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的審美特徵主要有哪4種
影視藝術是多片種,多形式的藝術,一般分為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四大類,而每一類別又有多種形式.不同的片種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審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審美特徵,這些特徵是:
(1)直觀視象性.
影視藝術主要提供的是由銀幕或屏幕所顯示的直觀視覺形象,"看"是影視觀眾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影視藝術所要表現的一切東西,包括思想,情感,夢幻等等,都應該轉化為可見的視覺形象,為了不破壞"可見性",人物對話語言(比起戲劇)都應壓縮,高度精練.這是因為影視藝術是與攝影分不開的,而攝像機所處理和完成的僅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經改動的客觀物象和經過選擇,加工,改造過的物象),即影視藝術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實紀錄,因而,法國電影理論家馬塞爾·馬爾丹才明確地指出"畫面是電影語言的基本元素","電影的存在是由於畫面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由於電影的視覺特性絕對要比電影作為思想或文學容器的性質更為重要."
影視藝術所展示的直觀視象,幾乎可以是無所不包,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世界到精神活動,人們能見到的一切,以及人們難以或不可能見到的,都能用畫面的形象來表現.例如,它能將內心活動具象化,可以通過外在物象的變化來反映(如天旋地轉,可以用房屋,樹木等的旋轉來表現),也可以通過人物動作和面部表情來表現(如《魂斷藍橋》中的經典性鏡頭——女主人公在火車站突遇男主人公時的長達幾秒鍾的面部大特寫).即使是潛意識,它也能用畫面形象來表現,如伯格曼②導演的《野草莓》,費里尼導演的《8》等,在這方面都作出了有價值的探索.影視藝術的這一特性,使它更易於被接受和理解,易於超越國界和民族,因而,讓·愛潑斯坦才認為"電影是一種世界性語言",即它是一種"象形符號"式的國際語言.
(2)幻覺逼真性.
銀幕和屏幕上的形象是一種"影子",一種"幻相",這些形象所組織構造出來的具有統一性的時空,也是一種幻覺,但是它們卻都具有高度的真實感.影視藝術是以視覺形象的逼真性為生命的,它無法容忍對自己的本性——視覺可信性的絲毫破壞.正如巴贊所說:"電影中的幻景與戲劇中的假象截然不同,它不是以觀眾默許的假定性為依據,相反,它是以表現給觀眾的事物的不可剝奪的真實性為依據的".
比起其他藝術,這種幻覺逼真性,是影視藝術的優勢所在.它能最大限度地酷似生活原貌和自然形態,它擁有繪畫和雕塑所失去的運動,音樂失去的造型,突破了戲劇的時空局限,把文學形象轉化為直接可觀的形象.雖然,銀幕在瞬間給觀眾展示的是世界的一個片斷,但它卻能使人信服這個片斷是與世界的其他部分聯為一體的.銀幕不是畫框,而是窗戶,是將事件的局部展示給觀眾的窗戶.影視空間不像繪畫空間和舞台空間那樣是嵌入世界之中的,而是代替世界而產生,存在的.
影視藝術的幻覺逼真性來自攝影的本性——客觀物質視象的復現.繪畫細致地描繪出事物的原貌,但它們卻不具有攝影那樣使我們相信原物確實存在的力量.此外,影視的幻覺逼真性還來自於影視藝術家的努力,來自他們自覺地按照這一特性來進行創作.例如,鏡頭的組接,就要根據人們觀察外在世界的習慣,按照視覺邏輯來進行.而演員,為了逼真性,也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如電影《甘地傳》的主角為了逼真性,甚至絕食數日,使形體和精神體驗更接近原型,來滿足觀眾對逼真性的審美要求.影視藝術的技術發展史,也可以說是為了追求更高的逼真性的發展過程史,如寬銀幕的出現是為了更好地適應人類的視覺性質.而立體電影,以及正處於試驗階段的"有感電影","嗅覺電影"等等,把這種逼真性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3)時空再造性.
其他藝術也能進行時空重組,戲劇藝術更是必須再造時空,但是由於舞台和劇場的限定,其再造的能量是有限的.而影視藝術在這方面有著其他藝術所無法比擬的自由度.攝影技術和剪輯技巧的發展,使得保持在膠片上的影像可以自由地分切和組合,實質上這就意味著可以從特定的藝術材料中抽取出時間和空間來重新構造.這就是所謂的"蒙太奇"技巧.這樣,影視藝術就能打破現實時空和上演時空的束縛,既可以集中,壓縮,又可以延伸,擴展;既可以自由地轉移,反跳,又可以靈活地跨越,並列,可以說能用心理時空代替物理時空,引導我們自由地穿越時間和空間.
