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韓國電影崛起的制度因素有哪些

韓國電影崛起的制度因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9 06:50:28

㈠ 韓國電影為什麼發達

在韓國電影產業振興的過程中,韓國政府尤其《電影法》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1999年,金大中政府對「電影振興法」的第二次修訂,是韓國歷史上最重要的電影政策,主要內容有4點:1、廢除電影審查制,轉為分級制;2.、以市場為主導,尊重電影產業自律權,成立專門的民間電影管理協會「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3、嚴格執行國產電影的銀幕配額制;4、資金上支持,允許和鼓勵風險投資進入電影產業。配額製作為保護傘,對於90年代體制、投資、技術等各方面還非常脆弱的韓國電影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1999年徹底放開管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和積累,本土電影逐漸具備了和好萊塢自由競爭的實力。

電影分級製取代電影審查制度改革成效十分顯著。如前所述的《生死諜變》創造了韓國商業片神話,與其說是好萊塢式間諜大片敘事模式的成功,不如說是取消了電影審查制度以後的效果。導演姜帝圭說:「因為這部影片除了動作,也刻畫了分裂的韓民族的痛苦,有國情、民情,也有愛情。」影片投資500萬美元,創下了660萬觀影人次的歷史紀錄,超越《泰坦尼克號》的417萬人次。在《生死諜變》之前,韓國人幾乎不看本土電影,韓國自己的電影市場在哪裡?就在人們普遍產生疑問的同時,韓國國產電影《生死諜變》誕生,振奮了疲軟的韓國國內電影市場,給韓國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興奮和感動。該片描寫南北韓之間的諜海風雲,充滿血腥、火爆和奇情,影片不但在本土引起轟動,也引起西方傳媒爭相報道。該片吸引人之處在於寫情,同時以接吻魚來貫穿情節,寓意南北朝需相濡以沫。

因為廢除了電影審查制度,《共同警備區》、《朋友》、《家族榮譽》、《殺人回憶》以及《實尾島》這些原來應該禁止的題材,紛紛問世,並且一再奪得票房冠軍。2003年的《實尾島》和2004年的《太極旗飄揚》開啟了1000萬觀影人次時代,這對全國人口只有4千多萬的韓國來說可謂是巨大的成就。銀幕數量的增加和2000年開始的大規模放映模式,使電影能更容易的在短時期內吸引大量觀眾。

㈡ 近年來韓國電影能大獲成功,跟國內的電影有哪些關系

韓國電影是近兩年最常被拿來打中國電影臉的。首先確實應該承認,韓國電影這些年的進步非常可觀,其整體水準不僅在亞洲、甚至除北美之外的全球來說,都已經擠身一流之列。

但在中國,審查制度擠壓電影人意願,控制創作范圍,隨意切割電影、降低藝術質量,大大提升了原本就高昂的好電影成本。誰還願意去做呢?這一做可就是幾年的時光。

電影是一種精神商品,好片少,留下的空間自然有大量爛片去佔領。爛片成本低回報高,投資人趨之若鶩;爛片橫行,既敗壞了市場口味,也極大壓縮了好片應有的份額。

㈢ 韓國作為一個小國,為何電影可以拍的這么好

因為韓國的電影演的都比較真實,他們大部分電影都是根據社會現實改編的。而且也有人專門給他們遞這種真人真事的稿件,所以他們在拍攝的過程中不需要自己編故事,都是社會上真實的事,所以給大家的感覺就非常真實。韓國的電影最好看的一部就是《熔爐》。當時這部電影不僅在韓國國內收視率超高,在每個國家收視率都特別高。

但是韓國的電影他會把真實的大結局演出來,會狠狠的揭露現在人的人性。大家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會覺得非常真實,有的人甚至看了幾遍,也會給各位家長普及一下這個劇情裡面的知識,所以韓國的電影每一部票房都非常高。韓國的劇本一點都不誇張,都是按照真實的故事情節去演的,所以大家更喜歡看。

㈣ 韓國電影能發展如此好,有哪些因素

因為真實,不誇張的說,當下韓國部分電影的思想性、展示出的話題性及對社會良知、人性的省思和拷問,已經不是電影流水線化作業日趨嚴重的好萊塢願意包容和挖掘的。 我也確實無法在近三四年來的好萊塢電影里看到接近於韓國電影那樣的整體發展態勢、那股一鼓作氣的拼勁、那樣精雕細刻的嚴謹、那種努力將生活的點滴啟示融入每一部小成本生活電影的誠意和不止步的創新意識,所以哪怕是一部題材不起眼的愛情片、喜劇片,你也能感受到韓國電影工作者給予它的溫度和份量,一種完全不同於同類型好萊塢爛俗爆米花商業電影的樸素、真實和東方生活氣質。

