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圖片這個演員的名字,出自哪部電影
演員叫:伊娃.格林
圖片出自 電影 300勇士:帝國崛起
『貳』 b站有哪些很會解說電影的up主
( 有括弧的表示經常看他們的節目,有點了解)
木魚水心(超喜歡木魚的,所以強推)
瞎看什麼(新賬號名閱後即瞎)(文案牛逼,腦洞也厲害)
電影最top(發條張,影評大佬,強推)
看電影了沒(就是喜歡聽她講那麼故事,強推)
微縮電影(文案厲害,聲優講解,強推)
電影爆博士(講解➕影評,但我認為影評才是正片的開始)
吐嚎影院 (挺搞笑的段子手)
阿斗歸來了(怎麼說呢,粉絲已經百萬了)
牛叔萬歲萬歲萬萬歲(挺不錯的,很勵志的UP,解說也很不錯)
劉嗶電影 (東北的段子手)
我是怪異君(做電視劇的解說的)
文曰小強(主要做小說的,愫讀原著,通過巨量的電影鏡頭剪輯在一起,展現小說的情節,有時候覺得自己在看電影,強推)
Big笑工坊(也是說段子的。唐唐神吐槽)
俗哥看電影(專注於講恐怖片)
電影黑匣子
電影派Mr
劉老師說電影(段子手)
地下11樓的森崎
瓦薩比抓馬
張貓練嘴皮子
洋子三三
宇宙無敵韓三金
將軍來嘍
一隻西瓜啊
菊椒男孩兒
龍斌大話電影
電影小鎮
飯後十分鍾
電影縱貫線
暴影君
『叄』 文曰小強撫仙湖下的僵屍村裡的電影叫什麼
荒村公寓
上映:2010年
時長:95分鍾
地區:香 港
語言:國 語
導演:羅志良
主演:余文樂
類型:劇情
『肆』 這是哪部作品
出自
目錄
聲明:詞條人人可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一分鍾了解龍族41萬 1'6"
文曰小強賀歲強檔!愫讀《龍族1火之晨曦》原著
上篇•天堂之門16.3萬 14'39"
【文曰小強】重製版《龍族Ⅰ火之晨曦》原著江南
第三集13.9萬 7'59"
文曰小強重製版《龍族Ⅰ火之晨曦》原著江南
第二集
紅與黑之役7.5萬 8'59"
《龍族Ⅰ火之晨曦》原著江南
第四集
青銅城之殤5.5萬 9'14"
龍族
江南著魔幻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6個義項展開
《龍族》是作家江南創作的系列長篇魔幻小說,由《龍族Ⅰ火之晨曦》、《龍族Ⅱ悼亡者之瞳》、《龍族Ⅲ黑月之潮》、《龍族Ⅳ奧丁之淵》,《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組成,2009年10月1日開始在小說繪上連載,第一部於2010年04月首次出版,第二部於2011年05月出版,第三部上篇於2012年12月出版,第三部中篇於2013年07月出版,第三部下篇於2013年12月出版,第四部則於2015年10月出版,第五部於2018年5月15日在QQ閱讀平台開始連載[1]。
作品講敘了少年路明非在申請國外大學時收到了來自芝加哥遠郊處的一所私立大學:卡塞爾
衰仔路明非在生日那天收到了同學聚會的邀請,也同時接受了來自卡塞爾學院的任務。而特立獨行的楚子航卻獨自承擔了全部的任務,並且圓滿完成。二人立即飛往芝加哥,開始了新的學期。
在芝加哥,他們邂逅了漂亮師妹夏彌。同時,昂熱校長來到此地,帶領路明非以億元天價拍下了「七宗罪」。而當他們在六旗游樂園的過山車上開始慶祝吐槽時,一個意外發生了——過山車面臨離奇崩塌,楚子航不得不冒險使用「爆血」技能將事故化解。而因為血統的不穩定,他也面臨著來自校董會的審判,就在審判結束後,獵人網站卻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
『伍』 求一外國電影,背景是科學家需要太陽若干年後爆炸。
流浪地球
導演:郭帆
上映時間:2019-02-05(中國大陸)
片長:125分鍾
劇情簡介:近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 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 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 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 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本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
