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好萊塢經典三段式解讀,以《肖申克的救贖》為例
研究發現,好萊塢電影的編劇都在遵循三段式結構敘事,而這些結構大都為情節遞進和人物塑造服務,創作者往往利用觀眾對故事進展的好奇心理和人物的移情作用,把觀眾帶入故事,在故事中向觀眾闡明創作者想要抒發的思想。本文以經典的三段式結構敘事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為例,分析這部影片三段式結構的建置。
三段式結構的建置
電影劇本結構的定義是:一系列互為關聯的事變、情節和事件按線性安排,最後導致戲劇性結局。這就意味著,故事是從開端向前發展直到結尾,在劇本的前10分鍾需要向觀眾介紹三件事情:誰是主要人物,戲劇性的前提是什麼。戲劇性情境是什麼,而這些設置就是為了激發觀眾的好奇心理機制和對人物的移情心理機制。
結構是為抒發主題服務的,往往有些影片特殊的結構就是一種深刻的主題,還有一些影片結構是隱藏在故事之下的,結構通過對故事的講述傳達了主題。《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的結構不但隱藏在故事之下傳達了主題,而且結構本身就是一個深刻的主題。
首先看《肖申克的救贖》的整個故事,結構是傳統的三段式結構,講述了主人公安迪被冤入獄最終逃離監獄的故事。正義最終戰勝邪惡。但是這只是這部影片的淺在意義,其深層涵義則來源於三段式結構。在悉德?菲爾德的《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曾把兩個情節點劃分的三段分別稱為:建置、對抗和結局。建置意在指開端部分 前三十分鍾對人物和規定情境的建置,中間的對抗部分寫人物如何與阻力作斗爭,結局講述矛盾的化解。再看《肖申克的救贖》的三段故事走向,影片的第一段講述的是安迪入獄,一心希望能夠逃離。第二段講的是逃離監獄無望,安迪逐漸融入了監獄生活。第三段講的是安迪看透了即使他能證明是被冤枉的,這個監獄也不可能放他出去,於是安迪成功的越獄。
《肖申克的救贖》的三段應該稱為:逃離、融入、逃離。值得研究的是《肖申克的救贖》的三段與悉德?菲爾德的《電影劇本寫作基礎》中的三段有類似的地方,那就是第一段落和第三段落的行為走向相同,第二段落的行為走向與第一、三段落相反。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段落是和解,那麼第二段落肯定是對抗,第三段落則又會回歸和解。《肖申克的救贖》的第一段落是對抗,第二段落是和解,第三段落則又回歸對抗。這便是好萊塢傳統劇作的一種結構規律,只有這樣的結構才能形成突轉和波盪,否則整個故事一個行為走向就會顯得平淡無奇。
研究《肖申克的救贖》的深層涵義其實是一種人生的寫照,主人公進監獄的過程就像是一個嬰兒進入人生的過程,先後經歷了孩提時:反抗來到這個世界;中年:融入這個世界;老年:離開這個世界。於是,返回頭來看整部影片的某些情節安排才會恍然大悟,為什麼「三姐妹」對安迪進行性強暴不安排在第一個情節點之後,而安排在第一個情節點之前,因為 「三姐妹」對安迪進行性侵犯意味著這個社會對孩子的性教育,只有放在第一段落才合適,監獄里的規矩和犯人之間相處的規則都如同整個社會生存的一種規則,包括性在內。孩子進入整個人生,首先是帶著內心的恐懼去觀察生活,並且帶有一絲反抗,雖然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抗衡。這就像主人公安迪剛進監獄的樣子,內心恐懼想逃離,但是又沒有能力,他接受了這個監獄的教育,包括性教育,最終步入成熟,開始融入監獄生活。第二個段落則是人逐漸融入了社會,被社會所用。主人公安迪在影片的第二段落近乎一個監獄里的白領,他在監獄里如魚得水的工作著。放佛我們的人生,成年階段開始慢慢融入這個社會。第三個段落就像看透世間一切的老人,有足夠的能力擺脫這個人生獲得重生。安迪逃離了監獄生活,在海洋的彼岸獲得了重生。
整部影片證明,智慧和正直可以讓一個人的人生得到真正的自由,我想這就是《肖申克救贖》所闡述的更深一層的人生思考。整個《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一個人生的寫照,很少有這樣的影片能夠把影片做出雙層的故事涵義,然而《肖申克的救贖》做到了,成為一個經典。
B. 什麼是電影電視的三幕劇作結構
1.第一幕讓觀眾參與到角色和故事中。
2.第二幕保持和增強其對故事的情感投入。
3.第三幕結束故事,把觀眾帶入令人滿意的的結局。
許多編劇和教編劇的老師都愛說「三幕結構」而不是「劃分為三幕,前一個說法把故事的講述說得就像建設一座橋梁,一旦設計完成,便再也不會變了。
事實上,故事不是固定的,其「結構」隨著故事的展開是處於動態之中的,會不斷地演變。
講故事沒有固定的配方,也不是填空,每個故事都要有獨特的方式充填內容。故事要講得妙是需要很多發明創造的。
我們用三幕劇模式的原因是它最簡單易懂,與觀眾對故事的體驗方式最接近。
電影故事講述者試圖把觀眾帶入近乎夢幻的狀態——把一切與此無關的對外界的思考和擔憂都扔在一邊參與到故事的進程里,編劇努力掩蓋場景變化,力爭把故事平滑地縫合和編織在一起。
(2)好萊塢的三幕式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如何拓展三幕結構思維:
