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林則徐電影800字情節介紹
道光年間,鴉片橫行,林則徐率領軍民奮起抗擊洋人,獲得勝利.虎門燒掉鴉片.
② 林則徐電影3個問題。
抗爭精神,不屈不撓歷史老人說,愛國不惜犧牲自身的精神品質。理由:林則徐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真的是這樣么?有人為了宣傳林則徐這個民族英雄,把林則徐美化抬高了,除了貶低了滿族在戰爭中的貢獻,也把清朝的一些事也隱瞞了。林則徐是愛國的,但他並非那麼偉大。鴉片並非起於英國,中國早就自己有鴉片,只是中國的化學等水平差,因此,中國的鴉片質量不如英國的,所以,鴉片貿易吃虧了。林則徐在處理外事糾紛上把走私鴉片和沒於走私鴉片的商人一起處理,林則徐等於徹底禁止了中英商業來往,英國人有錯,但林則徐也有錯,林則徐很好,但遠沒有宣傳的那麼偉大。
為了民族利益,敢於向西方人點「火」說「不」的林則徐,贏得了美國人由衷的尊重,他們認為:禁毒就是需要林則徐的這種精神。
美國是一個崇尚英雄的國度,在街頭、公園和校園等公共場合經常可以看到各種人物的塑像,那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這些英雄當中,也不乏中國人的身影。
我見到的第一座,是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校園內的茅以升全身銅像。茅以升是卡內基梅隆大學培養「出爐」的第一位中國博士,1919年畢業之後就「海歸」投入了中國的建設。為了表彰他在中國的傑出貢獻,卡內基梅隆大學計劃為其塑像。提議之初,頗引爭議。爭論的焦點是卡內基梅隆建校百年以來,校內未有任何塑像,它的兩個建校者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卡內基是世界鋼鐵大王,梅隆是美國著名的銀行家、三任財政部長,他們逝世多年,都沒能在校園內立像。「頭彩」居然會是一名中國人?
但校長認為,英雄應該不問出處、不分種族,大學應該兼容並包、放眼全球。這種意見最後佔了上風。
說起美國人的兼容並包,更有代表意義的是紐約百老匯大街上的林則徐塑像。林則徐是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民族英雄,「虎門銷煙」使他一燒成名。他燒的可是西方人的鴉片,但最後卻成為了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而且美國人對他的推崇,非同一般。在寸土尺金的紐約繁華鬧市,環繞其塑像的還有「林則徐廣場」、「林則徐大街」,大有「一片山水盡姓林」的架勢!
林則徐塑像還充分體現了美國人實用主義。毒品泛濫在美國已經了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美國政府理不清、剪還亂,越禁越多!這時候,為了民族利益,敢於向西方人點「火」說「不」的林則徐,贏得了美國人由衷的尊重,他們認為:禁毒就是需要林則徐的這種精神。
茅博士、林欽差,這些站在美國大地上的中國英雄,有開風氣、樹傳統的,有重科技、興教育的,有為民請命、一心為公的。他們在美國的塑像,體現了美國民眾的價值觀,更反應了美國人善於學習的開放態度,這種態度,決定了他們特別善於吸收其它文化中好的東西,拿來為其所用。看到這些塑像,我常常想,崛起中的中華民族,是不是也正需要這樣一種開放的思維和態度呢?
③ 那些讓你淚崩的電影情節
說起那些讓你淚崩的電影情節,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素媛》這部電影里,爸爸裝扮成玩偶陪伴女兒上學,逗女兒開心的這一段。
④ 電影"林則徐"內容簡介
電影"林則徐"劇情簡介
英帝國主義將大批鴉片輸入中國,毒害人民。清朝道光皇帝晏寧特委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禁煙一事,遭到反對派頭目穆彰阿和琦善的阻撓。他們暗中破壞,並密告英國大鴉片販於顛地。林則徐到廣州後,聯合兩廣總督,共修海防,扣留英鴉片商船,收繳鴉片煙土,於虎門焚煙二萬余箱。1840年5月。英政府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英軍攻廣州不進,移兵北上打天津,威脅北京。昏庸無能的道光帝懼怕英軍入京,便以林則徐作為犧牲,以其禁煙不力為名,革職不用。另派琦善去廣州,辦理投降事宜。愛國將領關天培孤軍抗英,不幸於虎門壯烈殉國。道光帝又將林則徐發配新疆。英侵略軍仍不滿足,侵華戰火四處蔓延,由沿海燒到內地。最後,廣州三元里人民在漁民鄺東山的領導下,開展了英勇的抗英斗爭。
