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燈光在微電影中有哪些層次

燈光在微電影中有哪些層次

發布時間:2022-05-02 01:39:48

㈠ 微電影用什麼燈光

要想拍出高質量的微電影,使用燈光是必須的,而且作用不光光是拍夜景的照明,可以表面電影基調,暗示劇情的。

㈡ 企業微電影製作分為哪幾個階段

【商業微電影前期准備腳本】說明:
首先微電影創意得到客戶確認、並獲准進入拍攝階段時,前期策劃會將創意的文案、畫面說明及提案給客戶,並就微電影的長度、規格、交微電影日期、目的、任務、情節、創意點、氣氛和禁忌等作必要的書面說明,以助客戶和後期拍攝製作團隊理解該微電影的創意背景、目標對象、創意原點及表現風格等等。

微電影拍攝投資估價:
當後期拍攝團隊收到腳本說明之後,拍攝團隊會就自己對創意的理解預估將合適的製作方案及相應的價格呈報給公司,供公司及廣告客戶確認。

一般而言,一份合理的估價應包括拍攝准備、拍攝器材、拍攝場地、拍攝置景、拍攝道具、拍攝服裝、攝制組(導演、制微電影、攝影師、燈光師、美術、化妝師、服裝師、造型師、演員等)、電力、轉磁、音樂、剪輯、特技、二維及三維製作、配音及合成等製作費、製作公司利潤、稅金等廣告影微電影製作中的全部方面,並附製作日程表。甚至可以包含具體的選擇方案。

微電影需求方(客戶)確認:
將估價呈報給客戶,當客戶確認後,由客戶、廣告公司、製作公司簽立具體的製作合同。然後,根據合同和最後確認的製作日程表,製作團隊會在規定的時間內准備接下來的第一次製作準備會。
微電影拍攝前准備:
在此期間,製作公司將就製作腳本、導演闡述、燈光影調、音樂樣本、堪景、布景方案、演員試鏡、演員造型、道具、服裝……等有關微電影拍攝的所有細節部分進行全面的准備工作,以尋求將廣告創意呈現為廣告影微電影的最佳方式。
第一次製作準備會:PPM是英文Pre-ProctMeeting的縮寫。在PPM上,將由製作公司就微電影拍攝中的各個細節向客戶及廣告公司呈報,並說明理由。通常製作公司會提報不止一套的製作腳本、導演闡述、燈光影調、音樂樣本、堪景、布景方案、微電影演員試鏡、演員造型、道具、服裝……等有關微電影拍攝的所有細節部分供客戶和微電影拍攝製作公司選擇,最終一一確認,作為之後拍微電影的基礎依據。

如果某些部分在此次會議上無法確認,則(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安排另一次製作準備會直到最終確認。因此,製作準備會召開的次數通常是不確定的,如果只召開一次,則PPM1和PPM2、Final PPM就沒有什麼差別。

第二次製作準備會:
經過再一次的准備,就第一次製作準備會(PPM1)上未能確認的部分,製作團隊將提報新的准備方案,供客戶及廣告公司確認,如果全部確認,則不再召開最終製作準備會(Final PPM),否則(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再安排另一次製作準備會直到最終確認。

最終製作準備會:
這是最後的製作準備會,為了不影響整個拍微電影計劃的進行,就未能確認的所有方面,客戶、微電影拍攝製作公司必須共同協商出可以執行的方案,待三方確認後,作為之後拍微電影的基礎依據。

拍微電影前最後檢查:
在進入正式拍攝之前,公司的製片人員對最終製作準備會上確定的各個細節,進行最後的確認和檢視,以杜絕任何細節在拍片現場發生狀況,確保微電影的拍攝完全按照計劃順利執行。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場地、置景、微電影演員、特殊鏡頭等方面。

另外,在正式拍微電影之前,製作公司會向包括客戶、廣告公司、攝制組相關人員在內的各個方面,以書面形式的「拍攝通告」告知拍攝地點、時間、攝制組人員、聯絡方式等。

拍攝按照最終製作準備會的決議,拍攝的工作在安排好的時間、地點由攝制組按照拍攝腳本進行拍攝工作。為了對客戶和創意負責,除了攝制組之外,通常製作公司的制微電影人員會聯絡客戶、有關創作人員等參加拍攝。
根據經驗和作業習慣,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表演質量,鏡頭的拍攝順序有時並非按照拍攝腳本的鏡頭順序進行,而是會將機位、景深相同相近的鏡頭一起拍攝。為確保拍攝的鏡頭足夠用於剪輯,每個鏡頭都會拍攝不止一遍,而導演也可能會多拍一些腳本中沒有的鏡頭。

