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部外國電影,預告片里有這么一段慢鏡頭特寫,一發子彈擊中一個人的面部,牙齒那個部位
我們信仰上帝
編劇:Alex Gingell
主演:Alan Butterworth/Alexander Gingell/Dan Haigh
類型:動作/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2-11-10
Ⅱ 中國第一個用慢鏡頭的電影是哪個
天涯海角
----裡面有段慢鏡頭是女的跑男的追,還是男的跑女的追的愛情片,在海南島拍的。
Ⅲ 有沒有什麼電影或動漫里有跳躍的慢鏡頭如圖
影片《變臉》,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肖恩·阿切爾從海上平台跳入大海的鏡頭。
http://ke..com/subview/7070/5045893.htm
Ⅳ 有慢鏡頭的動作或者科幻電影
俺知道了,這個電影叫《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美國大片,挺好看的。 《機械公敵》?《機器人》?《寶萊塢機器人之戀》?《未來警察》劉德華演的
Ⅳ 有哪些經典的電影慢鏡頭
黑客帝國1 躲子彈
Ⅵ 請推薦西部片(200高分) 經典不經典的都要。 請推薦吧。誰最多,給誰分
義大利式西部片
《荒野大鏢客》1965年
《黃昏雙鏢客》1966年
《黃昏三鑣客》1967年
與印第安人戰爭、騎兵隊、篷車隊、驛馬車
《與狼共舞》
《卡士達將軍》
《鄧迪少校》(Major Dundee)1965年
《西部開拓史》
《亂世英傑》(The Plainsman) (1936年)
《要塞風雲》(Fort Apache)
《黃巾騎兵隊》(She Wore a Yellow Ribbon)
《邊疆鐵騎軍》(Rio Grande)
《搜索者》(The Searchers)
《紅河谷》(Red River) (1948年)
《驛馬車》(Stagecoach) (1939年)
《魔鬼騎兵團》(The Horse Soldiers) (1959年)
賞金獵人
《血泊飛車》The Naked Spur (1953)
尋寶淘金
《遠鄉》The Far Country 1955年
《北國淘金記》North to Alaska 1960年
警匪、法治
《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年
《日正當中》1952年
《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1946年)
《豪勇七蛟龍》
《ok牧場大決斗》(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1957年
《執法悍將》
《西部開拓史》
《警探奇俠》(Destry Rides Again) (1939年)
《盪寇志》(Jesse James) (1939年)
《赤膽屠龍》(Rio Bravo) (1959年)
《雙虎屠龍》(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1962年)
與墨西哥戰爭
《邊城英烈傳》
《圍城13天:阿拉莫戰役》
《日落黃沙》
南北戰爭
《西部開拓史》
《黃昏三鑣客》1967年
《魔鬼騎兵團》(The Horse Soldiers) (1959年)
江湖恩怨
《殺無赦》Unforgiven 1993年
《虎豹小霸王》
西部真實名人
《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1946年) (Wyatt Earp, Doc Holliday 懷特·厄普、何立德醫生)
《ok牧場大決斗》(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1957年 (Wyatt Earp, Doc Holliday)
《執法悍將》 (Wyatt Earp, Doc Holliday)
《亂世英傑》(The Plainsman) (1936年) (Wild Bill Hickok, Calamity Jane 蠻牛比爾·希考克、災禍珍妮)
