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野草莓中關於時間的隱喻有哪些

電影野草莓中關於時間的隱喻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3 18:00:54

Ⅰ 伯格曼 野草莓中的象徵

草莓是非常有誘惑的水果,它的春花夏果特點,鮮艷紅潤、多汁而含蓄的氣質,都讓人聯想起青春的懵懂。
《野草莓》是伯格曼最經典的作品,用豐饒燦爛的野草莓象徵了青春歲月的美好。在影片里,草莓的映象不斷地呈現,引導主人公重溫起記憶中的美好童年。在這部似乎半夢半醒的作品裡,幾乎每個事物都被賦予了象徵意義,主人公醫學教授博格自然成為了伯格曼本人的化身,他在記憶里懷想,在繽紛的夢中迷失;教授連綿的噩夢似乎象徵生命的終結,沒有指針的掛表和其他類似的計時工具也隱喻了時間的完結。當然,其中最大的象徵就是反復出現的野草莓地,這是老人童年時代的樂園,承載了好多的美好回憶和快樂時光。老人回憶起自己在一顆老蘋果樹的樹蔭之下,一顆一顆吃著野草莓,突然他聽見了優美的鋼琴聲,窗子被打開,裡面傳來了歡聲笑語和動人的歌聲,他看見了自己的初戀姑娘莎拉,她穿著金黃色的夏裝,站在他身旁采草莓,但是那個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姑娘,後來卻嫁給了他的哥哥……
嬌羞含蓄是草莓最迷人的地方,但是它卻短暫而易爛,這種充滿了青春和感傷的情調,是很難作為幸福和光明的簡單象徵,但是它在酸澀中甜美,又有著幸福和光明的內涵、至少混雜了些許成分。
伊瓦什凱維奇在《草莓》中寫到,他在九月的田野里漫步,在林間草地上發現一顆成熟的很晚的草莓,他把草莓含在嘴裡,一股香甜的感覺讓作家聯想起了逝去的時光,以及從若明若暗的青春到灰濛蒙的成熟的思考。
這樣一種簡單的水果就是這樣觸碰到了每個人靈魂深處的情感通道。

Ⅱ 電影《野草莓》講的是什麼誰拍的

《野草莓》是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該片講述了年邁的醫學教授伊薩克在去母校接受榮譽學位的途中,回憶起自己過去的沉重往事,開啟了一段心靈救贖之旅。

《野草莓》由維克多·斯約斯特洛姆、畢比·安德森主演的情感電影,於1957年12月26日在瑞典上映。該片獲得第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電影野草莓中關於時間的隱喻有哪些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伊薩克從醫五十年,現年已是將近八十歲的老人,正准備在兒媳瑪麗安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榮譽學位頒發。路上伊薩克順道重遊舊地,追憶往事。伊薩克曾經和堂妹薩拉有過美好的初戀,卻因性格冷酷孤僻,以致他的兄弟乘虛而入。

如今伊薩克坐在草坪上,憶起往昔,眼前浮現薩拉白衣飄飄的美麗模樣。他與生俱來的冷漠理智的性格,註定了婚姻的失敗。伊薩克的妻子無法忍受冰冷的婚姻,尋求外遇。

這樣的家庭氣氛,加上遺傳下來的冷漠秉性,使得伊薩克的兒子不願生小孩,和兒媳關系決裂。伊薩克獲得了光榮的學位榮譽,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對過往沉重的自省中,對於生命將盡的老人,這彷彿是一次心靈救贖之旅 。


