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什麼與時尚相關的電影
推薦兩部電影,有堪稱時尚大片視覺盛宴的美衣華服,看了做夢都想穿……
一、時尚先鋒香奈兒 Coco avant Chanel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爾,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供選擇, 但永遠別忘記一件最重要的衣服,這件衣服叫自我。」
《絕代艷後》講述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後—— Marie Antoinette 的傳奇一生, 18 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凡爾賽宮內的奢靡與頹廢,放盪與揮霍都表現的淋漓盡致。電影獲得了第 79 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金像獎,導演削弱了歷史情節,沒有著重於 Marie Antoinette 在歷史中的是與非,不涉及政治哲學,給觀眾帶來一場純粹的視覺盛宴。這部電影就像一場超級華麗的時裝秀,紅唇與華服,頭飾與高跟鞋,18 世紀凡爾賽宮廷之美就這樣被描繪出來。《 Vogue 》雜志還為這部電影進行了長達 20 頁的圖文專題報道。
㈡ 有沒有關於時裝的電影
十世紀是電影的時代 ,二十世紀是時裝時代 ,到底是時裝影響了電影 ,還是電影影響了時裝 ?這個問題好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答案是 :電影與時裝互相影響、互相推動。時裝設計最初在時裝界和高級消費層之外 ,很少有人了解 ,如果不是好萊塢電影中那些主角穿得耀眼奪目 ,社會如何能夠了解和接受 ?又怎能掀起流行的狂潮 ?一、默片時期1 .同樣在法國 ,比電影發明的時間略早 ,一位來自英國的年青人沃斯 (CharlesFWorth)在巴黎開設了第一家服裝店 ,從而開創了現代時裝業的先河 ,沃斯也被後人稱為「現代時裝之父」。 時裝與電影的愛戀 每件時裝都有一段故事,它們或優雅,或魅惑,或端莊,或性感。每段電影都是在敘述一個故事。時裝與電影就似夫妻,相互襯輔,又各自獨立。從電影誕生之時,時裝便潛移默化的左右著電影,電影又敞開胸懷讓時裝大放異彩。 憑借電影《飛行者》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大獎的Sandy Powell 時裝與電影的「一見鍾情」 追溯到時裝發展的最初,成衣的製作還沒有大規模的成形,電影公司也都配有服裝部門。一部電影偶爾才會請專業的服裝設計師為電影中的角色量身定做服裝。直至米高梅公司在1931年聘請Coco Chanel擔當電影的時裝指導,時裝和電影的微妙關系正式開始。此後奧斯卡也在1948年設立了Costume Design獎項,用於表彰出色傑出的電影服裝設計師。 時裝與電影的結合,是一種雙贏,發揮了一加一大於二的綜合效應。所以電影往往會下很大的成本在服裝造型上。當年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亂》中的一件服裝就高達六千多萬日元,這部電影單單服裝的費用就已經超過26億日元,而正是這部電影成就了電影服裝設計師和田惠美,她也因此捧得了第58屆奧斯卡的小金人。之後和田惠美又憑借《白發魔女傳》和《英雄》兩度榮獲香港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而對於電影引發的服裝效應更是不可小覷,電影已成為T台之外引領風尚的又一領地。當我們帶著銀幕上的角色感情去品味這些服裝的時候,亦或是當我們由最初對於時裝的偏好,進而發覺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盪氣回腸之時,我們已經分不出究竟時裝與電影之間,是前者依託了後者,還是後者利用了前者。這就如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道理一樣,已經沒人去追究。重要的是時裝那種讓人著迷的品性,在遇上了電影之後,如脈搏碰到鮮血,時尚與電影文化的點滴都重新跳動,閃溢出更加奪目的異彩。 時裝與電影的互動 一、前言 時裝與電影均為19、20世紀之交的產物。