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都看過哪些由真實題材改編而來的電影,看完後最大的感觸是
由真實題材改編的電影一向是非常吸引大家注意力的,而且通常會獲得高關注和高票房。有很多由真實題材改編的電影都非常的好看。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
01.《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記憶裡面,第1次這么大規模和充滿傷痛的一場地震。這是一段非常慘痛的記憶,發生於1976年中國唐山,當時的地震有7.8級。
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是一開始就交代了兇手,並沒有執著於破案的環節,而是在深扒事情背後的真相,人性的復雜之幽深讓人難以揣測。
② 有哪些影視劇中的事情或情景在現實生活中都真實的發生了
我們都知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有很多影視劇中發生的事情,其實都是來自於現實生活的。比如說《熔爐》、《素媛》以及《少年的你》這幾部電影,其實都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情。
一、《熔爐》。《熔爐》這部電影看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部非常壓抑的電影,讓人看到了當時那所聾啞學校的可怕。這件事情在韓國也是非常轟動的,法律也因此而修改了。我們可想而知,現實很可能比電影還要糟糕非常多倍。通過這部電影,我們看到了那種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如果不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站出來的話,那真的事不敢讓人想像的。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影視劇中的事情或者情景都是在現實中真實的發生過的。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③ 哪些影視劇的劇情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
推薦幾部我看過的電影吧,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不過大多都是國外的電影。
1 《綠皮書》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榮獲奧斯卡獎,講述了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在路上發生的事情,通過這些事情,使得他們互相理解,他們最終也成了好朋友。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美國歧視黑人的 社會 真的是太黑暗了,讓人無法接受。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去電影院看看,挺不錯的片子。
2《沙漠之花》這個是很久以前看的,講的是非洲女孩華莉絲在很小的時候被實行了割禮,因不想嫁給一位六十多的老叟而逃去英國,最後被發掘成為模特,並致力於婦女解放。
3《追夢赤子心》講述了魯迪從小就擁有成為足球明星的能,但他天賦一般,家境貧寒,在所有人的質疑下,依舊堅持自己的夢想,並且最後取得成功的故事。
4《弱點》 奧赫因為父母離異而無家可歸,被送到了孤兒院,雖然他科科零分,但他卻又著橄欖樹天賦,最後被陶西夫婦收養並把他培養成了橄欖球星。
5《阿甘正傳》一部很經典的電影,「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巧克力是什麼味道」
6《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道斯的故事,他在沖繩島上勇救75人而榮獲美國國會榮譽勛章。
我覺得,最恐怖的一句話就是,本片由真實故事改編!
一、《熔爐》:韓國光州聾啞學校性侵案
啞語美術老師仁浩來到霧津這個聾啞學校上班,但是他卻發現學校里始終有一股壓抑的氣氛,總是躲閃的宥利,總是淤青的民秀,校長賄賂警察、教導員毒打學生、宿導溺罰女生,漸漸地,任浩開始走上揭露人性罪惡的道理。
聾啞的孩子無法為自己抗議,於是魔鬼講雙手伸向了這群無聲的天使。印象最深的是女孩在廁所內,校長講頭探到女孩頭上這個鏡頭,女孩無助地嘶吼,但禽獸還是沒停下雙手。
二、《3096天》:奧地利八年的少女囚禁案
10歲的女孩娜塔莎與母親吵架後,怒而離開家,可是卻被一個蓄謀已久的工程師綁架,工程師是戀童癖,因為在路上見過娜塔莎的微笑,便下定決心將娜塔莎占為己有。年幼的娜塔莎不知道,她這一囚徒生活,一呆就是八年。
對孩子下手的必須死!變態的工程師為女孩設計一個地下室,強逼她勞動,剃光她的頭,不讓她穿衣服,一邊虐待一邊又表示自己假兮兮的愛,好在女孩夠勇敢,也夠堅強。
故事原型娜塔莎自述,她一星期要被毆打,最嚴重的是骨折,到了青春期,工程師強迫自己當他的性奴,一度過就是八年,直到2006年,已經成年的娜塔莎才得以逃脫,而嫌疑犯因為畏罪而卧軌自殺,現在娜塔莎已經成了出色的脫口秀主持人,並出了自己的書《3096天》。
