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這是哪個日本電影廠商
這個不是廠商名字,而是日本影片知識產權協會,IPPA又稱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motion Association
B. vr行業的公司有哪些
業內一些最大的企業,如谷歌、HTC、三星、索尼、Oculus和宏碁已聯手成立GVRA
vr設備還有銀河幻影
C. 日本VR界比較出名的有誰
X-Japan
鼻祖
GAZETTE(在歐美也很紅)
雅MIYAVI(超有名,都來過中國)
ALICE
9(長的不錯)
GACKT(貌似是這樣的寫法,日本第一妖南啊)
SUG(還不錯)
VIDOLL(還不錯)
忘記了最重要的兩個
彩虹(雖然現在已經不是了)
SID(MAO的聲音超萌的)
我很喜歡VR,最愛GAZETTE有空交流下哦
D. 日本VR電影銷售渠道是什麼
一般電腦都可以的啊,VR電影和普通電影差不多的 只是左右兩個視頻合成一個 需要VR眼鏡而已,並不需要很高配置,不過VR游戲就需要了 10系顯卡才做的到。
E. 目前主流的VR開發公司有哪些
開 運 聯 合還 不 錯 ,是一個 長 期 專 注 於做 VR 的 平台 ,做 出來 的 案 例 也 稱得 上 國 內 的頂 尖 水平了。
虛擬現實技術是模擬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是模擬技術與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介面技術多媒體技術感測技術網路技術等多種技術的集合,是一門富有挑戰性的交叉技術前沿學科和研究領域。虛擬現實技術(VR)主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自然技能和感測設備等方面。模擬環境是由計算機生成的、實時動態的三維立體逼真圖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應該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計算機圖形技術所生成的視覺感知外,還有聽覺、觸覺、力覺、運動等感知,甚至還包括嗅覺和味覺等,也稱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頭部轉動,眼睛、手勢、或其他人體行為動作,由計算機來處理與參與者的動作相適應的數據,並對用戶的輸入作出實時響應,並分別反饋到用戶的五官。感測設備是指三維交互設備。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友好的人機介面技術很早已成為人們關心的一個重要課題,因為一個比較差的人機交互介面很可能將使一個功能很強的產品變得不可接受。
總體來講,人機介面技術主要研究方向有兩個方面:(1)人如何命令系統(2)系統如何向用戶提供信息。
眾所周知,人在使用計算機方面的感受(即人機交互部分的友好度)直接影響到人對系統的接受程度,而這兩個方面直接決定了人機交互部分的友好度。
總結:三維軟體與人類生產活動中的技術應用,創造日常生產活動與生產資料的再創造的高端製造規劃工程模型。為所有改良型企業提供一切規劃設計方案。
VRP子軟體體系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得人類的交流採用了新的方式,進入了新的領域。具體發展過程如下:命令界面—圖形用戶界面—多媒體界面—虛擬現實。
那麼,什麼是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是由美國VPL公司創建人拉尼爾(Jaron Lanier)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體內涵是: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各種現實及控制等介面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其中,計算機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成為虛擬環境(即Virtual Environment,簡稱VE)。