㈢ 微電影拍攝中燈光師和攝影師效率該如何提高

不管是微電影拍攝還是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對燈光師和攝影師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不僅對其技術水平的要求較高,攝影師和燈光師還關繫到整部片子的進程和質量,所以這要求攝影師和燈光師應提高照明組在現場的工作效率。
對於照明這方面的效率要提高的話,把布光意圖跟照明組的組員在布光之前交代清楚這一點是尤為重要的,因為真正布光的時候需要分組來布光。如果人手比較少的話,燈光布置一般是背景光的光效,然後是環境光效,最後再是根據演員的走位特點做人物造型的光效,到現場後,會涉及到一些比較常規但又有些費事的操作,比如吊柔光片之類的工作。
之後就會開始分組布光,比如該打背景光的、打人物光的。如果要先打人物光的話,等到再打上環境光,人物光就發生變化,還得重新再打一遍光。要注意的是,對於最開始對整體布光的構想需要由導演攝影師和燈光師充分討論,然後確定燈光氛圍,接著再來確定需要使用的道具。
除了燈光效率需要提高以外,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關於高強度拍攝的問題了。和國外影視劇拍攝不同,國內影片份的拍攝進度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導致一系列拍攝進度問題的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會造成人員的疲勞工作,不利於工作效率的發揮,所以適當的讓工作人員休息之後,對工作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必要。

㈣ 燈光都有什麼作用

1、舞台燈光

(1)照明演出,使觀眾看清演員表演和景物形象.

(2)導引觀眾視線。

(3)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感和展現舞台幻覺。

(4)創造劇中需要的空間環境。

(5)渲染劇中氣氛。

(6)顯示時、空轉換,突出戲劇矛盾沖突和加強舞台節奏,豐富藝術感染力。有時也配合舞台特技。

2、家庭使用

(1)室內燈光除了照明外,還要讓房間感覺舒適,溫馨,放鬆和安全。當然燈光的裝飾作用,也是顯示居住者風格的好東西,這一點在後來參觀的最後樣板間里太展示出來了。

(2)燈光設計中所要避免的明與暗或者暗與明之間過度的變化,產生眩光,讓眼睛很舒服.燈光不足,給人的昏暗、恐怖與陰涼的感覺。燈光過強,直射眼睛,讓人產生眩光。

3、行車作用

(1)前大燈

主要用途是照明車前的道路和物體,確保行車安全,包括遠光燈和近光燈。按規定,在照明路燈亮起以後,所有汽車都必須打開前大燈。通常情況下,近光燈的照射距離約30-40米,照射范圍大約160°。

(2)位燈

位燈是在傍晚行駛時,讓別的車輛看見。位燈的作用是表示車的寬度以提示對方和後車,便於其他汽車判斷本車的寬度、長度。前位燈還可供夜間近距離照明用。有的汽車專門在側面安裝示廓燈,指示車的寬度。夜間行車即停車過程中都有使用。

(3)霧燈

由於防霧燈亮度高、穿透性強,不會因霧氣而產生漫反射,所以正確使用能夠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在有霧的天氣,前後霧燈通常是一起使用的。

(3)轉向信號燈

汽車的前後都有轉向信號燈,有些汽車的側面、後窗玻璃或後視鏡上也裝轉向信號燈。轉向信號燈打開後,該側前、後及側面轉向信號燈會同時閃爍,提示周邊的汽車和行人注意。

(4)制動燈

又稱剎車燈,為紅色,位於汽車後部的兩側,有些汽車還在後風擋玻璃的正下方或正上方安裝了高位制動燈。制動燈起給後車顯示前車已經制動的作用,應該經常檢查其是否正常工作。

(5)倒車燈

倒車燈位於汽車後部兩側,一旦掛入倒檔,該燈亮,並警告車後的車輛和行人,表示該車正在倒車,倒車燈全部是白色的。

(4)燈光在微電影中有哪些層次擴展閱讀

發明歷史:

最早實用的電燈是白熾燈,但早在白熾燈誕生之前,英國人漢弗萊·戴維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場所根本無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國的德國鍾表匠亨利·戈貝爾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絲,製成了首個有實際效用的電燈,持續亮了400個小時,不過他並沒及時申請專利。

1860年,英國人約瑟夫·斯旺也製成了碳絲電燈,但他未能獲得使碳絲保持長時間工作的良好真空環境。

直到1878年,英國的真空技術發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發明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並且獲得英國專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國用電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他們沒有足夠財力繼續完善這項發明。