三、《唐山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
原本幸福小康的一家四口,卻遇上了大地震,丈夫去世,兒女換囊。保男還是保女?當大地震來襲,兒女被壓到在石板之下,絕望的母親只能選擇一個人活下去,結果選擇是體弱的兒子,但是沒想到,女兒卻被救了出來,被一對解放軍收養。
32年後,姐姐和弟弟在汶川大地震中相遇,之後,女兒也在搶救患難的人中,漸漸理解了母親當年的決定。事實上,保兒保女我覺得是個很不了解的問題,我也相信,現實中的母親只會選擇兩個都保,即使知道不可能。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里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
四、《親愛的》:絕望父母互助尋子
田文軍夫婦感情日漸冷淡,兒子田鵬成了他們感情的唯一紐帶,可是在一次玩耍的時候,田鵬卻失蹤,接連尋找無果後,兩人才意識到,兒子被拐賣了,絕望的夫婦踏上了尋子之路,一路上他們認識了很多同樣尋子的父母。
孩子不是商品,即使你的本意是希望有個男孩,但是你的幸福卻是建立在另一個家庭的痛苦之上,哪怕你對那個孩子再好,你也是個有罪之人,當你將孩子當成商品買賣的那一刻,你就已經犯了不尊重生命的罪。
原型是尋子的孫海洋和彭高鋒,以及扶養拐賣孩子的高永俠,彭高峰歷時三年終於找到兒子,但是孫海洋尋子十年任然無果,他一邊尋找兒子一邊也在幫助其它家庭尋找兒子。高永俠若是能早日察覺,或許也不會帶來這樣的悲傷。
如果有,我多麼希望以後的電影都是一句,劇情純屬虛構,不可能有雷同!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視劇很多,一般都是以真實事件為框架,經藝術加工以傳播正能量為目的的影視作品。這類作品來源於生活,使觀眾對作品的切入感很強。一般都非常受歡迎。比較有影響力的幾部作品有:
一《焦裕祿》
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治沙、治水、治鹼。造就了中國焦裕祿精神,受到了幾代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賞。此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視作品。
二《霍元甲》
民族英雄霍元甲,武功高超創立迷蹤拳,不懼洋人,打敗了以「東亞病夫」辱我國人的俄國大力士。最後被日本人陷害而死。次片也為真人為原型改編。
三《征服》
劉華強, 石家莊 社會 強哥,打架,復仇最後落網。也是真人真事改編。
不邀自來,我來給你說說大家映像都比較深的一部電視劇吧就是孫紅雷的《征服》
孫紅雷扮演的劉華強的原型叫張寶林。劉華文原型叫張寶義,是張寶林的弟弟,張寶林是石家莊的黑 社會 老大,封飆的原型叫孫大洪,他們在石家莊引起黑勢力惡斗並引發命案被依法逮捕槍決。
孫大洪團伙與張寶林團伙曾分別受雇於兩家 游戲 廳看場子,那個時候的 游戲 廳說白了就是賭博機,利益牽扯很大,所以都於黑 社會 沾邊,在1995年7月的時候,孫大洪帶著手下把張寶林的5名手下砍成了重傷。張寶林為了報復孫大洪,在一個月之後,張寶林讓手下郝某等人向孫大洪開了4槍。而且還把孫大洪的一條腿打瘸,一隻腳後跟也被打沒了。孫大洪光住院治療就花了10餘萬元,而且之後在病床上躺了兩年。落下終身殘疾的孫大洪,就發誓要報仇雪恨
在孫大洪康復後,准備找張寶林報仇,但此時張寶林因為故意傷害罪潛逃不在石家莊了,
於是他把矛頭對准了張寶林的弟弟張寶義,就是征服劇中的劉華文,在1999年5月,他召集同夥開槍把張寶林的弟弟打成重傷,在電視劇里是砍的,其實是用獵槍打的。
以後張寶林回來就開始了復仇,由於自己仇人較多,他自己都不確定是誰乾的,所以就把跟他們兩兄弟有過節的人都殺了。最開始殺的就是征服里的吳天,吳天原名姓丁,是之前賭博 游戲 廳的老闆,也是孫大洪的僱主,在1999年7月,丁某駕駛一輛「三菱」跑車在自家附近的胡同里行駛。突然,附近停靠的一輛白色麵包車瘋狂沖過來,將丁某的跑車擠在路邊,兩名手持獵槍的年輕人快步上前,一陣急促的槍聲,丁某倒在血泊之中,接著就是電視劇里的老虎,真實的老虎姓馬,也是當時石家莊的黑老大。
征服這部劇跟真實事件改邊不大,都是報復殺人。電視劇里沒有演封飆的結果,真實的是孫大洪雖然沒被殺,最後也是被逮捕了的
感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
★《鋼琴家》根據波蘭鋼琴家斯茲皮爾曼的紀實回憶錄改編
★《銀行大劫案》根據發生在倫敦勞埃德銀行的真實盜竊案件改編
★《拉貝日記》講述當年作為西門子雇員的拉貝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
★《自閉歷程》根據天寶·葛蘭汀的自傳改編 ★《泰坦尼克號》根據當時史上最大的郵輪Titanic號的真實海難故事改編
★《當幸福來敲門》根據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的故事改編
★《黑鷹墜落》根據美國1993年在索馬里軍事行動中的「黑鷹墜落」事件改編
★《湄公河行動》根據發生在2011年10月5日的「湄公河慘案」改編
★《可可西里》根據發生在可可西里的盜殺藏羚羊改編
