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煎餅俠電影主要內容三百字
或許是因為過於屌絲化的名字,再加上暑期檔這樣一個令人沮喪的檔期,對《煎餅俠》一直沒有太多期待。那張浮誇的海報太過狗血,不知道會讓多少人誤會了這部電影的質量,也不知道是不是反而能拉攏到更多的小城觀眾。
但無論怎樣,以當下中國院線電影的水準來說,《煎餅俠》目前的評分被嚴重低估了。在這個近乎恬不知恥的對IP進行透支的電影時代,《煎餅俠》值得被審慎地歌頌。
它是暑期檔中的最大驚喜,某種程度上超過《大聖歸來》,因為畢竟後者的口碑一直不俗,更因為它是動畫,技術的隆重能讓人們忽略劇情的稚嫩。但《煎餅俠》不同,它是喜劇,甚至摻雜了部分鬧劇的成分,是中國院線觀眾最熱愛的類型,也是最容易被挑剔的類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院線喜劇開始主打一句宣傳語,叫「笑中帶淚」。這都是那群出身於八線小城,在《知音》和《讀者》浸淫中長大的公關團隊的傑作。他們熱愛這種既用喜劇招徠客人,又用眼淚表示深刻的假模假式的矛盾短語。其實,笑中帶淚是一種很復雜的情感,能用電影推動人們達到這種情緒,很難。之前幾乎所有有這個企圖的電影都讓這句宣傳語淪為了笑話。《煎餅俠》算是努力蹦躂著碰到了這句「笑中帶淚」的邊緣。
《煎餅俠》老老實實地做了一部結實的喜劇——至少在那場柳岩對大鵬進行「點化」的戲之前都是如此。網劇出身的大鵬,有一種特別本分的喜劇觀——逗笑觀眾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他用最合適於一個演員的表演方式逗笑觀眾,而不是考慮傳達背後的「意義」。在他的價值觀當中,笑料就是笑料,沒有高低貴賤,笑是普世的,把人逗笑是喜劇的道德。這個最基本的道理,中國喜劇界竟然還存在爭議。
網路視頻是殘忍的,其實比大電影要殘忍得多。《屌絲男士》那一類東西,如果在三分鍾之內沒有抓住觀眾,人們早就關掉了事。這樣的殘酷訓練,至少讓大鵬懂得了對包袱的敬重。他把這一切都平行移植到了大電影當中。他的小聰明在於,懂得揚長避短。他讓所有演員以真實身份出演,明星就是明星,首先,可以使光環最大化,有利於電影宣傳;然後,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直接利用那些明星本身的特長。
他讓岳雲鵬唱唱《五環之歌》,讓宋小寶說一句「你這個損色!」,讓趙四抖會結巴,讓鄧超喊一句奔跑吧兄弟……更何況還有那麼多俏皮的小聰明段子,撓著娛樂圈和公眾心理的癢癢,當包貝爾躲大鵬的片約時,假裝喊著,「把我的大麻拿來!」這種小幽默,不但近乎於現掛,而且還都帶著刺兒呢。
所有這些都是親切的,大鵬極其聰明地利用了這些喜劇明星自己的標簽、符號和金句,他們沉澱多年留存下來的經典段子,就被大鵬全部順理成章地為己所用,而且你還不會覺得突兀。能做到這一點,只有讓他們自己演自己才可以,不然,為他們重新設置角色,反而會顯得很做作。這樣利用明星是最有效,也是最經濟的辦法。某種程度上說,這是網劇給大鵬帶來的雞賊。
對於那些隆重對待電影的學院派人士來講,《煎餅俠》的劇情或許有些段子化,但如果以效果論英雄的話,大鵬至少讓每一個段子都熠熠生輝。裡面幾乎沒有咯吱人的地方,卻都能讓你笑得舒展。客觀地講,《煎餅俠》本質上仍然是一部IP電影,但混雜著喜劇類型片、鬧劇和正劇等多種風格。重要的是,這部IP電影,有一種毫不欺瞞的態度,它明目張膽的告訴人們,用的就是《屌絲男士》積累起的人氣,再加上這個套層結構的故事、戲中戲、現實和虛構的穿插,所有人的真名出演,反而讓人們覺得誠意十足。它絕不像《梔子花開》,近乎詐騙地啟用了何炅的一個歌名以及李易峰的粉嫩,就此了事。如果你不故意苛求,那麼即使說《煎餅俠》是段子集錦和碎片化的,那這部集錦也讓人從未停止過笑聲。它足以對得起喜劇這兩個字了。更何況,這部電影真的沒有那麼碎片,他比很多故作精妙的電影的起承轉合都要純熟。
