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有哪些電影是根據外國文學改編的呢
1920《車中盜》 任彭年 美國偵探小說《焦頭爛額》中《火車行動》
1921 《紅粉骷髏》 管海峰 法國偵探小說《保險黨十姊妹》
1925 《小朋友》 張石川 法 國 埃 克 多 · 馬 洛 小 說 《 苦 兒 流 浪 記 》
1926 《一串珍珠》 李澤源 法國莫泊桑小說《項鏈》
1926 《空谷蘭》上下 洪深、張石川 日本黑岩淚香小說《野之花》
1926 《懺悔》 卜萬蒼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26 《不如歸》 楊小仲 日本德富蘆花同名小說《不如歸》
1926 《偽君子》 侯曜 法國莫里哀同名作品及參照易卜生《社會棟梁》 、 《少年黨》
1927 《女律師》 裘芑香、李萍倩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
1928 《少奶奶的扇子》 張石川 英國王爾德話劇《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
1928 《盧鬢花》 但杜宇 英國小說《俠盜羅賓漢》
1928 《就是我》 朱瘦菊 陳冷血翻譯的小說《火里罪人》
1928 《飛行鞋》 潘垂統 德國格林童話《羅侖》 、 《五月鳥》
1930 《野草閑花》 孫瑜 受法國小仲馬小說《茶花女》和美國影片《七重天》的影響創作
1930 《桃花湖》 鄭正秋 「根據某西洋通俗小說改編的一個多角戀愛的香艷故事」 2
1931 《福爾摩斯偵探案》 李萍倩 英 國 作 家 柯 南 · 道 爾 同 名 小 說
1931 《戀愛與義務》 卜萬蒼 波蘭女作家華羅琛夫人中文同名小說
1931 《殺人的小姐》 譚志遠、高梨痕 日本話劇《血蓑衣》
1931 《亞森羅賓》 李萍倩 英國偵探小說《亞森與羅賓》 3
1931 《一剪梅》 卜萬蒼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維羅納二紳士》
1932 《一夜豪華》 邵醉翁 法國莫泊桑小說《項鏈》
1933 《前程》 張石川、程步高 詹寧的《父子罪》
1933 《愛拉廷》 葉一聲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中的一個故事
1934 《三姊妹》 李萍倩 日本作家菊池寬通俗小說《新珠》
1936 《狂歡之夜》 史東山 俄國果戈里原著《欽差大臣》
1936 《到自然去》 孫瑜 英 國 詹 姆 斯 · 巴 雷 的 話 劇 《 可 敬 的 克 萊 頓 》
1937 《搖錢樹》 譚友六 愛 爾 蘭 劇 作 家 西 恩 · 奧 凱 西 的 《 求 諾 和 孔 雀 》
1937 《永遠的微笑》 吳村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37 《石破天驚》 但杜宇 英 國 偵 探 小 說 《 福 爾 摩 斯 探 案 集 · 罪 藪 》
1938 《藝海風光》 朱石麟、賀孟斧、司徒慧敏 法國梅立克小說
1938 《茶花女》 李萍倩 法國小仲馬原著《茶花女》
1939 《少奶奶的扇子》 李萍倩 英國王爾德話劇《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
1939 《金銀世界》 李萍倩 法國作家巴若萊劇本《托帕茲》
1939 《女大思嫁》 (港) 君嘯 法 國 勒 內 · 福 舒 瓦 話 劇 《 油 漆 未 干 》
1940 《魂歸離恨天》 (港,粵語片) 許嘯谷 英 國 艾 米 麗 · 勃 朗 特 小 說 《 呼 嘯 山 庄 》
1940 《從心所欲》 (港) 趙樹芹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錯誤百出的喜劇》
1940 《中國野人王》 (港) 侯曜、尹海清 1914 年 美 國 埃 德 格 · 萊 斯 · 伯 洛 茲 小 說 《 泰 山 歷 險 記 》
1940 《中國白雪公主》 吳永剛 德國格林童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1941 《古國人妖》 (港) 葉蕾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41 《雪姑七友》 (港) 任護花 德國格林童話
1941 《復活》 梅阡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42 《四姊妹》 李萍倩 英國小說《傲慢與偏見》
1943 《紅粉知己》 吳文超 英 國 小 說 《 簡 · 愛 》