近期復刷了2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雖然不是新片,但每次看後都會觸發心靈,感慨頗深。
1、《Catch Me If You Can/逍遙法外》
但我喜歡本片的另一個譯名《貓鼠 游戲 》,影片於2002年上映,本片可謂集各類大牌於一身,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編劇傑夫·內桑森,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飾Frank Abagnale Jr.)、湯姆·漢克斯 (飾Carl Hanratty)。
影片中弗蘭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飾)單純、狂放、膽大、聰穎過人、又透著股孩子氣,他在喬裝多個身份(教師、醫生、律師、飛行員),並依靠其過人的膽識、模仿能力及人際交往在兩年時間偽造支票,金額高達數百萬美元,在每個身份下,弗蘭克都能應對自如,得心應手。弗蘭克是FBI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通緝犯,負責此案的FBI探員卡爾(湯姆·漢克斯Tom Hanks飾)發誓要把弗蘭克繩之於法,但屢次被其戲弄,數次交手之後,讓卡爾對弗蘭克心恨之餘又不得不產生佩服之感。每個聖誕夜,弗蘭克都要給卡爾打電話「問候」,弗蘭克的享受生活與卡爾的枯燥辦公室加班形成鮮明對比。與其說卡爾與弗蘭克之間是抓捕與被抓捕的關系,不如說他們倆之間是伴隨與成長的關系。
像影片最後說道的那樣,「弗蘭克幫助FBI抓住了一些世界上隱藏最深的支票造假者,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反銀行詐騙和欺詐專家,弗蘭克還設計了銀行和世界500強公司每天使用的安全支票,這些公司每年向小弗蘭克·阿巴戈內爾支付幾百萬美元的服務費用,弗蘭克和卡爾至今仍然是好朋友」。
2、《Silenced/熔爐》
《熔爐》於2011年上映,以發生在韓國光州的真實事件為原型,(光州是韓國全羅南道首府所在地,是韓國第五大城市,也是韓國西南部的行政、軍事、經濟、 社會 、文化樞扭城市)。在該地區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學生遭受到非人虐待,初到該校的美術教師姜仁浩(孔侑Gong Yoo飾)發現學校的氣氛讓其感到壓抑,他經常在夜間聽到從洗手間內傳出女子的尖叫聲。隨著故事的發展,黑幕漸漸露出冰山一角,美術教師姜仁浩和人權主義者力圖揭開這些隱藏在象牙塔內的暴力事件,終止校園悲劇的進一步蔓延。
「歡迎來到霧津,白色濃霧之都」,這是影片結束時站牌上的文字,與影片一開始的大霧前後呼應。這似乎在預示著濃霧之後另有隱情,隨著真相一層一層揭開的時候,除了震撼還有的就是憤怒。
然而正義終究是正義,正義最終戰勝邪惡,雖然正義來得比較晚,但仍舊給眾人以希望。直到電影上映之後,影片上映同年9月29日,40名涉案教職員工中,其中1名因涉嫌性暴力被起訴、12名因涉嫌向事業法人行賄予以不拘留起訴、13名受到向所任職機構通報處理、其他14人則接受內部調查。同年10月28日,韓國會208名出席會議的議員以207票贊成,1票棄權通過了《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又名「熔爐法」),以加強對被性罪行侵害兒童及殘障人士的保護。同年12月29日,光州地方檢察廳對涉嫌對女學生實施性暴力侵害的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學校另一主要當事人實施逮捕(該名當事人2006年曾因證據不足作不起訴處理)。
對於題主這個提問,那影片可多了去了。比如《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敦刻爾克》,《血戰鋼鋸嶺》《忠犬八公的故事》,《中國合夥人》等等每一部都堪稱經典之作。
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血戰鋼鋸嶺》這部影片 。影片是一部戰爭 歷史 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眾多明星主演的還原二戰時期沖繩戰役的戰爭片。
影片改編與二戰時期美日之間真實的戰爭故事,講述在1942年的美日沖繩戰役的時候, 醫務兵戴斯蒙德·道斯不願意開槍射殺任何一個人,拒絕帶武器上戰場,並且在沖繩戰役中憑借著自己超強的意志和誓死拯救的信念把75名重傷戰友帶到安全區的故事。
影片真實的還原了二戰時戰爭的殘酷畫面,讓我們彷彿有了親自上戰爭的感覺,影片中槍林彈雨,饅頭的炮火和日軍的困獸之斗都讓我們深深感到身在和平年代的幸福感。
主角「道斯」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信徒,身材瘦弱但是卻有著堅強的信念,為了不帶武器上戰場他最終當上了醫療兵,但是他的理念和想法被戰友們嘲笑諷刺 。
道斯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在沖繩戰役中面對強悍的火力和不畏死的日軍,道斯孤身沖上戰場,拯救每一個尚有生還可能的戰友面對日軍強大的火力,戰友們一個個都倒了下來, 道斯一個人冒著槍淋彈雨,靠著雙手拯救了75名戰友。
這是個戰爭的奇跡!
