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27年拍攝的什麼
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27年拍攝的《爵士歌王》。
1927年攝制的《爵士歌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加了對白的電影,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曾多次翻拍。
《爵士歌王》這部電影描述了主人公成為百老匯明星的野心,但他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多年後,離開家鄉改名後,他終於走上了舞台。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歌女紅牡丹》。《歌女紅牡丹》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它實現了中國電影的技術突破,開啟了中國第一批有聲片試制的風潮。《歌女紅牡丹》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洪深編劇,胡蝶、王獻齋主演的劇情片。
② 1931年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什麼
《歌女紅牡丹》
1931年3月,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故事片《歌女紅牡丹》在新光大戲院公開上映,該電影為蠟盤發音,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張石川執導,洪深編劇,胡蝶、王獻齋主演。
《歌女紅牡丹》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部電影中成功地插入了一首歌曲,打破了人們看電影無須帶著耳朵的習慣,帶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劇情介紹
紅牡丹因從小學戲,後不幸嫁與無賴丈夫,一直遭受非人對待,但她恪守三從四德,毫無怨言。雖然她唱戲賺錢,但仍不夠丈夫揮霍。
後因受刺激過度倒嗓,由主角淪為三四流配角,直至生活潦倒,仍委曲求全,聽任丈夫虐待。且家庭經濟拮據,丈夫因無錢可供揮霍,逼迫紅牡丹出賣女兒不成,便偷偷將女兒賣人娼門。
此事為暗地追求紅牡丹的富商所悉,因同情她,出資贖其女還家。丈夫因賣女心情懊惱,失手殺人,被捕入獄,她仍然既往不咎,真誠相待。臨赴外地演出前夕,又專程去監獄探望。後來又託人營救丈夫出獄,終於使丈夫幡然悔悟,改邪歸正。
③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什麼名字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歌女紅牡丹》。《歌女紅牡丹》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洪深編劇,胡蝶、王獻齋主演的劇情片,於1931年3月3日在上海光陸大戲院試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戲院公映。
3.影片人物形象個性突出、典型生動又類型鮮明,各種不同的人物構成了舊時都市劇團茶園的群像。影對舊時都市藝人圈落生活境況的描摹呈現,擴大了中國早期電影的取材領域和表現范圍,足見編劇對市現實生活的深刻把握和慧心獨具的藝術想像力。
④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什麼名字
01⑤ 1931年上映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是什麼名字
1931年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誕生,影片轟動海內外
導讀:1926年8月6日,世界第一部有聲短片《唐·璜》在美國上映,從此在全世界的范圍內引起一場大爭論。很多當時的電影藝術家強烈反對使用電影有聲技術這個新發明。查理·卓別林說道:「拍攝現場中有幾個人戴著耳機坐在那兒,打扮得像是來自火星的戰士;在演員的上方懸掛著幾只話筒,猶如釣魚的魚鉤一般。這種景象是如此的復雜而又令人沮喪。在這堆垃圾的包圍中,誰還能有創造力?」
卓別林
在中國,對於有聲電影,持贊成和反對兩種態度,而反對的意見似乎稍占上風,他們提出的理由是:「一則我國的方言不太統一,二則無雄大之投資,頗難進行,三則另要訓練一班有好喉音而同時能表演的演員。」而這一切「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
《唐·璜》
時間就在爭論聲中度過了,結果如何呢?在美國,華納兄弟公司力推有聲片。1926年,該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嘗試拍攝有聲電影。並在其後的競爭中獲得了領先地位,它的市場價值在兩年之內從600萬美元一路飆升到2.3億美元,其他電影業巨人如派拉蒙和米高梅也不得不投資有聲電影,電影院都已經達到了放映有聲電影的要求。
華納兄弟公司
在電影領域,正像在其他一切領域一樣,一種影響巨大的新技術最終會取得支配地位,拒絕它和抵抗它都是徒勞無功的。1929年美國有聲片正式輸入中國之後,「有聲」還是「無聲」,成了當時中國電影公司必須回答的一道選擇題。
美國拍攝電影
1929年以前,上海所有電影院的設備,都只能放映無聲電影。1929年2月4日,美國有聲影片《飛行將軍》,在中國第一次正式公開放映。1930年,中國開始投資製作有聲電影。1931年3月,由明星公司拍攝的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片《歌女紅牡丹》於上海公映,立時轟動海內外。