除了對於喜劇明星最精準地盤活,大鵬也熟諳觀眾的心理。當他演繹被打回底層的小人物,他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身上每天面對的心酸,當他在開頭張揚著意得志滿,他也明白,戳破那些明星畫皮的那些部位,觀眾才會買賬。後來,大鵬在酒桌上念叨,「我不想再演屌絲啦。」在天台上,柳岩說,「這么多年,別人就會說,柳岩什麼都不會,就只會借胸上位。」這就是他們真實的心聲。看到這些,你會覺得你不但看了喜劇,甚至還貼近了大鵬和柳岩的身邊,看了一次他們私下的吐槽。從這個意義上講,《煎餅俠》不但成功地植入了大量笑料,還在抒情的橋段中成功搬演了一幕明星的真人秀。
在這個網路時代,作踐自己有時是唯一能成功的捷徑,這真殘酷,但他們作踐的時間長了,觀眾就分不清角色和演員,他們就被角色附體。人們只盯著大鵬賤兮兮的表情和柳岩深邃的乳溝,這個時候,他們能用自己的名字說出那些平時無人去聽的感慨,人們也就能看的到那份背後的無奈和酸楚。剛剛他們賣笑賺了一份掌聲,這些橋段,他們賣淚又能賺到另外的感慨。是的,你能從《煎餅俠》里看到周星馳電影的影子,超級英雄電影的影子,那些硬漢動作片的影子等等,這些致敬做得都不差,有時,近乎可愛。
《煎餅俠》有它的問題。比如結尾,當在天台上被柳岩點醒之後,大鵬因為夢想而爆發。他真的突然變得猶如英雄附體,同時,海哥角色的轉變,尚格雲頓的客串以及古惑仔的出場,等等這一切都有些轉場得過於突兀。大鵬仍然想在結尾營造一點與夢想相關的情懷。但還好,他向經典電影致敬的橋段仍保持著一股故意的嬉鬧范兒,這有效地沖散了那股闡述夢想時不可避免的矯情勁兒。甚至,某種程度上講,真的讓人覺得有一點圓童年夢想的童趣。
喜劇其實是最難駕馭的題材。在這個時代中,人們的口味越來越重,笑點越來越高,機靈的段子手都能隨時吊打喜劇演員,你想逗笑久被歷練的觀眾,得需要多少功夫?《煎餅俠》真的意想不到的在這個讓電影感到恥辱的檔期,讓人們看到了一部像樣的喜劇。
Ⅱ 煎餅俠里為什麼一身gucci
出現品牌LOGO,多半是贊助商,或者植入廣告。
Ⅲ 煎餅俠廣告裡面有個光頭唱那絲也有春天後面站了4個保鏢,這光頭是誰啊
梁超,
白眉工作室成員,網路即可搜到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河南焦作人。2014年因在鄧超、俞白眉導演的電影《分手大師》中飾演「唐大師」而一炮走紅,劇中他那詼諧幽默的表演配合令人捧腹的造型,將角色內心空虛、假扮成功的形象塑造的淋漓盡致。代表作品有電影《分手大師》,話劇《分手大師》、《惡棍天使》、《翠花》等。
Ⅳ 如何評價《煎餅俠》
《煎餅俠》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戲中戲《煎餅俠》的故事,一個是如何拍戲中戲《煎餅俠》的故事。戲中戲里的《煎餅俠》,本是個爛片,這個借著片尾重裝亮相的「古惑4仔」之口已道破。一個已沒了投資的大電影,只能靠狗仔隊偷雞摸狗的手段來完成的「全明星陣容」使命,想法天馬行空,同時也非常扯談,但戲中戲里的大鵬做到了,做得歪瓜裂棗,也因而笑料百出。
關於電影夢的作品,遠的有周星馳殿堂級的《喜劇之王》高懸舉頭三尺處,近的有爾冬升教科書式的《我是路人甲》橫在宣發道路中。盡管大鵬確有向星爺致敬的元素,甚至還把星爺關於夢想與咸魚的金句用到了主題歌里,當並不意味著大鵬要挑釁經典和前輩。大鵬的想法簡單而純粹,就是借著《屌絲男士》21億人次的刷屏熱,拍一部搞笑的電影,成了,可能是現象級的,敗了,也沒什麼大不了:我是屌絲我怕誰!
