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改革開放以前我並沒有出生,但是,我們的祖輩父輩常常告誡我們的一些話還是可以幫助我們去設想那個時期的一些生活狀況。他們是農村公社,每天勞力婦女下地幹活或者去建築工地掙工分。吃飯是統一的大鍋飯,收成是公家的,分成有一點自家的可以做其他的用途。家裡一般都不富裕,來客人了就用油鐅弄幾滴油還算不錯,全家吃飯就覺得很好了。煎餅是奢侈的,至少對於那時的老百姓來說,每天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要熬好的掙工分,飯有的吃,油水卻不多。
2. 求一部描述改革開放前的少男少女戀愛電影
有點像《山楂樹之戀》呢
3. 改革開放有哪些經典的電影
《厲害了,我的國》
4. 有什麼講改革開放的好看的電影嗎
《復興之路》就這一個吧
5. 反映改革開放的電影有哪些
天雲山傳奇
芙蓉鎮
苦惱人的笑
淚痕
人生
赤橙黃綠青藍紫
夕照街
街上流行紅裙子
大橋下面
瞧這一家子
首席執行官
共和國不會忘記
牧馬人
美麗的大腳
破冰
代理市長
站台
6. 關於改革開放40年的電影
昨天晚上,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18電影頻道之夜」閃亮登場,看點多多。電影頻道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重磅推出「40年40部」年度影片,並將在電影頻道黃金時段進行主題展播,包括《歸心似箭》、《紅高粱》、《紅海行動》等影片。精選的「40年40部」優秀國產影片將於9月到12月在電影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這次大型主題展播,從3000多部國產影片中根據影片的社會影響力、電影史地位,綜合電影頻道旗下媒體的傳播價值,通過電視媒體CCTV-6、網路媒體1905電影網、平面媒體《中國銀幕》雜志,推出1979年的《歸心似箭》、1980年的《廬山戀》、1987年的《紅高粱》、1997年的《甲方乙方》、2009年的《建國大業》、2012年的《一代宗師》、2017年的《戰狼2》、2018年的《紅海行動》等40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年度影片」。1978年到2018年,40部具有代表性電影鏡頭的精彩混剪,引發在場嘉賓與觀眾的無限感慨。
《廬山戀》主演郭凱敏通過VCR表達了當年這部影片正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才歷久彌新,直到現在每隔一段時間都還會在電影頻道反復播放,特別受歡迎。上海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任仲倫也特別回顧了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廬山戀》,他感慨,中國電影人的作品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特徵,「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講述者。」他表示,要將向上的青春氣息貫徹至今後的創作中。
博納影業集團一共有三部影片《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入選「40年40部」年度影片片單,董事長於冬分享了這三部電影的創作始末,他激動地表示薪火相傳,承上啟下,電影路上沒有前後,每位電影人都是為中國電影而努力。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現場為40部影片代表頒發入選榮譽。
□延伸
「星光行動」助陣脫貧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電影頻道向廣大電影人、藝術家設計師發起了「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號召,成功組建起一支匯聚平台優勢、創造力、影響力的「星光行動」團隊。成龍、白百何、李冰冰、吳京、陳坤、陳思誠、周迅、姚晨、黃曉明、黃渤、景甜等眾多明星和10位藝術家設計師分別組成自己的團隊,宣布了自己投身這場戰役的決心。
在昨晚的電影頻道之夜上,佟麗婭和楊冪作為演員代表上台發言。佟麗婭第一時間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新疆伊犁,她表示盡管自己的故鄉鍾靈毓秀,民風淳樸,但依然沒有摘掉貧困的帽子。「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就像母親的聲音在呼喚她「是時候回家看看了!」她力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自己的家鄉,並激情邀請全社會的有心之人一起發現、關注身邊的貧困地區。星光志願者楊冪也分享了自己的扶貧行動計劃。她表示在未來的時間里,將發動身邊的人結成星光行動團隊,背起行囊,踏上重點貧困地區的土地。同時,電影頻道正在籌備電影《蘭考蘭考》,以影像的力量助陣脫貧攻堅戰。
