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背景的電影有哪些
《老農民》:陳寶國、馮遠征、牛莉、蔣欣等人主演
新中國的成立,北方農村的一場土地改革所引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1990年張寶慶主演、2015年王雷佟麗婭袁弘主演
這個晚點,七十年代
《我的土地我的家》:張洪傑、由力、關小平、初星一、霍亞明、張二丹、張錚聯袂主演
1978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的發展變化為背景,描述了三十年來農村改革開放的歷程
《暴風驟雨》
1961年電影版,解放戰爭初期東北農村土地改革
2013年版
⑵ 講述七八十年代時候的電影都有哪些
1、山楂樹之戀
《山楂樹之戀》是由張藝謀執導,周冬雨、竇驍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於2010年9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根據艾米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靜秋、老三之間相識、相戀,最後天人永隔的故事。該片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和香港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並獲得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2、孔雀
《孔雀》是一部由顧長衛執導,張靜初、呂聿來、馮瓅、馮礫主演的劇情片,於2005年2月18日上映。影片講述了生活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安陽的一個五口之家的故事。
3、青紅
《青紅》是由星美傳媒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王小帥執導,高圓圓、李濱、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該片於2005年5月17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4、歸來
《歸來》是2014年張藝謀導演拍攝的劇情文藝電影,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的尾點,由鄒靜之編劇,陳道明、鞏俐、張慧雯等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的在大時代際遇下的情感變遷故事。該片於2014年5月16日在全國上映並入選為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影片,截止到6月30日該片在中國內地收獲2.95億票房,刷新國產文藝片票房紀錄;10月8日該片在韓國上映。
5、芳華
《芳華》是由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鍾楚曦主演。
該影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影片中戰爭場景的描繪宏大有力,盛宴般血色的戰爭,將主人公如泡沫一樣虛幻美好的理想使命直接戳破在觀眾面前。
⑶ 看什麼電影和電視劇可以了解中國歷史知識
一、《大秦帝國》系列
包括《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崛起》三部,三部影片的演員集合了富大龍、寧靜、喻恩泰、侯勇,王志飛、張博、李立群等實力派演員,將秦朝的建立、發展、壯大真實地還原。
二、《大江大河》
《大江大河》是侯鴻亮製片,孔笙、黃偉執導,袁克平、唐堯編劇,王凱、楊爍、董子健主演的當代題材電視劇。該劇根據阿耐所著小說《大江東去》改編,講述了1978到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
三、《建黨偉業》
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
四、《建軍大業》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五、《建國大業》
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唐國強、張國立、許晴、劉勁、陳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⑷ 關於建國以後的歷史的電影
《黃大年》是由成科執導,張秋歌、史可、哈斯高娃、李卓霖、徐光宇等主演的主旋律影片。
該片通過科學家黃大年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感人事跡,謳歌了以黃大年同志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赤誠愛國的情懷和忘我奮斗的科研精神。
劇情簡介
電影《黃大年》主要講述了著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感人事跡,謳歌了改革開放給我國科技事業帶來的巨大變化,塑造了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英雄形象。
(4)關於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幕後花絮
片場把在長春拍攝的第一場戲安排在了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某病房內。
張秋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演好這位英雄人物,他很早就開始在吉林大學等黃大年同志生活學習過的地方進行深入探訪和采風。
張秋歌還透露說,黃大年的助理於平教授在與他深入接觸和交流後,曾激動地說,彷彿看到黃老師又回來了。
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張秋歌以零片酬出演《黃大年》,並說我從黃大年身上學會了『做人』和『做事』。」
