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枕戈》結局是什麼
電影結局是大反派刑世仁為了不讓自己的女兒入宮,不讓其落入不喜歡人的手裡,而被別人威脅。為了成全女兒的婚事,把女兒嫁給了想置他於死地的那位男主,最終被殺死在了自己女兒的婚禮上。
古裝大電影《枕戈》由柯伯龍導演,90後新銳汪汨涵編劇並兼執行導演的。
梗概:明朝晚期,錦衣衛鎮撫使劉其忠因不甘向東廠稱臣,被舉家滅門,行刑者眾多,其首名喚「金羅剎」。二十年後,倖存的兩位劉家後人化名尹阡、尹陌,為尋找仇人「金羅剎」,兄弟二人先後進錦衣衛入職。
補充
【汪汨涵簡介】汪汨涵,男,漢族,1992年7月出生,祖籍湖北通城,遼寧朝陽生人,在遼寧錦州長大。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在校期間,汪汨涵品學兼優,愛好廣泛,曾連續兩年獲得中戲「優秀歌手」稱號。現於北京從事影視編導工作。
自大一開始,汪汨涵開始劇本創作、微電影導演工作,幾年來,先後創作了微電影《十字路口》、《小刀》、《只愛你一天》、《稍等片刻》及四幕舞台劇《清朝光頭》等,還在公益廣告《一盞燈,溫暖他人》、《有路,就有希望》中擔任創意。
在閻維文、褚海辰《中華兒女》MV(央視7套軍事頻道播出)中擔任副導演、香格里拉風光短片《一沙一世界》(央視播出)擔任執行導演。
2018年4月和6月,汪汨涵擔任編劇的電影《翻手為雲》、《風雨欲來》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央視六套)黃金時間強檔推出。擔任編劇的網路大電影《造夢空間》(後改名)在愛奇藝網播出。擔任編劇的大型革命歷史題材系列電影《沂蒙英雄》系列電影已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拍攝完畢。
㈡ 平原槍聲拍攝於哪裡.
電視劇《平原槍聲》於1988年10月在衡水市棗強縣肖家鎮拍攝,1989年12月開始,先後在中央電視台和各地方台熱播,震動全國大江南北。
《平原槍聲》海潤影視出品,由趙浚凱、劉國彤執導,董勇、王學兵、趙子惠、杜志國、何政軍等人主演的抗戰題材電視劇。
該劇改編自李曉明的同名小說,取材於真實的歷史原型,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冀南平原地區年輕的八路軍幹部馬英在黨的領導下,回到家鄉組建游擊隊,帶領群眾與日寇、漢奸進行殊死搏鬥的英勇故事。
2010年4月18日,該劇在山東影視頻道播出;2011年1月15日,該劇於黑龍江、貴州、湖北、雲南、深圳、重慶六家衛視上星播出。
(2)哪些電影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938年,中華民族進入全面抗戰時期。是年春天,紅軍排長馬英受命回到家鄉棗強,在政委杜平的領導下組建抗日游擊隊。蘇金榮家的兒子建才一心要投奔中央軍未果,陰差陽錯投到民軍劉中正手下;馬英欲跟劉中正聯手抗日,卻中了他設下的圈套。
馬英在率領游擊隊跟敵人的戰爭中得到迅速成長,同時也陷入跟青梅竹馬的女伴建梅的感情糾葛中。剛組建的隊伍因劉中正的叛變遭受重創,在地下黨員的幫助下,馬英等人終於查出內奸,游擊隊再次重組。
1941年,日軍利用八路情報員對區域交接部位的忽略,發動鐵壁合圍計劃,於4月29日對冀南地區發動突然掃盪。給游擊隊帶來沉重的打擊,隊伍死傷過半。蘇建才叛變出賣建梅,致使建梅死於敵人槍下。
建梅的死讓馬英決心查出叛徒,種種線索都指向蘇建才。為了不冤枉好人,馬英和杜平設下層層包圍圈戰術,成功將蘇建才抓獲。
清除叛徒之後的游擊隊即將迎來解放棗林的日子。馬英帶領隊伍做好了進攻縣城的最後准備,卻不慎在行動前夜暴露了行跡,為了換取最後的勝利,部分共產黨人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深夜,進攻的紅燈掛了起來,馬英率領游擊隊員順利解放了棗強,冀南地區獲得全面解放。
㈢ 山東出品的都有哪些電影說點比較有名的,謝啦
臨沂
沂蒙紅色影視基地:電視劇《沂蒙》、《沂蒙英雄》、《地道英雄》、《真心英雄》、《娘》、
《紅嫂》、《紅日》等。
電影《鬥牛》、《沂蒙六姐妹》、《島城風雲》、《果兒滿山紅》等。
臨沂國際影視城:電視劇《書聖王羲之》、《純真歲月》、《大商城》、《嫦娥奔月》、《並肩作戰》、
《兄弟英雄》、《好人老高》、《顏真卿》、《山外的天空》、《王羲之》、
