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好看的戰爭電影推薦
好看的戰爭電影推薦:
1、《集結號》是由馮小剛執導,劉恆編劇,張涵予、鄧超、袁文康、湯嬿、廖凡、王寶強等主演,胡軍、任泉特別出演的戰爭片。該片於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改編自楊金遠的小說《官司》,講述了解放戰爭期間,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當戰友一個個陣亡,穀子地對號聲是否響起心存疑問,他發誓要找到真相的故事。
② 管虎導演,還是放過戰爭片吧
最近有2部管虎導演的戰爭片在映,八佰和金剛川。我的觀影感覺,八佰是部高配版的抗日神劇,金剛川是部高配版的抗美情景劇。看過八佰後,雖然對金剛川不抱期望,出於對朝鮮戰爭題材的喜愛,還是走進影院觀劇。金剛川這部電影,怎麼說呢,因為劇情簡單,可以說沒有情節,就是從三個視角講一件事,志願軍修橋、美國兵炸橋、炮手打飛機。因為主要人物不多,看起來沒有八佰那麼雜亂,但依然故事蒼白,硬傷太多。金剛川是一場成功保衛運輸線的勝利之戰,被導演硬生生拍成了賣慘情景劇。管虎導演沒有駕馭宏大戰爭場景的能力,也基本沒有戰爭常識,他的戰爭題材影片完全沒有戰術安排,只會無厘頭地表現個人英雄主義,濫用罩猛電影鏡頭製造場面。隨便說幾個BUG吧。
一是沒有表現志願軍優秀的作戰能力。奔赴朝鮮戰場的志願軍是身經百戰、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革命軍隊,是輕步兵的巔峰。這才能在武器裝備和後勤保障完全劣勢的情況下,取得抗美援朝的勝利,使得全世界對中國軍人刮目相看,打得一拳去,免得百拳來。可是,影片中,規模的渡河既沒有偵察兵和先遣隊建立前沿陣地,也沒有對空警戒哨,以至於整個部隊的控制和偵查范圍不超過灘頭百米,每次都是美軍的飛機飛到頭頂了,大家才亂作一團地原地隱蔽,完全沒有戰術安排,沒有表現出志願軍的機智和優秀的作戰能力。
二是部隊無組織紀律性。關連長明明被降級成班長,卻還能在戰場上靠排資論輩吼住排長,還能違抗上級指示,並且位置暴露後呆在原地等死完全不進行轉移。張排長違反燈火管制暴露目標點火引來美軍戰機,雖然在電影中描寫成了防空炮與戰機之間的對決,但實質就是個人英雄主義。
三是作戰能力違背史實。稍微看一下抗美援朝的戰史,就應該知道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到了物敗橋1953年,因為志願軍的英勇作戰和輝煌戰績,蘇聯援助了我們大量炮火,因為不懈努力,後勤補給也有了很大改善,所以我軍的火炮是很富裕的,甚至相對於聯合國軍已經佔了優勢。紀錄片中,喀秋莎火炮和高射炮連發的場景是讓人看了後很心潮澎湃的。但影片中掩護師級單位渡河,居然只有2門37毫米高射炮,而且還只有幾十發炮彈,讓人看了好生憋屈。影片中,第三個場景是講炮手的,吳京、張譯使勁地賣慘,真讓人為他們不值。
還有枯尺,管虎此君對白馬好像有特別偏好,八佰里那匹白馬在此片中又出現了,這次騎在鄧超的胯下,在樹林里奔跑,竟然沒被敵機炸翻,後來又不知去哪兒了。為了製造美感嗎?可也要符合劇情啊。
管虎導演,拍拍「老炮兒」一類的個人題材電影還可以,對於需要宏大敘事背景和情懷的戰爭題材電影,還是別拍了,先去好好看看戰史吧。影片開頭那麼長的旁白,介紹朝鮮戰爭,實在多餘。
