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不是葯神》:兩年過去,這依然是最好的國產現實主義電影
什麼叫好的電影,我覺得一定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要有完整、豐滿的故事情節,二是要有很好的觀影體驗,主要是節奏的把握和 情感 的共鳴,三是要有好的表演,四是要有發人深省的 社會 意義。雖然已經過去兩年多,但《我不是葯神》在國產現實主義電影領域中的地位依然無法撼動。
先說他有一個好的故事。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如果不是因為這部電影,可能很多人都不會去了解故事的主角——程勇,其實,他的現實原型陸勇比電影中還要偉大。可能編劇覺得這個人物太過完美,完全不符合正常人設,於是,在改編時加入了許多人物缺陷和陰暗面,讓程勇顯得更世俗、更接地氣。
電影中的程勇,一開始根本就沒有想過去救死扶傷、普渡眾生。開著一家沒什麼生意的「印度神油」店,妻子與他離婚,連兒子的撫養權都沒辦法保住,實實在在的一個生活Loser。
一次偶然機會,從倒賣仿製「格列寧」葯物中他嘗到了甜頭,從此一心扎進了賣葯大軍中去,並且認識了一眾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屬,在與他們的相處過程中,逐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和價值觀念。
程勇這個角色很有代表性,他不是天生的英雄,和所有普通人一樣,埋頭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他有著底層小人物的狡黠,卻又保持著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如果不是因為參與到倒賣仿製葯這件事情,可能也會和所有人一樣,碌碌無為的活下去。
可是,讓天給了他一次選擇的機會,而他也選擇抓住這次機會。或許從頭到尾程勇都沒想過去做什麼英雄,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環境和周邊人逼迫、推動,其後更像是一種順其自然的蛻變。
影片的煽情點總是恰當好處,不會讓人覺得過於突兀或者用力過猛,最集中爆發的主要有三處:一是白血病老太太面對警察時說出的「我不想死」,二是黃毛被撞搶救無效後程勇的聲嘶力竭吶喊和看到黃毛遺物的流淚,三是關押程勇的囚車駛過,無數白血病患者摘下口罩為他送行。
中國人對生老病死看的很重,而國家醫療保障體系還在逐步完善中,真空地帶太多,於是,許多重病患者和家屬不得不把希望放在一些好心人的幫助上,當這種希望和現實產生沖突時,就會爆發出嚴重的抵制和抗議,即使明知做的是違法事情,也要拚命維護。
看起來這似乎是法與情的沖突,但往深層次思考,這種情已經跳出一般的普通 情感 ,而上升到道德與法律的取捨層面。就如程勇,他販賣假葯的目的是救人,不僅沒錢賺,甚至還要自己倒貼,而所謂的假葯,其實和真葯沒有任何區別,唯一的差異就是一個擁有專利,一個沒有專利(俗稱盜版)。當程勇無視國家法律的時候,他卻不自覺中站上了道德的制高點。《孟子》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中國的傳統思想體系,救眾生一直是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程勇的這種舍己為人精神,符合了普通老百姓對「俠」的理解,也就順理成章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共鳴。
警察曹斌對程勇的態度很能夠反應大部分觀眾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知道犯法,但沒辦法查,因為跳出制度的框架,每個人也都是普通人,都有七情六慾和惻隱之心,程勇做的事情,可能很多人想去做但沒有能力,或者有能力但沒有勇氣去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更突顯出這件事情難能可貴的地方。
電影的起承轉合非常流暢,且把鏡頭對准 社會 的各個階層和角落,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眾生像。程勇性格的前後轉變,從前期的以賺錢為目的到後來的仗義前行,清晰可見。每個配角都有自己的亮點,呂受益的病態,黃毛的固執和熱血,劉思慧的成熟和理性,在演員的精湛演繹下立體而生動。
影片將矛盾的源頭指向正版葯的銷售公司,其實也是無奈之舉。誰都知道,做為銷售公司,同樣背負著很大的資金壓力,從產品研發投入,到銷售渠道的鋪開,以及背後所承載的風險,都不是幾句話能夠說得清,不能說這些人就是為富不仁,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公司花大力氣去研發,連劇中這樣的特效葯都不可能出現,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因為它比盜版葯賣的貴太多就對其橫加指責,只能說每個人站在不同群體角度去考慮事情,得到的結果也截然不同,而這種不能調和的矛盾,最後也只能靠政府來兜底買單。
