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有哪些小說改編電影
在中國有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影。
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還有三毛流浪記等。
㈡ 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鋼琴師。不是海上鋼琴師。二戰電影,拍的非常精彩。是根據猶太鋼琴師戰後的自傳改編的。我先看了電影,又去買書,重復回顧了幾遍。書里的前言寫的非常精彩。強烈推薦
藍宇,根據事實改編,講述一對同性戀的故事,中國產,男主是劉燁和胡軍。
補充一下,魔戒拍的不錯,因為小說是幾十年前寫的,行文如果不是愛看魔幻的人,恐怕不大能看得下去吧
哈利波特千萬別看電影……
㈢ 影片的風格有哪些
1、寫實主義電影
寫實主義電影是一種特定的審美風格,它力求嚴格地、真實地、客觀地、不加任何修飾地再現現實世界。
其基本特徵是反叛傳統的歷史題材、神話與宗教主題以及所謂的英雄史詩,而將注意點放在現實的、非理想化的普通生活上,與表現傳統意義上的美或者理想化的形象相對立。其中,講故事的手法很重要,它勝在讓人感同身受。
2、古典主義電影
古典主義電影是指以古典時代為背景或具有與那個時代相似風格畫面的電影。古典主義電影代表作有《慾望之翼》、07年法國最新賣座喜劇大片《莫里哀情史》、《天才莫扎特》、《吝嗇鬼》等。
3、形式主義電影
在電影研究中,形式主義是電影拍制的一種習慣,通常在片中會用上大量明顯的電影語言,例如剪片、拍攝鏡頭,攝影機的移動,道具及場景設計等,在片中加入大量人造元素,著重於人工的電影體驗。
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㈣ 小說式電影結構特點
電影劇作的結構方式之一。它的結構特徵、表現手法與小說藝術有類似處。如:它有相對自由的敘述狀態,有劇情的廣闊性和鋪展性;它致力於各種場面刻畫的累積,著力於描寫人物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的細微變化,追求人物性格塑造的細膩性和豐滿性等;在主要的藝術情境和人物表現之外,也表現次要情境和作次要人物的穿插,有主線,也要有一條或幾條副線的融合。電影藝術的面貌紛繁多樣,對各種電影劇作結構也應作相對觀。在小說式結構的具體形態上有較為典型的如影片《高山下的花環》的劇作,也有具有某些小說式結構特徵而不甚典型的如影片《遠山的呼喚》的劇作等。
㈤ 由幾個獨立故事組成的電影,哪些最著名
你說的一定是《低俗小說》~昆汀導演的,其他還有<殺死比爾>
《愛神之手》(2006)(王家衛、史蒂芬.索德柏和安東尼奧尼三大導演執導的三段式電影) 鞏俐 張震
古鏡怪談 2000年出品
主演:徐帆
林心如
謝霆鋒
本片由序和獨立成章又相互關聯的四個故事組成。
匈牙利電影,06年2月上市,片名叫《人體雕像》或《百年癲狂》。
故事情節:
故事敘述祖孫與父親歷經匈牙利政權三代的故事,只是導演把他們的之間結構巧妙安排,獨裁軍官祖父、以吃為競賽目標的父親以及一心自我犧牲成就藝術人體雕像作品的兒子,隱喻式的交接編導手法將他們一生獨特的故事,大膽而風格化的呈現。
電影分三個敘事段落,主題分別是Sperm,Saliva,Blood。第一部分的主人公是一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沒有尊嚴,受人唾棄。
《新上海灘》
英文名稱:Shanghai Grand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96年
電影導演:潘文傑 Man Kit Poon
電影監制:徐 克 Tsui Hark
[重慶森林]劇情介紹
「重慶森林」不在重慶拍攝,也不是去講述一個森林。重慶森林隱射的是一座賓館,就是王家衛最初移民香港時的寓所——重慶賓館。另有影迷認為,這部片子在香港一個叫做重慶大廈的地方拍攝了一些場景,其中所謂的「森林」跟我們常說的「鋼鐵森林」其實是一個意思。電影人賈陳則認為受眾的觀影時,其實不必太在意影片中一切符號化的東西,王家衛這種「酷兒理論」下的新生代電影,就是創作者個人心中隱隱的感覺,擁有不可言說的韻味,就讓我們興奮的看完該片,細細體味「重慶森林」四個字帶給我們的沖動吧!