㈤ 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是怎樣的

作者:胡楊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3537/answer/191525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韓國於1998年建立電影分級制度。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全民、12歲以上、15歲以上、18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每部電影的等級由民間組成的"影像物等級委員會"進行評級。另外,對於網上的色情資訊,年齡限制提高至19歲或以下不能觀覽。這種分類只出現於不能在戲院上映,而只能以錄像帶或影碟發行的電影。——維基網路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觀眾是看不到韓國電影的,在今日,或許觀眾和電影研究者對近十年來的韓國電影相當熟悉,但是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產生隔膜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我們需要《韓國電影史》這樣一本書的原因。它的功能簡單明確,以編年史的線路來梳理韓國電影,向韓國以外的讀者介紹韓國電影(書的幕後推手是「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你大致可以看出此書的官方色彩)。但這本書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實際編撰者有三十餘位,從而在編年體的框架內有自由跳躍的寫作方式,這種方式或許使書的結構存在某種混亂,卻也能讓韓國電影史有了前後響應的連貫性。
如果我們全面審視這本電影史,會發現一個名曰「審查」的幽靈一直居住其間,是這本書的許多撰寫者都很難規避的一個問題。這個「幽靈」具有非常強烈的政治色彩,一直影隨身動,緊跟韓國的政治時局變化。電影初傳入朝鮮半島時,朝鮮王朝根本就沒有什麼審查的概念,最多派個警察去看場子,因為「眾多觀眾聚集在黑暗場所,難免會發生點小摩擦」。隨著日本對朝鮮的殖民入侵,電影審查制度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種審查很明顯是為了限制民主主義言論的表達,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更是在韓國強化了電影審查,在1940年制定了「韓國映畫令」,把「褻瀆皇室尊嚴和損害帝國威信」作為法令的基礎。此時對於拍攝電影的限制完全是一種政治上的需要,是對確立日本「宗主國」地位的意識的強調,如果我們把目光從朝鮮拉回到日本,就會看出兩處審查政策的不同,黑澤明在他的《蛤蟆的油》里曾經說過:「我認為,那時內務省的檢查官們一個個全是神經不健全者。他們都是迫害妄想狂,都有虐待狂、受虐狂和色情狂的性格特徵……他們把外國電影里的接吻鏡頭全部剪掉,凡是女人光著腳或露膝的畫面,也一律剪掉。」他所要爭取的自由表達顯然與韓國的電影創作者們是有區別的。到1948年韓國政府成立,審查依舊陰魂不錯,軍人掌握政權時期,審查只是換了個基調而已,「不許攻擊政府」肯定是必需的,反共意識形態更是審查者的普遍共識。軍政府搞出了事前審查制度,並且為此不惜在1962年修改了憲法,以保證這種審查制度不違憲。
當然,如同任何一種醜陋的制度一樣,苛刻的、自利性質的政府審查行為不會永遠存在。從1984年開始,韓國政府開始廢除事前審查制度,政治鉗制大為減少。令人意想不到然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審查的松綁帶來的是一股色情影片的熱潮。這或許也是重視保護青少年的中國廣電部門遲遲不願意推行電影分級制度的一個原因。而韓國的電影分級制度在1996年開始推行,這一回憲法沒有扮演絆腳石的角色,憲法裁判所多次認為電影振興委員會推行的分級制度所含有的對電影的分級審查是違反憲法的,甚至認為給電影分級的機構都是「屬於憲法禁止的審查機關」。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審查與人類的自由表達權利一直是相生相伴的,分級制度並非審查的完全終結,之所以在分級制度確立後,韓國電影的題材呈現多元化的格局,過去不能碰的敏感問題也出現了重大突破,完全在於創作人員的自由表達權得到了放大。過去的審查制度(無論是日佔時期還是軍政府統治時期)充滿黑箱操作,並且還有惡法保護,它不僅讓一部電影無法上映,成為了禁片,而且事前審查制讓許多電影創作早早就胎死腹中,連拍攝都不可能。分級制度同樣也保證了觀眾的選擇權利,一個文明社會的成年公民有權利選擇他想觀看的任何電影,對青少年的保護並不意味著對成年人意志的限制與踐踏。當然,任何「好」的制度不可能一日促成。韓國電影審查制度不僅依附於電影工業本身,更多的是韓國政局的縮影,當軍人政府下台之日,電影的蓬勃發展已經勢不可擋。第一部給韓國電影帶來國際聲譽的《生死諜變》,直接觸及了韓國與朝鮮之間的間諜戰,這種題材的開發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電影不僅在韓國本土取得了票房成功,而且還打開了韓片在日本與香港的市場,成為了韓國電影興起的標志。不僅南北問題不再成為禁區(《義兄弟》也受惠於此),而且韓國電影創作者也有了可以反思自己國家的歷史問題的可能,無論這種嘗試是否成功。李滄東和奉俊昊都在自己的電影中對光州事件做了微妙的表達,而金志勛導演的《華麗的假期》更是直接展示了光州事件中政府軍隊對民眾的鎮壓。審查的松綁讓電影的類型創作有了巨大的空間,韓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恐怖片生產的大國,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金知雲的《薔花紅蓮》甚至讓好萊塢買去了改編權。林常樹導演的《那時候那些人》將朴正熙總統被刺事件加以戲劇化,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漢城地方法院要求電影刪除開頭和結尾的片斷,引起了電影公司的不滿,做出了在判決之前提前公映的舉動,這次對電影的干涉與審查沒有多大關系(否則影片決無上映的可能),而是影片涉及的事主親屬告到了法院。像這樣的爭議反而是一種進步,所有問題可以公開討論,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黑箱操作,無聲無息。
韓國電影在21世紀的飛躍,從苛刻審查轉向分級制度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我們看完《韓國電影史》,就會明白書的編者序中的那句話的分量,當人們探究韓國電影何以成功時,作者的回答是———「舊制度和審查,首先必須廢除」。

