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認為中國特效做得最好的電影是哪部
《赤壁》吳宇森歸國後的一次大動作,耗資五億人民幣,約8000萬美金,是中國第一部真正達到了好萊塢A級製作規模的電影,製作團隊包含中日美三國的精英,不論此片的評論怎樣,在說起國產大片的時候,是絕對沒有辦法繞過這部電影的。本片特效由好萊塢的孤兒院公司製作,吳宇森說他期望本片能達到特洛伊的水平,他也確實做到了。
《尋龍訣》本片的特效製作由北京天工異彩製作完成,電影共有1500個特效鏡頭,從前期設計到特效製作共花費了18個月。當年的《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而《尋龍訣》則被譽為中國國產特效大片的分水嶺之作,透過這部影片,讓電影行業內人士看到了中國電影技術堪稱質變的發展,尤其是中國電影後期產業的工業化生產體系的形成。
❷ 漫威的特效有中國公司參與嗎
漫威的特效有中國公司參與。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這部電影的特效,確實有中國特效公司參與,並且還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復聯3》的主要特效公司列表中,中國香港的數字王國赫然在列。
在《復聯3》中,大反派滅霸的特效形象以及絕大多數鏡頭都是由數字王國一手打造,總共涉及513個鏡頭和超過40分鍾的時長,包括片尾的終極一戰。這是由這家公司聯合340個藝術家製作完成的,工作量極其龐大。
大家都說中國的特效特別差,那也只是在國產電影上沒有發揮出來,不得不承認,國產電影的特效確實有待提高,但其實中國的特效技術也不差。像數字王國這家特效公司其實就有不亞於好萊塢特效的實力,只是沒有被國人看到而已。
如今它參與製作的《復聯3》能讓全球影迷喜愛,這也意味著中國特效也能往世界級品質發展。其實像數字王國這樣,能將產品做得揚名海外的國產品牌還有很多。
❸ 好萊塢以中國元素為主題的電影有哪些
有部以二十年代中國南方為背景的《面紗》。改編自英國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說,但是編劇加進去不少當時中國的元素,沒有一味貶低中國的貧窮落後,尤其是裡面黃秋生演的於團長,和男主幾場對手戲特別棒,推薦!
❹ 好萊塢哪些電影中出現了中國產品的植入廣告
變形金剛3》中四個國內品牌的植入使得其在全球展露頭角,良好的市場反饋促使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期望與好萊塢大片進行合作,因此導致了《變形金剛4》中一窩蜂的中國品牌植入廣告。中國企業的一擲千金卻並沒有給每個商家都帶來所期望的回報。國內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多把那些或飛速閃過,或生硬出現的植入當成了笑料。雖然個別品牌的產品有顯著的銷售上升,但是中國品牌在好萊塢電影中的植入還是略顯「水土不服」。
❺ 美國科幻電影中有哪些特效是中國團隊製作的
擦屁股的roto基本都是,jun的合成,最多涉及到mid層次的特效,極少有senior或者更高級別的鏡頭
❻ 有哪些好萊塢的電影是在中國取景的
中國幅員遼闊,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擁有5000年的文明史,它是現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很多值得一游的名勝古跡,而且中國境內的很多風景名勝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
《2012》是一部非常棒的災難片,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全球轟動。人們希望看到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它是什麼樣子的?在這部電影的情節中,瑪雅人的預言成真了。2012年12月21日真的是世界末日,由於太陽和地球本身的活動導致海平面在全球范圍內上升,青藏高原成為人們最後的希望,於是人們在青藏高原建造了三艘諾亞方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設定,影片最後一部分拍攝於青藏高原,也讓全世界的人們了解了喜馬拉雅山,了解了我們藏傳佛教。
❼ 為什麼中國的片子特效那麼差呢,好萊塢大部分特效都是外包給中國公司了啊
誰告訴你說大部分特效都是外包給中國的?中國只是喝湯而已,就算是跟好萊塢有直接長期合作的base,你去看看他們出的demo,都是做的哪些部分的東西?真正高難度高藝術技術含量的東西誰會二次外包出去?都是留在自己公司內部消化的。
綜合方面,中國還差的太多。好萊塢那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的拍攝或者後期技術來實現更牛逼的效果。但是中國到現在連人家幾年前用的設備都還沒普及到。還有中國的導演跟不上時代,現在除了李安這種之外,中國只有郭凡和路陽兩個人達到了真正的所謂工業化特效拍攝流程的水準。包括技術方面也是,流浪地球為例,more的老大也只是說他們通過這個片子真正把硬表面特效做到了接近好萊塢的水平。那還有更難的呢?生物類的?中國本土公司現在連大量的練手都做不到,因為本土電影根本就沒有這樣大量的需求。
然後技術方面.....前段時間的阿麗塔,中國想做出來,起碼再過最少五年以上了,這個五年還必須是蓬勃發展的五年。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特效一直在進步,而且技術水平一直遠遠都在群眾的印象水平之上。但是和好萊塢的客觀差距也同樣是不容忽視的。
再來分析一下資金方面的問題。國外的預算足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說中國明星拿錢多這其實不是說拿的錢的多少問題,而是佔比問題。你覺得唐尼拿錢多,但是你不要忽視了復聯四的預算在至少五個億美金,你覺得留給後期的還剩多少?反觀中國某些片子呢?可能演員拿的只有五千萬,但是整個片子預算只有8千萬,你覺得留給後期的又能有多少?
