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敘事特徵有哪些

電影敘事特徵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3-07 10:13:30

⑴ 好萊塢電影中的典型特點

1、非限制型的敘述手法:經典好萊塢電影的敘事眾多技法中最明顯的傾向是採用「客觀化」,意即呈現一個基本的客觀故事,在此基礎上穿插人物的「知覺主觀」和「心理主觀」視點。因此,經典好萊塢敘事電影通常都用非限制型的敘述手法。

2、戲劇化的故事結構:經典好萊塢電影在結構故事和展開情節方面明顯地以戲劇化作為基礎,故事情節充滿戲劇性沖突。



3、角色結構譜:經典好萊塢影片的角色往往有:正面人物(protagonist)、反面人物(antagonist)、配角(supporting)、主動角色(active)。

被動角色(passive)、刻板角色(cliche)、單線人物(one-string)、圓形人物(round)、扁平人物(flat)。

4、蒙太奇技巧:美國電影導演格里菲斯在《一個國家的誕生》等影片中創造性的在場面之內進行大量的切換,直接把戲劇性空間解構,然後重新組合以適應觀眾的思維和情感參與。

並由此發展出後來成為經典好萊塢敘事的一種拍攝和剪輯語法:用主鏡頭或交待鏡頭建立一個故事的發生地點,然後,當動作發展時,切至人或物的中景,在戲劇性高潮時用特寫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5、全知的敘述模式:當攝影機採取全知的敘述模式時,觀眾對劇情的了解就遠遠大於劇中人對劇情的了解,觀眾就實際上進入到一個和導演無意的共謀。

即觀眾和導演都在劇中人「上面」,猶如上帝一樣俯視劇中人物困境。這時觀眾對劇中人物的認同轉移到對導演的認同,觀眾從劇情的參與者轉移為旁觀者。

什麼是電影敘事

在電影劇作中,敘述一般以情節發展的連續性為特點,表明動作與動作,事件與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或者某種內在聯系,著重說明故事,交代情節,介紹人物。其作用是按照一定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連貫動作,連接段落,轉換場景,使未來影片成為條理清晰,敘述明白流暢的有機整體。

⑶ 什麼是電影的敘事風格

電影的敘事風格是指作品內容的組織、安排、構造等方面,如片語結構、句型結構、段落結構。

相關介紹:

電影敘事結構是一種以敘事為主的藝術,其敘事方法雖千奇百怪、變化多端,但其結構模式可歸納為幾種類型。

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學的敘事結構即情節安排,他認為悲劇情節應有頭有尾(完整)並有長度(時間延續過程)。

(3)電影敘事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傳統敘事作品中情節結構佔主體地位,最典型的是戲劇沖突的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結構主義建立了「中心化結構」,而結構主義堅決反對中心化,認為中心「不是一個固定的點,而是一種功能,一種使無數符號替換物的活動成為可能的無定點」,他們從「作品」走向「本文」。

結構並非直觀可見的對象,一般觀眾難以分析,這正是對電影作敘事結構模式分析的意義所在。通過結構模式分析,便於把握電影敘事構成的一般規律和創新途徑,使創作者和觀賞者在結構本文和解讀本文時有章可循、提綱挈領。

⑷ 舊好萊塢電影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舊好萊塢電影創作遵循著一種戲劇電影的美學原則,其基本特徵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戲劇化的故事結構,類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暢的連續性剪輯。

一、經典好萊塢電影在結構故事和展開情節方面明顯地以戲劇化作為基礎:故事情節充滿戲劇的沖突,故事結構完整封閉,故事發展逐次遞進直到結尾的高潮並總離不開大團圓的結局。如《卡薩布蘭卡》《魂斷藍橋》。

二、在戲劇化故事情節結構模式確立之後,好萊塢經典敘事的人物形象構成也自然呈類型化的傾向。根據戲劇沖突原則,人物形象被確立為正反兩個陣營,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總有代表正義和法律的警長及貪婪野蠻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對峙。

當然,在經典好萊塢敘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類型原則的大前提下又有無窮的取捨和 變化,但正反兩方人物所構成的戲劇沖突則是好萊塢永恆的法寶。


三、好萊塢經典敘事系統的核心是前面已經提到的連續性剪輯,連續性剪輯代表了好萊塢經典敘事的特徵,既是對戲劇化故事和類型化人物的發展,又是好萊塢製造夢幻和歡笑的基本前提。

因為自然流暢的連續性剪輯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簡潔方便而又真實可信的銀幕世界。

由於經典敘事系統的剪輯旨在實現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別使用的順序便具有了特殊涵義:先是建制鏡頭展現整體環境和人物。

然後是中景的鏡頭交待人物的動作和反動作,再切入近景鏡頭(包括特寫)將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現給觀眾。

最後還得回到全景鏡頭來結束段落敘事或重建新的時空關系。

四、好萊塢大團圓結局作為經典好萊塢敘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好萊塢主流影片中扮演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簡單來說,其有兩個方面的涵義:其一是循環型或封閉型故事結構;其二是達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結局。