第一點,必須考慮劇本故事類型的形式,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戲劇構架、人物呈現和情節設置。
第二點,確定誰是主要人物,還有這個人物的目標,應該要有一個目標明確、鮮明獨特的主要人物。
第三點,人物弧線,也就是在故事中的經歷會如何改變主要人物?能夠判定人物在故事開始時的狀態,並明白隨著故事的展開,人物將如何變化。
C. 分析電影《王牌對王牌》的三幕結構
電影《王牌對王牌》典型的好萊塢商業片,由塞繆爾·傑克遜與凱文·史派西主演。
在電影《王牌對王牌》中,塞繆爾·傑克遜與凱文史派西的表演十分精彩。並且,電影的劇情也非常緊湊,絲毫不拖沓。
接下來,我將通過三幕結構來分析電影《王牌對王牌》。
電影一開始就非常抓人,塞繆爾·傑克遜飾演的談判專家丹尼正在與一位要殺掉自己女兒的罪犯談判。
這場戲差不多將近5分鍾,時間雖短,但相當精彩。
丹尼通過自己幽默、詼諧的語言與那名心理變態的罪犯一步步拉近距離,最後不僅成功的救下了那個無辜的小女孩,還成功的將罪犯抓獲。
在這個過程中,丹尼始終表現得非常冷靜,在緊張的氣氛中,與罪犯上演心理戰。這同時也讓觀眾不自覺的跟著他的節奏走,走進電影的情節中。
然後,電影用了不到1分鍾的時間呈現了丹尼的順利人生。
他在警隊備受尊重,因為又幫助警隊成功的制服了一名罪犯,警隊的同事都聚集在一起為他慶祝;回到家裡,丹尼與妻子表現得十分恩愛,妻子更是深情表白丹尼,希望他可以每晚早點回家陪她。
就在你以為丹尼的人生就此順風順水時,電影的劇情卻來了一個180度的大反轉。
丹尼先是被搭檔你特告知警察內部貪污的事情,然後在4分鍾之後,尼特就被意外槍殺。再過了3分鍾左右,丹尼又被誣陷為槍殺尼特的兇手,並且,貪污組的那些人還在他的家裡搜到了他貪污的收據,當然,這份收據是別人嫁禍給他的。
接下來,丹尼的槍和警徽也一一被警察局局長收回。這對他來說,真是莫大的侮辱。
不過,丹尼遭受的慘劇還沒有停止。緊接著,他槍殺搭檔尼特的事情被媒體大肆宣揚,自己的妻子也跟著他被媒體曝光,私人生活被打亂的他們不得不選擇離開。
然而,在機場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尼特的妻子。尼特的妻子也以為丹尼就是殺害自己丈夫的兇手,她毫不留情的罵了丹尼。讓丹尼覺得既冤枉又難過。
隨後,丹尼又被告知陪審團不相信他的說辭和解釋,一定會判他有罪,讓他坐牢。
電影用15分鍾左右的時間,呈現了丹尼遭遇的一系列人生變故,讓他的愜意人生一步步被毀掉,推動他去反抗。
當丹尼勇敢的走進貪污組的辦公室,拿著槍指著貪污組組長尼邦的頭時,電影的第一扇門也便打開了。這意味著,接下來他將會進行一系列的反抗行動,為自己洗清冤屈。
電影《王牌對王牌》的中段戲份十分精彩。
中段部分的劇情時長超過了1一個半小時。
中段部分所有精彩戲份全在貪污組辦公室發生,然而,盡管在一個閉塞的、狹小的空間,卻呈現出了主角丹尼與整個警察局的諸多矛盾,再加上塞繆爾·傑克遜與凱文·史派西的出色演技,使得全程都毫無尿點,刺激又緊張。
另外,辦公室里的其他幾個配角角色也都各自呈現出自己的個性特點,編劇更是在他們的語言台詞方面做足了功夫,每個人說的台詞沒有一句是廢話,既精煉又充滿內在張力,間接的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在貪污組的辦公室里,丹尼不僅將貪污組組長尼邦綁架了,還將尼邦的秘書瑪姬、線人魯迪以及警察局的同事佛堤斯綁架了。
丹尼與這四名人質逐一展開了對話,這意味著他一個人要同時對抗四個人質,不僅要說服人質相信他是清白的,是被冤枉的,還要讓他們站在自己這一邊,支持自己的行為。
與此同時,丹尼還要面臨警察局以及FBI的包圍和追捕。警察局派出了最好的作戰警察以及阻擊手;FBI則派出了直升機包圍了貪污組辦公室所在的那層樓,隨時准備擊斃丹尼。
一時之間,丹尼面臨了多重困境,他被逼德沒有一條生還之路,他不得不打破一重又一重困境,如果不打破,他就會坐牢,甚至死亡。
也是正是面臨這些困境,迫使丹尼又打開了第二扇門。
丹尼與警察局的同事以及FBI的人員周旋了一段時間後,丹尼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他的智慧與瘋狂,讓警察局及FBI所有的人都非常緊張,他們害怕丹尼對人質下手。於是,他們聽從丹尼的命令,將同是談判專家的史賓恩叫來了。
當史賓恩到達後,丹尼十分興奮,他在心裡計劃著利用自己與史賓恩的談判,來達到為自己洗清罪名的目標,自此,劇情的第二扇門正打開。
劇情的第二扇門打開後,丹尼與史賓恩的心理交鋒讓觀眾時刻沉浸在緊張的氣氛中,並使得劇情一步步向前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導演不斷的向觀眾拋下懸疑包袱,讓觀眾的雙眼無法從熒幕前挪開哪怕一秒鍾。
直到1小時47分的時候,貪污組組長意外被連射3槍而死,中段部分的劇情被推向了最高潮,同時,意味著整部電影的結尾即將來到。
03 結尾
電影《王牌對王牌》的結尾部分也是很緊湊,很精彩。在劇情發展到2小時左右,結尾才正式來臨,可見中段部分為結尾的到來做足了鋪墊。
在結尾的時候,丹尼與史賓恩一起合作,史賓恩開著車,帶著丹尼從貪污組所在的那棟大廈逃離了。 也就是說,原本站在對立面的兩個人現在開始合作了,並且一方還幫著另外一方逃離了犯罪現場。
因為史賓恩此時已經相信丹尼是無罪的,甚至包括貪污組組長尼邦的兩名下屬——瑪姬和魯迪也相信丹尼是無罪的,他們與史賓恩一起幫助丹尼逃脫,這個細節處理得既溫馨又巧妙。