還有就是製作周期吧,確實很短。本質原因還是因為不給錢省成本。
綜上所述,單就技術而言,毫無疑問跟好萊塢是有差距的。但是肯定不會是目前表現出來的這種差距,整體水平應該是接近於流浪地球這樣的水平才是正常的。 至於為什麼大部分展現出來的水平遠低於這個水平........你就該明白就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了。中國本土特效電影製作流程從來都沒有走上過正軌,一直都算是野路子,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給開了一個好頭。這才是這個片子為什麼那麼重要的真正原因。但是至於後面的發展,誰知道呢........
❽ 中國的電影特效行業最高水準究竟里好萊塢有多遠
差遠了,好萊塢有一個電腦特效公司,叫:工業光魔,你想的出來的美國電影大多是在那裡做特效,如星球大戰、指環王、阿凡達,中國電影需要的話也送到那裡。
❾ 很多美帝好萊塢電影的特效是中國團隊做的,真的嗎那為啥國內電影特效一般呢
如果好萊塢的特效真的是中國團隊做的話,只能說是預算問題。
國內的成本都放在流量明星身上了,特效只有一丟丟預算,哪家團隊會給你做出幾千萬的效果呢?
❿ 全世界知名的電影特效製作團隊有哪些
1.工業光魔
Instrial Light & Magic
創始人;喬治·盧卡斯
創立時間:1975年
核心技術:CGI動畫技術、模型拍攝、全數字高清晰攝像技術
簡要介紹:憑《星球大戰》開創了特效新時代,一舉成為電影特技的「領頭羊」。迄今為止,工業光魔已經為超過200部的影片製作特效,正在上映的《加勒比海盜3》和即將上映的《變形金剛》是其今年最重要的作品,明年的重點將是《侏羅紀公園4》和《印第安納·瓊斯4》等。
成就:15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2. 威塔數碼公司
Weta Digital
創始人;彼得·傑克遜、理查德·泰勒
創立時間:1993年
核心技術:Massive程序,該程序允許大量獨立角色按事先設定的規則獨立運動。
簡要介紹:這家紐西蘭視覺特效公司隨著《指環王》系列的成功而聲名遠揚,雖然它從1994年就已經涉足視覺特效領域,但其作品均無甚知名度,直至2001年《指環王:護戒使者》的橫空出世才為人所知,近年已經成為好萊塢最富盛名的視覺特效公司。明年的重點將是《納尼亞傳奇2》,而詹姆斯·卡梅隆久休復出的科幻之作《天神下凡》(Avatar)的特效亦將由威塔負責。
成就:4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3 .數字領域
Digital Domain
創始人:詹姆斯·卡梅隆
創立時間:1990年
核心技術:數碼合成軟體Numk,可製作動態或靜態圖像效果,在《泰坦尼克號》中,應用該技術將模型船和背景的無光畫重新組合,製作出在海上航行的壯美景觀。
簡要介紹:現在,數字領域公司約有500名公司職員,不過公司創始人詹姆斯·卡梅隆,著名的特效專家斯坦·溫斯頓等都已經離開了該公司。數字領域從1994年進軍電影界,參與製作的第一部影片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實的謊言》,迄今為目已經參與製作了60多部電影,如《阿波羅13號》等。明年的重點作品將是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本傑明·巴頓奇事》。
成就:2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4 .索尼影像工作室
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創始者:索尼公司
創立時間:1992年
核心技術:「表演捕捉」技術系統,有業界人士認為從拍攝的技術層面來看,它可以媲美當年電影從無聲變有聲或者從黑白到彩色的技術性突破,其作用將對電影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簡要介紹:索尼麾下的特效製作公司,從1993年涉足電影視覺特效的製作,迄今為止已經為將近100部電影提供特效製作,其中包括《蜘蛛俠》、《隱形人》、《精靈鼠小弟》和《星河戰隊》等影迷耳熟能詳的影片。
成就:1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5. Cinesite
創始人:伊斯曼·柯達
創立時間:1992年
核心技術:數字化色彩處理技術,可根據工作人員需要對膠片的色彩進行細致的調節,以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
簡要介紹:隸屬於柯達集團旗下的這家視覺特效公司,從1997年起為電影提供視覺特效製作,迄今為止共參與製作了80多部電影製作,包括《碟中諜》系列、《X戰警》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等,而充滿古典和魔法氣息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就是Cinesite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