折疊編輯本段應用領域
VR虛擬現實技術可廣泛的應用於城市規劃、室內設計、工業模擬、古跡復原、橋梁道路設計、房地產銷售、旅遊教學、水利電力、地質災害等眾多領域,為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折疊城市規劃中
vr城市規劃一直是對全新的可視化技術需求最為迫切的領域之一,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廣泛的應用在城市規劃的各個方面,並帶來切實且可觀的利益: 展現規劃方案虛擬現實系統的沉浸感和互動性不但能夠給用戶帶來強烈、逼真的感官沖擊,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還可以通過其數據介面在實時的虛擬環境中隨時獲取項目的數據資料,方便大型復雜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投標、報批、管理,有利於設計與管理人員對各種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輔助設計與方案評審。規避設計風險。
虛擬現實所建立的虛擬環境是由基於真實數據建立的數字模型組合而成,嚴格遵循工程項目設計的標准和要求建立逼真的三維場景,對規劃項目進行真實的「再現」。
用戶在三維場景中任意漫遊,人機交互,這樣很多不易察覺的設計缺陷能夠輕易地被發現,減少由於事先規劃不周全而造成的無可挽回的損失與遺憾,大大提高了項目的評估質量。加快設計速度運用虛擬現實系統,我們可以很輕松隨意的進行修改,改變建築高度,改變建築外立面的材質、顏色,改變綠化密度,只要修改系統中的參數即可。
從而大大加快了方案設計的速度和質量,提高了方案設計和修正的效率,也節省了大量的資金,提供合作平台。虛擬現實技術能夠使政府規劃部門、項目開發商、工程人員及公眾可從任意角度,實時互動真實地看到規劃效果,更好地掌握城市的形態和理解規劃師的設計意圖。
有效的合作是保證城市規劃最終成功的前提,虛擬現實技術為這種合作提供了理想的橋梁,這是傳統手段如平面圖、效果圖、沙盤乃至動畫等所不能達到的。加強宣傳效果對於公眾關心的大型規劃項目,在項目方案設計過程中,虛擬現實系統可以將現有的方案導出為視頻文件用來製作多媒體資料予以一定程度的公示,讓公眾真正的參與到項目中來。當項目方案最終確定後,也可以通過視頻輸出製作多媒體宣傳片,進一步提高項目的宣傳展示效果。
以現實城市為藍本,在虛擬空間「復制」出一座與之對應的數字城市,讓一城變雙城,這種三維虛擬數字城市距離我們已經不遠。概括來講,數字城市是以數據為中心,強調數據的採集、分析與應用,是現實城市的數字化及其延伸。我們生活在一個三維世界裡,城市是個復雜的巨大系統,包括用地、建築、市政設施等多個子系統,各個子系統之間具有復雜的空間關系。但目前的數字世界,還是以二維的圖像和文字為主,真正的三維內容很少。隨著科技的進步,構建一個逼真的三維數字世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折疊旅遊景觀
通過3D互動技術還原現實中的旅遊景區,而從在網上構建一個3D虛擬景區。遊客可以通過建立個性化的3D虛擬化身,在3D的景區環境中直接試玩旅遊景點,身臨其境的查看擬真的景點信息,足不出戶的體驗千姿百態的風景勝跡以及景點背後的傳奇故事。由此,讓所有的遊客可以增加對於景點深層次的了解與熟悉,引發在現實中也希望「到此一游」的旅行需求。遊客還可以與其它遊客(3D虛擬化身)以及景區的導游(3D虛擬化身)互動交談,一起討論對相關景點的旅遊心得、奇聞趣事、出行指南等,通過這一切的有效交流,遊客在未到真實景點之前就已經掌握了很多的景點知識以及出行須知。景點管理人員或導游也可以在線主動推薦特色旅遊景點,更好的推廣旅遊景點。同時,也可以通過這個平台,聽取遊客的建議及點評,更好的規劃與建設現實中的旅遊景點
F. 我想知道關於日本VR的詳細資料~
