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鏡頭的角度主要有哪些變化急需答案
電影影像的角度
巴拉茲講: 「每一個物體本身(不管它是人還是動物,自然現象還是人為現象),都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形狀,這決定於我們從什麼角度去觀看它和描繪下它的輪廓……每一個形狀都代表一種不同的視角,一種不同的解釋,一種不同的心情。一個視角代表著一種內心狀態。因此,再也沒有比鏡頭再主觀的東西了。」
第三節、電影影像的角度
思考題:
①、電影鏡頭的角度主要有哪些變化?
②、舉例說明,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什麼不同的藝術效果?
一、鏡頭角度的劃分
兩大類:垂直變化和水平變化。
1、垂直變化:
①平角;②仰角;③俯角。 (示意圖):
平角:
電影中絕大部分鏡頭的角度是平角。
注意:電影中的平角是指成年人視力水平線的平角。有些影片為了達到特殊的藝術效果,便採取壓低平角,即變成兒童的視力水平線的平角,甚至是動物的視力水平線的平角:
兒童:《城南舊事》、《錫鼓》;
動物:《庫車》、《白比姆黑耳朵》。
仰角、俯角:
仰角、俯角是電影鏡頭的特殊角度。
2、水平變化:
正面(0度 ),側面(90度 ),背面(180度 )。
正面角度:顯得莊重、正規,如拍領袖作報告。另外,正面角度易於較准確、較客觀、較全面地表現人或物的本來面貌。
側面角度:顯得活潑、自然。它是一部影片中用得最多的角度。
背面角度:顯得含蓄、豐富。
在一部影片中,所謂的正面角度、側面角度、背面角度不是絕對的0度 ,90度,或者180度 。它們應該是0度 〉90度 〉180度。
二、角度在電影中的作用:
角度在電影中異常重要。
巴拉茲講:
「每一個物體本身(不管它是人還是動物,自然現象還是人為現象),都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形狀,這決定於我們從什麼角度去觀看它和描繪下它的輪廓……每一個形狀都代表一種不同的視角,一種不同的解釋,一種不同的心情。一個視角代表著一種內心狀態。因此,再也沒有比鏡頭再主觀的東西了。」
巴拉茲講:
「影片里每一個物體的外形都是由兩種外形構成的:一種是物體本身的外形,它是脫離觀眾而獨立存在的;另一種是以觀眾的視角和畫面的透視法為轉移的外形……」
巴拉茲講:
「電影藝術中的基本信條之一就是:任何一個畫面都不允許有絲毫中性的地方,它必須富有表現力,必須有姿勢、有形狀。」
每個鏡頭都有它的角度,而鏡頭的角度將會引導觀眾的視角,並導致觀眾對鏡頭中被攝對象的評價。
我認為:角度在電影中的具體作用如下:
1、表現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表現劇中人物的心理感受。主觀鏡頭。
(「單視線」:劇中人)
《後窗》
2、表現製作者的視線,表達製作者的主觀評價:
(「單視線」:製作者)
《鳥人》:「鳥人出場」。
3、劇中人物視線與觀眾的視點合一。取得觀眾的心理認同。
(「雙視線」:劇中人、觀眾。其實也是「三視線」包括製作者)
《法國中尉的女人》:「安娜離去」
《陽光燦爛的日子》:「窺視跳舞」
《美國往事》「與莫胖子重逢」
《風櫃來的人》「海邊起舞」。
4、刻劃人物:
《黃土地》拍翠巧幾次挑水,開始是俯角,後來是仰角。
5、劇作作用:
《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心在手上」。
《法國中尉的女人》「海邊相遇」。
《一個與八個》老煙鬼。
《花邊女工》結尾。
6、表現獨到的生命體驗:
侯孝賢的電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扔書包」
《陽光燦爛的日子》:「遭遇畫中人」
「遭遇『畫中人』」:
在本段落中,馬小軍一個人在米蘭的房間中看米蘭的照片時,米蘭突然回來換衣服。馬小軍見到了米蘭,「畫中人」突然變成了真人。連馬小軍都沒有想到:真實的米蘭與「畫中人」米蘭,現實與想像之間存在著如此大的落差。
核心: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巨大落差。
製作風格:渲染、強調。
如何表現這種落差?
