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有人說《放牛班的春天》是每個老師必看的電影對此你怎麼看
對於《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我也推薦做老師的都去看看。
每個班級當中都會有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不好的學生,成績好的學生為人大多比較自我,成績不好的學生大多比較"哥們",成績好又"哥們"的學生,既然這么優秀,那責任就會更大,所以這種學生大多應該是班長了吧。
有一類學生,我們做學生的時候很常見,被家長嫌棄,被學校拋棄,但其實他們都有各自的閃光點,只是沒被人發掘,別人只看到了他們"玩世不恭"的一面,我有一個好朋友曾經就是這樣的。這種"玩世不恭"的學生在法國一部電影里被稱為"牛",這群"牛"組成的班級,叫做"放牛班",但在電影裡面他們很幸運,遇到了救星馬修老師。
馬修老師與當時學校老師教育方式,形成鮮明對比,也被校長懷疑,但他堅持自己的路。他不會與也不願意與那些牛學生為敵,或是不管他們。有的學生是父親不在,母親靠做ji女養家供兒子上學;有的是父母雙亡剩下爺爺一個人管的;有些是父母健在,但拋棄他的...馬修不在乎,他只想盡到做好一個老師的責任:盡力練好他的學生,包括人品和成績。
馬修教孩子唱歌,組建合唱團,開始亂,孩子們都不配合,經過不斷磨合,他們變得像是一個整體了,很聽馬修老師的話,不再像以前那樣不聽課,不再隨意和老師作對...後來學生們畢業了,只是沒好好跟馬修道個謝。過了很多年,馬修退休了,學生也老了。有個受馬修幫助很大的學生,有了一番成就後,想尋找回當年"救"過他的馬修老師,見面發現馬修已經很老很脆弱了,他說感謝馬修老師當年的"救命之恩",但馬修只是說:"應該的"...
電影只是電影,現實中哪有那麼多幸運?這類現實中的放牛班學生哪有那麼容易遇到"春天"?其實現在農村裡面還是有很多留守兒童的,他們可能沒有電影中的他們那麼調皮,沒有那麼任性,沒有那麼聰明,更沒有那麼幸運遇到馬修老師一樣的老師。但還是希望老師們不要隨便放棄成績差、很調皮的學生,家長也一樣。否則不管是孩子,還是 社會 ,都會很不好...
現在老師的福利越來越好了,堪比公務員,但咱們不要忘了本。即使不能像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馬修老師那樣,咱們也得好好向他學習,是吧?
我是走地鴨,
豆瓣9.3,屬於豆瓣排名靠前,值得看影片之一,《放牛班的春天》,這部經典影片應該有很多人都看過,每個人都被溫情所感動,愛其實能說明一切。
NO.1池塘之底
影片開頭,是一位雙鬢已霜的老人,揮舞著合唱指揮棒,酣暢淋漓的指揮整場音樂會。他是莫杭治。
《放牛班的春天》這是一部兒童成長教育片。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來到一所撫育院面對並教化一群所謂壞孩子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即使飽受挫折也完全沒有要放棄這幫孩子的意思。經過重重努力以超群的智慧最終感化改變了這里的所有孩子。能激發對人性本質的探討。人之初,性本善。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世界上沒有壞孩子只有被放棄的孩子,老師一個多麼神聖的角色身上背負了重大的責任,他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能拯救一個瀕臨絕望的意志,他是人類未來的希望。
電影的片頭畫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指揮家在一個大雨磅礴的夜晚家裡突然到訪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他小時候的朋友 。故事採用穿插倒敘的方式來看曾經是經歷,馬修原來這位老師年輕時曾是一所撫育院的一位音樂老師,剛進學校時他和所有人都一樣滿懷熱情與期待,他想要盡快的和同學們互相熟識,可是剛來的第一天就不太順當完全的出師不利,班裡的一個調皮孩子把玻璃破壞害得教父眼睛出了很大的問題還住進了醫院,校長忍無可忍威逼這幫熊孩子,你們不承認是誰做的就一直體罰。
馬修知道兇手把他生拽了並打算把他交給冷酷的校長,孩子苦苦哀求:「只要你別把我給交出去,你讓我干什麼都行。」馬修看他態度誠懇於便不予追究,誠心對他說:「但你要去照顧醫院里的照顧被你弄傷的教父直到他完全好轉為止。」他所教的這個班裡有一個很有威嚴的刺頭皮埃爾,帶頭捉弄起鬨起外號,晚上在宿舍的時候還變侮辱馬修的歌。
雖然馬修心裡很受傷但從這次抓捕中他反倒有了另類的發現有幾個學生歌唱的還是不錯的,於是連夜編曲有了要組建合唱團的想法,在進一步了解這個班的學生後馬修根據每個學生的過去以往經歷分析大部分孩子他們本性並不壞只是缺乏愛與關懷所以才會產生逐漸扭曲的性格他決定要把他們一個個都帶回到正途上來。
有一個性格孤僻膽小的小不點派皮諾直到後來才得知派皮諾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馬修也把他當做像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照顧。還有 皮埃爾後來得知這是他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以前在普通學校的時候可以說是無惡不作母親已經沒什麼辦法管教了只好把他帶到送到這里來,在一次校長的課上畫了侮辱性的東西被罰禁閉,一次偶然的機會馬修發現這是一個極具音樂天賦的孩子。當皮埃爾回到這個班集體時,校長要求馬修把合唱團排練好給上級領導要來看錶演 ,不要給我搞事情。同時一個暴力的不良少年孟丹時常惹是生非受到校長的圈進,性格極端的他總是打壓欺負班裡的其他人,真是一個壞透了無葯可救一個一個攪屎棍般的存在。因為一句爭吵扭打在 皮埃爾和孟丹 一起校長有把孟丹關進禁閉好好反省。時過數日之後 就到了合唱團表演的時候了,在大家無數個日夜艱辛刻苦練習下終於完美的呈現出了表演。