喜歡看戰爭片的朋友,這部大劇一定不要錯過,裡面的戰爭效果絕對是史無前例的震撼。喜歡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視劇應該蠻多的,本人列舉幾個大家都熟知的:
一、良心電影《我不是葯神》。 這部電影主角是由徐崢飾演的程勇。故事的原型則是無錫白血病患者陸勇。當年他為了看病,尋找高價葯的替代品,開始了漫長的「代購葯品」生涯,同時幫助了更多像他這樣的患者。但不久後,因涉嫌賣假葯被捕,千餘名病友聯合簽名為陸勇求情,最終相關部門「撤回起訴」。
二、2018年大年初一上映的戰爭片《紅海行動》。 這部電影想必大家都看過,故事是根據真實的 歷史 事件「葉門撤僑」改編的。而且電影的主角「蛟龍突擊隊」也是真實存在的特種部隊。但是當年的撤僑並沒有影片中的驚心動魄,撤僑中,並沒有中國公民被綁架,當然我國的軍事人員也沒有在葉門境內執行武裝行動。
三、反恐電影《湄公河行動》。 這部影片由硬漢張涵予領先主演,湄公河行動的 歷史 原型是2016年10月5日,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也就是「湄公河慘案」。這部影片講述了為了解開中國船員遇害隱藏的真相,揪出販毒案幕後的黑手,由此展開了一些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四、檢查反腐電視劇《人名的名義》。 當時這部劇一經播出便引起強烈的 社會 反響,當時的貪腐懲處正興,這部片子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影視中心出品的。裡面很多案件是由真實的案件改編而來。
反恐電影和諜戰片、犯罪片很多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在這里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記得幾年前看過一部不錯的電影,名字叫做《親愛的》,應該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的,主演有黃渤、張譯、趙薇、佟大為等,我認為算是很有實力的演員了,尤其是黃渤,我個人很喜歡。
電影主演圍繞拐賣小孩兒這個 社會 主題展開,演戲了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找自己小孩兒的故事,以及收養被拐小孩兒的一位農村婦女爭奪孩子的故事,具體的情節記不太清楚,但是觀後感還是有一些印象,比較揪心的一部電影,不同角色的演繹都很到位,這部電影最後斬獲了很多大獎,票房也有好幾個億,算是很成功的電影,推薦大家可以看看。
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有關 社會 問題揭露的影視作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相同的感受,可能也是對 社會 某些方面存在不滿吧,比如近兩年的《我不是葯神》《人民的民義》等等,真的很喜歡,期待以後有更多類似的作品可以上映。韓國在這方面的影視作品很多,不過我感覺拍的稍微有些誇張,也可能是事實吧,都還是值得一看的。
首先想到的是《解救吾先生》。
影片改編自04年吳若甫先生被綁架的事件。劉德華飾演的吳先生就是吳若甫的原型。而王千源飾演的華子則來自於王立華。兩位演員都貢獻了非常有感染力的表演,而吳若甫本人也在電影中參與了演出。影片認真還原了當時綁架的場景,刻畫了一個窮凶極惡的歹徒—華子。值得一看。
還有《湄公河行動》。改編自湄公河慘案,影片講述在湄公河慘案後,為調查事情真相,還受害的中國船員公道,中國聯合東南亞國家徹底搗毀了當地的販毒集團,逮捕了毒梟糯康,並押送回國宣判死刑。影片讓人熱血沸騰,犯我中華者者,雖遠必誅!
國外的有《殺人回憶》。改編自韓國上個世紀的真實事件,多名婦女被變態殺人狂謀害,警方一直尋找真凶,當最後以為找到了的時候,卻被證明不是這個人。至今,這個仍然是一件懸案,這個殺人狂在哪裡?是一個還是好幾個人?影片給我們留下了大大的疑問,最後主角轉身看著屏幕,是看著鏡頭若有所思,也是看著熒幕前的觀眾,看著可能潛藏在觀眾中的真凶。
還有《招魂》系列。影片本身相比日本電影並不嚇人,但它宣稱改編自真實事件,就為電影蒙上了神秘色彩。鄉村的小房子莫名其妙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事,引得當時的調查員們紛紛前往,影片也藉此事件大書特書。不得不承認溫子仁在氛圍營造上有獨特的功力。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電影,我一時間也想不到,大家可以一起討論~
我給大家說的一部電影是根據二戰真實 歷史 事件改編的電影《血戰鋼鋸嶺》。相信看過的人都會用「震撼」這個詞語來形容。不單單是劇情,而且在畫面感與拍攝技術上都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完美的。
這部電影是以沖繩島戰役為背景來拉來序幕的。電影中他本身是在父親的極力反對下參軍的,卻因為信仰的關系,不願拿槍殺敵而選擇當一名軍醫。這也受到了很多人的瞧不起,認為他是非常軟弱的一個人,甚至遭到了別人的毆打。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觀念,絕不拿槍。堅持將自己的信仰作為武器。
在戰場上他從未有過殺敵的記錄,反而在他第一次上戰場時,部隊需要爬上很高的懸崖。等部隊上去以後面臨的是敵人的埋伏和槍林彈雨。使很多人都不幸受傷,這時他也明白自己的信念。絕不開槍,當他看到了身邊因受傷快要面臨著死亡的隊友便決定要救起他們,即使隊友認為他們已經無法救治,他還依然堅持救下他們。就這樣使幾十名已經本該犧牲的隊友得以救治。他也因此獲得了榮譽勛章,成為了一個戰場上的英雄反戰人士。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很好的揭露了二戰 歷史 很真實的一面,也因此這部電影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