丹尼與史賓恩來到了貪污組組長尼邦的家裡,試圖引出殺害尼邦的兇手。因為,他們篤定這些兇手就是那些貪污的警察們,揪出了兇手就等於揪出了貪污的人。
果然,狐狸終於露出了真面目。殺害尼邦的兇手不止一個,而是一夥人,這伙人全都是丹尼在警察局的同事們。
更讓觀眾感到驚訝的是,那個之前被丹尼綁架的,看上去非常老實的警察佛堤斯原來是這個團伙的頭目。
為了騙取佛堤斯的信任,丹尼聯手史賓恩上演了一出好戲,丹尼裝作被史賓恩打死,然後,史賓恩以談判的技巧與佛堤斯合作,只要佛堤斯分給他貪污的錢,他就銷毀佛堤斯的罪證。
電影的結局當然是正義戰勝了邪惡,正式好萊塢商業片慣用的模式,但是直到電影快要結束的前3分鍾,佛堤斯才被抓獲。所以,結尾部分的劇情也是此起彼伏,暗涌不斷,讓人看的十分過癮。
04
電影《王牌對王牌》雖然呈現了好萊塢商業動作片的模式與套路,但它的劇本足夠真誠,在語言台詞方面設計得很是精彩,不斷推動劇情的發展, 而劇情的發展也反過來推動主角人物做出一系列行為上的改變、突破,真的是環環相扣,是一部值得反復看的好片子。
D. 好萊塢電影三段式情節模式是什麼
三段式
電影是一種相對獨特的
影片
建構
方式
,常常表現為非
線性
敘述
結構
。它打破了影片
傳統
的按
時間順序
進行的線性敘述的
程式
,用三段,甚至是多段的結構將影片分解排列。
這么解釋還是很抽象,那說簡單點:三段式結構是一種非常普通的
故事情節
布局,大致分為
開頭
,中段和
結尾
。
這樣聽上去簡單多了吧,但是三段式還是有講究的:開頭是故事的開始,
主要人物
和故事的主要理念都是在這個階段介紹給
讀者
。這個
部分
大概占據整個故事的1/4,以第一個
小高潮
告終。第二部分是中段,這個部分用來描述主要的沖突,對抗,困難和
主角
對抗沖突與困難的選擇。中段有兩個小高潮,第一個發生
在中間
的地方,第二個發生在中段的末尾。中段是整個故事最長的部分,大概占據故事的1/2還要多。第三部分是
故事的結尾
,也就是高潮篇。這個部分包括最終的大高潮,在第三部分的末尾,我們應該看到
主人公
很幸福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或者很悲催的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
E. 求《守法公民》的敘述結構,是經典好萊塢敘述結構還是經典三幕式直線結構
經典三幕式直線結構。
第一幕:確立結構。(建立起人物關系、所處形勢以及中心人物或多個人物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二幕:復雜的人物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中心人物為解決他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困難作斗爭。
第三幕:強化故事中出現的狀況,使之達到一個高潮點或是形成一種對抗的局面,中心人物用通常是戲劇化的方式把問題解決,最終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需要說明的是,在影片段落中使用這種結構往往會在高潮部分歸於失敗,或是遇到某種意想不到的情況,並引發出新一輪的問題、錯綜復雜的狀況,歷經發展、高潮直至結束。
F. 3D立體電影有哪些戴紅綠紅藍眼鏡看的!
《樂火男孩》:中國首部3D電影
中國首部數字3D立體電影《樂火男孩》將於今年暑期檔在全國公映,導演林華全表示,自己當初決定拍攝該片也要突破層層的心理關口,相對於普通二維影片的拍攝,立體影片的投資費用要高出兩三倍。而讓林華全斗膽一試的信念是「越危險的地方越有機會」,他說:「如果大家都一窩蜂去拍一個題材,這個導演就不特別,成功的機會也就不大。」
《樂火男孩》的3D場面集中在歌舞部分,再有就是拿著大鉛筆戳向大銀幕、用魚竿釣起掉入河中的錢包等……該片也並非炫耀特技的電影,對於這部歌舞青春片來說,3D更像是個噱頭。
《飛屋環游記》
上映日期:2009年8月4日
《飛屋環游記》講述一位名叫卡爾的老人與8歲的小男孩小羅,乘坐由無數氣球牽引升空的飛屋踏上冒險旅程的故事,被譽為是今夏最不可錯過的影片之一。《飛屋》上映之後,獲得了全美媒體的交口稱贊——《好萊塢報道》的影評稱:「這是一部迷人、感人的電影,是無可爭議的皮克斯有史以來最棒的影片。憑借《飛屋環游記》,皮克斯再度把3維動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綜藝》雜志也盛贊:「也許這樣的故事聽起來讓人厭倦,但是《飛屋環游記》卻用其深刻的想像力和無數的驚喜消除了這些顧慮。當然還有那關於夢想實現和夢想被擱置這兩點間的巧妙平衡,深深的打動人心」;《芝加哥太陽報》的老牌影評人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也大誇道:「這真是一部很棒的影片!它講了一個非常棒的故事,而且每一個角色都是那麼鮮活,那麼讓人信服。」目前《飛屋環游記》在著名影評網站「爛番茄」的好評率高達97%,絕對是明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種子選手。
《飛屋環游記》同時還是皮克斯第一部需戴特製眼鏡觀看的3D影片,中文配音版與英文原聲版都將於8月4日起,在全國擁有3D播放設備的影院上映。
《豚鼠特工隊》
上映時間:2009年7月24日