但在這時校長辦公室發生了一件大事,辦公室里的二十萬法郎消失不見了深受懷疑的孟丹被校長連續逼問賞巴掌無果的情況下報了警被遣返管訓中心。在後來的日子裡馬修有一次意外的發現偷錢之人是郭和頌。可是事情已無力挽回了,這個被冤枉了的可憐孩子。校長被上頭叫去開會 院里只留下了馬修和教父全體學生等人 校長不在的那一會兒馬修帶學生們到外面玩了去,撿回了一條條差點被丟掉的性命。就在他們不在的那段時間院內起了熊熊大火,當時所有人都在慶幸如果當初他們按往常那樣都去睡了午覺後果不堪設想。可是校長不聽狡辯如果院內有人看護 怎麼會起火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馬修你的責任最大可以離職了,
而且不可以和任何人告別必須要悄悄的走 這是何其的殘忍啊。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學生們怎麼能不知道他們最最最敬愛的老師要走了呢,高牆上的小窗上總是無間隔的飛出許許多多的飛機紙條馬修隨意撿起一個來看上面寫著讓人溫暖感人的話語 他們的心意都收到了,我想這段回家的路因為知道有人想有人念怎麼也不會孤獨了。
看啊是派比諾 沒有枉費心意白疼他一場,他要追隨馬修一起走。
我想應該是的,對於每一個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始終是最重要的。當在你的孩子還未出生的那時起,准爸爸媽媽就會為子女的教育問題而焦慮。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簡單的為他選擇一所好的學校,為他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更不是簡單的為子女准備好足夠的教育資金。真正的教育需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應該開始的,在子女的教育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將會從根本上來改變一個孩子的本質。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初期教育中起到了一個優質的作用,那麼在這個孩子的後期的教育問題上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那樣父母也就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孩子進一步的教育上。
有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教育問題應該是學校里的老師才應該考慮的,最為家長只要為孩子准備好他生活上所需要的物質就行了,將孩子丟在學校就不再需要家長再去操更多的心了。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將孩子丟在學校,丟給老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雖然說老師對於教育方面的研究較為多一些,對於不同孩子教育問題的處理老師也更加有經驗,但是這並不代表老師就可以取代父母在孩子教育問題中的地位。
老師只是能夠在學校的這個范圍內盡可能多地去給予孩子知識方面的引領,老師的教育更加註重於知識層面,並且老師對孩子的教育相對較晚。有些習慣方面的東西大多數是孩子在進行學校教育之前就形成的,對於習慣方面的東西老師的教育又往往處於一種輔助的狀態,所以在這些方面就需要孩子的父母更早的去對孩子進行教育。同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對於不同的孩子他的需求也就會有不同,如果你的方法並不適用於這個孩子,或者你的方法完全就是錯誤的。那麼將會對你的孩子產生很嚴重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肯定不會是好的。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馬修老師是如何改變孩子的,馬修雖然是以一個老師的身份在教育孩子,但是他所採取的方法還是可以給很多家長一種啟示。馬修是一個懷才不遇的音樂家,雖然他在自己的音樂事業上沒能夠取得成功,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他來到了一個特殊的學校做一名老師。這是馬修人生的新起點,同樣也將會成為這所學校的孩子們的新希望。這所學校中所教育的都是在別人眼裡特別頑皮,沒有規矩甚至是存在問題的一群問題兒童。這里的校長所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單純的使用暴力,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更加叛逆,或許他們會一時的屈服,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反抗的。
