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緬懷革命先烈的電影有什麼
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四渡赤水、雞毛信、血戰台兒庄、鐵道游擊隊、特高科在行動、平原游擊隊、烈火金剛、沖天飛豹、南京大屠殺、黑山阻擊戰、席捲大西南、百色起義、英雄兒女
Ⅱ 劉燁朱亞文等人主演的獻禮影片是什麼
劉燁朱亞文等人主演的獻禮影片是《建軍大業》。
《建軍大業》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電影以扣人心弦的劇情、氣勢磅礴的影像特點、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雄厚的演員陣容、精湛的製作,藝術地重現了共產黨人構建革命武裝的艱難過程。這一段真正的歷史,這一段革命先輩的過去,血肉真正地展現在大熒屏上,熱血燃情,激勵人心。
《建軍大業》的角色選擇
該劇考慮到先輩們在參加革命時都是熱血青年,因此精選了一大批年齡相仿的演員,來詮釋先輩當年青春激盪的風采。監制黃建新稱選角標准「慎重而嚴苛」。
此外,除近60位主演外,劇組常規工作人員達600餘人,共有累計超過2.5萬人次的群眾演員參與拍攝。
Ⅲ 電影銘心歲月劇情
紅色電影《銘心歲月》根據革命先輩伍蘭英的親身經歷改編,講述了「上河會議」期間,伍蘭英及家人掩護鄧小平突圍脫險的故事,通過伍蘭英子女的視角回顧母親一生。
伍蘭英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下,先後經歷五個子女夭折,仍意志堅強、矢志不渝,人物刻畫真實立體,折射出戰爭年代一位革命先輩的忠誠信仰,更飽含著一位偉大母親的摯深母愛。
電影中主角年齡跨度從青年到老年,飾演伍蘭英的吳芷晴從外在的動作神態和內在的心理狀態,將伍蘭英不同年輕階段通過細節刻畫出來。老年伍蘭英在燈下縫補軍鞋時顫抖斑駁的手、深沉滄桑的嗓音、歷經歲月風霜的眼神,女性英雄遲暮之態令人感慨,而此時的她對女兒遠去入伍的想要支持卻又極其不舍,所有的矛盾掙扎都刻在眼角的皺紋中。
扮演青年伍蘭英生子時,強人疼痛掙扎又堅定的神情,與脫力時垂下的手臂的對比,真實再現了母親分娩之時所承受的痛苦,卻執著堅持將生命賦予孩子的堅定信念;伍蘭英痛失愛子,吳芷晴靜默的痛哭,比聲嘶力竭更震撼心底,一位母親的痛苦、隱忍、堅強在無聲中更有力量。
Ⅳ 1921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這部電影《1921》主要講述了革命先輩青年時代是如何在危機四伏的形勢下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影片青年時期的毛主席,不僅有對革命的熱情和改變中國的雄心壯志。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勢劍拔弩張。13位來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齡僅28歲的熱血青年,從民族危亡的困境出發,將青春理想化作救國救民、尋求真理的信念,突破國際各股復雜勢力的監控和追蹤。
在上海共聚,在陳獨秀、李大釗的領導和推進下,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宣告這個改變了億萬國民前途命運的政黨正式成立。
人物:
1、李達
演員黃軒
參與「一大」會議組織和籌備工作。曾前往日本留學,歸國後致力於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曾任上海外國語學社日語老師。1921年9月,在上海創辦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曾經在徹夜完成進步刊物的編輯工作後,爬上屋頂,對著朝陽大聲呼喊。
2、劉仁靜
演員劉昊然
「五四運動」中的學生先鋒,理論知識豐富,能言善辯,充滿激情,有「小馬克思」之美譽。從中學時便是《新青年》的忠實讀者,在北大求學期間熟讀馬列著作,並加入了李大釗發起籌建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Ⅳ 緬懷先烈,頌揚民族氣節!有關革命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由於我國特殊的歷史原因,所以在國內電視劇市場,有關革命的影視作品一直都在觀眾之中有一席之地。但因為此,也導致許多觀眾對於革命相關的影視作品有著更嚴格的要求和標准。這導致了有關革命的影視作品不論是在製作班底、參演演員、資本投入上的門檻條件都相比其他類型的劇要更高一些。
《集結號》:改編自小說《官司》,由馮小剛執導,被稱為中國版本的《拯救大兵肖恩》。故事將背景放在了抗美朝援時期。這部片主題宏偉磅礴,情節生動寫實,不僅有大製作大場面,更是集結了一大批當時的知名影星加入參演,是對有關革命主題感興趣的觀眾的必選之一。
