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反映美國「爵士時代」的較為經典電影有哪些
我們中國人喜歡以年代來劃分時代,比如八零後,九零後。而美國則喜歡以一些特點來劃分時代,就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這些名稱都是對那一個時代的高度概括,當然今天我們所要談的就是關於是美國的爵士時代,更具體一點就是那些可以反映美國「爵士時代」的較為經典電影。
爵士時代,是指一戰以後(1918年)至大蕭條(1933)年這十餘年,一戰以後,借歐洲戰亂大發戰爭財的美國美國經濟繼續高歌猛進,這個時代是美國完成城市化的時代,是美國經濟文化娛樂等事業全面發展的時代,是美國自由放任資本主義最後的輝煌,也是近代化美國轉型為現代化美國的重要分水嶺。
《七次機會》
首先要說的是美國解釋時代的經典默片電影《七次機會》,這部電影由由巴斯特.基頓執導、並聯合琪恩.亞瑟,康斯坦斯·塔爾梅奇聯袂主演的家庭、喜劇片。
講述商人吉姆面臨經濟危機,幸好去世的祖父留下巨額財產給他,但條件是他必須在27歲生日晚上七點前結婚,結果引來全城婦女的求婚,當然,最後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影片中舞台後的暗箱操作與舞台上的完美演出、羅克茜的謊話連篇與老百姓的信以為真、比利的惟利是圖與法庭上的道貌岸然都構成了一組組強烈的對比,具有很強的諷刺性。其次,影片中的人物都表現出扭曲變形。人喪失了智性情感,不再高雅偉岸,溫柔美麗,而變得猥瑣渺小,滑稽可笑。從律師到「無辜的受害者」,從新聞記者到法庭審判官,從明星到追星族都成了揶揄調笑的對象。即使是忠厚善良的老實人湯馬斯———羅克茜的丈夫也不例外。
正如菲茨傑拉德說過的一般「這是一個奇跡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作為現代人,我們已無從真實的接觸到那個紙醉金迷的時代,但是這些經典電影的存在,卻可以讓我們在一兩個小時之中,通過電影所展現出的人物和畫面對那個時代一窺究竟。從電影中看到一個充滿諷刺與矛盾的爵士時代。
B. 求描述或反映美國70年代生活的影片
畢業生 (美國70年代年輕人的精神空虛 奧斯卡獲獎影片)
阿甘正傳 (故事的主題部分就是70年代 美國若干思潮和運動 人物生活 服裝 布景 語言 都是典型70年代風格)
飛躍瘋人院 (是美國七十年代社會政治電影的代表作。該片獲得一九七五年奧斯卡獎的五項主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
美國風情畫 (抓著甘西迪遇刺與越戰爆發前的純真年代,描述一群剛步出高中校園,即將因不同的人生選擇各自發展的哥兒們,在小城一夜之間的經歷。有著大堆的年輕演員(包括日後改行當導演的朗霍華、奧斯卡影帝理查德·瑞佛斯,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哈里遜·福特),也清晰地留下時代印記。)
克萊默夫婦 (《克萊默夫婦》由導演羅伯特·本頓親自改編艾弗里·科爾曼的同名小說而成,是一部反映單親家庭問題的傑作。曾獲得第五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五項金像獎。描述泰迪和瓊安這對夫婦,他們育有一子比利。泰迪是一個事業心強的人常因工作放棄與妻兒的團聚,瓊安終於提出與他離婚,兒子留給他撫養。泰迪對父兼母職一事手忙腳亂,後來不得不放棄工作,選擇家庭,與兒子相依為命的親情確實感人。本片反映出當時七十年代令人側目的新生事物的單親家庭的種種問題。
)
C. 哪些美國電影是反映美國社會的
《美國往事》,《教父》都是反映美國黑幫的,很有名,幾乎是每個對美國電影發燒的人都會知道的片子.其中阿爾帕西諾飾演的Michael,替馬龍白蘭度報仇,把槍藏廁所的水箱那一段,很多香港電影模仿過,跟周潤發在英雄本色里把槍藏花瓶里,有異曲同工之妙.《美國往事》很長的,但是很值得一看.