《幹得漂亮》、《泰山功夫》、《心遠》、《柳王》、《孫思邈》《子龍卸甲》、
等。
電影《並肩作戰》(兒童喜劇電影)、《孫子兵法》(3D)、《夢想家》(美國
大片臨沂取景)、《綠染大地間》、《綠滿山鄉》、《心願》(兒童勵志電
影)、《虎口脫險》(臨沂本地草根電影)、《我的電影夢》、《新沂蒙頌》
(電影故事片)、《鐵面俠》等。
㈣ 沂蒙影視基地在哪兒
沂蒙影視基地,位於著名的沂蒙山革命老區,今天的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因為拍攝為共和國60周年獻禮的長篇歷史電視劇《沂蒙》而設立是在原有村落的自然風貌基礎上稍加修飾而建立的紅色影視基地,又稱山村好萊塢,先後有電視劇《沂蒙》《沂蒙六姐妹》《沂蒙英雄》《地道英雄》《娘》電影《鬥牛》《島城風雲》在此拍攝里 .
曾不為外人所知,至今仍保留著古樸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橋以及殘破的老石屋、茅草屋。自從在這里拍出了《沂蒙》、《沂蒙六姐妹》、《鬥牛》、《沂蒙英雄》等多部影視劇後,這個偏僻的山村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線,更隨著電視劇《沂蒙》在央視的熱播,以及在山東衛視和臨沂新聞綜合頻道的隆重推出,聚集了無數關注的目光!尤其電影《鬥牛》的主演黃渤先生榮獲台灣金馬獎影帝後更是將我們沂蒙山的一個小山村宣傳了出去,這就是地處沂蒙山腹地的馬牧池鄉常山莊村。
馬牧鄉常山莊村,一個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處處保持著戰爭年代歷史風貌的小山村。這里仍保留著的古樸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橋以及殘垣斷壁式的老石屋、茅草屋,腦海里浮現的便是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村貌。 近日,臨沂市委宣傳部組織多家網路媒體采訪《沂蒙》影視拍攝基地。采訪中看到,拍攝基地已經修建了地主大院、李家大院、日本憲兵司令部、據點炮樓等景點。2008年大型電視連續劇《真心英雄》、《地道英雄》、《沂蒙六姐妹》、《娘》等影視劇在這里拍攝,為該基地又留下許多有價值的紅色旅遊景點。同時,隨著《沂蒙》等大型電視連續劇在建國60周年之際的熱播,這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沂蒙古村落」現在正成為紅色影視拍攝和紅色旅遊的首選地。
沂南縣目前正對這一資源進行高標准規劃和包裝,開發建設《沂蒙》影視拍攝基地旅遊區。按照規劃,下一步將修建引景區(大門、長廊、停車場等)、綜合服務區(酒店、旅館等)、抗日山村、沂州影城、常山古寨、沂蒙水苑、歡樂農庄等景區,其中在抗日山村中,主要建設影視街、紅軍街、抗日街、支前街、民俗街等各具特色的景點。目前,該項目開發的主體規劃已經確定,相關基礎建設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
沂南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革命戰爭年代,這里是黨的活動歷史在沂蒙山區最早的縣份之一。原山東省委書記高克亭曾經說過:「山東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今沂南縣馬牧池鄉)。」黨政軍領導機關較長時間駐在這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粟裕和190多位解放軍高級將領,都曾在這里戰斗過、工作過,境內發生了九子峰戰斗、留田突圍、大青山戰斗、孟良崮戰役等上百次戰斗,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在這塊奉獻的熱土上,涌現出了「沂蒙母親」王換於,「沂蒙紅嫂」明德英,「火線橋」隊長李桂芳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尤其是沂蒙紅嫂明德英的事跡,成為軍民魚水情的千古絕唱,先後推出了電影、芭蕾舞劇等影視作品,教育影響了幾代人,「沂蒙紅嫂」更成為沂蒙人民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集體稱謂。
