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林彪叛變的電影有哪些

林彪叛變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9-25 09:20:14

㈠ 關於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電影有哪些

一、《大渡河》。這是年輕時代的毛主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部電影,毛主席是由王霙飾演的,他無論從容貌還是氣質上,都非常接近這位青年領袖。片中陳寶國是男主角,脾氣暴躁但行事卻有紋有路,最後不幸犧牲
二、《四渡赤水》。古月出演的第一部特型人物電影,也就是當時的革命「大片」。古月的外貌、身材都與毛主席驚人地相似,動作與神韻更是與他老人家如出一轍。在此之前,一些著名的如《風雨下鍾山》之類的電影中,雖然也有偉人出現,但是毛主席、周總理的形象一直是神似形不似,頗為遺憾。古月的出演彌補了這個不足,從此,一個銀幕上的偉人時代才真正拉開了帷幕。順便說一句,唐國強在這部電影中扮演政委,感覺是最能體現他演技的一部,犧牲時的片段極其煽情,每看都潸然淚下
三、《西安事變》。本片是古月飾演毛主席和孫飛虎飾演蔣介石的首次合作,十分珍貴。兩人配合得簡直是天衣無縫,從眼神到思想,都把握得相當准確。說句題外話,就是蔣介石的飾演者,我一直喜歡孫版,趙恆多出演得比較早和多,從外形上他也更接近,但是孫飛虎對「神」拿捏得恰到好處,加之外形也甚相似,所以更勝一籌。哦對了,還應當向少帥張學良校長致敬
四、《重慶談判》。之所以把這部電影拿到前面來說,是因為電影的內容實在吸引,不但真實地再現了一段史實,又巧妙地加入了虛構成分,胡慧中的一段記者戲,亦是分外出彩。這又是古月與孫飛虎的合作,兩人相輔相成,不可多得。還有,這部中的周總理是黃凱飾演的,我個人覺得他慈善親切,非常適合總理一角;可惜他因車禍不幸罹難,悼念。本部電影的導演是李前寬、蕭桂雲夫婦,是我最敬佩的導演夫婦,他們的電影,幾乎部部令人叫絕,錯過可惜
五、《決戰之後》。李前寬、蕭桂雲夫妻檔導的又一部佳片。片中古月的戲份不多,但是少不掩精,而且周總理又是由黃凱飾演,二人搭檔也很默契。本片的故事特別值得回味,每次看都有不同體會。喜劇大腕葛優在影片中客串了一名國民黨將軍,並在京劇演出時反票了蘇三一角,喜劇頭角已露崢嶸
六、《毛澤東的故事》。想了解毛主席,本片是必備教材之一。仍然由古月出演,詮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國家主席形象。片中毛岸英的戲份值得一看;還有一些主席的日常瑣事,令人在崇敬之餘倍感親切
七、《開國大典》。李、蕭導演的史記大片。激動人心的時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每次看到這里我都會熱淚盈眶,絕對不是蓋的。古月版的毛主席,不必多說;各大特首均頗精彩,黃凱的周總理,劉懷正的朱德老總,郭法曾的劉少奇。。。恍惚記得是白楊版的宋慶齡,可能是。天安門城樓上的國慶重現,與油畫幾乎無異
八、《毛澤東與斯諾》。古月與王霙的世紀合作。難得他們兩人聚齊,年輕的毛澤東,我個人還是最喜歡王霙版的。主席的照片,也是斯諾的八角帽那張比較獨具特色——那種睥睨天下的傲然,彷彿是在說「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九、《走出西柏坡》。古月版。本部中毛主席並非主要人物,但都是圍繞他身邊的人來展開故事。亮點是孫海英飾演的軍代表,那時他還並未出名,不過演技已經非常「激情燃燒」了
十、《大決戰》三部曲。《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我個人當然最喜歡第一部,誰讓我仙鄉沈陽呢,呵呵!不過第一部確實在上映當時受到的關注最多,主要是因為馬紹信飾演的林彪,那種陰鷙沉鬱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結果彼時與林彪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充斥熒屏,多得馬先生之力。三部電影中的毛主席均由古月飾演,指揮若定,詼諧沉著都有體現;蘇林飾周總理,也頗神似;劉懷正飾演朱德老總,遺憾的是他與黃凱同車,一並謝世。

㈡ 十部軍事題材影片中的《南征北戰》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南征北戰》拍攝於1952年,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於新中國成立以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故事片,該片與《地道戰》、《地雷戰》一起稱為「老三戰」。