1、米蘭的行為:
米蘭回來之後,米蘭所作的事情不是吟詩、作畫、彈琴、唱歌等浪漫之事。米蘭現實地脫衣服、脫鞋、踢鞋。
2、真實的音響:
前兩次馬小軍到米蘭家,出現的是浪漫的音樂。這次則是真實的音響。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真實的音響,並不是為了營造本段落的客觀真實的效果。真實音響的目的主要在於:通過對比,表現現實和想像之間的巨大差距。特別是米蘭出門後的「砰」的一聲關門聲,馬小軍渾身不由一震。
3、攝影機角度:
米蘭突然回家,馬小軍急忙躲到床下。攝影機在床下採用低角度從馬小軍的主觀視線來拍攝外面的米蘭。作用如下:
①、動作誇張:
攝影機的低角度使米蘭的動作更加誇張。
②、形體變形:
同時,攝影機的異常角度使米蘭的形體發生變形。米蘭的臀部異常豐滿,米蘭的大腿粗碩有力。從行為動作到體型特徵,這些都與一個漂亮女孩的浪漫、美感格格不入。
③、少年視角:
二十一、米蘭家
鏡頭354、全景(低角度) 從床下看到一雙腿進來,腿來到床邊。
鏡頭355、近景 馬小軍在床下,馬小軍緊張的表情。
鏡頭356、特寫-全景(低角度) 腿坐在床上,腳上戴著腳環。又站起來,裙子落到腿下,腳踢起裙子。
鏡頭357、近景 馬小軍在床下,一隻手伸進來拿鞋。馬小軍後退。
鏡頭358、全景 腳穿上了鞋。
鏡頭359、近景 馬小軍緊張的表情。
鏡頭360、全景 女孩走向門口。
鏡頭361、近景 馬小軍緊張的表情。畫外傳來巨大的關門聲。馬小軍出了口氣,馬小軍癱在地上。
鏡頭354到鏡頭361,8個鏡頭均採用低角度拍攝,機位在床下,畫格構圖的邊框為床腿和床的橫框。馬小軍趴在床下,因為畫格的邊框(床)的限制,馬小軍只能看到窗的外面米蘭走來走去的腿,米蘭的其它動作和米蘭身體的其它部分則靠馬小軍和觀眾來聯想。
應該指出:這個角度,這個視點異常重要。
A、 少年看異性:不忍看到全部。
首先,從視覺角度講,馬小軍因為攝影機低角度和床的橫框的限制,馬小軍只能看到米蘭身體的局部。
其次,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是少年馬小軍第一次看一個女孩更衣,第一次面對一個曾給每一個少年人帶來無限憧憬、無限幻想的異性的隱秘世界。此時此刻,馬小軍「意外」又有些「緊張」,「渴望」又有些「不敢,「激動」又有些「恐懼」,想全部看到,可是,又不忍全部看到。總之,此時此刻,馬小軍似乎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倏然間,自己便看到了一個女孩子身體的全部秘密。
B、少年看世界:片面性。
這是少年馬小軍第一次看異性的目光,同樣,這也是少年馬小軍第一次看世界的目光。
因為少年人的社會生活、社會閱歷的限制,還有因為少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導致少年人看世界的片面性。如:
首先,少年看世界,帶有強烈的選擇性。與閱歷豐富的成年人不同,看什麼,不看什麼,少年人選擇性很強,不會什麼都看。
其次,少年看世界,因為自己的性格、愛好的不同,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第三,與久經生活磨難的、事故的成年人不同,少年看世界往往是浪漫的、理想主義的。
