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伯爵電影有哪些

伯爵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23 06:47:17

⑴ 德古拉伯爵的相關電影

早在電影剛剛誕生的年月里,就已經有人把德古拉伯爵搬上銀幕,其中最著名的要屬德國表現主義大師F·W·茂瑙拍攝於1922年的《諾斯費拉圖》。
影片特殊的攝影風格與主演的k的傳神表演使它毫無疑問地成為歷史上最具開創性的電影之一,飾演吸血鬼的MaxSchrec平時生活中也模仿吸血鬼,甚至在棺材中接受記者采訪,一度有人懷疑他本人就是一隻吸血鬼。9年後陶德·布朗寧以《諾斯費拉圖》的原作斯托克的小說改編成《吸血鬼》,主角Bela Lugosi所營造的惡魔氣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使他成為歷史上最著名的吸血鬼。
德國著名導演赫爾措格於1979年拍攝了《諾斯費拉圖——夜晚的幽靈》,為茂瑙的原作賦予了新的內涵,而伊列斯.梅里格(Elias Merhige)也於2000年以茂瑙拍攝此片的過程為基礎拍攝了《吸血驚情》。此外深入人心的便是1992年科波拉拍攝的《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與F·W·茂瑙的不同在於,F·W·茂瑙對於德古拉伯爵的形象是顛覆性的,形象陰森且猥瑣,形容枯槁猙獰,眼神邪惡狠毒,身體傴僂卻帶有侵犯性,科波拉的主旨卻在於還原小說原作中的德古拉伯爵的形象。
電影集
《諾斯費拉圖》(德國,1922年)
《吸血鬼》(美國,1931年)
《諾斯費拉圖——夜晚的幽靈》(德國,1979年)
《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美國,1992年)
《吸血驚情》(美國,2000)
《范海辛》(美國,2004年)
《德古拉元年》(美國,2014年)

⑵ 有關德古拉伯爵的電影是什麼順便介紹一下德古拉伯爵這個角色和扮演者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他的原型是一位羅馬尼亞的領主,非常殘暴。死後被傳言成吸血鬼……譯成德拉庫拉或者德庫拉。不過雖說他的傳說由來已久,但真正出名還要感謝斯托克的小說《Dracula》

對於居住在羅馬尼亞之外的大多數人來說,德拉庫拉(Dracula)這個名字會使他們眼前立刻浮現出一個邪惡的吸血鬼貴族的形象:他居住在一個外觀凶險的城堡之中,城堡則位
於鬼怪出沒的特蘭西瓦尼亞高原(Transylvania)的高山之上。而在羅馬尼亞,德拉庫拉這個詞有著兩層含義:一方面,它代表著一個歷史與傳說的荒唐組合,這種情形為當地人帶來了大量旅遊收入;另一方面,這個詞也是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他為捍衛羅馬尼亞的獨立和民族身份而進行了殊死的斗爭。

德拉庫拉真正的名字是威拉德三世(VladIII),他的父親威拉德二世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封為騎士,並成為了效忠基督教的皇家龍騎士團(theOrderoftheDragon)的成員。在15世紀,東歐人怕的不是吸血鬼,而是土耳其人。奧斯曼土耳其勢力日漸增長,對整個東歐地區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而皇家龍騎士團發誓要與土耳其人戰斗到底。羅馬尼亞語中的「德拉庫」(dracul)表示「龍」,而「德拉庫拉」或「德拉庫里」(draculea)的意思則是「龍之子」。威拉德二世當時是特蘭西瓦尼亞的領主,並在受封為騎士時獲得了「瓦拉幾亞親王」的稱號(瓦拉幾亞地區在現今羅馬尼亞的南部)。龍騎士團團徽的圖案是一頭龍吊在十字架上,他就用這種徽標來裝飾自己的衣物和自己發行的硬幣。人們稱他為「德拉庫」,有時也稱他為「德拉庫拉」,意在表明他是龍騎士團的成員。不過,「德拉庫」在羅馬尼亞語中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惡魔」。於是,威拉德三世的敵人就利用這一點來把他貶斥為「惡魔之子」,因為作為一位王子,威拉德三世的出身有些曖昧。正是因為這個詞的雙重含義,英國作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Stoker,1847 1912)把自己的恐怖小說《德拉庫拉》(Dracula)中的吸血惡魔命名為了「德拉庫拉」。

1431年,威拉德三世出生在特蘭西瓦尼亞。後來,他和弟弟一起被送到土耳其當人質,原因是土耳其人想以此牽制他的父親。在父親和兄長被瓦拉幾亞貴族刺殺之後,威拉德三世返回故土,打算繼承親王的封號。不過,他很快又被敵人驅逐出境。幾年之後,威拉德三世再次回到瓦拉幾亞。這次他殺死了對手,登上了親王的寶座,由此開始了為期六年的統治。就在這段時間里,他得到了「特佩斯」(Tepes,意為「刺穿者」)的雅號,因為他習慣於把罪犯、叛徒、土耳其俘虜、卑劣的商人以及任何他不喜歡的人釘在尖樁上。公平地說,威拉德三世施行刺刑的時候並不是完全隨心所欲、武斷專橫的。他是一個嚴刑峻法的統治者,絕不容忍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違法行為,如此而已。
在一個晴朗的復活節早晨,「刺穿者」威拉德擺了一桌筵席,請來了所有涉嫌謀殺他父親的貴族。寒暄幾句之後,威拉德直截了當地把他們釘上了尖樁。那些僥幸沒有被處死的人踏上了一段50公里長的死亡之旅,這段旅程的倖存者則被迫在真正的德拉庫拉城堡中做苦役———那個城堡在瓦拉幾亞北部,並不在特蘭西瓦尼亞。