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時裝在電影中的展現,對不同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觀念有著深刻的影響。隨著明星對時裝的重視。影視越來越像流行服裝的T型台。經過激烈角逐產生的奧斯卡最佳服裝獎強調了服裝在電影中的地位;明星們身著大師設計的服裝,進行著一場魅力與品位的暗戰。影視服裝成了各個服裝品牌的活廣告,影視服裝成了觀眾關注的焦點。直至今日,時裝片中的電影服裝仍是征服觀眾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電影與時裝的互動發展歷程 1、默片時期 來自英國的年青人沃斯(Charles FWorth)在巴黎開設了第一家服裝店,從而開創了現代時裝業的先河,沃斯也被後人稱為「現代時裝之父」。從1896年電影發明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電影是無聲的,稱為默片時期。例如麗麗安·格絲(LiLian Gish)在電影《風》中的打扮引起了當時時裝樣式的流行。其裝飾特點是清淡清純,符合當時不濃妝艷抹的時尚,被稱為「甜蜜的小姑娘」。 2、典雅風格時期 20世紀30年代,西方社會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戰後蕭條逐步恢復,社會消費趨於繁華和奢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進入了經濟大蕭條,社會經濟起伏巨大,而且二戰狂潮正在醞釀。人們認識到人生的短暫,因此對生活更加追求享樂、醉生夢死。對時裝的審美特徵是追求更加具有女性味、典雅、苗條,這一時期在時裝史上以優雅設計著稱。1934年,隨著電影《一夜之間》(lt HappenedOne Night)的上映,影片中女星克勞蒂·科爾柏(Claudette Colbert)穿著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s)男性睡衣的樣式大為流行。 3、「從實用到華麗」時期 二戰造成災難,造成心理沖擊,但人們在電影院卻能暫時地忘卻現實,在電影中尋求和平、安寧、繁榮和理想,電影是一種解脫的方式。好萊塢也在四十年代確立了其「夢幻工廠」的地位。大眾的偶像也非電影明星莫屬了。1942年,瑞典影星英格麗·褒曼(Engrid Bergman)在大片《卡薩布蘭卡》中的演出獲巨大成功,成為眾多女性的偶像,她在影片雅緻的服裝影響了當時流行時裝的發展趨勢。 4、「新風貌」時期 20世紀50年代是「高級時裝」的最後十年,也是雅緻的精巧的服裝設計的最後一個時期。迪奧(Chrstian Dior)1947年推出「新風貌」(New Look)系列,其雅緻的風格體現了戰後女裝重建「華麗、奢華」的特徵,影響了整個世界。 5、反文化時期及其以後 20世紀60年代是動盪的時代,明星菲·唐娜薇(Faye Dunaway)在電影《波尼與克萊德》(Bonnie and CIgde)中扮演一個反叛女性,貝蕾帽、圍巾、緊身套頭衫、13叼香煙、手握手槍,是六十年代反叛青年的喜愛形象。她的裝束立即引起廣泛流行。20世紀70年代是反時裝時期,中性意識大行其道,喇叭褲、牛仔褲、PuNK(朋克)遍及整個西方社會。事業成功添磚加瓦,電影上映後「阿瑪尼」成了全世界帥哥們最鍾意的名牌時裝。八十年代受後現代主義文化影響,時裝發展產生了重大變革。出現「另類」設計概念,表現出「沖突」、「逆性思維」等特點。風流人物的代表是影視歌星大姐大麥當娜(Madona),她穿著大膽、暴露、服裝短小。九十年代是多元文化時期,美國影星莎朗·斯通(SharonStone)主演的《本能》(Basic Instinct)獲得極大成功。她的美麗和聰明使之成為時代的偶像。她喜歡范思哲(GianniVersaee)服裝,帶動了影迷們對范思哲的追求。 三、影視服裝對時裝消費的影響 影視服裝不但對時裝設計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對於時裝市場消費市場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影視中明星們的服裝往往最能體現時裝設計最新潮流。當紅的銀幕人物對時裝風尚的影響產生的巨大消費市場是無法估量的。例如影片《泰坦尼克號》、新版《鐵面人》簡直就是一場服裝的對話,華美的服裝使得影片熠熠生輝。