『陸』 這是什麼電影啊
這不是電影 是B站UP主 文曰小強從各個電影裡面找來素材來匹配小說內容做的速度視頻 第一張圖應該是99版哥斯拉
『柒』 如圖,出自哪裡文曰小強 三體 描述製造智子電影畫面來自哪裡
《少數派報告》
『捌』 小強的名詞來歷
「小強」這個別名源於周星馳的電影。在1993年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所飾演的唐伯虎為進入華府當雜工而假扮賣身葬父的可憐人,卻遇到了賣身葬全家、連伴隨多年的狗都當場死亡的對手,於是周靈機一動把身旁不小心被踩死的蟑螂稱作「小強」並視為多年飼養的寵物為之哭泣。這個名字源於香港大多數小孩都叫小強。為把周星馳對那踩死的蟑螂喜愛表現出來。於是有「小強」命名。
另外在周星馳的電影《算死草》中,周的角色指一位無辜的犯人謀殺了他的好友「小強」,但這個「小強」卻原來不是人,而只是一隻蟑螂。 周星馳稱之為「小強」,可能是因為蟑螂的生命力十分頑強,故起的一個名字。
小強最初應該出自周星馳的《一本漫畫走天涯》等等作品
後來在香港無線電視的情景喜劇《男親女愛》裡面,黃子華所飾演的余樂天用瓶子養了一隻蟑螂當寵物,也是取名叫「小強」。
《說文解字》中說:強,蚚也。從蟲弘聲。 也就是說「強」在古代指的是米蟲這一類的有著堅硬外骨骼的小蟲,後被引申為堅硬的、不屈服的,見倔強、犟嘴,那麼於周星馳電影中被稱為「小強」也是有根據的。只是不知導演是否有這方面的考慮,還是只是歪打正著呢?
小強原因
有網友總結出蟑螂為什麼叫小強的原因,參考如下:
(1)蟑螂的歷史有數億年,而人只有幾百萬年——強
(2)蟑螂有3700多種。雜食?不。。。只要是有機物幾乎都吃——強
(3)可以在12mol/L的HCl溶液和18mol/L的NaOH溶液下活上30秒——強
(4)水下至少可以活上30分鍾——強
(5)在100攝氏度的爐子里可以活很久——強
(6)要用傳統兵器打死蟑螂,也就是拖鞋,要29.4牛頓——強
(7)蟑螂爬的速度比人奔跑略慢,但是不包括在垂直牆壁上爬的速度,在水中蟑螂如履平地,蟑螂甚至還長有翅膀可以飛翔——強
(8)蟑螂的頭斷了以後,身子和頭還可以分別活上好幾天,最後的死因是餓死——暴強
(9)蟑螂擁有梯狀神經系統,在大腦取出後,仍可以通過分布於身體各處的神經來控制運動及生理功能——巨強
(10)蟑螂可在真空下(非絕對真空,如宇宙)可以存活至少10分鍾.......強
『玖』 文曰小強三體84分鍾mp3聲音全
文曰小強三體84分鍾視頻以速讀剪輯視頻的形式帶給大家無限震撼和沖擊,對於這種新的文體娛樂模式,大家感到非常新鮮,而且很多不想閱讀小說的觀眾福利來了,直接看視頻中作者個ID給大家的精簡視頻,就可以了解大概的內容了,雖然有視頻格式,但是mp3文本格式還是第一次出現。
作者採集了一共514部電影的視頻片段作為素材來整合的這部神作,充滿了慢慢的激情和熱血以及神聖的光輝。
mp3格式的文本可以在這里找到:mps文本下載
小時候父親跟我們說,希望我們長大了能用有限的生命在人類歷史上畫上些許痕跡,年幼的我當時回答,紙都不一定保得住,畫個痕跡給誰看?一切都沒有意義。程心(人性)或許就是那點意義,也是大劉給這個宇宙大悲劇留下的一點點光明吧。
一方面確實感覺在給人震撼和不出戲上面,電影應該無法超越這個片子了,倒不是因為國產電影多爛,而是這種小說確實在電影中不好表達,比如,如果沒有前面對於三體世界的高技術的充分渲染和人類無知的充分表現,就體現不出羅輯那句「我和三體世界對話」以及三體世界沒有任何遲疑的「已經按你說的做了」有多麼牛逼。
另一方面,這部剪輯倒讓我對以後的三體電影有了新的感受,目前網上吐槽最多的應該是選角,看了這部三體剪輯,我倒感覺三體電影的選角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即便是吳剛的大史,也不會是全劇最大的問題所在,問題一定出在導演和編劇上,要看導演自己希望以一個什麼視角去呈現這個故事,如果是誅仙青雲志那種覺悟,怕是即便真的讓人家艾德·哈里斯來演維德,讓凱文·史派西來演那個面壁者,爛片依然是爛片。原來看馮紹峰就知道八阿哥,後來後會無期里頭那個浩漢哥也還是不出戲的,所以演員如何是次要,導演和編劇定位才最要命。從剪輯來看,高圓圓演程心起初覺得老一點不夠漂亮了,但剪輯出來感覺也還不錯,氣質很像。古天樂在殺破狼2里演的壞叔叔剪到了這部片子里看上去還真有點雲天明神叨叨的感覺,加上一部戲的演員選誰也要根據情況來,總不能真的讓人家影帝凱文史派西來演個面壁者吧,所以演員真心不用糾結,要糾結的只有導演。