飛行將軍
《歌女紅牡丹》由洪深編劇,張石川導演,董克毅攝影,明星影片公司攝制。女主角紅牡丹由胡蝶扮演。
《歌女紅牡丹》
劇情是:紅牡丹聲名極盛,月入甚豐盛,但不夠無賴丈夫的揮霍。為此受到刺激,嗓音失潤,淪為三四等配角,生活潦倒。丈夫仍舊對她虐待、剝削。她忍氣吞聲,委曲求全。後來,丈夫賣掉女兒,心情煩惱,失手殺人,被捕入獄。紅牡丹不咎既往,還到獄中探望,託人營救。影片暴露了封建禮教對紅牡丹的心靈摧殘和毒害,遭受種種折磨而仍不覺悟,抨擊了其丈夫的無恥寄生生活。影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歌女紅牡丹》
嚴格說來,《歌女紅牡丹》只能說是半有聲片,因為只注意了對話的有聲,而忽略了周圍環境的音響效果,所以看來只有人說話或唱戲時有聲,其他周圍事物都是靜悄悄的
⑥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上映的什麼
《歌女紅牡丹》。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的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在新光大戲院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1931年6月21日,又試映了我國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雨過天晴》。
有聲電影有「臘盤發聲」和「片上發聲」兩種技術。前者是將聲音刻錄在唱盤上,放映時與影片同步播放,為電影配音;這也是世界上有聲電影最初問世時採用的方法。誕生於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美國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
後者則是今天普遍應用的在膠片上錄制聲音的技術。由於成本和技術水平的原因,《歌女紅牡丹》採用的是成本低廉、製作簡單的臘盤發聲方法,因而,它實際上應該稱作是中國第一部「臘盤發聲」的有聲片。
(6)中國早期有聲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歌女紅牡丹》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它實現了中國電影的技術突破,開啟了中國第一批有聲片試制的風潮。
影片人物形象個性突出、典型生動又類型鮮明,各種不同的人物構成了舊時都市劇團茶園的群像。影片對舊時都市藝人圈落生活境況的描摹呈現,擴大了中國早期電影的取材領域和表現范圍,足見編劇對都市現實生活的深刻把握和慧心獨具的藝術想像力。
影片准大團圓式的結尾設置,透露了編劇洪深的改良主義思想,即呼籲人性道義,宣揚懲惡勸善,導人改過從善,這與其此前劇作《早生貴子》有異曲同工之處。影片最後一組人物對話直接揭示劇中人物命運悲劇的原因,表現出批判人生和針砭社會的鮮明傾向。
⑦ 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什麼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
劇情簡介:
歌女紅牡丹因從小習演舊戲深受封建禮教熏陶,長大後不幸嫁與無賴丈夫陳發祥一直遭受非人對待。但她恪守三從四德,毫無怨言。當初,她在舞台上名噪一時,月入豐厚,但仍不夠丈夫揮霍。後因受刺激過度倒嗓,由主角淪為三四流配角,直至生活潦倒,仍委曲求全,聽任丈夫虐待。
家庭經濟拮據,丈夫因無錢可供揮霍,迫紅牡丹出賣女兒不成,便誘女兒外出,賣入娼門。事為暗地追求紅牡丹的富商所悉,因同情她,出資贖其女還家。
時丈夫因賣女心情懊惱,失手殺人,被捕入獄,她仍然既往不咎,真誠相待。臨赴外地演出前夕,又專程去監獄探望。後來又託人營救丈夫出獄,終於使丈夫幡然悔悟,改邪歸正。
(7)中國早期有聲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紅牡丹
坤角名伶,色藝雙絕,因從小習演舊戲深受封建禮教熏陶,長大後不幸嫁與無賴丈夫一直遭受非人對待,不僅受盡折磨和痛苦,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恪守三從四德,毫無怨言,終於將丈夫感動。
2、陳發祥
茶園老闆的親弟弟,本是頑皮賴骨,婚後無所事事,驕奢淫逸,不知收斂。因無錢可供揮霍,迫紅牡丹出賣女兒不成,心情懊惱的他失手殺人後被捕入獄,在紅牡丹的託人營救下出獄,終於幡然悔悟,改邪歸正。
⑧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什麼
1931年3月,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故事片《歌女紅牡丹》在新光大戲院公開上映,該電影為蠟盤發音,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
拍攝於1931年的電影《歌女紅牡丹》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部電影中成功地插入了一首歌曲,打破了人們看電影無須帶著耳朵的習慣,一首歌曲,也使國產片帶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1931年6月21日,又試映了我國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雨過天晴》。