影視播出後,影片主人公的服裝幾乎成了時裝的大市場。還有如國內影視《花樣年華》,其服裝基本以旗袍為主,而張曼玉將旗袍的韻味發揮到了極致,乃至整個影片因為服裝增色,自然當仁不讓將最佳服裝獎捧了回來,在其之後很自然地創造出巨大的旗袍市場,因此帶動了旗袍消費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所以,一部成功的電影其轟動效應是無法估量的。影視明星們在影片中的服裝造型也會隨著角色塑造的成功而深入人心,征服觀眾,繼而為企業營造巨大的時裝消費市場。同時影視服裝引領時裝設計的時尚,所以影視服裝是時裝流行消費趨勢的風向標,大多數時裝的消費都是因為影視服裝所引發的。現代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上映後,男女主角穿著的靚衣一度成了全球時裝消費的代表。所以,研究影視服裝,把握時裝的消費趨勢。是設計和市場必須重視的消費熱點。
㈢ 有哪些電影可以提高服裝品味
我感覺中國機長,《穿普拉達的女王》、《蒂凡尼的早餐》、《Funny Face》以及《了不起的蓋茨比》和《魅影縫匠》。
我相信很多人在經歷了忙碌的工作日後的周末都會選擇看電影來度過輕松的一天,不得不說看電影真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一部好的電影不僅能夠讓我們享受電影帶來的視覺和身心的放鬆,更能從電影中捕捉到時尚的元素,我們沉浸在電影帶來的劇情的同時也在不經意中或多或少提升了自己的衣品以及對美的追求,那麼究竟哪些電影能夠我們帶來這樣的效果呢?就一起來聽聽看小佑的介紹吧。
一、《穿普拉達的女王》
我記得這部電影有蠻多博主在推的,我也是被種草觀看後又又又推給了多位小姐妹,這部影片真的是入門時尚圈的啟蒙之作,當然很多安妮海瑟薇粉們也都是因為這部影片入的坑。這部影片主要是圍繞著時裝本身和職場來講述劇情的,里邊的蕾絲邊小黑裙以及經典的恨天高高跟鞋真的是火了太久太久,所以想要塑造氣場的小姐妹抓緊沖。
二、《蒂凡尼的早餐》和《Funny Face》
提到經典時尚電影就不能不提到奧黛麗赫本和紀梵希創造的時代,不管是《蒂凡尼的早餐》中那條至今都驚艷眾人不衰的小黑裙還是《Funny Face》里那條白色波點抹胸裙,全部是由紀梵希本人為奧黛麗赫本專門設計的,只有他才能夠將奧黛麗赫本的優雅和美艷體現的淋漓盡致,也從此讓人們愛上了紀梵希這個品牌。
三、《了不起的蓋茨比》
如果用一部電影來了解上流社會穿著的話,我絕對會推薦這部《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影片完全就是拿錢砸出來的,里邊的服飾更是怎麼奢侈怎麼來,奢侈華麗只能用這樣的詞來形容它了。
四、《魅影縫匠》
這部影片也是有很多人在推,據說單拿出來這部影片的任何一套服裝設計都會給設計師們帶來靈感,很值得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和用來設計服裝的設計師們一看。而且這部影片也憑借影片中的服裝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金獎,而且這部劇的劇情也是特別不錯的,所以小佑也在此推薦給大家。
㈣ 時裝電影:服裝設計師必看5部經典卻小眾電影
時裝,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成為很多藝術家表達自我的出口。當時裝與電影產生碰撞,時裝使電影的刻畫更淋漓盡致,電影也將時裝定格成永恆。
1770年,奧地利公主瑪麗€€安托尼瓦特嫁給了法國王儲做太子妃,年僅14歲的她對一切都懵懂無知。王室的生活和路易十六的寵溺讓瑪麗皇後極盡奢華之能事。
電影以洛可可藝術為中心,誇張的裙撐、紛繁的墜飾、X型輪廓造型、印花布料為瑪麗皇後串起了一個浮華的夢。
剛進入法國王宮時,她還是一個穿著藍白相間樸素裙裝的公主。成為王後,將頭發盤起,裝飾上假花;裙子的V領開到胸口,露出豐滿的胸部;古典精緻的摺扇扇來香風,神秘性感的面紗更增添了她的驕奢淫逸。
十三歲的女孩伯萊尼發現自己的表姐塞西莉亞與僕人兒子羅比之間的情愫,由於嫉妒,將另一個表姐被強奸的罪名安在羅比身上。羅比遭受牢獄之災,被迫與心愛之人分離,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伯萊尼為了贖罪,放棄劍橋大學去當了戰地護士,一生由於自己的謊言感到悔恨。
表姐塞西莉亞的墨綠色長裙讓人驚艷難忘,瘦削的後背,形狀優雅的蝴蝶骨,配上一頭精緻的卷發,讓人想溺在這深沉的墨綠里。