『貳』 中國的超現實主義電影都有哪些謝謝
奮斗和我的青春誰做主反映了年輕人的現實生活
『叄』 最好看的國產現實題材電影有哪些
1.我不是葯神
作為2018年當之無愧的話題之作,我不是葯神剛一上映便引起很大轟動。一個賣印度神油的葯販子,一群掙扎在生死邊緣的白血病患,共同演繹了2018年最震撼人心的自救神話。好的電影,就是不僅劇本好、演得好、細節處理的特別好,起承轉合,每一場戲都有足夠好的設計,該硬時硬,該柔軟時也柔軟,尤其最後有一處場景,會觸碰到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這部影片彌足珍貴的地方就是替弱勢群體發聲,讓所有人更加看到社會上那些廣泛存在的吃葯貴看病難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關系我們每個人的生死攸關的問題,讓所有人注意並關注,讓其所處的環境得到改善。
2.狗十三
該片以單親少女的視角,從找狗做切入點,層層拋析中國家庭乃至社會的一些隱秘問題,貌似和美的家裡,虛偽的成人社會與年少純真世界一次次正面交鋒,幾乎達到玉石俱焚的地步。沒有刻意煽情與撒狗血,鏡頭冷靜的如同一場罪案現場,這不只是李玩一個人的青春,不只是一個普通女生的成長軌跡,更有無數人慘白回憶在裡面,如何改變這種家庭式教育,如何越過所謂的中國式成熟,讓孩子們健康自由地成長,都是我們看完之後該思考的問題。
3.找到你
這是一部很沉重的,尋找孩子,尋找女性地位的影片,一部找到你,三位偉大的母親,三種迥異的環境,母親真的可以愛孩子到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他的安全,可以把最好的都給他。在這部電影中,通過一個充滿懸念的兒童失蹤案,串聯起了來自不同階層,擁有不同背景的三名母親,她們的人生際遇,正好可以拼湊除在這個苛刻時代掙扎的女性群像。難能可貴的是導演並沒有想著賺眼淚,同時也有野心,聚焦母親們的困境,更把鏡頭拉遠,展示了這個時代女性們的真實處境。這部影片並沒有將擺在大部分女性面前的困境給出答案,這樣的問題也不是一部影片能給出答案的,但是起碼可以讓人看到,讓女性同病相憐,讓男性深受觸動,任何問題在被解決以前,首先要被更多人看見,這大概就是這部影片存在的意義。
4.無名之輩
該片講述的是在一座小城中一系列生活在社會不同軌跡上的小人物之間陰差陽錯的擰到一起發生了啼笑皆非的一幕幕,導演帶著自己對戲劇的理解創作了此部荒誕喜劇片,表達小人物的尊嚴引人深思。有人說此部影片是形似《驢得水》低調出世低成本喜劇電影,而《無名之輩》更深層次刻畫了一系列身份低微,各具特點,為生存及其尊嚴而做出種種努力的小人物的形象。這部影片與大多數影片不同的是,它既有喜劇的優點,同時它又引發我們對像自己一樣的所有普通人應該如何對待生活,如何有尊嚴地活著的深刻思考。
『肆』 除了《我不是葯神》,還有哪些現實主義電影值得一看
前幾天《我不是葯神》上映,本沒有打算去看,但經不住大家的安利就買了票,看完很慶幸自己沒有錯過一部好電影。
關於《葯神》的影評太多了,我就不寫了。
但是對影片最後程勇說的一句話,印象很深刻。他說: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
和《我不是葯神》一樣,該部影片也描述了一位患上絕症而不得不吃「盜版葯」的患者羅恩·伍德魯夫。
『伍』 有哪一些好的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推薦
湄公河慘案,它是根據中國歷史真實事件改編。
『陸』 有意義的中國電影
《少林寺》1982年的這部電影家喻戶曉,導演是張鑫炎,主演李連傑,里程碑意義:開創了香港跟內地合作拍電影之先河;同時也成就了一代動作電影巨星——李連傑!
1988年的《紅高粱》,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里程碑意義:中國內地電影第一次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柏林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金熊獎!
1997年的《小武》 ,賈樟柯導演,很多人也許不認識甚至沒聽過這個導演,其實這個導演的電影很有現實價值,總是讓人看的很沉重!里程碑意義:中國當代現實主義電影代表作;被喻為中國的良心!
2000年的《卧虎藏龍》 由華人之光李安導演,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主演!里程碑意義:中國電影在奧斯卡上的最高榮譽——第73屆奧斯卡獎十項提名,第73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攝影、音樂、美術等共四個獎,打破了七十三年來亞洲電影的紀錄!