影視藝術再造時空,構建起符合心理的審美空間,可以有多種方式和手段,例如可以在兩個因果性鏡頭之間建立起一種純虛擬的空間連續關系,這種聯接的合理性通過內容的呼應而獲得.例如,在英國影片《燈塔看守人》中,一個發高燒者呼喚著他未婚妻的名字,緊接著出現的是遠在他方的未婚妻突然驚醒,就像聽到了他的叫聲一樣.還可以按照視線(內在的)與內心活動來進行空間組合.例如美國影片《黨同伐異》中,一個婦女雙手捧頭,然後驚愕地轉向正面,下一個鏡頭則是她關在獄中的丈夫.甚至還可以直接按照主題,理性地組接空間.例如蘇聯影片《十月》中,一尊大炮正從吊車上下降到工廠的大廳中,下一個鏡頭便是壕溝中的士兵低下頭…….這些組接的空間,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是無法感知的,但是在心理上卻是合理的.而"任何電影表現手段只要它在心理上是合理的,不論它在物質上是否真實,都是有價值的."
如果說,影視世界作為一種構造的時空連續體,其空間的性質與真實空間相比,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那麼,它重構的時間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然時間的性質.在影視中,時間可以加速和放慢,幾天才能完成的花朵開放,數秒即可,而幾分之一秒的時間流程,卻可以用較長的時間來顯示,如子彈的射出.也可以將時間顛倒,如各種各樣的"閃回"手法,阿侖·雷乃導演的《廣島之戀》,在這方面就取得巨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讓時間停止(定格),讓時間消失(跨越)等等.其實,影視藝術的空間重構,常常是按時間的重構來進行的,如果說繪畫和雕塑是將時間空間化,那麼影視則是將空間時間化了.
當然,影視再造時空,也不是可以無限自由的,作為藝術,它再造時空的方式必然受到所表現的內容所制約,也應該符合觀眾的心理活動規律.
(4)畫面運動性.
從本質上看,電影是一門採取空間形式的時間藝術."空間形式"決定了造型性(畫面)在影視藝術的重要地位;而"時間藝術"又決定了運動性的重要地位,所以,畫面運動性是影視藝術的主要審美特徵.正是連綿不斷的運動著的畫面,給影視帶來了巨大的魅力,抓住了觀眾的感知和注意力.法國電影藝術家雷內·克萊爾說過:"如果確實存在一種電影美學的話,那麼,這種美學是在法國,在盧米埃爾兄弟發明攝影機和影片的同時誕生的.這種美學可歸結為兩個字即'運動'."可以說,沒有畫面的運動,就沒有影視藝術.
這種畫面運動性有兩重含義,一是指被拍攝對象自身的運動,只有影視才能完整地,真實地展示事物的運動,而影視也對運動著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其次是指包含著因攝影機的移動以及鏡頭焦距的變化所造成的運動感.所謂"攝影機的移動",不僅可以追隨正在運動著的人物和其他物象,也可以使物象活動的背景不斷變化,這就可以造成一種特殊的運動感.這種運動感並非在於事物自身的運動,而是由於鏡頭的推,拉,搖,移與變焦所造成的運動的幻覺.
畫面的運動,是一種有節奏的運動.這種節奏主要是由蒙太奇技巧和長鏡頭的運用所製造出來的,是將鏡頭按不同的長度(這既取決於鏡頭的實際長度,又取決於內容刺激觀眾所產生的時間延續感)和強度(景愈近,心理沖擊愈大)關系將其聯接起來而產生的.影視畫面運動的節奏,是情節發展的脈搏,能夠創造出不同的情緒氣氛,或緊張,興奮,恐怖,喜悅,或沉悶,壓抑,傷感等,能修飾和強化情節內容所表現的情感.畫面運動的節奏,不僅僅是根據拍攝對象的運動速度和強度來確定,也不只是根據情節進展來確定,而更重要的是要根據畫面內容所激發起的觀眾的興趣的程度來確定.例如,鏡頭短,不足以展示內容的內蘊,但鏡頭冗長,就使人厭煩.如果鏡頭正好在注意力降低時切斷,並由另一個鏡頭所替代,注意力就會不斷被抓住.因此,所謂影視藝術的節奏並不僅僅意味著抓住鏡頭的時間關系和景深的變化,更是鏡頭的延續時間和畫面的強度與他們所激起並滿足了注意力運動的一種結合.應該指出,影視藝術的配音也對節奏的形成有較大的作用.
