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電影版《滾蛋吧!腫瘤君》順便推薦幾部類似的電影。
《滾蛋吧!腫瘤君》的出現,給小妞電影這個類型注入了一絲全新的活力。它的最核心處,依舊是歌頌友情,期待愛情;但是被包裝成了一個抗癌故事。更重要的是,它還捏合了《非常完美》的漫畫表達方式和《小時代》深諳的編織女性夢幻童話的手段。
所以,《滾蛋吧!腫瘤君》屬於灰燼里誕生的電影。
出於有原著繪本的緣故,電影的漫畫氣質屬於意料之中,但也面臨電影可能會因為改編不當變成分段式小品。因此編劇安排了最俗套卻也最聰明的方式:抗癌的同時也不忘了談戀愛。眾多笑點、惡搞、少女大夢也就都穿插在了這個戀愛故事當中。
但是導演的野心絕對不是拍一部白百何一邊抗癌一邊和吳彥祖談戀愛的小妞電影。你能從這部電影里看到導演用電影語言講故事的野心。說來也好笑,一部電影基本素質的評判標准現在倒成了華語電影的加分點。但無論如何,一場搶救戲和一場僵屍戲的平行剪輯的確能夠看出,在講了一個故事之後,導演知道電影的魅力在什麼地方。而除此之外,三次出現的國貿空鏡頭也充滿了對整個電影情節發展的暗示。從輕霧籠罩到能看見西山再到霧霾重重,如果說馬路是一座城市的血管,奔涌的車流是血液的話,那麼這座城市也正是從小病微恙到大病襲來的過程,中間偶爾迴光返照。這三段空鏡的安排也恰恰是白百何所飾演的熊頓健康狀況的變化。
聽看過粗剪版的朋友說,片尾本來是非常煽情的堆砌。但從成片來看,片尾依舊煽情但是不濫情。熊頓去世導演用了慢鏡頭的朋友們在職場上的挫折來暗示,彷彿每個人都同步地遭遇了某種失敗,而這之後立刻接入到追悼會的場景也讓電影的煽情手段得以成功。
最後說說演員吧,吳彥祖負責帥,負責讓所有女性觀眾跟著電影一起犯花痴。白百何在某些段落確實爆發出了演技,不是靠台詞,而是靠眼睛。在與吳彥祖告白和與媽媽在一起的兩場戲中,你能從她的眼睛裡看到光的點亮與暗淡。這種能力通過銀幕的放大,要比台詞更有力度。
《滾蛋吧!腫瘤君》是我這個夏天看過很喜歡的一部電影,屬個人意見。我也希望導演日後能多拍幾部,因為現在的華語院線片里,把電影拍成電影的導演真的不多。
類似的:《逆光飛翔》
音樂天分超凡的男孩裕翔(黃裕翔飾)彈得一手好琴,卻天生失明。他堅持不參加任何比賽,只希望能擁有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他第一次離家北上念書,遇見熱愛跳舞卻因故被迫放棄夢想的女孩小潔(張榕容飾)。裕翔能「看見」世界上不被旁人看見的美麗,從未放棄過這個世界。他就像一縷溫暖的逆光照進了小潔冰冷的內心,而小潔則帶領著裕翔經歷了他從未嘗試過的冒險。兩個看似永不會相交的靈魂,卻成為彼此遺失的那份力量。兩人身後的那道耀眼的逆光,正溫暖著、鼓舞著他們向夢想展翅飛翔。
《分手合約》
父母雙亡的何俏俏(白百何飾)和同班同學李行(彭於晏飾)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畢業前夕,李行向俏俏求婚,不料竟被她用「沒有達到她想要的物質條件」為理由,狠心地拒絕了。於是這對分手戀人豪言立下「5年後若單身就結婚」的誓言。俏俏遠走上海,自尊心受挫的李行則留在北京打拚。5年約滿,當俏俏滿心以為李行還在為自己守候的時候,怎料卻得知李行要和自小在法國長大的白富美周蕊(吳佩慈飾)結婚的消息。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俏俏倍受打擊,不甘心的她只有求助於「閨蜜」毛毛(蔣勁夫飾),准備將李行搶回來。
2. 如何評價電影版《滾蛋吧,腫瘤君》
8月13日,根據已故80後漫畫家熊頓漫畫《滾蛋吧腫瘤君》改編的同名電影將在全國上映。該片由白百何、吳彥祖主演,80後導演韓延操刀,主創團隊強調,「這是一部有靈魂的商業電影」。
「這部電影的誕生實際上是熊頓的遺願之一。」導演韓延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熊頓,本名項瑤,作為漫畫家、插畫師,曾出版過《熟女單身日記》《減肥俠》等多部漫畫繪本。2011年8月,熊頓被確診為非霍奇金淋巴瘤(俗稱「淋巴癌」)患者。2012年2月,她開始以《滾蛋吧腫瘤君,記錄與腫瘤抗爭的病院日子》為題在天涯發表連載漫畫,其幽默而細膩的筆觸,讓無數網友捧腹又淚奔;同年8月,她的「抗癌」漫畫系列被出版成書《滾蛋吧,腫瘤君:我與癌症斗爭的一年裡》。
2012年11月16日,熊頓因病情惡化離開人世,年僅30歲。
該片編劇、出品人之一,80後小伙兒張維重是第一個聯繫到熊頓、洽談漫畫《滾蛋吧腫瘤君》影視改編權的人。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2012年2月底,自己正在醫院陪護生病的姥爺,閑暇之餘,在手機上看到了熊頓的抗癌漫畫,瞬間覺得心底「被擊中」。他想要見到她,「把漫畫變電影」。
彼時的張維重大學畢業剛兩年,和家人、小夥伴一起創業開了一家影視傳媒公司,公司加上他總共只有4個人,尚無什麼作品。他輾轉找到熊頓,原本擔心「她會不會看不上我這么小的公司」,可一見面,幾個年輕人一拍即合。