㈢ 東北野戰軍的相關電影

大決戰:遼沈戰役
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Shenyang Campaign
英文名: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Shenyang Campaign
別名:大決戰(第一部:遼沈戰役)
Da Jue Zhan I: Liao Shen Zhan Yi
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語言:漢語普通話
時長:中國:222分鍾
國家地區:中國
上映信息:1991年8月1日 中國
導演:
李俊 (Jun Li)
韋廉 (Lian Wei)
翟俊傑 (Junjie Zhai)
蔡繼渭 (Jiwei Cai)
楊光遠 (Guangyuan Yang)
趙繼烈 (Jilie Zhao)
景慕逵 (Mukui Jing)
編劇:
李平分 (Pingfen Li)
史超 (Chao Shi)
王軍 (Jun Wang)
主演:
古月 ....毛澤東
蘇林 (Lin Su)....周恩來
趙恆多 (Hengo Zhao)....蔣介石 孫海英
吳志遠 (Zhiyuan Wu)....宋美齡
類型:戰爭
製作公司:八一電影製片廠 / August 1st Film Studio
劇情介紹
1948年3月,已經在東北站住了腳的解放軍,在林彪的領導下,已經發展為近50萬大軍。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離開西北來到河北與劉少奇、朱德等會合,並討論了當時形勢,毛、朱等及時把握戰略決戰時機,命令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強攻錦州,切斷東北蔣軍退華北的路。以徹底殘滅東北國民黨軍衛立煌集團。林彪為了有把握,提出先打長春,以圍點殲滅沈陽援敵。經過毛主席多次做工作,1948年7月,林彪決定按毛澤東意見辦,南下攻擊錦州。此期間,蔣介石對東北蔣軍的撤、守,也猶豫不絕,出於政治利害考慮,終於沒有下從東北全部撤至華北的決心。1948年9月12日,遼沈戰役終於在毛澤東的堅持下打響了。10月14日,東野主力向錦州發起總攻,31個小時便克錦州。接著,長春宣告解放。未幾,沈陽、營口亦相繼解放。在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同時,華東野戰軍勝利舉行了濟南戰役,中央軍委決定發起淮海戰役。 影片從史實出發,深入挖掘了歷史人物深刻的內心活動,表現出了毛澤東、林彪等人的軍事才能和解放軍的歷史功績,並對國民黨內部不團結、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和政治腐敗也進行了描述。電影相較於以往革命戰爭題材電影,在場面設計和人物造型上都屬於經典之作,在問世時便以其宏大的戰爭場面而引起強烈反響,加之影片對於人物的細膩刻畫,使該片在觀賞性和藝術性方面均取得較高水平。

㈣ 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三個系列電影的歷史時間順序是什麼

解放戰爭的歷史時間順序是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

大轉折講的是1947年7月為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的故事;

大決戰講的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2月國共的三大決戰;

大進軍講的是在三大戰役之後,1949年4月第二次國共和談破裂,二野三野百萬大軍渡過長江。

(4)林彪叛變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大轉折共兩部分別是《大轉折之鏖戰魯西南》、《大轉折之挺進大別山》。

1946年6月,國民黨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第二次國共合作宣告破裂。

1947年中國革命處於危機關頭,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為了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在艱難的作戰環境中,實現了黨中央的戰略意圖,使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戰略進攻階段的故事。

《大決戰》三部,分為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三部。

1948年3月,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需要,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陝北,來到河北西柏坡村,與劉少奇、朱德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相會合,在這里共同指揮南北兩線五大戰場。開始了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略大決戰,同時也是震驚世界三大戰役。

《大進軍》是一部解放戰爭歷史巨片,全景再現解放戰爭,它包括:

1、大進軍《解放大西北》(上、下集)2碟;

2、大進軍《席捲大西南》(上、下集)2碟;

3、大進軍《南線大追殲》(上、下集)2碟;

4、大進軍《大戰寧滬杭》1碟 。

在三大戰役結束後,1949年4月1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與南京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開始談判,談判破裂以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遂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全部、干凈地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

㈤ 2017年由劉偉強執導劉燁朱亞文等人主演的影片是是什麼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

(5)林彪叛變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建軍大業》是電影「建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前作《建國大業》在2009年上映,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建黨偉業》於2011年上映,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2017年時值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為了再現革命先輩的建軍艱難史,《建軍大業》應時而生。

