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日本電影講得有關殯儀館得叫什麼名字
入殮師 (2008)
導演:瀧田洋二郎
編劇:小山薰堂
主演: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山崎努/吉行和子/笹野高史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2008-09-13(日本)
片長:130 分鍾
又名:禮儀師之奏鳴曲(港) / 禮儀師(台) /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台) / 為逝者送行的人 / 納棺師 / Departures / Okuribito
Ⅱ 日本拍的電影有一個是關於 送葬師好像 那個電影名字叫什麼
是不是2008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入殮師
Ⅲ 薔薇的葬禮的影片簡介
一個寬厚的男人的胸膛,上面緊貼著一個秀美男孩的臉龐;兩條雪白細長的大腿,中間夾著中年男人黑色的毛發……他們互相舔舐、親吻。清早醒來,異裝男孩艾迪(彼得·艾迪飾)和他相好的酒吧老闆談論的還是那個問題:他要排除異己,把樂噠趕出他們駐場的酒吧。樂噠是老闆的另一個情人,晚上,他們都穿上女裝去酒吧上班。這是一個地下同性戀酒吧,跟客人寒暄逢迎一番,他們又免不了爭風吃醋,一比高低。艾迪因為遲到而被樂噠抓住把柄,兩人爭執起來。不料老闆是站在艾迪那一邊的,給了樂噠一個耳光,讓原本受寵的他備受驚嚇。
艾迪的業余時間,會跟一群實驗電影的製作者混在一起,他還有一些搞政治運動的朋友。更多時候,他跟其他幾個女裝男孩一起去逛街。他們像東京街頭上的女孩一樣,穿著漂亮的短裙,梳著時下流行的女式發型,臉上化著濃妝。可是他們又不得不一起走進男廁所站立小便。這不免讓其他人覺得有些訝異,但他們總是那麼無所顧忌,甚至在街頭跟女人大打出手。
艾迪經歷過很多男人,早已經放浪形骸。走在東京的街頭,看見的是滿眼的政治運動,涌動的人群中,彌漫著空虛,充斥著失落。為了逃避一個男人的跟蹤,他偶然走進一間畫廊,看見牆上掛滿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畫作,他落荒而逃。而他的內心,又何嘗不是隱藏著一個幽暗的角落,時常出現在他的夢魘中。
從照片上可以看見小時候的艾迪,他還是個單純可愛的小男孩。父母站在他的身後,可是照片上父親的臉卻已經看不見了,因為已經被人用煙頭燒掉。父親很早就離他而去,艾迪自己也記不起他的樣子了。由母親撫養長大的艾迪,從小就對女裝產生了興趣,他好奇地把假發戴上,嘴上塗滿鮮艷的唇膏吻著鏡中的自己……這時候,突然闖進來的母親卻把他打了一頓。仇恨在艾迪的心裡瘋長。一次,他看見了母親與情人幽會,他悄悄拿了一把刀子走到樓上,隨著母親的[***],艾迪兩刀分別捅在兩個人的胸口。鮮血淋漓,他不顧母親的求饒,兇狠地送上一刀又一刀……
想到這里,恐懼的眼淚不能自已。他的腦海里時常浮現那張照片,父親的臉是他童年空白的記憶。他把那張照片一直保存,夾在一本叫做《父親的回歸》的書裡面。
老闆發現樂噠居然偷偷用布娃娃詛咒艾迪,他非常生氣,和樂噠徹底決裂。樂噠因此自殺身亡。濃妝艷抹,正在招待客人的艾迪聽到這個消息,心情有些復雜。
參加了樂噠的葬禮,艾迪就正式成為酒吧的女主人了。這晚上,他又和老闆做愛。第二天醒來的時候,老闆翻了翻艾迪搬家帶過來的東西,從《父親的回歸》裡面掉出來一張照片,他觀察了一下,手禁不住激動得顫抖著。照片上,那個被煙頭燙掉的面孔,正是他,他的情人,正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他一個人藏在洗手間,拿出一把刀……
聽見洗手間的聲音,艾迪開門進來,看到老闆,也就是他的父親已經切腹而死。艾迪看到那張照片,明白了一切。他拿起那把刀,插進自己的眼睛裡。
艾迪沿著樓梯緩緩走下去,這個世界在他面前已是一片漆黑……
認同指數:★★★★☆
(先鋒、大膽,對於男性情感、性愛的描寫都非常露骨。)