羅比與塞西莉亞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因為花瓶掉入水池而產生了激烈的 情感 碰撞。
影片服裝充滿了濃濃的英倫風格,塞西莉亞為愛與家人決裂之後一直都在等待羅比的歸來。剪裁貼身的大衣與西裝,配上圓頂禮帽,更加塑造了其為愛堅定的形象。
No.3 我是愛
女主愛瑪身處義大利米蘭靠紡織業致富的米奇家族,地位、家庭、金錢一樣都不缺。然而熱愛烹飪的她遇到了兒子廚藝高超的朋友安東尼奧,從此墜入瘋狂的愛河。
Jil Sander高級精緻的剪裁、柔和剋制的配色塑造了愛瑪強大充滿母愛的形象。然而這一切都包裹不住愛瑪為愛痴狂的心。
No.4了不起的蓋茨比
19世紀20年代的美國爵士樂風靡,人們沉浸在紙醉金迷之中。富豪蓋茨比深愛著已經嫁人的黛西,即使她並沒有等自己戰後歸來,他還是相信兩人的愛情矢志不渝。
影片中Miuccia Prada和Catherine Martin共同創作超過40套電影造型,靈感來源於Prada和Miumiu以前的造型。享樂主義盛行的年代,閃亮的串珠、華麗的珠寶、亮片與水晶讓名媛們化身派對女王。
No.5 藍色茉莉
名流茉莉因為發現丈夫的婚外情一怒之下將其告發,卻引得丈夫公司涉嫌詐騙行徑暴露。兩人破產,丈夫在獄中自殺。投奔妹妹的茉莉因為謊言被情人拋棄,精神崩潰的她開始回憶自己的過去。
柔和的色調,得體的剪裁,良好的質感塑造出一個休閑中帶著精緻的都市女人。大地色系、干凈的米色中間夾雜著濃烈的紅色和金色,塑造了這個可憐又可恨的茉莉。
電影里的服裝引領著 時尚 潮流,雖然作為劇情的輔助道具,卻成就了一個個經典,而這些留在膠片里的藝術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㈤ 有哪些服裝特別贊的電影
《巴里·林登》該片改編於薩克雷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愛爾蘭青年巴里為從軍旅底層走進上流社會,想方設法與貴族林登夫人結婚,開始了一場人生賭局的故事。影片畫面有一種復古的華麗感,而故事情節也很出彩,影片中的服裝不僅高度還原了年代感,更是為電影加分不少。
㈥ 關於時尚類型的電影有哪些
1,《魅影縫匠》
《魅影縫匠》是由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薇姬·克里普斯、萊絲利·曼維爾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12月25日在美國首映。
該片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的戰後倫敦,小有名氣的裁縫雷諾茲·伍德考克遇見了外表年輕富有魅力的女招待阿爾瑪,最初將她視作自己的女神,之後又將她視作自己愛人的故事。
2,《摩納哥王妃》
《摩納哥王妃》是2014年6月20日在國內上映的一部電影,由奧利維埃·達昂執導、妮可·基德曼、蒂姆·羅斯、弗蘭克·蘭格拉、帕茲·維嘉、帕克·波西、米洛·文提米利亞主演。
電影主要講述了奧斯卡影後格蕾絲·凱利嫁給摩納哥大公雷尼爾三世之後,在摩納哥與法國發生政治危機時,身為摩納哥王妃的她在重回好萊塢和拯救國家之間徘徊的故事。2015年7月,《摩納哥王妃》提名第67屆艾美獎最佳電視電影。
3,《時光盡頭的戀人》
《時光盡頭的戀人》(The Age of Adaline)是獅門電影公司於2015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影片由李·托蘭德·克萊格執導,布萊克·萊弗利、米契爾·哈思曼和哈里森·福特等聯袂出演。
影片於2015年4月24日在美國上映。影片的故事講述一位年輕女孩阿戴琳因一次意外奇跡般地不會變老、容顏永駐的故事。阿戴琳在一場致命事故的恢復過程中發現自己停止變老,獲得了青春永駐的魔力。
4,《實習生》
《實習生》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由南希·邁耶斯執導,安妮·海瑟薇、羅伯特·德尼羅聯袂主演的喜劇片。該片於2015年9月2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本·惠科特在退休之後重返職場,成為朱爾斯·奧斯汀創建的時尚網站的實習生的故事。
5,《裁縫》
《裁縫》是Universal Pictures Pty. Ltd.發行的喜劇片,由喬斯林·穆爾豪斯自編自導,凱特·溫絲萊特、朱迪·戴維斯、利亞姆·海姆斯沃斯和雨果·維文主演。