視覺系搖滾,英文名為vision rock。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歐美。視覺系搖滾是在時代進步,人們不再局限於聽覺上的滿足而追求視覺沖擊的基礎上產生的。科技發展,電視機、錄像機、影碟機的普及也促進了視覺沖擊的到來。視覺系是用服飾和化妝來表現音樂,樂隊經常染不同的發色,穿不同尋常的服飾。在這些樂隊中往往還有一兩位成員穿女性化的服飾。從音樂角度看,視覺系是歐美陰陽搖滾、華麗搖滾、誇張搖滾的繼承和發揚,歐美的代表人物有「喬治男孩」等。
日本是視覺系搖滾最肥沃的生存土壤。日本視覺系是受歐美「奇男搖滾」(Glam Rock)和新浪潮的影響於20世紀80年代末創立的。他們可以說是把歐美視覺系的精髓都學來了,妝化得不但更大膽、嫵媚,其音樂品質也決非是拾人牙慧的水平,無論是配器、編曲,創作精神及商業運作,日本人都技高一籌。
視覺系音樂
視覺系音樂不僅僅是搖滾樂,種類其實是十分多樣的。比如:流行搖滾、重金屬、哥特搖滾、古典/巴洛克式音樂等都存在著視覺系的影子。視覺系樂隊在歐美不在主流范疇之內,在日本雖然較為繁榮昌盛,但是有很多視覺系樂隊在吸引了大唱片公司的注意後,就逐漸脫離了視覺系的行列,演變成了主流樂隊,視覺系便成為了他們嘩眾取寵的工具。正宗的視覺系音樂應該是服飾與音樂類型緊密結合、相映成輝,誇張的造型不應該只是服務於音樂,而應是渾然一體。在現在HIP-HOP,R&B佔主流的樂壇,視覺上的享受只是招牌,發掘其音樂本質中的美才是最重要的。
視覺系在日本
視覺系在日本樂壇無所不在,幾乎沒有幾個男歌手不以大膽、雌雄同體的視覺系裝扮出現。
究其原因,首先日本自古以來就有「崇妖」心理和「藝妓」的存在,在接受度上有其歷史根源。其二,日本的年輕人追求新鮮刺激,尤其是年輕女性,她們最捧爭奇斗艷的商品,妖媚的視覺系藝人對她們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模仿視覺系藝人能使他們成為最炫、最酷的焦點,這應該算是一種追求華麗的虛榮表現。其三,日本人的壓力是居世界首位的,年輕一代的壓力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等多個方面,視覺系音樂正是他們逃避、發泄的理想工具。
視覺系在日本發展初期,分為「妖魔派」與「唯美派」兩類,目前日本視覺系搖滾樂團的取向則趨於多元。著名的月之海(Luna Sea)樂隊是重金屬的代表,GLAY的曲風較為流行,而彩虹樂隊則是英倫和迷幻並重。
視覺系在中國
視覺系在中國的正式發展開始於今年,京城近期便崛起了一支名叫「銀色灰塵」的仿日「視覺系」樂隊,已於近日簽約京文唱片公司,並即將發行唱片。「銀色灰塵」的出現,加快了中國「視覺系」發展的腳步,在日前舉辦的「百事新星」選拔賽上就出現了一批更為年輕的「視覺系」樂隊。
但是由於大眾接受度與各種條件的限制,再加上對其音樂的理解還尚屬邯鄲學步階段,所以視覺系在中國的發展還要假以時日。
圖片
X Japan的Yoshiki
http://tribe.booye.com/UploadPic/TribeAlbum/2006_02/UU_06020316125208.jpg
GLAY
http://www.567.com.cn/2005-01-21/65664310001.jpg
G. 日本VR界比較出名的有誰
X-Japan
鼻祖
GAZETTE(在歐美也很紅)
雅MIYAVI(超有名,都來過中國)
ALICE 9(長的不錯)
GACKT(貌似是這樣的寫法,日本第一妖南啊)
SUG(還不錯)
VIDOLL(還不錯)
忘記了最重要的兩個 彩虹(雖然現在已經不是了) SID(MAO的聲音超萌的)
我很喜歡VR,最愛GAZETTE有空交流下哦
H. 現在很多日本片商都出vr電影了 大家看過嗎
目前還沒有真正的VR電影,有的只是短片,長片的電影其實只是普通電影進行了左右分屏,就和電影院看電影一個效果。360度的全景電影還沒有出現。游戲、MV、短片是已經有很多360度全景的了,在智壹網可以,上面也有教程。
I. 日本有哪些娛樂公司
2樓把Johnny's事務所的大概情況都說了。補充一點:公司在1970年代獨立於渡邊製作公司。最初因為想要代表這是Johnny喜多川的個人事務所(辦公室),所以使用了「Johnny's的所屬事務所」這個名字。在公司創立當初的管理,其實仍然交託渡邊製作方面負責(不過是否作實則不得而知,仍有消息指當時的Johnny's屬渡邊製作之下)。雖然一般大眾已經把公司理解作偶像的經理人公司,不過其實成立當初只是一家舞台劇辦公室而已。另外,縱然大眾把公司認定為男性藝人專門經理人公司,但其實也曾有過女性加盟過,曾有過女性的Junior的,不過最終卻不了了之。