「刺穿者」威拉德對特蘭西瓦尼亞的日爾曼移民———撒克遜人———尤其殘忍。跟小說里的德拉庫拉不同,他在位時在特蘭西瓦尼亞呆的時間並不長。他只會偶爾到那裡去一下,「刺穿」幾千個人,然後就離開。撒克遜商人喜歡做假賬和蒙騙無知者,而威拉德以極端推崇誠實卻從不懂得憐憫著稱,他對待欺騙行為的手段也十分嚴厲,就跟他對付那些幫著別人來跟他搶王位的撒克遜人的手段一樣。於是,返回祖國的撒克遜旅行者開始傳播關於「刺穿者」威拉德的故事。後來,這些故事又得到了新出現的印刷機的幫助,成了小道消息的最早範例之一。記述威拉德故事的小冊子大行其道,到處流傳。據說,連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都很喜歡閱讀威拉德的故事,對這位瓦拉幾亞的嚴厲君主推行的殘酷正義頗有興趣。

最終,土耳其人大舉進犯威拉德的領地,這超過了威拉德的抵抗能力。他被迫撤退,同時實施了焦土戰略。缺水少食的土耳其人隨後也被迫撤軍,威拉德精心地為他們安排了一份臨別禮物:2萬名土耳其俘虜被釘上尖樁。對威拉德來說,對土耳其人的戰爭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由此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英雄。不過,不久之後,對威拉德的刺刑恐懼萬分的瓦拉幾亞貴族和撒克遜商人就開始傳播關於他的卑鄙流言,匈牙利國王因此下令將他逮捕。匈牙利人抓住了威拉德,把他送到了布達佩斯。此後的幾年中,威拉德就只能在布達佩斯北邊的威斯格拉德城堡里欣賞多瑙河的景色了。獲釋之後,威拉德又被派回瓦拉幾亞去對付土耳其人。這一次土耳其人的來勢更猛,而威拉德也在混戰中被殺死了。他的死可能是因為意外,也可能是因為被人出賣,但肯定不是因為吸血鬼。他被葬在了斯拉戈夫(Snagov),那是布達佩斯北邊的一個小村莊。面臨著新教興起等種種麻煩的西方世界很快就忘記了威拉德,關於他劣跡的那些小冊子也在他去世幾十年之後變得無人問津了。

400年很快過去了,打算借吸血鬼撈一把的布拉姆·斯托克寫了《德拉庫拉》,一本關於一位特蘭西瓦尼亞吸血鬼貴族的小說。為了寫這本書,斯托克對特蘭西瓦尼亞北部的地理、文化和民俗進行了大量研究。很多人都認為書中的德拉庫拉完全是以「刺穿者」威拉德為原型的,認為這兩者實際上是同一個人(吸血鬼)。一些文學研究專家、歷史學家和電影製片人對這種說法表示支持,最近的例子就是科波拉導演的《吸血鬼驚情400年》(BramStoker』sDracula)。影片當中,威拉德在妻子死後詛咒上帝,由此變成了吸血鬼。不過,《德拉庫拉指南》的作者伊麗莎白·米勒教授(ElizabethMiller)並不同意這種看法。她認為,斯托克的靈感只是來自德拉庫拉這個名字,而不是來自威拉德這個歷史人物。斯托克對德拉庫拉的歷史背景交代得十分簡略,他甚至連德拉庫拉的真名都不知道。斯托克筆下的德拉庫拉伯爵是斯茲克利人,後者據說是匈奴人的後裔,而威拉德卻是瓦拉幾亞人。此外,非常重視細節的斯托克卻沒有提及德拉庫拉有「刺穿」行為,這只能說明他不知道這些事情。

《德拉庫拉》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巨大成功。1931年,匈牙利人貝拉·盧戈西(BelaLugosi)主演的同名影片問世。這部影片和盧戈西的精彩表演使德拉庫拉伯爵從此深入於西方人的文化意識當中,人們也由此產生了尋找「真實的德拉庫拉」的興趣。無數的書籍和紀錄片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對「刺穿者」威拉德有了更多的了解。到了今天,威拉德幾乎已經跟他的異化自我———吸血鬼———一樣著名了。而在羅馬尼亞,人們對此反應不一。有些人從中看到了賺取旅遊收入的捷徑,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匈牙利人的一個陰謀,目的是貶損這位羅馬尼亞英雄。有些批評家認為,小說《德拉庫拉》是病態心靈的產物。此外,由於出生在特蘭西瓦尼亞的貝拉·盧戈西對羅馬尼亞人沒有好感,事情因此變得更加糟糕。

