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完成的電影的劇情介紹
在二戰結束的時候,60分鍾未編輯的原片,靜躺在一個不受干擾的東德檔案庫中,隨後被發現了。在 1942 年五月在華沙由納粹黨人所拍攝,而且被分類成了 猶太人街 ,這片段很快地成為了歷史學家尋找華沙猶太人街的一筆真實紀錄。但是,在之後發現了一卷長期消失的膠卷,內容包含多樣攝影鏡頭和攝影師顯露的場景,以及早前難以解釋的連續鏡頭。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將全部呈現原始膠片內容,從片中可以注意到虛構的情節(包括一個被設計的宴會)虛假地顯現猶太城市居民享有的「好生活」,也深入探查了一卷已經臭名昭著的納粹宣傳影片。這部未完成的電影是一部龐大又重要的電影,記錄我們這個時代最嚴重的恐怖事件,揭露了一些犯罪者努力地推動他們的日常工作事項,並扮演一切在光天化日之下。
Yael Hersonski's powerful documentary achieves a remarkable feat through its penetrating look at another film-the now-infamous Nazi-proced film about the Warsaw Ghetto. Discovered after the war, the unfinished work, with no soundtrack, quickly became a resource for historians seeking an authentic record, despite its elaborate propagandistic construction. The later discovery of a long-missing reel complicated earlier readings, showing the manipulations of camera crews in these everyday scenes. Well-heeled Jews attending elegant dinners and theatricals (while callously stepping over the dead bodies of compatriots) now appeared as unwilling, but complicit, actors, alternately fearful and in denial of their looming fate.
B. 求一部以二戰華沙起義為題材的電影
華沙起義
C. 華沙間諜的電影製作
因為出演了第10任《神秘博士》而在英國成為眾所周知的男演員的大衛·田納特(David Tennant)的「後博士生活」一直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他出演的《曼聯重生》(United)和《單身老爸》(Single Father)讓人看到了他的不同側面。而如今,田納特將會再次出現在BBC,在最新的分為上下兩部、聚焦於二戰時代背景的劇集中,飾演一名法國間諜。該劇出自經典英劇《發小兒》(The Likely Lads)編劇迪克·克萊蒙特(Dick Clement)和西德尼·洛特比(Sydney Lotterby)。
這次和田納特搭檔的,將會是BBC熱門奇幻劇《梅林傳奇》(Merlin)中飾演Mithian公主的詹尼特·蒙特戈里(Janet Montgomery),她其他較知名的角色是《黑天鵝》中的Madeline、《替身標靶》中的Ames以及《明星夥伴》中的Jennie。劇集定名為《華沙間諜》(The Spies Of Warsaw),改編自Alan Furst的暢銷同名小說。田納特所飾演的主角被捲入了間諜的陰暗世界,在故事中,他將會在波蘭、巴黎、倫敦和莫林進行多年的活動,正是這些間諜們的推波助瀾,使得二戰爆發。
故事主要講述BBC美國頻道為Dramaville聯合出品了一部新的迷你劇《Spies of Warsaw》,這部劇將在2013年分成兩部分在BBC美國頻道首映。本劇以Alan Furst的著名小說為藍本,由獲得艾美獎的編劇Dick Clement和Ian La Frenais改編劇本,《Doctor Who》的主角David Tennant和曾出演過《Black Swan》的女星Janet Montgomery共同出演本劇,這部驚悚間諜題材的故事把背景設在了波蘭、巴黎、倫敦和柏林,講述那些即將進入二戰的年代。在這部迷你劇里,法國與德國的情報機構人員在諜報活動中已處於生死攸關了波蘭、巴黎、倫敦和柏林,講述那些即將進入二戰的年代。在這部迷你劇里,法國與德國的情報機構人員在諜報活動中已處於生死攸關的掙扎困境。在法國大使館內,一位在1914年戰爭中獲得殊榮的英雄——Colonel Jean-Francois Mercier(由飾演)捲入到了綁架、背叛和國際陰謀的世界裡,從外交沙龍到華沙的陰暗小巷滿滿皆是。與此同時,Mercier發現自己深深地愛上了Anna(由Montgomery飾演),而這位小姐是為國際聯盟工作的巴黎律師。他們二人之間的復雜愛情隨著德國的坦克穿越過它們的國境而變得緊張。
D. 那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猶太鋼琴家在華沙,德軍統治下躲藏求生,求大神解釋。