於2015年10月29日在澳大利亞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羅薩萊·哈姆的同名小說,講述了高級時裝裁縫蒂莉回鄉洗清自己十歲時被誣陷罪名的故事。
㈦ 安妮海瑟薇出席巴黎時裝大秀,她飾演過哪些好萊塢大作
安妮海瑟薇出演的好萊塢電影有《愛麗絲夢遊仙境》、《穿普拉達的女王》、《結婚大作戰》等等,這些影視作品的質量以及口碑都是相當不錯的。我覺得安妮海瑟薇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員,她不僅擁有非常出眾的顏值,也有相當精湛的演技。
我覺得安妮海瑟薇是好萊塢演員當中實力非常出眾的一位。
其實好萊塢不缺乏容貌好的女明星,但是安妮海瑟薇的演技卻是數一數二的,可以說是碾壓眾人,出道至今,她也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也嘗試了非常多的類型,並不是說安妮海瑟薇的每一部電影都是美美地出境,安妮海瑟薇也在電影當中扮過丑,但是她的演技也同樣讓很多觀眾信服,這就是好演員的實力。
㈧ 安妮-海瑟薇出席巴黎時裝大秀,她的成名作是什麼
安妮-海瑟薇出席巴黎時裝大秀,她的成名作是《公主日記》系列電影。
《公主日記》不僅在2001年獲得了不錯的口碑,還以三千七百萬美元的成本在全世界獲得了一億六千五百萬的票房,這讓《公主日記》的導演加里·馬歇爾非常開心,有影評人表示這部電影不僅充滿了童趣,也充滿了成熟的幽默感。
巨大的票房商機刺激著主創團隊再續前緣的想法 ,安妮海瑟薇在《公主日記》發行後的第三年再度出演《公主日記2》,只是這次的安妮海瑟薇憑借著上一出色表現有了“甜心公主”的稱號。
㈨ 有什麼與時尚相關的電影
首先出場的,當然是大家最熟悉也是影視界最愛拍的Chanel。
《時尚先鋒香奈兒 》
《Coco avant Chanel》 (2009)
導演: 安妮·芳婷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獲獎紀錄:
2009年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提名)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奧黛麗•塔圖飾演的香奈兒,此前憑《天使愛美麗》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很多人表示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慢慢入戲,但相比其他劇情片來說,這一部無疑是就畫面而言時尚感最強的。
香奈兒
Coco Chanel (2008)
導演: Christian Duguay
製片國家/地區:義大利 / 法國 / 英國
獲獎紀錄:第66屆金球獎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提名)
139分鍾的迷你劇,這一次換了雪莉·麥克雷恩來演香奈兒小姐。回憶和現實交錯進行,我最喜歡跳探戈的那一段,不可錯過。時間緊張的同學可在兩部當中選擇其一就好。
此外還有三部紀錄片可選~
香水女王
Chanel Solitaire (1981)
導演: GeorgeKaczender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 法國 / 美國
這一部我也還沒看過,需要補課。
Signé Chanel(2005)
導演: Loïc Prigent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當然,不可以忘記藝術總監大人~
時尚大帝
Lagerfeld Confidential (2007)
導演: 魯多夫·馬康尼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這部紀錄片由導演魯道夫·馬可尼耗時十年構思,又經過兩年貼身拍攝完成,也是老佛爺第一次願意這么被近距離地呈現於世人面前。個人最喜歡的是他工作室廁所出現的那句話:
「SI TU PISSES PARTOUT T'ES PAS CHANEL DU TOUT」
If you piss everywhere, then you』re not very Chanel.
