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霸王別姬》是根據哪位女作家的同名小說改編拍攝的
李碧華
1993年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中國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2]、張豐毅、鞏俐領銜主演。全片影像華麗,兼具史詩格局與深刻的文化內涵,講述了兩個伶人的悲喜人生,並摻合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
2. 請問《霸王別姬》是由誰的小說改編過來的,還寫了哪些比較深刻的作品呢謝謝
李碧華 廣東人 女作家
《胭脂扣》、《青蛇》、《滿洲國妖艷——川島芳子》等都挺深刻,把人與人之間各種特殊的情感寫得很細膩入微,值得好好研讀。只是個人看法,隨便說說,希望對你有用,當然若能把分賞給我,就更好啦,呵呵
3. 《霸王別姬》電影講的是什麼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所認為的主題是新舊時代和文化的交替。《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很火,在豆瓣排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就算在國外的IMDB中,也有8.1的高分評價。IMDB8.1已經算是優秀電影,在文化差異和語言差異的情況下,還拿下了8.1屬實厲害。小叔跟電影差距很大,表現的主題也完全不同。
這部電影將近三個小時,裡面的每個人物都描寫的很深刻。包括程四爺、張公公、小癩子、小四,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有些人活在過去,沒有抓住新時代的力量,只能被淘汰。而有些人,像是程蝶衣養子小四,抓住了新時代的力量,成了新時代的標兵。人還得自個成全自個,自個不肯成全,什麼都無用。
4. 霸王別姬的編劇是誰
《霸王別姬》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1e-DqkgHCg_CkaNmWwPhZA
《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5. 電影霸王別姬對小說霸王別姬做了哪些改編
電影里的蝶衣比小說更加人戲不分,小說里的蝶衣倒顯得更兒女情長一些,但情不至深。
小說結局是段偷渡到了香港,遇到了已經成為北京京劇訪問團藝術指導的蝶衣,二人敘舊時,蝶衣告訴段自己已經結婚,段也向蝶衣坦白自己其實一直知道他的心意,給了蝶衣極大的心理震撼。而後二人一起去澡堂里洗了澡,蝶衣做了一個自己在台上自刎倒在小樓懷中死去的夢,夢醒後,二人分別,這出人生大戲也便告終。
電影更加慘烈,直接將夢境化為現實,並且刪去香港的部分,一直將背景放在北京。
另:那個太監小說和電影都有,只不過姓不一樣。張太監家裡那把劍在小說中第一次出現是在當鋪中。
文革的時候,書中交代小樓被抓去審訊的原因是把蝶衣送他的那把劍掛在了毛主席像的旁邊,被紅衛兵發現後,為了維護蝶衣和菊仙主動跟紅衛兵走的(估計電影是為了突出段後期渣渣的性格才刪了的吧)。還有一個情節是蝶衣動員菊仙和段離婚,這些電影里都沒有。
一些精彩台詞小說中也是沒有的,譬如那句最出名的「不瘋魔,不成活」,還有菊仙給自己贖身的時候,老鴇跟她背後說的那句「那窯姐兒永遠是窯姐兒,這就是你的命」,關師傅說的那句「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好吧, 我是假正經的分界線》•_•《 -----------------------------
還有很多地方小說和電影都各有千秋,若真的想要了解,我覺得還是自己去看看比較好,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不同,自然關注點也不一樣,更可惜的是他人回憶會遺漏很多東西,況且記住的也不一定是能打動你的東西,只能打動打動自己罷了,所以套用一下霸王別姬里的話"這人哪,還是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他人之言是及不上自己體會萬分之一的。
6. 電影《霸王別姬》:假霸王,真虞姬,戲里戲外的情深意重你看懂了嗎
分得清戲里戲外的人,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分不清戲里戲外的人,究竟是不幸還是幸?