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了愛迪生。愛迪生購入專利後嘗試改良燈絲,終於在1880年製造出能持續亮1200個小時的碳化竹絲燈。

不過,美國專利局判愛迪生的碳絲白熾燈發明落於人後,專利無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後,亨利·戈培爾贏得專利,最後愛迪生從戈培爾貧困的遺孀手上買下專利。

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後來他們在法庭之外和解,於1883年在英國建立一家聯合公司。斯旺後來把他的股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

20世紀初,碳化燈絲被鎢絲取代,鎢絲白熾燈沿用至今。

1938年,熒光燈誕生。1998年白光LED燈誕生。

㈤ 微電影的製作流程

基本流程
step1劇組組建
包括導演(大佬、總負責人),編劇(劇本作者),攝像(拿鏡頭的),後期(各種剪輯和錄入),劇務(劇組的爸),場記(記錄鏡頭),後勤(劇組的媽)等。
step2成本預估
預估拍攝成本及集資,眾籌或拉贊助。如果是自己想做一部作品,眾籌比較快捷和合適。
step3准備劇本
很重要的一環,要讓觀眾在30分鍾內對影片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微成本拍攝的微電影,絕對需要以劇情打動人。
step4 劇本修改
依據核心劇本/劇情,編劇修改和完善劇本。
step5分鏡頭腳本擬定
分鏡頭劇本簡單來說就是把鏡頭畫出來。它的作用,就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後期製作的依據和藍圖,也是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理解劇本內容,進行再創作的依據。不要少看一部微電影的分鏡頭,海量。
step6拍攝前准備
後勤、劇務列出道具和場景需求清單,然後考察場地。根據劇情,需要用到的場景不會少於10個,可以免費拍攝的場地會被優先選擇,然後在鯨魚易租里租借些符合主題或增加亮點的裝飾品。
攝像組准備攝影器材,單反,滑軌,小斯,腳架,錄音器材,打板器等等。
導演和編劇選演員,長得好看普通話過關就行,又沒片酬,賣個臉而已。
step7開拍
攝像組開始忙,攝像機,單反,小斯,滑軌,調色溫,調這個那個,跟著分鏡頭腳本拍。
拍攝時錄音建議錄同期音,因為演員不專業,後期配音情緒很難表達到位。
重要提醒:吃飽了再拍,現場的三餐根據進度來,吃飯得在拍完後。
step8後期處理
交給專業的人用ae做,各種剪輯、色彩、聲音和畫面的學問。
step9發布作品
大多數作品是提交至各大視頻網站,當然部分精品也可以交由電影發行公司操作

㈥ 請教:拍微電影的最低燈光配置

燈光這個問題需要看現場情況來定,比如每一天的各個時間段的光線都是不同的,這里就說色溫了;所以你還要調整機器的白平衡,再如你需要拍攝烈日陽光,除了自然光以外,人工布光就得看燈光師的感覺和技巧了,這時候當然少不了反光板和遮光板(泡沫板)啦;那如果拍室內的鏡頭,頂光最簡單的用燈管就可以,總之,色溫達到場景的要求就行了,濾布、濾紙是必不可少的啦,希望對你有幫助。拍攝時一種技術,不要拘泥於LED還是白熾燈的類別。

㈦ 1、在影視作品中照明,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照明,是怎樣體現畫面的空間縱深感,物體的立體感和物體表面質感

影視照明在影視作品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不同的燈光 都將會大大改變影視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涵義不管是明暗 還是位置 強弱 色調 甚至是速度都能表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影視拍攝如虎添翼,大量高科技手段的應用,輕而易舉地實現了過去很難想像的影像畫面,特別是電影膠片技術特性的提高以及電視攝像機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影視創作的空間更大,尤其是對照明光線技巧的施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想像空間和餘地。因為光線是攝影造型的主要元素。
具體而言,膠片性能的提高、數字和高清攝像機的出現以及先進燈光器材的普遍使用,使照明工作能輕而易舉地滿足拍攝的要求(滿足曝光)。那麼,這時的照明師該怎樣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手段達到影視作品更高的藝術追求和境界呢?本文就此略談一點個人見解。

一、端正態度,全面思維
電影電視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涵蓋了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化妝、服裝、道具、攝影及照明等門類,而且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部影視作品的誕生是各個專業部門緊密合作的結果,是各個部門藝術創作的集合。照明,作為這一綜合藝術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他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環境氣氛的營造,畫面質量的提高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當代電影追求藝術效果的重要技術指標。這就要求照明師必須端正態度,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之所在,要通盤考慮,全面思維。因此在熟讀劇本、了解劇情方面要下大工夫,要花大氣力,同時要與導演,攝影和美術師進行充分的溝通,在拍攝前達成共識,並制定詳盡的照明工作計劃,准確地做好照明燈光器材的預算,完成好整部作品的燈光設計,精心地作好各種燈光器材、用材的准備,同時要與各部門、各工種之間密切配合,以保證照明工作在拍攝過程中安全,有序,有效地進行。