第一個故事:失戀無聊的警察223愛上了戴金色假發的女殺手。神秘金發女子利用幾個印度人運毒,印度人欺騙了她。她殺了這班印度人後逃走,在酒吧遇上了失戀便衣警探223。金發女子在重慶大廈疲倦睡著了,223守護她一夜在清晨離開。警察223每次失戀都要去跑步,正在雨中的准備離開時,CALL機收到金發女子的生日祝福。
第二個故事:在速食店打工的女孩暗戀著每晚來買宵夜的警察663。警察663每天在"午夜特快"快餐店為女友買廚師沙拉,後來為她買炸魚排換口味。女友卻提出她也要換口味了。速食店女孩拆了警察女友留在快餐店留下的信,拿到了警察家的鑰匙,以後就經常偷偷過去他家中打掃裝修,好像夢游一樣。一日,被警察663撞見。當晚,663約她在California酒吧見面。女孩卻去了真的加州,留給他一封信。663始終不知道信中約會的地點。一年後,女孩回來了,回到表哥的快餐店,663已經是這家店的老闆了。女孩一身空姐制服,給663寫了一張新的「登機證」。
多線索敘事的電影還有 :兩桿大煙槍 猜火車 撞車 巴別塔 21克 等等
㈥ 電影的風格有哪些
紀實風格
紀實風格的影片要求逼真性而摒棄假定性,少用人為強化的沖突和情節,最好按照生活原型「紀實」。電影藝術家多用這種風格來處理重大歷史題材和人物傳記,使史詩題材富於紀實性,讓觀眾信服。這種風格的影片,常常採取在扮演鏡頭中穿插紀錄片鏡頭,並以彩色和黑白相區別的方法,或是使彩色鏡頭「老化」,以引起「歷史回憶」的方法拍攝。重要鏡頭常在歷史現場拍實景,對歷史人物避免神化與醜化,甚至用特型演員扮演近現代歷史人物。非歷史題材的紀實風格片,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態,並按照這種形態去構建作品,使作品的敘述方式盡量顯示生活的本來痕跡,結構一般多層而分散。情節方面力求非戲劇化,對人物和矛盾的復雜關系,不做人為的雕飾,彷彿沒有經過藝術的鋪排,如同生活一樣的自然。它所追求的是反映生活本身就存在的「戲劇性」,重視生活細節的真實描寫。技術上採取拼帖法、長鏡頭、無技巧剪編等等。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作品《羅馬十一時》《偷自行車的人》和我國的《見習律師》《開國大典》等都是這類風格的影片。
溶合風格
溶合風格即把幾種不同的風格溶合為一種風格。在傳統的戲劇分類中,正劇、喜劇、悲劇的風格樣式歷來是涇渭分明的,而實際生活卻是復雜多樣的。藝術家為了反映真實生活,有的在嚴肅的正劇中滲入喜劇的幽默和諷刺;有的又在喜劇中滲入悲劇的痛苦與哀傷;還有的甚至把悲劇、喜劇、鬧劇、打鬥等雜糅在一起,產生特殊的藝術效果。卓別林的影片就是悲喜交集的嚴肅作品。
共現風格
過去電影拍攝風格分「戲劇式電影」如《於無聲處》《陳毅市長》《茶館》等,「詩的電影」如美國片《黑馬》、法國片《紅汽球》等,「散文電影」如《苦惱人的笑》《巴山夜雨》《鄉情》等,「史詩性電影」如《列寧在一九一八》《從奴隸到將軍》《南昌起義》等,以及繪畫式電影、小說式電影等。共現風格是六七十年代前,前蘇聯電影文學的一種新風格。提出這種風格的電影理論家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本身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它的反映形式也必然跟著變化。電影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已經從初級的綜合走向高級綜合,因此應在綜合各種風格的基礎上,形成一種「共現風格」,以便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生活。這種風格的特點是採用多線索、多層次、多角度的結構,藝術概括復雜、廣闊,形象的發展也是多側面的,容量比過去擴大了。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品有《戀人曲》《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等。
繪畫風格
繪畫風格是本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電影風格,強調挖掘鏡頭內的豐富表現力,注重鏡頭結構、場面調度、影調、照明、色彩變化,以及各種新的攝影方法,而且愛用長鏡頭。這種風格講究純觀賞性、造型的圖解性,力求以純畫面的、風格化的靜態形象來表達影片的內容,並以此與戲劇化的電影相對立。瑞典影片《夢幻世界》、捷克影片《非凡的埃瑪》、前蘇聯影片《畫家蘇里柯夫》等都是具有繪畫風格的影片。
電視風格
主要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要求極高的逼真性,甚至採取「隱藏攝影法」;多用采訪片、報導片形式,或近似活的新聞特寫;強調及時性,多拍最新題材,播送、放映力求迅速;提倡多集片形式,每集不宜過長,以便與電視的多節目性相協調。如日本片《鐵臂阿童木》、英國片《大衛·科波菲爾》、朝鮮片《無名英雄》等,都是這類風格的影片。
㈦ 大家知道那些由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激情燃燒的歲月》使更多的讀者和觀眾知道了石鍾山的名字。知道石鍾山名字的人都知道《激情燃燒的歲月》是根據他的「父親」系列小說中《父親進城》等小說改編的。
㈧ 誰知道外國好小說改的電影很火的有哪些要小說名,比如哈利波特等等
《指環王》是一部由作家J.R.R.托爾金著作的一部小說。
托爾金的著作不多,1937年出版《霍比特人》,其後又耗時16年完成了魔幻小說巨著《魔戒三部曲》,獲得極大的成功。1973年9月托爾金去世.