Ⅲ 野草莓的電影劇情

七十九歲的醫生伊薩克·伯雷在獻身醫學界幾十年之久後終於獲得人們所頒贈的榮譽博士學位,於是開車前往多倫多。隨行的還有他的家人。途中,當伊薩克從兒媳婦口中得知兒子竟恨自己自私的時候,他有所振動,坐在路邊草坪上開始忘我地回憶自己的少年時代,同時也想到了自己的初戀情人表妹莎拉。由幻想清醒過來的伊薩克,望著站立在他面前的與莎拉長得十分相像的少女與兩名青年,他們都充滿著青春的活力。伊薩克感悟並埋怨自己為了學問,將愛情等閑視之,時光水逝,美麗的青春和愛情一去不返。
他們抵達倫多城後,盡管頒獎的場面隆重無比,但伊薩克的腳步卻十分沉重。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場童年時的夢。那仍然年輕而感情彌篤的父母,那美麗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夢中的老人臉上浮出一絲笑容。透過回憶、幻覺或夢境,將不斷出現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腦海里的孤獨,描寫得非常冷酷而又徹底。
本片是一位年邁的斯德哥爾摩醫學教授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劇情發生在他去50年前畢業的母校接受榮譽學位的途中,通過多段閃回畫面表現出種種幻想和回憶。他跟兒媳婦同車,而此時兒媳已因為丈夫不願要小孩而決定離開他。途中,他們在教授小時候生長的故居逗留,彷彿回到青少年時代,見到了心儀的女孩摘草莓送給失聰的爺爺。他被同一個女演員扮演的女孩叫醒,她想要帶上兩個男孩搭順風車,後又因差點發生車禍,只好帶上對方車里的一對夫妻,不料他們話不投機而被趕下車。中途,眾人下車用餐,並討論上帝是否存在。之後車子又來到教授95歲的母親家,老人家抱怨太冷。在一段幻想戲中,教授進入一幢舊宅,他必須證明自己得獎當之無愧,但他並沒成功。在真實世界中,教授拿到榮譽學位後回家,平靜地接受了曾經跟他發生矛盾的人和事。

Ⅳ 哪些電視 電影中有 時間飛快變化的視頻畫面

春光乍泄。。他們二人在阿根廷的那個 。。 我猜測你是要剪輯片子用的 。。
我就想起一個。。。這個肯定很多的 。。會有答案的。。

Ⅳ 誰知道《野草莓》這部電影的影評

《野草莓》是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的經典劇作。這是一部被稱為心理電影的現代主義作品。影片中大量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以主人公伊薩克教授的三個夢,以及他重返老房子時對青年時代的回憶,敘述了他的一生。劇作把伊薩克一生的經歷濃縮在一天里,展示了他精神世界的變化,最後終於實現了由冷漠到溫情的精神回歸。
影片用虛實變化的場景相互穿插。虛景包括兩種:一種是夢境;一種是遐想回憶。這兩種都是意識流動所構造出來的圖景。在夢中,伊薩克是一個處於未知狀態只能被夢境所左右的非自由體。夢讓他感到疑惑、震驚。回憶中,伊薩克是一個自由狀態的人,他彷彿是置身於事外的客觀者,看著自己過去發生的一切,既不能進入事情當中進行干預,也不能完全超越其間,不被情感波動。
伯格曼這部電影中除了採用意識流手法外,還化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使影片給人一種奇譎迷離之感。影片開頭是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伊薩克教授在街頭迷了路,街上空無一人,到處是殘損的景象。掛鍾沒有了指針,鍾下兩個眼鏡的圖案,有一個被砸碎了,街道的路口,冷色的牆磚,迷宮似的岔路。伊薩克轉身,一個僵硬的屍體,面目全非,站在路旁,伊薩克走近一碰他的身軀,傾然倒下,頭顱裂開。黑色的馬車運著一口棺材經過,馬車撞壞了路燈,車輪脫落,散架。一隻輪子的馬車繼續前行,棺材掉了下來,伊薩克走近一看,裡面的死人正是他自己。死人突然睜眼醒來,緊緊地拖住他的手。
這個讓人匪夷而又可怖的夢,卻包含了許多奇妙之處。死人是自己,而且緊緊拖住自己的手。一死一活相會,死的拉住活的,其中暗示了伊薩克的存活是行屍走肉式的。心裡死亡的陰霾正追趕著生命的殘余,勾攝著生命的靈魂。釀就死亡陰影的正是自己對待家人朋友的冷酷與自私、漠視的態度。這讓生命的活力消失殆盡,一潭死水。伯格曼將心理對立的兩部份分化成對象之外的一生一死的兩個人。以死對生的逼切,讓活人觸動、驚醒、掙扎,直到轉變為最後的懺悔。
夢里有一個壞了的鍾,而在伊薩克看望母親時,也出現了一個壞了的鍾,一虛一實。鍾的不正常缺損,正是象徵著人生(時間)的缺漏,不完整。沒有指針,鍾軸仍然可以轉,但是已經沒有了方向和目的。鍾是讓人捉摸不透的鍾;是與時間(生命)隔離的鍾;是一個沒有任何存在意義的鍾。夢里的鍾,突然在現實中出現,讓伊薩克感到震驚。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對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來說,這並非是一種不可解釋的現象。鍾對於伊薩克而言,是一種潛意識的存在物。童年的玩具鍾表,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定時間的接觸,但年久遺忘了。另外,作為一個長期從事與時間度要求嚴格的醫學實驗者,總有一個時間的概念,鍾的印象是隱性存在的。但是由於冷酷無情、自私又過於自我的情結,形成的壓力——生活感到疲累,生命沒有活力——折斷了那一個生命時鍾的指針。伯格曼故意使破損的鍾的形象,出現在夢中和現實中,恰到好處地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運用到片中的細微之處,巧妙的一筆,讓電影增色不少。
劇中,伊薩克接受博士學位之銜。禮堂中,授獎時庄嚴肅穆的氣氛和伊薩克內心與之甚遠的意識,與其說這是一次對成績肯定的榮譽頒獎,不如說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審判。伊薩克把一生的精力投入了醫學事業,過於專注,造成了自己怪僻、冷漠、自私、自我的變態心理,而且影響了自己的兒子,也染上了這種心理痼疾。愈是對他工作成績的肯定,則愈是從另一個方面肯定了他這種變態心理的形成。伊薩克在拿獎時,並沒有絲毫的激動驕傲之情,而是想到了很遠很遠以外的——自己的精神家園,內心終於有了回歸之意。這就是獎勵形式下的「審判」,他,懺悔了。庄嚴肅穆的儀式,一面是嘉獎,一面是心靈審判,這種雙重的,既矛盾又合理的獎與罰,讓影片更具思想張力,更加意味深遠。
最後,伊薩克學會了請求原諒,和阿格達老太太之間,兒子、兒媳之間。緩和了家庭氣氛,他回到了年輕時候,那種輕松愉快而又溫馨的夢里。
在那老房子旁,有一片茂澤的林叢和草地,那裡植衍著許多野草莓,其中含藏了童年的意趣,初戀的情愫,還有融融的家人的溫情。