然後其它比較大型的演藝經紀公司:
1.Starst Promotion 是日本藝能界最有影響力的事務所之一,旗下的藝人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非常搶眼,極具份量的明星數不勝數。 尤其是旗下的女星更為出色,因此,Starst在日本被稱為「天後宮」。(像常盤貴子、竹內結子、柴崎幸、YUI、ERICA等等,男藝人比較紅的山田孝之 、市原隼人咯)。還有和其它公司共同管理的藝人:Orange Range (Spice Music) 和mihimaru GT (Tearbridge Proction) 。
2.VISION FACTORY 1990年代中期名為RISING PRODUCTION時代,以經營沖繩系藝人為主,代表性的人物有安室奈美恵、MAX、SPEED、DA PUMP等,最大的相同處在於都是從沖繩演藝學校選出來的學生。隨著安室奈美恵在日本的大紅,沖繩系也跟著在此時大放異彩,但後來陸續發生安室奈美恵結婚、SPEED解散、社長平哲夫逃漏稅疑雲、原屬該社經紀人被懷疑有關NHK電視台內部腐化問題等等各指標性的事件,使得公司經營方向大亂,在短時間內改名為FREE GATE PROMOTION,再改為現在的VISION FACTORY。
因為旗下男子團體DA PUMP表現亮眼,得到不錯的成績,於是該公司推出w-inds.來試試看男子偶像團體的市場。結果意外地w-inds.大紅。
3.研音集團(KEN-ON Group),是日本一個以娛樂及媒體事業為核心的企業集團。以藝人經紀公司「研音」為中心,旗下共擁有6家會社。(研音 - 藝人經紀公司 ;KEN企劃(ケン企畫) - 電視廣告(CM)製作 ;MC Cabin音樂出版(エムシーキャビン音楽出版) - 音樂出版、著作權管理 ;Red Rock(レッドロック) - DEMO帶(日本稱為「原盤」)製作 ;LAD Japan(ラッドジャパン) - 娛樂商品販售、網路事業 ;PINUPS artist(ピンナップスアーティスト) - 藝人經紀公司 )
在日本演藝圈中,研音以其堅實、家庭式的發展風格備受推崇。而其重視藝人專業性的作法,也和日本其他經紀公司有所不同。有不少日本藝人因仰幕研音的公司風格而轉籍。1980年代前半期,研音為中森明菜、淺野優子等大牌藝人所屬的中堅經紀公司,1980年代後半期開始,其業務隨著偶像劇的蓬勃發展而開始急速成長。而其音樂部門,也因為旗下的平井堅、綠樂團(the brilliant green)、可苦可樂、絢香等歌手的走紅而有不錯的成績。目前以全方位的演藝事業集團作為發展目標。
研音與日本新力音樂、日本華納音樂、艾回等唱片公司具有深厚的合作關系。
為了培育後進藝人,研音自2007年起成立了以中小學生為招募對象的子品牌「けんおん。」。
(像近年來蠻紅的松田翔太、速水重道,女生組的伊東美咲、江角真紀子、菅野美穗……都是研音家的。)
4.不得不提的是「吉本」。 吉本興業是日本最大藝能事務所、主辦商、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商號名稱為吉本興業株式會社(吉本興業株式會社)。英文名稱為Yoshimoto Kogyo Co., Ltd.。也是日本最老的演藝事務所自明治45年(1912年)4月1日創業以來擁有約95年的歷史,為現存日本的藝能事務所中最古老的。
能親自進行製作電視節目、劇場演出、以及培訓藝人的事務,尤其在搞笑藝人的經營管理部份展現出了壓倒性的強勢。原先只是一間演出公司,但現在成為以藝能事務所為中心的復合企業。被戲稱為是「搞笑綜合商社」、「日本最大的藝能企業」。(記得我們家堂本剛以前老是說,小時候就是以進入吉本家當搞笑藝人為目標呢~笑!:P)
5.オスカープロモーション。為什麽我要提這家呢~因為這家是出了名的「美女軍團」,每年的「全日本國民美少女大賽」就是他們家辦的。招牌藝人就是米倉涼子和上戸彩。
6.株式會社ホリプロ(Horipro Inc.)出名從70年代後開始,因為成功推出山口百惠。他們家好像也是定期舉辦個類似的選美活動,像深田恭子啊、平山彩呀都是這樣debut的。
其它像トライストーン・エンタテイメント(英語表記:Tristone Entertainment Inc.)呀,是小栗旬所屬的;トップコート是成宮寬貴、木村佳乃所屬的,我也會比較關心~!
