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哪些電影反應了美國價值觀

哪些電影反應了美國價值觀

發布時間:2021-06-04 10:16:15

Ⅰ 電影《假結婚》反映了美國什麼價值觀

影片《假結婚》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美國愛情喜劇片,由安妮·弗萊徹執導,彼特·查瑞爾編劇,桑德拉·布洛克和瑞恩·雷諾茲領銜主演,貝蒂·懷特、瑪麗·斯汀伯根和格雷格·T·尼爾森出演配角。影片由曼德維爾影業製片,於2009年6月19日由試金石影業在北美發行。
劇情主要圍繞一位名叫瑪格麗特的加拿大移民和她工作的美國公司工作下屬安德魯展開。瑪格麗特由於簽證過期而即將被驅逐出境,而她不想失去現在公司高管的職位。於是找來安德魯假扮自己的未婚夫,並且為了避免移民局識破,兩人一起到帕克斯頓位於阿拉斯加州的老家去給他奶奶祝壽[1] 。
中文名
假結婚
外文名
The Proposal
其它譯名
愛情限時簽(台譯)、求婚的惡魔(港譯)
出品時間
2008年
出品公司
試金石影片公司
發行公司
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
製片地區
美國
製片成本
4000萬美元
拍攝地點
美國馬薩諸塞州
拍攝日期
2008年3月至2008年4月
導 演
安妮·弗萊徹
編 劇
Pete Chiarelli
製片人
桑德拉·布洛克、大衛·郝伯曼
類 型
愛情
主 演
瑞安·雷諾茲,桑德拉·布洛克,貝蒂·懷特
片 長
108分鍾
上映時間
2009年6月19日
票 房
$317,375,031
分 級
USA:PG-13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1041829
主要獎項
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

Ⅱ 有沒有人提供一步電影反應美國人的價值觀的啊

<<阿甘正傳>>
<<心靈捕手>>

Ⅲ 電影2012體現了哪些美國社會文化價值

電影《2012》中體現出的美國傳統價值觀念與文化
(一)典型的「美國夢」
我們所謂的美國夢,指的是一種在美國國家中只要相信經過不懈努力地奮斗,就能夠獲得美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們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勤奮與決心才能獲得成功,而不是依靠特定的社會階層與其他人的外援。雖然一部分人批判這種美國夢是過於強調了現代物質財富對於衡量人們勝利與愉悅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多數美國人認為,這種能夠獲得成功的機會在其他國家是難以尋找到的。這是因為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在美國社會中人們流動性較大,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來獲得成功。在這里,每個人擁有的機會都是平等客觀的,在這個基礎上,人們能不能成功就在於他能否抓住機會,或者有沒有能力去把握挑戰。
電影中有兩個主要角色都能夠體現出典型的美國夢特徵:小說家傑克遜與印度科學家阿德里安。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傑克遜是一個失敗而不突出的小人物,他的小說不暢銷,有著嚴重的家庭危機,妻子與他分居兩地,他獨自帶著兩個孩子,而且妻子身邊不乏對其追求的男性。面對這些窘迫的遭遇,傑克遜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雖然妻子一直不支持,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寫作生涯,對於他來說,寫作是自己的夢想。他創作的小說得到了印度科學家阿德里安的認同,這為兩人共同努力拯救美國群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傑克遜在帶著孩子們玩耍的時候,他無意中知道了地球即將毀滅的消息,接著努力去拯救自己的孩子與妻子。這部電影作品為我們呈現了毀滅性的自然災難的場景,但是也為傑克遜後來拯救自己的家庭而奠定基礎,也正是由於他一次次臨危受命,經受住了生命的考驗,成功地救了自己的妻子與孩子,並且挽救了婚姻與家庭,從此成為一個大英雄。這也側面反映出小人物能夠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完成了從夢想到現實的轉變。
電影中的另一個主角——科學家阿德里安,是他最早發現了太陽黑子的不正常運動,也是發現地球危機的第一人。他的這次發現,讓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科學家成為與總統對話的英雄人物,並且成為拯救全世界的主要負責人。面對一次次艱難的選擇,他用盡全力說服船長開啟了艙門,讓更多的人登上了方舟,進而拯救了更多的人。在實施營救過程中,他的英勇無畏贏得了總統女兒的芳心。故事最後,阿德里安成為英雄並且獲得完美愛情的結局無疑詮釋了美國夢的意義。
(二)個人主義
如果我們不能了解美國人的個人奮斗與獨立精神,就不能深入理解他們這種行為模式。美國文化中,個人主義是價值觀的核心,我們通過對美國群眾的個人主義分析,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國民眾的種種行為。
個人主義一詞最早是出現在19世紀的法文中,在當代不同詞典中有著不一樣的解釋。在2010年出版的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個人主義是被這樣定義的:認為現代社會中,每個人應當擁有權利做出自己的決定,而不是被政府機關所控制。在現代英語語言字典中,個人主義被人們這樣定義:對人類個體的重要性與獨立,個體獨立性的信仰。
作為美國民眾最主要的價值觀,個人主義在美國人們生活與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在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人物行為中呈現出明顯的個人主義特徵。 由於美國曾經是一個殖民國家,因此對於當地群眾的性格心理有著很深的影響。在通過限制國家政府、宗教權利與排除貴族群體,群眾創造出一種更加註重個人主義自由的環境。美國人逐漸將這種個人自由心理深刻在腦海中,因此成為美國民眾價值觀中最為基本的構成要素。作為個人主義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個人自由在美國民眾的思想價值觀中起到了主導性的作用。在《2012》中,主人公的行為始終體現出美國群眾思想價值觀念中的個人主義中的個人自由心理,他們將這種心理強調在生活、工作等多個方面。