(8)中國早期有聲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歌女紅牡丹》上映之前,我們的電影技術停留在完全無聲的狀態,所以《歌女紅牡丹》中的歌曲帶給了人們更好的體驗,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不過,真正意義的有聲電影,還是應該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對白,即人物之間的對話,當然也包括自言自語;二是音樂,即配樂和歌曲;三是音響,就是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和人工合成的聲音。這三種聲間現在來說即為電影聲音的三要素。
中國具備這三要素的第一部電影是1934年拍攝的《桃李劫》,這部電影的問世又為中國電影史寫下重要的一筆。
這部電影成功地運用了歌曲、音樂、和音響等多種聲音元素,將聲音有機地納入到了電影的敘事進程,極大地拓展了敘事空間,聲音與畫面形成了豐富的語言結構關系,電影的藝術創作形式也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⑨ 有聲電影的早期電影
1926年,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拍攝了用唱片來配唱的由J.巴里摩爾主演的歌劇片《唐璜》(A.克羅斯蘭導演)。
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A.克羅斯蘭導演、A.喬生主演的有歌唱、對白、聲響的《爵士歌手》,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故事片。1928年7月6日華納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聲片」《紐約之光》。自此,有聲電影全面推開。至1930年,除卓別林繼續拍攝了幾部無聲片外,全部故事片均為有聲片。
在導演中間最先適應有聲片製作並拍攝出富於創造性影片的有:R.馬莫里安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觀鏡頭的《化身博士》(1932),L.邁爾斯東的《西線無戰事》(1930)和《頭版新聞》(1931)、劉別謙的《愛情的檢閱》(1929)和《微笑的中尉》(1931),K.維多的《哈利路亞》(1930)。卓別林也拍攝了他的第一部有聲片《城市之光》(1931)。
好萊塢的製片公司是1912年開始相繼建立的。隨著1928年雷電華影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組建,形成了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它們包括5家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組建於1914)、20世紀福斯(始建於1915,合並於1935)、米高梅(合並於1924)、華納兄弟(1923)和雷電華(1928);3家較小的公司,即環球(1912)、哥倫比亞(1924)和聯美(1919)。 1927年10月6日,阿爾·喬爾森在今天開始上演的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樂歌星》中擔任主角,聲音稍微有些呆板,不如電話傳送的清晰。演員的動作與他們的語言脫節。聲音沒有像在廣播里那樣抑揚頓挫。但不管怎樣說,這是一次首創。
《爵士樂歌星》的情節部分地反映了喬爾森真實的一生。像他所扮演的主人公一樣,喬爾森出身一個猶太家庭,這個家對爵士歌手的職業是很不滿意的。喬爾森同父母的疏遠及隨後到來的飛黃騰達是這部影片的緊張和動人之處。他扮演黑人,深情地演唱了聖歌《柯爾·尼德里》和《媽媽》。沃納·厄蘭和龍金妮亞·貝瑟爾分別扮演父親和母親。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的第一部蠟盤發音的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在新光大戲院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1931年6月21日,又試映了我國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雨過天晴》。
有聲電影有「臘盤發聲」和「片上發聲」兩種技術。前者是將聲音刻錄在唱盤上,放映時與影片同步播放,為電影配音;這也是世界上有聲電影最初問世時採用的方法。誕生於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美國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後者則是今天普遍應用的在膠片上錄制聲音的技術。由於成本和技術水平的原因,《歌女紅牡丹》採用的是成本低廉、製作簡單的臘盤發聲方法,因而,它實際上應該稱作是中國第一部「臘盤發聲」的有聲片。
《歌女紅牡丹》由洪深編劇,張石川導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寫女歌手紅牡丹嫁給生活墮落的丈夫後,不僅備受凌辱,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當丈夫賣掉女兒,又因失手殺人入獄後,紅牡丹卻忍辱負重,恪盡婦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戲曲藝人的生活悲歡,也揭露了封建禮教對婦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對白之外,片中利用「有聲」的優勢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劇片段(由梅蘭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轟動效應。