《阿甘正傳》時間跨度上橫跨了幾十年的政治生活,也很感人的.甚至還包括中國的乒乓球外交都包括其中,阿甘打球時,牆上掛的毛澤東的像,不知道老美怎麼找到的,笑死我了.《肖勝克的救贖》與《阿甘正傳》同一年競選奧斯卡,沒選上,好多人都說前者更好一點.
與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1990)(美國)
多元化文化觀在電影史上的成功折射
對美國西進運動的深刻反思
好萊塢歷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畢業生》《公民凱恩》《阿拉伯的勞倫斯》《亂世佳人》《碼頭風雲》《現代啟示錄(1979)》(有反越戰的情緒)《午夜牛郎》《計程車司機》(根據刺殺總統的故事改編,朱迪福斯特是我最喜歡的女人)《沉默的羔羊》(今年續集出來,會講一些跟社會有關的東西)《美國風情畫》《巴頓將軍》《摩登時代》(卓別林的)《費城》(倆同性戀,但是講根美國黑人有關的社會法律,值得一看)。
《美國麗人》2002年的片子,講當代美國人心態,據說很好,這個沒看過。
要是講美國人怎麼打小日本的,看《虎虎虎》《珍珠港》。
布拉德*皮特演過的《真愛一世情》,也叫《燃情歲月》或秋日傳奇》。講美國人開發西部的故事。我又要花吃了,那個年代我比較花吃小布,他的一頭金色的長發,好帥啊。
《壯志凌雲》也是講美國的。不過愛國主義太明顯了。與國內大肆吹捧共產黨有一拼的。但個人不喜歡帥湯哥哥。(湯姆克魯斯)
拯救大兵雷恩(湯姆漢克斯) 演的,反映越戰。
還有愛國者(梅爾吉布森),真的,梅爾吉布森有這個本事,把美國社會拓荒年代反映出來。給每一個想去了解美國歷史的入門者一個視覺上的震撼。很好,強烈推薦一下。
黑鷹墜落(伊萬·麥格雷戈) 據說是講美國打伊拉克的故事。最近看新聞的時候搜到的。當年票房不錯,應該會有所觸動吧。
D. 講述人的一生或者時代變遷的電影或者電視劇,要大氣點例如《一年又一年》《美國往事》《返老還童》...
美國電影:《公民凱恩》從童年陰影到成年創業乃至霸業到最後死的時候的鏡頭細節,有時代背景有個人成長;
美國電視劇:《兄弟連》十集,反映從平民到戰士到老兵的整個新路歷程,雖然不是一生但這個群體的那幾年也很有代表性;
E. 反映美國「爵士時代」的較為經典電影有哪些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爵士時代。鼎盛、經濟發達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大多數美國人已經開始切實感受到一戰為他們帶來的物質上的好處時,他們就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在一片歌舞昇平之中關起國門來放肆地追逐財富與享樂,他們自認為正置身於人類歷史上一個最輝煌燦爛的時代並沉醉其中,而且還相信這個時代還將無休止地延續下去。社會結構以及人們在行為和心理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產階級隊伍迅速擴大,個人消費膨脹似地擴張,生活的風尚變化了,人們的道德觀念改變了。「這是一個清教主義和飲酒解禁的時代,也是一個心理分析、爵士音樂和少女變得風騷輕佻的時代;這是一個向革新挑戰,眷戀於往昔的田園生活的時代,也是一個新技術普遍發展和商業繁榮的時代——汽車、飛機、電影、無線電和現代城市的縱情享樂。」
F. 關於美國歷史的影片有那些
2007好萊塢電影:::
1月19日
《搭車人》
1月26日
《史詩電影》