1943 《情潮》 岳楓 俄 國 托 爾 斯 泰 小 說 《 安 娜 · 卡 列 尼 娜 》
1943 《日本間諜》 袁叢美 義大利范斯伯《神明的子孫在中國》
1946 《大雷雨》 (港) 陳鏗然 俄國話劇《大雷雨》
1947 《新天方夜譚》 (港) 但杜宇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47 《黃金潮》 (港,粵語片) 左幾、譚新風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47 《母與子》 李萍倩 俄國戲劇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無罪的人》
1947 《假面女郎》 方沛霖 法國巴爾扎克小說《偽裝的愛情》
1947 《春殘夢斷》 馬徐惟邦、孫敬 俄國屠格涅夫小說《貴族之家》
1947 《夜店》 佐臨 蘇聯高爾基話劇《在底層》
1948 《啞妻》 吳仞之 法 國 安 納 托 里 · 法 朗 士 同 名 舞 台 劇
1948 《再生緣》 (港) 洪仲豪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48 《蝴蝶夫人》 (港) 黃岱 美國隆格《蝴蝶夫人》
1948 《妙手偷香》 (港) 吳回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48 《相思債》 (港) 胡心靈 根據 1943 年由易卜生的《娜拉》改編的舞台劇《妻》改編
1949 《盪婦心》 (港) 岳楓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49 《歡天喜地》 鄭小秋
脫胎於舞台劇《鍍金》 , 《鍍金》根據 19 世紀法國劇作家
臘皮施的三幕喜劇《迷眼的沙子》改編
1949 《望穿秋水》 張石川 蘇聯作家西蒙諾夫同名戲劇
1949 《表》 佐臨 蘇聯作家安德萊耶夫同名小說
1950 《豪門孽債》 (港) 劉瓊 蘇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1950 《油漆未乾》 (港) 歐陽予倩 法 國 勒 內 · 福 舒 瓦 話 劇 《 油 漆 未 干 》
1951 《月宮寶盒》 (港,粵語片) 葉一聲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51 《寶劍明珠》 (港,粵語片) 吳文超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51 《銀河飛馬》 (港,粵語片) 葉一聲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51 《花姑娘》 (港) 朱石麟 法國莫泊桑小說《羊脂球》
1951 《只不過是愛情》 韓義 波蘭女作家華西列夫斯卡亞同名長篇小說
1952 《美國之窗》 佐臨、石揮、葉明 狄豪里赤納原著
1952 《到處惹人憐》 (港) 李晨風 法 國 埃 克 多 · 馬 洛 小 說 《 苦 兒 流 浪 記 》
1952 《珍珠淚》 (台) 尹海清 美 國 約 翰 · 斯 坦 貝 克 《 珍 珠 劫 》
1952 《不知道的父親》 (港) 舒適 蘇聯 Vasi l y Shkvarki n 話劇《不知道的父親》
1953 《雙雄鬥志》 (港) 吳回 英 國 柯 南 · 道 爾 小 說 《 福 爾 摩 斯 探 案 》
1953 《神燈》 (港) 陳煥文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54 《小白兔》 孫維世 蘇 聯 謝 · 米 哈 爾 柯 夫 小 說 《 神 氣 活 現 的 小 白 兔 》
1954 《大地》 (港,粵語片) 李晨風 美國賽珍珠小說《大地》
1954 《如此人生》 (港) 周詩祿 蘇聯高爾基話劇《在底層》
1955 《孤星血淚》 (港) 珠璣 英國狄更斯小說《孤星血淚》
1955 《蝴蝶夫人》 (港) 易文 美國隆格《蝴蝶夫人》
1955 《自君別後》 (港) 王引 美國隆格《蝴蝶夫人》
1955 《同林鳥》 (港) 陶秦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1955 《楊貴妃》 (港,與日本合拍) 溝口健二 日本川口松太郎小說
1955 《視察專員》 (港) 黃域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55 《天長地久》 (港) 李鐵 美國德萊塞小說《嘉麗妹妹》
1955 《春殘夢斷》 (港) 李晨風 俄 國 托 爾 斯 泰 小 說 《 安 娜 · 卡 列 尼 娜 》