④ 有哪些電影是現實生活中真實事件改編的
電影也是一門藝術,藝術更多的是來源於生活,只有真正發生過的事件才更能讓觀眾印象更加的深刻,有很多的電影是導演構想出來的,但是也有很多的電影是以真實的事件為原型的。利用技術和映像還原出當時發生的情況。
一:《中國機長》。
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評分很高,很多的人都去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就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川航緊急迫降所改變的。當時這個事件可以說是民航史上的一個奇跡。雖然我們早就已經知道了結果,但是還是很激動的看完了整部電影。它讓我們知道了很多的東西,比如說航班為什麼會取消,延誤等問題。還有形形色色的人在面對死亡時候的人生百態。
來源於生活的電影,才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讓觀眾喜歡。
⑤ 根據事實改編的電影都有哪些
《熔爐》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仁浩(孔宥 飾)來到霧津,應聘慈愛聾啞人學校。天降大霧,他意外撞車,維修時邂逅了人權組織成員柔珍(鄭有美 飾)。仁浩妻子早亡,8歲女兒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辭辛苦謀職養家。然而,雙胞胎的校長與教導主任竟逼仁浩索賄5千萬韓元。同時,仁浩逐漸發現學 校籠罩著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
《127小時》英國導演丹尼·鮑耶(Danny Boyle)將為福克斯探照燈公司拍攝《127小時》(127 Hours),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美國登山青年阿倫·拉斯頓(Aron Ralston)斷臂自救的故事。
⑥ 你看過哪些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感覺頗為觸目驚心為什麼
《親愛的》該片是根據央視早年的一則「打拐」新聞改編而成,講述一對夫妻因為關系不和睦,兒子成為他們唯一的聯系, 但是有一天孩子卻莫名其妙的走丟了。夫妻二人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更發生了許多震撼人心的事情。電影名字取得一般,但裡面趙薇,佟大為,黃渤的演技真的太到位了。 整部電影中,人物雖多,卻都塑造得豐滿真實,電影要傳遞的東西也很多,一定要去看看啊!
《社交網路》根據本·麥茲里奇的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Facebook的創立,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編而成。不得不說電影中的音樂運用的非常完美,從剛開始的openning credits到結束都有音樂無時無刻的出現,David Fincher本身是MTV導演出身,所以他的電影很大一部分與音樂相融合.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是哈佛的劃船比賽,真的是超級漂亮的拍攝!一直都覺得慢鏡頭在運動中可以表現更加細膩的美!是很值得看的一部電影。
《解救吾先生》是根據著名演員吳若甫曾經親自遭遇過的真實綁架經歷改編創作的一部電影。故事很簡單,影片講述了一個明星被冒充警察的綁匪綁架,以此敲詐勒索錢財,警方成功將人質救出的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當年的綁架案情節簡直和電影里一模一樣。那是在2004年2月3日凌晨,著名演員吳若甫和朋友在北京的某個酒吧里談完合作,幾個人剛從酒吧出來,旁邊突然沖出來幾個自稱是「警察」的人,在他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被帶上手銬,塞進 汽車 里揚長而去,後來綁匪將他帶到了偏僻的郊外,將他囚禁了起來,用性命威脅他交贖金。內地 娛樂 圈綁架第一案,此事立刻震驚全國,影響極為惡劣。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及時成立專案組,迅速出動,經歷縝密分析和多重調查,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當時與吳若甫一同被綁架的,還有一名男子。在被綁的幾天里,吳若甫臨危不亂,他沒有歇斯底里的哭鬧喊叫,也沒有心灰意冷、自暴自棄,而是積極想辦法尋找逃生的突破口。他穩住心神,配合綁匪的要求,一一照做,表態自己願意舍財保平安,並給自己的好友打電話籌錢,讓綁匪放鬆了戒備和警惕。與他一起被綁的另一名受害人,情緒一度十分激動,陷入崩潰的邊緣,他認為自己徹底沒救了。
吳若甫一邊和綁匪周旋談心,一邊耐心安慰另一位受害人,終於感動了其中的一名綁匪,沒有按照計劃殺掉他們。當時,這幾個綁匪本來是打算拿了錢將兩人滅口的。正是因為吳若甫的機智和沉著,為自己贏得了解救的時間,終於等來了警方,二人成功被救。