《盪寇志》(Jesse James) (1939年) (Jesse James, Frank James, James-Younger Gang 傑西·詹姆斯、法蘭克·詹姆斯兄弟、詹姆斯-楊格幫)
《虎豹小霸王》 (The Sundance Kid 桑丹士小子)
其他題材
《蘇洛》The mask of Zorro
《回到未來3》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I
Ⅶ 有哪些場面調度設計的非常好的電影
《花樣年華》算是「教科書」級的場面調度。
《花樣年華》是典範之作,這部被說成「不能再少一個鏡頭」的作品代表了王家衛一貫的剪片作風。開場5分鍾時的一段時長一分鍾的慢鏡頭中,可能很多人沒注意,這里已經介紹了超多的基本信息和鋪墊。
鏡頭一開始的是蘇麗珍/陳太太(張曼玉)穿著經典的旗袍走進房東王媽家的麻將桌邊陪老公陳先生。
然後緊接著進來周慕雲(梁朝偉)的老婆周太太穿著相對開放的著裝搭了下蘇麗珍的肩,兩人相視一笑,說明雖然兩家只是隔壁租客,但經常來往,有一定的感情。
接著周慕雲(梁朝偉)從麻將桌前讓給自己的太太,一下子就說明了周慕雲和他太太之間其實還是女方佔主導地位。還有周慕雲對蘇麗珍的尷尬一笑,一下子就體現了兩人間最開始微妙的關系。
最後鏡頭停在蘇麗珍和他老公陳先生上,要知道這時在麻將桌上除了兩個房東就是陳先生和周太太,說明兩人平時經常會有機會進行一定長時間的碰面交流,這也為之後這兩人的婚外情做下了鋪墊。
還有在電影情節發展期有一段兩人「約會」吃牛排的場景。
Ⅷ 誰能告訴我電影中的慢動作用於哪些場景各有哪些意味
「電影是每秒鍾24畫格的真理。[1]」而當電影的拍攝速度超過了24畫格/秒時,我們便稱之為升格拍攝,升格拍攝的畫面到了銀幕上以正常速度放映,自然也就造成了電影時空上的延展放大,這便是我們口中常說的慢鏡頭。相比於國外的電影來,香港電影對慢鏡頭的使用顯然更加頻繁,更加細碎,也更少限制和顧忌,下面便對之做一個小小的概括,看看香港電影人是如何靈活多變地運用這一拍攝手段的!
一.「暴力美學」與慢鏡頭:
早期的香港動作片中,慢鏡頭用得並不是很多。一般是兩個人進行對打,打到關鍵時刻正面人物施出絕招,一個飛腿或一記重拳打得反派跌倒在地,這時為了突出正面人物的神勇,而故意對動作場面進行時間上的誇大處理,音效上再配以人物的叫喊聲,真的非常有氣勢。但畢竟這是一種非常老套的拍攝手法,如今看起來實在有些好笑,於是很快便隨著「香港新浪潮」運動所帶來的先進手法而被淘汰。淘汰舊事物的同時,新的「暴力美學」觀也在逐步形成。這批才華橫溢的動作片導演,用他們手中的攝像機為我們營造出了一個個浪漫詩化的江湖世界。吳宇森、徐克以及他們的御用武術指導程小東便是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可以說沒有他們,也就沒有香港動作片的「黃金十年」(1986-1995)!
其實說到香港電影的「暴力美學」,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大導演吳宇森。作為邵氏「陽剛暴力美學大師」張徹的弟子,吳宇森在其1986年的「咸魚翻身」作《英雄本色》中,非常果斷地將中國傳統武術中動作的柔美和諧融入到緊張激烈的槍戰戲當中,並採用了大量的慢鏡頭來淡化暴力上的血腥,更多突出的卻是動作上的美感。此後的《英雄本色2》、《喋血雙雄》和《縱橫四海》更是將這一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比起師父張徹來,顯然在自成一派的同時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他最具實驗色彩的嘗試還是在《辣手神探》的醫院走廊槍戰中,使用動作場面非常罕見的長鏡頭來表現周潤發和梁朝偉穿行在迷宮一樣的走廊里,不斷擊斃敵人,進入電梯後又來到另一個樓梯的走廊。這個長鏡頭中五次將正常速度轉換為升格速度,基本是在兩人擊斃敵人前後身體位置互換的時候。這種速度的變化形成了槍戰場面一張一弛的節奏感,而升格放大兩人互換位置時的動作,既表明這兩人配合默契,又象徵著他們每個人心態的變化和情感的交流。鏡頭始終沒有切換,一種盡在不言中的患難真情逐漸飽滿膨脹,彌散在很少台詞的緊張環境中,傳遞出微妙的浪漫氣氛[2]!