君不見查爺爺的笑傲江湖那麼正派,於正就敢讓令狐愛上東方教主;西遊記重拍本來可以特技亮眼典故考證,可大鬍子就敢拍成無厘頭。
看過三體小說再看三體視頻,我的感受就是,故事很清晰很精彩啊!然後小強那個解說也很帶感啊?比如那個,坐好了,我們要去未來了!(原作類似這個語氣,具體忘記了)再帶上那個坐飛車往前的畫面,給人就是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吧。看一遍視頻,就是把小說里的許多精彩更直觀地感受一遍,不覺得很爽嗎?
回到之前的問題,說看完視頻不想看小說的。首先,前面說到,有很多看完小說再去看視頻的;其次,相信有不少人看完視頻想看小說的,因為視頻畢竟只有這么久,其中還有好多精彩的細節好吧;最後,看完電視劇不去看小說的不是大把嗎?想看的已經看了,不想看的,沒時間看的,以這種精彩的視頻給他們一個直觀的故事,讓他們感受一下大劉筆下精彩的世界,這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嗎?
『拾』 三體全集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三體全集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中國文學氛圍和文學形式習慣的片面認識,導致我曾經一度認為中國寫不出這樣宏大而又有質感的科幻作品,不過劉慈欣的《三體》讓我認識到了我的錯誤,這也讓我認識到中國的文學不再局限於歷史、神話修仙,武俠等具有「過去感」的作品,也不局限於都市言情等「現在感」的作品,具有「未來感」的作品越來越多(不包括那些粗淺的所謂的科幻小說),曾經的哲學家或者文學家對於宇宙常常採用「陰陽」「八卦」等玄學解釋,而現在卻更多的有摩登的解釋。不同於軟科幻作品給人帶來的驚險刺激身心愉悅,硬科幻作品更多的是給人以深邃,讓人有一種內心深處的充實感,也讓人深思。而《三體》這部作品被把握得很好,刺激和深邃結合十分完美,用朴實的語言解釋了真實的科學理論,這不會讓人感到突兀,反而讓人更有興趣讀下去,而幻想的外星人、太陽系之外、乃至宇宙的盡頭,同樣用朴實的語言表達出了人類對宇宙的哲學理解。
現實與想像,人類與宇宙他們的完美配合,標志著《三體》在中國科幻文學史上的里程錶地位是無可撼動的。
記不清,大約是20xx或20xx年時第一次翻讀紙質版的三體,當時來說只是簡單的看了一遍,大概是因為不仔細不認真的原因,除了感覺很宏觀龐大剩下便沒有更深的印象了,現在想來大概是因為自己壓根就沒有讀懂這部佳作。現在再次看了一遍,斷斷續續的也算是完整的又看了遍,更加感慨自己的渺小,喜歡科幻,對宇宙著迷,卻並沒有對宇宙相關的知識有什麼深入的了解,曾經的相對論、奇點、各種紀錄片都被我深深束之高閣,慚愧。對於宇宙的思考也是受限於自己知識的匱乏和不學習停留在很幼稚的層面,導致自己在拜讀這本書的時候很多部分理解不了,更有的部分因為晦澀直接被我跳過。
對於我而言,這是一本我絕對在未來的日子裡會定時重新翻閱的宇宙科普和開腦洞的書。對於內容,受限於我自身的匱乏,我不敢發表什麼評論,很明顯的一點是越讀我做的評論越來越少,就是因為我深深陷入了文章的描述之中,自己也實在是缺乏語言去描述自己的想法,但是看到有些網友的觀點還是想要去辯駁一兩下[玫瑰]。
總而言之,讀完感覺腦子炸了,又炸了一遍,很糾結,又很神清氣爽的感覺,這不矛盾!接下來我要了解相關知識拜讀更多書籍填充自己,解答自己的疑問。然後,再次拜讀這本著作。
龜龜,龜龜,龜龜,欲辨已忘言,10多個小時是值得的,我會再重新讀一遍的。葉文傑,羅輯,雲天明,維德,程心,我們會再次相遇的。
從來沒想到一本書能有如此大的時間和空間跨越,如此深卻又很完美的格局,人性的弱點,人類的丑惡,人類的善良在寫一本書中展現的如此淋漓盡致。人類想要的是什麼,人類是什麼。或許我們只是為了求生存的碳基化合物,不過稍微有點思想。我們以為了解了一切(20世紀物理學中的兩朵烏雲),傲慢的以為科技到了現在這個程度既是頂峰,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是宇宙中的唯一,事實到底是怎麼樣呢?