動物版007《豚鼠特工隊》採用真人與3D動畫相結合的方式,主角是幾只裝備了高科技間諜裝備、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豚鼠,他們為阻止邪惡的億萬富翁掌管世界展開間諜行動。生動細致的動畫形象、精心設計的場景、幽默的對話、以及真人表演與3D動畫的完美結合,影片《豚鼠特工隊》的精彩看點確實不少,此外影片還請來了好萊塢一線明星尼古拉斯·凱奇和佩內洛普·克魯茲等擔任幕後配音,相信能吸引更多成年觀眾。據說該片中豚鼠的形象相當寫實,令不少鼠類過敏者倒抽涼氣。
《死神來了4》
上映日期:2009年8月28日
從《死神來了》中的空中飛機大爆炸,到《死神來了2》的高速公路連環撞,然後是《死神來了3》中的急速過山車……2000年、2003年、2006年,「死神」每三年就要在大銀幕上讓觀眾體驗一把各式各樣的「死亡」刺激,從沒有遲到過。從該片公布的劇照來看,有人在拖車尾部被點燃;有人被坍塌的建築半掩埋,鋼筋扎進脖頸;有人在洗車時驚懼尖叫,奮力拍打擋風玻璃;人們在影院里戴著眼鏡看3D電影,但他們貌似已經死去,爆米花撒在胸前……種種可怕景象,血腥一如過去。
《天神下凡》
上映日期:2009年12月18日
科幻片《天神下凡》的故事講述了在未來世界中,一個傷殘地球老兵通過DNA克隆技術成為Na'vi人,最後率領潘多拉星球眾生為了生存而戰。該片的男主角是來自澳大利亞的薩姆·沃辛頓,女主角是曾在《幸福終點站》和《加勒比海盜》出演配角的佐伊·薩達納。薩姆·沃辛頓在《天神下凡》引爆前,還將在另一部大片《終結者4》里扮演男主角,與克里斯蒂安·貝爾搭戲,他勢必成為明年竄紅速度最快的外籍男演員。
10年前,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獲得了11項奧斯卡大獎,這讓「世界之王」在以後的10年內沒有輕易拍出任何作品,而這部《天神下凡》不僅承擔著卡梅隆再造輝煌的壓力,同時也要實現它在技術領域成為新領軍的重任。
詹姆斯·卡梅隆介紹說:「我們的目標是讓本片成為一部可以直觀的3D立體電影,所以毫無疑問,我們必須藉助強大的IMAX來實現這一理想,它能讓整個影院的視聽效果達到極致,讓觀眾難以抗拒。」《天神下凡》完成後期製作版本後,將通過數位轉制技術,轉化成IMAX格式在特大銀幕上放映。但在前期製作中遇到的最大技術瓶頸,便是如何實現3D效果,讓觀眾欣賞到影像跳出銀幕的驚人場面。《天神下凡》將有60%的畫面採用CG動畫技術製作,40%的鏡頭由真人演出,而真人演出的部分也將經過大量VFX(視覺特效技術)的處理,從而使影片中的所有畫面質感都趨於真實。此外,《天神下凡》動用了卡梅隆拍攝IMAX紀錄電影《深海幽靈》時使用的Fusion3D攝影系統,在維塔技術力量的支持下,影片採用3D動作捕捉技術對演員的表演進行采樣和處理,卡梅隆把這種技術叫做FPR。
《玩具總動員(1、2、3):3D》
上映日期:2009年10月2日、2010年6月18日
《美女與野獸》
上映日期:2010年2月
迪士尼近日正式宣布了今年10月2日在美國本土他們將以2片連映的形式推出皮克斯名作《玩具總動員》與《玩具總動員2》的3D版本。觀眾只要花1部片子的錢就可以看到2部3D影片了,而這次的3D版上映只會持續2個星期。然後在2010年暑假《玩具總動員3》也將以3D形式正式登場!
從迪士尼角度講,這次上映策略的調整其實是給另外1部迪士尼的3D影片讓路,因為迪士尼已經定於2010年2月推出他們自家經典動畫作品《美女與野獸》3D版。《美女與野獸》也將成為第1部被轉制為3D立體電影的2維動畫,平面的2維動畫如何變為立體的3D電影實在值得人們期待。而據悉,迪士尼在這次的ShoWest大展上展示了《美女與野獸》的開場曲「Belle」的3D版,到場的觀眾表示雖然這不像新的3D電影那麼震撼,但是效果還是相當讓人滿意的。
《愛麗絲夢遊仙境》
上映日期:2010年3月19日
《愛麗絲夢遊仙境》也是伯頓與老搭檔約翰尼·戴普的再度合作,戴普將在本片中扮演瘋狂帽匠。據悉,迪士尼不久前在他們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展示了戴普的首張「定裝照」,贏得了在場觀眾的一致贊嘆,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戴普至今最「詭異」的角色。
而關於影片本身,伯頓曾在之前表示這不是照搬原著或者說是50年代同名迪士尼經典動畫的翻拍版。伯頓對故事進行了大量的修改,本片中愛麗絲會比原著中描寫的年齡大得多,伯頓把愛麗絲設定在了17歲(從他選的演員也能看出來),設定為1個與當時現實社會格格不入的角色,於是她重返仙境,展開了一段新的冒險。
迪士尼影業主席Mark Zoradi表示「伯頓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就是一部為強大的IMAX-3D量身訂制的影片,伯頓將帶領觀眾們跳進兔子洞,去體驗那些棒極了的角色,精彩的冒險和幽默。」
《史萊克4》
上映日期:2010年5月
在拯救公主,尋找到真愛並且穩定住了「遠得要命」王國後,並且有了「小史萊克」後,我們的史萊克成了一個居家好男人。自然的,隨著時間的飛逝,史萊克開始懷戀自己的本性「怪物」的一面。他又開始嚮往那些真正怪物過的生活。於是史萊克被格林童話中的著名角色小精靈侏儒怪所欺騙,與他簽訂了一份協議,使自己陷入了另外一個版本的「遠得要命」王國的世界裡。在那裡侏儒怪是國王,史萊克也得到了真正怪物的「對待」,被追殺,更重要的是,在這個世界裡史萊克和菲歐拉沒有相遇過。在認清事實後,史萊克終於決定為挽回自己本應有的「真愛」而奮斗!