這里就是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至今仍保留著戰爭年代歷史風貌的小山村、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 如今,這個偏僻閉塞的小山村變成了沂蒙紅色影視拍攝基地,被譽為中國「山村好萊塢」、 「中華紅色堡壘第一村」,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前來觀光旅遊……
㈤ 神勇投彈手拍攝地點哪裡
拍攝地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
《神勇投彈手》是由高力強執導,答有為、孫榮、池源、姜寒等主演的戰爭題材電影。
該片講述了打鐵匠陳傻子,在殘酷的抗日戰場,通過戰場的生死歷練,成長為一個活生生的抗日英雄的故事。
該片於2012年5月27日在中國上映。
(5)哪些電影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擴展閱讀
《神勇投彈手》作為類型的戰爭片而言,其相對穩定的視覺呈現方式更為特殊,尤其是在戰爭場面的表現中,如布光、色彩、影調、氣氛的控制等各種視覺符號和元素的運用,都形成了戰爭片獨特的美學特色。盡管,中國本土生產的戰爭題材影片不能完全納入到好萊塢戰爭片的類型分析中進行考量,但在如何吸引觀眾、創造視聽享受、營造感官刺激方面,好萊塢的類型經驗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國產戰爭題材影片的創作規律和視聽呈現方式,大體延續了八一電影製片廠的製片經驗和傳統。八一電影製片廠在拍攝戰爭、革命歷史等題材方面的優勢自然不必贅述。
隨著中國的技術團隊努力學習好萊塢的經驗,以及亞洲其他製作力量與中國本土團隊的合作,國產戰爭題材影片,以及涉及到戰爭場面的影片已經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影像風格,如《集結號》、《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等大製作的國產影片。在小成本的影片中,《神勇投彈手》讓觀眾看到了小成本如何經營戰爭這類大支出影片題材上的努力和一些產業經驗。
㈥ 目前在沂南馬牧池紅色影視基地拍的電影和電視 都有那些啊
最新的是電視劇版的紅高粱,周迅主演。
㈦ 《紅高粱》是在臨沂市什麼地方拍的
都別吵吵了,大家和睦相處為好,關於這個話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原因有兩個:
第一,我跟著鄭導干過事兒,有過短暫的相處,聽他一邊嗑瓜子一邊聊起過拍《紅高粱》時有意思的事,畢竟在我的家鄉拍的。
第二,我爹在裡面客串了一個角色,因為當時我爹退休後沒事去影視城弄了塊地,種菜養狗頤養天年,結果因為形象好,經常被邀請客串,於是無意中參演了《紅高粱》的一個重要的~有台詞的~角色!圖片就不放了,避免我爹找我要版權費(艾瑪,怎麼感覺自己成了星二代呢!)。
3、這么說吧,《紅高粱》輾轉了很多地方拍攝,其中以山東為主,一部電視劇不可能在一個地方拍的,在高密種了幾十畝的紅高粱,大部分村莊的景色臨沂拍的,其中臨沂國際影視城有部分取景,村子的戲主要是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拍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拍了很多電影,將來有機會也希望我能製作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回到沂蒙影視基地拍,到時候還得找我爹演呢。
4、沂蒙影視基地我印象中,拍過的比較著名的影視劇除了鄭導的《紅高粱》還有黃渤的《鬥牛》,成龍的《鐵道飛虎》等,主要還是以抗日題材為主,也有部分古裝。就黃渤這《鬥牛》吧,就像山東電視台的不孕不育廣告一樣,基本上外界眼中的山東人形象都成這樣的了:
還是成龍大哥和王凱、黃子韜的《鐵道飛虎》挽回了一些山東人的形象,他們是長成這樣的: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常山莊影視基地拍的!