❷ 褰辮嗚壓鏈涓鐨勭編瀛﹀厓緔犳湁鍝浜璇風粨鍚堜竴閮ㄧ數褰辯殑鎯呰妭鏉ユ弿榪般
褰辮嗚壓鏈涓鐨勭編瀛﹀厓緔犱富瑕佸寘鎷鐢婚潰鏋勫浘銆佽壊褰╄繍鐢ㄣ佸厜褰辨晥鏋溿侀煶鏁堣捐′互鍙婃憚褰辨妧宸х瓑銆傝繖浜涘厓緔犲叡鍚屾瀯鎴愪簡鐢靛獎鐨勮嗚夊拰鍚瑙夐庢牸錛屼負瑙備紬甯︽潵浜嗕赴瀵岀殑瀹$編浣撻獙銆備互涓嬫垜灝嗙粨鍚堢數褰便婅倴鐢沖厠鐨勬晳璧庛嬫潵鍏蜂綋鎻忚堪榪欎簺緹庡﹀厓緔犮
棣栧厛錛岀敾闈㈡瀯鍥懼湪鐢靛獎涓璧峰埌浜嗚嚦鍏抽噸瑕佺殑浣滅敤銆傚湪銆婅倴鐢沖厠鐨勬晳璧庛嬩腑錛屽兼紨緇忓父榪愮敤瀵圭О銆佸規瘮絳夋瀯鍥炬墜娉曟潵浼犺揪鎯呮劅鍜屼富棰樸傛瘮濡傦紝鍦ㄥ獎鐗囧紑澶達紝瀹夎開琚鎺ц皨鏉濡誨瓙鍜屽誨瓙鐨勬儏浜哄苟鍏ョ嫳鐨勫満鏅錛屽兼紨閫氳繃瀵規瘮瀹夎開鏃犲姪銆佹負灝忕殑韜褰卞拰娉曞涵搴勪弗銆佸喎閰風殑鐜澧冿紝褰㈡垚浜嗗己鐑堢殑瑙嗚夊啿鍑伙紝棰勭ず鐫瀹夎開鏈鏉ョ敓媧葷殑鑹伴毦銆
鍏舵★紝鑹插僵榪愮敤涔熸槸鐢靛獎緹庡︾殑閲嶈佺粍鎴愰儴鍒嗐傚湪銆婅倴鐢沖厠鐨勬晳璧庛嬩腑錛屽兼紨閫氳繃鑹插僵鐨勫彉鍖栨潵鍙嶆槧浜虹墿鐨勬儏緇鍜屽懡榪愮殑鍙樺寲銆傛瘮濡傦紝鍦ㄥ畨榪閫冪嫳鎴愬姛鍚庯紝鐢婚潰鑹插僵鍙樺緱鏄庝寒銆侀矞鑹籌紝瀵撴剰鐫瀹夎開閲嶈幏鑷鐢便佸紑濮嬫柊鐢熸椿鐨勫枩鎮﹀拰甯屾湜銆
鍐嶈咃紝鍏夊獎鏁堟灉瀵逛簬钀ラ犵數褰辨皼鍥村拰濉戦犱漢鐗╁艦璞′篃璧峰埌浜嗗叧閿浣滅敤銆傚湪銆婅倴鐢沖厠鐨勬晳璧庛嬩腑錛屽兼紨閫氳繃宸у欑殑鍏夊獎澶勭悊錛屽睍鐜頒簡鐩戠嫳鐨勯槾鏆椼佸帇鎶戜互鍙婁漢鐗╁唴蹇冪殑澶嶆潅鎯呮劅銆傛瘮濡傦紝鍦ㄥ畨榪鍦ㄧ洃鐙變腑搴﹁繃鐨勭涓涓澶滄櫄錛屽兼紨閫氳繃鏄忔殫鐨勭伅鍏夊拰闃村獎鐨勪氦緇囷紝钀ラ犲嚭涓縐嶆亹鎬栥佺粷鏈涚殑姘涘洿錛屽嚫鏄句簡瀹夎開鍐呭績鐨勬棤鍔╁拰榪瘋尗銆
鏈鍚庯紝闊蟲晥璁捐′篃涓虹數褰卞炴坊浜嗙嫭鐗圭殑緹庡﹂瓍鍔涖傚湪銆婅倴鐢沖厠鐨勬晳璧庛嬩腑錛岄煶鏁堢殑榪愮敤涓嶄粎涓板瘜浜嗙數褰辯殑鍚瑙夋晥鏋滐紝榪樻繁鍖栦簡浜虹墿褰㈣薄鍜屾儏鎰熻〃杈俱傛瘮濡傦紝鍦ㄥ畨榪鐢ㄧ暀澹版満鎾鏀鵑煶涔愭椂錛岀編濡欑殑鏃嬪緥涓嶄粎涓鴻備紬甯︽潵浜嗘剦鎮︾殑鍚瑙変韓鍙楋紝榪樺睍鐜頒簡瀹夎開瀵圭編濂界敓媧葷殑鍚戝線鍜岃拷奼傘傚悓鏃訛紝闊蟲晥榪樹笌鐢婚潰緔у瘑閰嶅悎錛屽叡鍚岃惀閫犲嚭涓縐嶆劅浜鴻嚦娣辯殑鑹烘湳鏁堟灉銆傛瘮濡傦紝鍦ㄥ畨榪閫冪嫳鎴愬姛鍚庣珯鍦ㄩ洦涓寮犲紑鍙岃噦鐨勫満鏅涓錛屼即闅忕潃嬋鏄傜殑闊充箰鍜岄洦澹幫紝瑙備紬鑳藉熸繁鍒繪劅鍙楀埌瀹夎開鍐呭績鐨勬縺鍔ㄥ拰鑷鐢辯殑鍠滄偊銆
緇間笂鎵榪幫紝鐢婚潰鏋勫浘銆佽壊褰╄繍鐢ㄣ佸厜褰辨晥鏋滀互鍙婇煶鏁堣捐$瓑緹庡﹀厓緔犲湪銆婅倴鐢沖厠鐨勬晳璧庛嬩腑寰楀埌浜嗗厖鍒嗚繍鐢ㄥ拰浣撶幇銆傝繖浜涘厓緔犱笉浠呬負瑙備紬甯︽潵浜嗘繁鍒葷殑瀹$編浣撻獙錛岃繕娣卞寲浜嗙數褰辯殑涓婚樺拰鎯呮劅琛ㄨ揪銆傚悓鏃訛紝榪欎簺緹庡﹀厓緔犱篃浣撶幇浜嗗兼紨鐨勮壓鏈椋庢牸鍜屽壋浣滅悊蹇碉紝浣垮緱銆婅倴鐢沖厠鐨勬晳璧庛嬫垚涓轟簡涓閮ㄧ粡鍏鎬箣浣溿
❸ 如何欣賞一部電影
問題一:如何欣賞一部電影? 如何欣賞一部影片:
故事情節
大部分影片主要在故事情節上下功夫,製造懸念,吸引觀眾。一部好的影片,往往注重影片情節的起承轉合,即講究序幕、開端、發展、 *** 、結局和尾聲。因此,在影片欣賞過程中,可以從影片故事情節是否緊湊、連貫,安排的主線有沒有伏筆,懸念是否引人沉思等方面來思考。
人物表演藝術