2002年《英雄》絕對算是橫空出世!導演張藝謀,主演就不說了,全是超級大碗!里程碑意義:中國電影史第一部以好萊塢模式投資、運作、製片、發行、上映的電影,中國式大片開山鼻祖,社會價值巨大!
2016年張藝謀導演的《長城》!說句題外話,當時很多人罵是爛片,五毛特性等等,小編說句公道話:也許不算是一部好電影,但絕對不算爛電影!里程碑意義:第一次中美合資共同投資拍攝電影!內地導演走出國門,執導國際化水準的商業大片!真心佩服張藝謀!有魄力!中國電影史上必然有他的名字!
『柒』 中國有哪些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既保留了藝術追求,同時也獲得高票房你認為它們是怎樣做到的
《姊妹花》導演:鄭正秋1933年 上海明星影片公司
《姊妹花》是鄭正秋根據自己編寫的舞台劇《貴人與犯人》改編和導演的電影,以1924年軍閥內戰為背景,描寫了一對自幼離散的孿生姊妹,因處境不同,妹妹成了軍閥的姨太太,姊姊成了囚犯。
結局是姊妹相認,與父母闔家團圓。該片由當時的影後胡蝶一人分飾兩角,首映後受到極大歡迎,在上海連映60多天,盛況空前,是解放前少有的最賣座影片之一,這個紀錄長時間無人能夠打破,直到1934年出現了《漁光曲》(後者以其絕佳的視聽效果創造了84天的上映紀錄)。《一江春水向東流》導演:鄭君里、蔡楚聲 1947年 昆侖電影公司據統計,從1947年10月到1948年1月,《一江春水向東流》連映3個多月,觀眾達712,874人次,創造了《漁光曲》之後的最高紀錄。這部史詩式的影片有著遼闊的社會背景,事件紛繁,人物眾多,關系復雜,時間跨度大。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卓著,是中國風格的電影代表作。《白毛女》導演:王濱、水華1950年 東北電影製片廠《白毛女》是新中國第一部在全國引起巨大轟動的電影,它改編自延安時代令廣大工農兵刻骨銘心的同名歌劇,這部歌劇取材於民間傳說「白毛仙姑」的故事。《白毛女》上映時,國內首輪觀眾即達600餘萬,上海達80餘萬人次,創中外影片最高紀錄。50年代這部影片先後在30多個國家、地區映出。法國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在他的《電影藝術史》中,給《白毛女》以很高評價,稱之為「動人心弦的現實主義」。《喜盈門》導演:趙煥章1981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0年代初期的話語中心是農村的經濟改革,家庭內部的爭端成為社會焦點。適時而出的家庭倫理道德片《喜盈門》以北方農村一個家庭婆媳之間的爭端為主要內容,關注了傳統倫理道德特別是尊老愛幼、贍養老人在經濟改革年代的農村的失落問題。1981年放映後的兩年內,全國觀眾達1.7億人次,成為80年代上座率最高的國產故事片之一。這部產於大城市上海的電影,長時間以來成為中國農村電影的惟一代表。《芙蓉鎮》導演:謝晉1986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這部根據古華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是被認為傳統倫理電影最後一位導演的謝晉的代表作。其電影在多年之內創造的觀眾人次記錄在中國電影史上堪稱空前絕後。即便在經過相當一段時間淡化以後的1998年,北京零點-中博影視調查系統對北京、上海和廣州的1500位18歲以上的市民所進行的調查中,仍然有25%的觀眾選擇了謝晉為他們 「最欣賞的國內導演」,其得票率超過了居第二位的張藝謀。不僅如此,它也創造了內地影片在香港最高票房紀錄,1988 年3月10日在香港上映後,15天內票房收入達511萬港元。同時,在國際上也是口碑卓越。《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1986年 新藝城-電影工作室香港英雄片的經典之作,曾被評選為香港10大電影第一名。1986年8月首映後,創下了票房34,651,3 24港元的當年最高紀錄,隨後風靡東南亞,又以輾轉的渠道風靡整個大陸。《英雄本色》使失意的吳宇森和周潤發橫空出世,成為香港影壇的里程碑,後者扮演的「小馬哥」成為一代影迷的偶像。通過該片,吳宇森樹立了其「暴力美學」旗幟,周潤發也徹底改變了「票房毒葯」的不佳名譽,確立了其香港第一影帝的地位。該片的續集也廣受歡迎,成為香港電影的一種品牌。《少林寺》導演:張鑫炎1982年 香港銀都機構1981年,《少林寺》正式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實地開拍,出演。