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以歌唱家生活為題材如出一轍。影片於1930年中旬開拍,前後經過5次試驗,至年底拍竣,耗資12萬元舊幣,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戲院試映,3月15日於新光大戲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時盛況空前,並在全國各大城市引起了轟動,發行到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但嚴格地說,《歌女紅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聲片」,因其只注意了對話的有聲,而忽略了周圍環境的音響效果,所以看起來只有人說話或唱戲時有聲,其它周圍事物都是靜悄悄的。這當然也是初期有聲電影的通病。
與這部影片同時開拍的另一部有聲片是「友聯」公司攝制的《虞美人》。它同樣採用臘盤發聲技術,描寫了一對兒戲劇演員演出《霸王別姬》一劇的幕前幕後。兩部影片在技術上稍有不同。《歌女紅牡丹》是影片拍完後讓演員看著畫面對口型配音,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後期配音。《虞美人》則是先把聲音錄好唱片,然後演員在現場按照放出來的聲音表演。兩者相比,各有千秋。《虞美人》稍晚於《歌女紅牡丹》,於1931年5月上演。
臘盤發聲的有聲片在技術上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唱片和放映的配合是最大的問題。特別是膠片一旦發生局部斷毀,其後的劇情就難以再和聲音相吻合,甚至會出現銀幕上男人在張口,擴音器里傳出來的卻是女聲的笑劇。因而,在這兩部影片上演的當年,一些電影公司也開始試制「片上發聲」的有聲片。它們是由大中國和暨南兩家公司合制的《雨過天晴》和天一公司拍攝的《歌場春色》。這兩部影片都是租用國外的設備,並由外國人參與協助製作完成的。首先完成的《雨過天晴》於 1931年6 月3日在虹口大戲院試映。由於該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設備,並赴日本拍攝,不久後即遭到觀眾的抵制。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製的錄音設備拍攝了《春潮》一片,成為中國第一部用國產錄音設備製作的片上發聲的有聲電影。
由於資金和技術的原因,在有聲電影問世後,許多電影公司仍然在繼續攝制無聲片,這形成了中國早期無聲電影與有聲電影長期並存的特殊現象。直至1936年,無聲片才終於停止拍攝,中國電影從無聲向有聲的轉變得以徹底完成。 大觀樓影院始建於1905年,在這之前,它還有大亨茶園和馬思遠茶樓兩個前身。1931年,它放映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當時,它的第一任經理任景豐拍攝了電影《定軍山》,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電影的誕生。
上世紀30年代,大觀樓第一次實現了男女同座;
1931年,它放映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
40年代,它是第一家購買法國百代公司35毫米固定座式放映機的影院;
1948年,它放映了第一部彩色電影《生死恨》;
60年代,它第一次放映了寬銀幕電影;
1961年,它改建成北京惟一一家立體電影院;
1986年,它率先建成了超大銀幕影院。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大觀樓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展進程。
⑩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的什麼
《歌女紅牡丹》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也是中國第一部臘盤發音的有聲影片。
由張石川、程步高導演,洪深編劇,董克毅攝影。由明星公司和百代公司製作,明眾公司發行。主要講述了京劇名伶紅牡丹,嫁了一個吃喝嫖賭、肆意揮霍的惡丈夫的故事。影片於1931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戲院公映,造成全國轟動。
劇情簡介
歌女紅牡丹因從小習演舊戲深受封建禮教熏陶,長大後不幸嫁與無賴丈夫陳發祥一直遭受非人對待。但她恪守三從四德,毫無怨言。
當初,她在舞台上名噪一時,月入豐厚,但仍不夠丈夫揮霍。後因受刺激過度倒嗓,由主角淪為三四流配角,直至生活潦倒,仍委曲求全,聽任丈夫虐待。家庭經濟拮據,丈夫因無錢可供揮霍,迫紅牡丹出賣女兒不成,便誘女兒外出,賣入娼門。
事為暗地追求紅牡丹的富商所悉,因同情她,出資贖其女還家。時丈夫因賣女心情懊惱,失手殺人,被捕入獄,她仍然既往不咎,真誠相待。臨赴外地演出前夕,又專程去監獄探望。後來又託人營救丈夫出獄,終於使丈夫幡然悔悟,改邪歸正 。
(10)中國早期有聲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背景
1927年第一部有聲影片《歌場孝子(The Jazz Singer)》上映獲得巨大成功。有聲電影的時代到來已是大勢所趨。所以明星公司搶佔了先機,推出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並且明星公司老闆也圓了他兒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