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沒有講被拐賣的婦女的經歷的電影
講被拐賣的婦女的經歷的電影有《喊山》、《盲山》、《交易》、《墮落花之鬼打牆》、《監禁風暴》。
1、電影《喊山》講述了一個自幼被拐賣、弄啞的婦女紅霞的坎坷遭遇。這是一部農村題材電影,導演用寫實的手法 真實地再現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生活在深山裡的農民精神生活全貌。女主角紅霞被拐、被傷、卻因故意殺人而被捕的悲慘境遇,令人十分痛心。
5、《墮落花之鬼打牆》
這是一部見網友被販賣的題材電影。劇情是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小知識分子女孩兒陶陶,去見網友不曾想卻是一個女人。因此放鬆了警惕被迷昏而被販賣,從此開啟了她悲劇的一生。
『貳』 有那些關於婦女拐賣之類的電影
片 名 盲山
片 名 Blind Mountain
年 代 2007
國 家 中國
類 別 劇情
片 長 1:40:32
導 演 李楊 Yang Li
主 演 黃璐 Lu Huang
楊幼安 Youan Yang
賀運樂 Yunle He
張玉玲 Yuling Zhang
影片簡介:
影片《盲山》和李楊的處女作《盲井》一脈相承,用紀錄片的樣式講述出女大學生被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後被解救的故事。
22歲的女大學生白雪梅找工作的時候認識了熱情大方的姑娘胡曉曉。她在工作和金錢的誘惑下和胡曉曉一起坐車去山區采購中草葯。
經過長途跋涉他們來到一個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後,發現胡曉曉早已不知去向。白雪梅被告知,她被人販子賣給當地40歲的農民黃德貴做老婆了。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黃德貴的拒絕。到了晚上黃德貴強奸了她。白雪梅稍有反抗就會遭到毒打、漫罵。
性格堅強的白雪梅不斷尋找機會逃跑。但是這個封閉的山村中沒有人願意幫助她這個外來人。他們反而還幫助黃守貴對她嚴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來,當眾毒打。一年後,白雪梅為黃德貴生了一個男孩,黃家對她放鬆了警惕。白雪梅在中學生李青山的幫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聯系。在警察的幫助下,她終於逃出了這個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卻不得不留在那裡。
老生前天剛看過,很震撼的電影,女主角很像章子怡。
其他電視劇
滿天星
罪惡深重
『叄』 有沒有一些關於平窮山村拐賣婦女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比如(阿霞)這類的。像電視劇阿霞裡面那種在陝西農村
片名叫《盲山》,其中的「盲」字其實是一種誤導,當所有人都在為這個字引申出來的「法盲」二字而感到唏噓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便原諒了愚昧本身,也理解了這種愚昧產生的原因,但是否真的存在著愚昧呢?
答案其實是否定的,當上級來視查工作的時候,所有被拐賣來的婦女都在男人的嚴格控制下而轉移了,僅僅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法盲這個詞並不適用於這群號稱樸素的農民,正如現代許多罪犯在認罪時的一句托辭「我不懂法」。這是很荒謬的說法,卻成為整個中國為自己錯誤開脫的最好解釋,但我們為什麼寧願承認自己愚昧而不願遵守法紀呢?
一部紀錄性質的影片往往線索是較為單一的,所以影片中白雪梅的行動便構成了整部影片,我們可以看到逃亡,然後被抓,這樣的過程一次一次地重復著,但毫無疑問,白雪梅的所有努力都是以失敗告終的,強大的嚴防死守是白雪梅根本無法逾越的障礙。嚴防死守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對於德貴個人來說,怕失去了這個買來的媳婦,失去了為黃家能夠傳宗接代的女人,可對於整個村子來說,是怕這種惡習不能延續下來,真正防範的是法律與道德的更新。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村民們的集體行動,追捕白雪梅,以及與前來解救白雪梅的警察做著大無畏的斗爭。
說到這里,如果用愚昧來解釋這販買婦女的根源顯然是錯誤的,至少也是不足信的,知法而犯法才是村民們真正做出來的事情。如果說法律是教人行善的准則,那麼一定有某種信念超越了法律本身,而教人行惡或不願脫離那種惡習。這種信念僅僅是傳宗接代嗎?