③ 抗日戰爭中最激烈的一場戰斗,被管虎搬上了銀幕
文 | Min
管虎的新片《八佰》前日舉辦了一場發布會,這部電影講的是抗戰時期最激烈的一場戰斗——「四行倉庫保衛戰」。
管虎導演的上一部作品《老猜碰神炮兒》大家都還記得,引發了熱烈的網路探討,讓馮小剛拿下金馬影帝,也挖掘出了馮小剛在導演之外的另一面。雖然我們都知道馮小剛在此前也是一個不錯的演員,演過挺出彩的角色,但是在《老炮兒》里展現的爆發力,還是和管虎作為導演對角色的塑造力,和對場面的掌控力分不開的。
「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歷史事件又被叫做「八百壯士」,講的是在抗日時期1937年的上海,中國士兵在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抵抗日軍進攻長達四天四夜,掩護其他軍隊撤退的故事。
這場保衛戰之所以慘烈到極點,和戰役發生的地理位置有非常大的關系。
對電影歷史略有了解的人可能會知道,在中國電影史上有一段時期叫做「上海孤島時期」,指的就是在抗日年間,上海大部分淪陷,電影業一度進入停滯,但在這種停滯中,蘇州河以南的外國租界部分尚未淪陷,能夠大量生產電影,呈現電影業繁榮的狀態。
而租界的電影繁榮區被淪陷區包圍的地理狀態,就像一個孤島,因此而得名。
而四行倉庫在蘇州河的北岸,它的對面也就是南岸,就是租界區;而其他部分則是淪陷區,遭到日軍的進攻。由於英美租界就在河對岸,蘇州河又很窄,日軍就不敢使用重炮轟炸,只能肉身硬攻。
管虎展示四行倉庫地形圖
整個戰役的過程,就暴露在河對岸西方世界的目光之下。當時有非常多的國外戰地記者都前來采訪,也有相當多的國內人士觀戰、募捐、聲援。如果用現在的目光來看,這是一場向世界全程直播的戰爭。
而蘇州河只有50米的寬度,僅僅50米,就隔開了戰爭與和平,人間與地獄。這種強烈的反差和戲劇性,簡直就是電影故事的天然素材。
雖然史稱「八百壯士」,但當時的守軍,其實只有400多人。但守將謝晉元在對外宣稱時,為了穩固士氣,假稱守軍有800人,才留下了「八百壯士」的稱號。
「八百壯士」事關民族氣節,它不是第一次被搬上銀幕。戰役發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它就被拍成了電影,由著名的左翼導演應雲衛執導,編劇則是陽翰笙。演員裡面則有《馬路天使》的導演袁牧之,和他的妻子陳波兒。
1938年版的《八百壯士》
這部無聲電影雲集了當時中國電影的最強陣容,但今天我們看不到全貌了,中國電影資料館還有這部影片的50多分鍾殘片拷貝,唱段部分丟失了。應雲衛在裡面用了一些在當時實現難度很高的俯拍、橫搖鏡頭來展現戰爭場面,當時那是相當厲害。
香港也在同年拍攝了《八百壯士》,導演是曾經和當時「好萊塢唯一華裔女導演」伍錦霞合拍過《女人世界》的魯司。
1975年,丁善璽也執導了一部《八百壯士》,丁善璽去世後金馬獎曾為他追加終身成就獎,足見其影響力。這部《八百壯士》星光璀璨,連客串都是大咖,徐楓、秦漢、張艾嘉都有露面;柯俊雄飾演指揮長謝晉元,林青霞也有角色。
她演一個叫楊惠敏的女童軍,年僅14歲,在抗敵的時候,偷偷在內衣上裹上國旗,穿越火線,給抵抗軍們送去。這個角色為她帶來亞洲影展影後的殊榮。
林青霞和楊惠敏的合影
在管虎導演的這部新《八佰》里,女童軍的角色會由誰來演,非常讓人期待的。
為什麼同一個題材,在不同的時代會被反復拍攝?