這種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們的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加嚴重。馬修來到這所學校,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改變這群孩子。當他發現打傷老師的孩子是並沒有將他舉報,而是對這個孩子進行勸導,讓這個孩子自己申請做義工去照顧受傷的老師,讓孩子們知蛋做出的錯失是可以用行動彌補的。馬修通過組建合唱班來講孩子們集中到一起,通過音樂中這種方式來改變孩子,在合唱班中更是發現了一個音樂奇才,這個孩子適合於音樂的學習並且通過馬修的教導以及推薦在後期的生活中開發了他對於音樂的潛質,這個個孩子也就成為了一名音樂家,馬修身體力行的教育方式徹底的改變了這群在別人眼中一無是處,壞透了的孩子。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會發現馬修的教育方式和校長的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棍棒相加,另一個是苦口婆心,內心的感化。最終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的結果很明顯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也就很值得我們去考慮一下,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教育孩子,應該選用怎樣的方法。這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要徹底的改變孩子,而不是簡單的棍棒相加。
所以這不僅僅是老師應該看的,家長也應該看。
《放牛班的春天》主要講述了一位很有音樂才華但卻無地施展的落魄音樂家馬修為了生活,到一所叫"池塘畔底輔育院"當助教老師,而輔育院里的孩子們大多是家裡對他們失去期望,而本身多是性情頑劣,冷莫且有許多惡習的問題孩子,所以被稱為放牛班。而輔育院從院長到教師他們的行為准則都是取決於他們的喜好,關禁閉,做義工,體罰,責罵司空見慣。而馬修則是懷著一棵仁愛之心,對院長及教師們的殘忍,冷酷深惡痛絕。他摸索著去尋找與孩子們的勾通方式,最後他發現了音樂,費盡心思組建合唱團,為孩子們譜曲,用音樂融化了一群孩子們被冰封的心靈,喚回了孩子們冰冷巳久的心。撫平了他們受傷的靈魂。使孩子們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而我們現實中的一些相對較差的學生,盡管他們多少也有電影中那些孩子的玩劣行為和惡習,但他們需要的是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只要我們的老師不是用鄙視而是用愛心去看待他們,關愛他們,找好溝通方式,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也一樣能給這些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春天。
這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心靈與愛的電影。
電影的開頭,馬修穿著舊西裝、提著小行李緩緩地走進鑰匙緊鎖的大門,他感受到了這座「池塘之底」的冰冷。一群問題少年被強制關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犯了事,等待他們的永遠是皮鞭和關禁閉,他們沒有自由,得不到愛,在校長刺激---反應的教學制度下,學生與老師是懼怕與敵對的樣子,學生搗蛋使壞,老師懲罰訓斥,矛盾愈演愈烈。
性格沉靜的馬修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馬修帶領孩子每天都唱歌,他沒有擺出一副老師的模樣,只是引導著孩子們通過他們自己發聲高唱,逐漸打開了他們的心靈之門。孩子們逐漸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我是這樣的;我喜歡和大家一起合唱;原來我也能做好一件事;我不是沒有用的人,至少我能歌唱……」孩子們逐漸的在自我肯定著,馬修沒有做什麼實質的事,他用自己的愛心和 游戲 (音樂)打開了孩子們的內心。慢慢地,老師們都發現學生變了,這些頑皮的孩子們不再和老師對抗,他們開始認真聽講,有了自信、有了方向。學生們是在馬修的引導中自醒的。
教育不是簡單知識技能的傳授,教師自身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無可替代,學生的價值觀念、 情感 態度和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教師的影響。《放牛班的春天》讓我們感動,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馬修這樣的老師,能不厭其煩、從內心深處關愛學生、幫助學生,用愛心溫暖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放牛班的春天》討論了當老師的不同的層次。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是像校長一樣嚴格要求孩子們,成為一個行為規范的人,還是引導孩子們找到自己心中的愛和美?答案不言而喻。很多時候,老師代表著一種權威,但是孩子們也渴望著尊重和平等地對待。我覺得《放牛班的春天》中馬修老師和孩子們的關系就是一種理想的師生關系。老師不應該站在孩子們的對立面,扮演著冷漠的管理者和壓迫者的角色,有良好的溝通機制和彼此的理解,才能讓老師更懂學生,學生更信任老師。一個好的老師,帶給孩子的是,夢想的開始,一個冷漠的老師,帶給孩子的,可能是終身自我認同的缺失。
任何人都不應該被別人標簽化,就像放牛班裡的孩子一樣。
這是一群被老師,校長,甚至父母都標簽化的一群孩子,他們就在池塘的底部。永遠上不了岸。
馬修老師到來的時候也被這群孩子捉弄,也見識到了校長的犯錯就必須處罰的暴政。但是在馬修看來,任何孩子從來都不是無葯可救的那群人。被音樂逐漸改變的孩子,已經不是學監眼中的那些怪物,雖然影片最後馬修帶著貝比諾離開了,但是孩子們已經被馬修的人格所改變,(不拋棄,不放棄