那唱片公司:
像AVEX(艾回)在日本可以說是獨大。旗下子唱片製作公司如下:avex entertainment(エイベックス・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avex-CLASSICS(エイベックス・クラシックス)
avex trax(エイベックス・トラックス)
avex tune(エイベックス・チューン)
avex globe(エイベックス・グローブ)
avex io(エイベックス・イオ)
blowgrow(ブロウグロウ)
commmons(コモンズ)(坂本龍一の所屬事務所「キャプ」とエイベックスにより共同設立されたレーベル)
cutting edge(カッティング・エッジ)
motorod(モーターロード) - cutting edge內レーベル
avex ideak(エイベックス・イデアック) - cutting edge內レーベル
JUNK MUSEUM (ジャンク・ミュージアム)- cutting edge內レーベル
nakedrecords(ネイキッド・レコーズ) - cutting edge內レーベル
rhythm zone(リズム・ゾーン)
SONIC GROOVE(ソニック・グルーヴ)
avex mode(エイベックス・モード。現在では上記の「avex entertainment」レーベルに移管)
ZOOM FLICKER(ズーム・フリッカー)
binyl records(バイナル・レコード)
LOVE LIFE RECORDS(ラブライフ・レコード) - hitomi専屬
えんか!!えいべっくす - 東京プリン専用
Rhythmedia Tribe(リズメディア・トライブ)
Vellfare Records(ヴェルファーレ・レコーズ)
HI-BPM STUDIO(ハイビーピーエムスタジオ)
J-more(ジェイモア、姉妹デュオ・O'sが所屬)
MODE99(モード99) - かつて存在したテクノ系サウンド専門レーベル
D-FORCE(ディーフォース) - かつて存在した日本產テクノ系サウンド専門レーベル
五大唱片在日本好像就SONY/BMG(うちの大橋卓彌くん)、EMI/Virgin(有うちの林檎様)比較跳得動。
其它比較獨立製作或特色性公司(比如VR)我就比較沒研究了。
以上,希望有幫到你咯~
J. 求日本所以從事VR行業的人,或樂隊!視覺系1
樓主的意思不太明白呢
我就說兩個做過band,製作人,社長的人吧
希望有用
kisaki
UNDER CODE PRODUCTION的代表董事
做過dir en grey的前身樂隊 La:Sadie's的貝司手
擔當了很多樂隊的製作人
Kamijo
先後擔任過APPLAUSE RECORDS、Sherow Artist Society兩個廠牌的代表社長
同時也是一個製作人
和kisaki是至交
--------------------------------------
kisaki:
株式會社UNDER CODE PRODUCTION代表董事
以前的BAND經歷為從1993年開始,經過Levia~SHEY≠DE~GARDEN~Stella Maria後是
La:Sadie's(1996~1997)
MIRAGE(1997~2000)
Syndrome(2000~2002)
KISAKI PROJECT(2003~2004)
Phantasmagoria(2004~2007)
這樣度過了15年,常常在visual界最前端的band活躍。
1997年11月01日,在20歲左右成立了「UNDER CODE PRODUCTION」的前身唱片公司「Matina」。
一面親力親為許多BAND和EVENT的proce,一面自己也以BAND在全國各地舉行oneman公演等。
為10000張以上唱片所記錄的BAND做proce的實績仍在延續。
2002年12月31日,在 ON AIR OSAKA的event上「Matina」關閉。
2003年3月01日,成立了株式會社「UNDER CODE PRODUCTION」。
2004年11月01日宣告組成了人生最後的BAND「Phantasmagoria」。
仍在做很多proc工作,自己的BAND「Phantasmagoria」也在很大的會場中數次達到了SOLD OUT。
2005年11月中,UNDER CODE PRODUCTION所屬Band所率領的UNDER CODE PRODUCTION 全國TOUR 「日本制圧2005」舉行了。
全國11個地方的會場全部在當天SOLD OUT。
2006年4月開始,擔任在大阪電台的「神言基地~HOLIDAY TV~」節目的主要主持,作為節目的特別計畫,5月07日在長島溫泉公園特設會場舉行了EVENT。
以超過2000名的動員記錄而自豪。
同年8月01日超越風格,在UNDER CODE PRODUCTION內成立了METAL&HARD CORE公司「ROAD AWAKE」。
同月公司TOUR「日本制圧2006」在和歌山マリーナシティ~難波HATCH~名古屋BOTTOM LINE~橫浜BLITZ舉行。(當天SOLD OUT)