二、技術過硬,營造氣氛
熟練地掌握照明技術是照明師的基本要求;創造性地運用照明技巧,靈活巧妙地運用,控制光線,是照明師水平高低的真正體現,是照明師的核心本質。完成影視作品所要傳達的內容含義,並能因此打動人,感染人,教育人是照明師「運用」技術及藝術的特殊使命,因此照明師必須全面地掌握過硬的照明技術。這就要求照明師不斷地提高業務水平,掌握各種與照明技術相關的知識,並能熟練地加以運用。
眾所周知,「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光的世界將是黑暗的。光,為人們提供了了解物體表面與結構、外部形態,距離與色彩的條件,還使我們分清了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系。影視作品的創作當然也離不開光,影視拍攝就是將光線照射某一物體,使這個物體產生明暗關系,並將其記錄在電影膠片和電視磁帶上,在二維的平面畫面中創作出視覺三維的立體空間活動影像。這種在光與影的作用下出現的影像,影調的變化過程,就形成了攝影藝術產生的基礎。而影像、影調的不同變化,則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效果,這個不同的效果,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看待事物的情緒與感覺。這就是藝術氣氛創造的基本依據。合理地運用光線的強弱、明暗、色彩等這些感染元素,就可以塑造出各種不同影像的藝術氣氛,從而傳達出作品所要表現的某種含義。
光,既能營造「燈火輝煌」的富麗景象,雲霧繚繞的「仙山境界」,也能布置成「陰森恐怖」的黑暗地獄;既能顯現溫馨的晨光、亦能表現寒冷的夜晚。通過光線對人物、事件、景物的藝術處理,或塑造,或歌頌,或暴露,或隱喻乃至批判。都會令表現物個性、層次更加分明,立體。當然有時某種平淡無奇、索然無味的畫面,也都是用光線有意刻畫描寫的。所以光線是攝影藝術創作中的「靈魂」,是營造氣氛的法寶。
光線的本質來源,來源於發光體,發光體投射到物體表面所形成的特殊狀態,作用於我的視覺後所帶給我們的各種聯想,是我們產生各種情緒變化的「罪魁禍首」。光線的運用來源於我們對大自然及對社會的細微觀察,獲取和利用。比如,自然界中時間、季節和氣候的變化會展現出千姿百態的景緻。照明師通過各種藝術手段對光線加以模擬和創造,亦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創造出一年四季的千姿百態的不同光效來,這里沒有一貫的公式可以參照,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可以界定,一定要從生活中仔細觀察,精心積累、認真總結並加以有效地提煉運用。這就是藝術作品既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真諦。