2. 關於教育的電影
01
《放牛班的春天》
只看標題,讓人「浮想聯翩」,以為是講一群小孩放牛的電影。「放牛班」其實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所待的學校也被稱為「池塘之底」。
這里的學生大都是頑皮少年,到處充斥著烏煙瘴氣的不屬於學校的戾氣。謾罵和體罰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一種常見手段。
但教師克萊門特的到來,給「池塘之底」的孩子們帶來了希望。他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用音樂的方法打開了學生們封閉的心靈。解放學生們的思想,重塑孩子們的靈魂。所以放牛班的春天,看完電影,你會覺得名字取得確實有味道。
影片中馬修老師總是很和藹地與同學們對視,用眼神,用音樂教導這群「問題少年」。鼓勵、尊重、認同、理解、發掘、引導、他的教育方式是教師裡面的楷模。電影告訴了我們,只要有愛包圍,放牛班也有春天!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02
《心靈捕手》
一個被遺棄數次的孤兒,一個自暴自棄的孩子,卻擁有了極高的數學天賦。他遇到了教授、女友、摯友都真心想要幫他,不過他的心靈都沒有得到救贖,直到他心理醫生的出現。引導他直面內心,接納他寬慰他,最終使故事的主角走出陰影,開啟全新的人生。
好老師就是孩子們的心理治療師,對於心理受到傷害的孩子們來講,比起挖掘他們天賦更重要的就是走進他們的內心,捕捉到那顆因受傷而塵封的心靈。
"你可以了解世間萬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徑便是親身嘗試。"
03
《死亡詩社》
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基汀是一所保守的私立學校新來的文學老師。在一個認為教學必須要嚴格和施加壓力的環境下,基汀的教育方法卻沒有圍繞著成績和考試,他更喜歡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學習知識的方法,授課內容總是跳出課堂范圍,引導學生解放自己。
帶著學生反思人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侃侃而談。
但是,這樣的場景,也許只會存在你的夢里。死亡詩社,最後約翰離開時,學生們跳上課桌大喊:Captain,my captain!這段場景將註定被載入影史史冊。
「希望你們也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調,任何方向,任何東西都行,不管是自負也好,愚蠢也好,什麼都行。」
04
《自由作家》
好老師能激發學生最好的一面。
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年輕老師艾琳來到一所公立學校教書,她發現她的班級里全是被其他老師放棄的問題少年,他們對學習沒有絲毫熱情。艾琳受到挑戰後,決定改變現狀,她為每一位學生都買了一本《安妮·弗蘭克日記》,希望他們同樣可以通過日記的形式來記錄自己的想法和經歷。
在不斷的溝通和分享之後,孩子們的想法和視野漸漸開闊,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未來的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他們完全可以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了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
05
《生命因你動聽》
好老師最偉大的作品,就是幫助眾多的學生踏上了正確的人生之路。
電影中,霍蘭的夢想是作一首留芳百世的交響樂,卻為生活無可奈何選擇了音樂老師的職業,更是將三十多年的青春奉獻於「平凡的教育事業」。
他啟發並改變了數以百計的學生:生命因你而動聽,音樂可以改變世界。當霍蘭先生退休那天,他教過的學生們都來為他送行,坐滿了整個禮堂,而他也指揮演奏出這一生最偉大的樂章。看完才發覺,桃李滿天下原來可以如此讓人嚮往。
「教師有兩個職責:給年輕人灌輸知識,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使用這些知識的方法。」
06
《地球上的星星》
好的教育,就是用愛去感化、用心去教學。
8歲的伊夏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在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這時,一位名叫尼克的美術老師走進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見到的固守成規的老師不同,尼克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
教育就是要挖掘孩子們本身的潛能,而非填鴨式的「大波轟」。
一個孩子在啟蒙時期,在成長過程中,能夠遇到一位好的老師,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自己的路。」
「有時候需要給出的,也許只是一點耐心,一抹微笑,一個擁抱,一句關懷,一次掌聲。」
07
《三傻大鬧寶萊塢》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好的老師會努力挖掘,因材施教。而不會讓孩子們變成被模具統一生產的產品,這樣只會埋沒了真正的天才!