例如在奧遜.威爾斯的不朽傑作《公民凱恩》開始時,鏡頭從報業大亨極盡豪華的「天堂庄園」的大門和大門上「禁止入內」的警告牌緩緩移入,最後則用一個慢慢拉出庄園大門的反向鏡頭結束全片,在影片的敘事結構和鏡頭語言上完成了封閉型的循環。

(4)電影敘事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20世紀30—40 年代是美國好萊塢的全盛時期,這期間在好萊塢影片創作中占統治地位的是類型電影,類型電影就是按照不同的類型(或樣式)的規則要求創作出來的影片,實質上它是一種藝術產品標准化的規范。

這種規范的電影的實質就是運用一切能夠抓住觀眾視覺和心理的電影表現程式,它常常要比個人構思的有意識追求藝術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觀眾的興趣和道德標准。

類型片是好萊塢製片制度的產物,它從商業和票房的角度進行影片生產,並在大量的藝術實踐中建立並完善了一套電影創作方法。

類型片的主要特徵體現為:

1. 情節公式化

2.人物定性化

3.銀幕敘事標准化(類型片大都採用單一的線性結構,以時空轉換為順序,以事件發展為線索,較少使用閃回,交叉蒙太奇手法,而著重講述單向發展的故事)

4.視覺形象圖解化(如古堡或塔樓象徵危險,幽暗的森林隱藏著災難,實驗室里汩汩作響的試管則孕育著罪惡等)

類型片在經典好萊塢時代的發展經歷了形成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復興期則出現在新好萊塢時代。經典好萊塢的類型片包括西部片,警匪片,歌舞片,恐怖片等。

50年代到60年代,由於電視產業的發展以及其他的政治經濟等社會方面的原因,經典好萊塢的類型片出現了衰退。

⑸ 現代電影敘事的特點有哪些

電影有八大敘事風格,分別是常規線性敘事、多線性敘事、回憶敘事、環形結構敘事、倒敘線性敘事、亂線性敘事、重復線性敘事和套層性敘事。常規線性敘事是指按照正常時間模式敘事。

⑹ 電影的八大敘事手法是什麼

1、常規線性敘事。(按照正常時間模式敘事)例:《侏羅紀公園》很多就不一一舉例。

2、多線性敘事。(影片有很多個小故事組成,在一個時間段由其中的一個故事串聯起其他故事)例:《撞車》《愛情麻辣燙》。

3、回憶敘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憶進行現實與回憶的交叉敘事)例:《鐵達尼號》《大魚》《公民凱恩》。

4、環形結構敘事。(影片的開頭與影片的結尾相互輝映)例:《暴雨將至》《低俗小說》

5、倒敘線性敘事。(按照反正常時間敘事) 例:這種影片為數不多,國內更是沒有。法國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這種類型相當精彩。《5×2》(愛情賞味期)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婦離婚為開篇;家庭生活矛盾為第二節;結婚為高潮;相識為結尾。建議你去看看。

6、亂線性敘事。(整部影片毫無邏輯性,可以說是把所有片段、情節、人物全部攪亂,讓人無從得知現在過去和將來,只能靠觀眾憑借自己的記憶力屢順影片)例:《21克》《迷牆》《我們的音樂》。

7、重復線性敘事。(整部影片在時間上會有一個重復的時間點,每個故事都會從這個時間點上再次開始)例:《羅拉快跑》《愛情是狗娘》《羅生門》《英雄》。

8、套層性敘事:這類電影的敘事像俄羅斯套娃,一層套一層,一層一層,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形成一種套層結構。此類典型電影當屬《盜夢空間》。

(6)電影敘事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影敘事〈cinematic narration〉,負責將電影里的情境或事件呈現或描述出來的論述活動。起源於六零年代,是結構主義的一個分支,最早是用於文學作品而非電影作品之研究,用於文學作品分析的時候,是利用文字串聯出行動,完成故事敘述。

而電影的敘事與其他敘事藝術相較之下,有者媒介根本的差異性,用敘事學分析電影時,電影的視覺性和展示性透過情節創造出畫面,延伸出更多畫面的意義所在。

在符號學廣泛用於其他領域之後,將影像,聲音符號化,敘事學至此開始用於電影作品的實際分析上,變成研究電影文本的科學方法。在符號學和敘事學之前的電影研究是電影的形式分析或作者研究為主,而符號學和敘事學研究開始把重點放在論述和文本的研究,而不是電影的整體研究,甚至於跨越並結合其他領域,例如心理分析,女性主義,社會學研究。

電影敘事學多元存在,無法給予單一定義。有些電影(包括當下常見的主流電影)屬於古典敘事的基本樣態,需要空間和時間,一連串因果論的事件,完成情結論述, 相反的,對立於古典敘事電影的現代和後現代電影,則是利用更多拼貼或特殊敘事電影手法運用,顯現主角內心狀態,創造新的敘事邏輯。