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該片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同時,這也是一部關於「謊言」和「幻滅」的悲劇電影。
魯迅先生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無疑,這是對悲劇最絕美的解釋,隨菊仙而去的,除了她的性命,還有她和段小樓的平凡愛情;隨蝶衣而去的,除了他的命,還有藝術的傳承,更有他和霸王的深情厚意。
一、他們:台下是兄弟,台上是夫妻
1 兄弟相逢
9歲那年,小豆子被娘親賣到了戲班。
12歲的大師哥小石頭,招呼小豆子和自己一起睡,他給了他被棄後的第一份溫暖。
戲班的孩子最怕練撕腿,這動作堪比受酷刑。小豆子疼得眼淚溢滿眼窩,小石頭趁師傅不注意,故意把壓腿的磚踢走,那一刻,噙在小豆子眼裡的淚,「吧嗒」湧出來,掛在清秀的臉龐上,晶瑩奪目。
小豆子覺得師哥最好,他終於又找到了依附。
《思凡》的戲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小豆子總唱不對,因為他是男兒郎。
可關師父說,想要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為了糾正他,小石頭拿起師父的銅煙鍋,將小豆子生生搗出滿口血。
從此,他唱對了戲詞,贏得了賞識。
2終成角兒
他們一起練功喊嗓,一起登台演出,苦熬十年終成角兒。
小石頭,藝名段小樓,飾生角;小豆子,藝名程蝶衣,飾旦角。
他們唱得最火的一出戲便是《霸王別姬》。
倪公公府上唱堂會,得益於虞姬的角色,倪公公有賞,與其說是賞,不如說賞罰分明,賞他虞姬扮相之美艷,罰他本是男兒郎。
再一次,蝶衣爐火純青的虞姬一角,受到袁四爺的邀約。蝶衣本可拒絕,但他心如死灰般赴了約。
因為,菊仙出現了。
師哥說了要和自己唱一輩子的,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那樣的一輩子師哥給不起,段小樓自始至終都分得清戲里戲外,戲是戲,生活是生活,如今愛情來了,師弟你該祝賀我呀!
可憐的師弟,早已人戲不分,霸王和虞姬之間,怎能有第三者?
像是一場報復,更像是一場自我毀滅,在大師哥定親之夜,蝶衣去了袁四爺府上,他出賣了自己,換回那把心心念念的寶劍。
當他興沖沖將寶劍拿給師哥時,師哥輕描淡寫道:「又不上台,要劍干什麼?」
3各唱各的
自此,程蝶衣是程蝶衣,段小樓是段小樓,他們各唱各的。
唱戲分了家,可他終究是自己的師哥。
小樓被日本人抓走後,蝶衣想也沒想,火急火燎跑去給日本人哈了腰唱了戲,救出了段小樓。
得到的,卻是段小樓的一口唾沫。救了他,反倒失去了他,萬念俱焚的程蝶衣開始迷上大煙。
用情至深的人總喜歡犯相同的傻,那便是肆無忌憚地傷害自己。可唱戲的人,最該保護的是自己的嗓子,抽大煙,最受損的也是嗓子,他想通過這種方式博得師哥的同情,或是心痛嗎?
終究只是痴念。
4各走各的
自此,程蝶衣是程蝶衣,段小樓是段小樓,他們各走各的。
若是如此,《霸王別姬》這出戲便劇終了。
這一次,是關師父拉了二人一把,成全過師兄弟二人的師父,臨死前只能囑托師兄弟二人彼此成全,誰叫他是他的霸王,誰叫他是他的虞姬。
1945年,解放前夕,師兄弟二人重新登台。可沒想到,台上正唱戲的蝶衣,被一群傷兵和地痞流氓起鬨,叫囂,場面眼看要失控。
後台的小樓沖了出來,替蝶衣解圍,解圍不成,段小樓被圍毆,嚇得蜷縮在一旁的蝶衣,此刻是恐懼又幸福的,他的霸王終於為了他一回。
誰知,真正的恐懼來臨,程蝶衣以「漢奸罪」被抓。
最終令他逃出生天的,不是師哥,也不是袁四爺,而是他的戲,不瘋魔,不成活,因戲生,因戲死。
新時代來臨,段小樓堂堂大武生改行賣西瓜,科班所學全丟棄,可是丟不丟棄似乎沒關系,因為新風暴即將來襲。
順應時代的潮流,蝶衣戒了大煙,他依舊唱戲,但好像沒人懂戲了,再後來,他的虞姬被小四給頂替了。
蝶衣一把火,燒掉了自己半輩子嘔心瀝血置辦的全部行頭,選擇了離去,他依舊活在戲中,哪管時代變了天。
5虞姬自刎
一九六六年,段小樓被批鬥,程蝶衣扮上虞姬的妝容,第一時間趕來霸王身邊,為他勾臉,想顧他周全。
換來的,卻是錐心刺骨的絕望。在那個牛鬼蛇神的世界裡,段小樓用此生最惡毒的話,親手殺死了他的虞姬。
他的霸王徹底死掉了,他能苟活嗎?