《八佰》的意義相當於是重新塑造一段歷史,在拍攝中最重要的就是追求真實感和現實感。管虎說,影片中的一切場景都將會是最真實的還原,他們會一磚一瓦建起那座佔地200畝的四行倉庫,再人工開鑿出一條新的蘇州河,還會對兩岸的建築進行1:1的實景搭建。
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演員,是人。
《八佰》最近還啟動了一吵檔次規模浩大的演員招募,並提出了一個型態演員的概念。所謂型態演員,就是指是介於主演和群眾演員之間的演員,他們也許沒有什麼台詞,但是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會具有較大的表演空間,最終由他們的群像去體現整個時代的質感。所以,影片對型態演員的要求,就超過了普通的群演,需要專門徵募。
管虎說,劇組會找一批這樣的型態演員進行集中訓練,以最大程度地還原當時上海街頭民眾的氣質,而不是簡單地讓群演換上衣服,成為畫面單調的背景。
這也是一種對歷史真實的追求吧,舉個例子,李安在拍《色戒》的時候,也會去糾結,王佳芝經過的櫥窗里的衣服,是不是幾個月前剛從巴黎傳過來穗虧,在上海正流行的款式?街道轉角處建築的樣式,是不是和歷史中完全一致?
希望《八佰》會帶來一種全新的真實,不僅在銀幕上復原八十年前中華民族和侵略者浴血奮戰的場面,也復原那個最風情萬種的「東方巴黎」。
④ 哪些戰爭片好看
1、《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差陸日軍的故事。
⑤ 身為導演的管虎除了《八佰》還有過哪些作品
管虎優秀的作品有很多,我第一次看管虎的作品是小時候看電影2000年上映的《上車,走吧!》,當時不知道是誰拍的,直到現在才發現是管虎。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輛巴士上的愛情故事,當時黃渤還是個小角色,後來黃渤大紅大紫的時候依然不忘在訪談中提及此片。當時高虎接到了這部片子的主演,同時推薦了最好的哥們出演配角。正在三里屯駐唱的黃渤就這樣走進了觀眾的視線,從一個地下歌手變成了演員。如果說管虎是黃渤的伯樂,那寧浩就是最會駕馭這匹千里馬的騎兵。
⑥ 《八佰》這部電影主要是講了什麼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讓無數觀眾淚奔的電影《八佰》,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⑦ 電影《八佰》的主演有哪些
電影《八佰》的主演有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陸思宇、張宥浩、魏晨、李晨、白恩、余皚磊、俞灝明、鄭愷。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導演管虎執導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擴展資料
《八佰》影片製作成本高達5.5億人民幣:
相比不少華語抗戰片的小打小鬧,《八佰》規模之龐大令人咋舌,據媒體報道,影片製作成本高達8000萬元(約合5.5億人民幣),不僅運用了頂尖CG技術,僱傭了大批群眾演員,還1:1搭建了實景,片方力爭還原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同時給觀眾帶來更驚艷的視覺感官體驗。
每位工作人員都為該片傾盡全力,管虎曾在微博留下這樣一句話:「從十年前的一個想法,到項目三度重啟,籌備499天,拍攝230個日夜,1500多台前幕後工作人員...」,相信倘若成功,便能像《戰狼2》《流浪地球》一樣,給華語戰爭電影樹立全新標桿。
⑧ 戰爭片推薦電影有什麼
戰爭片推薦電影:
1、《珍珠港》
影片《珍珠港》是試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本·阿弗萊克、凱特·貝金賽爾和喬什·哈奈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區上映。電影講述了雷夫和丹尼這對好兄弟在參軍時結識女護士伊夫林。雷夫主動請纓參加英國空軍的作戰,被擊落掉進海里。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萬分。丹尼和伊夫林慢慢接近,互生愛慕,最後發生一夜情。