影片點評:
導演松本俊夫為日本獨立電影三大支柱之一,與寺山修司、大島渚齊名
日本新浪潮先聲之作
開啟日本電影同性戀文化的第一部作品
評論家認為對庫布里克的《發條橘子》有直接影響
1968年松本俊夫替ATG拍攝了首部劇情長片《薔薇的葬列》,這部電影被稱為日本新浪潮先聲之作,也是開啟日本電影同性戀文化的第一部作品,故事講述新宿的一間地下同志吧的異性裝扮癖男妓彼得謀殺了他的母親,跟他的父親同居,父親切腹自盡,艾迪戳瞎雙眼。全片演員皆是真實的同性戀者,情節暴力、反叛,混合剝削片、紀錄片等眾多元素,充滿反俄狄浦斯情結的意味,對日本戰後高速發展的經濟背後種種社會問題提出批判,註定一開始就受到非議。這部影片也被許多評論家認為對後來庫布里克的《發條橘子》有直接影響(人物造型以及裡面的暴力場景)。
畫外音
眾所周知,俄狄浦斯的故事是弒父娶母,在1969年的這部黑白影片中,上演著一個現代版的俄狄浦斯的故事,但是性別剛好顛倒過來。
《薔薇的葬禮》讓我們對日本60年代獨立電影的大膽與先鋒可見一斑,這部影片被認為是日本的新浪潮電影的先聲之作。松本俊夫身兼編、導之職,他與大島渚、佐藤忠男、若松孝二、筱田正浩等人共同創辦的《電影批評》雜志,也直接推動了這場運動的產生。還做過大島渚的《飼育》的編劇。
從影像、視角……各方面,均可以看出松本俊夫這一代導演與他們的前輩的巨大區別。《薔薇的葬禮》,影像極其大膽。開頭兩個男人做愛的場面,用身體局部的特寫來表現,這讓人想起《廣島之戀》的片頭。這樣的場面在影片中出現過多次。艾迪在洗澡的時候,也不惜篇幅表現了他的身體。
影片中經常出現的另一個場景就是東京大街上的政治運動。日本戰後經濟高速發展,但是隱藏在背後的社會問題也不能忽視。松本俊夫描寫的這群人,看似與政治運動沒有關系,但他們卻同樣是這個社會悲劇中被擠壓、忽略的小小分子。影片的開頭就有幾行字:我是劍,也是被劍氣所傷的人;我是劊子手,也是受害者。算是直接點題了。
影片前半段的注意力,被放在艾迪和樂噠的爭風吃醋上面,但是當酒吧老闆發現艾迪是自己的兒子的時候,這非常具有戲劇性的情節肯定對觀眾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俄狄浦斯與從小缺失的母親形成了吸引力,艾迪之所以會愛上酒吧老闆,相信也有從小缺少父愛的因素,而沒想到這個情人的職責最後恰恰真的由親生父親來完成。於是,這個弒母嫁父的故事,也顯得非常合理。艾迪最後戳瞎自己的眼睛,則又戲謔一般重復了俄狄浦斯的行為。父親的自殺以切腹進行,則又帶上日本民族特色。松本俊夫的設計帶著可愛而又殘酷的形式感。
影片中的人物造型、暴力場面、快切鏡頭都讓人看得幾乎頭暈眼花。艾迪的往事被切成了碎片,在影片中經常閃現出來。艾迪在最後一次與父親做愛的時候,不斷切入各種人的影像。因為這個時候由於樂噠的死,他已經有了不快樂的預感。影片還加入了一條實驗電影製作者的線索。影片中的降格鏡頭,伴隨著音樂的加速,給人一種快進的感覺。這些方法,被評論家認為直接影響了庫布里克的《發條橙》。
這部影片的演員,皆是真正的同性戀者。影片還插入了一些訪問,在形式上又藉助了紀錄片的手法。這部影片,也開啟了日本電影同性戀文化,不遜色於同時期的安迪·沃霍、保羅·莫里斯等人的創作。
Ⅳ 日本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排進世界電影排行榜的日本經典電影有哪些
這年頭,我還是每年都會去日本搜一些高質量的電影來看一看,算下來,還看了200多部日本電影,對於這個問題,我從題主所說的幾個角度,一一分析。
下一步,我將挑選的這10部日本電影,這10部電影都是在世界影響力比較大的日本電影,而是還是我成長過程中所看過的印象最深的電影:
NO10.《比海更深》2016年
Ⅳ 講一個埋葬死者的日本人的電影
《入殮師》 國家/地區: 日本
對白語言: 日語
片長:130分鍾
色彩: 彩色
拍攝日期: 2007年4月18日 - 2008年6月
上映日期:2008年9月13日 日本
發行公司: 松竹映畫
日本DVD発売日: 2009/03/18
2009年日本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影片
