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共和國名將糸列電影
《共和國名將》系列的電影片目及視頻
1.《生死騰格里》 (2000年出品)
2.《綏遠之光》 (2001年出品)
3.《血浴羊山》 (2002年出品)
4.《陳毅在茅山》 (2002年出品)
5.《許世友出拳》 (2003年出品)
6.《曾克林出關》 (2004年出品)
7.《王樹聲征戰豫西》(2004年出品)
8.《四平保衛戰中的白衣將軍孫儀之》(2006年出品)
9.《楊得志圍城打援》(2006年出品)
10.《呂正操1942》 (2006年出品)
11.《彭雪楓縱橫江淮》(2007年出品)
12.《夜襲》 (2007年出品)
13.《蕭鋒血戰陳庄》 (2008年出品)
14.《李志民軍管包頭》(2008年出品)
15.《楊成武強攻東團堡》(2008年出品)
16.《和平將軍陶峙岳》(2008年出品)
17.《李天佑血戰四平》(2009年出品)
18.《徐海東喋血町店》(2009年出品)
19.《劉昌毅決戰宿縣》(2009年出品)
20.《楊至成火線供給》(2009年出品)
21.《趙尚志智取五常堡》(2009年出品)
22.《洪學智黑河剿匪》(2011年出品)
23.《孔慶德護送卡爾遜》(2011年出品)
24.《楊勇戰魯西》 (2011年出品)
25.《旋風將軍韓先楚》 (2011年出品)
㈡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簡介
《高山下的花環》影片根據李存葆的同名小說改編,塑造了梁三喜、趙蒙生、靳開來等一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反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戰士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經受的考驗,以及他們一心為國,以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安全為己任的高尚品質。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簡介,供大家參閱!
《高山下的花環》是由謝晉執導,呂曉禾,唐國強,蓋克,何偉,王玉梅,童超,斯琴高娃,倪大紅 出演的一部影片。
影片根據李存葆的同名小說改編,塑造了梁三喜、趙蒙生、靳開來等一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反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戰士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經受的考驗,以及他們一心為國,以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安全為己任的高尚品質。
該影片引起巨大轟動,曾獲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以及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等共計八項大獎。
解放軍某部宣傳處幹事、高乾子弟趙蒙生,一心想調回城市;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他憑借母親吳爽的關系,懷著曲線調動的目的,臨時下放到某部九連任副指導員。九連連長梁三喜已獲准回家探親,他的妻子玉秀即將分娩;趙蒙生不安於位,整日為調動之事奔波;梁三喜放心不下連里的工作,一再推遲歸期;排長靳開來對此忿忿不平,替連長買好車票,催他起程;可是,九連接到開赴前線的命令,梁三喜失去了探親的機會,趙蒙生卻接到回城的調令,全連戰士嘩然,梁三喜嚴厲斥責了趙蒙生臨陣脫逃的可恥行為,輿論的壓力迫使趙蒙生上了前線。
吳爽不顧軍情緊急,動用前線專用電話,要求雷軍長將趙蒙生調離前線,當即遭到雷軍長的強烈譴責甚至責罵。九連擔任穿插任務,在激烈的戰斗中,一個個戰友為國捐軀,雷軍長唯一的兒子“小北京”因臭彈未發而身亡;靳開來英勇殺敵,為給飢渴的戰友搞“戰鬥力”不慎踩響了地雷壯烈犧牲;戰斗臨近結束之時,梁三喜為掩護趙蒙生而犧牲……趙蒙生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經受了考驗;戰後,在清理戰友的遺物時,梁三喜留下的一張要家屬歸還620元的欠帳單,使趙蒙生震驚不已。烈士的家屬紛紛來到駐地,梁三喜的母親和玉秀用撫恤金及賣豬換來的錢,還清了三喜因家裡困難向戰友借的債,這一高尚的行動震撼了包括吳爽、雷軍長、趙蒙生以及戰士的心靈;臨別之際,趙蒙生和戰友們含著熱淚,列隊向烈士的家屬,舉手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六十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的全線進攻。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
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部隊作家李存葆的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出版了,隨即在全國引起了巨大轟動。小說紅了以後,先是被改成同名話劇(據說當時全國一共有22個演出團體在同時排演這一出戲)和電視劇,在央視播出後轟動一時。