三、合理運用,大膽創新
「合理運用,大膽創新」是照明師實現藝術創作的有效保證。「合理運用」是指在光線,色調,環境氣氛的運用上要符合實際,恰到好處,讓人看不出人為雕琢的痕跡來;「大膽創新」是指在強調氣氛的同時不受以往條框的束縛敢於打破常規,當然前提是要符合整個劇情的需要,如我在影片《紅櫻桃》中就應用了各種不同的光線效果,製造出了既符合時代背景又與人物內心活動相吻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來。
比如,在影片即將結束的一場戲里,蘇聯紅軍救出了女主人公楚楚。畫面表現的是:遠景------大廳、牆面、幾面俄式大窗。畫面楚楚坐在窗前,燈光設計中用了大型柔光屏,並提高了燈光的強度,光比很大。並將燈光位置適當降低,這樣相對柔和的陽光從窗外射進室內,在左側牆面折射出一道較低的投影,使楚楚的位置形成側逆光。室內大面積的暗光,與室外明媚的陽光形成十分強烈的對比。畫面傳達的信息是:陽光光線的低投射反映出的季節是冬季,而陽光的光線又告訴我們那是冬季里的一個晴天的早上。它預示著寒冬即將過去,戰爭即將結束,人們渴望的和平生活馬上就要到來了。此時濃重的影調氣氛給我們提供了太多太豐富的想像空間。照明,通過對光線的藝術處理發揮了任何別的藝術部門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到了預期的藝術效果。
例二:以往由於膠片及攝像機的技術原因(感光低,滿足曝光等),和我們認識的局限,在光線影調的處理上經常是--------光效單調,人物亮,景物也亮,人物暗,景物也暗,只能表現出景物的基本特徵和顏色本身,致使畫面平淡、缺乏真實與生動感。現在由於膠片及攝像機性能的提高,我們認識的進步,使製作技術愈加成熟,對光線的處理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進步,在對人物與景物之間的亮度處理上亦有所區別。比如,在光線的運用中加一些亮或暗的點綴,會使整個畫面活起來,增強深度感,主體得到突出。這樣就打破了以往的影視畫面「亮而平」的老面孔。進一步講就是能亮的部分一定要亮起來,該暗的地方一定要暗下去。具體操作中,應在高性能攝像機及膠片的技術特性能保證「影調,層次」的情況下,根據劇情的需要大膽地拉大反差, 將明暗反差利用到技術上的最大值,製造出較大的光比,使人物的光線處理超出常規的定式,達到理想的視覺效果。電視劇《走向共和》的用光方法就採取了景物及人物的較大反差,製造出強質感的影調和凝重的氣氛,對於劇情的發展起了很好的烘托效果,對於反映沉重歷史題材的作品是很成功的嘗試。
長期的照明工作實踐使我體會到,光,是一種無從捉摸,也是不好把握的東西,如果照明師沒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良好的業務素質,尤其那種很到位的現場感覺,就不會採取合情理又有新意的光線處理方法。這就要求照明師不斷學習新知識、善於總結實踐經驗,積極接受國內外同行的先進技術和方法,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面,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觀察生活、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大景取勢,小景取質
很多年來拍攝的宮庭場景,大多是在棚內搭建的。偌大的空間與實際的建築大小不相上下。早期的用光方法是用很多燈把景物全部打亮,雖看上去一清二楚,但卻缺少了真實宮殿應有的威嚴,氣勢和真實感,人工布置的痕跡顯而易見。現在由於燈光附件的引進和各種柔光材料的應用,使傳統的照明方法有了新的生命力。例如,用不同質地、反差、薄厚的柔光屏把光線加柔後,會把宮殿里不同角度的光線,不同質地的物體處理得柔和有致,不留任何死角,既可以達到一種近似年畫的表現效果,(顏色鮮艷而奪目)。有許多題材的片子適合這種年畫影調氣氛的處理。
近年來,我參與拍攝的電視片《走向共和》、《依天欽差》、《大清御使》則採用的是令一種的光線處理方法。我們根據作品所反映的時代背景特徵、人物特性,用主光模擬宮殿的真實光效,製造濃重的影調和較大的反差,光線從宮殿門窗外投射進宮殿內,這樣在燈具前加柔光片 (ARRL3032 3034),使光線均勻地散開卻不失柔和,用遮擋的方法擋掉上部的光線,製造出較明顯的門窗進光光效。光線和亮度從門窗向里延伸,縱深到帝王的龍椅及龍椅後的背景。由於門窗光線自然遮擋和人工遮擋的結合,使背景有了不同的亮度變化。完全模擬了自然光效,光線從門窗外依次循序漸進由最亮到漸暗,突出了宮殿的真實氛圍, 再在宮殿內設置少量的燈具和附件控制副光亮度,使反差比例符合劇情及人物的客觀需要,這樣就塑造出了凝重而逼真的影調來了。又由於室內燈光器材量少,騰出了更大的空間留給演員表演和導演的調度。
全景的光效更多應是完全模擬自然光線(陽光,陰雨等),這樣光效氣氛更加真實可信。這也是我近年所總結出的一條「基本定律」。從拍攝的角度看去,你會有種置身於宮殿內的感覺。這種光線的處理方法得到了專家的肯定。至於近景的拍攝,則要認真、講究,因為近景看得更加清楚,逼真。「講究」是指對畫面的層次,質感和韻味的追求。根據演員的不同情況對光線進行認真細致地修飾,使人物造型更加生動與豐滿,並准確傳達導演意圖。
總結多年來與諸位攝影師合作拍攝的成功經驗,對於光線的處理一定要: 全景取其勢,近景取其質。創造劇情需要的氣氛,實現影視照明在創作中所具有的繪畫功能和創造幻覺環境的特性。提升照明工作的重要性。