主創團隊采訪了將近140位當事人,了解黃大年生前的各種事跡、生活的細節、性格的細節,以保證文學劇本和影片創作的真實。
首映式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⑸ 找有關改革開放的電視劇和電影
《十萬人家》
介紹:《十萬人家》是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浙江廣電集團出品,陳國星執導,王志飛、顏丙燕、范志博、杜雨露主演的商戰愛情劇。該劇以「轉型期的浙商和浙商的轉型」為創作命題,講述了一個以傳統桑蠶絲綢為支柱產業的水鄉古鎮,遭遇經濟全球化挑戰時,如何鳳凰涅槃的故事。 該劇於2008年12月12日在央視一套首播。
《十萬人家》的劇情是2004年春天,在以蠶桑絲綢為支柱產業的江南名鎮錢塘鎮,猝不及防地遭遇產品出口中的貿易壁壘,區域經濟發展中潛藏的各種矛盾頓時激化,聯系整個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沈氏集團頓時陷入危局,與沈氏集團簽訂過產銷合同並籍此生存的數萬蠶農和相關企業也深受影響。
此時,正值沈氏集團這個傳統的家族式企業新老交替之際。集團創始人沈百弦因病逝世,他的三個兒子的發展思路和經營理念截然不同。雖然沈百弦臨終前選定由老三沈萬家接班,但城府頗深的老大沈萬忠聯合老二沈萬全,從沈萬家手中奪得董事長權力。沈萬忠力主放棄絲綢產業,拋棄蠶農和相關企業,「斷尾求生」,而沈萬全則在仿冒名牌的錯誤經營策略中越陷越深,最終導致集團解體。
新任錢塘鎮黨委書記梅同春從小在錢塘鎮長大,和沈萬家有過一段舊情,她主抓的織女河治污工作又直接觸及到韋絹經營的南潯村絲綢總廠的利益,引起了韋絹的反感和誤解,也激化了沈萬家和妻子韋絹之間「冷戰」多年的感情危機。在集團解體、兄弟反目的同時,沈萬家與韋絹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一度心灰意冷的沈萬家,在梅同春的幫助下振作起來,決心帶領全鎮十萬人家共同發展。他立足科學發展和自主創新,圍繞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進行了艱難的探索。經過一系列錯綜復雜的歷程,錢塘鎮的民營企業「鳳凰涅槃」,實現了從家族式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型。新組建的股份制企業萬家集團成為全省民營企業之星。
在面臨危機、化解困局的過程中,老中青三代民營企業家之間的矛盾糾葛、愛恨情仇充分展開。沈萬家和同春之間的感情逐漸升溫,但梅同春始終無法釋懷萬家和韋絹之間割不斷的愛意,而且兩人越走近,卻發現離自己渴望得到的越遠。在離開錢塘鎮之前,梅同春毅然勸說韋絹和萬家復婚,沈萬家和韋絹也終於在對方身上找到了最值得珍惜的美好感情。錢塘鎮的這個企業家群體,通過各自人格的成長和精神的升華,在實現經濟轉型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轉型。
參考來源:網路-《十萬人家》
⑹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有什麼電視劇讓你念念不忘
《霍元甲》、《一剪梅》、《射鵰英雄傳》、《春去春又回》、《陳真》、《上海灘》、《鐵道游擊隊》、《高山下的花環》、《編輯部的故事》、《西遊記》、《紅樓夢》等等,都是我念念不忘的電視劇。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的生活壓力很小,雖然工資比較低,但是人們的精神世界非常豐富,消費水平低,最主要的是貧富差距比較小,每個人都生活的非常開心,每個家庭都是其樂融融的。那段時間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優秀電視劇,經常是一家人一起觀看,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那時候有非常多優秀的電視劇都讓人念念不忘,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港台電視劇。那段時間香港和台灣的經濟比較發達,它們的電影和電視劇影響了一代人,那段時間比較火的電視劇如《霍元甲》、《一剪梅》、《射鵰英雄傳》、《春去春又回》、《陳真》和《上海灘》等,都是家喻戶曉的電視劇。而且這些電視劇製作精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基本上沒有差評。
想想那時候的時光是真的挺懷念的,不僅大人快樂,小孩也是無憂無慮的,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我是舉雙手贊成的。
⑺ 盤點關於改革開放的影片,【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https://pan..com/s/1an9WT7pTGHlZiUgsG_Y0Qw?pwd=q55j
進入了20世紀80年代,改革春風吹散了十年浩劫在老百姓心頭留下的陰雲,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愛美的女孩子們也勇敢地穿上亮眼的裙子,一展少女的柔美。在上海大豐棉紡廠工作的鄉下女孩阿香(宋憶寧 飾)羨慕上海女孩們比賽穿漂亮裙子的風氣,也買了一件紅裙子,隨後讓勞模陶星兒(趙靜 飾)穿著紅裙子去公園展示。這一經歷給了陶星兒前所未有的自信,在此後的歲月里,無論是學業、事業還是愛情,種種經歷都讓她不知不覺改掉舊有的陳腐的觀念,轉而在新時代里勇敢地追尋自我。與此同時,阿香因為不願被人看做鄉下人,所以想方設法抬高自己的地位,卻讓自己陷入經濟的泥潭。
⑻ 關於改革開放40年的電影
昨天晚上,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18電影頻道之夜」閃亮登場,看點多多。電影頻道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重磅推出「40年40部」年度影片,並將在電影頻道黃金時段進行主題展播,包括《歸心似箭》、《紅高粱》、《紅海行動》等影片。精選的「40年40部」優秀國產影片將於9月到12月在電影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這次大型主題展播,從3000多部國產影片中根據影片的社會影響力、電影史地位,綜合電影頻道旗下媒體的傳播價值,通過電視媒體CCTV-6、網路媒體1905電影網、平面媒體《中國銀幕》雜志,推出1979年的《歸心似箭》、1980年的《廬山戀》、1987年的《紅高粱》、1997年的《甲方乙方》、2009年的《建國大業》、2012年的《一代宗師》、2017年的《戰狼2》、2018年的《紅海行動》等40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年度影片」。1978年到2018年,40部具有代表性電影鏡頭的精彩混剪,引發在場嘉賓與觀眾的無限感慨。