風雨過後,生活依舊,但這段驚險的人生經歷改變了吳若甫,也改變了他的人生態度。被解救以後,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他還是心有餘悸,始終被綁架的噩夢陰影,籠罩,這也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狀態。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也減少了自己的工作量,不久,他和相戀多年的女友舉辦了一場特別低調樸素的婚禮,樸素到來參加婚禮的人還以為走錯了地方。從媒體曝光的現場照片看,新郎新娘身穿白色T恤,黑色褲子,一身休閑打扮,沒有華麗的禮服,沒有唯美的婚紗,也沒有鑽戒和豪華車隊,兩個人牽手微笑著向盛裝前來的來賓分享自己的結婚喜訊。繁華落盡夢一場,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經歷過重大人生磨難的人才會真正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後來,吳若甫的這段經歷被導演丁晟拍成了電影《解救吾先生》,他自己在裡面扮演警察,劉德華則扮演被綁的吳若甫,王千源扮演綁匪。該影片最大程度的還原了現實中的真實情節,真實度高達70%,演員親身經歷的離奇驚險事件,很多場景都是感同身受,再加上演員本身精湛的演技和幕後精良的製作,讓這部電影未播先火,看點十足。它沒有沿用以往大屏幕上慣用的警匪片路數,槍殺打鬥,猛烈交火等激烈場面全都沒有,電影的拍攝主基調就是一個字「真」。劇情也很簡單,就是明星被綁了,警察去解救。人物設置也不復雜,幾個綁匪,兩個人質,演員的出色表演將各個人物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張力十足,讓影片看起來非常真實,讓觀眾感同身受。
還有一部電影是2019年上映的《只有芸知道》。該片是導演馮小剛根據自己的朋友張述和羅洋夫婦的真實愛情經歷改編的,影片中有80%的情節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沒有離奇的虛構故事情節,也沒有刻意營造的煽情戲劇沖突,就像一個老朋友一樣淡淡地講述了一對中年夫妻在海外打拚,攜手相愛半生,妻子不幸病逝,相濡以沫的丈夫決定替她完成遺願的感人故事。這是一部適合安靜觀看的電影,通過點點滴滴的小事,觸動觀眾的內心,讓人感受到愛情最美好的狀態。
據馮小剛導演自己說,他在尋找飾演男主角的演員黃軒時,先用20分鍾的時間大致給他講了整個的故事,黃軒聽完後被感動了,當即答應出演。 這是一部情懷電影,也是一部向美好愛情致敬的唯美電影。去掉虛無,找尋生命最初的感動,一生一世一個人,今生牽手,相伴一生。任光陰流逝,任愛人被病魔奪走生命,但心中的愛卻是永恆,愛的記憶始終溫暖著孤獨的心。此生愛過,雖死無憾。
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真實案例被搬上銀幕 ,成功案例屢見不鮮。口碑和票房都取得不錯的成績。
我認為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沒有太多的浮誇,而且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再加上劇情的真實,更容易讓廣大觀眾了解主人公的內心深處。那咱們來聊一聊以下兩個類型。
反應 社會 現象題材的國內電影《我不是葯神》
《我不是葯神》之所以被大眾所接受,就在於反映了真實的 社會 現象:「看病難」、「因病致貧」。
影片的上映極大的推動了,國家醫療改革,社保用葯目錄的增加。影片反應的「葯俠」陸勇,他是一位白血病患者,生病後一直吃進口葯維持病情。昂貴的葯物也意味著家庭的貧窮。
改編成電影的真實事件有一定的典型性,或者代表了這個時代中大多數人的某種訴求。
再來聊聊《逃離德黑蘭》這部愛國類影片。
這部影片根據真實事件:「伊朗革命軍劫持美國使館工作人員為人質」真實改編。
影片主要講述,美國CIA高層以拍電影為名,解救6名外交官回國。情節真實、緊湊、扣人心弦。
最終CIA高層在,加拿大駐德黑蘭大使的家中。找到了逃脫的6名使館工作人員。
《逃離德黑蘭》這部影片表現國家強大和民眾的愛國情懷,又或者是讓觀眾了解一些事件的始末,從而有所觸動,有所思考。
您好我來回答問題
19年上映的何以為家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來,這部電影真是觸目驚心,虐心。
該電影講述了敘利亞難民的故事,影片中的小男孩(扎因)是導演在黎巴嫩難民窟選出來的難民,本色出演,不是專業演員,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戰爭有多麼可怕,那裡很多人都跟扎因一樣,沒有人能夠救他們,只能活著一天算一天。
扎因是家裡的長子,12歲時候因為持刀傷人被判入獄,扎因起訴了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不能給他提供安全和保護,扎因家裡很窮,父母也負擔不起孩子的費用,扎因為了養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工作,給當地雜貨店送貨。
為了金錢,與扎恩最親近的妹妹在剛來月經一個月時就被迫嫁給了一個變態的雜貨商人,他為了保護妹妹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命運卻捉弄了他,於是他選擇離開了這個地方,在走投無路之際遇見了善良的(哈瑞)哈瑞條件比扎恩好一些,他有一個孩子,但是沒有戶口只能偷偷撫養,扎恩幫他照顧小孩。後來哈瑞不幸入獄,扎恩不知所措,但是他沒有放棄哈瑞的孩子,繼續帶著他生活,倆人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本來扎恩可以把孩子交給走私商,但是他不想像父母拋棄一樣,拋棄孩子。
扎恩說生活就像狗屎,比我的鞋還臟,
觀全影感觸最深的就是,年紀這么小的孩子活生生的給演成一個硬漢,一直與命運抗爭,
最終輸給了殘酷的現實,被逼走向犯罪。
可以為家,不是生下來孩子就不管了,是一個家,愛,溫暖,責任!
希望世界上勇敢的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回答完畢
⑦ 有哪些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五花八門的電影中你最愛看的是什麼類型的電影呢?我最喜歡看的電影類型是科幻片還有懸疑片。令人好奇的是,電影為什麼總會有新奇的素材呢?那麼多部電影為什麼沒有重復的情節?這些奇思妙想的情節是怎樣想像出來的呢?
