼感太多了,全程都是讓人恐怖的氣氛。尤其是主角到了鬼村查看的時候就把我嚇到了,四面八方的全是鬼魂,而且劇中的厲鬼樣子更是恐怖,現在再讓我看這部電影我都不會看的。可見我小時候有多麼的害怕。
《大塊頭有大智慧》這是劉德華的電影,劇中的劉德華是個肌肉男,全身肌肉都是非常的健碩,按理說不算是恐怖片的,但是裡面的一個片段差點沒嚇哭我,就是女主角張柏芝被砍掉頭顱,然後扔到了樹上,劉德華尋找到的時候就在土裡挖出了她的屍體,是沒有頭顱的,然後扒開樹上的葉子一看,頭顱在樹上,而且還是死不瞑目的那種,突然一個鏡頭出來我也看到了,差點沒把我嚇死,現在看依然害怕,那個片段讓我從小時候記到現在。
《回魂夜》這是周星馳的恐怖片,雖然裡面有很多搞笑的片段,但是確實也有很多成為我陰影的地方,就是在樓梯那位婆婆的頭顱突然掉了,而且還被抱著跑了很遠,後面抓惡鬼的時候也是,很多畫面都嚇到我了,童年噩夢啊。
⑶ 電影《路邊野餐》到底好不好看
提前說一下,《路邊野餐》是好電影,但不是大眾口味的電影。
很正常,就好比前幾個月上映的《我不是王毛》,其實導演用的敘事和電影語言比《路邊野餐》更加通俗易懂,其實影片已經不錯,但終究還是拿不到好票房。
《路邊野餐》也一樣,即使它拿了再多的獎,也免不了底票房的命運。一者,它是一部太像電影的電影,完全是一部用正規的電影語言砌成的影片,如同教科書一樣。二者,導演還沒有達到姜文李安侯孝賢那樣,即使大部分受眾看不懂《聶隱娘》《一步之遙》《一代宗師》,但還是有人會進入電影院買賬,這就是名導和大師帶來的效應。
而《路邊野餐》太過正規、傳統、文藝,甚至好多觀眾出了電影院,討論的是:導演叫畢什麼干?哪個干?
所以《路邊野餐》用什麼去吸引觀眾呢?
小的時候我的作文寫的特別好(原諒越長大越懶越不會寫了),總覺得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寫作大師。那時候有個語文老師特別看中我,總是給我的作文高分,並且在整個年段當做範文傳閱,也拿了好多獎,縣里市裡省里。但其實那時我寫的作文,現在看起來其實都是為了應試而寫的作文,運用大量的排比句、反問句,以及大量華麗的詞藻堆砌,看起來就像特別有功底的大師一樣。
但其實這樣的作文只適合剛學習寫作的人去模仿,畢竟要學一樣技能必須先打好基礎,所以先學習正規軍的作文,如果剛開始就去看郭敬明和韓寒的文章,那就完了,地基都打不好,磚都砌不穩開始粉刷,怎麼能搭好建築?
畢贛的《路邊野餐》就像是一篇非常值得當教科範文的作文,想學電影,或者懂一點電影語言的人,非常適合把它當做學習的標榜。電影里運用了非常多的電影語言技巧,包括怎樣轉場,怎麼調度,怎麼運用光線表達意圖,怎樣運用長鏡頭等等,如果拍過電影或者微電影的人,《路邊野餐》里的好多場,都非常值得去和導演畢贛請教一番,因為我們在拍攝中常常也會遇到類似的困難和問題。
《路邊野餐》的精彩之處是40分鍾的長鏡頭?還是電影如夢如醒的表達方式?其實也說不準。長鏡頭的確有讓人憋尿的效果,但技術失誤和瑕疵太多了,為了長鏡頭而長鏡頭,為了追求這種效果而暴露過多的失誤,我覺得這不能拿經費和資金當理由,如果是小成本,那是不是考慮用其他方式來表達電影的意圖?非得長鏡頭嗎?
畢贛導演說他想追求追原始的電影語言,但電影發展到如今,蒙太奇已經是最基本的電影手法了,如果說非得追求原始,那是不是得一鏡到底的拍攝一部兩小時的電影更加原始?
很難鑒定什麼是純正的電影,我想不然就讓觀眾買賬,不然就達到藝術水平,二者其一就是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