此後,《高山下的花環》被改編為話劇、舞劇、電視劇等藝術形式。1984年,由該作改編的同名電影《高山下的 花環》公映後感動全國。電影由謝晉執導、李准參與編劇,呂曉禾、唐國強、蓋克等主演。
在80年代初大量涌現的取材於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文學作品以及影視中,《高山下的花環》引起了最強烈的反響。這首先是因為作品寫出了那些平凡的人們崇高而偉大的心靈。最有代表性的,當然是梁三喜和他70歲的老母親。但作家並沒有因此把社會生活簡單化、理想化。相反,他自覺地、大膽地表現了特定社會環境中部隊生活的復雜性乃至陰暗面。吳爽及其兒子趙蒙生在戰鬥打響之前的種種表現就是最好的例證。靳開來那種“打起仗來還得靠咱這些庄戶孫”的憤激之辭,不是沒有道理的。對這種復雜性與陰暗面的揭示一方面豐富了小說的內容,同時也反襯出梁家人和雷軍長的崇高。
單從影片簡介來看,《高山下的花環》似乎有些老套,但如果真的是看過這部影片,才會了解這部電影會帶給觀眾多大的震撼。它不是一曲單純的解放軍頌歌,這部電影設置了一正一反兩種對立的形象,解放軍大都是英勇無畏的戰士,但也有極個別的軍人屬於貪生怕死的類型,趙蒙生出場時就是個典型的養尊處優式的大公子,喝的是葡萄酒,抽的是中華煙,奢華的生活讓趙蒙生完全迷失了軍人的本性。《高山下的花環》採取的是雙主角的敘述方式,梁三喜雖然顯得形象高大全,但他來自一個革命烈士的家庭,所以他擁有這樣崇高的精神是可信的。相對而言,趙蒙生這個人物更為引人注目,導演謝晉完整地表現出這個人物的轉變歷程,趙蒙生從一個心靈上的逃兵轉變為剛強無比的戰士,這個艱難的轉變過程,在謝晉導演的處理下,顯得環環相扣,這種完整的人物性格轉變,讓趙蒙生這個角色更富有非同一般的魅力。這部電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也是得益於原著的出色,同名原著的作者李存葆也參與了電影劇本的創作,他將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跡整合在一起,所以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每一個章節都會有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精彩看點。電影很好地把握住了原著的精髓,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共和國軍人。該片的主演呂曉禾在影片公映之後,獲得了金雞、百花雙料影帝,梁三喜這個人物在當時也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解放軍形象。
㈢ 請問解放戰爭系列電影《名將》系列,《大進軍》系列都有哪些
1。《曾克林出關》
2。《許世友出拳》
3。《血浴羊山》
4。《王樹聲征戰豫西》
5。《四平保衛戰中的白衣將軍孫儀之》
6. 《楊得志圍城打援》
7. 《彭雪楓縱橫江淮》
8. 《夜襲》(陳錫聯)
9. 《楊成武強攻東團堡》
10.《李志民軍管包頭》
大進軍:大戰寧護航,南線大追殲, 席捲大西北型握凳,解放大西北
大決戰:遼沈戰役,淮海皮升戰役卜旅,平津戰役
打轉折:鏖戰魯西南,挺進大別山
㈣ 關於十大將和開國上將的電影
以十大將軍做男一號的電影不是很多。除了《開國大典》、《建國大業》等他們都露臉的影片之外,他們亮相的機會甚至比不上一些大將。有些人的沒找到,就給你一個電視劇了。
粟裕:《大決戰(淮海戰役)》、《孟良崮》
陳賡:《陳賡蒙難》、
徐海東:《徐海東喋血町店》
羅瑞卿:《公安部長羅瑞卿的故事》(電視劇)
許光達:《鐵甲元勛許光達》(紀錄片)
肖勁光:《肖勁光大將》(電視劇)
黃克誠:《黃克誠》(電視劇)
譚政:《大決戰(遼沈戰役)》
王樹聲:《王樹聲征戰豫西》
張雲逸:《百色起義》
上將的,有《楊得志圍城打援》、《呂正操1942》、《開國上將楊至成》、《上將許世友》、《許世友出拳》、《楊至成火線供應》、
㈤ 關於許世友的電影有哪些不要電視劇
《許世友出拳》 是在2003年由珠海世紀星影業有限公司、八一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
主演:趙福余、蘭嵐、張琰琰、李朝友
故事梗概:
內戰時期,許世友奉命率領4萬子弟兵固守膠東半島。一次,國民黨夜間偷襲後方醫院,當地的百姓秦大娘和女兒臘梅冒著生命危險給許世友送信,不想途中卻被國民黨軍擒獲,他們企圖利用秦大娘和臘梅逼許世友自投羅網。情急之下,為了不連累部隊,秦大娘毅然選擇了自盡,被漢奸侮辱了的臘梅僥幸逃脫。
許世友和愛人田普收留了臘梅,但急於報仇的臘梅幾次沖動地跑到戰場上去,險些喪命。為了能讓她掌握更多的革命知識,許世友夫婦將她送到了後方醫院。
在後方醫院,臘梅偶然聽說醫用的酒精兌水便可以當酒喝,想到許世友在研究戰勢時喜歡喝點酒,卻因為物資短缺不捨得喝的情景,臘梅情不自禁地將兩瓶醫用酒精偷偷藏了起來。
仗打到了後方醫院的所在地,臘梅不顧猛烈的戰火,懷揣著那兩瓶酒精向許世友所在的山坡跑來,炸彈在她的腳下爆炸,面對犧牲的臘梅和兩瓶粘滿鮮血的酒精,許世友啼不成聲。
戰局日益激烈,自幼便在少林寺練就了一身好功夫的許世友用自己獨特的「拳路說」教育部隊,並把他運用到了實戰中,致使國民黨的精銳部隊節節敗退,潰不成兵。4萬膠東子弟兵和20萬國民黨部隊在一場殊死搏鬥之後,最終取得了勝利,完成了毛主席交付的保衛膠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