由於電影敘事樣態多元化,所以分析電影敘事學不僅沒有一個確定的規則可以依循,而且,分析模式也經常必須隨著影片建立。

以通論來看,決定我們依該如何分析一部敘事電影的元素,實在難以盡述,但是如何解讀一部敘述電影,並將它建構成為一個分析的客體,卻是一切影片分析的起點。

⑺ 電影的敘事手法主要有哪些

非線性單線敘事(單線、無序)

「非線性單線敘事」指的是含斷裂、省略、閃回、閃前的單一線索不完整敘事,這類故事雖然撲朔迷離,但基本上是圍繞著一條主線進行敘述的。

比如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名作《記憶碎片》,雖然在敘事順序上錯綜復雜,呈現出一種「打亂」的狀態,但基本上圍繞著一條主線,即「患有短期失憶症的主人公,通過紋身、紙條收集線索,為妻子報仇。」

「非線性復線敘事」在影視作品中比較常見,簡單來說就是雙線或多線並行的敘事手法。然而,該結構卻存在很多復雜的表現形式。

「線性敘事」被認為是嚴格按照現實的時間雀拆向度來組織安排的,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四部分組成。

只要是一條線且前後有序,都是「線性敘事」。因此,文學中的倒敘、插敘都應該算作「線性敘事頃旁棗」,因為它們大體上都遵循「一條線」原則,只不過是以「曲線」的形式表現的。

(7)電影敘事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影的敘事手法,依據文學敘事學或符號學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結構的理論。沿襲傳統小說敘事學的電影敘事學主要研究故事的情節安排、啟碼行動動機、人物性格和審美特性,關注電影劇作的技巧層次。

作為電影的基本敘事手法以及美學流派,與蒙太奇並存的還有長鏡頭技術、快速切換的剪輯方式及其理論,這些敘事手法如今已經越來越緊密的相互融合,成為當今電影敘事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影片《天生殺人狂》的鏡頭組接形式就是快速切換的剪輯方式。

這種剪輯方式已經成為現代電影創作中的思維觀念,導演將無數個場景處理成為一股急速流動的視覺,切換作為一種風格存在,鏡頭間、場景間的切換成為更換鏡頭、更替場景的主要形式。平行、交叉、聯想、錯覺、象徵、對照多種蒙太奇技法綜合運用,為敘事的快速推進達到了一種和諧。

想用怎樣的風格來傳達故事,剪輯師的剪輯是在導演風格上建立起來的。

⑻ 好萊塢經典敘事有什麼特點

特點:遵循因果邏輯基本線性推進的敘述方式

劇情結構(Polt)

基本上以序幕——建立——對抗——解決——尾聲的好萊塢模式結構組織影片的故事內容。

第一、序幕(介紹故事的背景)

第二、建立(鋪墊故事發生的前因)

第三、對抗(由前因導致的雙方矛盾沖突)

第四、解決(矛盾沖突導致的結果)

第五、尾聲(結果對主人公生命所帶來的影響)

(8)電影敘事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好萊塢經典敘事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著時間的限制,或計時炸彈,能夠給觀眾一股緊張的情緒,並且這股緊張情緒能維持一段長時間。還有十二個小時,隕石便會撞擊地球,地球上超過一半的生物會死亡。(電影--隕石撞地球)

它還使用轉折點能製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觀眾的預期心理,加強情節張力,從而持續觀眾對故事的興趣。轉折點最常出現於故事的前段和後段。劇本前段的轉折點一般用於開啟故事和陳列出主角即將面臨的各項選擇。至於後段的轉折點則指向主角解決危機,收攏故事。

閱讀全文

與電影敘事特徵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電影中怎麼推廣廣告 瀏覽:60
13個月看多少時間電影 瀏覽:908
搞笑空姐的電影是什麼電影 瀏覽:837
207年好看的電影推薦 瀏覽:828
怎麼選電影廳 瀏覽:373
電影賣多久廣告 瀏覽:282
愛情公寓大電影的票價是多少 瀏覽:749
近視眼戴兩個眼鏡看3d電影怎麼戴 瀏覽:530
戰地鍾聲電影免費看 瀏覽:741
關於楊靖宇的電影名叫什麼 瀏覽:533
一部電影需在取得什麼後方可上映 瀏覽:161
被禁播的大尺度電影有哪些 瀏覽:925
2019年最好看電影排行 瀏覽:927
無敵原始人電影怎麼樣 瀏覽:109
如何觀看高清電影網站 瀏覽:770
男生賈里電影哪一種好看 瀏覽:965
使徒行者電影怎麼搞垮香煙銀行 瀏覽:884
有什麼辦法可以看vip電影的 瀏覽:215
皮胡印度電影完整版免費 瀏覽:706
好看的中國電影愛情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