這個世界是可知的還是不可知的,我們最終真的能了解這個世界所有的真相嗎?人類一步一步的走在撿貝殼的路上,我們有時間或者未來這個撿貝殼,或者說孩子真的能力把貝殼全部背在身上嗎?須知海里不止有貝殼。
慢慢的走著,慢慢的走著,慢慢的前進,慢慢的去探索,懷著敬畏,揣著謙虛,時不時的看看來自幾十個天文單位外的星光,我們提了提手中貝殼,明白未來還很漫長。
像是一陣暴雨後突然展現出來的太陽,在我完全沒有準備好接受結尾的時候走完了這本書的歷程。
宇宙和一片小湖泊一樣,都是一個環境,無非是范圍的大小之分。而人類作為這個環境中的一員,我們應該保守著作為人類最起碼的道德底線和對人性的美的體現。因為一個環境多姿多彩才能顯得更充實一些。不過人性的本源都有自私的成分,像程心那樣單純的完全沒有雜質的心靈是人類社會永遠地,最完美的成果。這本書用了很長時間從頭讀完,當災難來臨時的不同抉擇給我很多對人一輩子的思索。現在宇宙尺度上來看待你的百年人生速度之快還不及光粒子的億億分之一,彈指一揮間都是極高的榮譽贊美。而你這短短百年的光陰怎麼去留下些許痕跡,為了你之後的百年光陰,不做更遠的考慮,只為你身後的百十年光陰留點痕跡。之前在看大秦帝國時感嘆人傑歷來皆作輪,不求福明只向前。一個偉人的一生其實不能算是他的,只能說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他的作用不是為了推進那個時代,僅僅是為那個時代打上了一個更明顯更容易記憶的標記。而三體跨越的單位是世紀,是紀元,是光年,在時間的塵埃里你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灰塵。可惜我只是一個俗人,我甘願安安靜靜地在時光輪上做一個小標記,哪怕若干年以後這個時光輪也會被時間抹去。
這本書給五星吧,雖然還是覺得有些少了。再見,三體,再見,程心。
一開始是在回家的動車上看的。游戲界面裡面神奇的三體世界已經讓我不知所言。無規律的恆紀元,錯亂的時空以及有些奇妙的脫水行為。然後突然間打開了紅岸計劃,突然間出現了地球三體組織,大家相信著這個文明程度更高的星球會幫助地球建設更文明的秩序。
然後突然是真相,是三體人在四個世紀之後到達地球並入侵的宣告。
面壁人,我是你的破壁人。
完全不知道這一刻聯邦政府做的決定正確與否,就像曾經被否定的所謂咒語揭示了黑暗森林法則,就像曾經被認為叛逃的自然選擇號建立了星艦地球,就像曾以為那三個故事暗示的是掩體而最終需要光速逃逸時只有一艘宇宙飛船保留了人類文明……
明明只是冬眠了十六天的最後兩個地球人,醒來卻已經錯過了千萬年。
羅輯在最後的博物館里說的,如果亞歷山大大帝再往前走會不會遇到秦,漢沒有罷黜百家而是像春秋那樣百家爭鳴又會怎麼樣。多像人生。
看到那裡的時候思緒有些不受控制,想起我和某個人遙遠的人認識的過程,甚至稱不上相遇。如果早一步,如果晚一步,會怎麼樣。
廣闊的宇宙,還有這跨越千萬年的故事,給了我想像的空間。
這本書是我的大學領導兼精神導師推薦的,早在大學時就看到很多同學看,畢業後也有很多人看,囿於各種原因,最近才開始看,今天才看完,果然是一本敞開心扉的書,尤其是對我這種當前所謂的文科生,尤其是書中的理論物理基礎,很多刷新了我的認知,填補了我的知識空白,收獲很多,不虛一看。感謝向我推薦的人,也感謝作者。
書的篇幅比較長,但絲毫不影響前後的邏輯,整本書都充滿了嚴謹的邏輯,深厚的天體物理學基礎,需要作者很深厚的物理理論積累,只有實力派的作家才能寫出這樣的巨著。