電影人物刻畫得深不深刻,欣賞者要根據人物的語言、眼神、說話的表情、衣著這類細節來審度,並且要通過雕琢人物,深層次挖掘人物豐富的心靈世界,細膩地捕捉人物瞬時的內心情感變化。
台詞
台詞,或深刻,或詼諧,或白話,或煽情,總有幾句打動你的心。西方電影中的台詞和東方區別很大。東方的比較緊湊,西方的看似漫無邊際,卻機智幽默。電影中的人物台詞一般較少,較精煉,一部好的影片,旨在用較少的台詞體現人物的性格。比如阿償・施瓦辛格主演的《終結者》中的「I'll be back.」,便充分表現了電影中人物的果敢和勇氣。
敘事手法
影片敘事手法有7種,常規線性敘事、多線性敘事(影片有很多個小故事組成)、回憶敘事、環形結構敘事(影片的開頭與影片的結尾相互輝映)、重復線性敘事(整部影片在時間上會有一個重復的時間點,每個故事都會從這個時間點上再次開始)、倒敘線性敘事、亂線性敘事(整部影片毫無邏輯性,所有片段、情節、人物全部攪亂)。
不同的敘事手法會產生不同的感官思維,因此影片對敘事手法的選擇很講究,比如《撞車》採用多線性敘事;《英雄》使用了倒敘線性敘事;《瘋狂的石頭》所採用的則是亂線性敘事。只有掌握了影片的敘事手法,對影片的情節安排、人物性格和審美特性的欣賞才會顯得自然易懂。
畫面
電影表現人物活動背景、烘托環境氣氛和塑造人物形象都離不開畫面,包括它的布景和色彩。一部影片的畫面是否唯美、是否符合意境等,成為影片欣賞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攝像技術
電影攝像技術就是數字電影成像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融合,比如,特殊化妝技術可以從簡單的老人化妝成狼人;電子動畫學可以製作機器人演員;計算機圖形技術在《螞蟻》和《玩具總動員》中的展現;《阿甘正傳》中跟總統握手的場面運用了影像合成技術;把不可能實際拍攝到的布景、建築物、城市景觀、宇宙飛船等做成微縮模型的CG技術;爆破效果技術等。這些以假亂真的影視特技,就需要觀眾有欣賞的眼光。
另外,欣賞電影還有音樂、意境 *** 外之音等多個角度,不僅需要眼睛和耳朵,更需要憑借自己各方面的知識、經驗和理論,用心靈去感受,體會色彩、光影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如有幫助,請採納。
問題二:怎樣全方位的對一部影片進行分析 ? 不知你是要詳細的講解還是要概述的。我這里有一份講解詳細的!也是曾經從別人那裡COPY 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 主 題
正像其它藝術作品一樣,影片的主題是電影作品中的靈魂和精華,也是我們為之迷戀的「精神家園」。更是我們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後,力圖總結分析出來東西。
主題――是電影中內容的核心與內涵;
是電影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
電影作品中的內容與主題,滲透和體現創作者的世界觀,價值觀,體現著創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