Ⅵ 電影野草莓劇情

本片是一位年邁的斯德哥爾摩醫學教授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劇情發生在他去50年前畢業的母校接受榮譽學位的途中,通過多段閃回畫面表現出種種幻想和回憶。他跟兒媳婦同車,而此時兒媳已因為丈夫不願要小孩而決定離開他。途中,他們在教授小時候生長的故居逗留,彷彿回到青少年時代,見到了心儀的女孩摘草莓送給失聰的爺爺。他被同一個女演員扮演的女孩叫醒,她想要帶上兩個男孩搭順風車,後又因差點發生車禍,只好帶上對方車里的一對夫妻,不料他們話不投機而被趕下車。中途,眾人下車用餐,並討論上帝是否存在。之後車子又來到教授95歲的母親家,老人家抱怨太冷。在一段幻想戲中,教授進入一幢舊宅,他必須證明自己得獎當之無愧,但他並沒成功。在真實世界中,教授拿到榮譽學位後回家,平靜地接受了曾經跟他發生矛盾的人和事。

他們抵達倫多城後,盡管頒獎的場面隆重無比,但伊薩克的腳步卻十分沉重。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場童年時的夢。那仍然年輕而感情彌篤的父母,那美麗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夢中的老人臉上浮出一絲笑容。透過回憶、幻覺或夢境,將不斷出現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腦海里的孤獨,描寫得非常冷酷而徹底,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也是英格瑪.伯格曼導演的代表作,曾獲得柏林電影節的國際電影獎。七十九歲的醫生伊薩克·伯雷在獻身醫學界幾十年之後,終於獲得人們所頒贈的榮譽博士學位,於是開車前往多倫多,隨行的還有他的家人。途中,當伊薩克從媳婦口中得知兒子竟恨自已自私的時候,他有所振動,坐在路邊草坪上開始忘我地回憶自己的少年時代,同時也想到了自己的初戀情人——堂妹莎拉。由幻想清醒過來的伊薩克,望著站立在他面前的與莎拉長得十分相像的少女與兩名青年,他們都充滿著青春的活力。伊薩克感悟並埋怨自已為了學問,將愛情等閑視之,時光水逝,美麗的青春和愛情一去不返……他們抵達倫多城後,盡管頒獎的場面隆重無比,但伊薩克的腳步卻十分沉重。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場童年時的夢。那仍然年輕而感情彌篤的父母,那美麗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夢中的老人臉上浮出一絲笑容。故事發生在現在時態的大約24小時的一段時間中,表現一個78歲的醫學教授波爾格在他兒媳瑪麗安的陪伴下,驅車前往一所大學接受榮譽學位。一路上他們重訪了故地,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使老教授進入對家庭往事和過去情人沙拉的回憶。而在現實中他也遇到了一個長相與死去的沙拉相似的女孩。對往事的回憶和在噩夢的刺激下老教授開始對自己的一生進行反思……七十九歲的醫生伊薩克.伯雷在獻身醫學界幾十年之久後終於獲得人們所頒贈的榮譽博士學位,於是開車前往多倫多。隨行的還有他的家人。途中,當伊薩克從媳婦口中得知兒子竟恨自已自私的時候,他有所振動,坐在路邊草坪上開始忘我地回憶自己的少年時代,同時也想到了自己的初戀情人堂妹莎拉。由幻想清醒過來的伊薩克,望著站立在他面前的與莎拉長得十分相像的少女與兩名青年,他們都充滿著青春的活力。伊薩克感悟並埋怨自已為了學問,將愛情等閑視之,時光水逝,美麗的青春和愛情一去不返……

