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生時代我們討厭的作家有哪些
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每當老師讓背誦某某作家的文章時都會惹得我們一陣頭疼,甚至心裡罵罵咧咧奇怪他們把文章寫那麼長幹嘛。下面這幾位作家,相信是最讓大家頭疼的。
1.屈原
一篇《離騷》又長有拗口,讀起來都困難更別說背誦了,結果老師要求背誦好幾段,不會背就要受罰。當時我們甚至會想,屈原啊屈原,你沒事干寫這玩意兒幹嘛?你寫了不要緊,卻坑了千百年後的我們。
2.李白
李白的作品雖然大多不長,但是從小學到大學都讓被他的詩。什麼《靜夜思》、《送汪倫》、《蜀道難》、《將進酒》個個都得會背誦,當時心裡對李白的怨恨非常深。
3.杜甫
這位與李白齊名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也是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沒有少過。你說詩歌短吧容易背誦,但是他偏偏來了個《自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讓人那個頭疼啊。當時老師要求全文背誦,到現在筆者還不會背呢。
4.蘇軾
蘇軾可是個全才啊,詩歌、散文都上了課本讓學生背誦,《赤壁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時要求背誦它們的時候大家心裡有沒有過對蘇軾的「仇恨」呢?
5.孔子
從小學老師就要求背誦論語里的經典語句,高中時甚至還專門整出了一本書讓大家背誦,當時就在想,孔子你說那麼多話幹嘛?還有你那些閑著沒事兒乾的徒弟們非要一一記錄下來,你們不需要背誦,可是卻害苦了我們啊!
6.諸葛亮
一個被《三國演義》神化了的人物,蜀漢的丞相,閑著沒事寫了個什麼出師表,沒想到傳到今天卻成了名篇,結果學生們必須得會背誦,丞相要不要這樣?
當然了這都是當時不想背誦的理由,如今回頭看看它們還是有用的。誰都有害怕的東西,就像筆者害怕英語一樣,哈哈。
2. 作家沈從文有拒絕覺電影開發商把著作《邊城》改編成電影《翠翠》嗎
現在看的版本是沈經過改寫劇本的,然後按照原著拍攝的電影。凌子風導演的。
在這個電影之前,也有製片廠找到過沈,但劇本里改的亂七八糟,連地主老財都出來了,沈寧願不拍也不同意這樣修改就作罷了
3. 韓寒、郭敬明兩位青年作家紛紛進入電影行業當導演,其作品毀譽,對他們的電影創作的看法。
韓寒的還好吧,郭敬明的就算了 感覺電影版的小時代適合小學生初中生看
4. 為什麼作家、導演、藝術家都討厭評論家
也不僅僅是作家藝術家討厭評論家,其實很多人都在討厭著。
我不依附對作品的任何揣測。評論家說到底,還是一個能評出個道理的評論者。
我喜歡寫作畫畫,但並不是專業學習的。常常開心了就隨手一畫發個朋友圈之類的,記錄一下,也算是一種求圍觀。大多數人的評論都是:「哇,好漂亮」之類的話。但是也總有幾個:「眉毛這里太重了。」,「嘴巴都歪了。」
請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作品。
要知道一個作品話費的是作者的心血和努力,評論家誇誇還無所謂,一句批評就會讓一個剛孕育新作的作者心如死灰,請帶著憧崇敬的姿態看待作品,同時讓觀者自己去發現作品的美或是不足,這才是對作品的尊重。
對於評論家,只支持一種,那就是認認真真在研究了作品之後得出結論並且吸納各方意見的評論家。除此之外的,難怪作家導演都不喜歡評論家,因為他們深愛自己的作品。
5. 有哪些讓人看了很討厭的電影角色
《長江七號》里的槽主任,這是個毫無愛心,不識人間煙火的人,他特別嫌棄周小迪,總是用有色眼睛看他,有一次他的鋼筆掉了周小迪幫他撿起來,他用紙巾包住鋼筆一直吹,看到這我心裡很替周小迪抱不平,教師本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可見曹主任是一個眼睛長在頭頂的青蛙,我覺得這類青蛙十分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