電影的主題往往是多元化的、多側面的、多切入點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電影的主題是電影的動作和人物的內涵,是電影的情節和事件的外延。主題是編劇、導演的生活經驗和體會的暗示,藝術作品的主題轉化為形象時,是導演思想慾望的情緒宣洩。
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我們在看完電影以後所總結、歸納出來的「心得體會」、「社會意義」和「思想價值」。而是電影創作者的目標追求和靈魂凈化。
電影藝術的主題往往不是簡單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義的。需要我們整體的把握。
通常人們理解的影片主題應該包括如下兩個方面的層次:
1.影片的內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圖告訴我們什麼。這一點我們從影片的敘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號,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體現在充滿
視覺造型特點的銀幕效果上。
2.通過對電影的主題、立意及影片的整體視聽形象表達理解,我們感悟到了什麼。主題雖然是影片所表達的創作者對生活、對社會的認識、態度、情感和審美觀念,帶有明顯的個人主觀色彩和風格樣式,但不會是純主觀化的東西,一定是一種個人生活的感悟。
對於電影作品所表現出的主題,我們要全面的理解,切記不能片面化和簡單化。藝術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揚一種極有意義的思想,折射出豐富的思想內
涵,照耀和撫慰人們的心靈,從而提高和凈化人們的精神境界。
在我們分析、討論影片主題的時候,往往為了更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題,領會導演的創作意圖,應該查閱影片相關的文字資料,必須做如下十個方面的准備工作:
1)這部影片是改編自哪一部文學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主題思想,時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傳達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
2)這部影片的導演曾經導演過什麼作品?他(她)一貫的創作風格是什麼?在這一部作品中,採用什麼樣的手段、方法、風格、樣式來完成影片敘事及主題表達?
3)這部影片屬於哪一類型的風格樣式?同一類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們之間各有什麼區別?
4)描述一下,在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節、場景、細節對影片主題的表達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確、生動、完整地表達出這種心理的和藝術的感覺?影片中哪一些東西令你激動的回味?