2006年12月24日、25日中在大阪IMP HALL(UNDER CODE PRODUCTION X'mas SPECIAL EVENT「日本制圧2006~聖夜激震2DAYS~」
(所屬BAND全部出演)舉行,延續4000名以上動員紀錄。
進入了2007年,勢頭也仍不消減,舉行了UNDER CODE PRODUCTION VALENTINE SPECIAL EVENT「深 絆~Graation & Departure~」
2.11 名古屋ダイアモンドホール / 2.12 Zepp Osaka / 2.14 渋谷公會堂 舉行,當天SOLD OUT。
自己的BAND「Phantasmagoria」也2.18 難波HATCH / 2.22 名古屋ElectricLadyLand / 2.23 渋谷AX的大型會場oneman公演得到成功。
名副其實奔走在在visual界的頂峰,迎來絕頂期的KISAKI表明了引退。2007年4月5日WEB上告知後捲起了大混亂。
之後,Phantasmagoria 2007年8月發表了封印。
KISAKI 人生最後的Phantasmagoria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全國standing oneman「LAST TOUR2007 -CRYSTAL FINALE-」
在全國各地當天就售空。全國tour獲得了巨大成功。
2007年7月14日 中野サンプラザ公演是2000名動員。
2007年7月18日時機成熟時,成立初開始就是代表曲與君臨之曲的樂曲「神 歌」第一次正式音源化。這張單曲獲得了Oricon indes排名第一位。
2007年8月27日渋谷AXoneman公演SOLD OUT,8月28日代々木野外公演特設舞台oneman公演4000名動員,8月30日和歌山県民文化會館oneman公演當天SOLD OUT。
之後KISAKI&Phantasmagoria LAST STAGE「ECLIPSE of MYTH」最終公演 2007年8月31日大阪國際交流センター(當天SOLD OUT),Phantasmagoria封印
至此KISAKI15年的musician活動打下了中止符。
2007年10月31日,KISAKI FINAL SOLO WORKS MAXI-SINGLE「memory of tears~忘卻の落陽に映る情景~」發售。
以後,正開展多方面的procer活動。
UNDERCODE PRODUCTION地址:〒553-0005 大阪府大阪市福島區野田2-7-2 中村ビル3F (株)UNDER CODE PRODUCTION
MAP:大阪市福島區野田2-7-2 中村ビル3F
參考資料:VKD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amijo
* 1994年11月 任MALICE MIZER(惡意與悲劇)的roadies,與同為MALICE MIZER的roadies的MAYU相遇,結成LAREINE(當時LALIENE)。
* 1998年8月1日 全國oneman tour「TOUR "Freur" 1998 ~白鳥と追想~」,首站札幌。
* 1998年9月27日 於日本青年館舉行tour final「TOUR "Fleur" 1998 ~湖底に眠る永遠の花園~」。
* 1999年3月26日 於澀谷公會堂舉行oneman live「tour "Métamorphose"」final。
* 1999年5月26日 LAREINE發表major 1st single『Fiancailles』,從SME Records正式major debut,晉身主流樂團。
* 1999年8月22日 於中野sun plaza舉行2DAYS live。
* 2000年2月9日 major後4th single翻唱了經典動畫片「凡爾賽玫瑰」主題歌「薔薇は美しく散る」。原作者池田理代子繪制了該CD封套上的樂團成員肖像畫。
* 2000年8月 KAMIJO以外的樂團成員正式退出LAREINE。之後KAMIJO獨自一人以LAREINE身份繼續活動,並設立自己的音樂廠牌APPLAUSE RECORDS。
* 2001年1月5日 LAREINE活動一時休止,新樂團New SODMY結成。
* 2003年11月 LAREINE活動再開。
* 2003年3月26日 於澀谷AX舉行LAREINE復活oneman live。
* 2006年10月1日 發表LAREINE無期活動休止公告。
* 2006年 設立自己的新廠牌Sherow Artist Society。
* 2007年 新樂團Versailles結成。
* 2007年8月30日 Versailles於Shibuya O-East主辦event「The Red Carpet Day」。Versailles與歐洲唱片公司簽約。
* 2008年12月23日 Versailles於CC Lemon Hall舉行oneman live,宣布將於2009年6月正式major debut(出道成為主流樂團),屆時將簽約華納日本唱片公司(參考頁面:華納音樂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