1955 《復活》 (港,粵語片) 陳文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55 《茶花女》 (港) 易文、張善琨 法國小仲馬原著《茶花女》
1955 《黛絲姑娘》 (台) 蔣偉光 英國哈代小說《黛絲姑娘》
1956 《雨夜花》 (台) 邵羅輝 日本川口松太郎小說《愛染桂》
1956 《表錯情》 (港) 劉芳 英國莎士比亞《錯誤百出的喜劇》
1956 《馥蘭姐姐》 (台) 莫康時 美 國 路 易 斯 · 阿 爾 阿 特 小 說 《 小 婦 人 》
1956 《梅姑》 (港) 嚴俊 英 國 小 說 《 簡 · 愛 》
1956 《花落又逢君》 (港) 陶秦 法國小仲馬原著《茶花女》
1956 《杏花溪之戀》 (港) 王引 美國溫索爾小說《琥珀》
1956 《嬌嬌女》 (港) 黃岱 法國法朗士話劇《啞妻》
1956 《奇人奇遇》 (港,粵語片) 吳回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57 《魂歸離恨天》 (港,粵語片) 左幾 英 國 艾 米 麗 · 勃 朗 特 小 說 《 呼 嘯 山 庄 》
1957 《小婦人》 (台) 吳回 美 國 路 易 斯 · 阿 爾 阿 特 小 說 《 小 婦 人 》
1957 《亡魂谷》 (港) 嚴俊 美國維度小說《太陽浴血記》
1957 《月落烏啼霜滿天》 (港) 嚴俊 蘇聯高爾基話劇《在底層》
1958 《一夜風流》 (港) 卜萬蒼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58 《情竇初開》 (港) 朱石麟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1958 《生死戀》 (台,台語片) 白克 法國小仲馬原著《茶花女》
1958 《母子淚》 (台,台語片) 宗由 日本黑岩淚香小說《野之花》
1959 《苦兒流浪記》 (港) 卜萬蒼 法 國 埃 克 多 · 馬 洛 小 說 《 苦 兒 流 浪 記 》
1960 《香閨春情》 (港) 費魯伊 法 國 羅 曼 · 羅 蘭 小 說 《 約 翰 · 克 里 斯 多 夫 》
1960 《春潮》 (港) 陶秦 俄國屠格涅夫小說《春潮》
1960 《慈母心》 (台) 左幾 挪威易卜生《群鬼》
1960 《錯戀》 (台) 李搏秋 日本小說家竹田敏彥著《眼淚之責任》
1960 《以革命的名義》 李恩傑、史大千 蘇 聯 米 · 沙 特 洛 夫 的 話 劇 《 列 寧 與 第 二 代 》
1961 《一夜難忘》 (港) 李晨風 英國哈代小說《黛絲姑娘》
1961 《愛的教育》 (港) 鍾啟文 義大利亞米契斯小說《愛的教育》
1963 《阿里巴巴 40 大盜》 (台) 洪信德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63 《一千零一夜》 (台, 台語戲曲片) 洪信德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64 《金色夜義》 林福地 日本尾崎紅葉小說《金色夜義》
1964 《李善子》 (未發行) 鄭君里 朝鮮趙白嶺話劇《紅色宣傳員》
1965 《都市狂想曲》 (港) 吳家驤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65 《地獄新娘》 (台,台語片) 辛奇 英 國 維 多 利 亞 · 浩 特 的 《 米 蘭 夫 人 》
1966 《戀愛情報站》 (台) 李錫津 日本三浦綾子小說《冰點》
1966 《艷火》 (台) 羅文忠 日本小說《男之罪孽》
1966 《零下三點》 (台) 郭南宏、金溪 日本三浦綾子的小說《冰點》
1967 《女人 女人》 (港) 吳家驤 俄國奧斯特洛夫斯基話劇《大雷雨》
1970 《尋母三千里》 (台) 高仁河 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愛的教育》中第 33 篇
1970 《昨天今天明天》 (港) 龍剛 法國加謬小說《瘟疫》
1976 《一磅肉》 (港) 胡小峰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
1980 《假如我是真的》 (台) 王童
根據大陸沙葉新等同名舞台劇改編,該劇又脫胎於俄國果
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83 《南京的基督》 (台) 王菊金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同名小說
