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版城南舊事有哪些內容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痴立 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 ,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本片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配角獎(鄭振瑤)、最佳音樂獎,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鷹獎;1984年獲第十四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1988年獲厄瓜多第十屆基多城國際電影節二等獎——赤道獎。
電影點評:吳貽弓導演的《城南舊事》。它根據林海音的同名小說改編,透過一個小女孩的純真的眼光,去展示二十年代舊北京的社會,展示當年那籠罩著愁雲慘霧的生活。影片在結構上猶具獨創性。編導排除了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所組成的情節線索,以「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為基調,採用串珠式的結構方式,串連起三段並無因果關系的故事。這樣的結構,使影片具有多棱鏡的功能,從不同的角度映照出當時社會的具體歷史風貌,形成了一種以心理情緒為內容主體,以畫面與聲音造型為表現形式的散文體影片。同時,影片又輔之以舒緩的節奏,象徵、含蓄、對比、重復等藝術手法創造出一種近乎中國水墨畫般的寧靜、淡泊、簡約的意境。
㈡ 1983年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1、1983年上映的電影《城南舊事》,是一部改編自女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說的中國劇情片,由著名吳貽弓導演。
2、影片1982年公映後,在海內外均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樂三項大獎,以及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貝爾格萊德國際電影節等獎項,該片是「文革」結束後中國內地第一次在國際影展中獲得大獎的影片。
《城南舊事》人物簡介
1、英子,主人公英子是一個善良、聰明、大膽,5、6歲的小女孩。生活在北京胡同里,以充滿童真的眼光觀察著世界,關注著她周圍的各色人等。最終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爸爸因病離世,英子意識到,自己長大了。
2、秀貞,惠安館痴傻的瘋女人秀貞與英子成了朋友,在英子的幫助下,瘋女人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兒,然而,命運弄人,秀貞母女相認的晚上便慘死在了火車輪下。
3、蘭姨娘,父母的朋友,心地善良,敢於追求愛情。爸爸對蘭姨娘日久生情,小英子撮合同住家中的德安叔與蘭姨娘,事成後兩人相約離開。
4、宋媽,英子的奶媽,是個朴實的鄉下人。宋媽幾年前撇下孩子來到英子家中伺候,卻收到兒子溺水身亡,女兒被賣給別人的噩耗,宋媽含淚離開。
5、爸爸,喜歡過蘭姨娘,最終因病去世。
㈢ 城南舊事的電影,和歌曲
下載地址:
http://61.141.0.208/jxbk/data/jszp/xddwx/IMAGES/cnjs01.rm
http://61.141.0.208/jxbk/data/jszp/xddwx/IMAGES/cnjs02.rm
訊雷下..還比較可以!
我上次用過..效果還可以..
你也可以用用!
㈣ 請推薦幾部講述老北京 和老江南的內地老電影吧 比如《老店》《城南舊事》《風雨故園》
我看過的片子里,《我的九月》不錯,90年北京胡同大雜院兒里的事兒。
㈤ 1983年上映的電影講述了英子在北京是什麼
1983年上映的電影《城南舊事》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評價:
《城南舊事》選用了兩首20世紀20年代的歌曲作為插曲。《麻雀與小孩》出現在英子上學之初,歌中唱出的小孩與小麻雀的問與答,表現了麻雀等「母親」覓食歸來的急切情景,在影片中烘托出了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心靈。
而《送別》在內容情調上則是深沉、復雜的心理活動的交織,並且與《麻雀與小孩》形成了對比,在影片情節、人物性格的發展上起到了以聲相助,托景傳情的作用。
㈥ 有什麼像《城南舊事》一樣的電影
《茶館》、《祝福》、《阿Q正傳》、《邊城》、《駱駝祥子》、《月牙兒》。
《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獲》雜志創刊號。1958年6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眾生。
劇本中出場的人物近50人,除茶館老闆之外,有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的資本家、清宮里的太監、信奉洋教的教士、窮困潦倒的農民,以及特務、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
作品通過茶館老闆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描寫他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於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劇作在國內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中國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
㈦ 幫忙找些像 《城南舊事》啊 老舍,魯迅的文章拍成的電影誰給幾個
老舍 《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等
月牙
駱駝祥子
活著
霸王別姬
阿Q正傳
日出
㈧ 1983年上映的電影什麼改編自林海音的同名小說
電影《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㈨ 由(城南舊事)編的那個電影是什麼
中文名: 城南舊事
外文名: South of the old
出品時間: 1982
出品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演: 吳貽弓
編劇: 伊明
製片人: 許松林
類型: 劇情
主演: 沈潔,鄭振瑤,張閩,嚴翔,張豐毅,袁佳奕,洪融,徐才根,朱莎
片長: 91分鍾
上映時間: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