中國也有類似的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劇情,例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由中國台灣青少年殺人案件改編。真實案件就發生在導演上的中學校園。少年因吃被害女生的醋,而殺害了女生,事後還謊稱自己是被害人的哥哥,最終被警方發現破綻,將其抓獲。這個影片還獲得了許多獎項。我認為由現實中真實事例改編的電影更具感染力,使觀眾得到反思,你們認為呢?
⑧ 有哪些根據真實犯罪故事改編的電影
《溶屍奇案》是由查傳誼執導,黃秋生、吳鎮宇、葉童等人主演的電影。
該片是根據1989年在香港發生過"空姐溶屍案"改編而成。
這部電影曾榮獲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編劇獎和男配角獎三項提名
詳細案件始末:
一樁恐怖的變態殺人案,核旅牽出一個震驚三觀的絕世渣男!
1
1989年5月8號,位於香港新界區沙田村落附近的村民總是能夠聞到一股令人慾嘔的難聞氣味。
附近村民無法忍受之下,向警方投訴,要求警方盡快找到臭味來源並處理。
沙田警方接到投訴,迅速來到現場,確定臭味來源自一棟西班牙式三層丁屋,於是進屋查看。
丁屋,法律上稱為小型屋宇,是香港新界原居民中的男性後人獲准興建的房屋。
這棟西班牙式三層丁屋的負一層有住戶居住,地面一層和二層則是由他人租賃。
警方根據調查,得知地面兩層承租人叫黃大衛,是位美籍華人。
與黃大衛同居的還有他的女朋友余玲。
在難以忍受的臭味下,警方仔細搜索一層,沒有發現任何線索。
但他們在二層發現少量違禁品可卡因,警方立即控制了黃大衛及其女友余玲,但還沒有找到惡臭源頭。
臭味到底從哪發出的?
經過地下一層及地面兩層的排查,警方將目光投向了僅有的第三層。
果然,警方在三樓的浴室內,發現一隻巨型鐵箱。
這個鐵箱內傳出來的陣陣惡臭,讓在場的警察幾乎無法適應,紛紛作嘔。
很顯然,惡臭來源被鎖定了。
盡管有所心理准備,但打開鐵箱後的場景依然讓他們大驚失色!
在鐵箱內,藏著一截嚴重腐爛的女性殘肢,屍體的肌肉組織被某種化學葯劑溶解,被溶解之後的皮肉組織膿液高度腐爛,散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強烈惡臭!
除了骨骼之外,鐵箱內還有一顆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形頭骨!
由於屍體是在黃大衛租賃的三層丁屋內發現,因此理所當然的,租賃人黃大衛及其女友余玲成為了重大嫌疑人,被帶回警局協助調查。
但警方的查案過程並不順利,目前屍體除了能確認是女性之外,其餘線索都沒有,警方只能試圖查找近期是否有失蹤的女性,來進行匹配篩選,但限於當時的條件和警力,這迅兆無疑是大海撈針。
而針對嫌疑人的審訊過程也不順利,黃大衛和余玲二人,拒不承認殺人。
兩人只承認私藏違禁毒品,但對死者的情況毫不知情。
有意思的是,警方在對黃大衛的社會關系展開調查後,發現他風流成性,女友無數,余玲正是他新交的女友。
但除此之外,警方並未發現黃大衛倆人有所異常的地方。
警方找不到黃大衛倆人的作案動機,證據,加上倆人也拒不承認殺人,案件調查進入死胡同。
正當警方一籌莫展時,一位居住在沙田村落的居民向警方提供一個極其重要的線索,案件似乎出現了轉機。
2
「兩天前,我聽到這里有兩個女人激烈爭吵,聲音很大,因為丁屋建築密集,能聽得很清楚!」
「後來呢?」警方想知道更多的線索,便於他們直接找到兇手。
「後來就有男的聲音介入調停。」這名熱心居民回憶起那天晚上聽到的聲音,「但是那個男人似乎偏向於其中一方。」
「吵了多久?」警方又問。
「吵了大概十幾分鍾,後來突然停了!」
警方詢問:「聽見吵架的具體日期你還記得嗎?」
這名村民仔細回憶:「記得,5月6日晚上。」
可是,僅僅憑聲音是無法斷定屋內的人就是黃大衛和余玲的,更不能辨別出死者身份和分析出案發經過。
但如果村民所說的情況是真的,那是否代表著黃大衛倆人撒謊了?
或者說,巨大鐵箱內被殘忍溶解的死屍,生前是和黃大衛他們認識的!
可惜,推測始終是推測,畝氏租聽聞也只是聽聞,無法作為證據。
就在警方一頭霧水的時候,他們接到報案,有人失蹤。
這個失蹤人員,讓警方逐步發現了一些線索。
失蹤人員叫黃紫君,在香港國泰航空擔任高級空姐,服務頭等艙,今年28歲。
警方上門再一次核實黃紫君失蹤情況。
「你們是什麼時候發現黃紫君失蹤的?」警方詢問黃紫君的父親。
黃紫君父親說:「5月6日。」
「失蹤之前,黃紫君有什麼異常舉動嗎?」警方再問。
「沒有什麼異常舉動,就是接到了一個電話,之後很生氣,然後出了門。」黃紫君父親說。
警方離開了黃紫君家,開始對黃紫君的人際關系展開調查,令警方意外的是,黃紫君竟然也是黃大衛的女友之一。
黃紫君是接到了一個神秘電話之後離開的,並且一去不回。
當地的熱心村民也提供了當晚聽到的吵架聲。
並且三層丁屋內傳出爭吵聲持續十來分鍾。
隨後,吵架聲戛然而止!