影片中多次強調白雪梅生下孩子以後便能夠逃脫了,當然,一定是男孩,否則十月懷胎的苦難將付之東流,而警察之所以能夠成功解救白雪梅的前提更是白雪梅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孩子,於是我們當然可以認為傳宗接代是一種殘酷的信念,這種信念在德貴母親雙膝下便顯得更加明顯,也更加具有震撼力。在最古老的傳宗接代的信念中,血脈毫無疑問被提升到了一個無法超越的高度,於是女性的貞操觀尤其顯得重要。但在影片中當白雪梅與德誠偷情被發現的時候,情節卻是平淡如水,任何觀眾都不難理解,德誠以付嫖資的手段取得了勝利,於是,所謂的貞操觀便在金錢面前盪然無存了。
這是一個極為可怕的遞進關系,現實法律之上是傳宗接代的惡習,而傳宗接代之上卻又是現實中的貧窮。任何正義,任何道德在貧窮面前都是脆弱的,白雪梅因為貧窮而受騙被賣,德忠因為貧窮而只能買個媳婦,他根本沒有明媒正娶的能力,甚至白雪梅的父親因為貧窮也只能救白雪梅這一次,不成功則成仁的悲壯令人心酸。司機與郵遞員的冷漠,村人的助紂以及德誠的無能,所有這一切都是貧窮的直接體顯。對貧窮感受頗深的人勢必會對金錢格外崇拜,這也就造了對人性的踐踏,於是,七千元與白雪梅之間劃上了等號,無論她是否生過了孩子,這個女人只值七千元。
影片結尾,當所有的嚴防死守都將白雪梅逼上絕境的時候,小學生李青山的出現似乎寄託了導演的希望,但這僅僅是一廂情願。李青山的確是一個好學的孩子,但他對白雪梅的拯救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兒童的純凈,而不是知識帶來的文明,與愚昧並沒有產生任何沖突,他作為一個孩子更是體會不到貧窮的災難。於是,這點幻想也必然會隨著李青山的長大而淪喪。
白雪梅由於堅定的信念而逃走,她是幸運的,但傳宗接代與貧窮之間的關系勢必令更多的女性成為犧牲品,與法盲無關,這是人的本能,尤其是傳統的貧窮的男人的本能!當然,這也是某種社會狀態下的本能!
『肆』 以拐賣婦女為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
1、《盲山》是2007年中國導演李楊的一部電影,由黃璐等主演,盲山是將一種批判的眼光投向了中國長期不斷的社會問題——人口拐賣。
講述出女大學生白春梅被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後被解救的故事。
2、《颶風營救》由皮埃爾·莫瑞爾執導,呂克·貝松和羅伯特·馬克·卡門擔任編劇,連姆·尼森、法米克·詹森、瑪姬·格蕾斯聯袂主演的動作片。
該片講述的是Bryan(連姆·尼森飾)是一名退休的特工,常年的特工生活使其與妻子女兒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一次,女兒Kim(瑪姬·格蕾斯飾)想徵得Bryan同意去巴黎遊玩。
身為父親的Bryan並不放心17歲的女兒獨自出行,在一番爭吵後,固執的Bryan終於答應女兒。然而在巴黎,Kim卻遭到了黑幫賣淫團伙的拐賣。為拯救女兒,這名老特工重新出山。
3、《殺破狼·貪狼》是由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太陽娛樂電影集團、博納影業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動作片,由葉偉信執導,洪金寶擔任動作導演,古天樂、吳樾、林家棟、克里斯·柯林斯、托尼·賈等人主演。
該片講述了香港警察李忠志遠赴泰國尋找女兒,不料捲入了政治黑暗紛爭的故事。
4、《阿霞》
由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山西黃河影視社、山西廣播電視總台等聯合出品,由文世斌執導,宋小寧、張立、范燕華、梁斌聯袂主演的鄉村電視劇。