而這一切,影片製作者通過攝影機的低角度,和床的邊框,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和激動人心
Ⅱ 結合具體影片實例談談電影創作中常用的拍攝角度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2
Ⅲ 電影欣賞有哪些角度
最新影視廣告 影視廣告的英文簡寫為CF, C (commercial):商業的,商貿的。 F (film) :膠卷,影片,薄膜,膜層。 CF:從字面上翻譯是商業的影片。原意上影視廣告是指使用電影膠片拍攝的廣告片,即電影廣告片。由於現在的影視廣告片既有電影廣告又有電視廣告,它們之間可以通過膠轉磁或磁轉膠等技術手段進行播放介質的轉換,所以它們既可以在電影銀幕上播放,也可以在電視機上播放。影視廣告片廣泛用於企業形象宣傳、產品推廣;具有著廣泛的社會接受度。 企業介紹專題片或產品推介專題片有著信息量大的特點;現在基本上運用現代數碼設備,推出高性價比影視專題片製作解決方案, 江西牆體廣告 影視專題片是一種直接、主動、精確、有效的企業形象、產品形象推廣好方法;企業形象廣告能將企業理念、視覺結合在一起使企業傳遞給公眾其特殊統一的、良好的形象。 影視廣告是非常奏效而且覆蓋面較廣的廣告傳播方法之一。最新影視廣告的通過圖像、文案、聲音和時間四大要素來傳遞產品信息和形象,是視聽兼備、聲畫統一的廣告形式。電視廣告是一種視聽雙重藝術,一則成功的電視廣告,首先是在視覺形象上給人以強烈的刺激,才能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運用誇張的形象刺激消費者的感官,以達到激發其淺層的物質需求和深層的精神需求的目的。影視廣告製作上具有即時傳達遠距離信息的媒體特性傳播上的高精度化,影視廣告能使觀眾自由的發揮對某種商品形象的想像,也能具體而准確地傳達吸引顧客的意圖。傳播的信息容易成為人的共識並得到強化、環境暗示、接受頻率高。並且,這種形式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容易接受,所以可以說影視廣告是覆蓋面最大的大眾傳播媒體。反過來說,現在的大眾媒體包括國內外都是的如此是靠廣告養活。
Ⅳ 電影中常用什麼視點和什麼角度
15種拍攝電影常用的鏡頭
按景別分:
特寫(包括超特寫):為了使觀眾注意到人物面部表情或者其他特徵。
中景:一般為半身像,為了體現人物正在進行的動作,比如使用某個物品,或人物肢體語言很重要。
遠景(包括超遠景):為了表現所有環境或表現人物的渺小,烘托氛圍等等。
視點鏡頭(POV):拍攝畫面為角色的視角,為了使觀眾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類似於第一視角的FPS游戲畫面。
按人物數量分:
單人鏡頭(solo)
雙人鏡頭
三人鏡頭
依此類推
按鏡頭角度分:
平視鏡頭(eye level):拍攝畫面保持水平,一般不影響畫面中的人物關系
仰角鏡頭:畫面仰視,為了表現角色形象高大或佔主導地位。這里的仰角鏡頭不一定指的是鏡頭是向上拍的,有時候也指的是畫面中各個人物在空間位置上的關系。例如一個向下俯拍的鏡頭,但是畫面中主體的空間位置要高於次要人物的空間位置,那麼這個鏡頭也可以算是用來表現主角的高大。
俯視鏡頭(頂視鏡頭/鳥瞰/航拍):為了表現角色的弱小或展示所有環境。