有此改編的電影有三部:第一部為《指環王:護戒使者》,第二部為《指環王:雙塔奇兵》,第三部為《指環王:王者歸來》。現在又多了一部《霍比特人》
《納尼亞傳奇》是一套七冊的奇幻兒童文學,由英國作家C·S·路易斯在1950年代所著,為英美兒童文學經典之一。故事的開始講述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女孩偶然進入了一個異世界,稱為納尼亞,並在那裡經歷過一連串的冒險,及看到那個世界的創造。之後,他將一顆從異世界帶來的種子(蘋果)埋在花園里,還長成了一顆大樹。這棵大樹後來被颶風颳倒,又被造成了衣櫥,然後又引領了四個小孩子進入這個神奇國度的不同時期,每一本互有關連,但亦可獨立閱讀。
名著改編,著名導演這些對這樣一部充滿想像的奇幻電影還不夠,紐西蘭的WETA工作室讓這些想像變成了現實,這個曾幫助《魔戒》創造輝煌的特效工作室將全部的經驗和智慧轉移到這個全新題材之中。 WETA曾經為《魔戒》創造了10種生物,但為本片他們破記錄地創造了60多種,其中至少超過一半是自然界從未出現過的物種。
《達·芬奇密碼》 是美國作家丹·布朗的一本暢銷小說,2003年3月18日由蘭登書屋出版。以750萬本的成績打破美國小說銷售記錄,目前全球累積銷售量更已突破6000萬冊,成為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小說。
這部同名電影的拍攝權以6百萬美元購得,由湯姆·漢克斯、奧黛麗·塔圖、讓·雷諾主演,盧浮宮居然准許攝制組進行拍攝,這個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如果你只看了書你會說我看不懂,如果你只看了電影你會說拍的太好了簡直太神奇了,但是如果你看了電影再去看書你只會說一句話:電影拍的太爛了
《天使與魔鬼》也是美國作家丹·布朗出版於2000年的懸疑小說。此書為丹·布朗家喻戶曉的另一部作品《達·芬奇密碼》的前傳,其主要角色羅伯特·蘭登教授,也是在此首度登場。
本片的情節發生在《達芬奇密碼》劇情之前。這回故事的起點並不是羅伯特蘭登的講堂,也不是瑰麗的盧浮宮,而是匯聚了人類尖端科技的歐洲原子核研究所。當科技與宗教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呢?我覺得本片拍的太浮躁了,完全沒有讓人靜下心來觀看的慾望,就是一部快餐電影
《暮光之城》系列,作者是美國女作家斯蒂芬妮·梅爾,故事描寫的是中學生貝拉與青春帥氣的吸血鬼愛德華的浪漫愛情故事。
然而電影並不咋地
瑞典首部吸血鬼小說,也是電視劇《Reuter & Skoog》的劇本作者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的第一部小說。主人公奧斯卡和艾莉(吸血鬼)成為詭異的心靈伴侶,同樣地也具詩意地被困在一起,然而在毀滅性的結尾中,兩人終於獲得解脫。
改編之《血色童話》的《血色入侵》有瑞典版和美版兩版,每一部都各有千秋,我還是覺得瑞典版的好看一點
《Q&A》是印度作家維卡斯·斯瓦魯普的長篇處女小說,已被譯成36種語言在世界各國熱銷。故事背景設於印度,十八歲的酒吧服務員羅摩,生活在孟買的貧民窟里。他參加了一個名為《誰將贏得十個億》的電視知識問答競賽,竟然奇跡般地連續答對了十二個問題,一舉贏得最高累積獎金——十億盧比。羅摩是個窮困的孤兒,從未上過學,甚至從不讀報,他又怎能知道這十二個有關天文,宗教、歷史、體育、文學等問題的答案呢?**以涉嫌作弊為由拘捕了羅摩,並嚴刑逼供。一個神秘女律師的出現解救了他,隨著女律師的調查,羅摩充滿懸念、挑戰與苦難的人生旅程一一上演,印度社會各個層面的人物與生活也隨之鋪陳開來……
由此小說改編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是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所執導的電影,於2008年上映,這部電影有著好萊塢式的流暢的敘事,懸念從生,驚心動魄的講故事的方法,有美國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話氣質,有史詩片式的大格局,有歐洲電影的人文關懷,有丹尼·保爾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鋒銳和透徹。此片在印度遭到了抵制,因為太現實的反應了當地的狀況
..............
㈨ 電影的風格有哪些電影風格大全
不知道你問的是從觀眾角度還是專業製作角度,專業製作角度以下幾種
電影風格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紀實風格、溶合風格、共現風格、繪畫風格、電視風格。
拓展資料
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電影發明家們相繼發明了能摹擬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聲記錄和還原的技術和機器,這種電影技術從一誕生,就被企業家發展成為電影生意,被政治家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藝術家發展成為電影藝術,被研究者發展成為電影理論。一部電影發展史同時也是電影人探索電影規律的歷史。
㈩ 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1、《肖申克的救贖》
豆瓣評分:電影9.6分 小說9.1分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曾10項奧斯卡大獎提名,2項金球獎提名。
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於1994年9月23日正式上映。
小說《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作家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受難並都給予了深切的同情,關於作者的代表作品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