他們抵達倫多城後,盡管頒獎的場面隆重無比,但伊薩克的腳步卻十分沉重。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場童年時的夢。那仍然年輕而感情彌篤的父母,那美麗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夢中的老人臉上浮出一絲笑容。透過回憶、幻覺或夢境,將不斷出現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腦海里的孤獨,描寫得非常冷酷而又徹底。

Ⅶ 《野草莓》與英格瑪·伯格曼講述了什麼

1956年秋,38歲的瑞典電影導演英格瑪·伯格曼驅車來到烏普薩拉大學城,他曾在這里阿祖母一起度過了他的童年時代。他站在祖母的舊居前,手扶門把,突然想到:如果推開門,還能夠回到童年時代嗎·這一突乎其來的念頭,便是他在1957年拍攝影片《野草莓》的最初動因。

要准確復述出這部影片的故事,顯然是十分困難的。可以說,這是一部關於一個能夠回到往昔、能夠重復已有體驗和能夠召回死去的人的影片。伯格曼在這部影片中,借用了小說中意識流手法和技巧,擺脫了傳統的劇情結構模式的束縛,打破了正常的時間順序和敘述邏輯,把現實、回憶、夢幻、想像、體驗、意念交織在一起,通過生動的銀幕形象,真實地揭示了一個孤獨、冷漠的老教授的內心。因此,《野草莓》所著重表現的,與其說是老教授的一生,還不如說是他對人生的探索。這就形成這部影片非常復雜的結構。

在現實層面上,劇情是橫向發展的。老教授驅車離開斯德哥爾摩前往隆德,去接受那兒的大學授予他的榮譽學位。這一路上,便成為他人生旅途的象徵。途中他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先是兩個小夥子和一個姑娘,他們的三角戀愛使老教授想起過去的愛情生活;後來是一對爭吵不休的夫婦;在加油站,又遇見了另一對夫婦,他們動情地回憶起他過去的事。老教授還一路重訪了過去熟悉的各個地方。這些人、這些事和這些地方,重又勾起他對過去生活的回憶和眷戀。這樣,故事便在某些關鍵時刻暫時停頓下來,而進入老教授的內心世界,結構變為縱向展開,描述他整個的一生。最後,他參加接受榮譽學位的盛典後回到家中,試圖改變同家人和周圍其他人的關系。影片以他的一個溫暖的美夢結束,與開始時的惡夢遙相呼應,形成鮮明的對比。

英格瑪·伯格曼不僅自己以電影的形式去探索、闡釋、思考人與生命、殘疾、宗教、老年、婦女等各種富有哲學意義的理性問題,而且在一定時期內將整個瑞典電影引上了一條被歐洲影評界稱為「靈魂的電影」的創作道路。作為現代電影的創作者,伯格曼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最有影響的導演藝術家之一,稱他為世界現代電影的「一代天驕」。

Ⅷ 電影《野草莓》的名字有何寓意

《穆赫蘭道》《八部半》《野草莓》《第七封印》《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櫻桃的滋味》《天堂的顏色》《會飛的烏龜》《霸王別姬》《秦頌》《黑暗中的舞者》《刺蝟的優雅》《黎巴嫩》《生之欲》《亂》《地球之夜》

Ⅸ 跪求電影 野草莓 電影劇本

意識流手法雖然是從文學傳給電影的,伯格曼卻讓《野草莓》卻顯示了獨特的、電影的意識流特色。這也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因為倘若只是簡單照搬二十多年前就大行其道的文學意識流手法,影片就無甚意趣了。

