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張愛玲電影有哪些
由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很多,例如《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燼余錄》、《色·戒》等。
《傾城之戀》應該是張愛玲最經典的小說,原本是墮落的情場博弈,結果患難見真情,讓都市人有了真愛的幻想。電影1984年在香港上映,導演是許鞍華。
《紅玫瑰與白玫瑰》里的名句最常被大家引用:「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佟振保那樣的男人,現在也到處都是。
Ⅱ 張愛玲有什麼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
《色·戒》《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 《太太萬歲》(1947年) 《哀樂中年》(1949年) 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
前面這些已經被人們慢慢淡忘了, 比較膾炙人口的有
《傾城之戀》(Love in a FallenCity,1984年,許鞍華導演)
《滾滾紅塵》(Red Dust,1990年,嚴浩導演)
《紅玫瑰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1994年)
《半生緣》(Eighteen Springs,1997年,許鞍華導演)
Ⅲ 張愛玲小說有哪些好的影視化作品
張愛玲小說被改成影視作品主要有《半生緣》、《紅玫瑰白玫瑰》、《傾城之戀》、《太太萬歲》。1941至1944年,張愛玲創作了《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太太萬歲》。
電影沒有對當時政治局勢進行批判,但其對獨立女性的支持,比其他宣揚獨立女性的作品來得更加真實。
從電影的細節來看:擦紅葯水象徵了妻子的貼心,使離婚之即丈夫心回意轉。導演對劉別謙「門「的元素運用到極致,表現在丈夫用手錶找流氓換回別針,只從門外聽見耳光聲來渲染劇情的走向。
電影在表現金錢與愛情的問題中通過「沒有經濟地位的丈夫連情婦都沒辦法掌控,只能用妻子去擺平外遇。收音機和別針的輪換、絹扇的掩面、電影票根的謊言和報紙噩耗的虛假擔憂」。小公館教訓女婿的岳父陷入美人計後換上誇張的西服,還有妻子向女傭謊稱口紅印的手絹屬於自己後拿著抹淚」等特點。依靠動作刻畫加速電影節奏。這些細節都升華了電影的主題,讓觀者動容。
望採納,謝謝!
Ⅳ 張愛玲的作品有哪些 哪些拍成電視(影)
張愛玲的主要作品小說作品
▪ 傾城之戀 ▪ 半生緣 ▪ 心經 ▪ 小團圓 ▪ 怨女 ▪ 茉莉香片 ▪ 紅玫瑰與白玫瑰 ▪ 沉香屑第一爐香 ▪ 鴻鸞禧 ▪ 金鎖記 ▪ 同學少年都不賤 ▪ 桂花蒸阿小悲秋
散文作品
▪ 天才夢 ▪ 童言無忌 ▪ 燼余錄 ▪ 更衣記 ▪ 道路以目 ▪ 有女同車 ▪ 詩與胡說 ▪ 雨傘下 ▪ 談跳舞 ▪ 雙聲 ▪ 中國的日夜 ▪ 談看書
編劇電影
▪ 半生緣 ( 2002) ▪ 紅玫瑰白玫瑰 ( 1994) ▪ 六月新娘 ( 1960) ▪ 南北一家親 ( 1962) ▪ 傾城之戀 ( 1984) ▪ 情場如戰場 ( 1957) ▪ 小兒女 ( 1963) ▪ 一曲難忘 ( 1964)
拍成電影電視劇的有:李安的《色·戒》之前,張愛玲的小說已經四度被搬上大銀幕,依次是:《傾城之戀》(許鞍華執導,1984年,邵氏出品)、《怨女》(但漢章導演,1988,台灣中央影業出品)、《紅玫瑰與白玫瑰》(關錦鵬導演,1994年,嘉禾出品),《半生緣》(許鞍華導演,1997年,東方出品)。
Ⅳ 張愛玲的作品都有那些排成了電影,電視都有那些版本
張愛玲的電影緣
《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講述了女家庭教師虞家茵與有婦之夫夏宗豫一段辛酸愛情。雖然情節上未見新意,但有張愛玲奇才異女的盛名護駕,又有大導演桑弧聯手,加上劉瓊和陳燕燕的人緣,仍然有許多觀眾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去享受這段歸來淚滿巾的悸動。
《太太萬歲》(1947年)是40年代末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張愛玲繼續與桑弧合作,在電影中增添了些許酸溜溜的諷刺味道。老戲骨張伐、石揮、上官雲珠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秀蔣天流也藉此走紅。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太太?作時興打扮的民國少婦依然要履行千古不變的義務,站在傳統觀念的陰影里推敲答案,盡管怎樣做都不能完滿。
《哀樂中年》(1949年)張愛玲與桑弧的三度合作,默契和靈感的火花使編和導的界限逐漸模糊起來,這卻成了這對創作絕配的最後燦爛。
《金鎖記》是一個擱淺的計劃,也預示著張愛玲電影生涯的第一個分號。在風雲突變的歷史中,影迷們惟一可以做的只是尋一處幽靜所在,想一下張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樣,順便留意小說中欣賞月亮時的蒼涼快感,對人生中「不徹底的現實,永不完滿的情愫」發一番感嘆。
將近十年後,張愛玲才有機會重續電影不了情。1956年起,她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陸續編寫了10個劇本: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
此後,張愛玲再沒創作過電影劇本。
如今,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許多電影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片。
主要有:
《傾城之戀》(Love in a FallenCity,1984年,許鞍華導演)
《滾滾紅塵》(Red Dust,1990年,嚴浩導演)
《紅玫瑰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1994年)
《半生緣》(Eighteen Springs,1997年,許鞍華導演)
Ⅵ 根據張愛玲的小說改編有沒有什麼好的電影
《太太萬歲》1947年。
《不了情》(1947年)
《哀樂中年》(1949年)
《太太萬歲》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情場如戰場》(1957年)(改編),1956年攝制,收入《惘然記》。
《人財兩得》(1958年)
《桃花運》(1959年)
《六月新娘》(1960年)
《南北一家親》(1962年)
《小兒女》(1963年)
《一曲難忘》(1964年)
《南北喜相逢》(1964年)
《紅樓夢》(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分上、下集,未有拍成)
《魂歸離恨天》(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未有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