過年時去拍的照片
這就是九兒的家
在臨沂的沂南影視基地和河東影視基地拍攝的。九兒出嫁的的單家大院拍過數不清的抗戰劇,熟悉的一眼就認出來了。朱豪三的縣衙是在河東影視基地拍攝的。兩個場景我們都參與過。熟悉我的可以看到我的鏡頭,有台詞的 。
當然是我大美沂南的影視基地。拍的時候就住我店旁邊的賓館里。黃軒還來我店裡做推拿。脖子落枕了。當時他還沒啥名氣。就是看著挺帥的。我問他是不是來拍電視劇的。他問我咋知道的,我說猜的。他還有點失望似的,說這也能猜到,可能以為我認出他的吧。 應該要個簽名的。那時候不認識
在高密市莫言家鄉拍的。
張藝謀當年拍《紅高粱》用4萬種紅高粱,差點打了水漂。但後來幾經周折博回了4000萬,還有不可估量的名氣。
張藝謀36歲時看了莫言的《紅高粱》後就想拍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1987年,張藝謀用800元從莫言手裡買到改編版權准備拍攝《紅高粱》。為了這部戲的真實場景,張藝謀一共花了4萬天價種100百畝高粱,每畝花300元價錢租用高密農民的地種高粱。
可是那年天太旱,高粱長得高高低低,參差不齊。太難看了。急得張藝謀像熱鍋上的螞蟻,拍電報要莫言和他家鄉高密的農民溝通,莫言也答應了張藝謀做《紅高粱》的編劇,他就是高密人,和縣里農業局的人打交道要了5噸化肥,張藝謀組織當地農民施肥,鬆土澆水灌溉,幾番折騰才有了青莎帳似的青高粱地還有火紅火紅的紅高粱!
加上鞏俐和姜文主演的精彩演出,張藝謀攝影師出身這次派上大用場,拍出自己的個性色彩 。紅高粱,青沙帳…沖擊過去的單調色彩。這劇紅透了。
張藝謀用4萬博到了4000萬,在那個剛開放,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物價極低的年代得要多大的膽識和魄力才可以做到。至於後來的周迅和朱亞文演的《紅高粱》又是另一種體驗。大家喜歡這劇的電影還是電視劇?#影視雜談#張藝謀紅高粱#
臨沂影視基地,淄博井塘古村都拍過。
㈧ 山東鄉村振興影視基地在哪裡
山東鄉村振興影視基地位於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
弘揚「沂蒙精神」、謳歌最美退役軍人的鄉村振興題材電影《沂蒙老兵》,在位於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的國家4A級景區——紅嫂家鄉旅遊區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開拍,預計拍攝時間一個月。這是沂南縣首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影視劇,且沂南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建設於2009年,先後拍攝了《沂蒙》、《鬥牛》、《紅高粱》等400多部影視劇,被譽為「紅色影都」。
山東省鄉村振興影視基地(大戶陳家)揭牌,招遠市農鑫發展有限公司與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煙台廣播電視台《綠色田園》欄目組分別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