Ⅳ 有反映美國教育、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電影嗎

accept 教育
阿甘正傳 價值觀 人生觀

Ⅳ 美國電影中的價值觀滲透例子

‍有一個,是你說的「美國電影中的價值觀滲透例子」,知名度很高,可不是「美式價值觀滲透」的,是中國蘇聯給美國大兵洗腦的美國電影——《滿洲里候選人》。要嗎?
‍ 網上有介紹,評論,中文字幕,電影片段,知網里有幾篇論文。你去找吧。

Ⅵ 電影阿甘正傳中所反映的美國人的傳統價值觀有哪些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盪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

Ⅶ 有沒有能反映出美國人典型的的價值觀的文學作品或電影

經典的來說 電影: 拯救大兵瑞恩 荒島餘生 朱諾 當幸福來敲門 華爾街 什麼的

文學作品:美國的名著都是啊 像 飄 老人與海

Ⅷ 當幸福來敲門電影反應的是美國的什麼文化

美國文化價值觀美國文化價值觀是指美國社會中盎格魯-撒克遜白人的傳統,包括很多方面,其中較為常見的有個人主義,追求自由平等,推崇個人奮斗以及宗教理性觀。首先,美國文化強調以個人為主體,注重突顯自己的個性,崇尚的是以實現個人利益,維護個人尊嚴的個人主義。其次,追求自由平等也是西方國家價值觀的主流思想。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中就這樣提到:「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Ⅸ 《阿甘正傳》《心靈捕手》《美國往事》電影體現了美國人怎樣的文化價值觀 好的追加分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麼味道。
勇敢的活 的精神吧。

閱讀全文

與哪些電影反應了美國價值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讓妹子請你去看電影 瀏覽:230
校園卧底韓國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20
電影夢工廠攻略如何不升級3檔 瀏覽:66
看電影電腦顯示屏什麼好 瀏覽:234
網上電影票如何改簽 瀏覽:773
lol微電影有多少錢 瀏覽:785
伍佰電影多久 瀏覽:800
女神angel電影免費 瀏覽:52
黑道小混混挑釁警察什麼電影 瀏覽:401
7d電影有哪些電影院 瀏覽:275
怎麼把整部電影下載到相冊 瀏覽:19
王寶強演得最好看的電影 瀏覽:812
有沒有什麼網站可以下載電影網 瀏覽:783
信條電影拍了多久 瀏覽:602
好看電影排行免費 瀏覽:202
好看的恐怖動漫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635
如何成為好妻子電影 瀏覽:465
有什麼軟體可以看到電影院的電影 瀏覽:65
澤塔瓊斯最經典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2
電影門講什麼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