角色選擇

該劇考慮到先輩們在參加革命時都是熱血青年,因此精選了一大批年齡相仿的演員,來詮釋先輩當年青春激盪的風采。監制黃建新稱選角標准「慎重而嚴苛」,南昌起義時,粟裕19歲,林彪19歲,鄧小平20歲,要塑造那個時期的他們,必須是年輕演員。

除近60位主演外,劇組常規工作人員達600餘人,共有累計超過2.5萬人次的群眾演員參與拍攝。

㈥ 張一山在電影《古田軍號》裡面的演技怎麼

我覺得張一山在《古田軍號》這部劇中,演技是一如既往的好。《古田軍號》是一部紅色革命主題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毛澤東井岡山起義突圍到閩西地區,但是黨內有很多錯誤的思想,所以毛澤東和朱德等人召開了古田會議,及時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用積極正確的思想指導著共產黨前進的方向,在這部劇中,張一山飾演年輕時期的林彪,一身正氣凌然,和平常見到的張一山有很大的不同,讓大家不禁贊嘆張一山的演技是真的好。

這次張一山飾演《古田軍號》中的林彪,把林彪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演繹得非常到位,激發了大家心目中的紅色革命情懷,不得不說張一山真的是一位好演員,他的演技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希望他以後發展得更好。

㈦ 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影片都有哪些能喚起你的電影情結

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1952年建廠至今,已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餘部。

影片中各角色的演技自不必說,在中央和老同志親自關懷指導下的片子,選的演員都是有較強功底和經驗的,也沒有人敢糊弄,不像今天的一些劇。

裡面最成功的角色之一,可能就當屬林彪了,他的喜怒不形於色的風格被刻畫得淋漓盡致。由於他大部分時候都是這種狀態,所以偶爾的喜怒就頗值得玩味。而影片中對林彪「喜」的表情也刻畫得十分到位。誠然,南下攻打錦州確實對林彪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和賭博,他由於壓力大不怎麼笑也可以理解,但實際上東野在作戰過程中主要還是以勝利為主,一點不「喜」也說不過去。

一路走來,從輝煌直到落幕,八一電影製片廠從未失彩!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㈧ 老電影中的歷史細節—再看《大決戰之遼沈戰役》

1991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了《大決戰之遼沈戰役》,這也是大決戰三部曲的首部。《遼沈戰役》上映後掀起了廣泛的好評,影片著重刻畫了國共兩方面對遼沈戰役從開端到結束時各自的 歷史 背景和戰略戰役布局,幾乎重現了當年大決戰的整個過程。同時,這部電影也是自9.13事件(林彪叛逃事件)後,第一次從正面描繪了林彪在當年東北戰場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更令人尊重的是,攝制組在拍攝電影前翻閱和查看了大量的文史檔案並走訪了很多戰役親歷者,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因此在電影《遼沈戰役》中,除了我們常見到的各種經典情節外,還有各種各樣的 歷史 細節穿插其中,這些細節到底有多少,讓筆者來述說一二。

蔣家裡的外國人

影片開頭不久就出現了蔣介石和他的家人們,不過在這些人中卻突兀的出現了一個黃頭發白皮膚的外國女人。這個鏡頭在影片中一閃而過,如果不熟悉 歷史 的話很多人根本不會有印象。其實,這名外國女子有著自己的中文名稱,叫 蔣方良, 她就是蔣經國的妻子。蔣方良原名叫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生於1916年,俄國人,父母生前是沙俄貴族。俄國十月革命後,父母去世,蔣方良被姐姐撫養長大,畢業後進入機械廠工作。在工廠,蔣方良結識了正處在困境中的尼古拉·伊利札洛夫(蔣經國俄文名,此時因蔣介石反共反蘇,蘇聯對蔣經國極不信任),隨後雙方墜入愛河,於1935年在蘇聯結婚。1937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方良隨蔣經國一同回到中國,正式成為了蔣家的兒媳。蔣方良雖是蔣經國的妻子,但為人低調隱忍從不張揚,不插手政治,也很少在各種公開場合出席露面,被稱作「神秘的幕後人」。因此,媒體對蔣方良的報道很少,大多數人只知蔣經國而不知蔣方良。蔣方良婚後三子一女,長子蔣孝文,長女蔣孝章,次子蔣孝勇,三子蔣孝武。2004年底蔣方良去世,終年88歲。