2月14日
《共譜戀曲》
2月16日
《鬼面騎士》
3月2日《十二宮》
3月9日《三百士》
3月23日《忍者神龜》
3月30日《重見天日》
《拜見羅賓遜一家》
4月6日
《刑房》
4月13日
《完美陌生人》
《血腥人犯》
5月4日《蜘蛛俠3》
《幸運賭神》
5月11日《驚變28周》
5月18日《怪物史萊克3》
5月25日《加勒比海盜3》
6月8日《沖浪企鵝》
《旅社2》《十三羅漢》
6月15日《神奇四俠2》
6月22日《冒牌天神2》
6月29日《虎膽龍威4》
《料理鼠王》
7月4日《變形金剛》
7月13日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7月20日
《我盛大的同志婚禮》
7月27日《辛普森一家》
8月3日
《波恩的最後通牒》
8月10日《尖峰時刻3》
8月17日《致命拜訪》
8月31日《萬聖節》
9月7日
《穿越蒼穹》
9月14日
《千瘡百孔》
9月21日
《生化危機3:滅絕》
10月5日《黃金時代》
10月12日《決斗猶馬鎮》
10月19日
《沒有青春的青春》
10月26日
《電鋸驚魂4》
11月2日《美國黑幫》
《一隻小蜜蜂》
11月9日《刺殺神槍俠》
11月16日《戰狼》
《食物大戰》
11月21日《魔法奇緣》
12月7日《黑暗物質》
12月14日《我是傳奇》
12月21日《國家寶藏2》
《異形大戰掠食者2》
《見鬼美國版》
12月28日《查理的戰爭》
G. 推薦幾部 美國獨立,南北戰爭,拿破倫時代,也就是火槍時代的戰爭片
美國獨立戰爭——《愛國者》,這個貌似很少
美國內戰——《葛底士堡》《眾神與將軍》 《光榮戰役》《戰爭與和平》
拿破崙戰爭電影:
《別了,波拿巴特》(1985,法國)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1960,法國)
(又名《決戰奧斯特里茨》、《拿破崙光榮史》,正如片名,反映奧斯特里茨戰役的片子,中文版由上譯配音)
《氣壯山河》(1957,美國)
(故事背景發生在拿破崙進攻西班牙期間,主角不是拿破崙)
《戰爭與和平》(1968,蘇聯)
(反映拿破崙進攻俄國,但不是以拿破崙為主角。影片長度超過8個小時,動用了多名正規軍人參與拍攝,除了蘇聯版,《戰爭與和平》還有三個比較出名的版本,包括美國版、英國版、歐洲版,但最受好評的還是蘇聯版)
《滑鐵盧戰役》(1970,蘇聯)
(內容不用多說了,從惠靈頓和拿破崙兩個視角看待這場戰役,立場較為中立,突出「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概念)
《拿破崙先生》(2003,法國)
(反映拿破崙在聖赫勒那島的最後時光)
《我與拿破崙》(2006,義大利)
(以喜劇的方式描寫拿破崙在聖赫勒那島上的生活)
《拿破崙情史》(1954,美國)又名《拿破崙與黛麗絲》)
《拿破崙戰爭》(2002,德國)(又名《拿破崙回憶錄》,一些網上商店的光碟則名為《拿破崙》,克里斯蒂安·克拉維爾主演。影片很長,由《戰爭的號角》、《王者的榮耀》、《命運的轉折》、《滑鐵盧之戰》四個故事組成,比較完整地反映了拿破崙的主要事跡,但在細節上不像《決戰奧斯特里茨》、《滑鐵盧戰役》等專以某場戰役為主題的片子那般詳細)
俄土戰爭電影:
《希普卡的英雄》,蘇聯1953年拍攝
《土耳其式開局》
《輕騎兵旅的沖鋒》
《第九連》
海戰的:怒海爭鋒
H. 反映西方「嬉皮時代」的較為經典電影有哪些
作者:路易