「有點二、很實在、沒城府,說話像機關槍」,這是熊頓給張維重的第一印象。熊頓和張維重聊了很多關於電影的設想,順利簽訂了影視改編權協議。除去改編權費用,這個小團隊還承諾給熊頓一定比例的票房分紅,盡管當時他們都覺得「票房」二字還非常遙遠。
但就在今年8月5日,熊頓的父親出席了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北京首映禮,並當場宣布,將把自己所得的部分票房收入,用於支持成立「熊頓生命陽光公益基金」,幫助亟需援手的癌症患者。斯人已逝,而精神長存,這讓張維重很感慨。
在2012年3月簽訂影視改編權之後的半年中,張維重及其團隊又對熊頓進行了多次采訪,「熊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故事」。
韓延也對記者證實:「熊頓本人生前是希望能全程參與這部電影的創作的。當時,她的病情本來有好轉跡象,她還設想要在電影末尾真人出鏡。她還曾經說,等電影上映了,她要再畫一部漫畫,名字就叫《滾蛋吧導演》……」
韓延和張維重均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在電影籌拍的3年中,劇本曾修改過多次,但不管表達方式如何變化,劇本主線始終未變,「忠實於熊頓的精神」。
韓延認為熊頓是「這個時代需要的精神偶像」。「我們只是想讓熊頓的故事激勵更多的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更好地活著」。
此前,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舉行了多次看片會,甚至是「粗剪版本看片會」,均反響熱烈。
今年4月,尚未加特效、未加後期音效的《滾蛋吧腫瘤君》粗剪版本,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內放映、送審。一位電影局領導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憶,自己看完後非常興奮。這位常常審片、淚點很高的領導,對《滾蛋吧腫瘤君》的評價是,「非常令人感動、非常值得推薦」,是國產電影的誠意之作、希望之作。
這也是韓延第一次見到電影局的領導,並經歷審片全程。原本緊張忐忑的韓延發現「一切特別順利」。這位與他把酒暢談的領導感嘆:「熊頓是一個在精神上極具力量的姑娘。這部電影,是把精神健康送給了中國觀眾。」在價值觀多樣、人們普遍焦慮的當下,該片所傳遞的健康心態,無疑能夠擊中觀眾的軟肋,引發共鳴。
同樣在今年4月,《滾蛋吧腫瘤君》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了一場粗剪版試映,參與看片的都是年輕人。放映結束後,韓延被淚奔的觀眾團團圍住,許多人告訴韓延,看完片子,自己開始思考「應該怎樣活著」。
這並不出乎韓延的意料。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早在第一次看到劇本時,自己就覺得,「如果能把這個故事呈現在銀幕上,那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韓延覺得冥冥之中與熊頓有緣。熊頓去世的日子,正好是韓延的生日。而在電影《滾蛋吧腫瘤君》開機的前一天,韓延的兒子又呱呱墜地。兒子的到來讓韓延對生命、對熊頓多了一層厚重的理解。
片中,韓延沒有過多地刻畫癌症帶給熊頓的肉體折磨,他認為「抗癌不是這部影片的重點」,他想強調的是一種面對挫折的樂觀態度。「即便沒有癌症,熊頓可能也會遇到其他挫折,我相信她也會畫出其他抗擊挫折的漫畫」。
事實上,80後、90後青年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挫折及問題,在影片里都得到了體現,如北漂、失業、失戀、大齡剩女,等等。熊頓本人,就是一位典型的「北漂女」,在北京與朋友租住在合租房裡,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著。但她始終不甘於向命運屈服,即使面對絕症,也要笑對每一天。在韓延看來,這才是《滾蛋吧腫瘤君》的社會意義所在。
在拍攝之初,韓延就與兩位主演達成了默契:不煽情,只以走心的表演感染觀眾。很多次,監視器外的韓延都忍不住淚流滿面,但他仍然提醒演員:「這里(情緒)可以稍微收一點點……」 曾經有一場戲,從晚上8時開始反復拍攝,一直拍到了第二天天色微亮,只因為演員、導演都想追求最佳的情緒狀態。
該片製片人之一李宏瑞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透露,入戲太深的熊頓扮演者白百何,「直到《滾蛋吧腫瘤君》殺青一個多月後都無法抽離角色,完全沉浸在熊頓的世界裡,幾乎自己就是熊頓」;而扮演醫生的吳彥祖,由於其母親因癌症離世,自己也曾與母親一同與病魔抗爭,使得他在塑造人物時的情感格外豐沛、真實。就在不久前,吳彥祖還在微博上發文,向熊頓禱告:「希望我們的演繹沒有辜負你的故事。」