香港電影就是這樣無時無刻不製造浪漫,徐克和程小東的合作更是體現了這一點(當然吳宇森不少作品中的武指也是程小東)。作為動作指導,程小東在當時的這個圈子裡絕對算是個另類。他不像袁家班、劉家班那樣注重硬橋硬馬的真功夫,也不像成家班、洪家班那樣專攻妙趣橫生的諧趣打鬥,而是充分利用快慢鏡頭的相互交叉,遠景近景的不停切換來表現出一種更加富有張力的動作語言。在他的影片中,非常注重造型美學的運用。他能把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和梅艷芳等不會武功的美女變為一招一式煞有模樣的武林高手,就是通過對人物造型的塑造來完成的。《東方不敗》中的黑木崖之戰以及《風雲再起》中的海船之戰,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舉手投足之間便是一代武林梟雄之風范,而《新仙鶴神針》中更是運用慢鏡將武林高手靜時的長衫飄飄和動時的天馬行空表現得靈氣十足,充分體現了武俠小說字面上所蘊含的意境。而最具小東特色的還是利用慢鏡來表現人物被對方擊敗後倒地時的動作,特別是像《武俠七公主》和《東方三俠》中多人的倒地動作,則採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對每個人物的動作造型在時間上逐一進行放大展示,使得本應狼狽不堪的倒地變成了優美飄逸的舞蹈。如此具有浪漫氣息的暴力展示,自然成了此後不少動作指導競相模仿的對象!
雖然袁家班走得比小東要傳統,但也並非一成不變的。特別是像《太極張三豐》這樣需要表現中國最柔拳法最強戰鬥力的影片,慢鏡頭的使用也就成了影片武戲成敗的關鍵所在(同樣是表現太極拳,袁和平的《太極張三豐》就遠比洪金寶的《魔教教主》要好得多)。無論是張三豐練拳時抱葉成團的神來之筆,還是張三豐大戰董天寶時揮灑自如的套路展示,都成了西方的動作指導一百年都無法炮製出來的經典!
二.文藝片與慢鏡頭:
其實文藝片更多還是同長鏡頭結合在一起的,許多世界聞名的電影大師,像小津安二郎啊,特呂弗啊,阿巴斯啊,安哲羅甫洛斯啊,侯孝賢啊,都是玩弄長鏡頭的好手。香港電影素以快速剪輯聞名,長鏡頭的運用方面自然也就忽略了許多,即使是文藝片,節奏也比其他地區的文藝片要快得多。當然慢鏡頭並不是長鏡頭,有的時候為了體現出詩意的效果,導演們還是願意提高攝像機的拍攝速度,將銀幕時間盡可能地放大,這在王家衛的文藝片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比如說《阿飛正傳》吧,阿飛離開生母庄園時那個反復出現的奔跑慢鏡頭,則體現了人物「無腳小鳥」般的無根性,他渴望有個歸宿的夢想破滅了,只有繼續「飛呀飛,飛呀飛」,直到自己生命終結的那一天才落下地來。而到了《東邪西毒》的幾場動作戲中,更是採用了「抽格加印」的手法,即在升格鏡頭中平均去掉動作的一部分畫格(在1-2-3-4-5-6的畫格順序中去掉1、3、5),但是並不壓縮整個鏡頭的時長,而是在空出來的地方加印動作的其他部分(變成2-2-4-4-6-6的序列)[3],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慢鏡頭表現。其實這種手法並不是為了突出打鬥的激烈,而是為了傳達片中人物的內心感受,特別是西毒內心的無盡孤獨和失落,更是在一頭一尾地兩場打鬥中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自從九七回歸以來,香港電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那些為了吸引觀眾而常用的快速剪輯手法漸漸減少了,代之而來的是多種景別,多種鏡頭的交互運用。比如杜琪峰《大事件》中那個長達七分鍾,極具寫實色彩的長鏡頭,在徐克吳宇森時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於是,在這種風潮下,許多商業定位的影片都體現出濃郁的文藝色彩,採用起大量的長鏡頭和慢鏡頭來。像葉錦鴻《半支煙》中對舒淇的描繪,就是通過了升格鏡頭的運用,給人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數十年過去了,她依然那麼年輕而有風韻,這到底是豹哥(曾志偉)腦海中的幻覺,還是實際物象的客觀呈現,我們與其仔細考究,還不如就這樣迷迷糊糊地沉醉於「電影魔術」所構造的銀幕幻像中。而《金雞2》的結尾處,年邁的阿金眼前浮現出一幕幕的往事畫面全都是以慢鏡來表示,非常恰如其分地體現出一種「時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的唏噓感慨。既然商業片如此注重鏡頭美學的運用,文藝片就更不用多說了,在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中,伴隨著舒緩的歐式音樂旋律,西裝筆挺的周慕雲和旗袍裹身的蘇麗珍在狹窄的弄堂過道里徐徐擦肩而過,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小資情調的場景,不知迷倒了多少痴男怨女。這種風格一直延續到《2046》和短片《愛神——手》中,成了王家衛新世紀繼續叱吒於香港影壇的殺手鐧!