該劇講述四川女青年阿霞被拐賣到山西貧困山區後被鄉親們真情感動,帶領村民們一同走上富裕道路為縮影,用獨特的視角講述了當代農村婦女用雙手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的感人故事。
5、《明天我不是羔羊》是由陝西大唐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歌德藝術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都市情感劇,該劇由唐洪根、於建福執導,韓雪、楊雪、朱泳騰等人主演的。
講述的是一個被拐賣的女孩經歷磨難,憑借真情和信念改變命運、奮斗人生的感人故事。於2006年7月11日在上海東方電影頻道首播。
『伍』 拐賣婦女電影都有哪些名字 這三部都是良心佳作
1、《失孤》,講述亂明了丟了自己兒子早判的父親雷澤寬十四年尋子的故事。劉德華飾演的雷澤寬,騎著摩托車走遍大半個中國尋子,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在不斷幫助別人——為別人尋子,為別人尋家。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每每得到別人的幫助,比如曾帥(井柏然飾)給他修好了摩托車不要錢、交警(梁家輝飾)偷偷留給他二百塊錢,他都認真地記在本子上,和尋子啟事一起隨身攜帶——現在沒錢還,但將來是要還的——在這個農民身上,我們看到了國人最龐大的群體、最底層的小人物身上,那種大愛和人性的光輝,而我們的社會正需要這些溫暖的情感和品質嘩睜告,去化解霧霾一樣的冷漠、自私和歧視。
2、《親愛的》,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主演,講述了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3、《盲山》,這部電影其實爭議比較大!它是2007年李楊導演的一部電影,由黃璐等人主演,反映的是中國長期不斷的社會問題——人口拐賣。
『陸』 她們被拐賣,10部電影願天下無拐
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找了24年終於找到了親生兒子。
雖說大家都慶祝他們團圓,但20多年來的酸楚只有他自己知道。
除了他們,世間也還有很多正在尋找孩子的父母。
君君盤點了10部電影,願天下無拐。
1
《親愛的》(2014)
8.4
親生的和親愛的。
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拐賣題材的電影。
裡面涉及了丟失孩子的父母也有養育孩子的母親。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十分震撼。
故事講述了田文軍的兒子田鵬被人拐走。
他在找尋兒子的過程中沒有放棄,還加入了尋親會。
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孩子時,兒子卻將一個農村婦人當做母親。
這位婦人也不肯將自己心愛的孩子讓給他的爸媽。
2
《失孤》(2015)
6.8
郭剛堂原型電影。
這部電影就是根據郭剛堂的故事改編的。
裡面除了講述了尋找被拐賣兒子的父母親。
還有想找尋自己親生父母的孩子。
劉德華飾演的農民雷澤寬,在兒子兩歲的時候失去了他。
為了找到孩子,他帶著僅有的一點家當和一疊尋人啟事上路。
他騎著摩托車去往各個孩子有可能出現的地方。
在半路遇見了一個和兒子一樣被拐賣的青年。
3
《找到你》(2018)
7.3
狗血毀三觀。
這不僅僅只是一部尋親電影。
裡面還討論了關於不同女性的生活現狀。
其中有三個不同地位但同樣都是母親的女人。
講述了律師母親在離婚後奪得了女兒的撫養權。
為了給女兒最好的生活她拚命工作,給女兒找了個保姆。
卻沒想到某天保姆和女兒都不見了。
在尋找女兒的過程中她也漸漸了解到了保姆的人生。
4
《喊·山》(2015)
8.1
大山裡的啞女。
這部電影看起來是一部愛情片。