但是書中也有不足,尤其是在和三體文明對峙開始後,越來越寫的單一,尤其是到第三部的太空後,有很多線索和邏輯感覺還是太過牽強或巧合,經不起嚴格的推敲和論證,也許是確實太過宏大,難以抓住具體,體現全面,能寫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希望以後的作品能夠進一步改進,也期待作者能夠寫出第四部,感覺可以拓展的接入口還是有很多,還有很多故事可以深入展開,沒一個埠都可以是一部宏篇巨著,誠心期待,也希望後來人能夠寫出更精彩的,希望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能夠早日掌握小說中的科技,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最近,有些許抑鬱,三月過後,多巴胺不在分泌,那些曾經讓我快樂的東西如今都讓我味同嚼蠟,沒有什麼能提起興趣,看完的三體也久久未提筆寫書評,這有何意義呢,這輩子活著又到底有什麼意義。想來想去,得出來的結論居然是毫無意義。
我們只是一群搭乘著有機物組成的宇宙飛船浮游於太空的會講話的猴子,總有一天我們會逝去,地球會消失,或者像劉慈欣《三體》所屬寥寥太陽系,也會消失與一張小小的二維箔。
於是,我在知乎上尋找答案,看到了一些讓我感動的答案:
人生的意義從來不是用理智人思考出來的,而是用心感受和體驗出來的。比如你喜歡那個姑娘,你和她戀愛了,你們談戀愛的那種感覺就是意義。你創業了,你創業的那種激情澎湃的感覺就是意義。你去為人類作貢獻,你給人類創造了更好的醫療產品或者教育產品,那個為他人奉獻的感覺就是意義。你去旅遊了,你感受到大自然周圍的美景讓你感覺流連忘返,這個就是意義。
無論是戀愛帶給你的歡喜,創造帶給你的成就感,美食帶給你的享受,美景帶給你的震撼,家人帶給你的溫暖,最終給你帶來的就是快樂感幸福感,我們內心需要的就是這種快樂感,快樂既是起點,也是終點。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同樣,有愛做的事情就去做,有愛的人就去愛,有想追求的東西就去追,有想提升的地方就去修。快樂就是人生終極意義。
距離我第一次拿起《三體·死神永生》已經七八年之久,那是我的高中生活里一個平靜的下午,我和好哥們在新華書店瞎逛時,他從奇幻玄幻書架拿起了《死神永生》並向我大力推薦。我從第三部開始讀,又讀了第一部和第二部,在後來的生活里得空時又反復讀了好幾遍。
雖然我讀過一些書,但是高中時印象最深的只有《平凡的世界》和《三體》,這兩本風馬牛不相及的書,一本講這片土地,另一本講這片星空。
我已經記不清第一次讀完全本時的那種感受,但後來每次仰望星空時,我都會想起「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我們一定還能相見的」。我十分欣賞雲天明,那是低到塵埃里、被人隨意安排命運的人,在經歷過生理死亡和精神死亡後還能擁有著熱情去愛與生活。我嚮往著成為章北海和維德,能有著敏銳的洞察力,為生命中認定的既定目標「不擇手段地前進」。
每當遇到看起來過不去的困難時,我都會想:人類不過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這一點小事情在宇宙的尺度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但這絕不是虛無主義,相反地,《平凡的世界》里的這句話一直提醒著我:「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
這就是我的「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吧。
《三體》這本書幫我們開了許多腦洞。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腦洞就是教我們,看問題時可以通過一個世界去看另一個世界,通過一個維度去看另一個維度。通過微觀世界可以看清宏觀世界的問題,通過事物在宏觀世界的展開,可以改變復雜的'微觀世界。