三.惡搞慢鏡頭:
比起動作和文藝來,香港電影人最愛做的恐怕還是惡搞了。當他們惡搞起來,從最低俗的「屎尿屁」到最高雅的貝多芬音樂,可是什麼類型品種都不願意放過的,而慢鏡頭這樣一種拍攝手法自然也就被納入了惡搞的范疇之列。周星馳絕對是這方面的好手,像《賭聖》中他模仿賭神出場時的風光無限,便是通過慢鏡頭來實現的,這種手法到了《審死官》中再次被搬用,宋世傑出場時所得到的民眾歡呼根本不亞於賭神。而《龍過雞年》(又名《撞財神》)就更加離譜了,因為根本就沒採用任何升格鏡頭,而是故意將周的出場動作放慢,從而製造出一種更加強烈的喜劇效果,像是對原先這種模式化出場方式的一種嘲諷。當然最有趣的還是《行運一條龍》中何金水慢鏡出場時,身後激盪而起的氣流和樹葉,本以為這是一個普通的裝酷鏡頭,沒想到卻是他花錢僱人用鼓風機所製造出來的效果,再次狠狠地惡搞了一把!
其實這種惡搞並不是星爺的專利,像《東成西就》中的「眉來眼去劍」,就是沒採用升格鏡頭而形成的「特殊」效果,張國榮所飾演的東邪和王祖賢所飾演的小師妹你眉來我眼去地相互放電,敵人的打鬥速度也不自覺地放慢了下來,「心甘情願」地被他們逐個痛宰,多麼有趣的創意啊!類似的還有《鍾無艷》中鍾無艷同放屁將軍的一場比試,為了不讓將軍因放屁而分心,兩人故意將打鬥速度放慢了下來,給人的感覺卻像是一種慢鏡頭的回放!
再來看看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當片尾唐伯虎滿以為自己抱得美人歸時,映入眼簾的卻是石榴姐那張不堪入目的丑臉。兩人徐徐旋轉下落,氣氛也由剛才的喧鬧轉入現在的平靜,更加體現出唐伯虎此時萬般失落的無奈心情。男抱女下落的場景倒是很平常,而女抱男下落的場景也隨著新世紀「小男人」喜劇的泛濫而屢見不鮮,2002年的《河東獅吼》中,柳月紅將下墜的程季常緩緩接入懷中的慢鏡頭,則象徵了影片中女人對男人的一種徹底征服!
好了,說了這么多。但香港電影中的慢鏡頭數以萬計,絕不是我的一篇小文所能囊括的,在這里只是拋磚引玉,引發大家的一些思考,看看如何能夠通過慢鏡頭使得香港電影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Ⅸ 提供一些經典電影
一。恐怖片:
《閃靈》庫布里克執導的代表作品,恐怖小說大師史提芬.金的劇本,去年獲得終身成就獎的約翰.尼科爾斯的代表作之一。約翰在砍碎的門縫里獰笑的場面成為經典畫報。以後所有的恐怖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找到《閃靈》的影響。
《神龜第六感》布魯斯.威力主演。結局出乎意料。編劇功力深厚。
《死神來了》(1.2.3)死亡場面巧妙到精緻的地步,死亡也是一種藝術。
《密窗》史提芬.金親自編劇,執導的一部作品。說實話他的執導能力跟他寫作能力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但是強尼.戴普的表演堪稱一絕,值得一看。
《德州電鋸殺人狂》導演:托伯·霍善《德州電鋸殺人狂》故事原型出自1957年的一個美國殺人狂艾德·蓋恩。以艾德·蓋恩事件為題材的影片早已層出不窮,尤其是他以人皮縫制「皮臉」的殘忍手段,在眾多恐怖片中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就連《沉默的羔羊》也深受影響。它被認為同《活死人之夜》和《驅魔人》一起開創了現代恐怖片的新時代。但影片中有著太多的暴力和血腥,這使的影片一直以來備受爭議
《沉默的羔羊》估計你應該看過。