蘭喬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大學生,他公然頂撞校長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而蘭喬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模範學生「消音器」的不滿,他們約定十年後再一決高下,然而畢業時,蘭喬卻選擇了不告而別。
「如果喜歡攝影,為什麼和機械結婚,如果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會有多恐怖!」
「死記硬背也許能讓你通過大學4年,但會毀掉你接下來的40年。」
08
《卡特教練》
好老師鼓勵學生去勇敢地表現自己。
里士滿高中籃球隊原本一支屢敗屢戰的隊伍,這一切在卡特教練執教之後發生了變化。他要求隊員和他簽訂一個協議,約定如果隊伍不團結或是成績不佳就不再繼續參加任何比賽。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開始走上了上坡路,最後成為無人能敵的長勝王。
在卡特看來,贏得比賽固然重要,但保證隊員的文化課成績,為他們確定一個選擇更為充分的未來同樣重要,作為一名高中籃球隊員,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毅力、紀律和團隊精神,還應該取得足夠的學分。卡特想用自身的經歷與經驗告訴隊員們:學校的教育是塑造學生並指引他們走上了正確的人生之路,而不僅僅是籃球比賽。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這一生中綻放我們獨特的光彩,不要低估自己,不要隱藏自己。」
09
《黑板》
影片講述了在伊朗戰火紛飛的庫爾德地區,一群教師背著這塊維持生計的黑板到處找學生授課,以此來養家糊口的故事。
通過這一塊小小的黑板,映射出戰爭、難民、飢餓、疾病、婚姻、教育等問題。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它是難民的避彈掩體,當孩子受傷的時候,它是固定斷腿的夾板。
但始終不渝的是,它的本質沒有變,它依舊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小黑板。
影片最後,少年和黑板一起隕落,不禁令人嘆息,感慨戰爭的無情和殘酷。
當戰爭來臨,別說受教育的權利,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權都被剝奪。
「戰爭不可能永遠存在,愚昧也不可能永遠存在,那一塊塊黑板終有一天會實現它真正的功能:傳授知識,傳承文明。」
10
《美麗的大腳》
一個人,一座村莊,山村女教師在堅守著,美麗的大腳丈量著腳下的黃土地。
城裡來的教師坐著車,緩緩地開往那一片充滿著孩子的夢想的黃土高原,她要幫孩子們拉近夢想的距離。
這是一部關於愛與守望的故事,當城鄉之間的差距有如鴻溝,當張美麗看見城裡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時,更堅定了改變鄉村孩子命運的決心。
實現孩子的夢想,是一場接力賽,是一場有良知的人參加的接力賽。
「我這一輩子啥都不成功,我可就是希望我的娃將來都是成功的。」
3. 教育類電影有哪些
1、《無問西東》
吳嶺瀾、沈光耀、王敏佳、陳鵬、張果果,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在四個非同凡響的時空中一路前行。《無問西東》走紅後,這部文藝片所呈現的家國情懷、人生態度都讓人肅然起敬,裡面提到的西南聯大,更讓無數人反思與感動。
當時西南聯大的艱苦條件也在電影中體現出來——學生們幾十人擠在鐵皮、茅草屋頂下上課;雨季來臨時,教室里常常在「下小雨」。防空警報響起後,教授們便在防空洞口授課。
我們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更多更正確的決定,也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因此,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不單單只是物質條件,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比給他一個優越的生活條件更重要的事情。
4. 教育片有哪些經典的電影
推薦幾部非常經典的關於教育類的影片,第一部《再見,我的小學老師》,豆瓣評分8.5分,以紀錄片形式展現,講述的是一位老教師工作的最後一年,沒有特殊的故事情節,從秋天開學講起,冬天,春天,夏天放假了,四個季節,時光流逝,很感人。
《超脫》這部電影即是一部教育電影,同時由又是一部藝術片,內容很深刻,這是一部對人生和教育進行深刻反思的電影,影片很壓抑,如果內心承受力不好的請慎重,但是偽紀實拍攝手法使這個故事看起來極具真實感,連配角都很出彩。
《拉扎老師》沒有耀眼的明星陣容,沒有驚心動魄的懸念故事,也沒有酷炫刺激的視覺效果,導演也名不見經傳。這樣的電影,唯有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才能從這個簡單的師生故事,樸素的鏡頭語言中,體會到暗藏於平淡的感動。
5. 你覺得適合教師節看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小編覺得適合教師節看的經典電影有以下幾部:
3、《心靈捕手》
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精神教育電影,它討論了救贖與被救贖、愛與被愛。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數學天才威爾,他願意墮落,打架鬧事,差點被送到拘留中心,這段師生在辦公室里的對話感動了很多人,成為經典。作為一名心理學教師,肖恩不像其他心理學家那樣渴望成功,而是耐心地與威爾交談。他可以說是威爾的靈魂捕捉者。電影中有許多微妙的對白,非常感人。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因為他們找不到相信他們的老師。所以他們認為自己很愚蠢。
6. 教育類電影有哪些
教育類電影有:
1、《無問西東》
吳嶺瀾、沈光耀、王敏佳、陳鵬、張果果,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在四個非同凡響的時空中一路前行。《無問西東》走紅後,這部文藝片所呈現的家國情懷、人生態度都讓人肅然起敬,裡面提到的西南聯大,更讓無數人反思與感動。
當時西南聯大的艱苦條件也在電影中體現出來——學生們幾十人擠在鐵皮、茅草屋頂下上課;雨季來臨時,教室里常常在「下小雨」。防空警報響起後,教授們便在防空洞口授課。
我們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更多更正確的決定,也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因此,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不單單只是物質條件,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比給他一個優越的生活條件更重要的事情。
7. 教師必看的五部經典影片,部部深諳教育之道
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考教師資格證;如果你對進入教師行業感到迷茫。不如趁著假期好好放鬆放鬆,順便看幾部關於教師、教育的電影。以下幾部電影都是我精挑細選出來,為你們排憂解難的。
PS:搞不好裡面的經典對白,考試的時候還能用得上呢!