《怪物史萊克4》定於2010年5月21日上映,並且會以3D形式推出,還將登陸IMAX影院。
《藍精靈》
上映日期:2010年12月17日
美國導演拉加高斯內爾將執導動畫電影《藍精靈》,該片計劃以3D和2D制式在上映。高斯內爾的導演作品包括《小鬼當家3》、《一吻定江山》等,去年由他執導的《比佛利拜金狗》也相當賣座。據悉,電影版《藍精靈》將結合真人演員和電腦動畫,讓演員與影片中的小動物們進行對話。
「藍精靈」的動畫形象由比利時漫畫家皮埃爾·居里福特創造,1981年被改編成電視動畫片播出,隨即風靡全球。目前「藍精靈」的動畫片已經被翻譯成30種語言,帶動起來的產業規模約在40億美元左右,以它們為基礎開發出來的產品涉及玩具、唱片、影視、游戲等諸多門類,每年由此產生的版稅收益高達500萬至1200萬美元。
《丁丁歷險記》
上映日期:2011年12月23日
該片的演員陣容包括了「007」丹尼爾·克雷格、「僵屍肖恩」西蒙·佩吉以及「比利·艾略特」傑米·貝爾,《指環王》的導演彼得·傑克遜還將擔任本片的製片人。如此超豪華陣容,會讓這部首次採用3D捕捉技術拍攝的特效大片在兩年後掀動一場全新的視覺革命。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改編自比利時小說家埃爾熱的同名系列小說之一。原著小說已被譯成48種文字,在全球的總銷量高達1.44億冊,今年還是《丁丁歷險記》誕生80周年。在好萊塢拍攝的這部電影中,埃德加-懷特選擇了《獨角獸號的秘密》這本出版於1942年的小說改編。影片講述了丁丁買了一隻船模送給船長,這艘古老的船模叫作「獨角獸號」,背後隱藏著紅色拉克姆海盜的故事,而船的桅桿中還藏匿著阿道克船長祖宗流下的藏寶地圖。丁丁、白雪(去她博客看看)和船長打算揭開獨角獸號的秘密,但困難卻接踵而
G. 什麼是電影電視的三幕劇作結構
三幕劇作結構是指電視電影一般由開端、對抗和結局這三幕組成,是悉德·菲爾德在編劇領域最重要的貢獻。在電影電視開始後的20~30分鍾之間設置一個讓主角經歷的「情節點」,讓他/她有一個必須實現的目標(戲劇性需求)。之後,在電影運行到一半左右,角色必須採取爭取或反抗,以實現他/她的目標——這是對抗時期。
同時悉德·菲爾德也提出,這個"中點"有時以更微妙的轉折點的形式,發生在第二幕(即書面劇本的第60頁左右)之中,這種對抗往往使得一個主角的命運發生極端的逆轉。影片的最後一個階段則用於描述主角的抗爭高潮,最終實現(或無法實現)他/她的目標,表現故事的最終結果。
1、第一幕,或稱開端
一個標准電影劇本的篇幅大約有120頁,或長兩個小時。不論劇本是全用對話、全用描寫,或兩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鍾一頁來計算。規矩是不變的——電影劇本中的一頁等於銀幕時間一分鍾。第一幕是開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這是因為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確定)故事。
一般大約十分鍾左右就可以做出是否喜愛這部影片的決定。也就相當於電影劇本的頭十頁,應該及時地抓住讀者。應該用大約十頁的篇幅來讓讀者明白故事主要人物,故事前提,故事的情境。在第一幕結尾處要有一個情節點。所謂情節點就是一個事變或事件,它緊緊織入故事之中,並把故事轉向另一方向。這一事件一般出現在第25~27頁之間。
2、第二幕,或稱對抗
第二幕是故事的主體部分。一般是在劇本的第30頁至90頁。它之所以稱為電影劇本的對抗部分,是因為一切戲劇的基礎都是沖突(conflict)。一旦你給自己的人物規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劇本中他想要達到什麼目的,他的目標是什麼,你就可以為這一需求設置障礙(obstacles),這樣就產生了沖突。第二幕結尾處的情節點一般發生在第85頁至90頁之間。
3、第三幕,或稱結局
第三幕通常發生在第90頁至第120頁之間,是故事的結局。故事需要有一個有力的結尾,以便使人理解並求得完整。
(7)好萊塢的三幕式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三幕劇作結構已經幫助很多編劇將他們的想法縫合為好萊塢模式,勞拉·埃斯基韋爾(《巧克力情人》的編劇)指出:」在我知道三幕劇結構之前,我常常覺得結構將我束縛,但之後我明白了,結構實際上真正的解放了我,得以讓我把重點放在故事之上。「
H. 教父Ⅰ——家族與命運
大學那會兒我同學知道我特別喜歡《教父》就送了我這一本書,1996年的版本,我收藏至今。
《教父》三部曲反復看了多遍,每多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這么多年了,再次看《教父》也與過去的感受大不相同,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第一感官就是覺得阿爾帕西諾演技一級棒,現在仍然是阿爾帕西諾的粉絲,只是更多的不再局限於演員的演技,而是感同身受整個劇本中每個角色的命運。
《教父Ⅰ》的主題就是家族與命運,說大了是家族,說小了就是家庭,家庭這個詞在英文裡面是Family,記得學單詞的時候英文老師說這個詞拆成字母,每個字母作為首字母再組成句子就是: F ather A nd M other I L ove Y ou,同樣的這句話取首字母也能還原Family這個單詞,鄧超式發音就是伐木累。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人們其實都能對家族式題材的文學、電影產生共鳴,而黑幫家族更具觀賞性和戲劇性,《教父》還沒有拍電影時就是暢銷小說,拍成電影後更是在票房、口碑、大獎多方面收獲頗豐,像我們這些老一代的古董更是將其視為永恆經典,相信很多人也是因為這部電影粉的阿爾帕西諾。
《教父Ⅰ》不僅能讓我們感受家族、家庭,更讓我們感受到命運,阿爾帕西諾飾演的邁克(Michael Corleone)一開始不喜歡家族生意,他一身美國軍人裝扮,胸前掛著軍功章,家族的事情他從不參與,但是當老教父遇刺,家族受到威脅時仍然挺身而出。
我這么說有點籠統,不如一起重溫下整個故事。《教父Ⅰ》電影的架構仍然是亞里士多德的經典三幕式:第一幕-建置;第二幕-對抗;第三幕:結局。