五、挑戰傳統,為我所用
光線的角度、方位、高低的不同運用,對環境氣氛及人物造型有著直接的影響。光位的高低在畫面里可以直接反映出時間及空間;光位低投影長,一般時間是早上或傍晚;或是冬季,光位低影子長,影子在地上,牆上的投影長短能直接表現出空間的大小。同樣作用在人物造型上即可起到美化作用,也可呈現醜化效果。如何處理好光效和人物造型的關系,主要看劇情對人物的要求。
在影片《橫空出事》中,我大多採用較高的光位,高光位有種自然、真實、硬朗的效果。在全景拍攝時有時用頂光,反映高原艱苦的自然工作條件。「兩彈一星」的功臣們在艱苦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他們是中國的驕傲,是可歌可泣的英雄!我們在給予人物的光線時採用了捎高一些的側光的光位,處理上採取了較大反差,使人物造型生動而威嚴。極其符合時代特徵、人物身份和劇情對照明的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和先進照明器材的廣泛應用,照明工作的重點則放在了創造上,創造就是要標新立異,打破常規,方法除了全新的創造外,就是對以往的手法加以改革,調整,加以反向利用 。例如:以往我們不常使用的低角度照明光位也開始被合理使用了。它對消除人物面部陰影即可起到很好的效果。我在影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採用了大量的較低光位來處理不同的人物與不同的情節。這部片子反映的是家庭暴力題材,男主人公理應受到社會的譴責。人物的光線處理採用較低的光位和較柔和的光線,並加入一定的反差,人物的光線塑造是一種面目猙獰的感覺。但又不能等同於傳統的光線方法對反面人物腳光的處理,要把握好光線的「度」。而同樣的低角度光位用於女主人公的光線處理時,再加以一定的技術方法,又可以達到相反的造型效果了。比如,採用柔光照明消除人物臉上陰影及眼帶影,可使人物的皮膚更加細膩,再配合其他光位的光線,使人物的造型更加生動,從而激發觀眾對漂亮的弱女子受到家庭暴力摧殘的憐惜和憤恨的情緒。目前的廣告拍攝大量採用了這種方法,以柔和的光線消除了人物面部的瑕疵,給人以細膩美麗的視覺感受。因此有條件地挑戰傳統,改之為我所用是創新的另一種方法。

六、謙虛謹慎,博採眾長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使我們影視工作者有了更多的機會參與影視作品的拍攝,也有幸及時地接觸到國外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本人通過多年來與國內著名攝影師的合作以及長期以來與國內外同行間的交流,不僅學到了許多新的創作方法,也學到了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做人品質。例如:同張黎拍攝影片《紅櫻桃》、《紅色戀人》,體會了創作之大氣;同遲小寧拍攝影片《葵花劫》,感受了創作之嚴謹;同甘露拍攝影片《我的兄弟姐妹》,感染了創作之朝氣,豐富了我照明工作方面的多種實踐積累。俄羅斯燈光師斯達斯(《這里黎明靜悄悄》的照明師)對工作的一絲不苟和認真負責(在《紅櫻桃》影片中協助我工作)更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國內著名攝影師呂樂、張會軍等的博學和謙遜,給予了我藝術修養和業務素質潛移默化的影響。
多年來,筆者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地感受和思考,參與創作的影視作品基本上得到了同行們的肯定和好評。除此之外,我還不失時機地參加了專業院校的部分進修,注意理論水平的增強與提高。總之,在當今影視飛速發展變化的今天,充分運用現有技術進步的成果,運用思維和想像力進行創新是照明人員的首要課題,科技的進步對燈的用量可能會減少,但對照明師的藝術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為視覺畫面是由光線繪畫來完成的。

影視照明角度與人物造型關系
在影視作品攝制中,照明光線投射到被攝人物身上,與攝影機鏡頭的光軸形成一個夾角,我們把它稱作為照明角度。不論是水平方向的照明角度,還是垂直高度的照明角度,均對被攝人物的畫面造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本文論述了照明角度的確定,水平方向照明角度和垂直高度照明角度的各個光位的造型效果,以及照明角度對人物造型處理的影響。

人物是影視作品中故事發生、發展的靈魂,畫面里呈現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是吸引觀眾視覺注意力和引發觀眾情感的關鍵。
人物造型在影視畫面中那些魔術般的、千變萬化的形象,如少女的純潔、小伙的瀟灑、老人的蒼桑、孩童的天真、壞人的醜陋、敵人的凶惡等等,畫面中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完全歸功於光的造型作用。
光,彷彿是神話中的人物「馬良」手中的畫筆,他賦予畫面里的人物不同的形象造型和性情各異的鮮活性格。畫面中截然不同的人物造型,自然在照明用光上不能千篇一律,在塑造畫面人物造型的照明用光中,照明角度的變化對畫面上的人物造型具有決定性影響。