當你以為它講述的是一個復雜的宇宙體系,其實只是揭示了一個簡單的自然現象。而當他講述一個簡單的原理,卻可以解釋復雜的宇宙。讓我們來想一個問題,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則,是不是也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呢?當你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你的思維已經從宏觀流向了微觀,繼續思考,延展想像,你的思維就向著另一個微觀層面沉降。人類社會中如果存在黑暗森林法則,那麼人類無法向更高的文明進化,但黑暗森里法則在人類社會特定時間,特定空間,特定群體中又是存在的,我們每個人類個體都經歷過,或在我們身邊發生過黑暗森林法則。
原本黑暗森林法則存在於宇宙這個四維空間中,當我們把這個問題引入人類社會,這個法則就拆分成時間平面和立體空間兩個三維世界的法則。我們可以在兩個可控的三維空間中對黑暗森林法則進行重構,然後改變黑暗森林法則對宇宙的影響。
世界是可以拆解和重構的。
以上是我眼中《三體》世界中所隱含的哲學。
我的天,我花了30個小時……看到最後真的是又不想看又想看,不想看是大劉書中描述的畫面,我想像不出來了(太難了),還有一些枯燥的科普,我看不懂啊(太難了)。想看是因為,我想知道程心,AA,雲天明,關一帆,智子,太陽系,整個宇宙最後都怎麼樣了,還能發生什麼樣的故事,還會有什麼轉折……只能說作者太強了,這個想像的宇宙,妙啊,絕啊(太難了,我描述不出來啊)。還有一些巧妙的推動故事發展的轉折,讀完真的爽(可是有人說這不是爽文……)。
最值得稱道的,應該是作者站在整個人類的角度,表達的對於人性的揣摩、對於文明與時間相輔相成的論述、對於宇宙萬事萬物生存和毀滅的解釋了。我說太多,只能表現我的膚淺,只有自己讀過才能感受這個宏大磅礴的世界。
看這本書的十天里,我有時會想自己何德何能在一個這么狹隘的課桌前閱讀整個宇宙這么宏大的一個故事呢?讀完,我長見識了,我也知道了自己見識的淺薄。針對自己沒有能想像出來的畫面,和書中模稜兩可的情節,我在b站看到了另一個超級有才華的博主「文曰小強」,他通過剪輯竟然把三體「電影版」的展示出來了,跪了,而且我看了,真的生動形象……
好了,我不說了,大家有機會就看看吧,畢竟我覺得能把整部書一口氣讀完,一直沉浸在這個三體世界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好的科幻小說都要腦洞很大,而腦洞大的程度往往和看書時嘴巴張大的程度成反比,我看這書時嘴巴總是張得很大,所以對腦洞部分就不評論了。那麼,什麼是好小說?我覺得就是讓人忍不住想看下去的小說,按這個標准,三體是好小說。但什麼讓它成為了好小說呢?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作者的「殘忍」。小說結尾地球和太陽系都毀滅了,一點兒不符合大團圓結局的要求。但這還不是最殘忍的,最殘忍的是讓你在絕境中燃起希望,然後再毀滅它。從面壁計劃,到人類的兩千艘太空戰艦,到黑暗森林威懾,再到掩體計劃,一次次希望之火燃起,再一次次被掐滅。其次是作者的「善惡不分」,三體是「惡」的么?不是,他們只是為了生存。
程心是「善」的么?好像也不是,如果不是她的選擇,黑暗森林威懾就不會被打破,人類在最後末日來臨之前可能已經擁有曲率驅動飛船和黑域技術。既「殘忍」又「善惡不分」構成了這部作品的哲學背景,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一次又一次轉折,造成主人公與人類命運的跌宕起伏。它使得這部小說好看,也使得它深刻:世界本如此,無論殘忍還是悲憫,無論善還是惡,都只是一種解讀,它們相生相剋,幻化無限。而你,終要有一種你自己的解讀。 「她終於看清了,使自己這粒沙塵四處飄飛的,是怎樣的天風;把自己這片小葉送向遠方的,是怎樣的大河」。
這次三體(全集)是我利用上班期間的休息碎片時間完成的。剛開始寫了一些閱讀過程中觸動的想法,也獲得了不少贊和評論。可是,越往後看,越發現自己被作者對於宇宙規律、人性、責任、愛情等的詮釋而拋到宇宙之間,失去了重力的作用下,大腦因一度缺氧所能想像到的,試圖留下閱讀痕跡的筆記,始終無從寫起。震撼之餘,感慨那種天馬行空般的想像,更驚嘆於有邏輯的而又空渺的真實感。