在第一幕建置中,我們看到了義大利黑手黨Don Corleone(老教父)為女兒康妮(Constanzia Corleone)舉辦的盛大婚禮,這個婚禮雲集紳士名流,甚至驚動了美國的FBI(聯邦調查局)。而整個故事的所有重要人物也在這里悉數登場,可以說是第一幕建置中的最佳案例,在一場婚禮中交待了龐大的人物關系和故事背景:
各種各樣的人在Don Corleone的辦公室中請求教父為自己主持公道,一開場的是Amerigo Bonasera,身穿黑色西服、年約六十、神情緊張,他從義大利來到美國,在這里收獲了財富,組織了家庭,但是他的女兒,他的掌上明珠、心頭肉,卻被人凌辱,在尋求美國法律伸張正義無效的情況下找到了老教父。
教父替人辦事的方式與眾不同,他不是簡單的拿錢消災,而是要取得對方的尊重,一聲「GodFather」加一個吻手禮就代表對教父的敬意。對於教父來講,幫人解決問題的時候首先要獲得對方的尊敬,然後讓對方成為自己的人脈,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回敬他。這是一種非常有格調的黑幫處事行為,顯示了教父的高情商,後面的劇情還會展現教父的睿智。
在拍全家福的時候,教父必須要Michael到場,否則拒絕拍照,這初步表現了老教父對家庭的重視,以及對小兒子Michael的在意。
Tom是老教父收養的義子,他本職是律師,老教父的軍師即將死去,由他來繼任軍師的職務輔助老教父做事。這里他的一句台詞揭示了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今天來請老教父辦事:
這展示了老教父對於傳統的堅守,雖然遠離故鄉義大利西西里,身在美國,但是仍然不忘本。
小兒子Michael攜女友Kay入場,他是老教父三個兒子中唯一那個拒絕老教父安排的。這里簡單介紹下老教父的三個兒子:大兒子Sonny Corleone沖動易怒,有勇無謀,即使妻兒在場仍在妹妹的婚禮上和伴娘偷歡;二兒子Fred有責任感且忠誠,三十歲了還常伴父母(乖兒子的標桿);至於Michael,目前是叛逆的老三。
Johnny Fontane是教父的Godson教子,是歌手,也是電影明星,一出場就讓現場熱鬧非常。他在好萊塢遇到了麻煩,他搞了好萊塢大亨培養的女明星,於是遭到了排擠,他渴望成為一部暢銷書改編電影的男主角,於是請求教父幫忙。
老教父問Johnny是否經常陪伴家人,這時大兒子Sonny正好進屋,我們知道Sonny剛剛去偷情了,老教父也了解自己這個兒子,知道他對妻子不忠,這在老教父的家庭觀念中是不對的,於是趁機說了句:
這句話一方面在警示Sonny,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老教父的家庭觀念、家族意識,也有暗示這個兩年才來看自己的教子的意思,所以Johnny可以在後面的劇情中為家族出力。
老教父答應幫Johnny拿到該電影角色時,Johnny說太遲了,電影馬上就要開拍了,老教父則是一句:
之前Michael與Kay的對白中已經鋪墊了這句台詞,「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提議」,老教父曾經幫Johnny解決麻煩時說的話,此時再次從老教父口中道出,霸氣側漏,盡顯老教父的自信與權威。後面我們將會看到教父是如何完成這件事情的,現在觀眾們可以先期待一下。
婚禮完成後,Tom飛到好萊塢找那個電影大亨,請他把電影主角給Johnny Fontane,電影大亨對其一通臭罵,並拒絕給Johnny Fontane出演電影角色。可當這個電影大亨知道Tom是老教父的人之後,熱情地邀請他來參觀自己的豪宅。
電影大亨給Tom展示了自己花了六十萬美金買到的賽馬冠軍,並視其為珍寶,透露不會讓這匹馬參加比賽,要讓它作為種馬,對該馬的愛慕之情溢於言表。在晚宴上Tom再次請求電影大亨把角色給Johnny,但是電影大亨再次拒絕,並怒斥Johnny橫刀奪愛。
於是第二天早上,電影大亨醒來就在床上看到血淋淋的愛馬的頭,失去傳家寶的凄厲慘叫在豪宅回盪著。這就是老教父 無法拒絕的 提議,Johnny最終拿到了該電影角色,並再度紅遍好萊塢。
土耳其人Sollozzo找到了老教父,想要請求合作,而老教父拒絕了Sollozzo從事的毒品生意,這里展示了老教父的做事原則,毒品再賺錢也堅決不做。Sollozzo看出來Sonny似乎對此有興趣,於是派人暗殺老教父,這是整個故事的情節點Ⅰ(三幕式結構中的重大轉折點)。
老教父手下Luca被Sollozzo設圈套勒死,叱吒風雲的老教父也身中五槍,而軍師Tom更是被Sollozzo劫持,教父家族岌岌可危。
老教父被刺殺的情節點Ⅰ直接改變了Michael的命運,如果沒有情節點Ⅰ的話Michael永遠不會參與家族的事物,他可以置身事外完成自己的大學,從家族的黑道生意中抽離出來獨善其身,但是因為情節點Ⅰ的出現,直接讓Michael走上他一直在反抗的黑幫家族事業。
然而老教父並沒有死,出賣老教父的保利被處決,Sonny處於全面戒備的狀態。Sollozzo又收買了警察局長,讓他撤走醫院的警力並抓走保護老教父的黑幫保鏢,從而再次刺殺在醫院的老教父。
當Michael到達醫院看望父親的時候醫院只有一個護士,Michael的表現沉著冷靜,他首先立即電話通知大哥Sonny,然後與前來探望的蛋糕師假扮保鏢守在醫院門口,實際上兩人都沒有槍,這就是諸葛亮的空城計。
前來刺殺老教父的刺客果然中計,看見Michael兩人假裝掏槍的樣子,以為醫院還有保護,這些刺客像司馬懿一樣多疑,於是無功而返。蛋糕師嚇得發抖連打火機都點不燃,而Michael不僅冷靜,而且擁有智謀,這里已經為他繼承教父之位埋下伏筆。
被Sollozzo收買的警察局長McCluskey趕到醫院,發現刺殺老教父的計劃敗露,氣急敗壞之下打了Michael,直到Tom的援軍趕到醫院,致使刺殺老教父的計劃徹底失敗。
Sonny派人殺掉了參與刺殺老教父主謀的另一個對立黑幫家族重要成員,Sollozzo求和,然而Sonny主張幹掉Sollozzo和其他黑幫,Tom則主張和平解決,倆人因此爭吵,Tom以Sollozzo收買了警察局長McCluskey為由勸服Sonny,此時Micheal主動請纓殺掉Sollozzo和警察局長McCluskey兩人。