看得出來,大鵬的首先要做的是一部不賠錢的電影,成本控制是第一位的,片中除了袁珊珊出鏡略多,其它明星陣容一概客串,就連大鵬好友和女友身份亮相的柳岩與郭采潔,也沒幾場戲。在這個基礎上,大鵬顯然還想拍一部名利雙收的電影,於是想出了戲中戲偷拍明星的梗,將吳君如、曾志偉、岳雲鵬、韓寒、鄧超、陳赫、包貝爾、鄭凱、胡海泉、陳羽凡、張朝陽、陳思成、林更新、尚格雲頓,「東北F4」小沈陽、王小利、宋小寶、劉小光和「古惑4仔」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林曉峰等大腕一股腦地往裡裝,愣是將一個中低成本的屌絲電影裝修成了一線大片。先期成本控製得死死的,星光度卻是嗷嗷的,廣告植入紛至沓來,回收壓力全無,剩下的事,就是如何把營銷搞大,努力賺錢了。
在創作上,大鵬極力降低輿論的風險。故事採取真人真名的方式演繹,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努力將可能性的批評都化作可傳播的槽點。大鵬上來先自毀形象,用一個低級丑聞把自己搞得身敗名裂,而戲中戲的電影使命,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拍得再扯,也讓批評家無從下口。吳君如和曾志偉的橋段刻意之極,這里頭要的並不是真實,而是草台班子的「狀況」;「東北F4」順拐地范了,這場戲玩的是打包營銷;韓寒不會演戲,人家擺明就是來刷臉的。戲中戲追求的效果,本就是一個極不靠譜的草台班子在拍一個根本剪輯不出來的爛片的過程,所以只要爛出了笑果,就算成功。當然戲中戲也不乏亮點,比如鄧超被綁的橋段,還是非常戲劇性的,大有馮小剛當年《甲方乙方》「打死我也不說」的效果。片末煎餅俠與尚格雲頓的PK以及「古惑4仔」的亮相,既提升了電影的規格,又照顧到一代人的情懷,尤其「古惑4仔」的銀屏齊集,勢必收獲尖叫。如果批評家非要從專業上解構也沒關系,我《煎餅俠》就是個網路屌絲文化的衍生品,本來就是段子式的碎片文化的產物,營銷時代的結晶體。
這並不是近年新晉導演的第一次銀屏自黑,2013年前後,至少曾有過《北漂魚》《大片》和《瘋狂的導演》三部類似的電影。《煎餅俠》戲中戲的創意,在《瘋狂的導演》也玩過,所不同的是,大鵬設計的戲中戲,是整體合一的,《瘋狂的導演》的戲中戲,則來自另一部流產的爛片——有人相中流產電影素材里有自己請不起的王寶強、徐帆、劉樺等大腕,於是抖了個小機靈,拍了一部關於拍電影的電影,結果里里外外爛成了一堆。相比之下,《煎餅俠》的玩法要高級得多,也更有整體感,營銷上更是一線大片的架勢,膨脹成一部現象級電影業不是沒有可能。同樣是關於如何拍「爛片」的電影,玩法不同,命運各有千秋,如何把一部「爛片」拍好,這里頭還是有學問的。
Ⅳ 煎餅俠里有芭厘島的廣告嗎
沒有,都是在國內拍的,北京拍攝的
《煎餅俠》是由董成鵬執導,董成鵬、袁姍姍、柳岩、郭采潔等人領銜主演的搞笑喜劇電影。於2015年7月17日正式上映。
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人氣爆棚的演員大鵬由於一次意外事故跌入人生谷底後發生的趣事。
Ⅵ 煎餅俠裡面出現平安保險是贊助商嗎
是的。中國平安還在私人定製等影視作品中植入廣告過。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都是世界500強前100企業,財大氣粗,贊助這些,很正常的
Ⅶ 煎餅俠10億票房大鵬能分到多少
《煎餅俠》票房十億後,大鵬能賺多少錢