小說中從汪淼,到葉文潔、章北海、羅輯、程心、雲天明、大史等人,每一個人都承擔了各自的責任,但每一個人都是主角但又都不是。當單個個體面對人類,??,太陽系,銀河系,三體文明及浩渺宇宙的時候,顯得格外脆弱和渺小。由於責任所展現出來的人性光輝卻在黑暗宇宙中璀璨奪目。那些人性的自私和貪婪就如黑幕一般,阻擋了文明之間的交流。
當我深夜加班後,踏出公司大門的時候,抬頭仰望星空,那一輪明月,那或明或暗的星星,那深邃黑暗的背景里,有多少雙文明的??看著這個藍色星球。而我就是他們眼中的小蟲子,和我一樣的小蟲子們,他們時而憂愁煩惱,時而安靜思考,時而熱情澎湃,時而幸福快樂……他們為了生活而工作,為了家庭而辛勞,為了孩子而奔波,為了錢而不得不出賣自己的時間……,可這里的一切都會在降維打擊面前,瞬間被捲入深不見底的漩渦歸為烏有。一切將被終結,一切也會被時間遺忘。宇宙將繼續膨脹,直到一個新的奇點出現,宇宙的殺戮也將繼續……
在一個黑暗的時代,地球文明中的一個女人拿起了一根火柴,點燃了一堆篝火來尋找溫暖和光明;而在這個森林深處的某一個角落有著另一個文明,這個文明正苦於掙扎,同樣也在尋找著屬於它們的光明和希望。
而這束光,在一時刻同時成為了這兩個文明的希望之光。前者等待著後者來拯救自己,而後者也派出了自己的「使者」來追尋這束光的源頭。
隨著兩個文明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的相遇,地球文明第一次真正看到了這片森林的黑暗,於是就像一個恐懼的孩子,熄滅了一切在這片森林中尋找朋友的篝火,在暗夜中發抖與哭泣。
雖然三體文明佔領了地球文明的營地,兩者處於奴役和被奴役的關系中。但是在森林深處發出的一絲漣漪,改變了兩者的命運,使兩個文明同時陷於來自這個森林秩序的打擊。不同於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相遇時的量級差距,這種打擊已經超出了兩個文明可以承受之限。目睹戰場之日,即是滅亡之時。
兩個文明,從田園生活轉變為游牧民族,繼續在這片森林中生存。森林中的物競天擇隨時都在發生。有重生的絢麗,也有滅亡的黯然,在億萬年暗無天日的戰爭中,誰都看不到最深層的毀滅力量,但是它是存在的。就像在這片森林中游盪的死神一樣。
最後一切的一切,回歸到原始的奇點。最後面對重生後的,只有兩雙眼睛。
這是一本十分好看的科幻小說,讓我對星空產生了不一樣的幻想,開闊了我對科幻小說的大視野!閱讀她時讓我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她是我看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文中多次對環境的描寫是十分的細膩,幾筆的勾勒,就能生動地描繪出周圍唯美的環境,最讓我佩服的是作者對科技文化的描寫,他並不是憑空捏照,文中的「宇宙飛船」「黑域」,「光速驅動」,「多維空間」……都是有科學的支撐,閱讀時,你會發現當代基礎物理是對一個文明的發展多麼重要,一顆懷有愛仁的心是多麼明智,一顆懷有無畏勇敢的心是多麼強大!在危機到來時,這一切完美地詮釋了人類文明的高尚和不凡。
從一開始的三體文明與人類文明摩擦,之後開始了互相的競爭,最後的化干戈為玉帛,一起開創他們的世界。這就是生死之交啊!
在這部小說中,蘊涵了許多人性的光輝,不得不說,這分析十分透徹與真實,在危機面前,弱肉強食!當然,人類的閃光點就越加燦爛了,每一代科學家為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真的是無比耀眼,是他們對自己的苛刻要求,才使人類文明一代又一代地持續下去,走得越來越遠……,真的十分佩服!
太多的太多,無法訴盡,對科幻小說有興趣的夥伴,這本《三體》非讀不可[害羞]
感激這部小說帶給我不一樣的思維!讓我的心靈世界多了一片深邃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