Michael對局勢的觀察是精準的,老教父是Sollozzo的心腹大患,兩人已經是生死大仇,必須死一個,而要殺死Sollozzo必須也要殺死其收買的警察局長McCluskey。因為如果有警察局長McCluskey率領的警力庇護,不可能殺死Sollozzo。事後還可以利用輿論爆料警察局長的受賄行為,以此向警察施壓。這里體現了Michael的勇氣和大局意識,他就是為教父而生之人,這是他的命運,此時他還沒有明白這一點,也還沒有完全接受自己的天命。
Michael單刀赴會槍殺Sollozzo和警察局長McCluskey倆人,這標志著Micheal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他命運的天平已經傾向黑幫家族的事業,他曾經反抗老教父的安排,獨自去讀大學、去參軍,如今又回到原點。這有點像《白銀帝國》裡面的情節,同樣是關於家族與命運,不同的故事總是有相似的劇情。
在槍殺事件之後,Michael成功跑路到西西里,五大黑幫家族火拚,警察局長McCluskey受賄毒販的事實被曝光,老教父出院回家。Sonny的爆脾氣仍然要幹掉敵方家族的首腦,Tom主張趁著局勢停戰,然而主導權在Sonny手中。二兒子Fred是軟弱的性子,准備去拉斯維加斯學習經營賭場生意,老教父心中則是牽掛著小兒子Michael。
Michael在西西里跑路這段劇情,無論是音樂(那段音樂是教父的經典插曲),還是畫面都是美的。Michael也遇到了心儀的西西里姑娘,並在對方家長的監督下與之交往,這種傳統的交往方式也是情節的美好之處,兩人在前面默默走著,後面跟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大媽。
美國,Sonny的妹夫洛卡一直在家族中沒有得到重用,於是對康妮(Constanzia)家暴,Sonny發現後怒不可解,抓到妹夫洛卡就是一頓暴打,盡顯Sonny沖動暴力的一面。
而遠在西西里的Michael娶到了心儀的姑娘,如果沒有情節點Ⅱ,Michael可能將不會成為新教父,而是和新娘開開心心地生孩子、過日子,可是蒼天饒過誰,接下來Michael將一步步走向新教父的宿命。
Sonny還是被自己的火爆脾氣害死,被自己的妹妹康妮和妹夫卡洛間接害死,敵人這招引蛇出洞奏效,Sonny在去妹夫家的路上被亂槍掃射,慘死!老教父出馬叫停五大黑幫家族的混戰,並讓Bonasera(故事一開始請求教父為女兒主持公道的義大利商人,這是一開始就埋下伏筆的,回頭去看細節就會知道,在小說中一開始就交待了Bonasera是做殯儀館生意的)為Sonny整容,因為Sonny的屍體全是子彈孔,慘不忍睹,老教父不想讓家人看了傷心。
西西里,Michael收到美國傳來的Sonny的死訊,他的住所也不再安全,在轉移的時候Michael被手下出賣在汽車上安裝了炸彈,Michael的西西里妻子啟動汽車的瞬間車毀人亡、一屍兩命(小說和劇本中已經懷孕)。這是整部電影的情節點Ⅱ,Michael從這個轉折點開始不得不接受新教父的命運(在家族仇恨的驅使下,身在黑幫家族,你不打別人,別人就要打你)。
美國這邊,老教父順利主持了五大黑幫家族的停戰會議,並做出利益妥協,從而為新教父的成長爭取時間。老教父說:
一切都是從群龍無首開始的,老教父被刺,新教父又還沒有接受命運,Sonny沖動,Fred懦弱,Tom不善戰,Michael為老教父復仇後不得不跑路,沒有一個真正的領袖主持大局,一切變得混亂,仇殺下犧牲在所難免。所以教父或領袖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他不僅僅要有智謀,更要有大局意識,勇於決斷。
很多人都只看到了毒品生意的眼前利益,而老教父的長遠眼光讓他看到了毒品對人類的毀滅性,這不符合家族的長期利益,所以老教父拒絕了毒品交易,這也直接導致了老教父被刺殺,以及後面的混亂局面。現在老教父妥協停戰,就是要爭取時間,好讓Michael有時間成長並繼承教父的位置。
Michael回到美國幫老教父做事,老教父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Michael找到Kay,兩人的對話揭示了Michael對命運的妥協,Kay說:
Michael已經接受了自己的使命,他即將執掌Corleone家族的所有生意,並且致力於將其合法化,就像香港和日本黑幫做的那樣,開公司,把黑錢洗白。他能做到嗎?至少他說服了Kay和他結婚。
一切壞事的幕後主使Barzini開始擴張地盤,Corleone家族的手下向老教父抱怨,並且想要回擊,Michael卻讓他們耐心等待。因為Michael知道自己的妹夫卡洛出賣了家族,家族中不知道還有多少內鬼(間諜),他在家族會議上假裝對卡洛委以重任,並傳遞家族示弱的虛假信息,從而通過卡洛把自己想表達的信息傳遞給Barzini,讓Barzini放鬆警惕,認為老教父不行了,認為Michael行事軟弱。這一計就像是司馬懿裝病一般,看起來像病貓,實則是猛虎。
Michael和Tom一起來到拉斯維加斯,二哥Fred和Johnny接待了他們,Michael讓Fred趕走樂隊和陪酒女郎好和Fred談家族生意,Fred還是一如既往的軟弱。Michael要收購拉斯維加斯的所有生意和股份,包括Fred的合夥人的,Fred認為他的朋友不會答應,這時Michael說:
這是影片中第三次出現這樣強硬的話語,儼然一副老教父的口吻,這表明了Michael已經不再是那個反抗命運的年輕人了。他已經繼承了老教父的行事方式,說一不二的強硬風格,令人無法拒絕的霸道態度,一個新教父已經開始當家作主。
老教父行將就木卻還在對Michael諄諄教誨,但是Michael已經面面俱到了,不過姜還是老的辣,老教父對Barzini的預言非常准確,這使得Michael可以在後面將計就計。老教父確實是眼光長遠,且對自己的敵人十分了解,可以做到准確預測敵人的計劃。
接著老教父覺得虧欠了小兒子Michael,他早知道Sonny會執掌家族事業,而Fred太優柔寡斷,沒想到最後是Michael來掌大旗。老教父又預言:
不可一世的老教父最終倒在了自己的菜園子裡面,在老教父的葬禮上,如老教父所預言的那樣,Barzini果然發起了會議邀請,而負責安全的就是老教父信任的其中一個老下屬Tessio。Michael不露聲色,老教父的預言如此准確,他只需要將計就計。
Michael答應做妹妹孩子的教父,在教堂受洗的過程中,其他黑幫家族的首領全被暗殺,這也標志著新教父時代的到來。