電影《煎餅俠》已經在7月17日上映,上映當天,破億元大關,達1.34億元,創造了2015年華語喜劇沖刺億元票房最快神話,更憑借高達90%的上座率收獲約達340.91萬的觀影人次。依靠上映當天的優異表現,《煎餅俠》更是連番刷爆國產2d電影首日票房紀錄、上座率及國產2d影片首日觀影人次紀錄。截止筆者寫稿時,上映五天,已經累計票房將近6億。
上映前,《煎餅俠》被預測將突破十億的票房,那時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為了驗證這一預測是否能夠實現,我找了一張12年上映的票房突破十二億的《泰囧》上映期間的票房曲線,以及《煎餅俠》上映5天的票房統計,可以看出來,《煎餅俠》從單日票房收入到每日票房勢頭都遠大於泰囧。還有幾個原因可以保證高票房:1、不錯的觀影口碑,雖然豆瓣對《煎餅俠》的評分為7.1分,但是電影中很多搞笑的元素支撐了大量的影眾花錢觀看;2、近期並未有外來大片搶占,目前《煎餅俠》的排片佔比在33-35%,穩居第二,如果一直保持排片比重,日均一億左右的票房還能再繼續保持幾天。綜上所述,《煎餅俠》票房突破十億幾乎沒有懸念。
除了對於票房的關注之外,對於很多人更關注作為第一次做導演的大鵬可以賺多少錢?
大鵬在7月19日與記者的談話中透露,其實點映時候,片子已經收回成本了,《煎餅俠》或成為目前最賺錢的電影。
通過官方透露,《煎餅俠》製作和發行成本為5000萬,導演宋健君微博透露,拍攝製作的成本大概是1300萬元,演員成本是800萬元,宣傳發行成本佔到了2700萬元,那麼如果票房最終為10億,大鵬到底可以賺多少錢,下面我們就來算一下:
電影生產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首先,需要由投資方為電影投資,其次需要由製片方來生產電影。然後,製片方會找發行方,而發行方會和各大影院、院線溝通並且確定電影的檔期和放映場次。最後,院線和影院負責放映電影。在這一過程中出了力的公司,都可以參與分賬。
現在中國票房分賬的基本原則是:首先,需要在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剩下的錢當中,作為放映場所的影院拿走57%,製作方和發行方拿走43%。然後,製片方會根據事先的約定支付發行方一筆費用。剩下的錢扣除成本了之後,製作方和投資方再按約定分成。但是具體的分賬方式有所變化,姑且認為影院和院線可以拿到60%,製作方為40%。
如果《煎餅俠》10億票房,其中有5000千萬要貢獻給電影發展專項基金,3300萬作為稅收交納給影院所屬各地稅務局。交了基金費,納了稅,剩下的9.12億才輪到片方、院線、電影院一起分。作為電影院及院線拿走剩餘票房的60%,也就是5.47億左右,片方為3.65億左右。
而根據最新的電影產業政策補貼,票房過5億的電影將會拿到1000萬的獎勵基金,加入電影中的軟硬廣告植入收入,以及版權收入,一般來說,網路版權、電視版權和音像版權都會在電影上映之前就賣出去,按照行規,《煎餅俠》網路版權一般是500萬左右,電視版權為300萬左右,音像版權僅幾十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片方可以拿到的收入3.9億左右,除去5000萬的製作成本,片方可以盈利3.4億。
作為導演加製片人的大鵬,帶來了三個多億的凈收入,當然這裡面除了搜狐視頻之外還有其他的電影投資商萬達影業、新麗傳媒。對於2015年第一季度凈虧損3100萬美元的搜狐來說,張朝陽笑了!