1990 《血色清晨》 李少紅 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小說《一件事先張揚的謀殺案》
1993 《詐騙犯》 沈耀庭 日本作家西村京太郎小說《敦厚的詐騙犯》
2004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徐靜蕾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說
2006 《夜宴》 馮小剛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
2006 《喜瑪拉雅王子》 胡雪樺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
B. 中國有哪些小說改編電影
在中國有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影。
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還有三毛流浪記等。
C. 小說改編的電影都有哪些
《看上去很美》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
點評:本書是王朔擱筆十年後的復出之作,也是被認為王朔才盡的代表之作,全書基本沒有任何思想內涵,賣弄文字嫌疑極重,通篇沒有什麼醒目的情節與段落,而刻意和其前期文學作品掛鉤,很有寫「前傳」的感覺,但炒做水平在本書面世後升了一個台階,可以說是中國文學炒做的先驅作品。
電影經過張元的整理改編,將幼兒園段落單拿出來組成一部電影,刪去了原作中很多敗筆之處,同時對主題思想做了深化,強化了畫面感。但還是因為原作水平不高,加上可供改編的空間不大,電影的精彩程度最多可算不上不下,但能做到目前的效果已屬不易之舉了。
改編指數:2 原作精彩指數:2 電影精彩指數:3
《甲方乙方》改編自王朔小說《痴人》
點評:原小說可讀性較差,基本就是北京一群無聊的混混坐在一起侃大山,甚至連電影導演馮小剛也在小說中佔一角色。但經過馮小剛的藝術處理,同時作為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表現可圈可點,原作中的痞子味道也被馮處理成一種小市民式的油滑與幽默,頗為受眾。)
改編指數:2 原作精彩指數:1 電影精彩指數:3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改編自茨威格同名小說
點評:原小說從文學的角度來說算不得經典之作,也沒有任何賣弄文字的地方,單純的以信件形式寫成的小說。而在電影上,徐靖蕾聰明地沒有對原作的故事進行任何更改,只是將原作的故事背景改在了中國,但不論故事、劇情、意識和情節的合理性都沒有給人以脫離了中國式思維的感覺,可算得最懶也最明智的一次對外國文學作品而做的中國式改編。
改編指數:1 原作精彩指數:3 電影精彩指數:3
《天下無賊》改編自趙本夫同名小說
點評:發表在雜志上的一部短篇小說,可讀性與娛樂性都一般,作者的文字駕御能力也並不十分高明,能夠被選出來拍成電影多半屬於機緣巧合。但恰恰由於小說本身沒有做很多「板上釘釘」的限制,而給電影拍攝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改編空間,可以由導演自由發揮,隨意添加人物,與劇情,更改段落走向,使改編後的電影的精彩程度較小說本身提高了非常大一截。
改編指數:5 原作精彩指數:2 電影精彩指數:4
《大紅燈籠高高掛》改編自蘇童小說《妻妾成群》
點評: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深刻地剖析了中國傳統一夫多妻制的弊端。電影將原小說形式化,加入了小說中所沒有的「大紅燈籠」這個具有象徵性的道具,是改編後產生的一大亮點,同時加入了假懷孕這一情節,使矛盾更加深化。
不足之處是將原作中的「死人井」換成了「死人房」(大概是出於反迷信的考慮,因為原作中鬧鬼的情節),使原作中的迷幻感有所降低。另外結尾與原小說大相徑庭,頌蓮由原小說中承受不了現實而直接變瘋,改成了電影中了解真相之後的報復,使其「殘酷的」現實主義一面沒有更加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改編指數:3 原作精彩指數:4 電影精彩指數:4
《芙蓉鎮》改編自古華矛盾文學獎同名小說
點評:將小說結構重新調整,然而絲毫沒有改變原小說風貌。但改編痕跡不大,人物、場景、對話等與小說完全一樣,所以可以這么說,看過電影的不必再看小說,但看過小說的還可以去看看電影。
改編指數:1 原作精彩指數:5 電影精彩指數:4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小說《紅高粱家族》