⑨ 同是戰爭題材電影,管虎《八佰》對比吳京《戰狼2》怎麼樣
《八佰》和戰2相同的是它們都是軍事題材影片、都在暑期檔上映、管虎和吳京都是國內認真做電影的誠意派、題材都具有話題性和能點燃觀眾的熱情。
這里主要說說不同之處,或者是《八佰》的獨到之處:
電影製作水準的提升
戰2取得的成績是毋庸置疑的,但盡管有前作的成功,吳京拍戰2時也面臨拉投資和請明星難得問題。因此,戰2的拍攝成本跟所取得票房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換言之,戰2就是高回報率的影片。
而《八佰》有管虎的金色招牌和華誼的力撐,拉投資相對比戰2簡單。因此,《八佰》敢啟用全場IMAX數字拍攝,IMAX拍攝和IMAX版本是不同的概念,目前我們在影院觀看的絕大部分IMAX影片都是後期轉制IMAX格式的,這如同你拿一部已經完成製作的2D影片去轉製成3D格式,然後告訴大家這是3D影片一樣。
《八佰》也是繼復3、復4後第三部全程數字IMAX電影,它跟復4一樣,在IMAX廳觀影會最原汁原味品嘗到影片的味道。
另外,為了最真實的還原戰爭的環境,劇組在陽澄湖邊1:1還原了當時戰爭的場景。雖然這塊地本身就是華誼的,但總歸是塊地,地在中國值錢吧,何況還要建那麼多」古時候「的建築。
影片主角身份的差異
戰狼裡面吳京飾演的是特種兵,甭管什麼軍區,總之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而《八佰》就大不同了,影片描寫的是淞滬會戰當中最後一戰-四行倉庫保衛戰,保衛戰抗擊日軍的是國軍。
想想看,在現時環境下能看到一部國軍抗戰的影片有多難。
不過,對於觀眾來說,不管是人民解放軍還是抗日的國軍,他們都只有一個身份:中國軍人,在我們心目中,他們都是英雄。
從這點看,可能《八佰》會比戰源蠢2更具有話題性。
目前,《八佰》已經定檔7月5日了,今年暑期檔,除了《八佰》外,還有《風林山火》《使徒行者2》《掃毒2》《風再起時》《狂怒沙暴》《上海堡壘》《葉問4》《銀河補習班》等等,盡管強片雲集,但我心目中的暑期檔頭號種子仍然是《八佰》。
兩者其實並沒有什麼可比性。怎麼說呢,畢竟八佰還沒有上映不能做出系統的評價,但是從廚子戲子痞子和鬥牛看過來管虎的作品還是很有熱情有想法的,但說實話,對抗戰題材的理解還是有一些稚嫩。從吳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來他是在認真做電影,可以看一下我寫的關於流浪地球和吳京對電影態度的文章。戰狼2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的愛國題材電影,而八佰是抗戰題材愛國電影,說實話我個人還是很期待八佰的。這一步正面描寫「淞滬會戰」直面 歷史 的電影會給我們留下怎樣的體驗呢?其實我們對那些無中生有雹敬陪的電影早就已經意興索然,反而像這樣直面 歷史 ,反思 歷史 的電影正是中國電影所需要的。盡管舊 社會 千瘡百孔,但國軍的有些英勇事跡也不應該被 歷史 埋沒。最後希望電影能忠於 歷史 。
八佰怎麼能跟戰狼比?可笑啦!自不量力!其他的不說,八佰有那個把國旗套胳膊上別人就不敢打的鏡頭嗎?沒有的話,就輸在起跑線上啦!
沒有可比性,戰狼2講了撤僑的事,不少人會感同身受,我們國家越來越好,人民的自豪感,也是越來越高,出國 旅遊 越來越容易,人民更希望背後站著強大的祖國。
八佰是 歷史 ,為國而戰的戰士都是值得敬仰!值得被銘記。但喜歡 歷史 的畢竟是少數,喜歡看 歷史 的電影的更少,就比如我,這方面的電影就不愛,我寧可去看 歷史 書。
腦袋讓驢踢了,敢提如此毫無智商的問題。《戰狼》系列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自娛自樂,而《八佰》源自真實的抗戰 歷史 :八百壯士(實為四百餘稿纖人)守衛四行倉庫四天四夜。
兩者都不如 黑鷹墜落
兩種片子類型不一樣,怎麼比?一個 歷史 戰爭片,一個戰爭動作片。
比來比去,都是小格局!
拍電影都有個寓意,給受眾會帶來什麼。這才是關鍵,對不對比其實都不是很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