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工作人員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這部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2、製片人: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協助導演保質保量早點完成拍攝。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9、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造型。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負責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16、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1)拍電影的人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影構成:
技術
視覺滯留
「使一塊燃燒著的木炭在被揮動時變成一條火帶,這種現象曾被古時的人們發現過」但是,將這種視覺現象同電影的發明聯系起來,卻是19世紀的事情。
1829年,比利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為了進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他曾一次長時間對著強烈的日光凝目而視,結果雙目失明。
但他發現太陽的影子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裡,他終於發現了「視覺滯留」的原理,即:當人們眼前的物體被移走之後,該物體反映在視網膜上的物象不會立即消失,會繼續短暫滯留一段時間。實驗證明,物象滯留的時間一般為0.1-0.4秒。
與此同時,在歐洲的物理學教科書和物理實驗室中,也開始採用「法拉第輪」的原理和圖畫「幻盤」旋轉的視覺研究。它們向人類表明,人眼視覺的生理功能可以將一系列獨立的畫面組合起來,成為連續運動的視象。
19世紀30年代,詭盤、走馬盤、輪車盤、活動視鏡和頻閃觀察器等視覺玩具相繼出現。其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即在能夠轉動的活動視盤上畫上一連串的圖像,而當視盤轉動起來時那些呆滯的、無生命的圖象便運動起來,活靈活現。
此後,奧地利人又將幻燈和活動視盤相結合,使繪制的靜止的圖畫投影在銀幕上,製作出活動幻燈,形成了早期動畫。
然而,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電影理論家和教育家對「視覺滯留」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疑義,他們發現銀幕上的全部運動現象實際上是跳躍的、不連貫的,但觀眾卻意識到那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動作連續。由此證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視覺滯留」,而是「心理認可」。
拍攝技術
攝影術同樣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1839 年,法國人達蓋爾根據文藝復興以後在繪畫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並使用化學方法,將形象永久地固定下來,「達蓋爾照相法」產生。1872 年,最先將「照相法」運用於連續拍攝的,是攝影師愛德華·幕布里奇。
他曾在5年的時間里,多次運用多架照相機給一匹正在奔跑的馬進行連續拍攝的實驗,並於1878年獲得成功。1882年,法國人馬萊利用左輪手槍的間歇原理,研製了一種可以進行連續拍攝的「攝影槍」。此後他又發明了「軟片式連續攝影機」。
終於以一架攝影機開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組照相機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在歐洲,許多國家中的科學家、發明家們也都研製了不同類型的攝影機。
其中,美國的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機械師狄克為了使膠片在攝影機中以同樣間隔進行移動,而發明了在膠片兩邊打上孔洞的牽引方法,解決了機械傳動的技術問題。「活動照相」的「攝影術」得以完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
⑵ 電影明星都有誰啊
1、章子怡
1999年,出演電影《卧虎藏龍》 ,並憑借該片獲得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獎、第13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新人獎等多個獎項,入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等。
2、周潤發
1987年憑借動作片《英雄本色》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88年憑借影片《龍虎風雲》獲得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0年憑借電影《阿郎的故事》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3、梁朝偉
2005年憑借電影《2046》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7年憑借電影《色·戒》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4、張曼玉
2004年憑借法國電影《清潔》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女演員 。 2005年獲得第2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藝術成就獎。
5、余男
2006年,憑借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影片《圖雅的婚事》,獲得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和迦太基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項。
⑶ 電影工作者指的是哪些人有哪些優秀的電影工作者
電影工作者指的是在電影拍攝製作和上映的過程中從事相關工作的工作人員。比如編劇、男女演員、執行導演、美術師、燈光師、攝影師、服裝師、出品人、製作人、錄音師、化妝師等等。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包括陳凱歌、張藝謀、鞏俐、馮小剛、章子怡、成龍、李連傑、甄子丹以及國外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克魯斯、范·迪塞爾、木村拓哉、蓋爾·加朵、克里斯·埃文斯等等。