《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強尼 德普與本尼西奧·德爾·托羅主演,改編自著名記者Hunter S. Thompson在1965年去拉斯維加斯采訪的真實故事,原本的采訪變成了迷幻之旅,荒誕的尋求美國夢之旅。本片從始至終的迷幻的場面讓人久久不能釋懷。反戰、性解放、嬉皮、搖滾樂、雅皮、學運、葯物文化,即使羅列這么的詞也無法描述瘋狂的六十年代。
《逍遙騎士 Easy Rider》無疑是公路片的始祖,描繪的是1969年兩個穿著皮夾克嬉皮騎著哈雷穿行於荒漠,城市,河流各種地方,沿途受到他人怪異的目光也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嬉皮士小村子,律師等等。他們只是為了參加一個狂歡節。。。電影原聲配樂超級贊
《五隻歌 Five Easy Pieces》勞勃為追求自我,遇著放盪不羈的漂流生活,由於接獲父親中風的消息,遂驅車趕回老家華盛頓州,途中和志趣相投的潘摩結為好友,並發生了一連串趣事。返家後,勞勃和家人共敘陳年舊事,在探望完病中的老父後,又踏上了他那永無休止的旅途……
《Last Hippie Standing》「最後的嬉皮士」是一個描繪嬉皮時代風情畫的片子,表現了三十年來嬉皮士們的興衰,最後的聚點,新的嬉皮們的誕生。。。。
《冬日的葬禮》講述德國青年史蒂芬在兩個女人之間周旋,並最終由於吸毒在冬日離開人世的故事。情節格調浪漫而憂傷,是反映60年代嬉皮士生活的重要作品
《蝴蝶小姐》 堅強的信念,自由,與愛
《扎布里斯基角》在一場反戰與自由的運動中,男主角逃亡了到了沙漠里,邂逅了女主角,然後兩人無話不談,瘋狂的親熱。。這段美麗的邂逅之後,各回各家各找個媽,最後男主角被擊斃了。。。。
《愛之夏》在1967的夏天,成千上萬的人從全國各地聚集到三藩的伯里區區加入嬉皮士的經驗,卻發現他們已經到了已經消失。1968慶祝愛和音樂已經陷入混亂的葯物濫用,破碎的夢想,和暴力。美國的經驗提供了一個復雜的畫像,高峰期的20世紀60年代反文化運動。
《黃色潛水艇》是結合了披頭士的聲音和普普視覺藝術的另類動畫,其中共收錄了披頭士15首歌。動畫開始於藍色惡魔對花椒王國的入侵,死裡逃生的老船長召集披頭士一同以黃色潛艇保衛王國。經過種種光怪陸離的歷險,他們最終戰勝了藍色惡魔,將歡樂,音樂和愛再次帶回到花椒王國。
《海灘》現代的人們尋著夢幻天堂,抵達了長滿大麻的神秘海灘,這是一個嬉皮士理想下自給自足的脫離現代文明的村落。夢幻美好被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人性的貪婪自私最終讓這個夢幻天堂變成了地獄。。
I. 有哪些電影從普通人一生而反應整個時代變遷
個人感覺《阿甘正傳》非常典型,阿甘的一生都有美國時代變化的影子。
J. 美國有一個電影是人們渴望回到以前的時代 ,叫什麼名字,渴望回到文藝復興,海明威時代
午夜巴黎
《午夜巴黎》是2011年由伍迪·艾倫編劇並執導,歐文·威爾遜、瑞秋·麥克亞當斯、瑪麗昂·歌迪亞等聯袂主演的一部以法國巴黎為背景的浪漫喜劇和奇幻電影。影片於2011年5月開始在全球上映。影片表現的主題是懷舊情緒、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對巴黎的熱愛,同時也闡釋了一種誇張,別人的生活總是好過和自己的生活的幻覺,因為這種幻覺而產生了生活上的矛盾與不安。伍迪·艾倫憑這部電影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劇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