《驅魔人》都說好,但是我覺得一般,裡面有許多跟宗教有關的,不是很了解美國文化的看不太明白,而且畢竟是77年的老片,節奏比較慢。
《山村老屍》《怨咒》《午夜凶鈴》。依然是恐怖片,這幾個就繞不開,但是我很不喜歡,純粹是為恐怖而恐怖。我老覺得,恐怖片看完之後應該讓人學會珍惜一些東西。看恐怖片應該象是走夜路,經歷了一百多分鍾的煎熬,最後發現自己仍然在燦爛的陽光下,就好像別人替你經歷了一次冒險,然後長出一口氣:幸虧那些東西沒出現在我身上,接下來對某些東西會有新的認識。這些事我認為好的恐怖片必備的要素,也是決定一個片子是次品還是良品的重要因素。
二。動作片
我主要說一些你可能沒看過的,但有些經典的也是繞不開的。
《盜火線》主演:瓦爾.基默,阿爾帕西諾,若伯特.德尼羅。像cs一樣的槍戰場面,一警一匪鬥法的俗套卻被拍得盪氣回腸,最後阿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握手的場面在我腦海中久久不散。順便說一句,徐懷鈺那個攔了街的「我是女生」裡面唱到的「你不要學羅伯特.德尼羅,裝酷站在巷子口等我」說的就是此老兄。
《空中監獄》《勇闖奪命島》《變臉》都是邁克.貝 的片子,尼古拉斯.凱琦主演。都可以看看。都是英雄打不死,壞人不長命,但是效果一流。
《佛盜線》仙巴都的泰拳暗叫耍的一個漂亮。
《狙擊職業殺手》里插.基爾,布魯斯.威力兩大影帝,聯袂演出,節奏明快,好看。
動作片大都是效果取勝的商業片,可以批量介紹:《碟中諜1.2》《義大利任務》
有些另類的:《殺死比爾》昆汀的暴力美學根由視覺沖擊力,不想jonson wu老就是那幾招,慢鏡頭,放鴿子,都不會點別的,暈
《暗花》(香港)
三,戰爭片:
《勇敢的心》細說了蘇格蘭的民族英雄,順便質疑了英國王室的血統不純,以期王室出面辟謠。但真正激動人心的還是梅爾.吉布森最後的那聲呼喊:freedoem
《角鬥士》
《黑影降落》
《盧安達飯店》探討戰爭對人性的扭曲。
《辛德勒名單》說出了人性對戰爭的反撥。
《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10集)
《世界大戰》湯姆.克魯斯,投資超過泰坦尼克。
《世界末日》布魯斯威力
《天煞,地球反擊戰》
《魔戒1.2.3》男人一定要看,找大塊時間,3季連看。
四,愛情
《情書》一個字「美」,太美了。不能看日本的原版,要看喬榛、丁建華配音的版本,刪去了原版的許多不必要的情節,更緊湊,而且配音非常到位,比原版的都好。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和《情書》一個導演,也很好。
《真愛至上》英國的片子,有修.格蘭特。《諾丁山》。
,〈〈大開眼界〉〉——骯臟,這是一部穿透人心的靈魂之作,也許並不適合我們這樣的年齡去看,但是一旦結婚了更是不能看,它可以把夫婦兩人的關系引向絕路。它所揭示的是兩性間的嫉妒,猜忌,人對肉慾的貪婪和所謂上流社會的虛偽和骯臟。庫布里克的遺作,指明要湯姆克魯斯夫婦演,結果演完他們就分手了,我一直認為這是庫布里克給世人開的一個玩笑,它完全能預見到,這對好萊塢模範夫妻的分手。
累了,部分累了。
〈〈肖申克的救贖〉〉又名〈〈刺激1995〉〉
〈〈美國往事〉〉
〈〈霸王別姬〉〉
《活著》
阿甘
教父
雨人
羅馬假日
虎口脫險
《搏擊俱樂部》美國極至憤青電影,大衛芬奇導演,布拉德.皮特、愛德華.諾頓主演。經典。
《莫扎特》
天使艾米莉
七宗罪
美麗心靈
猜火車
《聞香識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