一. 照明角度的界定
影視作品攝制時離不開照明燈具,任何一盞照明燈具都是點光源,它在拍攝現場相對被照明的人物具有一個三維空間位置,這個空間位置我們把它稱為照明角度,照明角度包含有水平照明方向、垂直照明高度和照明距離。照明距離僅對照明光線強度有所影響,對人物光影造型的塑造影響不大,故不作論述。

1.水平方向照明角度
圖1以極坐標來表明水平光線和垂直光線的照明角度。圖1中A圖,為水平面(即橫面)照明角度的設定圖,光位12設置的攝影機對著人物,這一光位的光線與鏡頭光軸重合,其照明角度為零度,成為標準的正面光(即順光),然後每隔30°角設置一個光位。光位l的光線照明角度為30°,光位2為60°,光位3為90°,光位4為l20°,光位5為150°,光位6為180°。同樣,在攝影機左側的180°內,設置的光位11、光位10、光位9……,都與右側光位是對等的照明角度。
例如,光位1和光位2,其光線的方向都稱為側順光,但是標準的側順光(即塑型光)的照明角度為45°左右。這一照明角度,正是我們通常說的「光從45°角而來」的原因。
2.垂直高度照明角度
圖1中B圖,為垂直面照明角度設定圖,光線在攝影機鏡頭光軸上方或下方,與鏡頭光軸形成一個垂直面的夾角。其角度的大小仍然以極坐標的刻度為例,以鏡頭光軸為基準,每隔30°角設置一個光位。如光位1為垂直面30°角,光位2為垂直面60°角,光位3為垂直面90°,其餘的光位角度數依此類推,直到180°為止。鏡頭光軸上方五個光位(即1、2、3、4、5光位)形成頂光。鏡頭光軸下方的光位角度,與上方的垂直面光位角度相對應,直到180°為止,在鏡頭光軸下方的五個光位(即7、8、9、10、11光位)形成腳光。
我們這樣細致地劃分照明角度的原因是為什麼?因為,在拍攝現場光線照明人物時,其畫面中的人物造型塑造的優劣程度,與光線的投射角有極大的關系,為了找到合適的照明角度值,就必須有一個科學的計量標准,這種劃分的方法也就成了核對照明角度的依據。如果把這一技術方法靈活地用在照明布光中,雖然不需要用角度尺去測量光線投射角度,但照明角度的概念會指導我們去調度光位角度和使用照明光線,以及運用每個照明角度的造型特點去有效地塑造人物造型。
從上述照明角度的劃分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角度的形成,主要依靠光線的投射方向,而垂直面角度的確定,卻依靠光線的不同高度來形成。由此可知,每一光位的照明角度包含著兩個坐標:即光線的水平方向和光線的垂直高度。

二. 水平方向照明角度與人物造型效果
水平照明角度即光線照射到被攝體的光線方向,這是以攝影機鏡頭光軸對著被攝體而言。假如,攝影機正好對著人物的正面,其水平光線方向是按鏡頭光軸為基準來劃分的,光線則將圍繞人物產生不同角度的照明光位與人物造型光效。
圖1中A圖,光線圍繞著被攝體做0°至的360°照射,可劃分出十二個照明光位,表明水平光線方向所產生的光線效果。下面就這些光位的造型作用,敘述如下:
1.光位12(0°角)稱為順光光位,在這個照明角度照明,被攝人物受到均勻的正面光線的照明,使對象表面結構和質感趨於柔和,被攝人物的影子直接投向身後而被遮擋。如果採用軟光作正面光照明人物面部,可以掩飾皮膚的皺紋和鬆弛感,隱沒那些凸凹不平的質感,使人物顯得年輕。這種光線能較好地反映被攝體的固有顏色,起到平塗的色彩效果。順光光位照射的人物,輪廓是灰暗的而表達不清晰。因此,對於畫面中縱深透視和空間立體感的處理,它遠不如其它光線,在光線處理上,常將低亮度的順光用作人物的輔助光,能起到良好的輔助造型效果。
2.光位1和光位2(30°角和60°角)稱為側順光光位,照明時大多以45°角左右來照明被攝人物,使人體表面能呈現較大的亮面和較小的暗面,使人物形象產生明暗變化,表現出外部結構和表面質感,是塑造人物立體形態的最佳光線。側順光大多採用硬光照明,常作為人物的主光照明,它具有明確的光線方向,和明顯的投影,能起到主導光線方向和照明總角度的造型作用。
3.光位3(90°角)稱為側光光位,照明中大多以90°角投射光線,從側面來照明被攝人物,在人物表面產生明顯的亮面與暗面,有較強的表達人物立體形態和表面質感的造型能力。如果側光以硬光的光線性質,作為照明人物的主光,有可能使人物正面產生明暗各半的明暗反差,不利於美化人物形象,這時可以將側光光位移向70°-80°角之間照明,就會表現出理想的主光照明效果,更加突出人物面部的立體感和剛健的造型效果。在側光的照明下,能明顯突出具有人物性格特徵的臉部皺紋和身體肌肉的凸起特徵。
4.光位4和光位5(120°角和150°角)稱為側逆光光位,標准照明角度為135°角,即從被攝人物側背後投射照明光線。它可以使人物的受光一側產生一條較亮的輪廓線,突出人體的立體形態和景物的空氣透視。側逆光照明角度,再加之正面輔助光照明,可以拍攝出非常美麗的人物近景或特寫景別的畫面造型。