該片編導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對浩瀚的史料進行了精心的選擇、剪裁和提煉,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描述了中國近代歷史上這一重大事件,推出林則徐這位「民沾其惠」「夷畏其威」的富有愛國心的封疆大吏的形象,展現了鴉片戰爭前後朝野上下廣闊的歷史畫面,並在波瀾壯闊的禁煙抗英斗爭中,突出表現了三元里平英團的斗爭,使影片形成了一種雄渾壯闊的藝術風格。該片的藝術成就,還在於繼承了中國古典文學藝術的傳統,追求民族特色。影片塑造人物時著意於意境的創造,在意境中烘託人物的感情。如林則徐江畔送別鄧廷楨,就化用古典詩詞的意境,借畫面渲染人物惜別之情,那曲折茫遠的江水,顯然是與主人公身處逆境、壯志未酬而前程茫茫的心境相呼應的。當林則徐被革職後,影片成功地把人物的內心與外表小心境與環境。加以對比,以外界的極度寂靜,襯託人物內心的萬般激情,把劇情推向高潮。林則徐是著名演員趙丹創造的最成功的銀幕形象之一,他的表演吸取了中國寫意畫的手法,從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和規定情景出發,層次分明,張弛有致,將一個光彩照人的民族英雄形象呈現於銀幕之上。此外,該片的美術和音樂,也都在民族風格方面進行了探索,使影片具有一種含蓄、和諧、疏密得當的意境以及鮮活、洗練、韻味久長的抒情色彩。
⑤ 《甲午風雲》、《林則徐》中感人的情節有哪些
非要按照電影里的來嗎?電影拍的可不一定是事實啊。
《甲午風雲》里為了拔高鄧世昌,把丁汝昌、劉步蟾等描寫成反面人物。
《林則徐》里三元里百姓伏擊英軍,幫助林大人抗英,其實是英艦水手跑到三元里姦汙了村婦,村民殺紅毛鬼報仇。
要說感人,鄧世昌為了掩護旗艦,指揮致遠游弋於日艦與定遠之間,吸引敵人火力,後船身中彈傾斜,此時北洋水師還沒有擊沉一艘敵艦,而日艦在射速和航速上都佔有優勢,於是鄧世昌指揮致遠全速撞向敵艦(中國記載為吉野,日方記載為浪速),倭寇見狀集中火力攻擊致遠,炮彈擊中魚雷艙,致遠爆炸沉沒,鄧世昌自沉殉國。
廣州水師提督關天培堅守虎門炮台准備與英軍決一死戰,戰前派人把衣物及牙齒帶回家以示必死的決心。戰斗中督率將士奮勇戰斗,身批數創,最後中炮殉國。
⑥ 關於林則徐電影的三個問題~~
電影是改編了的 本來已經是電影本身的評論了
如果是些觀後感 那麼可以跳出成規來說
關於中國人民的不屈抗爭 就必須通過民眾的舉動來說明 一定不是政府的行為 比如林則徐的舉動 列舉的是其中民眾自發的舉動 並且是官府妥協之後人民依然為了維護國家而做的事情 做的犧牲
感人情節直接的就是犧牲 戰場上的戰士甘願犧牲 戰場外的民眾為此做出的犧牲 生命的犧牲 財產 ....
林則徐有句詩 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憂國憂民 敢於抗爭外來壓迫
剛直不阿 不屈於內外壓力 而更重要的是 他不盲目排外 師夷長技以制夷
雖然他積極與外來壓迫抗爭 卻清醒的認識到科技的重要 西方的先進之處
⑦ 電影《降魔傳》有哪些令你感動的情節
有很多,最令人感動的是金童玉女相愛不能在一起,
⑧ 你看過的,裡面最感人的情節有哪些
現如今網路時代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電視劇層出不窮,裡面就有不少我覺得很感人的電視電影情節,我看過的,最感人的情節有《七號房的禮物》父愛的偉大,《我不是葯神》男主被抓時在車上看到路上的人時的感動,《當幸福來敲門》男主跟兒子躲在廁所里時候的崩潰無助都讓人不禁落淚。
《七號房的禮物》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智力發育不完善的父親在救人的時候被誤會是猥褻然後被捕入獄,入獄後的男主因為機緣巧合救下了監獄里的老大,他承諾送給男主一個禮物,這個禮物便是男主的女兒,,女兒的到來給了男主生的希望,但是後來由於一系列情況男主還是被判了死刑,影片的最後是長大後的女兒抱著男主的骨灰盒走出監獄,她看著監獄外的黃色氣球,彷彿是看到是父親在奔向自由,這部電影掙足了觀眾的眼淚,裡面父愛的偉大也讓人動容。
以上這些電影都讓我深有體會,從中我知道我們一定要微笑面對生活,不要自暴自棄,生活總會有希望的。
⑨ 《甲午風雲》和《林則徐》中感人情節有哪些、
撞沉吉野、虎門銷煙。
⑩ 電影版《痞子英雄》中有哪些情節感動到你
《痞子英雄之全面開戰》是由蔡岳勛執導,黃渤、趙又廷、楊穎、戴立忍主演的動作電影,是電視劇《痞子英雄》的前傳,設定於電視劇版三年前的2005年,片尾結局銜接電視劇版的第一集。影帝黃渤的加入也是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其中就有很多感人的情節,我們一起來看看。
黃渤與趙又廷的搭配,顯然更符合「痞子」和「英雄」的定義。貪生怕死、膽小懦弱的黑社會三流幹部,非常符合黃渤一貫的戲路。還是很精彩的片子,大家記得哪些感人的情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