另外,在電影頻道之夜上,電影頻道重點推介自己的王牌欄目。包括:由電影頻道和周迅聯合發起的口碑欄目《今日影評·表演者言》第二季;由清華大學尹鴻教授作為評論人,邀請改革開放40周年相關的當事人與見證者一起講述光影四十年變遷的《今日影評·鴻論》;以推介暑期檔重點國產片為目的、打造浸入式舞美體驗為特色的季播欄目《國片大首映》第二季。暑期備受關注的影片《阿修羅》、《神奇馬戲團》主創也來到現場助陣,大家表示願意選擇《國片大首映》這個平台來向觀眾推薦新片。
電影頻道主辦的「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作為電影頻道的一個品牌活動,已具備不俗的社會影響力,「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今年7月在山西大同舉辦,香港著名電影人吳思遠擔任評委會主席。包括《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深海浩劫》等多部中外影片都入圍。成龍主演的成名作《醉拳》成為開幕影片。(本報記者王金躍 )
「40年40部」
1. 《歸心似箭》1979
2. 《廬山戀》1980
3. 《喜盈門》1981
4. 《駱駝祥子》1982
5. 《武林志》1983
6. 《黃土地》1984
7. 《少年犯》1985
8. 《血戰台兒庄》1986
9. 《紅高粱》1987
10. 《霹靂貝貝》1988
11. 《開國大典》1989
12. 《焦裕祿》1990
13. 《大決戰——淮海戰役》1991
14. 《秋菊打官司》1992
15. 《東歸英雄傳》1993
16. 《大話西遊——月光寶盒》1994
17. 《紅櫻桃》1995
18. 《紅河谷》1996
19. 《甲方乙方》1997
20. 《一個都不能少》1998
21. 《橫空出世》1999
22. 《卧虎藏龍》2000
23. 《開往春天的地鐵》2001
24. 《英雄》2002
25. 《鄧小平》2003
26. 《天下無賊》2004
27. 《神話》2005
28. 《雲水謠》2006
29. 《集結號》2007
30. 《畫皮》2008
31. 《建國大業》2009
32. 《唐山大地震》2010
33. 《建黨偉業》2011
34. 《一代宗師》2012
35. 《中國合夥人》2013
36. 《智取威虎山》2014
37. 《大聖歸來》2015
38. 《湄公河行動》2016
39. 《戰狼2》2017
40. 《紅海行動》2018
7. 改革開放前都有幾部階級斗爭的電影片
政治方面:改革開放後的政治制度是對改革開放前政治制度的一種繼承和發展,是一個不斷完善與現代化的過程。例如我國的教育制度得到了完善,1986年頒布了義務教育法等。
經濟方面: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制度是由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經濟制度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直到21世紀初最終確立。
思想文化方面: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這既是對之前文化的一種反思,也是對當代文化的一種積極接受。例如改革開放前我國歷史研究領域以革命史觀也就是階級斗爭史觀作為研究的主要角度,而改革開放後,歷史研究領域的研究角度日益多元化,史學家對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文明史觀也更加註重。
總而言之,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時期,後者是對前者的繼承發展乃至是創新,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就是「」揚棄「」。
8. 反應改革開放的優秀電影是哪幾部
優秀的電影不少,但都被廣電總局這sb給禁播了。。。。
公開的有幾部:《活著》
《陽光燦爛的日子》
《太陽照常升起》
《德拉姆》
,,,,,,,
9. 一部描寫改革開放的代表電影
《小字輩》(遲志強主演)
http://younger.lingd.net/article-625159-1.html
10.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電影是怎樣
分2個時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時期
解放初期,中國電影發展很快啊,一大批優秀的電影誕生,當時部分電影製作水平都趕超國際呢,而且都滿好看的.可惜遇上了文革(之後話題比較敏感,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