《廬山戀》主演郭凱敏通過VCR表達了當年這部影片正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才歷久彌新,直到現在每隔一段時間都還會在電影頻道反復播放,特別受歡迎。上海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任仲倫也特別回顧了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廬山戀》,他感慨,中國電影人的作品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特徵,「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講述者。」他表示,要將向上的青春氣息貫徹至今後的創作中。
博納影業集團一共有三部影片《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入選「40年40部」年度影片片單,董事長於冬分享了這三部電影的創作始末,他激動地表示薪火相傳,承上啟下,電影路上沒有前後,每位電影人都是為中國電影而努力。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現場為40部影片代表頒發入選榮譽。
□延伸
「星光行動」助陣脫貧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電影頻道向廣大電影人、藝術家設計師發起了「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號召,成功組建起一支匯聚平台優勢、創造力、影響力的「星光行動」團隊。成龍、白百何、李冰冰、吳京、陳坤、陳思誠、周迅、姚晨、黃曉明、黃渤、景甜等眾多明星和10位藝術家設計師分別組成自己的團隊,宣布了自己投身這場戰役的決心。
在昨晚的電影頻道之夜上,佟麗婭和楊冪作為演員代表上台發言。佟麗婭第一時間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新疆伊犁,她表示盡管自己的故鄉鍾靈毓秀,民風淳樸,但依然沒有摘掉貧困的帽子。「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就像母親的聲音在呼喚她「是時候回家看看了!」她力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自己的家鄉,並激情邀請全社會的有心之人一起發現、關注身邊的貧困地區。星光志願者楊冪也分享了自己的扶貧行動計劃。她表示在未來的時間里,將發動身邊的人結成星光行動團隊,背起行囊,踏上重點貧困地區的土地。同時,電影頻道正在籌備電影《蘭考蘭考》,以影像的力量助陣脫貧攻堅戰。
另外,在電影頻道之夜上,電影頻道重點推介自己的王牌欄目。包括:由電影頻道和周迅聯合發起的口碑欄目《今日影評·表演者言》第二季;由清華大學尹鴻教授作為評論人,邀請改革開放40周年相關的當事人與見證者一起講述光影四十年變遷的《今日影評·鴻論》;以推介暑期檔重點國產片為目的、打造浸入式舞美體驗為特色的季播欄目《國片大首映》第二季。暑期備受關注的影片《阿修羅》、《神奇馬戲團》主創也來到現場助陣,大家表示願意選擇《國片大首映》這個平台來向觀眾推薦新片。
電影頻道主辦的「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作為電影頻道的一個品牌活動,已具備不俗的社會影響力,「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今年7月在山西大同舉辦,香港著名電影人吳思遠擔任評委會主席。包括《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深海浩劫》等多部中外影片都入圍。成龍主演的成名作《醉拳》成為開幕影片。(本報記者王金躍 )
「40年40部」
1. 《歸心似箭》1979
2. 《廬山戀》1980
3. 《喜盈門》1981
4. 《駱駝祥子》1982
5. 《武林志》1983
6. 《黃土地》1984
7. 《少年犯》1985
8. 《血戰台兒庄》1986
9. 《紅高粱》1987
10. 《霹靂貝貝》1988
11. 《開國大典》1989
12. 《焦裕祿》1990
13. 《大決戰——淮海戰役》1991
14. 《秋菊打官司》1992
15. 《東歸英雄傳》1993
16. 《大話西遊——月光寶盒》1994
17. 《紅櫻桃》1995
18. 《紅河谷》1996
19. 《甲方乙方》1997
20. 《一個都不能少》1998
21. 《橫空出世》1999
22. 《卧虎藏龍》2000
23. 《開往春天的地鐵》2001
24. 《英雄》2002
25. 《鄧小平》2003
26. 《天下無賊》2004
27. 《神話》2005
28. 《雲水謠》2006
29. 《集結號》2007
30. 《畫皮》2008
31. 《建國大業》2009
32. 《唐山大地震》2010
33. 《建黨偉業》2011
34. 《一代宗師》2012
35. 《中國合夥人》2013
36. 《智取威虎山》2014
37. 《大聖歸來》2015
38. 《湄公河行動》2016
39. 《戰狼2》2017
40. 《紅海行動》2018
⑼ 1989年攝制的什麼電影展示了改革開放下童年時代所受到的教育
《大驚小怪》。1989年攝制的《大驚小怪》展示了改革開放下童年時代所受到的教育。《大驚小怪》是由張剛自編自導,馬精武、姚二嘎、顧艷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以小學教師梅阿滿一連串驚險,有趣而又令人難忘的旅行遭遇為徑,以漫長旅途上幾個不同身份,各具特色的人物的聚散為緯,編織了一幅改革開放中江南旅遊生活的動人圖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善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