Ⅷ 《煎餅俠》僅僅投資2400萬卻能請來24位明星,大鵬為何這么牛
大鵬憑借《屌絲男士》火遍全網,成功出圈。2014年,大鵬開始籌拍電影《煎餅俠》,為了讓這部戲有看點,他找來了一眾大咖前來客串。
大鵬邀請鄭伊健要明白這個事情,我們首先得明白一個事情,大鵬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全媒體的時代,互聯網已經開始發展。當時大鵬的背後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張朝陽。他在電影當中也出場過,作為大鵬公司的老闆,因為大鵬落魄把他開除了,並且說話還陰陽怪氣的。
張朝陽是搜狐的老闆,當時對於藝人來說都需要一些互聯網平台給自己宣傳打廣告,一切還是源於搜狐在背後的影響力。這也就是為什麼《煎餅俠》能僅僅用2400萬的投資卻請來了24位明星大咖的原因。
Ⅸ 看完電影煎餅俠後有什麼感受
說真的,之前看介紹,說這部是《屌絲男士》的電影版,沿襲《屌男》的風格,我是沒抱什麼期盼的,因為早前刷過兩三期,並不能get其中看點和笑點,其實,電影行進至五十分鍾之前,零期待依舊。
暑期檔里這部確實是匹黑馬,5000萬的小成本,11.6億的高票房,萬萬沒想到!看完我想了想,屌絲的視角,自黑自嘲的敘述,夢想友情的主題,每一樣都代入感都十足,傻笑之餘戳中心事,即時眼淚不爭氣,還可以來一句:「媽的,我都笑出眼淚了。」這點,我這種不太喜歡把自己暴露在外的人還是挺喜歡的。 故事裡的主角叫大鵬,成功時忘記自我,虛榮膨脹;落魄後重拾夢想,找回自己。這人物塑造得還是挺有典型性的。其實當下大多數人,活得就像落魄後的大鵬,夢想在現實面前就是個狗屎,落難後環顧四周所謂朋友一一遠離。小時候的夢想慢慢被淡忘,某天加班到半夜走出寫字樓,沒有星星街燈恍惚,打開手機催房租簡訊蹦躂而出,這時候你才知道什麼叫生活。那麼,現實里實現不了的,電影里看主角去實現。所以你看大鵬,還在堅持夢想,雖是坎途,但最終圓夢。
小時候的夢想很大,科學家作家宇航員,現在想來都會搖頭一笑。長大後的夢想很小,放假漲工資發獎金,被生活磨礪得越發現實。可是吧,夢想呢,還是要有的,哪怕只在電影里。看主角們替你去實現,落幕之後,YY結束,咱再繼續回到像狗屎一樣的生活里去,摸爬滾打,盼著加薪升職新假期。
Ⅹ 客觀來說煎餅俠到底是不是爛片
煎餅俠》從一誕生,就註定是一部充滿爭議的電影。它的爭議不僅僅存在於主創團隊的粗糲,還在於道具的簡陋,劇情的不連貫,大量植入的廣告……總之各種別扭,如果這片子早幾年出現,恐怕也就是和著名爛片導演阿甘的一系列作品一樣,悄悄賺點錢,然後被送到視頻網站和電視台片庫,發揮點填補垃圾時間的剩餘價值。
不得不說,主創團隊運氣很好。剛進暑期檔,觀眾和媒體們剛剛被《小時代》和《梔子花開》給惡心了,然後又被《大聖歸來》燃起了「夢想」。情懷這個詞,一時間不再是充滿反諷的貶義詞,居然有些回歸本義。而大鵬的電影在這個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式,講了一個合適的故事,於是這充滿了爛片相,卻嚴肅說夢想的電影,竟然綻放出了異常的光芒,讓人樂在其中,感同身受,並願意為之鼓與呼。雖然片子的質量眾說紛紜,不過在創作和發行上所下的這份心力,是值得佩服的。
《煎餅俠》的故事其實很簡單,無論是香港還是國外,這種屌絲有夢想,一朝我翻身的喜劇故事已經被講了太多遍,比如我們熟知的《功夫》、《食神》、《喜劇之王》、《王牌製片家》等等。
(因為片尾的這段自白,柳岩在觀眾眼中忽然順眼了許多。她就像你我一樣,是千千萬萬個追求夢想和幸福的人之中的一個)
不管這電影上映之後,裡面涉及到的那些人會怎麼變,事會怎麼轉,看完怎麼罵,但這部電影,值得我們進電影院一看。我希望這是個好的開始,那些在電影中心懷夢想的人,那些台下看著電影笑並落淚的人,能因為這部電影,拾起自己的夢想,並奮力前行。
祝福董成鵬、袁姍姍、柳岩、衣雲鶴、梁超、潘斌龍……以及所有為這部電影付出努力的人,希望他們將來能有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