5)關於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眾傳媒的相關報道你知道多少?
6)從你個人的專業、性別、年齡、文化、修養、價值觀、道德觀出發,你是怎樣認識這部電影的?或者你認為這部影片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上?
7)在一個什麼樣的層面上,我們認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達的東西,理解導演所要表達的思想,我們基於一種什麼樣的出發點?
8)我們在視覺生理上和審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對影片產生認同和共鳴?
9)影片中你認為最優秀的,最值得你學習的是什麼?影片中的風格樣式、敘事結構、造型風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讓你最感興趣的東西?
10)對於這部影片除了大多數公眾的意見以外,你有什麼不不的意見和看法?你認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麼?
這十個問題,基本上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影片的理解。
重要的是,我們觀看......>>
問題三:求解如何去欣賞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應該從哪些方面去欣賞? 第一要看是什麼形式的電影和電視劇。第二要看電影和電視劇的畫面和拍攝技巧特技等。第三要看電視劇和電影的劇情是否嚴謹符合基本的邏輯。第四最重要,看的是電影和電視劇所突出的中心川想是否清晰感人肺腑。第五要看電影電視劇里的演員是否符合這個電影表達的中心思想而不是他們是否漂亮和帥氣。
問題四:如何欣賞和評價一部電影 評論一部電影好壞得先把它定型,畢竟電影分很多種類型
有的是純粹的動作片,只是用來消遣的,例如李連傑,成龍,阿諾等等,他們的很多片子沒有什麼主題思想,只有劇情和場面。像這樣的片子,只要情節跌宕起伏,場面火爆,打鬥精彩就可也算是好片子了
以前我只注重情節,場面。現在慢慢的開始欣賞演員的演技,琢磨導演的用意,贊美編劇的才華,聆聽音樂的奇跡...
知道阿爾帕西奴為什麼會紅,知道呂克背松為什麼被成為鬼才,明白《教父》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地位
電影還是好壞都得看,要不就失去分辨得能力了
問題五:怎樣欣賞和評價一部電影? 現如今,商業性電影居多,文學性電影很少,有的影院根本就不接受文學性的電影。你就要去判斷,哪些電影是具有文學價值的,哪些電影只是為了商業。當然,每一部電影都跟一篇文章一樣,有它的宗旨。你可以從它的敘事手法,鏡頭運用,人物的設定去評價
問題六:影視賞析的方法 (一)電影的五種軌跡:影像、音樂、聲音、對白、文字(二)電影中的情節(plot)與故事(story):情節:劇情中所有演出的事件,直接呈現在觀眾眼前;與故事世界無關的事物故事:所有看到、聽到的事件,以及其它想像或推論出來的事件 (或者:故事=一個依時序發展的事件中的素材;情節則牽涉作者以什麼樣 的方式,賦予故事一個結構。簡言之,情節指涉了作者的觀點以及場景的美學組 構。)(三)觀點問題:全知觀點←→限制觀點:誰(觀眾/人物)在什麼時候、 什麼地方,知道什麼情? (四)敘述結構:即故事的流程,敘述結構的形成是為了滿足、修正、破壞 或終結觀眾對情節與故事的尋求。但無論是講述橫跨百年的歷史故事,還是講述一個瞬間發生的微觀情感故事,所能給導演的,就只有90分鍾而已,而導演還要在這僅有的90分鍾里把整個故事講完整,因此,整個影片的每一個場景都是導演精心設計的,每一件道具都是有意義的,我們需要去琢磨。比如西文哲學是以邏輯為其基本核心的,因此,西方更講究其合理性,只要是優秀的影片,無論導演講了一個多麼虛妄的故事,都總是能經得起推敲。而且,當你看完整個影片,然後再把整個影片串起來統一想一遍的話,你就會得出一套完整的理論,這便是導演詮釋故事的邏輯,這時你會驚訝於導演講故事的能力,原本你感到奇怪的台詞這時會象謎底一樣,既合理又出乎意料,這便是欣賞好的片子的樂趣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仔細地聽每一句話,看每一件東西,對看到的、聽到的要仔細想想,這樣才能真正地品出電影的味道來;如果看完電影只是知道了電影的情節,那影片就是白看了,就是在浪費時間,我們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可以去浪費了,所以即使是看電影,也要這樣去看。