吵架聲為什麼忽然停了?
警方大膽假設,這幾條線索之間是否都互相關聯!
最關鍵的一點是,黃紫君的失蹤時間是5月6日晚上,而黃大衛所租賃的丁屋內傳出吵架聲音的時間也是5月6日晚上。
而且根據調查顯示,黃紫君和黃大衛認識在前,是男女朋友關系,黃大衛和余玲是最近才認識的。
警方幾乎可以肯定,黃大衛說謊了。
但他們再次提審黃大衛,試圖撬開他的嘴時。
沒想到黃大衛居然痛快承認,人就是他殺的。
3
警方問:「被殺的是誰?」
黃大衛回答:「黃紫君,還有一個幫凶。」
「誰是幫凶?」
「余玲。」
警方再審訊余玲,余玲得知黃大衛已經招供了,紙包不住火,早晚會敗露,於是承認他們的確殺了人。
經過仔細盤問,警方終於還原了案發當天的事情真相。
根據余玲交代,她特別喜歡黃大衛,但在得知黃大衛有個前女友之後,無法忍受自己和另一個女人共享愛人,於是當即在5月6日那天晚上,給黃紫君打去了一個挑釁電話。
黃紫君接到電話後非常憤怒,來到了黃大衛租賃的丁屋後,余玲見到了黃紫君真容。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黃紫君和余玲根本容不下對方。
兩個漂亮的女人開始劇烈爭吵,在這個時候誰都不願意落於下風。
聽到這里,警方不禁被黃大衛縱橫情場的能耐驚到了。
換作他人,前後任女友一旦相遇,則一方必然會黯然神傷退出,或者看清渣男面孔後雞飛蛋打,兩女一起退走,讓黃大衛兩手空空。
但這次情場較量,在爭奪黃大衛的歸屬權時,黃紫君和余玲卻針鋒相對,誰都不肯放手。
倆人爭吵越來越激烈,甚至起了肢體沖突,且已經吵到了隔壁的鄰居。
這時候,黃大衛才開始介入調停。
在經過認真的思考之後,他最終選擇了余玲,提出和黃紫君正式分手。
黃紫君心灰意冷之下,突然發瘋般撲向了余玲。
處於瘋癲狀態下的黃紫君沒有想到,自己捍衛愛情的壯舉,卻將自己送上了黃泉路!
面對著發瘋的黃紫君,黃大衛和余玲居然聯手,沖突之下將黃紫君殺死。
「怎麼辦?」
黃紫君死後,余玲第一時間不是想著報警,而是詢問黃大衛處理屍體的辦法。
黃大衛也知道殺人的事很麻煩,跟著就想出了一條令整個香港都為之震動的毀屍毒計!
為了毀屍滅跡,他們將死去的黃紫君衣衫剝光,並將她的人頭砍了下來,放在巨大的鐵箱內,然後用化學溶劑,淋在黃紫君的屍體上。
具有強腐蝕性的化學葯劑逐漸將黃紫君的屍體溶解,只剩一副白森森的骸骨,和令人頭皮發麻的骷髏!
黃大衛和余玲毀屍滅跡之後,本以為這件事情神不知鬼不覺,但是,悶熱的天氣讓屍臭從鐵箱內散出,強烈的屍臭影響到了周圍的鄰居。
鄰居報警後,這才讓黃大衛和余玲殺害黃紫君一事敗露。
經過司法審判,1990年8月,黃大衛和余玲二人被控告謀殺罪及妨礙死者合法下葬罪,罪名成立,根據法律,法官判處黃大衛和余玲二人死刑。
這里有一個細節值得回味,黃大衛和余玲親口承認殺人,毀屍滅跡,證據確鑿,但是這個案件從抓捕到審理,竟然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這不得不讓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懷疑當時香港的司法體系。
黃大衛和余玲二人被判處了死刑,正常情況下,本案已經可以結案。
然而,案件到這里才開始出現真正的戲劇性大反轉!
後續精彩正文請看下方卡片鏈接:
知乎鹽選 | 香港十大奇案:痴情空姐的消失之謎
⑨ 有哪些影視作品反應社會現實問題,並且是真實事件改編的
《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無一例外,大家意見少有得統一,評價之高,有登頂之勢,這讓我不禁對這部作品產生濃厚興趣,馬上買了票去一探究竟,看完之後果然沒讓我失望,確實是難得的一部好片,無論是影片的題材,還是演員們的表演,都無可挑剔。
這部片子也在提醒著人們對於當今社會制度和法律條文的反思。比如劇中丟失了孩子6年之久的韓德忠在徹底失去希望以後,辦理二胎時,卻被要求出示自己孩子的死亡證明。反映的社會現實問題令人噓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