㈧ 簡述微電影在實際拍攝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1)攝像。即便是我們學導演的人,攝像都算不上精通,只是會而已。電影學院中有專門的攝像班。我們看到的微電影都由專業的攝影師拍攝,專業的和業余的區別在哪兒?區別主要在構圖、景深使用(畫面層次)和精確的畫面還原(行話叫做,在機器的寬容度內盡量表現從最暗到最亮的細節)。
因為不同季節,不同天氣,甚至一天之內的早上、中午、下午色溫都不同嗎?知道10個景別怎麼用嗎?
業余的攝影師,構圖不準,曝光不當,景深使用失誤……說高級一些還有拍攝主體的感情表達問題。
2)錄音是也頭疼的問題,錄音專業國內的極少電影學院才有。不同錄音設備適應的場景也不同,在室內用什麼話筒,室外用什麼話筒,唱歌用什麼話筒,電影做幾聲道,同期聲還是後期聲…
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嘈雜的公共場合你怎樣錄音?
3)音效。學生電影可以隨意使用,但是公開放映甚至商業電影,音樂和音響的使用要付費的,要慶幸自己在中國。
4)燈光。知道鎢絲燈、鏑燈、鹵素燈……的顯色指數嗎?知道拍攝下來不同燈光的效果嗎?
你要在白天拍夜戲如何拍?在雨天拍晴天如何拍?知道基本布光法嗎?知道陰影怎麼用嗎?
5)演員。專業演員從小就在培養氣質,練聲,練形體。我們學校的表演專業學生每天7點,圍在操場,"八百標兵奔北坡…"
6)導演。知道長鏡頭最考驗什麼嗎?不是攝影師的能耐,而是導演的調度。導演的美學造詣需要大量的藝術作品熏陶和長期的實踐才能練就。
7)後期。調色、特效、蒙太奇…這些隨便挑一樣都夠你學幾年了。
8)劇組管理。製片有嗎?場記有嗎?
你要在商場里、咖啡廳里、酒吧里拍戲,甚至在公路上拍戲,要交通管制,要群眾演員的時候,就知道一個製片需要多少人脈了。
9)劇本、分鏡、場記單。紙上工作都簡單,但是需要注意,有的場景拍攝難度非常高,我隨便寫一句,"日 外,大全景,都市俯瞰",很簡單對吧?但拍好得用航拍器甚至飛機。
10)一個字,除了人和技術之外——錢。電影級的攝像機一套幾百萬,租的話1天幾千,錄音設備十來萬,租1天幾百。我室友自己組裝了一個航拍器,成本4萬多。然後演員1天一千。搖臂、滑軌1天幾百。好,,我知道這是微電影,BMCC 電影套件 Rode話筒 燈 PC,也有3萬了

閱讀全文

與燈光在微電影中有哪些層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看電影怎麼 瀏覽:644
免費完整電影鬼片大全 瀏覽:28
怎麼登錄蘋果電影商 瀏覽:333
義烏電影院有哪些復工了 瀏覽:189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中國 瀏覽:367
韓劇18禁好看電影視頻 瀏覽:386
2019賓士E300L怎麼播放電影 瀏覽:655
如何看待電影產業 瀏覽:691
好看的科幻的電影 瀏覽:293
恐怖的電影名有哪些人 瀏覽:678
韓國幫派好看電影 瀏覽:427
韓國的好看的恐怖電影推薦 瀏覽:455
中國好看的硬漢電影 瀏覽:541
二戰日本潛艇電影有什麼名字 瀏覽:914
電影一夜情講的是什麼 瀏覽:73
茶花女全集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424
電影的緩存怎麼清理 瀏覽:850
風花雪月鳥精什麼電影 瀏覽:776
小鬼當家2免費國語版電影 瀏覽:814
國產成人電影有哪些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