在韓延看來,青年是《滾蛋吧腫瘤君》的主要受眾。作為一部頗為「主旋律」的商業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也充分考慮了年輕觀眾的口味。如,在體現熊頓「腦洞大開」的幾場特效戲份中,各種「二次元幻想」層出不窮,甚至連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里的經典橋段,也被詼諧再現。「所謂商業元素,我認為,無非是電影語言的通俗化。」韓延對於該片上映後的反響充滿信心。
「這部片子的投入在4000萬元左右,雖然我本身並不對票房期待,但我當然不希望片方賠錢;從主創的角度講,我們也相信這樣一部讓人笑中帶淚的正能量作品,不應該賠錢。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這部電影,分享熊頓的精神。」韓延說。
據悉,《滾蛋吧腫瘤君》將在全國200多家IMAX影院同步開映,這也是IMAX公司少有的、與中國都市喜劇題材電影的合作。韓延表示,該片還將登陸北美市場,把熊頓的故事帶到大洋彼岸。
3. 醫生檢查出來我的腦子裡面有顆瘤有什麼比這個更恐怖的是什麼電影
那是電影絕色營救。該片講述了時局動盪與宗教勢力交疊的T國,白炙集結鬼車、狴蛟、獵隼、犀角、天網等隊友,深入敵穴,營救宗教領袖國王。在此過程中,卻意外發現T國慘絕人寰的恐怖行徑——囚禁數百名年輕女子為人質,成員們懷揣著人性的良知與正義,深入恐怖分子基地開展營救行動,不料這些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女們已成為殺人機器。面對重重危機,成員們與恐怖組織將開展一場捍衛正義的終極戰役。
4. 哪部電影是有腫瘤兩個字的
白百何的 滾蛋吧 腫瘤君
5. 和滾蛋吧腫瘤君 送你一朵小紅花 一類的電影還有什麼
您好,您提到的這兩部電影好像都是和癌症有關的愛情電影,因此推薦給您一部類似的影片給您:《留住有情人》
講述一個患十年白血病的富家子與前來應聘護工的平民女感人的愛情。
6. 一部外國電影女的腫瘤爆裂,出來好多蟲子,鑽人嘴裡。
如果喜歡這種類型的,不防看看迷霧
7.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改編於誰的作品作品屬於什麼類型
《滾蛋吧!腫瘤君》是一部極為特殊的影片,在漫畫和生活中,熊頓本人與癌症病魔對抗的親身經歷以及樂觀堅強的態度,成為了影片的精神內核與能量來源。
本名項瑤,1982年出生的姑娘,曾因《淑女養成日誌》而被譽為中國版的高木直子。2011年8月,她確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就是俗稱的「淋巴癌」。篤信「生活給予我的,不管是幸運還是坎坷,是快樂還是痛苦…………所有情緒與經歷統統可以成為付諸筆尖素材」的她,將「苦逼加二逼的病房生活」畫成漫畫《滾蛋吧,腫瘤君》。
8. 跟滾蛋吧腫瘤君相似的電影
根本就不用什麼電影展示,去就近的三級(西)醫院腫瘤內科觀察上一個月,悲歡離合的故事比電影生動多了去了!
9. 《腫瘤君》這部電影真正的故事內容是什麼
«滾蛋吧腫瘤君»改編自熊頓所創作的漫畫,這也是熊頓最後的一部作品。她人生真實的抗癌經歷通過漫畫表現出來,而她樂觀幽默的和病魔積極抗爭的精神也吸引了很多網友。在11年的時候,熊頓被確診為非霍金淋巴瘤。從此,她就開始和腫瘤作斗爭。
在患病期間還用自己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待病魔,為網友帶來了很多正能量。遺憾的是在2012年11月,熊頓還是離開了世界。而這部作品在15年的時候被拍攝成電影,女主是熊頓生前指定的女演員白百何。這部電影呈現了很多抗擊疾病的笑點,也傳達了面對疾病要樂觀向上。
白百何在演出《滾蛋吧腫瘤君》後,也一直善待電影原型人物熊頓的父母。在平常也會拜訪老人,給兩位老人帶來關心。熊頓的爸爸也說道她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不過在平常時,大家一定要注意身體,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沒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患癌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10. 有沒有像翻滾吧腫瘤君一樣的電影
《親愛的朋友》日本片;《天生一對》楊千嬅演的;《為愛而生》也是日本的。這幾部都是有關乳腺癌的電影,要是你有更多腫瘤方面的問題,可以去瘤醫生看看,那裡的資訊十分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