但實際上裡麵包含了兇殺,拐賣婦女等等。
啞女雖然不會說話,但她心裡一直在吶喊。
故事講述了女主角從小被拐。
因為看到了人販子殺人所以被割了舌頭。
之後她便成了人販子的生育機器。
遇見男主和愛情或許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慰藉。
5
《盲山》(2007)
8.6
全村幫拐。
這部電影真實的讓人憤怒。
女孩悲慘的被賣到了山村。
多次拚命逃跑都失敗,好在最後還是被解救了。
22歲的女大學生找了一份去山裡挖葯的工作。
卻發現自己被人販子賣給了村裡40歲的農民當老婆。
她不僅失去了自由,還不斷遭受強奸和毒打。
盡管她不斷嘗試逃跑,但全村卻沒人願意幫她。
6
《愛在旅途》(2014)
8.0
可憐的孩子。
這部電影取材自新疆流浪兒童的經歷。
講述了5歲的木拉提被拐賣到外地。
人販子不僅強迫他行竊,還天天暴打他。
他每天都在嘗試逃跑。
直到公安機關將這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得救後的木拉提想回去找自己的父母。
卻發現父母在前年找他的途中車禍離世了。
7
《拐點》(2017)
從「幫助人」到拐賣犯罪。
這是一部小成本的網路電影。
根據眾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
講述一個人怎樣一步步成為一個惡魔。
主角趙寶剛最開始是一個「熱心腸」的人。
他幫一對知青意外生的孩子介紹給了想要孩子的表哥。
後來又幫村子裡一對夫妻將第7個女兒送給無子女的人家。
在一次次的幫忙中獲利,他開始迷失自己。
8
《刺殺小說家》(2021)
6.7
一切都是為了找女兒。
故事講述了一名父親為了找到女兒。
所以接下來刺殺一個小說家。
而這個小說家筆下的小說,正在影響現實世界。
電影里的特效和怪物十分驚艷。
這雖然是一部奇幻冒險的電影。
但故事裡所有的主線源頭都是因為拐賣兒童。
男主是為了找女兒才接的任務,楊冪飾演的助手當年也是被拐賣的孩子。
9
《颶風營救》(2008)
8.3
找女兒的特工父親。
這是一部評價很高的動作電影。
裡面的動作戲酣暢淋漓,看得非常過癮。
但內核還是講拐賣人口。
男主是一名退休的特工。
女兒因為外出遊玩被賣淫團伙拐賣。
為了救出女兒他不得不重出江湖。
而營救的時間只有96個小時。
10
《天下無拐》(2021)
願天下無拐。
這部電影7月16號才正式上映。
講述了一對夫妻千里尋女的故事。
其中還有犯罪分子和打拐警察的對抗。
關注【流量君】 如果你也喜歡我們的文章就來關注與點贊哦!
『柒』 怎麼評價電影《喊山》
評價電影《喊山》:
影片以極富張力的人物刻畫、功底深厚的演員表演、國際范的演繹方式展示了中國電影的深刻內涵和無限魅力,影片在曲折凄美的愛情外衣下包裹著懸疑、兇殺,並涉及拐賣婦女的現實主義題材,相較於此前執導的純商業片,該片可謂是兼具了社會價值和誠意。
這是中國首個被拐賣婦女真實案例被搬上大熒屏。郎月婷演出了一個在生活底層絕望掙扎的被拐賣婦女內心真實的寫照。導演藉助這部電影向社會呼籲,請大家關注和正視婦女被拐這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只有買和賣的源頭都被堵上了,拐賣問題才有可能得到進一步的解決。
(7)拐賣婦女的電影有哪些名叫什麼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八十年代初的晉西北。韓沖(王紫逸飾)一直未娶,日子本就安靜,見臘宏(余皚磊飾)帶著啞妻(郎月婷飾)和一雙兒女著實可憐,便好心收留在自家。臘宏好吃懶做,常打罵啞妻。韓沖看也不是,管也不是,他的麻煩已經不少,全村都知道他溝對面的潑辣姘頭。
沒幾天,臘宏誤踩了韓沖炸獾的套子飛了天。封閉的山村開了鍋,幹部與長者圍繞如何給寡婦賠償數次協調,怎奈啞巴就是不要錢。韓沖只得負責養活娘仨直到啞巴明確賠償金額。