然而我們還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先不要去懷疑導演,先去努力地理解影片,而不是讓影片按照我們固有的邏輯去發展,然後去評判。 好的電影不能只看一遍,因為這樣會浪費了一次很好的學習的機會,也浪費了一部好片子。而能稱得上好片子的電影也確實少得可憐,縱觀整個電影史,基本上是5年出現一部經典的片子,那麼百年的電影史,屈指算來也只能找出幾十部好片子。因此,對於好片子,一定要仔細地去品。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每一部好的片子都有一些弦外之音,我們一定要體會出這樣的弦外之音。
問題七:如何評價一部電影? 個人認為 評價一部電影 在於是否和你產生共鳴 比如電影想表達美好 它是否讓你感覺美好 比如天使愛美麗
電影想表達恐怖 它是否讓你覺得害怕 如果他想表達庄嚴 他讓你覺得肅穆凝重 總之 每部電影都有他的題材分類 你是否感覺到了它想表達的那曾含義 如果有的話 就證明你和電影有了某種共鳴 也一定程度接受了導演要表達的意圖 這就是電影之所以有強大的輿論引導力 但是如果你不是以一個普通觀眾去欣賞 那麼就要講究專業的聲光效 欣賞了 通常這種影片只在乎商業運做 所以也沒一個標準的衡量尺度 總之 如果一部電影 無論它是 喜劇 悲劇 殘酷的 喜悅的 醜陋的 你能在它身上感受到它所展現的那樣感受 那這就是一部優秀的電影 因為導演本身的思考水平 和審美智慧 已經和你達成共識 反之 你看了一部電影它讓你覺得不是無聊 就是無知 要不做作 要不空虛 那它就不是一部優秀電影
如果你指中國電影 的話 那先要說一點就是這里包括台灣電影 香港電影 華人電影 和內地電影
總之內地電影是忽然內粗糙 而且導演總有一種強加給觀眾一個意識形態的傾向 所以這類電影往往有點偏激 看的時候要麼你覺得極度反感 要不就覺得理解不了 關鍵在於內地電影太脫離實際生活 而且太過於片面 從台詞角度你就可以看出來 無論是腳本的用詞 還是演員的口吻 都有嚴重的強加於人的惡劣形式 這種川觀眾降低智商的電影 中之。。。 至於港台電影就很人性化 但基於這二地當地的人文生活狀況 他不象偶美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蘊 當然中國也有悠久歷史 但注意了 我說的是一個思考尺度 我舉個例子你讓40 50 歲的人看老友記 他會完全不知所雲。。但他或許會很喜歡看紅高粱 港台電影的弊端在於他沒有一種很強的人文號召力 缺乏在同一道德尺度 上的感召 我的意思是 提到港台你最先想到的就是搞笑和工夫 但這永遠不會成為電影的主流 所以你不可能看到 華語電影里有 象勇敢的心 指環王 這樣有人文感召力的電影 華語電影更多傾向表現一種態度 一種導演的思想態度 和他強加於人的處世態度 這種帶有暗詼 和誘導性的電影 其實只會讓觀眾更不能自由思考 而陷入到電影的極度無聊中 所以這就是華語電影之所以落後的原因 以上是個人之見
還有大陸電影台詞和劇情都太過情緒化 不能思考的愚蠢橋段太多 而且演員都十分自大 自以為是
問題八:應該從哪些角度去賞析一部電影 第一要看是什麼形式的電影和電視劇。第二要看電影和電視劇的畫面和拍攝技巧特技等。第三要看電視劇和電影的劇情是否嚴謹符合基本的邏輯。第四最重要,看的是電影和電視劇所突出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感人肺腑。第五要看電影電視劇里的演員是否符合這個電影表達的中心思想而不是他們是否漂亮和帥氣。
問題九:是怎樣一部電影,怎麼會得這么多獎 豆瓣評分從來就不是我們去衡量電影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他代表的是大眾普遍的一個欣賞水準。廣覆蓋,低標准,對於月光男孩這種類型較偏,文藝氣息較濃的電影,不受大多數人的待見也是情理之中。
❹ 電影中的審美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是畫面和聲音兩部分
畫面:色彩,布景,服裝
聲音:台詞,伴奏,音效
另外導演的鏡頭語言,故事情節,以及編排手法也可以有獨到的表達
這些的結合,會讓人對一部電影打上一個獨特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