《遼沈戰役》中的這個鏡頭很短,但包括蔣經國夫婦和他們孩子在內的細節刻畫一點也不少,可見當年拍攝者之用心。

東三省和東九省

影片中,美軍顧問團建議國民政府放棄東北九省地區。這個東北九省其實就是原來我們常說的東三省。東北九省的存在時間並不長,是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華民國政府在東北地區重新劃分的9個省級行政區域,分別為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即對東北九省進行調整,歷經多次行政區域的拆分合並後才形成了現在新中國的行政版圖。

如果不查閱 歷史 資料,估計大多數人已經遺忘了東北九省這個概念。

70年前的高 科技

從這個片段中的對話可以得知,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就已經開始使用無線電測向技術來搜尋中共中央的具體位置。 無線電測向是依據電磁波傳播特性,使用儀器設備以測定無線電波的發射位置。 上世紀20年代無線電測向技術就已經普及開來,德國、日本等國家都曾利用無線電測向設備來搜捕佔領內的地下電台。當年的中共中央和各解放區之間的通訊絕大多數依靠無線電台組建的通信網路聯系(包括大決戰在內),所以無線電的往來使用十分頻繁密集,這也給國民黨提供了一個有利機會。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曾多次利用「測向儀」搜尋中共架設的電台群,華北方面就是因為美國提供的無線電測設備搜索到了地下電台的大致方位才導致中共北平地下黨被嚴重破壞,而在陝北的中共中央因曾因無線電多次身陷險境。

總體而言當年的國民黨雖有無線電測向設備,但技術相對而言較為落後,無法確定具體方位和距離。解放軍應對得利,反制有效,整體上並沒給全軍造成太大的麻煩,解放後也曾利用無線電測向技術來抓捕潛伏在國內的特務,成效未知。還有一點要注意,抗戰時期的日軍曾從德國引進這項技術來偵測國共諜報組織的無線電台,而國民黨普遍使用的無線電測向則是在抗戰勝利之後出現的,要是在抗戰期間露面可就「穿越」了。

復刻的西柏坡

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於1948年4到5月間先後到達,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在這里毛澤東等先後指揮了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決戰並召開了具有重要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3月,毛澤東率中共中央進京「趕考」。

現在我們知道平山縣還建有一個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並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少單位和個人還曾組織或自發前去參觀游覽。實際上,真正的西柏坡舊址現在已經成為了水庫的庫區。原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因1958年崗南水庫修建而被拆遷,拆遷前河北省古代建築修整所對中共中央舊址進行了詳細的測繪、制圖、拍照,對文物及房屋木料逐一編號登記。1970年後河北省政府另外選址按原布局、利用原房屋構件進行復原建設,修建了現在的西柏坡舊址。

林彪第一次登場

影片在12分40秒時林彪第一次出現在熒幕上,這也時9.13事件後林彪第一次以正面形象登上舞台。在這次出場中,攝制組加入了大量反應真實人物的細節描寫。比如這個情節中屋外人聲鼎沸,而屋內悄無聲息,外面天光大亮可屋內卻被窗簾遮住,光影交錯的場景,實際上是當年林彪真實生活的反映。抗戰期間林彪被誤傷後。子彈擊中肺部,還傷到了神經,傷勢很重,後經過蘇聯的治療,身體基本痊癒。卻也留下了怕光、喜靜、失眠、敏感多疑等後遺症。在東北,林彪的住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是最安靜的。據說受傷後的林彪還很不信任醫生,常常自己開方抓葯。除此外,林彪特別喜歡吃黃豆,平時有事沒事就拿著黃豆當零食,戰況緊急時吃,研究部署時吃,就是來了客人,也是拿出黃豆來招呼,更別提一日三餐了。這上面的截圖中,林彪就是在昏暗的指揮部中一邊吃著黃豆一般研究中央發來的電報。