事情還沒完,外敵已經全部肅清,內鬼一樣不能放過,先是處決了背叛教父家族的老下屬Tessio,這個老傢伙是看著Michael長大的,他還請求Tom在Michael面前替他說好話。然後是自己的妹夫卡洛,Michael軟硬兼施之下,卡洛終於承認自己被Barzini收買,從而設計害死了Sonny。Michael最終還是處決了卡洛,從此完全消除了家族的內患。
妹妹哭鬧著質問Michael,說他殺死了自己的丈夫,Kay也質問他,Michael憤怒地拍桌子,但是仍然盯著Kay的眼睛說了慌。Kay信以為真,開心地去倒酒,這時候看見Corleone家族的部下向Michael效忠,稱他為「Don Corleone」,敬畏地行吻手禮。一個部下走過來把門關上,我們看到Kay迷茫的神色,新的教父時代正式到來。
我知道《教父》三部曲都是老電影了,我和一些年輕的小夥伴談起時他們都表示沒有看過,有些電影是永恆的經典,放到現在仍然不過時,例如《公民凱恩》、《魔戒》三部曲、《唐人街》、《黑暗騎士》三部曲、《低俗小說》、《殺死比爾》等等。
這些電影比現在市面上的爛片好太多,這就是能夠造就經典的原因,我看很多電影短短半年,甚至兩三個月就拍好了,那能看嗎?好的電影從劇本就開始打磨,有的改編自文學作品,更是歷經作者的千錘百煉,這樣的作品只要不是遇到糟糕的導演都有機會成為經典。
《教父》在電影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強烈推薦沒有看過這三部曲的朋友可以抽時間看看,像我這種看了好幾遍的人則是在鬧片荒的時候拿出來重溫一下,有時候想要獨處,也會打開電腦再看一遍。
人生如戲,我們能夠在電影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子、信仰、希望、命運等等,這些都是珍貴的感悟。我以前不信命運,那是因為我不知天命,即使我看再多遍《教父》也不能體會,現在即將到了而立之年,雖然還沒有知天命的境界,但是冥冥之中也大概知道我這一生要做什麼。我的家族並沒有一份大的事業,如果要說有,那就是農業,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反抗的家族命運。
年輕人都外出務工,想要闖自己的事業,沒有幾個在家種田,我寫過《 歸田園居 》,回到家鄉,重頭再看一遍《教父》的劇本和電影。我也許老了也會像老教父那樣有一個自己的菜園子,種點西紅柿之類的蔬菜,但是我現在是反抗命運的時候,我要繼續寫劇本、寫小說,也許創作才是我的命運。
I. 電影的三幕四場具體是什麼,麻煩解答下。謝謝
好萊塢「說故事的方法」沿襲自亞里斯多德闡釋的「故事基本要素」:開端、中段和尾。而「三幕劇」
(Eugene
Scribe)所發展的「結構精良的戲劇」(well-made
play),注重時間推移的連續感,每場戲都必須透過「描寫沖突的本質」而不只是「描寫沖突」來推進故事的進程,直到推向劇情的轉折點。而結尾會有一個清楚且合邏輯的收場,一切紛紛擾擾的事件又回歸平靜,社會重拾秩序,因此被命名為「復原型三幕式結構」,簡稱「三幕劇」。「三幕劇」結構是利用動作(action)來表達動機及人物所面對的沖突。
第一幕旨在「鋪陳」-主要人物介紹、故事的前提、戲劇性情境。第一幕結尾要有一個轉折點,一個事故或事件在第一幕的結尾,主角會主動做出一個似是而非的選擇,但觀眾都知道主角之後一定會後悔,因為他做出的只是權宜之計;此時,觀眾在心理上會同情主角。而第一幕後段的這個似是而非的決定,會讓劇本的第二幕變得復雜,因為當主角做出這個決定後,就會有個人無法控制的災難發生,發生的事情不是主角能掌握的,但他已無法重新做決定,也就是說,當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才是他真正的考驗,他必須想辦法面對並改變。
第二幕在「製造對立」,故事的主體,電影劇本的抗衡(confrontation),戲劇的基礎-沖突(conflict)、阻礙第二幕結束時,會再有一個轉折,是主角彌補當初所做的「似是而非的決定」;此時,觀眾的心理和主角是平行的,他能同理主角的錯誤與悔改。「第二幕的高潮在於人物終於面臨錯誤的選擇所種下的惡果。此時也提供人物內省的機會,以便邁向第三幕的解決和復塬。在叄幕劇中,當人物在第二幕結尾承認錯誤時,不只是內心上的救贖,
更代表人物將有能力改變外在的世界,修正以前所犯的錯誤。」
第三幕則是「解決問題」-事件如何結束、人物怎麼了?第三幕的結尾,主角會做出一個觀眾不會做的決定,於是主角在結尾時變成英雄,讓觀眾產生崇敬的心態。「三幕劇」呈現出一個人從開始到結束的旅程,他歷經幾個重要的轉折,這轉折為他帶來轉變。人物的外在旅程可能回到原點,但內心一定有所改變。以李安的《喜宴》為例,此片透過「親情」與「個人自由」兩命題的反覆辯證,以「喜宴」這個儀式,鋪排中西方文化和兩代間的倫理觀念,如何歷經沖突、挫敗和妥協,最後以寬容的方式接納差異的存在。
J. 好萊塢電影三段式情節模式是什麼
三段式情節模式是指結構分為頭、中、尾這樣的三段式傳統劇作模式。
相關介紹:
在電影劇作的教學領域里有一本廣泛流傳的教材:悉德.菲爾德撰寫的《電影劇本的寫作基礎》。其中在論述結構的部分依然將「沖突律」作為劇作家必須嚴格遵守的定律。
他認為:一部影片的開端就是建置沖突;中段就是發展沖突並使沖突雙方反復地較量;所謂高潮就是沖突的總爆發是沖突的至高點,因此也就是沖突的決戰時刻;至於結尾,無非是沖突過後所產生的最終結果。
(10)好萊塢的三幕式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黑格爾總結出「沖突律」的結構思想的,他認為戲劇沖突是布局的依據,他進一步發展了亞里士多德關於「頭、身、尾」的三段式說法:「合式的起點就應該在導致沖突的那一個情境里,這個沖突盡管還沒有爆發,但是在進一步發展中卻必然要暴露出來。
結尾則要等到沖突糾紛都已解決才能達到。落在頭尾之間的中間部分則是不同的目的和相互沖突的人物之間的斗爭。」其實,從那以後,直到今天,這已經成為包括電影在內的劇作藝術所普遍遵循的結構法則。
可以說,以這樣的原則創作出來的電影劇本在今天仍然是電影結構類型的主流。這種被今天的人們稱作「戲劇式結構」的原則依然是我們進行電影劇作教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