《鋼琴家》是2002年上映的一部電影,該片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麗雅·福克斯、米喬·贊布羅斯基、愛德·斯托帕德等主演 。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 。
電影講述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瓦拉迪斯勞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台做現場演奏。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裡,他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在這里,即便所有熱愛的東西都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他仍舊頑強的活著。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撐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他的勇氣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熱愛的藝術。
E. 我想說,為什麼和華沙有關的電影都是二戰題材的
華沙之戰1920 ,這一部不是二戰的。
導演: 耶爾齊·霍夫曼
編劇: 耶爾齊·霍夫曼 / Jaroslaw Sokól
主演: 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 / 格拉齊娜·扎波羅夫斯卡 / 米哈烏·熱布羅夫斯基
類型: 戰爭
語言: 波蘭語
上映日期: 2011-09-23
F. 華沙的介紹
《華沙》是由dariusz gajewski導演,阿格涅茲卡·格羅喬斯卡、魯卡茲·加里克奇、dominika ostalowska主演的一部波蘭劇情電影。影片講述華沙城內冬日的一天,來自不同省份的人們處理著一些「重要事情」,彼此經過而未注意。而最終他們在車禍中相識。
G. 請推薦一些優秀的波蘭電影
1896年波蘭開始有電影放映。1908年以前,電影放映只是作為戲劇演出的附加節目,後來才逐漸移到專門場所去放映。當時波蘭沒有自己的製片基地,電影工作者都是和外國人搞合作拍片的。
早期波蘭電影 1910年,波蘭建有近200家影院,同時,電影公司也開始出現,其中影響最大的、產量最穩定的是斯芬克斯公司。到1914年,影片產量已達14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又減至5~7部。1910~1918年間生產的影片,主要是改編本國的文學作品,如《罪惡的歷史》(導演A.別德那爾契克)、《上帝的法庭》(導演S.克那凱扎瓦斯基)、《密爾·葉佐福維奇》(導演奧斯托亞-蘇爾尼茨基)以及一些情節劇和喜劇。
1918年波蘭第二共和國成立後,地主資產階級政權僅僅資助拍攝宣傳政府政策的影片。一時間,電影的內容主要是宣傳軍國主義、民族主義和反共思想。由於通貨膨脹、失業,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電影觀眾人數銳減。影片產量也從1921年的17部跌至1925年的 5部。1926年後,影片產量有所提高,內容也開始涉及資產階級地主國家制度方面的問題。這一時期主要作品有《樂土》(1928,導演A.赫茨、Z.格尼亞道夫斯基)、《塔台烏施先生》(1928,導演R.奧爾登斯基)、《春的前夕》(1929,導演H.沙格)、《警察局長塔吉耶夫》(1929,導演J.加爾丹)等。
1933年,波蘭生產了第一部有聲片。1934年議會通過「關於影片及其傳播的規定」,加強了對電影的審查,加重了稅收。30年代,電影生產幾乎全部表現出商業性。不僅喜劇、情節劇、偵探劇如此,就連一些歷史題材片也為追求票房價值而違背歷史真實。甚至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也不忠實原著。在改編片中,只有《玫瑰》(1936,導演J.列切斯)沒有歪曲原著揭示的社會矛盾,保持了原著的鮮明的形像。列切斯的其他作品,如《年輕的森林》(1934)、《來自諾沃立諾克的姑娘》(1937)、《界線》 (1938)等片則顯示出一定的專業技巧和思想藝術水平。 而《生活的判決》( 1934,導演加爾丹)、《風險》(1938,導演E.常卡里斯基、K.邵洛夫斯基)、《礫石》(1938,導演加爾丹)等片則表現出現實主義與民主的傾向
。 1939年9月,希特勒佔領波蘭後,電影生產完全停頓,只有A.鮑赫傑維奇領導的一個人數不多的地下電影小組拍攝一些報道戰況的紀錄片。
波蘭民主共和國電影 1945年11月13日波蘭人民民主政權建立後,電影事業立即實行國有化。戰後第一個10年,波蘭電影作為一門藝術開始了一個新階段。人民的歷史經驗和愛國主義,英勇的戰斗經歷和苦難遭遇確立了電影的題材和樣式。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1947,導演L.布齊柯夫斯基)、《華沙一條街》(1949,導演A.福特)、《最後階段》(1948,導演W.雅庫鮑夫斯卡婭)、《鋼鐵的心》(1948,導演S.馬爾諾維奇)、《不屈的城市》(1950,導演J.扎日茨基)。這些影片反映了波蘭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的光輝事跡。40年代末,電影工作者開始轉向現代題材的創作。這時期的主要作品有《珍寶》(1949,導演布齊柯夫斯基)、《最初的日子》(1952,導演J.雷布柯夫斯基)、《村社》(1952,導演J.卡瓦列洛維奇、K.蘇米爾斯基)、《廣場奇遇》(1954,導演布齊柯夫斯基)、《華沙首次演出》(1951,導演J.雷布柯夫斯基)、《肖邦的青年時代》(1952,導演A.福特)等。