十一年後,六十二歲的程蝶衣和六十五歲的段小樓再次同台,這一次,虞姬終於為霸王拔劍自刎,他成全了,他自個兒。
二、夫妻:拿半生去賭一份平凡的愛情
1 白色謊言的開端
唱完戲的段小樓去花滿樓喝花酒,恰遇他喜歡的菊仙被惡客糾纏,段小樓意氣風發,以護花使者的姿態,借喝定親酒的豪言,救下菊仙。
都說戲子無義,這下,段小樓的義氣令菊仙大為感動,隱隱約約,她看到了愛情的光。
2 一無所有的投奔
終於,菊仙等不及了,她摘下頭上和腕上的珠寶玉翠,掏出積攢下的所有錢財,連腳上那雙綉了鳳回頭的花鞋也脫下了,自己給自己,贖了身。
當菊仙空著手光著腳出現在段小樓面前時,段小樓是懵的,問菊仙:「你怎麼上這兒來了?」
都說,婊子無情,這下,菊仙一無所有的投奔,倒令段小樓大為歡喜。
菊仙壓得那麼重,她不相信自己會輸,果然,她贏了,段小樓要了她。
3 洗盡鉛華跟定他
段小樓拒絕給日本人唱戲被抓,菊仙急得像個瘋子,找到蝶衣,求他救人,她甚至開出了條件:「我哪來哪去,回我的花滿樓,躲你倆遠遠的。」
可在救出小樓後,她違背了自己的諾言,早已准備好車在外等候,一回去,他們便成了婚,她愛的是小樓,從來都不是他的戲。
菊仙不讓小樓唱了,她只想過安穩的日子,斗蛐蛐也成,賣西瓜也罷,她跟定了他。
4 人終究斗不過命
菊仙的命,早在離開花滿樓那晚,便設定了。
看著心愛的男人在台上被人圍毆,身懷有孕的她不顧一切沖了上去,她流產了;
小樓同志在台上開會,她瞄準時機出現,遞給小樓一把傘,示意他不要亂講話。
可她的恐懼日日劇增,她害怕亂世當頭,更害怕她的男人不要她。
生逢亂世,該來的終究會來,段小樓跪在火堆前,揚言:「不愛她!跟她劃清界限!」
她築造的愛情美夢,頃刻間崩塌。
她痴心以求的平凡,從未實現過。
我們都以為她贏了,但其實她是輸得最慘的那一個,用盡半生去賭一份平凡的愛情,最終輸掉了性命。
菊仙輸給了現實,蝶衣贏在了戲里。
三、「情敵」:最懂對手的,還是對手
張國榮說,菊仙是真虞姬。
段小樓跟程蝶衣說,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兩位「虞姬」初次見面便夾雜著濃烈的敵意,蝶衣諷刺菊仙的投奔是灑狗血,可他還是默默在她腳下扔了一雙綉花鞋。
那一幕好相似,蝶衣被小四頂替虞姬一角,菊仙默默幫他披上了虞姬的罩衣,因為,即便菊仙一心一意為了她的男人,可在她心目中,蝶衣,才是真虞姬。
菊仙是懂蝶衣的,或者說,她懂他的心思,兩人都愛著同一個男人,只不過,一個在戲里,一個在戲外。
從日本軍營救出小樓時,小樓「啐」了一口蝶衣,菊仙掏出手帕幫蝶衣擦掉了污物,在菊仙看來,以愛之名,做什麼都沒有錯。
當蝶衣以漢奸罪被抓時,菊仙急匆匆拿出寶劍,上門求袁四爺救人,她心裡記得清楚明白,自己還欠著蝶衣一份情。
以為還清,便互不相欠。可誰讓他們都愛著霸王呢?兩人終究是懂得的。
蝶衣戒大煙,掙扎在崩潰的邊緣,絕望無助地喃喃:「娘,水都凍冰了。」
菊仙摟緊蝶衣在懷里,輕輕的拍打:「好了,好了。」
一滴淚滑出菊仙的眼眶,彷彿懷里抱著的,是自己未出世的孩子,那一刻,兩人惺惺相惜。
亂世之中,愛情破滅,菊仙上吊自殺;京戲難存,蝶衣拔劍自刎,一個為了戲外的霸王,一個為了戲里的霸王。
假虞姬也好,真虞姬也罷,虞姬終究是為楚霸王而死。
四、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關師父講《霸王別姬》這出戲,是想告訴徒兒們唱戲和做人的道理,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段小樓,程蝶衣,菊仙,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成全了自個兒。
1段小樓:戲是戲,生活是生活
分得清戲里戲外的人是幸運的。
段小樓一直活得清醒,台下他有愛人菊仙,台上他有搭檔蝶衣,他意氣風發過,他也苟延殘喘過。
我們最不喜歡段小樓,但段小樓卻是最真實的,他的身上,有芸芸眾生的影子。
2菊仙:一生求安寧而不可得
她聰明世故,風流靈巧,搶走了小樓,觀眾都恨她,可人們不知道,其實是小樓選的她。
她玲瓏心竅,情深意重,看清了蝶衣戲里戲外的瘋魔,她才是最懂蝶衣的。
洗凈鉛華,卻終究逃不過宿命,君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她以死明志,證明自己曾拿命愛過一個男人。