⑷ 拍電影需要什麼人比如 導演 演員 製片那些什麼的要全噢
導演:就不用多說了;
編劇:負責整部電影的劇本創作。有的導演拍電影不用劇本,比如王家衛。
出品人:簡單的說就是投資方;
監制:負責整部電影的統籌安排,包括請導演、請演員等等各方面的統籌工作,通常,牛B的監制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影片的走向。比如,為人熟悉的《倩女幽魂》《東方不敗》等是由程小東導演、徐克監制的,但通常被說成徐克電影;
製片人:電影拍成什麼樣他說了算,不過它一般不怎麼直接管,而是請監制負責;
執行監制:就是分管電影各方面或者做監制下手;
執行導演、副導演:做導演下手或單獨負責影片的一部分拍攝;
攝影:不用說了;
動作導演:負責影片的動作設計;
美術指導:負責整部電影的美術效果,比如影片整體色彩效果、美感之類的;
服裝造型設計:負責演員的服...導演:就不用多說了;
編劇:負責整部電影的劇本創作。有的導演拍電影不用劇本,比如王家衛。
出品人:簡單的說就是投資方;
監制:負責整部電影的統籌安排,包括請導演、請演員等等各方面的統籌工作,通常,牛B的監制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影片的走向。比如,為人熟悉的《倩女幽魂》《東方不敗》等是由程小東導演、徐克監制的,但通常被說成徐克電影;
製片人:電影拍成什麼樣他說了算,不過它一般不怎麼直接管,而是請監制負責;
執行監制:就是分管電影各方面或者做監制下手;
執行導演、副導演:做導演下手或單獨負責影片的一部分拍攝;
攝影:不用說了;
動作導演:負責影片的動作設計;
美術指導:負責整部電影的美術效果,比如影片整體色彩效果、美感之類的;
服裝造型設計:負責演員的服裝造型的設計;
剪輯:負責影片的後期處理,按照劇本安排和導演的要求對拍攝後的出片進行剪輯整理;
配樂:負責電影的配樂和主題曲和插曲的創作;
音響效果師:負責電影的音響效果,比如動物的聲音、兵器碰撞的聲音、爆破的音效等等;
視覺效果師:負責電影的視覺效果,比如場面的恢宏度等等;這兩個效果對於大片非常重要,而且各大獎項得這兩項獎的一般都是大片;
還有其他很多,比如燈光師、劇務、茶水、配音等等。。。。。。
⑸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人員(請回答完整,不要出現「等等」)
製片人,監制,編劇,導演,副導演,製片,攝影師,燈光師,場記,製片,劇務,美工師,化妝師,道具師,置景師,演員,另武術指導等特殊職位,基本就這個標配,還有升級版豪華版的看個人需求
⑹ 一個標準的電影劇組包含哪些成員
1.導演組:導演、副導演、執行導演、場記。
2.製片組:製片主任、現場製片、生活製片、外聯製片、監制、統籌、財務。
3.劇務組:劇務主任、劇務助理、劇務。
4..攝影組:攝影指導、攝影師、副攝影師、攝影助理、機械員、燈光師、燈光助理。
5.美工組:總美術師、副美術師、美術助理及服裝、道具、化妝等小組。
6.錄音組:設錄音師和錄音員。
(6)拍電影的人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
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製片主任和製片人是僱傭關系,製片主任代表製片人行使影視作品生產期間的行政管理權利。他的職責主要是八個字督促、檢查、指導、協調。他要調動和安排好製片班子的工作,發揮各部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劇組
⑺ 從不接拍電視劇,只拍電影的明星有哪些
1、成龍
楊紫瓊(Michelle Yeoh),女,1962年8月6日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華人演員,製片人。
1977年考入英國皇家舞蹈學院。1983年當選馬來西亞小姐。1984年正式進入娛樂圈,同年拍攝其第一部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1985年主演《皇家師姐》系列電影,轉型女打星。1988年,嫁給香港富豪潘迪生,婚後息影。1992年以成龍的動作電影《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復出,片中出演女公安楊建華。
從影三十年,她有20多部電影作品面世,雖然產量不高,但都是製作精良的經典電影,她在電影中一身純正的中國功夫讓世人驚艷。
⑻ 中國電影著名男演員有哪些
孫道臨(1921—200),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平。半個世紀以來,孫道臨在近30部電影和電視劇《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等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視劇中擔任導演。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國際電影節評委。
祝還健在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成龍、姜文、王心剛、葛優身體健康,藝術生命常青!
⑼ 拍個電影需要哪些工作人員
電影和電視劇製作所包括的最主要專業職位:編劇、攝像、演員、導演、製片人、場記、美工、燈光、話筒、道具、後期編輯、特效製作人員等等。
其中編劇、導演、攝像、製片人和後期編輯是最重要的。
他們需要具備的技能如下:
編劇:將文學作品改成影視劇本,或者原創影視劇本,為影片的拍攝打基礎;有良好的寫作基礎和刻畫人物形象、內心感受的能力,在現場能隨時根據導演的要求更改劇本內容;
攝像:擁有專業的攝像技能和出色的畫面感受能力,擁有豐富的燈光、取景經驗,能按照導演的要求為其提供符合影片內容的畫面;
演員:負責影片內容的表演,要求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把握角色的能力,並且必須在任何時刻都服從導演的安排;
導演:統籌管理整個片場的人員分配、職位安排,對整個影片的內容、劇本、拍攝進度、藝術效果等提出自己的要求;
製片人:主要負責尋找資金、招聘工作人員,協助導演安排拍攝計劃等;
後期編輯和特效製作人員: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最好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完全聽從導演的安排,這兩種職位要求具有良好的節奏感受能力、美學思維和創造能力,並且必須做到不厭其煩,精益求精;
場記:主要負責對拍攝現場內已經拍攝鏡頭、場景、服裝、演員細節等進行記錄保存,以防止後期編輯中出現鏡頭「穿幫」的問題。
⑽ 拍攝電影所需要的工作人員
拍攝電視劇的工作人員:從介入劇組開始一般為製片人、製片主任、製片、策劃、編劇、導演、監制、出品人、製作人、攝影師、攝影(呵呵,一般有師就有無師的)、男女演員、場記、副導演、導演助理、有的還有執行導演、美術師、美術、錄音師、燈光師、道具師、化妝師、服裝師、煙火師、置景師、劇務主任、劇務、場務、司機、視頻技術、前面說到的每個職務根據不同都有無師的職務和助理職務,一般20集現代劇的工作人員(不含演員,因為沒有定稿的劇本是無法確定演員人數的)在40-60人,像《笑傲江湖》這部電視劇的劇組單純的工作人員就超過200人,演員幾千上萬人次,這個也是根據劇情的場面大小來定的。像現代韓劇,就那幾個人能演幾十上百集,劇組工作人員也是4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