從50年代中期起,波蘭電影創作開始了一個新階段。影片產量不僅逐年有所增加(1953年 3部、1957年16部、1960年23部、1977~1978年達30部),在生產體制上也發生了變化,成立了獨立的創作集體,而且在創作上也出現了新的傾向,如在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題材時著重表現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創傷,表現人民在抵抗運動中蒙受的災難和損失、個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與價值;賦予英雄主義以新的解釋,表現個人在歷史事件中是自覺參加或被動捲入等。這類作品有《世界大戰的真正結束》(1957,導演卡瓦列洛維奇)、《第三交響樂(英雄)》(1958,導演A.蒙克)、《一代人》(1955,導演A.瓦依達)、《下水道》(1957,導演瓦依達)等等。表現兩種意識形態沖突的影片有《渣滓與鑽石》(1958,導演瓦依達);反對官僚主義和教條主義的影片有《鐵軌上的人》(1956,導演蒙克)、《天使修道院的嬤嬤約安娜》(1961,導演卡瓦列洛維奇)。還有對當代社會陰暗面進行抨擊,反映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影片,如《夜車》(1959,導演卡瓦列洛維奇)、《水中刀》(1962,導演瓦依達)、《愛娃要睡覺》(1958,導演T.赫米列夫斯基)、《套圈》(1958,導演W.J.哈斯)、《一周第八天》(1958,導演A.福特)等等。這些作品不僅在劇作原則、造型與風格處理上略具特點,而且它們也反映了創作者不同的藝術觀念和創作思想。這些創作者和作品被稱為「波蘭電影學派」。
60年代後,電影創作的特點是探索新的生活素材和能夠體現這一素材的形式。主要作品有《要是有人知道》(1966,導演K.庫茨)、《瘦弱的人及其他》(1967,導演H.克留芭)、《馬切烏什傳記》(1968,導演V.列申斯基)。此時期部分電影創作者著重改編本國經典文學作品,如《法老》(1966,導演卡瓦列洛維奇)、《在薩拉高斯找到的手稿》(1965,導演哈斯)、《玩偶》(1968,導演哈斯)、《沃羅德耶夫斯基先生》(1969,導演J.霍夫曼)、《樺樹林》(1970,導演瓦依達)、《婚禮》(1973,導演瓦依達)、《樂土》(1975,導演瓦依達)、《在沙漠和密林之中》(1973,導演V.什列什茨基)、《洪水》(1974,導演霍夫曼)等等。
70年代,波蘭電影工作者著重創作現代題材作品。他們把注意力放在人與社會的新的聯繫上。一些影片的主題是人對社會應負的責任,工作與道德的關系。主要作品有導演庫茨的《黑土地帶的鹽》(1970)、《王冠上的珍珠》(1972)等。
80年代以來,波蘭電影工作者更加深入生活,力圖反映與當前政治形勢有關的問題,同時也更加註意表現人的內心世界,不同的創作者表現出不同的觀點和傾向性。主要作品有瓦依達的《大理石人》(1976)和《鐵人》(1981)等。
紀錄電影在整個波蘭電影事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密切反映現實,表現形式多樣化,作品風格獨特,也形成具有特色的波蘭紀錄電影學派。其主要創作人員有K.扎努西、E.鮑薩克、T.馬卡爾琴斯基、L.彼爾斯基等。
波蘭電影事業 波蘭有兩個故事片製片廠:羅茲故事片廠和弗羅茨拉夫故事片廠。華沙紀錄電影製片廠自1963年起也拍攝故事片。此外,還有喬魯夫卡製片廠(建於華沙,生產紀錄片、教學及軍事愛國主義題材影片)、科教片廠(建於羅茲)、信號旗製片廠(建於羅茲,專事生產短片)、小型電影製片廠(建於華沙)及兩個美術電影製片廠(建於別爾斯科-白雅拉和克拉科夫)。自1974年起每年在克拉科夫舉行全波影視故事片電影節,自1964年起在克拉科夫舉辦短片電影節。
羅茲高等電影電視學校成立於1948年,1958年它與高等戲劇學校合並,改名為席勒戲劇電影電視高等學校。該校設有電影導演、 表演、 攝影、電視、製片 5個系。一些高等學校也為電影培養專門人才。1949年波蘭科學院藝術研究所設立電影史與電影理論研究部。文化藝術部與其他一些科研機構和大學,也設有電影理論研究部門。
波蘭擁有約400個電影俱樂部。出版《電影》、《銀幕》、《世界電影》、《電影技術》等刊物
H. 求一部在背景華沙的二戰戰爭電影
有一部電影的名字叫閃擊波蘭,描寫的二戰期間的戰爭場面。
I. 華沙間諜電影
鏈接:
《華沙間諜》是由科奇·吉爾佐執導的英國諜戰題材限定劇,該劇改編自阿蘭·弗斯特的同名小說,由迪克·克萊蒙特和伊安·拉·弗雷奈斯編劇,大衛·田納特、詹尼特·蒙特戈里、馬辛·多洛辛斯基、伯恩·戈曼等主演。該劇於2013年1月9日在BBC四台播出。該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駐扎在波蘭的法國上校Mercier得到情報,希特勒納粹正在秘密策劃入侵波蘭的計劃,而他在執行任務時險些被殺,又遇上巴黎律師Anna,二人在危險時期互生愛意的故事。
J. 二戰波蘭華沙的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
斯皮爾伯格拍的
講的就是二戰時候救猶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