該片改編自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在失語狀態下,與男主人公相識、相知,化解各種誤會,最終相愛走到一起的愛情故事[
『捌』 《盲山》那些年被拐賣進大山裡的女人
拍攝這部《盲山》的導演李楊曾說,影片的選題是來自於他1996年回國時所看到了一則報道很是震撼,「 一個來自東北農村的姑娘鄭秀麗,被拐賣到廣東一個小村裡,因求救無望 ,又常年遭受兄嫂欺辱,心裡積攢了多年的怨恨,把買來的硫酸潑在侄兒身上,最後算是解救出來了,卻被判了死判。 」李楊後來跑到四川,花了兩個多月,了解那些被拐婦女的情況,並撰寫劇本,最終拍出了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盲山》。
電影簡介
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末,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白雪梅為了盡快賺錢還清家裡債務,聽信了假扮成醫葯采購公司的人販子的話,隨他們來到西北某個偏僻山村采購中葯 ,結果被人迷暈,賣給當地的農民黃德貴,白雪梅苦苦哀求這些人,希望他們能夠放了自己,但這戶人家為了娶媳婦花了7000元,更是認定這女人不管是生還是死都是自家的人。
後面的劇情和以前被拐賣到村子的女人沒什麼區別,白雪梅嘗試逃跑結果被關禁,絕食、自殺、想盡辦法向外報信,過程間逃跑回來被痛打,被強奸、最後懷孕生子……一次次的失敗,並沒有讓白雪梅和其他女人一樣慢慢甘於接受這樣的命運,甚至為了離開這里出賣自己的身體,結果就算是逃出了大山上了公交車,仍然被捉了回來,白雪梅漸漸明白這里能夠相信的只有自己。
慶幸的是,在一個學生的幫助下,白雪梅的父親終於找過來了,卻沒想到即便帶上公安,也無法把白雪梅解救出來,最後在雙方激烈的拉扯下,白雪梅絕望拿起菜刀,砍向自己的「丈夫」。
《盲山》 里已經被愚昧思想同化的女人
白雪梅的「婆婆」只心疼自家花的七千塊錢買回來的媳婦能不能傳宗接代 ,甚至和自己的丈夫幫助兒子強奸媳婦。反復勸說白雪梅, 反正事情已經這樣了,女人遲早都要過這一關,嫁誰不是嫁 。生怕白雪梅逃跑,日夜看管著,她也曾經歷過一切,卻沒有任何一絲感同身受的同情心,就像是被這些愚昧落後的男權意識徹底同化,助長了那些愚昧落後的思想。
正如西蒙 •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 婦女的處境、地位,在男女之間是存在著一種對稱的差別,古往今來,「女人」被降格為男人的客體,「女人」被看作為男人的「他者」,她自身主體性的權益和自身的行動權益都被剝奪了,在社會上只能 處於「第二性」的地位。婦女的劣勢並非自然形成的,這種劃分就是一些有心人的父權制產物,是專門用來鞏固男性權力服務的。
同樣被拐賣過來的鄭小蘭和程春蘭,一人抱著一個娃過來勸說著白雪梅要想開,留在這里也沒什麼不好的。而其中扮演鄭小蘭的女子,現實中就是被騙到那村裡去,才 20 歲,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
據導演李楊說「我們是拍攝時候才知道的。她天天來劇組,後來就讓她演戲。她丈夫不願意,打她,她就威脅:你再敢打我就跟劇組走!丈夫沒敢再打,後來我告訴副導演讓這丈夫也來串個角色。反正是農閑,劇組一天管 3 頓飯,連她抱的孩子也給一份錢。」
電影中的鄭小蘭最後為了小孩跳出了接她們出山的警車,選擇繼續留在這個貧困愚昧的山村裡,在這個重男輕女的法盲、文盲的山區里,她的小孩又如何接受良好教育,將來還是一樣貧困,還是沒有能力通過正常途徑娶妻生子,將來的她會不會也變成白雪梅「婆婆 」那樣的女人,說真的,可能性很大。
電影中的白雪梅從沒有要留下來的想法,逃出去是她的唯一執念,也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大山裡的惡,那些迂腐落後無處不在的思想,也是讓白雪梅心理轉變最大的原因。