3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
程蝶衣說:「我什麼都不會,只會唱戲。」
師哥批鬥他:「戲迷!戲痴!戲瘋子!」
句句屬實,字字誅心。蝶衣就是為戲而生,因戲而死。
分不清戲里戲外的人,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不幸的是,男人把他當女人,女人把他當男人,他混淆了性別,找不回自己了。
幸運的是,他對京戲至忱的熱愛,不分國界;他為藝術獻身的勇氣,感天動地。
他們終究,自個兒成全了自個兒。
五、永恆的經典
電影《霸王別姬》的經典,是由很多個方面共同造就的。
首先,巨星張國榮演活了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他的風華絕代,永遠停格在了2003年4月1日。
其次,這部電影的標簽是愛情,講了四個人,兩對情人的愛情,段小樓和菊仙,楚霸王和虞姬,純純粹粹的男歡女愛,只不過,一對是戲里,一對是戲外。
有觀眾看出了同性的戀情,我認為,這是對蝶衣最大的誤解。
成角兒後的蝶衣早已人戲不分,戲外如戲里。其實程蝶衣不愛段小樓,是程蝶衣飾演的虞姬一直在愛著他心目中段小樓飾演的霸王。
最後,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惡,亂世之中,為了活下去,所有的秘密全都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供人踐踏,任人蹂躪。
愛情是迷人的,有人為它自殺。
藝術是偉大的,有人為它獻身。
活著是可貴的,即便犧牲所有。
命運是什麼,命運是,你由不得它,但你還是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這步田地,人終究還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7. 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哪位著名女作家的同名小說
李碧華
李碧華1993年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中國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導演
8. 電影《霸王別姬》是根據哪位女作家的同名小說改編拍攝的
李碧華
1993年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中國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2]、張豐毅、鞏俐領銜主演。全片影像華麗,兼具史詩格局與深刻的文化內涵,講述了兩個伶人的悲喜人生,並摻合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
9. 電影《霸王別姬》是改編自小說嗎小說名是啥
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霸王別姬》。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10. 電影霸王別姬 是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嗎
陳凱歌導演的代表作《霸王別姬》是根據香港作家李碧華同名小說《霸王別姬》改編而來的,整部影片大氣深沉,對小說所敘述的故事進行了精到的影片呈現。但小說與電影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敘事形式,為了符合「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獨特要求,作為依據的小說要成為適合在影像中呈現的電影劇本,不可避免要做出一定的改編,因此《霸王別姬》的小說和電影呈現的是兩個不完全相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