多說一點,當年黑龍江省會哈爾濱一直掌握在東北野戰軍手中,未被國民黨攻佔,東北野戰軍舊址就是現在的哈爾濱雙城區。

地方局的作用

在上面的一段對話中,羅榮桓提出先提交東北局討論,再報告中央的建議。這里出現了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 「東北局」 。東北局是解放戰爭期間中共中央的地方局之一。在戰爭時期,為了能夠深入貫徹黨中央的指示,各解放區相繼建立了中共中央地方局,以代表黨中央領導各解放區或根據地的工作 。解放戰爭中,中共中央先後組建了東北局、西北局、華北局、華東局、中原局等五大地方局。 中共中央地方局的權利很大,是各地區的最高領導機關,掌握著當地的黨政軍大權。東北局就是中共中央在東北建立的最高權利機構,東北野戰軍也僅僅只是東北局領導下的軍事力量之一。經過東北局討論後再上報中央屬於當地領導的集體意見,其重要性遠比一個野戰軍司令的建議要強得多,所以在片中毛主席對東北局的電報也相當重視,甚至也組織集體討論。

因為黨政軍大權都落在了地方局手中,所以各解放區在一元化的領導下整體上權利集中、責任明確、決策快、效率高,但也容易滋生特權階級和極端思想,算是戰爭時期特殊情況下的產物。解放後,地方局的權利被大大限制,隨後被逐步取消。

逃亡問題

逃亡,是一個躲不開的詞彙,在電影中也並不諱言。逃亡問題也曾是當時東野部隊的一項老大難問題。逃亡的原因很簡單,無非就是「怕」字當先,尤其是傳統思想仍然濃厚的東北地區,怕離家成為了當年逃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資料記載,當年黃克誠率新四軍三師由蘇北出發共3萬2千餘人,除後勤機關及地方團收容的掉隊逃亡傷員病號約3千人外,到達冀東後只有2萬8千人。遼沈戰役勝利後,在獲知東北野戰軍即將進關的消息後,某縱某師幾天內逃亡200餘人。在東北野戰軍的隊伍中甚至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行軍打仗路過誰家,誰就成為「鞏固對象」,防止開小差回家。

算了不多說啦,放些當年的電報原文吧。

1948年9月7日,「林羅劉譚」在給「毛主席」的電報「中說:

11月11日,「林羅譚」在給「東北局並報中央軍委」的電報中說:

粟裕的KPI(績效考核)

這段情節大家比較熟悉,1948年初粟裕和陳毅來到西柏坡城南庄面見毛主席直陳過長江的利害得失。最終毛主席同意了粟裕暫不率部過江的意見,不過也讓粟裕立下了軍令狀,即在四到八個月的時間內消滅中原地區數量相當的國民黨軍隊,尤其是精銳的第五軍。應該說,這算是毛主席給粟裕的一次KPI考核,不要小看這個問題,正所謂「軍令如山」。一旦粟裕率領的華野無法完成這個目標,很可能將面臨一次自上而下的內部洗牌,中國革命戰爭史也很可能將是另一個樣子。幸而,華野在隨後的時間內抓住戰機連續發起了數次大戰役,並在1948年底發起了淮海戰役,徹底消滅了中原地區的國民黨主力,圓滿完成當初中央賦予的任務。(待續)

㈨ 八十年代老電影《瞬間》是一部反映什麼內容是片子

瞬間 (1979)

導演: 趙心水
編劇: 彭寧 / 何孔周 / 宋戈
主演: 梁玉儒 / 馬群 / 黃梅瑩 / 沈光偉 / 朱德承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79-12-27
片長: 109分鍾
瞬間的劇情簡介 · · · · · ·
影片描寫一九七一年我空軍廣大官兵,粉碎林彪小艦隊妄圖趁毛主席南方巡視間期間陰謀奪權的英勇斗爭,熱情地歌頌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不朽跡業。

閱讀全文

與林彪叛變的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0年世界好看的電影 瀏覽:123
黃曉明演的最新電影叫什麼 瀏覽:588
11會出什麼電影 瀏覽:561
手機愛奇藝下載的電影怎麼QQ傳 瀏覽:916
電影怎麼賣給愛奇藝 瀏覽:608
哪些國外電影有床戲 瀏覽:358
電話詐騙集團電影名有哪些 瀏覽:726
8t硬碟電影手機怎麼用 瀏覽:40
國外電影多久網上 瀏覽:793
6月大陸電影有哪些 瀏覽:470
2015在中國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26
國產電影剪刀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201
金典好看的美國電影 瀏覽:564
有什麼好看的日漫愛情電影 瀏覽:111
帶動高清電影要多少帶寬 瀏覽:833
電影空降箱子里是什麼 瀏覽:356
單性核桃腦外星人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848
女人胸前燈那部電影叫什麼 瀏覽:788
鬥牛電影什麼結局 瀏覽:869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恐怖動漫電影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