第一部:放牛班的春天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於2004年10月在登錄中國大陸,影片講述的是一位音樂家來到一個男子寄宿學校擔任助理教師。
音樂家克萊門特發現這里的學生都一些性情古怪的問題兒童,而校長則是一個只看重自己前途,並不重視教育的人。
於是這間學校到處都充滿了殘暴式的管理,比如體罰學生等。
音樂家克萊門特想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改善這里的教育環境,與此同時他也發現了一個具有音樂天賦,但性格十分孤僻敏感的孩子。
用什麼方式改善教育環境,如何打開孩子們的心扉以及如何引導學生皮埃爾釋放音樂才能,都成了他最頭疼的問題。
這部影片位於豆瓣電影前250部榜單中第14位,評分高達9.3分。更是收獲了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第62屆金球獎和第5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一個孩子在啟蒙時期,能夠遇到一位好的老師,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沈書君
第二部:死亡詩社
Dead Poets Society ,中文翻譯為「死亡詩社」。該部影片講述了一位老師,一反學校刻板教育的教育制度,帶領學生們去體會生命的意義。
他帶著學生來校史樓里,聆聽死亡的聲音;鼓勵學生們要用新的視角看世界;讓學生在大聲的喊出自己的理想;
甚至領著學生挑戰學校刻板的制度,激勵學生要學會自己思考、獨立追尋人生的意義。後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中擊節而歌!
該影片是豆瓣電影TOP250榜單中第49位,曾獲得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評分也達到了9.0的高度。
是一部促使我們深刻反思「教育」、「生活」意義的好電影,絕大多數人看完以後都表示深有感觸。
看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死去了好久,從某個不經意間被打破的清晨開始。——傳奇
第三部: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又名驕陽似我。麻省理工大學,這座讓所有學生憧憬而嚮往的知識殿堂。
一位數學教授在這里公布一道極為苦難的數學題,卻被一名年輕的清潔工給求解出答案。
教授也隨著被這名清潔工的數學天賦所吸引,一步一步的了解這名年輕的清潔工的往事。
這名年輕的清潔工實際上一個問題少年,成天和自己的好友游手好閑、尋釁滋事。
為了讓這名天才學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發揮自己的數學天賦,教授藍波請了很多心理學專家為其輔導,結果卻一一遭到了抗拒。
無奈之下他只好請出了自己的大學好友,心理學教授尚恩。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終於讓這名數學天才逐漸打開心扉。
心靈捕手曾獲得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2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位於豆瓣電影TOP250榜單上第83位。
經歷沒有埋沒我的才華,卻抹殺了我應有的自信,我被嚇壞了,成長出一腔的狂妄自大,我賴以這種方式保護自己,終於等到一句:這不是我的錯。—— A-sun
第四部:地球上的星星
在這個年僅8歲的小男孩眼中,大千世界到處都有新鮮有趣的事物的驚喜,他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來與這個陌生而有趣的世界互動。
但是,在成年人看來,這樣的一個孩子卻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兒童」。
他不僅成績不佳,而且腦海里想的都是一些奇怪的想法。在後來闖下一場大禍以後,他的父母終於選擇將其送到了一間寄宿學校。
盡管對於這個孩子而言,新的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但其實在他的心裡,與父母分開的日子裡他總是覺得非常不適。
直到一位美術老師走進了他的生活,這位老師和其他刻板的老師有所不同。
美術老師覺得學生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和性格,不應該限制學生的思想自由和發揮!