斜角鏡頭:拍攝畫面傾斜,為了使觀眾注意到畫面的不平衡,表現某種意義的失調。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過肩鏡頭:拍攝畫面在角色肩膀水平之上,一般表現拍攝鏡頭是處於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最常見的就是兩個人面對面對話,這種時候經常採用過肩鏡頭。
跟隨鏡頭:平移,鏡頭向左或向右移動。跟隨主體移動。
搖臂鏡頭:鏡頭向上或者向下移動。
滑軌鏡頭:鏡頭向前或者向後移動。
變焦鏡頭:畫面空間不變,只是畫面拉近或拉遠。
無規則運動鏡頭:鏡頭圍繞一個主體不定向運動,一般可以增強畫面的運動感,使畫面更有張力,缺點是畫面看起來有些混亂。例如《諜影重重》系列裡面的動作戲就是無規則的運動鏡頭。
360°環拍:展示角色的同時,也全方位展示了環境。
Ⅳ 電影鏡頭有哪兒種拍攝角度,給觀眾分別會產生什麼不同的觀影效果
電影鏡頭分為仰拍、平視、俯拍三種拍攝角度。平視給觀眾的感覺是一種現實生活中的正常視覺效果;仰拍會使被拍攝的對象在觀眾面前營造一種高大偉岸的視覺效果;俯拍讓觀眾產生降落感並且會覺得被拍攝的對象渺小或者矮小、地位低下。
Ⅵ 影像中鏡頭元素里的角度,都有哪些類別
所謂角度,就是指攝影機鏡頭與拍攝對象之間形成的夾角,一般來說,角度可以分為平視、仰視、俯視和傾斜鏡頭這幾類。
1、平視鏡頭
如果攝像機與被拍攝物體基本處於相同的水平線,這樣的拍攝鏡頭就稱為平視鏡頭。平視鏡頭是最接近人的正常視角,模擬的是人的常規視野,平穩正常,比較中規中矩,所以是最中性、最客觀的表現鏡頭。
角度基本就是以上的分別,表達不同的含義,採取的角度也不同。而當我們能夠更好地體會影視中採取的角度,我們更能深入地了解影片所要表達的深層次的內容和含義。
Ⅶ 拍攝角度有哪幾種
平攝、仰攝、俯攝、頂攝、倒攝、側反拍攝。
1、平攝:攝影(像)機與被攝對象處於同一水平線的一種拍攝角度。平攝一般可以分為正面、側面、斜面三種。
2、仰攝:攝影(像)機從低處向上拍攝。仰攝適於拍攝高處的景物,能夠使景物顯得更加高大雄偉。用它代表影視人物的視線,有時可以表示對象之間的高低位置。
3、俯攝:與仰攝相反,攝影(像)機由高處向下拍攝,給人以低頭俯視的感覺。俯攝鏡頭視野開闊,用來表現浩大的場景,有其獨到之處。
4、頂攝:攝影(像)機拍攝方向與地面垂直。用頂角拍攝某些雜技節目或歌舞演出,有獨到之處。它可以從通常人們根本無法達到的角度,把一些富有表現力的造型,拍成構圖精巧的畫面。頂攝的作用還在於它改變了被攝對象的正常狀態,把人與環境的空間位置,變成線條清晰的平面圖案,從而使畫面具有某種情趣和美感。頂攝角度在電影電視中並不多見。
5、倒攝:電影攝影機內膠片經過片門時,以反方向運轉進行拍攝的方法。用這種方法攝取的物體運動過程,以正方向運轉放映,可以獲得與實際運動方向相反的效果。倒攝常用以拍攝驚險場面。在電視攝像中,也常用倒攝方法。
6、側反拍攝:從被攝物的側後方拍攝,叫側反拍攝。這種攝法,人物幾乎成為背影,面部呈現較少,可以產生奇妙的感覺。
Ⅷ 電影的類型特徵怎麼分析從哪幾個角度
可以從種類、風格、樣式和流派等角度分析。
如種類有:愛情片、劇情片、喜劇片、家庭片、倫理片、文藝片、音樂片、歌舞片、動漫片、西部片、武俠片、古裝片、動作片、恐怖片、驚悚片、冒險片、犯罪片、懸疑片、記錄片、戰爭片、歷史片、傳記片、體育片、科幻片、魔幻片、奇幻片等。