點評:莫言魔幻中國流的代表作品,其精彩程度不必贅言。電影主要選取了小說《紅高粱》和《高粱酒》的部分,並對原作的感覺把握得十分到位,將原作中的文字感通過畫面表達得十分貼切,影片張弛有度,難怪當年獲獎無數。
改編指數:2 原作精彩指數:5 電影精彩指數:5
《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自王朔小說《動物兇猛》
點評:王朔的小說從文學的角度來講都不算好,但拍成電影之後都不算差,這可以說是王朔作品的一大特點。其中這部《動物兇猛》據說是王朔自己最喜歡的小說,甚至於在幾十年後後悔不該在年輕時寫,因為《兇猛》的「早產「直接導致了他的《殘酷青春》從此「流產」。
可以說《動物兇猛》是王朔小說中最難改編成電影的作品,因為不同於其它作品的滿篇子調侃,而是以敘述的方式闡述故事。但這並沒有難倒姜文,在對原作重要劇情進行重組之後,加入了一些原作中沒有的涉及到的細節描寫,加上夏雨的出色演技,影片雖遭封殺,但仍舊在青年一代中廣為傳播。
改編指數:3 原作精彩指數:2 電影精彩指數:5
《鬼子來了》改編自尤鳳偉小說《生存》
點評:原小說可讀性較強,但劇情設計一般,最後的情節也和小說《紅高粱》有些大同小異。但經過原作者再整理而改編的劇本,加上姜文導演,完全以黑色幽默形式呈現出來,出人意料,耳目一新,令看慣了傳統抗戰電影的觀眾大呼痛快。
改編指數:3 原作精彩指數:4 電影精彩指數:5
點評:不必廢筆墨來說了。建議是,沒看過小說的一定要去看小說!沒看過電影的一定要去看電影!小說也好,電影也好,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不可錯過!
改編指數:3 原作精彩指數:5 電影精彩指數:5
以上內容轉自中影人藝考生社區。裡面資料很多很全,很多和電影有關的東西,可以去裡面多看看。
D. 國內有哪些經典小說改編的電影
流浪地球作為一部非常厲害的科幻電影。正是通過一本特別經典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所改編的。看了這部電影後,我發現我對中國的影視行業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因為我國的影視行業已現在已經發展的特別的成熟。能夠做出流浪地球這種高水準的電影,我非常的自豪和驕傲
E. 中國著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蘇童的《紅粉》/《妻妾成群》改編《大紅燈籠高高掛》
莫言的《紅高粱》/《白狗鞦韆架》改編《暖》
魯迅的《阿Q正傳》《祝福》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茅盾的《林家鋪子》
柔石的《早春二月》
王蒙的《青春萬歲》
沈從文的《邊城》
賈平凹的《雞窩圭人家》改編《野山》
劉恆的《伏羲伏羲》改編《菊豆》
鐵凝的《哦,香雪》
李碧華的《霸王別姬》
馮驥才的《炮打雙燈》
劉醒龍的《鳳凰琴》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王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一聲嘆息》
余華的《活著》
彭見明的《那山那人那狗》
這些都是獲得過國外大獎的
F. 求!一些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中國的
<<荒村客棧>>,《地獄的第19層》改編自蔡駿的小說
《大紅燈籠高高掛》改編自蘇童小說
《妻妾成群》,《看上去很美》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
《甲方乙方》改編自王朔小說
《痴人》, 《芙蓉鎮》改編自古華矛盾文學獎同名小說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改編自茨威格同名小說 ,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小說
《紅高粱家族》, 《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自王朔小說
《動物兇猛》 , 《活著》改編自余華同名小說
,《色戒》張愛玲,
《玫瑰的故事》亦舒,
<<我愛你》演、根據王朔《過把癮就死》改編。
G. 中國有哪些小說改電影
四大名著,西廂記,東游記,封神演義,血色浪漫,冰是睡著的水,紅高粱,平凡的世界,金庸小說,古龍小說,都曾被改編成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