第一次被黃德貴強奸當老婆之後,傳統的失貞觀念,讓她選擇割腕自殺;剪去長發,標志著心裡純真不再,徹底看清現實;三次出逃中,因為身無分文,想依賴其他男人,卻又再一次被 騙,讓她徹底明白了,想要解救自己,唯一的辦法只能靠自己。為了逃跑的路費,寧願失身給小賣鋪的老闆,但她清楚這只是無奈之舉,即使在被軟禁的情況下,白雪梅依舊不放棄讀書,比起另外兩個被拐賣過來卻甘於現狀,早已認命的婦女,白雪梅才更像是擁有現代新思想的女子。
導演李揚 曾 解釋 過 「盲」字 , 說:「眼睛死亡了跟眼睛瞎了還不一樣……衍生開去,就是對良知視而不見,對外部殘忍視而不見。」
《盲山》里的「盲」,在於村裡人的冷漠,盲在人心的自私。白雪梅通過一次次的失敗,最後只能選擇自救,周圍的人選擇視若不見,甚至沆瀣一氣防止她逃跑。村委會主任對白雪梅的求救置若罔聞;白雪梅滿懷希望遞出的求救信,郵遞員卻轉手就交到了她「丈夫」手裡;對黃德貴買來的「老婆」,村民們誇艷福不淺,即便白雪梅逃到了山外的世界 ,第一次因為三塊錢車費遭到司機拒載,讓她被捉 了回去,第二次靠出賣身體有了車費,卻因為「丈夫」一行人守在車門外,即便哭訴求司機不要開車門,然而司機、賣票員及其他乘客就這么視而不見,毫無同情心看著白雪梅被人帶走。
山裡村民的「盲」是一種野蠻生長出來的惡,他們覺得幫自己的人去搶「媳婦」是理所當然的,這是他們所認為約定俗成的規矩,完全不認外界道德和法律認知。而山外的「盲 」則是一種更冷漠更可怕的態度,顯然這種事情他們見多了,但和他們又有什麼關系,這種「盲 」不僅扮演了幫凶的角色 ,更加深了山裡村民對這種約定俗成的惡。這些人心的「盲」,是對拐賣婦女罪行的漠視及道德的淪喪。
《盲山》里,女主白雪梅所遭遇到的一切,在當時社會新聞里的報道上那些被拐賣的女人所說的細節可以說是完全一樣,導演李楊只是把這些摻雜在拐賣事件中的里里外外都呈現在觀眾眼前,否則僅憑一段豆腐塊大小的文章,根本不會重視,畢竟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我們早已司空見慣,卻從沒放在心上。
這些年,拐賣婦女事件為何層出不窮
在八十年代初,由於「嚴打」刑事政策,拐賣人口犯罪的活動變少。到了 90 年代初,有些地方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十分嚴重,導致社會生活貧富差距拉大,尤其西部地區和中東部貧困山區的生活條件極差,使得這些地區的女子寧願遠嫁他鄉、甚至願意被拐賣到經濟條件好的地區,有的家庭因為窮困無法養活子女,也只能將親生子女賣給富裕人家。
再加上不少地區落後封建的思想觀念,《盲山》里出現一個鏡頭,村民在水裡打撈起被人遺棄的女嬰屍體,通過對白可以看出農村對女性的歧視,這些不平等的觀念,導致男女比例失衡,也正因為這樣的風俗,許多犯罪分子開始做起販賣人口的勾當,導致拐賣婦女犯罪數量急劇增長。
在九十年代左右,就有大量的拐賣事件存在著,在官方公布的極少部分數據里,光是1991至1995年,被解救的被拐女性人數就高達八萬人。
而解救這些女性的過程就像《盲山》里拍的那樣,是如此之難,落後地區的村民不僅對拐賣罪行視若無睹,甚至還會參與其中。即使這些女性被解救出來,也會因為當時的落後觀念而飽受周邊人的歧視,無疑對被害者造成第二次傷害,更別說重新一段新的婚姻。
據WHO的數據,中國是世界少數幾個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的國家,而吞農葯曾經是農村地區最常見的自殺選擇。
近些年 ,拐賣 對象有所改變
隨著法律普及, 女性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 國內犯罪成本的增高, 近些年,這些販賣女性犯罪手段有所改變,由拐賣正常女性轉向拐賣智障女性,由於這些智障女性自身智 力的顯著差異,難以融入正常社會生活,難以維護自身權益,這些犯罪分子通常是誘發路邊撿拾式拐賣、騙婚式拐賣、嫌棄後拐賣等多種犯罪行為,導致這些身體或者智力有缺陷的婦女的犯罪侵害事件極高。