《風聲》:由李冰冰和周迅共同演出的一部革命電影。電影將故事背景放在了國內內戰時期,汪偽政府期間。這部電影相比起其他抗戰片,將更多的主題設置在了腦力搏鬥的諜戰之上,但全劇精彩刺激、讓人熱血澎湃的情節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一部抗戰片。是為數不多,以女性為主角的抗戰革命片。
Ⅵ 紅色影片指的是什麼
紅色電影是指以黨的發展歷程為歷史背景、以黨史上的重大事件或真實故事為基本素材、以反映革命先輩和英雄人物事跡與操守品行為主要內容的影片。其中部分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和較高藝術價值、被歲月積淀下來且經得住時間檢驗的優秀作品,被稱為紅色經典電影。
如20世紀50年代的《趙一曼》《白毛女》《南征北戰》《雞毛信》《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上甘嶺》《柳堡的故事》《黨的女兒》,20世紀60年代的《革命家庭》《林海雪原》《洪湖赤衛隊》《紅色娘子軍》《甲午風雲》《地雷戰》《地道戰》等等,都是其中的經典作品。
紅色電影的現代發展:
紅色電影曾經伴隨一代人走過青春,也曾經是一代人兒時的重要記憶。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並不是很容易理解的歷史,而是來自於他們的父輩的傳說。
寬城電影公司曾組織了九個放映隊,並計劃特別放映「紅色電影」,免費向農村送去50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這次活動是廣成電影公司使用所有的電影放映設備,用移動台車送往農村,覆蓋18個鄉、205個行政村和400多個有資質的自然村。目前,「紅色電影」正在全縣行政村流傳。
為了現代人的欣賞,一批新的紅色電影陸續上映。《建國大業》、《建黨偉業》、《辛亥革命》等眾多明星雲集一堂,不僅再現了紅色的歷史時代,還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注意。
Ⅶ 紅色教育影片有哪些
《覺醒年代》,《建黨偉業》,《紅海行動》。
「生逢亂世,即使命運如螻蟻,但仍有人心向陽光。」時代的車輪滾滾前進,如今大家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正是因為有無數先輩和烈士們挺身而出,這些人心向陽光,這些人相信有一天中國人會覺醒,中國會覺醒。
《覺醒年代》,劇如其名。當時的中國動盪不安,只有靠「覺醒」這一條路才能救活中華民族。在這條覺醒之路上,有文化的碰撞和思想的啟蒙,也有一大批知識分子和革命青年的苦苦探尋,其中給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李大釗同志了。
面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李大釗同志下定決心為挽救中華而努力奮斗。李大釗把國家放在了第一位,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而把自己的學業放在了身後。
Ⅷ 關於革命英雄的電影
關於革命英雄的電影有《閃閃的紅星》、《狼牙山五壯士》、《雞毛信》、《金陵之夜》、《英雄兒女》等。
1、《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2、《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史文熾執導,高保成、李力、李長華、張懷志、霍德集主演的劇情片。於195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是根據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真實事件寫作的。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和日軍作戰到彈盡糧絕後跳下山崖的悲壯故事。
3、《雞毛信》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
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4、《金陵之夜》
《金陵之夜》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導演錢江,主演孔祥玉、朱德承、張明子、王鐵成、孫飛虎等;影片描寫了我地下黨員錢壯飛同志在周恩來同志的領導下,打入國民黨最高特務機關——中央黨務調查科,與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他截獲的大量重要機密情報為蘇區反圍剿的勝利以及保衛黨在上海的地下組織的安全做出巨大的貢獻。
5、《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Ⅸ 一些近代歷史革命電影或電視劇,可以推薦一下嗎謝謝了!
最近播出的電視劇《覺醒年代》,真的很好看,主要講共產黨創始人陳獨秀、李大釗等革命先輩,為了尋求救國真理所經歷的苦難,甚至獻出了生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