文學以文字為媒介,電影以畫面為載體,二者有重要差異。早期電影未脫文學桎梏,往往並未發揮出畫面特長,只追求表達出文字能傳達的意思。伯格曼卻是一位地道的電影人,他不但不唯文學馬首是瞻,而且時常刻意驅除文字的影響,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電影的畫面表現力。「我們要避免根據書本來拍攝電影。文學作品中的非理性境界,它的生命胚胎,常常是無法改變成為視覺形象的——反過來,它卻破壞了電影所特有的非理性境界。」對於伯格曼,電影不是從劇本文字轉為畫面,而是應當「把韻律、心情、氣氛、緊張、場景、情調和氣味,改變為對白字句,而形成一部可以理解的電影劇本」。《野草莓》擺脫了過去電影依附於文學或舞台戲的傳統,用特色鮮明的電影手法表現人物的意識流。

《野草莓》最大的優點,就是幻境與現實的過渡非常自然,夢幻、記憶和現實交融無間。伯格曼充分運用了電影的畫面優勢來達成這一點。譬如第二個夢,伊薩克入夢前坐在草地上凝望童年舊居,那是座空寂的房子,然後畫面漸變,正門上多出一幅門簾、屋前添了一口水井,樹影開始搖曳,房屋煥發出生機;伊薩克的內心獨白伴隨畫面漸變而響起:「我不知道是怎樣發生的,但這天是活生生的現實,融入在更加清晰的回憶想像中、在我眼前閃現……」——在音畫的柔和過渡下,舊日景象復活了,夢境開始。

此片更為新穎之處是:在夢境中將現在時與過去時、現實中的人與夢幻中的人並置於同一畫面——第二、三、四個夢中,老年伊薩克都在草莓地上遇到年輕時的薩拉,並且在後兩個夢中還與她對話。若按一般電影的常規手法,伊薩克在夢中回到過去時也應當變成青年,但在《野草莓》的夢境中,他始終垂垂衰老,與他青春妙齡的愛人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手法體現了意識流的理論主張:打破時間、空間界限,充分發揮心理意識可肆意縱橫於時空之間的特點,自由地將往昔與現在、夢幻與現實、記憶與想像等融為一體。在《野草莓》中,觀眾每每忘記夢境與現實的邊界,就是因為時空界限的模糊,老年伊薩克,或者更確切地說:老伊薩克的「反思意識」始終貫穿每一個夢境與現實的片斷,成為全片的隱形主角。

此外,後三個夢境中老伊薩克與少女薩拉的對話——換言之,「現在」與「過去」的對話是一步步漸進的:第一次伊薩克呼喚薩拉得不到回應,他能夠在她身旁看到、聽到她的行動和話語,但她看不見、聽不到他。第二次,她能與他說話了,但這次交流讓他很痛苦——她舉鏡照出他蒼老的面容,告訴他自己要嫁給他弟弟。第三次,她才終於跑來,並且扶著他,歡快地帶他去找父母。這步步推進是與伊薩克的醒悟程度有關的:他不曾對自己的冷漠有悔意時,便觸不到她,直到他徹底醒悟,與兒子兒媳、老管家溝通和解之後,夢中的薩拉才從草莓地上向他跑來……這樣的情節設置,亦是以主人公的反思意識為主線,反省與了悟每推進一步,夢境便美好一分。

當然,時至今日,上述《野草莓》的剪輯手法已經不是什麼新鮮手段,許多後來的電影將紀實與虛構片斷自如穿插的方法,更要自如和巧妙得多。但是,任何技巧的最終目的,是使影片的意蘊得到最好的表達,在以電影技巧表達深刻的哲理思考方面,伯格曼永遠不會過時。

閱讀全文

與電影野草莓中關於時間的隱喻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爺打乒乓球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755
什麼兵團的盜墓電影 瀏覽:788
你最喜歡什麼電影 瀏覽:707
合肥萬達電影樂園票價多少錢 瀏覽:268
香港古裝好看電影排行榜 瀏覽:108
外國導演電影有哪些 瀏覽:401
哪些軟體可以看vlp電影 瀏覽:751
越囧電影免費提供 瀏覽:831
超好看的電影推薦國產 瀏覽:202
林正英導演的最後一部電影叫什麼 瀏覽:611
電影溫暖的抱抱免費手機在線觀看 瀏覽:938
電影院如何處理顧客投訴 瀏覽:310
好看的小眾電影國產 瀏覽:982
平分100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67
這個電影超級好看 瀏覽:675
有沒有很好看又很冷門的電影 瀏覽:186
動漫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72
驚險好看的動作電影 瀏覽:148
中國最好看的古裝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689
如何用電視看囧媽電影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