第32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高大獎
第63屆每日映畫大獎獲得日本電影大獎
第32屆日本學院獎,囊括了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13個單元中的10個獎項。
第30屆橫濱電影節最佳電影及導演,廣末涼子及余貴美子更雙雙奪得最佳女配角獎。
Ⅵ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日本電影
1 《羅生門》
很精彩的懸疑小品,一個叫如月的女星過世一周年,五個她的粉絲聚集在一起准備舉辦一場悼念會,但隨著對話得進行、了解的加深,如月過世的真相竟然漸漸浮出水面……
Ⅶ 求一部關於日本禮葬電影片
日本電影 入殮師
Ⅷ 有個電影日本的,講的是一個音樂家去當葬儀師的,電影叫什麼
入殮師
本木雅弘 -.小林大悟 山崎努 ....佐佐木生榮 廣末涼子 ....小林美香
我有看過 挺好看的 還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Ⅸ 日本講述葬禮那部電影叫什麽
《入殮師》入殮師又稱葬儀師,是專門為死去的人化妝整儀、納入棺中的職業,主要出現在日本。在中國屍體美容類似該職業。日本有同名電影,講述了日本入殮師的生活,影片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該片曾獲第32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高大獎、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
Ⅹ 必看日本電影有什麼各種精品都要有!(20部以上)
必看但不一定看得到
寺山修司《死者田園祭》《再見箱舟》《拋掉書本上街去》
園子溫《愛的曝光》《冰冷熱帶魚》《神秘馬戲團》《循環自殺》
岩井俊二《燕尾蝶》《關於莉莉周的一切》《花與愛麗絲》《夢旅人》
今村昌平《日本昆蟲記》《鰻魚》《赤橋下的暖流》
深作欣二《大逃殺》《無仁義戰爭》
黑澤明《羅生門》《七武士》《亂》
溝口健二《山椒大夫》《殘菊物語》《祗園姐妹》《雨月物語》《浪華悲歌》
增村保造《妻之告白》《清作之妻》《赤線地帶》
星護《笑之大學》
松本俊夫《薔薇的葬禮》《腦髓地獄》
石井輝男《恐怖奇型人間》《德川女刑罰史》
成瀨巳喜男《女人步上樓梯時》《浮雲》
小津安二郎《晚秋》《風中的母雞》《晚春》《早春》《我出生了,但……》
是枝裕和《無人知曉》《充氣人偶》
中島哲也《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告白》
黑澤清《迴路》《X聖治》
三池崇史《切膚之愛》
岡本喜八《肉彈》
足立正生
若松孝二《胎兒偷獵時》《被侵犯的白衣》《赤軍實錄:通往淺見山莊之路》
鈴木清順《肉體之門》《流浪者之歌》《夢二》《陽炎座》《狸御殿》
落合正幸《感染》
中田秀夫《午夜凶鈴》
山崎貴《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
敕史河源宏《砂之女》《他人之顏》
小栗康平《泥之河》
周防正行《談談情,跳跳舞》
河瀨直美《萌之朱雀》
大島渚《愛之亡靈》《感官王國》《勞倫斯先生聖誕快樂》《日本春歌考》
伊丹十三《葬禮》
瀧田洋二郎《入殮師》
神代辰巳
曾根中生
市川昆《緬甸的豎琴》
山本薩夫
山田洋次《黃昏的清兵衛》
富永麻衣《蝸牛餐廳》
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性愛狂想曲》《玩偶》《花火》《壞孩子的天空》
李相曰《69》《扶桑花女孩》
三木聰《烏龜意外之速游》《轉轉》
清水崇《咒怨》
森田芳光《家族游戲》《失樂園》
崔洋一《血與骨》
行定勛《go大暴走》
《zoo~繼續活下去的五個故事》
《Jam果醬短篇集》
《奇幻世紀》
宮崎駿《幽靈公主》《千與千尋》
新房昭之《珂賽特的肖像》
……