㈥ 韓國電影是如何崛起的有哪些中國可以借鑒的地方

韓國電影的崛起應該是源於分級制度的創立,再加之韓國政府為了振興韓國電影,創立了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給予電影不同程度的支持。
中國電影,這個不許拍,那個不讓演,拍了還禁了,在這種情況下,失去了很多的自由度。哎。。。路漫漫其修遠兮。。

㈦ 韓國電影為何發展如此迅速

提起韓國電影不得不說1999年對韓國電影的意義。韓國電影興盛始於90年代末期,1999年韓國電影人發起的「光頭運動」可以說是韓國電影的分水嶺。光頭運動:1999年,為了抗議韓國加入WTO,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韓國電影人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頭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因為剃光頭在韓國是極強烈的抗議形式,而此活動又為全韓國影人集體參加,所以被世界媒體高度關注,韓國政府在極大壓力下,決定繼續Screen Quota政策令韓國導演士氣大振,成為韓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契機。雖說韓國電影的配額制度不符合世貿組織公平競爭原則,但正是因為韓國電影人的抗爭,這一制度繼續保留,為韓國電影的發展鋪平了道路。1999年上映的《生死諜變》轟動了韓國,觀影人次579萬,上映57天就打破由《泰坦尼克號》保持的票房紀錄。 可以說,光頭運動促成了《生死諜變》的成功,而《生死諜變》反過來成了韓國電影的助推器。也是從《生死諜變》開始,韓國電影開始了其狂飆之旅。

㈧ 韓國電影拍的越來越好的原因有哪些

韓國電影比較多元化,而可以多元化的電影上映主要是對這方面管理不嚴。而我國對電影這塊管理是比較嚴的,所以很多題材的電影寫到一半卻不能上映,所以我國的電影類型不是很多,那就滿足不了觀眾。

㈨ 戴錦華談韓國電影崛起,你對韓國電影有何印象

個人對韓國電影的印象就是敢拍,韓國電影各種題材類型層出不窮,想法創意都能實現。

韓國電影能夠給人敢拍的印象,最大的優勢還是其對於本國電影的全力支持。一個完全沒有限制的創作環境,各種靈感自然是隨便實施,導演的各種想法都可以在熒幕上進行實踐,而不用擔心太多後果,只要電影拍出來,檢驗成果的就是市場,不用害怕無法播出。

㈩ 從何時開始,韓國電影開始風生水起,大超涌動

80年代香港電影苗根正紅,日本電影風生水起的時候,韓國電影還是一副扶不起阿斗的模樣,79年韓國剛結束獨裁統治,但電影依舊受到政治因素影響,上映要挨刀,與中國總菊一個調性,嚴厲禁止色情、暴力和政治題材,這直接影響到電影產業的發展,整個韓國電影產業呈現低迷狀。

韓國電影的發展與90年代的一系列政策有著密切的關系,1998年韓國官方廢除了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採用西方的分級制度。1999年的光頭運動促使韓國電影的本土保護機制誕生,每年本土播放146天本土電影。這兩起重要的事件使得韓國電影的發展呈現一種井噴狀,使得韓國電影市場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為韓國電影的崛起並非由於電影審核制度的解禁,也不只是因為本土保護機制的產生。

韓國政府對電影的支持從側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韓國就讀影視方面的學子有非常多的機會參加各種藝術投資的電影拍攝,不僅是經濟上的支持和社會實踐,政府為這些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注重文化產業的投資,電影節遍地開花。大企業的財務支持,國家層面的重視,對國產電影的優惠,政策上扶持新人導演,增加出國交流的機會,引入國外最先進的技術手段,這一系列的發展為韓國電影的崛起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韓國電影的創作更自由,制度完善,許多有良知的電影拍攝了大批具有具有批判性質的現實主義電影,由於韓國電影對本土的包容,韓國電影的題材不局限於商業和娛樂,大量具有自揭傷疤題材的電影應運而生。