除了香奈兒,第二個最受影視圈青睞的非YSL莫屬。17歲被Vogue發掘,21歲擔任Dior首席設計師,26歲時與愛人Pierre Bergé開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作為二十世紀時裝界難以逾越的天才,YSL始終吸引著眾人的視線,甚至在他離世後也是如此。
聖羅蘭傳
Saint Laurent (2014)
導演: 貝特朗·波尼洛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獲獎紀錄:第67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法國男星加斯帕德·尤利爾(Gaspard Ulliel)演的YSL,也是個人最喜歡的一部。不過,據說因為劇本太大膽,本片並沒有獲得Pierre Bergré的許可和贊助。但正是因此,才特別值得一看。這個版本裡面有很多華服,據說其中有不少是正版的YSL古董衣。
1976年,Yves Saint Laurent 從發布會後台向外張望。
伊夫聖羅蘭傳
Yves Saint Laurent (2014)
導演: 加里·勒斯培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獲獎紀錄:第40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皮埃爾·尼內
其實從電影的角度,我覺得兩部伊夫聖羅蘭的傳記片都拍得不夠好,不過兩部電影都很養眼,美色華服,長假看看也是不錯的。這部Pierre Bergré有贊助。黎貝卡對其中一句台詞印象深刻:「我們不知道品味從何而來,也許來自直覺,無人能教你……」別灰心,我還是相信除了直覺以外,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不過這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區別吧。
《瘋狂的愛》
《L'amour fou》 (2010)
導演: Pierre Thoretton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獲獎記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影評人費比西獎
這部紀錄片以Pierre Bergré的獨白開始,帶領觀眾進入他和YSL的世界,展示後者一生的不同片段。當然,最最主要,還是紀念了他們兩人之間五十年的愛戀。
這里也真是甜蜜到爆了~~~
㈩ 有哪些服裝設計特別棒的電影
《茜茜公主》的服裝設計其實帶有很鮮明的時代特色,50年代的New Look廓形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多款女性人物的服裝,尤其是茜茜的裙子,都採用了50年代非常流行的New Look設計:肩部稍寬,腰部緊收,下擺自然開放,形成「X」型。
這種廓型柔和、優美,特別能體現女性的優雅氣質,突出茜茜不盈一握的細腰。
很多人誇贊《茜茜公主》的服裝設計尊重歷史,因為大量戲服參考真實人物的服裝,但其實影片的服裝設計也相當與時俱進。
在裙子廓形設計上,設計師參考了當時很流行的New Look輪廓。50年代,Charles James和Christian Dior等高級定製設計師創造了超女性化的沙漏花朵形狀廓形。這種New Look旨在復興二戰後的幻想、奢華和「永恆之美」的經典形象,這正是茜茜公主禮服的效果。
《茜茜公主》的服裝甚至引入了1950年代的時尚色彩,如柔和的粉彩(淡粉色、海藍寶石、淺藍色、橙色和紫色),以及波點、白色長手套、珍珠項鏈和寬邊碟子形狀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