根據研究表明 2011 年到 2013年中,我國拐賣婦女立案呈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中在 2013 年,拐賣婦女已經呈現一個顯著的下降趨勢,這與我國近些年來逐步加大打擊該類犯罪有關。 上世紀 80年代中期到90 年代中期,就有大量的越南籍婦女被賣給廣西邊境的農民當妻子。到了90年代末期,那些犯罪分子以介紹對象或找工作為理由,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將越南籍婦女輾轉賣往內地,形成了非法「通道」。通過這條「通道」,大量越南籍婦女被拐賣到廣東、雲南、山東、山西、河北、湖南、湖北、浙江等十多個省(區)。從拐賣國內婦女到拐賣越南婦女,背後的邏輯無非是 解決國內貧困農村大齡男性的娶妻生子問題。因為農村適婚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從周邊相對貧困的越南、 緬甸、柬埔寨等鄰國找老婆成為這些農村剩男解決婚姻問題的首選 。
拐賣婦女的犯罪手段逐漸衍生成灰色產業鏈
因為暴利的驅使,中越邊境地區跨國拐賣婦女的犯罪活動日益猖獗,到2018 年下半年,包括中國在內的緬甸、柬埔寨、寮國、越南、泰國六國警方聯合出擊,破獲跨國拐賣案件 634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 1130 名,解救外籍被拐婦女 1130 名、兒童 17 名。據 2019 年 6 月 21 日新聞聯播報道近期我國公安部破獲多起跨國的拐賣案件。
同年,山東菏澤東明縣打掉了一批涉外婚介機構,其新聞通稿中有說到:「近年來,縣里的外籍新娘逐漸增多,尤其是鄉村裡的涉外婚姻人數與日俱增,大大小小的跨國婚介機構如雨後春筍全都冒了出來,像 中巴和中越等所謂的跨國婚介機構公然印刷、掛橫幅還有派發各種廣告、宣傳頁,就連火山小視頻、快手APP及手機微信群等各種社交軟體都有這些跨國婚介機構的圖片和視頻。
這些以贏利為目的的涉外婚姻介紹機構及個人, 以農村未婚男青年為主要宣傳對象,利用各種信息渠道傳播婚介消息,以涉外婚姻介紹之名,向這些人收取高額的定金費用。有的甚至存在跨國詐騙、拐賣婦女等違法犯罪行為,嚴重擾亂正常社會秩序。
而這種非法的跨國婚介不止出現在山東菏澤,河南、安徽、江西、湖南、雲南等地都存在不少這樣的跨國婚介所。如河南的《大河報網》2020年1月3日刊登的文章《跨國婚姻需謹慎切莫人財兩空》中報道:「2017年至2018年,公安機關就接到與外籍新娘有關的警情十多起,涉及新娘逃跑、感情破裂、離家出走等。」
花錢買老婆在國內之所以層出不窮,除了根植於自己的文化陋俗外,還有就是與主流文化相異的社會亞文化,拐賣婦女在晚清災荒中是件常見的事情,在特定的年代裡,這種亞文化一度占據主導地位,使人們認為買賣是合情合理的。
即便到了現在, 一些思想未開化的貧困地區的男性,依然會選擇這種做法,對待女性的他們仍未「開智」,因為條件落後,試圖以買賣的做法來定性女人做為自己的附屬品。 早些年除了普法力度不夠之外,對人販子違法犯罪懲罰的力度也是不足,再加上這些年信息科技的發展,導致這些犯罪分子作案手段花樣百出。
好在2021年04月0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的通知,其中有提到: 加大拐賣人口犯罪「買方市場」整治力度,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對「買方市場」分析研判,在收買人口犯罪活動高發地區開展綜合治理和專項行動,依法懲處買方犯罪人,從源頭上減少拐賣人口犯罪的發生。 國家能夠重拳出擊自然是好事,也希望像《盲山》這樣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以後只是一部警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