題材方面的解解禁後,韓國電影人不斷探索類型片和本土文化的結合。獨特的文化構成,特殊的政治環境,改革中的矛盾和犧牲,正式這些特殊的元素,為韓國電影製造了特殊的表達方式。也使得韓國電影人另闢蹊徑,韓國電影不但在國際化的類型片上獲得成功,在藝術上絲毫沒有減弱。

韓國近些年的北韓題材電影大量涌現,南北韓高度僵持,戰爭危險的一觸即發,促使反戰類型的影片獲得成功,這其中包括99年的《生死蝶變》、00年的《共同警備區》03的《實尾島》、04年的《太極旗飄揚》。當然韓國電影人在自揭民族傷疤的同時,也關注的弱勢人群,這種題材的創作算是創作者的良心,一批諸如《熔爐》、《綠洲》、《馬拉松》等影片的成功,不得不說是韓國電影人關於社會的反思。類型逐漸多元化的韓國電影市場在犯罪題材上更是風生水起,《朋友》《殺人回憶》、《老男孩》都是風格清晰,黑暗氣質濃郁,但是這一類電影成功後,韓國的犯罪類型片大量涌現。

朴贊郁、金基德、奉俊昊、洪尚秀、李滄東、崔東勛、姜帝圭、康佑碩等一些優秀導演的涌現為韓國電影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00年後這些導演在題材的創作和拍攝的手法都達到了相對穩定的成熟期,並開始走向國際,拍攝過《共同警備區》、《老男孩》的朴贊郁後來拍了《斯托克》。拍攝過《殺人回憶》、《母親》的奉俊昊拍了此時正在上映的《雪國列車》。沉默的金基德用他的語言為韓國電影增加了新鮮的血液。拍攝過《薄荷糖》《密陽》的李滄東用他精緻的電影語言指導了《詩》。

這些優秀的導演並沒有盲目的追求大格局大視野的商業電影,初期從底層視角看待社會變革,思索經濟發展對於價值觀帶來的沖擊,批判現實的黑暗,他們用現實主義的路徑打開了韓國電影的新世界。正是有著這樣一批優秀的導演及素質過硬的編劇創作,韓國電影才真正的在亞洲博得一片天空。

韓國電影優秀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小格局大視野,精緻不花哨,接地氣不媚俗,往往一個普通的故事拍的扎實穩健,一個犯罪類型的電影充斥著諷刺和批判,《黃海》和《恐怖直播》中一黑到底的小人物的掙扎,以及最後的反抗,完成了一個漂亮的反類型片,韓國電影在近幾年已經不僅僅是個別的成功,是一個市場的進步,反觀國內,幾乎慘不忍睹,或許中國電影依舊在進步,但與韓國的成熟相比,我們差的不僅僅是一個分級制度。文化氛圍、編劇素質、導演能力、電影市場、我們幾乎沒有一點領先與韓國,從《漢江怪物》到《線蟲入侵》在到《流感》韓國災難片在亞洲的領先程度已經毋庸置疑,從編劇到導演都是以好萊塢水準作為標桿的,而我們還在拍《超強台風》.....從《追擊者》到《黃海》再到《恐怖直播》,犯罪類型電影已經趨向於國際化水準,甚至代表了亞洲電影的制高點。當我們嘲笑韓國電視劇雷人,愛情片狗血的時候,我們的影視劇產業不但都像一個媽生的怪胎,而且甚至拿不出幾部有誠意之作,而當韓國人不玩狗血偶爾玩下熱血的時候,我們生生的被甩出了幾條街。
http://i.mtime.com/eilonr/blog/7760871/

閱讀全文

與韓國電影崛起的制度因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狼牙電影好看嗎 瀏覽:739
有什麼好看的理財電影 瀏覽:975
可以剪輯的好看的電影 瀏覽:339
日本五十路免費電影 瀏覽:844
2019好看的古裝仙俠電影 瀏覽:404
電影不可思議免費觀看 瀏覽:221
qq里怎麼錄制電影 瀏覽:729
有關神話的電影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578
叢林電影都是什麼 瀏覽:388
貓眼電影砍價怎麼分享到朋友圈 瀏覽:769
電影醫生免費看完整版 瀏覽:22
女孩子問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瀏覽:675
電影院一對一的什麼意思 瀏覽:725
世界上共有多少電影 瀏覽:757
那個電影好看極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80
撼龍天棺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920
流氓醫生有哪些電影 瀏覽:766
每天更新高清理論免費電影 瀏覽:409
憨豆先生系列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18
2001好看的電影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