該部影片位於豆瓣TOP250榜單中的第203位,評分8.9分,強烈建議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多看看這部影片!
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斷風。
第五部:浪潮
影片中的男主文格爾是德國境內一所高中的教師,這間學校現在正在進行「國家制度」教育活動。
這位老師因沒辦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無政府主義」主題課程,就只好選擇剩下的「獨裁製度」的課程。
其實對於很多學生而言,學分是他們來上課的理由,老師講得好不好對於他們而言其實沒有所謂。
他們在課堂上肆意散漫,根本無心聽講,各做各的事。於是這位德國的老師,與學生進行了一場特殊的互動,提出「獨裁」的實驗。
在這個實驗里,老師的地位至高無上,所有的學生要無條件服從他的命令。
很多人從最初抱有「試玩」的心態,逐漸轉變為附和這個名為「浪潮」的組織里。
他們首次體會到關於集體和紀律,但卻在無知覺的狀態下,走向了「獨裁」與「納粹」的深淵...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並榮獲2008年德國電影傑出劇情片和最佳男配角獎,豆瓣TOP250榜單中位居196位。
你認為新納粹主義不會重新卷土重來嗎?看看這部影片吧!法西斯強大的生命力深植於每個人內心,輕易被點燃。——薇羅妮卡
看過這五部影片,相信很多小夥伴會對教師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教育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找到最適合我們的方式。
每一名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既是老師,也是學生。
追求教育的真諦,找尋最適合的方式,我想這是每一名教師都要深思的問題。
8. 帶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帶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你知道有哪些帶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教育可以是言傳身教,可以是老師教學,也可以是家長教導,有時候,帶孩子看一部帶有教育意義的電影也是一次合格的教育。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些帶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放牛班的春天》
只看標題,讓人「浮想聯翩」,以為是講一群小孩放牛的電影。「放牛班」其實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所待的學校也被稱為「池塘之底」。
這里的學生大都是頑皮少年,到處充斥著烏煙瘴氣的不屬於學校的戾氣。謾罵和體罰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一種常見手段。
但教師克萊門特的到來,給「池塘之底」的孩子們帶來了希望。他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用音樂的方法打開了學生們封閉的心靈。解放學生們的思想,重塑孩子們的靈魂。所以放牛班的春天,看完電影,你會覺得名字取得確實有味道。
影片中馬修老師總是很和藹地與同學們對視,用眼神,用音樂教導這群「問題少年」。鼓勵、尊重、認同、理解、發掘、引導、他的教育方式是教師裡面的楷模。電影告訴了我們,只要有愛包圍,放牛班也有春天!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2、《心靈捕手》
一個被遺棄數次的孤兒,一個自暴自棄的孩子,卻擁有了極高的數學天賦。他遇到了教授、女友、摯友都真心想要幫他,不過他的心靈都沒有得到救贖,直到他心理醫生的出現。引導他直面內心,接納他寬慰他,最終使故事的主角走出陰影,開啟全新的人生。
好老師就是孩子們的心理治療師,對於心理受到傷害的孩子們來講,比起挖掘他們天賦更重要的就是走進他們的內心,捕捉到那顆因受傷而塵封的心靈。
"你可以了解世間萬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徑便是親身嘗試。"
3、《死亡詩社》
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基汀是一所保守的私立學校新來的文學老師。在一個認為教學必須要嚴格和施加壓力的環境下,基汀的教育方法卻沒有圍繞著成績和考試,他更喜歡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學習知識的方法,授課內容總是跳出課堂范圍,引導學生解放自己。
帶著學生反思人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侃侃而談。
但是,這樣的場景,也許只會存在你的夢里。死亡詩社,最後約翰離開時,學生們跳上課桌大喊:Captain,my captain!這段場景將註定被載入影史史冊。
「希望你們也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調,任何方向,任何東西都行,不管是自負也好,愚蠢也好,什麼都行。」
4、《自由作家》
好老師能激發學生最好的一面。
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年輕老師艾琳來到一所公立學校教書,她發現她的班級里全是被其他老師放棄的問題少年,他們對學習沒有絲毫熱情。艾琳受到挑戰後,決定改變現狀,她為每一位學生都買了一本《安妮·弗蘭克日記》,希望他們同樣可以通過日記的形式來記錄自己的想法和經歷。
在不斷的溝通和分享之後,孩子們的想法和視野漸漸開闊,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未來的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他們完全可以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5、《生命因你動聽》
好老師最偉大的作品,就是幫助眾多的學生踏上了正確的人生之路。
電影中,霍蘭的夢想是作一首留芳百世的交響樂,卻為生活無可奈何選擇了音樂老師的職業,更是將三十多年的青春奉獻於「平凡的教育事業」。
他啟發並改變了數以百計的學生:生命因你而動聽,音樂可以改變世界。當霍蘭先生退休那天,他教過的學生們都來為他送行,坐滿了整個禮堂,而他也指揮演奏出這一生最偉大的樂章。看完才發覺,桃李滿天下原來可以如此讓人嚮往。
「教師有兩個職責:給年輕人灌輸知識,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使用這些知識的方法。」
1、《地球上的星星》
好的教育,就是用愛去感化、用心去教學。
8歲的伊夏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在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這時,一位名叫尼克的美術老師走進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見到的固守成規的老師不同,尼克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
教育就是要挖掘孩子們本身的潛能,而非填鴨式的「大波轟」。
一個孩子在啟蒙時期,在成長過程中,能夠遇到一位好的老師,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自己的路。」
「有時候需要給出的,也許只是一點耐心,一抹微笑,一個擁抱,一句關懷,一次掌聲。」
2、《三傻大鬧寶萊塢》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好的老師會努力挖掘,因材施教。而不會讓孩子們變成被模具統一生產的產品,這樣只會埋沒了真正的天才!