如風格有:紀實風格、溶合風格、共現風格、繪畫風格、電視風格等
樣式有:劇情 動作 動畫 喜劇 懸疑 驚悚 戰爭 推理 文藝 武俠 災難 愛情 犯罪 科幻 警匪 記錄 魔幻等
流派有:形式主義、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新寫實主義等等
額,樣式跟類型差不多一個概念。
Ⅸ 拍攝角度有哪幾種
平攝、仰攝、俯攝、頂攝、倒攝、側反拍攝。1、平攝:攝影(像)機與被攝對象處於同一水平線的一種拍攝角度。平攝一般可以分為正面、側面、斜面三種。2、仰攝:攝影(像)機從低處向上拍攝。仰攝適於拍攝高處的景物,能夠使景物顯得更加高大雄偉。用它代表影視人物的視線,有時可以表示對象之間的高低位置。
平攝、仰攝、俯攝、頂攝、倒攝、側反拍攝。
1、平攝:攝影(像)機與被攝對象處於同一水平線的一種拍攝角度。平攝一般可以分為正面、側面、斜面三種。
2、仰攝:攝影(像)機從低處向上拍攝。仰攝適於拍攝高處的景物,能夠使景物顯得更加高大雄偉。用它代表影視人物的視線,有時可以表示對象之間的高低位置。
3、俯攝:與仰攝相反,攝影(像)機由高處向下拍攝,給人以低頭俯視的感覺。俯攝鏡頭視野開闊,用來表現浩大的場景,有其獨到之處。
4、頂攝:攝影(像)機拍攝方向與地面垂直。用頂角拍攝某些雜技節目或歌舞演出,有獨到之處。它可以從通常人們根本無法達到的角度,把一些富有表現力的造型,拍成構圖精巧的畫面。頂攝的作用還在於它改變了被攝對象的正常狀態,把人與環境的空間位置,變成線條清晰的平面圖案,從而使畫面具有某種情趣和美感。頂攝角度在電影電視中並不多見。
5、倒攝:電影攝影機內膠片經過片門時,以反方向運轉進行拍攝的方法。用這種方法攝取的物體運動過程,以正方向運轉放映,可以獲得與實際運動方向相反的效果。倒攝常用以拍攝驚險場面。在電視攝像中,也常用倒攝方法。
6、側反拍攝:從被攝物的側後方拍攝,叫側反拍攝。這種攝法,人物幾乎成為背影,面部呈現較少,可以產生奇妙的感覺。
Ⅹ 電影的視角和角度分別是什麼,還有視點,之間有什麼區別
1、無所不知的觀點:
它是小說創作中常見的一種敘事形式。一般用第三人稱。敘述者沒有固定的視角,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上帝,看到了一切。簡而言之,敘述者知道的比作品中的人物知道的要多。
2、有限的角度來看:
有限視角分為內部視角和外部視角。內在視角意味著敘述者和角色知道的一樣多。敘述者只運用人物的感官和意識,從視覺、聽覺和感覺的角度來傳達一切。
外部視角意味著敘述者不僅沒有完全意識到他所講述的一切,甚至還不如所有的人物。他像是一個對內部消息一無所知的人。
他只是從人物的背後敘述人物的行為和語言,而不能解釋和解釋人物身上所有隱藏的和不隱藏的東西。
(10)電影的角度有哪些擴展閱讀:
至於無所不知的觀點,韋勒克和沃倫在《文學原理》中說:「他可以用第三人稱寫作,是一個『無所不知』的作家。這無疑是傳統的、「自然的」敘事模式。
作者出現在他的作品旁邊,就像演講者帶著幻燈片或紀錄片一樣。」這種「解釋」可以超越一切,他知道任何地方發生的一切,甚至是同時發生的幾件事。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只是被動地接受故事並講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