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院座位怎麼看是裡面還是外面
看座位號。電影院座位號1號和2號都是在中間的,靠近外面的座慧扮搏位號越高,電影院的座位是1號和2號中間開缺絕始往兩邊單號和雙方前祥分別向左邊和右邊散開。
B. 電影院大廳選座最佳位置
最佳位置都是相對的,「水平位置」最好的是屏幕正對中央位置,因為作為是梯度排列,「垂直位置」最好的觀看角度是高於屏幕中間部分,這樣俯視角看會更舒服。
簡單直白來檔中說,如果是14 排,每排20個位置的,最好是 7、8、9、10 排的 5 - 15 座。
現在訂票 app 基本都會行前山把最佳位置列出來的,可以參悔納考!
C. 為什麼電影院不提供中間位置的選擇
電影陵茄慎院坐邊上對觀影體驗是有影響的,因為坐在側面需要扭頭去看,觀看的畫面也是有一定傾斜的,沒有中間座位的好,並且聲音傳輸需要一定時間,尤其影廳較大時,聲畫不同步的感受比較明顯,離屏幕太遠,離後置音響太近,體驗很差,而坐在影廳中軸線的位置影響相對較小。
2D電影往往越往後排,觀影效果也就越好,因為沒有特效的沖擊,在觀看2D電影時,都喜歡一攬全局的感覺,因此比好的座位是在第9、10、11、12排靠中間的位置。如果太靠前的話,整納察個人捕捉一熒幕信息需要仰頭,是比較累的。
(3)電影院哪些座位中間沒有擴展閱讀:
不同大小的影廳,選座原則不同。從目前全國各院線配置來說基本分成三類,可以根據不同類型來選擇座位:
1、第一類IMAX廳及大廳,銀幕寬度在15米以上或座位在200座以上,座位在21-25排左右,這類大銀幕影廳由於影廳空間較大,選擇在中間排數靠前一尺敬點即可,一般最佳觀影位置在9-10排前後居中位置即可。
2、第二類中廳銀幕寬度在10-15米之間,擁有100-200的座位數,座位排數在15-20排左右。選座原則與大廳類似,同樣是選擇中間位置即可,最佳觀影位置在7-8排前後居中位置。
3、第三類就是小影廳,小影廳銀幕寬度在10米以下,座位100以內,座位排數通常擁有8-14排,小影廳整體空間小,選座時要選中間稍靠後一些的位置。由於整體排數少,因此選即便選擇靠後一些的排數實際上距銀幕的距離也並不算遠,不會影響觀影和視聽效果。一般小廳最佳觀影位置在5-6排前後的中間位置。
D. 經常看電影的朋友,電影院座位選擇的問題。(紅線為中線,非過道)
如果是普通2D電影,建議5、6、7排中間的位置;如果是3D電影,建議6、7、8排中間的位置;如果是IMAX,建議全買最後一排的中間位置,或者圖上8、9排中間的位置,這樣才能體現IMAX的全景優勢,也不用仰著脖子。
E. 電影院的「優座」為什麼不在中間
銀幕上出現的清晰畫面是放映機上的膠片通過光的作用形成的。而眼睛的感光功能是由視細胞來完成的。我們坐在電影院中間看電影,當強烈的電光照射在雪白的銀幕上時,立刻產生一部分電光的反射。而反射時的光路與入射的光路成逆行。由於長時間的反光照射,我們的眼睛就感到發酸、脹痛,同時影像的真實感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長期受這種反光的刺激,能使人們視力減退,造成眼病。如果座位稍偏一些,這樣的光線柔和,視覺中的畫面會更加清晰。同時偏座離門窗、過道較近,空氣流通快。據有關的科技人員測定,凡是能避開電光反射光路的座位都為「優座」,即使偏離垂直線60度左右的座位,也應屬於「優座」的范圍。
F. 為什麼看電影不能坐第一排中間的位置請以專業的角度來解釋,比如視野的夾角或則醫學 常識。
因為坐在第一排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
放映電影時,當電光射到銀幕以後,立刻產生反射。這種反射光的強度依據射線定律由銀幕本身最為強烈,依次往遠遞減。第一排就是所有座位中距離銀幕反射光最近的距離,反射強度相比於其他座位最高。
國家衛生標准規定,電影院第一排座位至銀幕的距離應大於普通銀幕的1.5倍,大於寬銀幕的0.75倍,普通銀幕邊緣和對側第1排座位邊緣的連線與銀幕間的夾角應大於45°,這應該是從觀眾的視力健康角度進行的要求。由於目前的電影院基本都是小廳大銀幕,易視覺疲勞,從視力角度來說,靠後的座位更佳。
(6)電影院哪些座位中間沒有擴展閱讀:
觀看電影選擇位置的方法:
小廳(共10-15排):第5、6排最佳
中廳(共16-20排):第7、8排最佳
大廳(共21-25排):第9、10排最佳
舉個例子,假設放映廳有觀眾席座位15排,每排18個座,每排座位平均距離1米,呈15°逐排升高,那麼,按照上述選座原則,選取第6-10排中間區域的第5-14號座位都是不錯的。
3D電影:往前坐一點更具視覺沖擊力
戴上3D眼鏡,銀幕亮度大概會減弱40%左右。所以,按照普通觀影中後排的標准,往前挪一挪,大概就在銀幕到放映窗口中點的區域最佳。如果你平時去影院看2D電影坐在第8排比較舒服,那麼看3D就坐在第6排或者第7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