蘭喬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大學生,他公然頂撞校長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而蘭喬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模範學生「消音器」的不滿,他們約定十年後再一決高下,然而畢業時,蘭喬卻選擇了不告而別。
「如果喜歡攝影,為什麼和機械結婚,如果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會有多恐怖!」
「死記硬背也許能讓你通過大學4年,但會毀掉你接下來的40年。」
3、《卡特教練》
好老師鼓勵學生去勇敢地表現自己。
里士滿高中籃球隊原本一支屢敗屢戰的隊伍,這一切在卡特教練執教之後發生了變化。他要求隊員和他簽訂一個協議,約定如果隊伍不團結或是成績不佳就不再繼續參加任何比賽。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開始走上了上坡路,最後成為無人能敵的長勝王。
在卡特看來,贏得比賽固然重要,但保證隊員的文化課成績,為他們確定一個選擇更為充分的未來同樣重要,作為一名高中籃球隊員,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毅力、紀律和團隊精神,還應該取得足夠的學分。卡特想用自身的經歷與經驗告訴隊員們:學校的教育是塑造學生並指引他們走上了正確的人生之路,而不僅僅是籃球比賽。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這一生中綻放我們獨特的光彩,不要低估自己,不要隱藏自己。」
4、《黑板》
影片講述了在伊朗戰火紛飛的庫爾德地區,一群教師背著這塊維持生計的黑板到處找學生授課,以此來養家糊口的故事。
通過這一塊小小的黑板,映射出戰爭、難民、飢餓、疾病、婚姻、教育等問題。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它是難民的避彈掩體,當孩子受傷的時候,它是固定斷腿的夾板。
但始終不渝的是,它的本質沒有變,它依舊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小黑板。
影片最後,少年和黑板一起隕落,不禁令人嘆息,感慨戰爭的無情和殘酷。
當戰爭來臨,別說受教育的權利,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權都被剝奪。
「戰爭不可能永遠存在,愚昧也不可能永遠存在,那一塊塊黑板終有一天會實現它真正的功能:傳授知識,傳承文明。」
5、《美麗的大腳》
一個人,一座村莊,山村女教師在堅守著,美麗的大腳丈量著腳下的黃土地。
城裡來的教師坐著車,緩緩地開往那一片充滿著孩子的夢想的黃土高原,她要幫孩子們拉近夢想的距離。
這是一部關於愛與守望的故事,當城鄉之間的差距有如鴻溝,當張美麗看見城裡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時,更堅定了改變鄉村孩子命運的決心。
實現孩子的夢想,是一場接力賽,是一場有良知的人參加的接力賽。
「我這一輩子啥都不成功,我可就是希望我的娃將來都是成功的。」
9. 教師要看的關於教育的電影有哪些
1. 地球上的星星
導演:阿米爾·汗
主演:達席爾·薩法瑞 / 阿米爾·汗
年份:2007
片長:165 min
簡介:影片《黑板》描述了在伊朗戰火紛飛的庫爾德地區,一群教師背著這塊維持生計的黑
板到處找學生授課,以此來養家糊口的故事。
通過這一塊小小的黑板,映射出戰爭、難民、飢餓、疾病、婚姻、教育等等問題。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它是難民的避彈掩體,當孩子受傷的時候,它是固定斷腿的夾板。
但始終不渝的是,它的本質沒有變,它依舊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小黑板。
影片最後,少年和黑板一起隕落,不禁令人嘆息,感慨戰爭的無情和殘酷。當戰爭來臨,別說受教育的權利,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權都被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