羅馬尼亞人的態度很容易理解,要是有什麼東歐作家把喬治·華盛頓或是伊麗莎白一世寫成邪惡的食腦僵屍的話,西方人的反應也不會有什麼兩樣。以15世紀的眼光來看,「刺穿者」威拉德是英雄、惡棍還是虐待狂完全取決於你站在誰的立場上。直到今天,不同的人對這位歷史人物也仍然有著大相徑庭的認識。無論如何,特蘭西瓦尼亞的景色美麗依然,因為德拉庫拉或是威拉德三世而前往特蘭西瓦尼亞的遊人也還是絡繹不絕。
相關的電影有 驚情四百年 范海辛 夜訪吸血鬼

⑶ 求一部關於一個伯爵的電影

伯爵古堡?

情結大致是:
華麗高貴的城堡中住著艷麗的特里莎,突然有一天神秘的事情發生在湖泊上特里莎像人間蒸發一樣消失了,沒有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神秘的失蹤相傳是城堡受到了的詛咒,隨後祖父也出事失綜了,祖母只得她的家族遷居紐約市。50年後,特里莎的孫女依蘭拉為了弄清這個神秘的傳說回到了祖母留給她的城堡,並愛上了當地的一個年輕人——亞。在城堡里,依蘭拉遇到了一個怪人,通過與怪人的交談,她才了解到了自己真正的身世。但這一切知道的太遲了,她的祖夫與亞產生誤會並發生了沖突。

⑷ 推薦點關於伯爵貴族為題材的電影看!

伯爵夫人 片名:伯爵夫人
英文名: The White Countess
製片人:任仲倫
伊斯梅爾·莫吉安特
導演:詹姆斯·艾沃里
編劇:石黑一雄
攝影:杜可風
主演:拉爾夫·范恩斯 飾 傑克遜
娜塔莎·理查德森 飾 索菲婭
瓦內莎·立德格拉夫 Vanessa Redgrave .... Sarah, aunt
林恩·李德格萊夫 Lynn Redgrave .... Olga, mother-in-law
真田廣之 Hiroyuki Sanada .... Matsuda
約翰·伍德 John Wood ....
王洛勇 飾 司機劉
英達 飾 高先生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2005年6月16日
劇情簡介
《伯爵夫人》改編自旅英日本作家石黑一雄(Kazuo lshiguro)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在1936年至1937年間動盪的上海,美國盲人外交官傑克遜(拉爾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飾演)與一位來自俄國的伯爵夫人索非亞(娜塔莎·理查德森Natasha Richardson飾演)之間一段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傑克遜是一位有抱負的美國外交官,可動亂的年代不僅使他失去了妻子兒女,而且還雙目失明。他唯一的理想就是在上海開一家集浪漫、悲劇色彩於一身的世界上最完美的酒吧。而喪夫的俄國貴族索非亞伯爵夫人帶著女兒流落上海,靠索非亞在舞廳陪舞來維持一家的生計。一次偶遇,傑克遜靠敏銳的感覺認定索非亞就是他心目中完美酒吧的最好詮釋。在經營「伯爵夫人」酒吧的過程中,兩位流落異鄉的主人公開始產生微妙的感情。在日軍進攻上海的隆隆炮火聲中,傑克遜終於打開封閉多時的心門,和索非亞母女一起搭上逃離上海、開往蘇州的小船。
在《伯爵夫人》這部影片中,不僅有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而且還夾雜著日本間諜為准備戰爭進行的陰謀,各路黑幫分子的爭斗和各種政治派別的斗爭。中國人、美國人、英國人、日本人、法國人以及猶太移民在那個動亂的年代紛紛登上上海的舞台。劇中不僅會出現高級會員俱樂部、賽馬場、舞廳、酒吧等各種奢華的聲色場所,還將展示那個年代在上海特有的各國難民居住的貧民窟以及俄國的鄉村風光。可以說是一部製作精良、場面宏大、情節曲折、人物眾多的世界級影片。

閱讀全文

與伯爵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橄欖球電影免費 瀏覽:580
芳華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什麼 瀏覽:116
火女超能力力大無窮什麼電影 瀏覽:50
比國王大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929
人頭氣球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3
古月導演劉德華主演的電影什麼龍 瀏覽:78
王勃做保險電影名是什麼 瀏覽:841
有關恐龍王類似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51
推薦一部好看的偵破電影 瀏覽:202
美國電影往事多久 瀏覽:989
類似長城電影的有哪些 瀏覽:917
小八戒電影網怎麼不播放 瀏覽:997
電影有個叫什麼米陽光 瀏覽:437
作文電影美句英語怎麼寫 瀏覽:939
2015最好看的國產電影 瀏覽:973
放映機如何拷貝電影 瀏覽:492
賽爾號電影完整版免費 瀏覽:444
如何下載到最新的電影下載 瀏覽:689
與美國歷史有關的免費下載電影 瀏覽:532
好看的電影手帳圖片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