這部投資120萬元人民幣的功夫電影全國公映後取得巨大轟動,在香港及亞洲、澳洲和美洲一些國家上映時,引發一股強烈的「少林旋風」和「功夫熱潮」,觀眾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國內的觀影人數就達到了5億人次,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過了3000萬人民幣,香港突破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僅在香港的票房收入就達1615.7萬港元。《大話西遊》導演:劉鎮偉1995年 香港彩星電影公司這套投資6000萬港幣的影片最初在香港上映時,票房極差,僅為4500萬港幣。進入大陸後,起先默默無聞,沒人願意看和談論它,票房低到登上了「95年十大引進劣片」榜。但隨後,這部影片以盜版VCD(後來又以DVD、網路下載的形式)在高校的學生中流行開來,並且聲譽日漲,最後到達了成為經典的程度,充當了網路時代的年輕人最熱門的公共話題,由此衍生出的語言、文學、游戲、及相關一切變成一種青少年「亞文化」現象,甚至引起了嚴肅的專家學者的解讀興趣。這部電影只是在票房上失利,但在其它方面所賺取的人氣和利潤,不知道要超過票房多少倍。到了20世紀末,它的票房已經高達6000萬元。《大話西遊》已成為年輕人心中CULT片崇高的經典。《大鬧天宮》(上、下集)導演:萬籟鳴、唐澄1961年、1964年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從1960年到1964年,歷時4年時間創作完成,繪制了近7萬幅畫作,堪稱一部鴻篇巨制。這部承載了幾代中國人的少年回憶的動畫作品,幾年間創下上億元票房,同時也震驚了國際動畫界,在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並榮獲第22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無數獎項。20多年後,《大鬧天宮》於1983年在法國公映,依然震撼了這個藝術國度。法國《德國人》介紹說:「《大鬧天宮》不但具有美國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藝術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此後的40年裡,沒有一部國產動畫影片能夠達到《大鬧天宮》的藝術高度和影響力。《英雄》導演:張藝謀2002年 銀都機構、精英娛樂、北京新畫面2002年可說是《英雄》年,這一年年底,張藝謀首次試水的武俠電影在恢弘的宣傳氣勢中上映了。這部投資30 00萬美元的超級巨片以別人無法仿效的宣傳發行模式,瞬間席捲了全國影院,並創下了高達2億元的國產電影有史以來最高票房紀錄,兩年後的2004年9月份,《英雄》北美上映後成為票房冠軍。在國內電影市場連年不景氣的情況下,張藝謀和他的搭檔張偉平敢於斥巨資拍攝這樣一部空洞的「英雄」電影並獲得如此大的回報,說明中國電影產業的空間仍是巨大無比的。此後,中國官方和電影人開始認真地考慮市場和產業問題,這或許才是《英雄》落幕之後中國電影最大的回報。
『捌』 現實主義題材的影視片,大家可以給小編分享一下嗎
第一部電影,紫日,豆瓣評分8.3,該片以二戰末期為背景,講述三個不同國籍的青年在經歷了重大的生死考驗後,如何從敵對變成朋友的故事。本片對派極少,而是以大量的電影語言和緊湊的情節來扣人心弦,而深刻的人物內心變化則是影片的重點所在。最震撼我的鏡頭就是主角和他母親被綁在柱子上,被新兵煉膽,主角歇斯底里的怒吼,日本新兵從害怕到被責打後喪失心智,瘋狂的把人刺成篩子似的鬼哭狼嚎,這一幕深深的刺痛了我,開,你們干什麼?我們什麼都沒干呢,我們就是老百姓啊,。我們什麼也沒干呀,子看三你干什麼呀,這是幹麼?你們你們有種人沖我來,沖我來。
『玖』 中國有哪些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
《我不是葯神》主要通過小人物程勇賣葯的故事反映了窮人吃不起葯的社會現實。
這部影片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都是非常的棒。而且它所反應的還是人們最關注的醫療問題,所以這部電影上映後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在這部影片中讓我感觸最大的是有一幕一個老婆婆說到「我想活下去」這一幕也可以說是影片的點睛之筆,讓整部電影更有淚點,也更加真實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電影的主題。
沒有看過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這部劇絕對是直擊人心。
『拾』 推薦幾部反應社會現實的電影
【老男孩】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